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论民法的第三条道路

  论民法的第三条道路          论民法的第三条道路	论民法的第三条道路 更多精品源自课件
  [摘要]民法典编纂始终是大陆法系民法学者和立法者挥之不去的光荣梦想,但是,民法典并不是大陆法系民法的唯一选择,没有也不应终结民法形式理性的历史。民法典本身是诸法合体时代的产物,并承载了太多的意识形态,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观察,人物混杂的编制本身就是对人文主义的讽刺,隐藏在上述背后的,是民法学者的勃勃野心。从中国民法的发展道路看,从改革开放以来,走的是一条渐进的分别立法的道路,新的民事立法应该遵循这一发展路径,不应将已有的格局连根拔起。
  [关键词]民法典 诸法合体 意识形态 人文主义 知识与权力  改良与革命
  一、引言 本次民法典编纂,虽然八字才刚一撇,但却已经引发了民法学者之间的激烈争论,吸引了社会各界无数的眼球,﹝3﹞倾注了人们无尽的笔墨,在徐国栋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法典起草思路论战》一书中,称"新人文主义" 与"物文主义"的论战是"世界民法典编纂史上的第四次大论战"。奇怪的是,这场争论完全局限于主张编纂民法典的学者之间关于如何编纂的争吵,"松散式、联邦式"思路的主张者却自始至终处于失语的状态,个中原因,笔者不得而知。但从这场论战中不难发现,主张编纂民法典的学术和社会话语力量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 "松散式、联邦式"的思路根本不堪一击,此种思路在大陆法系根本找不到喘息空间,在学术界的鼓吹和策动下,无论是权力机关还是社会舆论都把编纂民法典视为理所当然,意义非凡,在此背景之下,"松散式、联邦式"思路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松散式、联邦式"思路下的法律汇编模式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它不愿意扔掉民法典的帽子,另一方面又不愿意采用传统民法典的严谨结构,是一种现代版的国法大全。这种思路下的法典编纂行为很难称得上是现代的立法,对于讲究概念的精确性和结构的严谨性的大陆法民法学界而言,显然无法认同和接受。
  但是,这种思路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大陆法国家,传统的民法典编纂是否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在当下的中国,民法典编纂是否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口?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疑问也引起了法律史学者的关注。2003年4月17日的《南方周末》"法眼"一栏刊登了着名学者梁治平研究员的题为《民法的迷思》的短评,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民法的基本原则通过一般民事立法也能够得到体现和实现,没有民法典一样可以有民法甚至民法体系……。" 同时,文章认为,近代欧洲民法典编纂的两大理由:促进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法自身内部的统一,在当下的中国,前一个问题已经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原因很复杂,既有法学自身的问题,也有社会的原因,诸如腐败和地方保护,这些民事立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民法典也无法解决。
  上述思路和置疑,虽然在震耳欲聋的制订民法典的喧嚣中微弱的如蝉蚓之细声,但却足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发轫于罗马法的民法典编纂传统,重新审视当下中国的社会发展与民事立法的关系。作者认为,民法典编纂本身包含着严重的缺陷,但是,由于大陆法系国家在这种传统中浸淫太久太深,丧失了对民法典编纂的反思和批判能力,将民法典编纂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民法典已经被神话,人们能做的就是在它的脚下顶礼膜拜,讴歌赞美,偶尔有不同声音发出,也即刻就被淹没在对民法典的肯定和赞美声中,以理性主义哲学为编纂基础的民法典走上了一条非理性的癫狂之路。在就连上帝也早已经死了的今天,我们有理由思考民法典编纂是否是唯一和最优的选择。作者认为,基于民法典的缺陷和对其功能的正确认识,从当下中国的现实出发,在上述法典编纂和汇编思路之外,在《民法通则》的统领之下开展民事单行立法,是一种在大陆法的民法范畴内既具有中国创意又切实可行的选择。
  二、法典崇拜与"诸法合体"的民法典
  众所周知,罗马法是属于诸法合体时代的法律。其发轫之初的立法—十二铜表法,就既包括诉讼法又包括民事法,还有刑法和行政法。﹝7﹞一直到罗马法发展的顶峰同时也标志着其发展结束的《国法大全》同样也是诸法合体。﹝8﹞虽然我们可以在《法学阶梯》看到罗马人明确提出了公私法的区分,﹝9﹞但罗马人在法典编纂时并没有遵循这一标准。当然,罗马人所处的时代决定了其立法的体例,这一点无可指责。
  中世纪的学术研究以古典文化的成就为蓝本,由于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思想联系密切,导致法学研究将其最高目标与基督教的信仰相一致,因此,由于基督教的信仰将教义和真理尤其是上帝的启示作为一切知识和信仰的最后依据,应有最高权威,丝毫不得怀疑,这就使当时的法学家将《国法大全》尤其是《学说汇纂》当作"成文的理性",认为其与圣经一样在社会规范上享有同样的绝对权威性。随着罗马法复兴所兴起的研究罗马法的第一个流派—注释法学派基于对罗马法权威的信仰,以极其严肃谨慎的态度,对《国法大全》进行逐字逐句的训诂工作(当然,在罗马法复兴的初期,这种研究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10﹞虽然后人对罗马法如此崇拜的首要原因在于罗马法自身的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但正由于其高度的成就,再加上基督教的影响,导致了后人对其的非理性和无节制的崇拜。其后的评论法学派和人文法学派虽然各具特色,但无不以罗马法文本的权威性为基础,其中,
