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自我

  查尔斯•泰勒在晚近西方特别是英美道德 哲学 中已成了首屈一指的思想家。他也是最多产的思想家之一,在世的著名思想家中,也许只有他才能和哈贝马斯的著作量相抗衡。从70年代起开始,他稳步地推进自己的思考。在波普和伯林那一代的英美自由主义思想家把黑格尔哲学当作纳粹主义的重要根源而大加挞伐的时候(这种对黑格尔哲学的敌视从20年代罗素、卡尔纳普就开始了),他发表了对黑格尔的著名解读(《黑格尔》,1971),说"和解"(reconciliation)是黑格尔的哲学理想,而这种理想不是正宗的自由主义又是什么呢?80年代以后他在与所谓原子主义的自由主义争论中,提出自己的带有社群主义倾向的道德 理论 (最重要的表现是1994年《承认的 政治 》)。但是奠定他在西方思想界重要地位的,是1989年出版的《自我的根源》,从自我或主体概念的 发展 的角度对 现代 性做出的著名的"解读"(用他自己的词),或者说对现代性道德的重建。此后,他就与哈贝马斯、麦金太尔、瓦尔泽等人一道,成为最重要的反思现代性的思想家之一。
  这部译成中文约70万字的著作,用贝纳德•威廉斯的话来说,是一部"名符其实的巨著,这表现在部头上和它涵盖的范围上,更体现在它对人性的同情和思想的宽容与深度上。很少有著作投入如此宏大的主题。"全书共分五个部分,二十五章。第一部分批评了从穆尔开始直到现在仍然占主流地位的元伦 理学 ,展开了他自己的对善与自我认同的理解。他认为现代性的道德不能从语言的逻辑 分析 中建构出来,而应该从道德直觉所体现的现代人的道德困境中建构出来。这种道德直觉指示的困境是什么?泰勒认为,现代人的最典型的道德困境是意义感的丧失,或者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缺少方向感,没有确定性。从这个简单的事实,可以感受到"道德空间中的自我"(第4章)总是承认、追寻或认同于某种更高的东西,在自我内部、自我与世界的秩序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这种更高的、自我认同并找寻的、并对自我具有某种权力的东西,也称之为道德的根源。这样一种认同、找寻状态,这样一种向着道德根源的存在,是"无可逃脱的框架"(第1章)。你可能或可以不认同某一种或某一类"构成性的善",如反对基督教的天意秩序,反对奥古斯丁式的"超善"或任何一种善对生命的控制,但是你往往必须寻找某种替代物。也就是说,你对作为道德根源的构成性的善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这样一种认同的、向着根源的状态或存在框架是逃脱不了的。我们的道德经验或道德困境、道德直觉中包含着"性质差别"(明显出自黑格尔哲学)、强势评估。这是这本书的简短的理论准备。
  接下来的第二至第五部分,构成全书的主体,在现代性的语境中追溯自我认同或道德根源的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从奥古斯丁开始经笛卡尔、蒙田直到当代的现象学对内在性或自我深度的体验与挖掘("我自己");第二个方面是从宗教改革基督教的理性化开始、经启蒙运动时期的道德情操理论、19世纪的基督教复兴运动中的天意秩序理论直到当代的对日常生活的肯定;第三个方面则是对笛卡尔式的分解理性、对工具理性进行抗议的浪漫主义的表现主义运动以及它的20世纪的后继现代主义运动("表现性的满足或实现")。在泰勒看来,现代性境遇中也作为现代性动力与组成部分的自我对善的追问与认同,主要是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的:我是什么?日常生活在我的道德图式中有什么地位?我对现代世界中我的境遇的感受、见解、要求的表达,也就是体现我对善的找寻、在这种找寻中所透露的不满与绝望等等,在塑造现代性道德时起到什么作用?现代性过程中几乎所有哲学运动、宗教运动、道德运动与 艺术 运动,都与这些 问题 相关。围绕这些问题,形成了许许多多相互缠绕、相互冲突的思潮。对这些方面的(特别是它们的"未表达"出来的方面)的勾划,使泰勒涉猎了传统的神学、宗教、认识论、伦理学、美学与艺术史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第五部分,对后浪漫主义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 研究 (他把存在主义直至福科都放到现代主义的名下进行讨论),泰勒完全进入了传统的艺术领域。
  于是,在泰勒的理论中,现代的认同概念包含着"西方文化中全系列的对什么是人类主体的理解:内在感、自由、个性、被嵌入 自然 的存在。""在现代西方,它们就是在家的感觉。""认同的理想与禁令推动或形成我们的哲学思想、我们的认识论和我们的语言哲学。"(p。x)自我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不断生长的、有巨大的可塑性、无限的可能性、无限的内在深度的过程。泰勒的现代的自我概念是一种最广义的人性概念。这也是哲学对主要由心理学与艺术理论开拓的"自我"概念的"涮新",一种到 目前 为止最广泛的自我或认同概念。
