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五至养气心斋

  "        孟子说他善养浩然之气;《庄子》记有孔子教颜回心斋之术;现在更得楚简"五至"之说(见《上博藏简
  (二)·民之父母》)。互相参读后发现,三者之间,竟存在着深厚的思想关连;且分析如下。
  五  至<?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以形成时间为序,"五至"之说似应排在首位。其说曰:
  子夏问于孔子: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敢问何如而可谓民之父母?孔子答曰: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至五至,以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其可谓民之父母矣。
  子夏曰:敢问何谓五至?孔子曰:五至乎,志之所至者,诗亦至焉;诗之所至者,礼亦至焉;礼之所至者,乐亦至焉;乐之所至者,哀亦至焉,哀乐相生。君子以正。此之谓五至。
  按引文的说法,五至以达于礼乐之原为前提,乃为民父母者必至的境界,是修身养性的律己功夫(所谓的"君子以正")。一旦至于五至,将能先知四方之败,免民于水火之虞。五至的细目,分别为志至、诗至、礼至、乐至、哀至。
  五至未及"仁""义",且以"志至"打头,形成为一个有别于儒典中其他常见系列的特殊系列;这一点特别惹人注意。
  看来,其从"志"字开始,并抬出礼乐之原作前提,显系意在提高"何如而可谓民之父母"这一问题的档次,使之从一般的仁政范围和恕道水平,提升到哲学高度来讨论。我们知道,在《礼记》中,曾经不止一次地在不同层次上讨论过民之父母问题,并收录有三条不同内容的记录,具体要求颇为参差。其一见于《表记》,文曰:
  子言之:君子之所谓仁者,其难乎!《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凯以强教之,弟以说安之。乐而毋荒,有礼而亲,威庄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如此而后可以为民父母矣。非至德其孰能如此乎?
  这是以仁政要求于民之父母的例子,虽然也提到了"非至德"莫办的话,其具体内容则未曾超出教化养成的范围。
  其二见于《大学》,文曰: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这是扩大了的絜矩之道或恕道,翻转过来的推己及人,是从道德上要求于为民父母者。
  其三见于《孔子闲居》,其文句与竹简《民之父母》大致相同,都以"必达于礼乐之原"为首要条件,将为民父母定位为世界观的问题。
  众所周知,儒家主张以礼乐治国。只是其所谓的礼乐,并非玉帛钟鼓之类的礼乐之器,亦非揖让进退、高下疾徐之类的礼乐之用,而是礼乐之所以为礼乐的那个"礼乐之原"或"礼乐之本";简单说来,就是藏于礼乐之中、化形而为礼乐的"志"。
  "志"者意志、志向,心之所之。唯心意空灵,不可闻睹,而情动于中,必将"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于是由志而诗、乐生焉,是为"志之所至者,诗亦至焉",以及——请容我们仿造一句——志之所至者,乐亦至焉。其他礼之所至、哀之所至二者,亦大体如此,皆随志之所至而至。
  因此,五至之中,志之所至最为根本。五至之间,是一对四的统领关系,不是字面上所示的逐一串联关系。这也就是说,诗、礼、乐、哀四者,其地位是均等的,大家都是志的表现,都随志之所至而起,都是具了体成了形的心志。而志,则是礼乐之原,是一切人事的大本,是沟通天人的锁钥。为民父母者,不应止于能够施仁政、行恕道而已,还必须立志励志,应该首先有志于道,然后方可有形于言行,有容于哀乐,而俨然君子矣。
  养  气
  五至之说到了孟子,一变而为养气之论。孟子曾说自己善养浩然之气,学生问以何谓浩然之气?孟子答曰: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
  按这个说法,浩然之气是靠"集义"而慢慢培养起来的,需要"义与道"的配合,且不能有任何亏心行为,以免泄漏。一俟养成,则将"塞于天地之间",万物皆备于我矣。
  我们看到,这个浩然之气,虽说"至大至刚",可以"塞于天地之间",却并非是第一性的;在它上面更有"义""道""心"在左右和主使,使之塞或使之馁,成其大且成其刚。而这个主使者"义""道""心",正就是我们上一章所见过的那个"志"。这一点,看孟子的另一提法便将了然。孟子说: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同上)
  这里有个志、气、体的梯级。志是气之帅;所以"志至焉,气次焉",志到了哪儿,气就跟着到了那儿。志和气的这种主从关系,正是五至说中所谓的"志之所至者,诗亦至焉"那样的亦步亦趋关系。五至中其他的"礼至"、"乐至"、"哀至",就其性质来说,正与"诗至"相当,也是随着"志至"而亦至的诸气。
  志、气、体三者之中,"志"是不可闻睹的,因"气"而显;"体"虽有形而实在,得"气"始充。所以,"气"便成了三者的中心,成为特别值得关注的对象。在儒家著作中,这样的气,远不止于五至说中所已提到的那几项,譬如帛书《五行》篇中,便有所谓"仁气"、"义气"、"礼气":
  『知而安之,仁也』。知君子所道而讠耎然安之者,仁气也。
  『安而行之,义也』。既安之矣,而亻殺然行之,义气也。
  『行而敬之,礼也』。既行之矣,又愀愀然敬之者,礼气也。(帛书《五行》《说19》,参见《说》