  "在人文主义法学派时期,法学家们高举‘返回原文’的旗帜,以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着重研究罗马法的本意,讲究获得罗马法的历史知识,他们强调罗马法是人类法律的基本渊源,但是却反对评论法学派为了实用而曲解罗马法,反对他们用拙劣的拉丁文,不顾文采和历史敏感,他们更愿意把罗马法看作一种历史现象而不是现行可以适用的法律。人文主义法学派克服了评论法学派以自我为中心解释罗马法的倾向,恢复了罗马法的系统体系……"﹝11﹞ 当然,欧陆国家如此继受罗马法,从历史的角度看,也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12世纪城市和贸易的兴起之后,对于法律的渴求只有罗马法能够满足需要,依照罗马法的规定和模式立法也就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中世纪之后的欧陆国家政权林立,国家四分五裂,并由此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法律,如各地的习惯法、封建法、庄园法、城市法和教会法,以至于造成了伏尔泰所说的每到一驿站换马时便要适用不同法律的状况,因此,统一国家法律便是一项急迫的任务,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民法典的制订更是与建立民族国家,确立统一的世俗政治权威联系起来。无论是《法国民法典》还是《德国民法典》,无不如此,鉴于这方面的情况已经为法学界所熟知,在此不再予以赘述。很显然,这两个问题,在中国并不存在。
  由此可见,后世对罗马法的继受过程是具体制度和法典结构的双重继受,贯穿于其中的是世人对罗马法的无限崇拜。无论在学术还是立法层面,罗马法的公私法划分都被后世的大陆法国家所接受,并将公法和私法在法典编纂时完全分开,这当然是一种进步,无可非议。但是,这种作法的缺陷在于,仅仅是严格贯彻了罗马法的公私法的划分,并没有在私法之下对法律部门作出进一步的划分,这是在罗马法继受过程中对罗马法诸法合体结构没有完全清除干净的结果,其深层的原因就是对罗马法的迷信。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断然拒绝公私法划分的社会主义的前苏联,也摆脱不了对罗马法体系的崇拜和迷信。据上个世纪50年代曾经留学苏联学习法律的江平教授回忆,"在莫斯科大学的时候我还要学罗马法,还要学拉丁文,我看这也是当初苏联民法的特点,它可以批判沙俄的民法但它极度崇拜罗马法,俄罗斯自己认为是东罗马帝国法律体系的,苏联民法的体系还是按照罗马民法的体系制定的。"﹝13﹞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坚决否认并严厉批判公私法的区分,并将婚姻法、劳动关系和土地法驱逐出民法,但仍然无法走出民法典编纂的圈圈,编纂民法典成为民法学者和国家的共同的难以名状的情结。
  1949年以来,随着新中国政权朝向苏联一边倒,苏联老大哥对民法的崇拜同样传染给了新中国,分别于50和60年代两次进行民法典的编纂工作。以商品经济的民法调整对象理论闻名的佟柔先生认为民法在发展过程中,其内部也经历了一个由诸法合一向诸法分立的过程,不属于商品关系范畴的部分不断被分离出去,如婚姻法和继承法,不应把婚姻关系、劳动关系、商品交换关系和继承关系混为一谈。﹝14﹞但遗憾的是这种思想本身贯彻的并不彻底,仍然试图以庞杂的交换关系为基准制订民法典,最终未能摆脱对 "典"的崇拜。改革开放后,借助台湾地区民法,又以极快的速度重新回归德国式的民法传统和框架,从一个姓社的"典"的怀抱中刚刚挣脱出来,又一头扎进姓资的"典"的怀中。"松散式、联邦式"思路同样也是这种崇拜的产物,它同样对民法典恋恋不舍,虽然拒绝传统的民法典编纂方法。
  公私法的划分方法,确实必要并且具有科学性,但是,法律部门的划分,不应就此止步,更不能以此作为法典编纂的根据。与民法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法,由于公法发达于近代,诸法合体的立法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丧失了存在的空间,其法律部门划分和立法体例就因迎合了这种需要而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在宪法之下,划分为刑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其中行政法由于调整社会关系的广泛性而又包括众多的部门法。倘若按照民法典的逻辑,就应该以公法基准为统领,编纂一部公法典了,相信没有人同意这

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思想障碍摘要中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是城乡两大利益集团博弈的直接结果。我国9亿农民政治权力弱小又缺少正当权益的法律保障,目前以任何借口阻挠农地私有化改革的企图,都是为了继续维护地方工业发树立现代化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经营思想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加快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打破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树立起现代化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经营思想,这是许多同志都同意的。但什么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或称小生产的传统观念),如分析影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因素分析影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因素分析影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因素分析影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因素精品源自中考试题论文关键词城市污水曝气技术工程设计论文摘要本文分析和论述了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家居环境与艺术论文环境艺术乃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是创造和谐与持久的艺术与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畴。以下是品学网范文网小编带来家居环境与艺术论文的相关抽象艺术在中国环境设计的跨界现象论文摘要意象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有着悠久的文化沉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抽象审美意识在世界上一直有着超前的思想。中国抽象艺术是由民族创造的抽象艺术,包含中国传统元素,意象上的继承。