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从好莱坞中国题材影片看西方的中国想像(1)

  "真实中国"往往沦为看客的一厢情愿
  纽约大学电影系2006年举办当代中国纪录片双年展时,命名为"写真中国"(Reel China)。这一题目设计得让人过目不忘。reel有电影胶片的意思,也有"放映电影"之意,恰好与real"真实"同音,让人联想到"real China"。活动共放映十几部"中国地下纪录片",还会在放映后与作者跨洋连线进行对话和学术讨论。
  这个电影展中,除了少数有力作品如《张博士》和《美美》外,多数展片是量身订做的国外参展品。中国在"写真"的镜头里,被对象化和陌生化。最典型的当数石头的《女人50分钟》,作者自觉超然度外,遥远的"中国"在一个全知的旁观目光审视下,被浮光掠影般带过。影片呈现给观众的是走马观花式的速写,他(她)似乎只对异国情调的"风土人情"感兴趣。最矫情的是,影像叙事里时时流露出旅游观光者的少见多怪:山区农户的婚宴上,硕大的洗脸盆里盛满了粗菜淡饭;撑得肚儿溜圆的孩子,就地在宴席边撅着腚大便;凶险泥泞的乡村公路上,晃动中的摄影机猎奇地捕捉着封闭愚陋的"乡土中国"。这部影片被当作压轴好戏,放在最后放映。观众反应也最热烈,不断爆出刺耳的大笑和惊异的唏嘘。一位搞影视摄影专业的访问学者忍不住调侃道:"都是中国人,怎么跟看外星世界似的?"
  国内舆论常批评电影到国外参展,往往夹杂意气之争,但内心其实很看重国际评价。年轻艺术家常抱怨国内没有独立制片和纪录片发行的顺畅渠道,严肃作品派不上用场,所以不如把脉电影节评委,投其所好。而欧美观众也不能心平气和地看待中国电影,特别是纪录片,一定要政治意识形态化。已经陈腐的"高压"、"封杀"、"反抗"等预设观念,一旦遇到中国电影就会启动,不能像看待一般纪录片那样心态平常,以艺术或其它综合标准考量。结果形成"地下的"中国电影一定有政治潜台词,目标是反抗"东方专制"的偏执。这种偏执有很长的历史积淀,在漫长的中西文化碰撞中,不断以新的形态浮现地表,又慢慢沉积在大众集体无意识中。透过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可以窥见西方人的中国想像。追溯好莱坞中国题材影片的历史,还会发现光影虚构的中国人竟千变万化,"真实中国"往往沦为看客的一厢情愿。
  "黄种人"树立了东方题材样板
  电影出现不久,有美国电影之父桂冠的格里菲斯,在完成里程碑之作——《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和《党同伐异》(Intolerance,1916)之后,又拍了一部颇为成功的作品《凋谢的花朵或黄种人与女孩》(Broken Blossoms or The Yellow Man and the Girl,1919)。这部默片在当时很轰动,许多电影史家把该片提升到美国电影第一部悲剧的高度。该片主人公中国人程宦,由白人演员巴特尔马斯扮演。化妆师为了让他看起来像亚洲人,用胶带把他的眼角吊起来,还让他表演时一直眯缝着眼睛,再加上厚厚的油彩,打造出一个委琐谄媚的中国佬形象。   很具讽刺意味,格里菲斯拍摄《凋谢的花朵》的动机,居然是为了扭转他倍受攻击的种族分子形象。《一个国家的诞生》激起了美国黑人和知识界的强烈不满,当它是种族主义的宣言。格里菲斯在巨大的压力下,从一部英国流行小说《中国佬与孩子》(the Chink and the Child)里得到灵感,决心拍片重塑自己的公众形象。那时正值中国移民大量涌入伦敦Limehouse老唐人街,英国人一下子意识到华人的存在,文学作品也关注起华人移民了。但《凋谢的花朵》又是个似是而非的故事,主人公程宦集西方人眼中的华人各种脸谱于一身:佛教徒、鸦片瘾君子、胆小怕事、阴柔妩媚的男人。他只身来到伦敦,幻想以佛教思想启蒙"充满暴力、野蛮的西方"世界。但事与愿违,严酷的现实使他消沉。恰在此时程宦邂逅饱受继父欺凌的白人女孩露茜,产生了不现实的浪漫幻想。虽然影片着力展现程宦的善良、温柔和正直,而非流行文学中华人的经典形象——没心肝的坏蛋,但也很难说就偏向"中国佬"一边。情节冲突起于程宦把昏迷的露茜抱上自己的睡床,对她精心照料,这远远超过了种族观念的底线。结果被一个白人撞见,其吃惊程度可想而知。残忍的继父得知后,疯了般追杀露茜和程宦。于是,电影史上经典的惊悚镜头——"衣橱惊魂"(closet scene)诞生了。露茜躲到衣橱里,继父的大斧将衣橱门一块块砸掉,门后的露茜像困兽般尖叫。虽是默片,却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结尾以中国佬饮弹自尽抵消了这段出格的恋情,观众无法接受的浪漫就此打住。其实,《凋谢的花朵》从一开始就不算爱情故事,女主角只是感动于中国人的柔情似水,却一直小心翼翼地不让他"侵犯"。而程宦的爱也不过是"纯精神的,连最恨他的人也这么说"(片尾字幕)。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好莱坞将"黄祸"恐惧推向高潮
  华人的暧昧形象没能持续多久,很快在上世纪20年代,对"黄祸"(the Yellow Peril)的恐惧开始侵入西方大众的心理深处。影响深远的大众娱乐业好莱坞,更把它推向高潮。好莱坞持续几十年生产系列排华影片《福满州》(Fu Manchu),竟达数十部之多。美国电影文化研究领域有不少学者研究《福满州》与美国"反华"历史的关系。杰斯·内文斯在一篇《"黄祸"惊悚小说研究》中,认为"黄祸"的观念植根于美国社会出现华人移民的19世纪。19世纪50年代白人主流社会认为华人是身体、人种和社会的污染源,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把他们看成是吸食鸦片的变态者,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华人又成了臭苦力。只是从19世纪末开始,华人才开始被看作西方文明的"威胁"。但同时也夹杂了华人的一些"正面形象",如头脑简单、朴实、感情用事的中国农民。当时在英美流行的东方题材小说中,曾对中国威胁论起推波助澜作用的,被内文斯称为"黄祸小说"。这些小说的套路往往以受过良好教育的华人博士为主角,阴谋策划毁灭西方的战乱;也有邪恶的中国巫师,还有唐人街的黑帮头子。其中,引发"黄祸"狂潮的作品,当数阿瑟·沃德的《神秘的福满州》(The Mystery of Fu Manchu,1913年英国出版,在美国发行时改名为《阴险的福满州博士》)。这本书其实也没什么新花样,只不过集"黄祸"小说的情节套路于一身而已。由于电影不断翻拍,特别是众多好莱坞明星纷纷加盟,"福满州"这个智慧、邪恶的撒旦形象,遂成为大众神话的原型。其实,现在最新版的"福满州"早在种族寓意上大打折扣,但作为文学原型,"福满州"仍游荡在美国大众的集体无意识中。
