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粮食生产变化及原因分析

  一、陕西省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
  1、陕西省粮食生产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因其地理因素从而形成了显著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南部属秦巴山地,中部为号称“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冲击平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以秦岭为界,南北差异较为显著;南部地处北亚热带气候区,北部主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陕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陕南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省年平均气温13.7 ,年平均降水量400-1000毫米,气温水量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多样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区内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陕西省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全省共有21个土类,50个亚类,400多个土种。主要土类有栗钙土、黑垆土、棕壤、褐土、黄棕壤、黄褐土、风沙土、黄绵土、水稻土、潮土、新积土、沼泽土和盐碱土。多样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壤类型,为陕西省粮食生产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2、陕西省粮食生产的土地资源条件
  陕西省土地面积2057.946万hm2,其中山地总面积74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高原总面积92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5%,平原39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受地势地貌、气候类型、经济水平等影响,全省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2011年全省耕地总面积2852.5千hm2,人均耕地面积0.113hm2,水田占总面积的1%,旱地占总面积的67.33%,水浇地占总面积的31.56%,全省耕地以旱地和坡地为主。2002-2011陕西省总耕地面积波动变化,总量缓慢增加。从陕西省的三大区域来看,陕北黄土高原区土地面积816.07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9.65%,其中耕地占全省的34.3%。该区域沟壑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态环境脆弱,耕地瘠薄,农作物复种指数低,土地生产水平较低;关中平原土地面积481.17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38%,耕地面积占全省的42.45%,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水浇地面积占全省的88.59%,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果生产基地;陕南地区土地面积760.71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97%,其中耕地面积占全省的23.25%,该区域林区面积大,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全省灌溉水田主要分布区。
  二、陕西省粮食生产变化分析
  1、陕西省粮食总产量变化分析
  陕西省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农业基础较好。近二十多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量扩张,大量耕地被占用,加之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对粮食生产带来了挑战。1980-2011年陕西省粮食总产量不断提高,由1980年的757万吨,上升到了2011年的1194.70万吨,上涨了57.82%。分析增长过程可以发现,经历了跨速上涨——明显下降——缓慢恢复的演变过程。从地区结构来看,产销区特点更加明显。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继续保持了较大的比重,陕南、陕北粮食产量占总产的比重逐年减少。1980-2011年,三大区域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关中由54%上升到70.12%,陕南由31%下降到15.75%,陕北由15%变为14.86%。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比重上升较大,陕北地区几乎没有变化,陕南地区下降最多。
  2、陕西省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分析
  自然因素是决定粮食生产结构的关键原因,陕西省多样的气候条件,复杂的地貌类型,良好的土壤环境使得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品种较多,主要类型有玉米、小麦、稻谷、薯类和豆类等。从粮食生产结构来看,根据《陕西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1980年-到2011年小麦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31.4%提高到35%以上,稻谷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10.18%下降到7.07%,玉米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37.02%提高到46.15%,豆类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2.49%下降到2.04%。三十多年来陕西省粮食生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小麦、玉米在粮食产量中的比重提高较多,增幅达到了9.13%,稻谷、豆类比重有所下降,稻谷的比重下降了3.1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也发生了变化,小麦播种面积比重由1978年的从35.75%提高到2011年的36.25%,稻谷播种面积比重由3.56%提高到3.85%,玉米播种面积比重由从24.30%提高到37.57%,大豆的生产播种面积比重由从4.59.30%提高到4.84%。玉米播种面积变化最大,其他作物变化较小。
  三、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原因
  1、水地资源数量不足,影响粮食产量增加
  土地是农业赖以发展的根本,是粮食生产的基础。陕西省耕地资源在数量质量两方面影响着粮食生产。依据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1996年陕西省有耕地总面积514万hm2,到2011年全省耕地只有285.25万hm2了,15年总共减少了228.75万hm2耕地,减少比例达到了44.5%,年均减少速度达到了4%。耕地的减少,使得粮食播种面积显著减少,进而影响了粮食生产。陕西省水资源总量严重短缺,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280m3,耕地亩均850m3,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8%和42%,缺水率19%。陕西省耕地资源中水浇地的比例偏低,2011年陕西省有水浇地90.04万公顷、旱地195.21万公顷;水浇地只占总面积的31.56%,旱地占总面积的67.33%。
  2、种粮经济效益较差,农民积极性不高
  在种植粮食过程中,投入的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生产等成本较大,粮食的实际收益远远不及种植蔬菜和水果等经济性作物。一方面,粮食作物种植的收益较低,严重影响了农民扩大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选择进城务工获取更大的收益,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数量减少了,劳动投入不足影响了粮食生产。
  四、提高陕西省粮食生产水平的对策
  1、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耕地是粮食作物生长的根本,只有保护好耕地,防止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未来在经济发展与城市扩张的大背景下,保护耕地与耕地占用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耕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比例和用地布局安排,提高粮食作物的生产能力,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粮食产量,是保持陕西省耕地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2、利用财政手段,加大种粮补贴,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在稳定粮食总量、保证粮食供给的前提下进行。政府积极利用财政手段,促进粮食生产,根据情况对种植户进行农业补贴,以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增加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鼓励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粮食单量。