虽然抽象艺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性化设计应用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物质追求,对于所居住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既能够满足人们的室内生活与工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运用论文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对竹的属性有了新的认识。因为时代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审美视角和设计思路,使竹从原本普通的观赏植物逐渐成为设计与创新碰撞后的结合体,设计师对竹资源的运用不断推陈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影像浅析2014年8月12日,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玉昆仑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本届山地纪录片节以山地族群的生存记忆与被拯救中的边缘影像为主题,经评选,央视纪录频道的纪录片茶解析功夫熊猫1的为师之道美国拍摄的充满中国元素的大型动画片功夫熊猫1取得了成功。自2008年上映以来,为广大青少年及成年人所喜爱。熊猫阿宝的成功故事激励着青少年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乌龟祖师浣熊师傅的博爱少数民族电影中的歌舞艺术分析一hr歌舞艺术深深地植根于我国古老的文化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歌舞作为电影构成的重要元素,在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微言大义由纪录片城殇的感受2014年12月,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时,微纪录片城殇在电视与网络同步推出。这套30集的微纪录片由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创作,在央视等多家主流电视台播出,引起很大的社
艾青和海子诗歌中的土地太阳意象对比的分析土地太阳意象在艾青的诗歌中其实是一个表象体系,源于母题忧郁苦难希望。海子诗歌中土地意象大量以麦地河流,村庄的形象出现,与其比邻太阳共同源于母题神启大地死亡(艾青的土地太阳意象是比喻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络优化与应用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国内电力通行系统正在经历着一个重大的转型将传统的电力通信网电力通信几种主要传输方式的应用研究如今,电力通信网络具有3种传输方式,分别为SDH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以及电力线载波通信。自1990年之后,由于SDH光纤通信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已经逐渐成为了电力通信网络中的主要传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络优化设计研究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络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通信网络担负着数据语音和宽带业务的正常使用和运行。它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使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针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新型应用方案的研究1水利工程现阶段施工状况(1)为了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健全性发展,国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水利工程施工标准,确保其有法可依。在现阶段水利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企业并不能进行施工规范的严格性议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他们曾经狂热地追求个性的解放,婚姻的自由。子君为了婚姻自主,不顾一切非难,脱离了自己的家庭,更喊出了个性追求的最强音。浅谈新世纪文学与新文学传统新世纪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自然生发的新阶段,也是当下中国文学世纪转型的典型显现。这一转型既是中国新文学突破旧文学传统,介入现实关切当下现代文学精神的延续,也彰显出世纪之初文学书写在题浅谈铁路货车120型控制阀防盗罩的产品开发1国内外技术发展及其必要性1。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当前我国铁路货车国内运营的货车,其使用的120型控制阀采用的防盗装置多为焊接及螺栓组装结构,设计使用Q2351型钢材或耐候钢浅谈铁路旅游潜能释放与产品创新在众多交通方式中,铁路具有安全性高载客量大的特点,是区域要素流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从日本新干线德国ICE欧洲之星东方快车以及法国TGV高铁系统融入区域旅游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如何提高铁路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一引言铁路会计是利用会计所特有的各种方法,连续地系统地以货币形式进行核算和监督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运动,并以此为依据,在以最小成本博取最大利益的原则基础上,加强对企业资本的管理和核算接触线硬点的产生危害及防范措施1了解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1。1线岔处产生的硬点在交叉式线岔形式下,当正线高速行车时,机车受电弓通过线岔区域过程中,受电弓必须与正线侧线(或渡线)同时接触,受电弓接触滑板从圆弧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