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内容提要】本文在简要介绍西方目录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之后,从对重要学者的研究、目录学协会的发展和传记性著作这三个角度,综述了西方目录学史研究的文献发展情况,是对西方目录学史研究文献发展的一个简要总结。
  【摘 要 题】社科信息事业史
  【关 键 词】目录学/西方目录学/文献综述
  【正 文】
  1西方目录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1.1西方目录学的定义    西方目录学主要有以下四个分支:[3]
  (1)列举目录学(Enumerative Bibliography):是指对文献,或者各类型文本的列举,产生目录、书目以及类似的检索工具。
  (2)分析目录学(Analytical Bibliography):主要研究书的制作过程,尤其是其物质材料的物理特征,即纸张、类型、构成、装帧、装订、手稿说明以及作者的标记,还包括写字间(scriptorium)和印刷作坊的工作活动。分析目录学的目的之一就是理解书的物质生产过程怎样作用于文本(text)(此处"文本"指的是以纸张为载体的具体内容,以下同。)的特性和状态。
  (3)描述目录学(Descriptive Bibliography):是指通过一种标准的格式描述图书,包括对书的版式、构造进行规范的描述。这对于手稿和早期的印本书来说是尤其重要的,因为这一类书的任何一本,都可能是该书所记载的内容的单独的一种版本。可以看出,描述目录学既是分析目录学的产物,也对分析目录学有所贡献,尤其是从标准化这个角度。
  (4)版本目录学(Textual Bibliography):是指对文本的现存状态进行考订,尤其是通过考订文本现存的版本,分析分别由哪些责任者(作者、编者、排印者、印刷者)对某一个版本负责。版本目录学是版本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西方目录学发展到今天,形成这四个主要的分支,主要是与其目录发展的历史紧密相连的。西方书目的历史可以从古希腊的书目一直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尼尼微(Nineveh)的Sennacherib图书馆的泥版书目,而且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希腊喜剧诗人就已在其著述中首先使用了书目(Bibliography)一词。[4]
  随着古代罗马帝国的没落,古希腊罗马文明被中断,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在中世纪古代大型图书馆被收藏基督教书籍为主的、规模极小的修道院图书馆所代替,整个中世纪目录是记录登记修道院图书馆藏书财产——称为财产目录,著录不规范,分类粗糙。比如,穆斯林八世纪科尔多瓦的皇家图书馆的目录,每本书只列出书名和著者。回教大型图书馆的藏书目录是按类编制的,同一类书常常按书籍到馆顺序排列。因此这种目录近似于按类编排的财产登记簿。[5]
  而西方现代书目的发展实际上是从文艺复兴,尤其是从德国人古登堡发明铅活字印刷术以后才开始的。西方目录学家一般认为西方的现代书目始于早期的印刷商张贴在其店铺门口用于招徕顾客的广告目录(List),而最早的印刷书籍广告目录可能是印刷商Heinrich Eggestein、Johann Mentelin或Pecer Schoeffer在1460年代所发行的广告目录。虽然这种目录在当时仅仅只有一页,且是单面印刷,书目记录能达到二三十条,但是,它却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的现代书目从一开始便是纯粹的商业产物,也就是说,其使命乃是为了推销产品和招徕顾客(或者是为读者服务)。后来,一地的印刷行会为了确保印刷商对其所出书籍的垄断,要求各印刷商向行会登记其出版物,再由行会统一公布,于是出现了早期的登记书目。在书目的出版上,由于书目著录的对象不是一地的藏书,而是层出不穷的出版物,所以,印刷商必须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广告其出版物。于是,早在1560年代西方就已经出现了现行书目——定期出版的书目。
  德国是最早在西方推行印刷术的,因此书业最为发达,书目事业也随之兴旺发达。自16世纪中叶起,德国印刷商和书商为了拓展书籍贸易市场,便开始利用宗教节日的机会在德国乃至欧洲各大都会兴办定期的大型出版物交易会(如春季的复活节书市、秋季的米迦勒节书市等),其中尤以法兰克福和莱比锡两地的这种书市最为著名。为了书市的需要,官方和私人都出版了专门的书目,这种书目就是在世界目录学史上闻名遐迩的"Messkataloge"(权可译作"书市目录")。因为"Messkataloge"能较全面地定期揭示德国的出版物,所以它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现行国家书籍总目(the complete current national bibliographies);尤其重要的是,它直接推动和影响了整个西方的国家书目的发展。
  从上述西方书目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在19世纪以前,西方的书目基本上都是列举式目录(Enumerative Bibliography),主要是将关于各种文献的信息汇集成为一个有逻辑的和有用的编辑物,是工具性的书目,其使命在于纲纪群籍,提供完整的书目信息。正如Neal Harlow所言"书目的最高目的乃是通过不断的积累,为全世界提供各国文献的完整书目记录"。
  然而,从19世纪开始,由于莎士比亚戏剧研究日盛,整理英美文学遗产之风气开始兴盛,在整理典籍的过程中,一批学者开始把文学著作作为"物质实体"(physical evidence)来研究,通过揭示文献的物质形式特征,如纸的特征、版式的特征、铅字的特征等等,来精密、准确地鉴别和描述文献。这后来就形成了西方目录学的其他重要分支:分析目录学、描述目录学和版本目录学。
  2关于西方目录学史研究的文献综述