  3、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水资源短缺,旱地比例过大,影响了粮食生产,原因在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成了制约陕西粮食生产的重要瓶颈。各地在争取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应利用多种融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和其他农业基础设施。

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论文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新课标下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探究实验课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别于个人在自学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探究实验课学习中,教师将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化学分析对保障玻璃幕墙工程质量作用论文摘要文章将基于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并在结合相应实际工程基础上重点围绕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展开分析,并对其应用的发展进行探究,以期为推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更好地应用贡献自浅谈培养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兴趣论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一个学生对某一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保持持久,他就一定能学好这门课程。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文化教育论文摘要化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的自然学科,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为了充分挖掘自然科学中的人文思想,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联系,文章从科学道德唯物辩证法美学三个多渠道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论文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在学习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对化学产生兴趣,才会想学,才会爱学,才能好学,从而学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论文本文针对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结合中学生心理,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课堂上营造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化学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的论文新课程确立了以科学素养为本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目标,如何将新课程的基本要义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使新课程下的高中教学水平提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以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化学教育中渗透环保知识教育论文摘要人类与自然环境彼此利用依存,然而在给当今社会化学工业的发展污染了人类的环境,阻碍了人类健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提升学生对于环保的教育,结合化学的实验对于环保知识进行渗透高中化学实验论文摘要高中化学实验论文新课改后,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为了提高现行高中教材中所规定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和实践活动中的实验的可观察性可操作性,结合教育教学经验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论文一改革教学内容,使其层次化。1操作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着重对学生进行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是化学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该类实验,我们首先明确该门实验课中学生应掌握的实验
对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1)论文论文摘要全球变暖使北极在资源交通军事等方面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这一地区的法律地位和相关制度却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从而为有关国家争夺的加剧埋下了隐患。俄罗斯等国对于200海里以外大陆浅析国际法视野下完善我国文物保护的新思路(1)论文论文摘要由于意识到文物在塑造共同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保护文物则体现了对国家民族历史和传统的尊重,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建立文物保护的有效机制,这一点对于中国这政府采购进入国际法制轨道(1)论文英美法等国家政府采购制度发展给人们启示,政府采购不仅是优化财政支出管理的手段,而且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有效方法。随着各国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角色的不断变化,采购制度的目标和作用浅论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1)论文论文摘要个人是不是国际法的主体,是一个复杂的争议问题。我国主流看法是否定个人是国际法的主体,但在国际法学界有一部分学者对此持肯定态度。从广泛和务实的观点来审视,国际法是一个持续发展探析国际法上的强行法规范(1)论文论文摘要国际法上的强行法规范是一个新兴的国际法的概念。笔者拟从国际强行法的含义出发,通过探寻其与主权人权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关系,揭示出国际强行法深刻的内涵。论文关键词强行法主权人权浅探墨子处理国家关系的国际法思想(1)论文论文摘要国家之间不论大小贫富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遵守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等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墨予的兼爱非攻交相利以及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国与国关系处理准则,与上述国浅析国际法中的时际法品学网范文网为您整理了浅析国际法中的时际法,希望和您一起探讨!一引言时际法(intertemporallaw)的概念首先出现在国内法中,而后又随着国内法与国际法相互影响的不断加深而何为国际法中对一切义务品学网范文网为您编辑了何为国际法中对一切义务一文,希望和您一起探讨!一对一切义务概念的提出在著名的巴塞罗那电车电灯和电力有限公司案(比利时诉西班牙)中,国际法院第一次正式而明确地提浅析国际法学教学中的运用品学网范文网为您整理了浅析国际法学教学中的运用,希望和您一起探讨!国际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现阶段我国学生普遍缺乏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接触国际法实例很难,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试论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效力问题分析希望品学网范文网整理的国际法论文试论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效力问题分析能够给您带来一些灵感。论文摘要近年来,岛屿问题成为国家间海洋争端的热点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于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试论海盗赎金的共同海损性质研究本文是品学网范文网小编为您奉献的精编范文国际法论文试论海盗赎金的共同海损性质研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论文摘要针对近年来海盗劫持船舶现象对国际航运安全所造成的严重威胁,由船东支付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