  这样一种自我理论扩展了道德思维的空间,改变了道德思维的方向。语言分析哲学中的道德理论,也称作元伦理学,在泰勒看来,从规范理论退到道德推理,退到道德的词义的分析,使得道德思维在20世纪变得越来越狭隘;这种理论以中立、分析为宗旨,因此也是拒绝认同与委身的。70年代以后,对道德经验与思想史的兴趣逐渐压倒对道德推理、语言的兴趣。把现代性的整个 历史 经验纳入道德眼界之中,并且在现代人的道德困境中论证对善、意义的承诺的重要性。《自我的根源》是这种新的哲学观念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它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沃尔夫说,"对 社会 学家来说,在当今世界,没有比查尔斯•泰勒的著作更重要的哲学著作了。"阿登纳说,"这是近几十年问世的最具有意义的道德哲学和思想史著作之一。"泰勒的理论既是对现代性的理解,也是对现代性的独特的辩护。现代性想像的乐观的观点与悲观的观点,"都忽视了我们境遇中的极其重要的特点。""我们还没有抓住那些给我们现 时代 以特征的伟大与危险、崇高与悲惨的独一无二的结合点。"所有乐观的看法,都容易患简单化的错误(在其中他认为甚至包括哈贝马斯),而所有极端的、偏颇的看法,所有对善与合作失去信心的看法,因此也带有尼采、陀斯妥耶夫情绪的人,却犯的是另一种错误(他认为当代思想家中福科就是如此)。由于对历史语境的无知,所有的现代性理论,"都相信过分简单的和近乎滑稽的这种或那种对现代性的解读。狭隘的分解理性的倡导者们指骂浪漫主义的非理性和反 科学 的方面,对之不屑一顾,而全然无视他们在寻求其情感与文化生活的实现与表现时,多么依靠于后浪漫主义对生命的阐释。另一方面,那些谴责技术社会或政治原子主义中分解式理发成果的人,当他们把他们的对手看作是受支配自然动机推动或完全否认对他人的依赖的时候,这就事实上堵塞了现代自我理解中分解性质和自我负责的自由与个体权利之间的复杂关联,或工具理性与日常生活的肯定间的关联,因而他们使得世界简单化了。那些炫耀对现代认同的选择方面进行最激进的否定和抛弃的人,一般说来,继续依赖于他们所否定的东西的变体而生活。"
  编辑。   因此,泰勒的著作,既提供所说的关于自我或主体的概念地图,关于善的"道德地形图",又提供一种文化病 理学 或诊断学,在这方面,他追随的是弗洛伊德、后维特根斯坦和以赛亚•伯林。 治疗 的关键之处在于,让人们回到源始,追溯冲突的起源,产生一种根源性的、反思性的知识。这类似于一种双向的劝告:对于那些 现代 性的激烈的批评者,也是有神论者,传统的价值的信奉者,实际上是他所追溯的三种传统之一,他说,我们如此深入地卷入现代性之中,卷入对我们的内在深度的体现与挖掘之中,卷入我们的罪感、自我享受、世俗化之中,人类的这种境遇本身,就表明它不可能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因此,必须承认原有意义上的"堕落"也是一种"在家的感觉".同样,对于那些欢庆现代性、世俗化、欢呼上帝之死的人,他只是说,在现代主义的寻求显现(顿悟)、象征,对意义的追问,甚至在夹带着绝望的放纵中,我们也感觉到一种对超越性的追求,一种巨大的存在之链的重建的努力,这种认同秩序、倾听呼声、向着超越的存在,是另一种"在家的感觉".很明显,泰勒坚决反对的,实际上是一种单线的道德进化论的图式。这种图式认为,随着 科学 的兴盛,信仰就会消逝;随着现代 社会 的到来,武士的荣誉道德也就会消失。经过"透过时间的岩层"对现代自我的考查,泰勒发现,自我是叠加性的,那些声称要代替或毁灭以前的道德的思想运动,并没有取代先在的道德或善,而只是在人的本已复杂的自我岩层上加上另一层,结果就形成了自我的内在深度的永远的挖掘,形成日益复杂、愈加冲突的自我的形象。泰勒雄辩地说,启蒙主义的 自然 主义与尼采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与毁灭并没有从人的道德要求中挖掉基督教,相反,被质问、批判本身也是基督教的存在方式。基督教并没有被毁灭,它提供的善继续是当代人最重要的道德根源。但是,反对基督教的思想也加入到根源的行列中来。现代的思想就是这样 发展 ,作为现代性尺度的自我的认同,自我身份的规定也就是这样发展的。
  这是一种极端宽广的道德 理论 ,一种理解一切、宽恕一切、肯定一切的道德理论。在泰勒所勾勒的现代性的道德地形图中,就如尼采和福科的道德图像中一样,是没有恶(当然,尼采把西方传统思想的善恶颠倒过来了)位置的。理解就是拯救,这是他的名言("正确地理解了现代性,就是实施拯救活动")。在基督教与尼采、笛卡尔与卢梭之间、孔多塞与艾略特之间,泰勒不是作出取舍,而是进行辩护。他们是不同的、相互冲突的善的发现者,他们对现代的自我的规定与追寻都作出贡献。如果在组成现代人的道德眼界方面,基督教、启蒙的自然主义、尼采都是重要的,它们都呼唤委身或承诺,许许多多善的理论仍以最高理想("超善")的名义实施控制,并产生灾难,那么,道德的真理在哪里呢?泰勒坚决反对的,是对所有的善进行消解的理论,所谓元伦理学。他的立场是阿克顿传下来的英国式的自由主义。既然自我、善是个相互冲突的织体,我们天生就处于困境中,那么,最广义的、包含 政治 真理在内的道德的真理,在于平衡与审慎。平衡与审慎是人的悲剧性的冲突中浮现出来的道德真理。对善或自我认同的 研究 不过是从另一方面提示人(也是现代性)的悲剧性而已,泰勒一再争辩,一种善(如尼采式的对生活、欲望的肯定)并不因为它导致了毁灭与苦难的结果而不再为善。"最高的精神理想和渴望也有给人类加上沉重的负担的危险。人类 历史 的伟大精神视野也是有毒的圣杯,是无数悲惨甚至暴行的原因。"(p。519)"不仅某些潜在性地导致毁灭的理想能引向真正的善,而且它们中的某些无疑就是真正的善。柏拉图与斯多葛派伦理学不能仅仅当作虚幻而一笔勾消。甚至不信者如果并不排斥伦理,也会感受到福音书的强有力的呼吁".现代性对自我深度的挖掘、对日常生活的肯定、对欲望的实现的肯定是与现代性的灾难与毁灭同时进行的。灾难性的经验使人在行动中保持谨慎,但是,这并不能阻挡人类对包含毁灭在内的内在深度的体验与挖掘。的确,"如果最高的理想潜在地是最具破坏性的,那么或许谨慎的道路是最安全的,而且我们也不应无条件地为授权性的善的不加区别的复兴而欣喜。稍许明智的抑制也许构成部分的智慧。"(p。520)"如果持久的谨慎教导我们,要降低我们的希望,限制我们的眼界。但是如果我们假装因此并没有否认任何人性,那么我们就是在欺骗自己。"