  在西方国家,目录学研究主要是指分析目录学、描述目录学和版本目录学这三个领域,统一成为"实体目录学"(Physical bibliography)。虽然目录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目录学的研究在西方却是从20世纪初开始才成为一门学科。列举目录学,虽然不是目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但是在目录学的发展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一部分西方目录学家对此也作了一部分研究工作。比如乔治·施耐德(Georg Schneider)的《目录学的理论与发展史》(Theory and History of Bibliography,由Ralph R.Shaw翻译,1934),德尔多·倍斯特曼(Theodore Besterman)的《系统性目录学的发端》(The Beginnings of Systematic Bibliography,第三版,法语,1950),阿尔钦·泰勒(Archer Taylor)的一些作品,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书籍导读》(Renaissance Guides to Books,19
  4
  5)、《书目之书目的历史》(A History of Bibliographies of Bibliographies,19   5
  5)、《书目:种类和使用》(Bock Catalogues:Their Varieties and Uses,1957,由William P.Barlow,Jr.修订,1986)、《1548年以来的综合性主题目录》(General Subject-Indexes since 1548,19   6
  6),还有西尔斯·捷恩(Sears Jayne)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图书馆目录》(Library Catalogues of the English Renaissance,19   5
  6)以及鲁道夫·布鲁恩(Rudolf Blum)的《Bibliographia:Eine wort-und begriffsgeschichtliche Untersuchung》和克鲁美尔(D.W.Krummel)的《书目:目的与方法》(Bibliographies:Their Aims and Methods,19   8
  4)。另外还有伯纳德·布莱斯洛尔(Bernard H.Breslauer)与罗兰德·福尔特(Roland Folter)合著的《目录学:历史与发展》(Bibliography:Its History and Development)。这些作品大致给出了列举目录学的产生背景、发展历史和现状,对于目录学的这一分支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对于列举目录学的研究情况,本文不再细述,而主要通过文献综述来介绍西方学术界对"实体目录学"的研究情况。   实体目录学的研究对象是书籍的物理特征,致力于研究出一套系统的方法来分析书是如何制作的,并评价书的物理信息(如版本、源流、演变等)对书的版本和分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实体目录学所包含的分析目录学、描述目录学和版本目录学这三个领域,是20世纪学术发展史的重要部分。 在这本文集中,有一篇尤为重要的文章,是威尔逊(F.P.Wilson)的《莎士比亚于"新目录学"》(Shakespeare and the "New Bibliography")。它可以说是这本文集的核心,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以来伦敦目录学协会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因为当时一些重要的目录学家,比如格雷格、迈凯洛和波洛德,都致力于研究书籍的物理特征对版本问题的影响,而且主要集中研究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士一世时期的戏剧家的作品,尤其是莎士比亚。威尔逊的这篇文章,在1970年又单独出版,由海伦·加德纳(Helen Gardner)作序,她在序言中说"在本书中,作者进行的研究,是基于大量翔实的资料和深厚的学术功底。该书是莎士比亚作品版本研究领域的里程碑性质的著作。"不仅如此,威尔逊的这篇文章,也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分析目录学在研究版本问题方面的应用。在此之前,还没有人对目录学的任何分支做过系统的探讨。此后,1979年,西方目录学界的另一位著名学者托马斯·坦瑟雷(Thomas Tanselle),在Osler图书馆50周年庆典上发表了一个讲话,系统地总结了20世纪目录学的发展情况,包括分析目录学、描述目录学等分支领域,从而进一步使目录学的研究系统化。[6]   2.1对重要学术人物的研究   一个学科的发展,往往与这个学科的杰出人物分不开。因此,对一些著名的目录学家的研究,也反映了目录学发展的历程。在这方面,保罗·尼德汉姆(Paul Needham)、福雷德森·鲍尔斯(Fredson Bowers)和大卫·凡德米伦(David L.Vander Meulen)的三篇文章颇具代表性。   尼德汉姆在1986年作了一次著名的演讲,题目是《伯拉萧方法》(The Bradshaw Method),介绍了亨利·伯拉萧(Henry Bradshaw)在分析和记录书籍结构方面的贡献,重申了伯拉萧作为现代分析目录学之父的重要地位。尼德汉姆的这个演讲,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大家已知的信息,他通过阅读伯拉萧在剑桥大学图书馆的笔记,对其思想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见解,重新定义了伯拉萧的思想与其后继者的关系。尼德汉姆演讲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叙述伯拉萧的研究方法的同时,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其作为感性的人的一面。尼德汉姆认为这二者是不可分的。此外,尼德汉姆对于古书的目录学分析这个领域的掌握,也使他能够评价伯拉萧的研究工作及其在后来研究中的地位。他认为伯拉萧的研究工作不仅仅在他那个年代十分重要,而且在以后的研究中也应该受到重视,因为它们是如何研究书籍的前提。 第三篇文章是凡德米伦Vander Meulen的《鲍尔斯原则的历史与展望》(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Bowers"s Principles.PBSA,1985,   (7   9):197-2   1