  10、
  1
  1、18)   《礼记·乐记》中,亦有所谓"乐气",其文曰: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明显就是"志至焉,气次焉"的一例。这些个"气",当然都是孟子所要直养的,都属于"浩然之气"之列,都是本于心、制于"志"、充于体的种种精神状态,或者叫做气质,有别于性质和体质的气质;宋儒以后,则多称之为气象。   志、气、体这一三级阶梯,组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三者互相影响,有所谓"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心广体胖"之类的说法。其中志、气两级,在儒家眼里,尤为重要,被认为是一切成败的关键所在。上博楚简《从政(甲篇)》9号简有"志气不旨(至?诣?),其事不 "之句,便是一证。而气,作为志、体两极的居间者与统一者,具体反映着两极的状态与关系,尤其值得关注,孟子之所以倡为养气者,盖有由焉。   心 斋   志、气之论在庄子书中,变形而为"心斋"之术。   庄子认为,人有师心(师其成心成见)的痼疾,难以得见事物真相而行正途,治之之法首在心斋;故其书乃托为孔颜问对曰:   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我们看到,心斋的功夫也是从"志"开其始,而有所谓"一若志"的步骤。一志者专一其志,亦即孔子所谓的"志至",孟子所谓的"志壹"。   "志至"则气亦至,"志壹"则动气,故"一若志"而后,必有气动而至,遂得"听之以气"。听之以气不同于以耳以心;听之以耳者,所恃为感觉器官,所得为感性之知;听之以心者,所恃为思维器官,所得为知性之识;唯听之以气,全身心地去体知统一着的事物,与物为一,丧其自我,方可透过感性知性并依据感性知性,而得大全的理性认识,或者叫做"道"的认识。   就这样,一志而气至,气至而心虚,虚怀待物,同于大通,成见尽去,道乃来集,此之谓心斋。   旧有庄子出于颜氏之儒之说,虽未必无据,若具体说来,谓"心斋"与"五至"有着源流关系,或更能令人首肯。至于庄子的心斋和孟子的养气之间,鉴于二人年岁不相上下,且无任何交往记录,我们不敢断定它们互有影响,当然更无传承;如果猜想他们都熟知"五至",并由之化出各自的新说来,也许不算勉强。   果如此,先秦思想史画图中的一个局部,便突破以往的陈说,而凸显出来了。   

从金银岛窥探西方世界的海盗情结斯蒂文森的金银岛作为一本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世界名著,在西方世界地位显著,也成为影响西方人的巨著。西方世界的孩子是看着金银岛长大的,而金银岛也被西方世界公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看的海盗小说孔子及儒家思想在吐蕃的传播一孔子思想传入吐蕃作为中国王朝的统治思想即孔子的儒家思想开始传入吐蕃,是贞观年间伴随文成公主入藏的。公元7世纪,在中国历史上正是李唐王朝的全盛时期。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弃汉地政治制度与君主理论对吐蕃的影响一吐蕃的祖拉典章与唐朝政治制度的渊源在国家行政和等级制度方面,李方桂在,唐蕃会盟碑考释一文中认为吐蕃王常用的尊号天之子神之子圣等就是唐朝皇帝尊号的模仿吐蕃政府设参议国事大国相,其职红河流域少数民族的水文化与农业文明英文标题EthnicWaterCultureandAgriculturalCivilizationintheReachesofRedRiver内容提要庞大的灌溉系统是红河流域梯田农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人类生存环境问题英文标题OnthevarietyofethnicculturesandtheproblemsoftheenvironmentforhumansurvivalLUOKanglong(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内容提要游牧是草原民族基本的经济生活方式,包括以逐水草而居为基本特征的游牧方式,以及依各有分地为原则确定的游牧空间。数千年內草原民族依照这两项基准在草原上建立了生活秩序与空间秩序,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考察与开发策略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及分析等方法,对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价值体系进行归纳分析。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具有种类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分布的地域性文化的同质性民俗性和娱乐性等特征深。民族北方民族马术历史学家指出一部中国北方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北方民族骑马的历史。细细推想,这话不无道理。马及马术,的确是北方民族立国的根本像吐谷浑青海的龙种马,渤海的名马,日常驰数百里,千里飙举电浅析刀耕火种民族社会中生态环境对土地私有制的影响在云南澜沧江以西地区,西起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经临沧和思茅地区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达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部,在这一横跨千里的弧谈四库全书乾隆间四库全书的编纂,不是一个偶然的文化现象。它既有康熙雍正以来日趋强盛的国力所提供的安定社会环境和富庶物质条件做基础,又有明清之际,尤其是康熙中叶以降全面整理总结古代学术的风气为周易系统的直觉功能论文提要本文探讨周易的系统构成以及隐于其深处的直觉问题。周易以卦画与卦爻辞的基本结构形式,构成一个结论判断的硬件系统,以应对任何可能的疑问它以特殊的卜筮操作规程作为软什系统,以保证