  1949年后,伴随东西两大阵营降下意识形态冷战的铁幕,共产主义中国强硬的集体形象,取代了美国电影中阴险、狡诈的个体华人形象。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好莱坞的不同片厂,有的配合战时宣传,为战争打气,也有的反思战争的残酷和非正义性,推出了一系列朝鲜战争影片:《钢盔》《刀出鞘》《决不撤退》《蜀孤里桥之役》《沙场壮士赤子心》《战争中的男人》《刻不容缓》《猪排山》《满州候选人》《主席》等,加上电视片有40部之多。朝鲜战争片一方面继承"二战"历史片的叙事传统:场面恢弘、史诗风格、叙事张弛有序,以特技营造战争写实的效果。但同时也自成风格,如敌方永远被置于远景或背景之中,中国军队在冲突中总是"不在场的在场",即没有近景,却总让观众感受到他们的逼近,更强化了恐怖、残忍的气氛。与好莱坞电影相映成趣的是,战争的另一方中国,也拍了十几部相关题材的影片。影响广泛的如《上甘岭》《奇袭》《英雄儿女》《奇袭白虎团》等。这些影片在处理敌方的叙事策略与好莱坞不谋而合,观众只看到模糊的美军形象。即使出现过短暂的美军近景,其形象也往往是滑稽、怪异、不中不洋,更像小丑。中国影片不渲染战争的恐怖,相反极力烘托革命浪漫气氛。显然,这类剧情片把宣传放在首位,不太注重写实。
  华人形象变得正面
  但无法成为真正的美国人   在中国形象的建构和重构过程中,美国华人与主流社会也有积极的互动。一方面华人移民奋斗成功,在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华人形象也随之变得正面和积极了。另一方面,为力争进入主流社会,移民往往自觉内化为文化主流的思维模式,这时回望祖国,希望自己"神入"到旁观者的观察角度,中国在冷眼审视下变成一个有距离的陌生客体,而融入主流感也油然而生。这在北美经常举办的大小中国文化活动中,表现得很生动。如在"写真中国"纪录片双年展上,会感觉到有某种潜规则充斥着作品遴选和放映的全过程。展出的影片有相似的主题:中国人纯良、简单、向善,为基本的生存苦苦挣扎于水深火热。中国社会的压抑与个人的脆弱形成对照,无奈与希望苦涩地交织在一起。这既与北美主流意识形态合拍,也折射出复杂的政治格局和华人身份体认的复杂情感。银幕里陌生、荒芜、遥远的故乡,既唤起淡淡的乡愁,又见证着移民背井离乡的无奈。
  "冷战"的幽灵仍在游荡,2007年7月联邦调查局在美国的中文媒体上刊出一则广告,要求华人配合调查局举报中国间谍,这下激起了当地华人的强烈反响。他们感到深深的屈辱,纷纷在华文媒体上诉苦:无论你对美国如何忠诚,无论在此扎根多少代,肤色和人种都没法让华人变成真正的美国人。你出门时,路人会问你从哪国来,中美关系紧张时,你如履薄冰。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护理技能教学的思考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应用性学科,其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发展规律,主要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知绿豆高产田间管理的论文摘要提高播种质量是绿豆高产的基础,加强田间管理则是高产的保障。只有精细管理,才能充分发挥绿豆的生产潜能,确保高产优质。绿豆从发芽出苗至成熟收获经历5590d,短的仅5560d。根据番茄的田间管理论文摘要介绍了番茄田间管理技术,包括搭架绑蔓整枝打芽施肥灌水保花保果防治裂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番茄高产栽培提供指导。关键词番茄高产田间管理1搭架绑蔓番茄定植成活后,应及时搭架GPS在田间作业的运用论文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导航光靶上设定车辆行走线,设置导航模式(直线或曲线),接收基站查分数据,实现厘米级RTK卫星定位,实时向控制器发送精确的定位信息。方向传感器实时发送你看起来好像很美味中的爱与责任论文你看起来好像很美味是日本人气绘本作家宫西达也的一部作品,由导演藤森雅也制作成动画后于20xx年在日本全国公映。该影片讲述了一个食草恐龙无意中捡到一个霸王龙的蛋,为它取名哈特并把它养田间沟渠及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探讨的论文摘要农田水利灌溉与设施管护是保证农田农业产量的重要环节,这主要体现在对田间沟渠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并应该基于设计方案付诸于施工工程的具体行为中。本文将从设计国医大师干祖望的养生秘笈干祖望是我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专家,生于战乱,坎坷一生,却享有104岁高寿。他曾荣获国医大师的称号,是中医耳鼻喉学科创始人。从他的生活细节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的追求,还可以感悟其善简述呼吸操干预措施对矽肺患者呼吸功能康复的影响我国矽肺病例约占尘肺总病例50,位居第一,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资料表明,美国有矽肺患者约600000例,每年有250多人死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是因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肌坏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而持续的胸骨后疼痛,可合并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该疾病不断简析心血管磁共振临床应用及进展北美放射学会(RadiologicalSocietyofNorthAmerica,RSNA)2014心血管磁共振研究热点包括对心功能的评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评估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的定量螺旋CT血管造影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关键词螺旋CT血管造影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结果3讨论急性肺栓塞长期以来由于对该病的防治缺乏足够的重视,尤其基层医院经常漏诊误诊35。肺动脉栓塞CT征象主要