  9),追溯了鲍尔斯的《目录性描述的原则》(Principles of Bibliographical Description,19   4
  9)这本书的发展历程,并预计了其在未来学术发展中的地位。这篇文章,对于一本重要的目录学著作做了细致的考察。而且,凡德米伦本身在描述目录学领域有大量的研究经验,这使他不仅能够分析学者和评论家的观点,而且对于描述目录学未来的发展也提出了深刻的问题。他认为鲍尔斯的这本著作具有历史意义,其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更加明显。   2.2目录学协会的发展 此外,威尔逊撰写了《Malone协会:第一个50年,1906-1956》[The Malone Society(以Malone Edmond命名的协会,Malone Edmond(1741-18   1
  2),英国学者和文学评论家,以他编订的莎士比亚戏剧年表以及莎士比亚(1790年)和德莱顿(1800年)版本而闻名。):The First Fifty Years,1906-1956.Malone Society Collections,1956,   (4):1-16];爱德华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3;波恩(Edward Born)撰写了《古登堡协会1901-1976》(Gutenberg-Gesellschaft,19   7
  6);另外在《图书情报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中也收录了一些关于目录学协会的文章,比如罗克萨斯(Roxas)的《目录学协会》(the Bibliographical Society,2:401-40   5)和艾德斯坦的《美国目录学协会》(the Bibliographical Society of America,2:395-40   1)。而关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的目录学协会的发展状况是在巴威克(G.F.Barwick)的文章《目录学协会和目录学》(Bibliographical Societies and Bibliography.Library,1930,   (1   1):151-1   5
  9)中有所体现。 2.3传记性著作   在西方目录学研究的文献中,传记性的著作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虽然西方目录学研究领域的大师们少有留下自传的,但是后人们对他们的学术生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许多高质量的纪念性论文集,这些文集展示了那些使得西方目录学能够成为一门学科的重要人物的学术思想,因此在西方目录学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罗伯特·普罗克特(Robert Proctor,1868-190   3),是继伯拉萧之后西方目录学研究领域的又一个重要人物。波洛德为他写了一篇纪念讣文,发表于Library,1904,   (5):1-34,在这篇文章之后,波洛德列出了普罗克特的作品列表(同卷Library:192-205,223-224);1951年维克多·斯克德洛(Victor Scholderer)写了一篇关于普罗克特的日记的评论性文章——《普罗克特的私人日记》(The Private Diary of Robert Proctor.Library,1951,   (5):261-2   6
  9);80年代巴利·约翰逊(Barry C.Johnson)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消失在阿尔卑斯山:普罗克特的一生》(Lost in the Alps:A Portrait of Robert Proctor,19   8
  5),记录了普罗克特生平的一些信息,但更多的是在探讨普罗克特的去世之谜,而非其目录学研究的贡献。 迈凯洛(R.B.McKerrow,1872-19   40)是新目录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如《目录学入门》(Introduction to Bibliography)和《牛津莎士比亚版本研究绪言》(Prolegomena for the Oxford Shakespeare)都是新目录学领域的重要著作。格雷格(W.W.Greg)在他去世后为他写了一篇回忆性文章,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1940,   (2   6):488-515。除了前文提过的鲍尔斯的文章,其他一部重要的关于迈凯洛的著作是"伟大的目录学家(Great Bibliographers)"丛书中的一卷——《迈凯洛文选》(Ronald Brunlees McKerrow:A Selection of His Essays,19   7
  4)。   格雷格(W.W.Greg,1875-19   5
  9),被称为新目录学发展史上的"英雄"。他1948年写作的一部自传性著作《目录学手记:1877-1947》(Biographical Notes,1877-19   4