当代雕塑艺术材料的探究雕塑艺术作为传承千年的经典艺术形式,是人类精神物化的结果,艺术家们通过对雕塑材料与绘画等各类艺术形式的运用来创造富有各种寓意的雕塑作品,通过对雕塑材料的选择与加工赋予其个人的思想与桥梁工程中的水中基础施工技术探讨1。工程概况本项目共计桥梁主要工程有大中桥3座分离立交桥4座天桥8座互通A匝道分离立交一座。本工程多处于山间凹地地貌,河谷平原地形,地形标高为50100m,主要分布在锦江及其支流沿试论跨文化传播对现代大学生文化意识的影响论文摘要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大众媒介跨文化传播的日益发展,现代大学生的文化意识也多样化了。基于此,文章对于跨文化传播给现代大学生服饰饮食节日娱乐文化意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简论构建科学健康的博客文化论文关键词博客网络文化信息传播论文摘要博客从最初的一概而论发展到了一个类别细分的阶段,各种各样形式的博客模型应运而生,这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发布言论和传播思想的平台。探析博客背后体现论析女性文学中创作自由与社会道德的悖反和统一论文关键词女性个人化写作创作自由社会道德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陈染林白等为代表的一批女性作家,在日益开放开明的社会环境下,凭借女性特有的情感以及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转型时期的浅析培养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文化意识论文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文化意识论文摘要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中体现着写作文化。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培养文化意识,敏锐地发现文学作品中负载的文化意义文化价值,实现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试论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差异文化探源论文摘要Feminism到底是女权还是女性?从女权到女性,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西方进入中国后就温婉得多。这要从哲学思维家庭观念个人价值历史和现实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方知中西女性主义文试论孔子学院背后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软实力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快速兴起,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随着办学规膜的不断扩大,孔子学院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成为中国文化软浅论语言台湾原住民族重构文化身份的一个途径论文关键词台湾原住民论述文化身份语言论文摘要语言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精神世界,认识到自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台湾原住民族论述在建构文化身份的时候首先要解决语言问题。他们利用罗马拼水质自动监测技术与在线自动监测仪器的发展现状简介本文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构成和技术关键,以及在线水质自动分析仪的技术原理发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重点讨论了常规五参数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总有机碳(TOC大学环境教育的生态文学想象环境教育首先应是心灵教育,重在习性和人格的养成。作为对工业文明物质主义和唯科技论反思的产物,中外生态文学以诗意的方式,引领读者重返自然,回归本真,在内心深处催生体悟,为重建人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