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的分析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高等学校担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创新教育是未来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自2007年教育部全面开浅谈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三大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材料科学与工程使其它两个关键技术得已实现。在以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在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简析建筑工业化中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对城镇化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逐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逐步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结构完整性进一步增强。加强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工业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险现状对比分析摘要以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对建筑工程质量保险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论述我国当前工程质量管理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并讨论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保险的概念和性质,对比国内外建简析公共领域视角下的公民文化论文关键词公民文化臣民文化村民文化公共领域私人领域论文摘要公民文化作为一种适合民主发展的意识形态,应有其存在的公共空间。从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角度出发,转型时期中国公民文化的培育应从政群众路线民主的中国路径论文关键词群众路线自下而上民主理性论文内容提要就社会动员而言,群众路线的核心是如何把自上而下的运动群众转化为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实现从要我到我要的转换。当运动群众转化为群众运动之时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论文关键词党的思想路线丰富发展论文内容摘要江泽民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论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内涵和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政治学既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又是一门以研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应用性学科,对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有重大价值。因此,政治学在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中国第二次社会转型期公共领域再建构选题的意义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旧的体制的束缚而暴露出各种不稳定因素,并因之迎来了中国改革的第二次转型,即由经济建设转向制度建设。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各种公共领域的再建构。在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与相关建议1首页2政务微博运作摘要品学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新闻传播论文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与相关建议参考,以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内容摘要随着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日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和影响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如果将大众媒介发展历程分为3个时段,以罗斯福炉边谈话为第一个阶段,在他就职的12年期间,使用广播直接对话民众,以质朴平易近人的言语诚挚亲切的声调实施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