  7),在他去世后的1960年才出版。威尔逊(F.P.Wilson)为格雷格写了一篇重要的纪念文章,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1959,   (4   5):307-334,其他学者,如欧特斯(J.C.T.Oates),约翰?威尔逊(J.Dover Wilson),埃里斯·沃克(Alice Walker),克莱尔?拜恩(Muriel St.Clare Byrne),鲍尔斯和福兰西斯为他写的回忆文章,集中发表于Library,1959,   (1   4):151-174。总的来说,纪念格雷格的文章并不算多,但是他的学术思想却广为流传,对于他的学术著作的分析研究也有很多。   此外,对于与目录学研究相关的领域,比如书的收藏、印刷等领域的核心人物,也有一些重要的传记性著作,这些作品从文献的角度对西方目录学史的研究也能起到以管窥豹的作用,不过,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此就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关于西方目录学史的文献发展情况,主要是从对重要学者的研究、目录学协会的发展和传记性著作这三个角度体现出来的。本文列出的文献,一方面展现了西方目录学史的文献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对研究西方目录学史的学者有所帮助。   收稿日期:2002-04-10   【参考文献】   1陈耀胜.理论科学时期的中西目录活动与目录学.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8,   (3):32   2http://www.cbsr.ucr.edu/   3G.THOMAS TANSELLE.Bibliographical History As a Field of Study.http://www.ualberta.ca/-sreimer/ms-course/course/branchs.htm   4程焕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关于中西目录学的几点比较研究.晋图学刊,1998,   (3):10   5陈耀盛.目录学知识积累时期的中西目录活动和目录学.图书馆,1998,   (6):17   6G.THOMAS TANSELLE.Bibliographical History As a Field of Study.http://www.ualberta.ca/-sreimer/ms-course/course/branchs.htm   7G.THOMAS TANSELLE.Bibliographical History As a Field of Study.   http://www.ualberta.ca/-sreimer/ms-course/course/branchs.htm

有关刑法论文之浅谈司法实践视野中的罪刑法定原则论文摘要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最早发端于1215年英国大宪zhang第39条。这个原则先后为美国和法国的宪法文件所吸收。罪刑法定原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秩序,也有数字化地形图探讨论文1地理数据生产管理与应用问题分析目前在基础地理数据生产管理与应用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1数据形式多样标准不一目前各基础地理数据管理一般拥有不同年代不同方式获取的部分基础数小学教师评职称论文职称论文,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定职业范围内,用于评定一定职业职称的论文形式。为大家分享了小学教师评职称的论文,欢迎借鉴!摘要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受教师和外部学校因素的影响。当前存在着浅谈得体的复习与复习的得体论文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必须讲究得体。而语言的实际运用这一内容的复习教学,也必须讲究得体。交际语言的得体,是指注意语境,注意对象,在什么场合下该讲什么话,在什么对象面前该讲什么话等。语德育教育的专题论文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对于学生们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德育教育的专题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一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一)中学生三观不明确中学阶段,学生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图形语言及文字语言论文摘要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均是人类日常沟通交流使用到的常见语言,它能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表达的思想和意图。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得到运用,它能从语言的基本探究如何教好文言文论文一新旧联系,温故知新讲一些重点词的意义时,一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篇目中的同一词的意义。例如,笔者曾教贾谊论积贮疏中卒然边境有急的卒字时,就引导学生回忆赤壁之战中五万兵难卒合的卒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相关论文精选摘要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中学教育已经逐步由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到对心理成长的关注,学习成绩不达标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弥补,而心理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则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造成致命的打击初中生法制小论文范文导语法制我国古代已有之,在现代,人们对于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不一样的。下面是初中生法制小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及参考!篇一初中生法制小论文范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特征及解释论文一会计制度的性质按照新制度经济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诺斯的解释,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诺斯,)。广义的制度包括正规制约和非文化市场管理创新论文摘要文化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在介绍了文化市场管理概念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思考论文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资产种类繁多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总体较低国有企业在危险性资产管理方面缺乏创新等方面1。国有企业资产种类繁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论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课内阅读和课外有指导的阅读,其总量一般在100万字以上。同时指出这样的阅读量是实现实验教学目标的保证。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阅读任务,又不影响学生对其简析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论文1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义内涵1。1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义内涵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源于生态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而提出的。所谓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大学生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论文范文摘要2016年开展的覆盖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是增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本单位在此次国有资产清查的基本情况和发现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国有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思考论文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工程训练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之一。在分析目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关于文言文教学的一点看法论文各位老师上午好!这次优质课竞赛是探讨有关文言文教学的问题。在二十多年前,我就写了很多关于文言文朗诵教学的文章。今天,我要说不是题外话的话题。前不久,我参加了上海社会科学年会为于漪老激活文言文教学的十化法论文一文以载道的思化法选入教材的古典文学作品是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浩瀚的文学典籍中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较为完美统一的艺术珍品,其思想内容广阔而又深刻。其中,有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问题论文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试验的推开而提上了教学的议事日程,语文课也不例外。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们的认识不同,做法各异有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加大课堂密度,于是对课文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及建议论文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攀升,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也十分迅猛,而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目的则是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从而实现资源优化关于武林大会平台上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思考论文论文关键词武林大会媒介传统武术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体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结合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现实语境,探讨在武林大会这个良好平台上中国武术文化的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研究论文摘要桩基施工是建筑施工的基础,也是建筑施工的关键。因此,把握桩基施工的质量,对提高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首先对桩基施工的主要技术进行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