大学生创业意向者的人格障碍倾向调查研究论文创业意向(Entrepreneurialintention)是指潜在创业者对创办新企业或实施创业行为的一种多方面的主观心理准备状态及其程度1。以往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从个体变水利工程快速施工影响因素试析的论文1快速施工系统概述1。1快速施工的定义快速施工是指施工系统处在特定时间特定工程和特定环境层次上的快速施工,这个层次施工系统的特点是(1)系统的资源受到一定制约,如往往存在一定的投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论文重视教育心理学,把握中学生特有的心理规律,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智能的发展状况,从而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与时俱进,达到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的目的。一在中学论中国传统园林要素的特点论文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历史非常悠久,在全世界的园林风格中独树一帜,而且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我们在发展现代园的林的同时应好好借鉴传统园林的精华,让传统园林在现代中国继续发扬壮大。关键词园林节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管理中的创新机制论文一明确教学规划和思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明确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规划和教学思想。建筑专业的教师应在实训实验的过程中深入建筑施工单位,搜集施工单位对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职责,调查就业与创业教育论文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所剩不多了,是时候该考虑考虑自己以后就业或者创业的方向了。下面小编为提供关于就业和创业的论文。一高校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大学生试析影视动画角色动作设计论文随着科技的发展,动画制作也实现了全新的融合与发展,与科技结合后的动画制作产品更加美观逼真,给人们带来高品质的精神享受。在影视作品中,经常会使用动画手法丰富内容,使影视作品更加感人真基于心理特点的教师管理教育论文摘要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其心理活动和所处的心理环境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学校管理者只有掌握教师的心理特征,有效地运用心理学这个神秘武器,才能创造出适合教师工作的心理环境,残疾人运动员的心理干预体系探析论文残疾人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生理方面的缺陷,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之中会遭受较多的心理冲突。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心理干预是心理干预方法在残疾人竞技运动中的运用,是心理学工作者针对残疾人运唤起学生向善的心灵论文精选论文导读我当了这么多年班主任还没见过学生报警的。说还是感觉职一的老师和同学对他好!一次纸团事件就这样唤起了一颗颗向善的心灵。学生,唤起学生向善的心灵。关键词学生,心灵做班主任工作以关于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孩子在幼儿园受到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关于幼儿园教学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摘要在对邢台市区九所幼儿园科学教育创新活动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我们进行德育教育,要根据社会化在个体身上所发生的心理机制来确定工作方法。一社会角色引导mdashmdash说服教育对于学生角色占据核心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德育价值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德育价值美国电影春风化雨中吉廷老师那幽默睿智纯真且富有艺术和情感穿透力的语言让人感动不已,我们不得不感叹教师语言的魅力,这种魅力的语言极具德育价值。因此,修浅析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浅析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当前,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开展起来并且获得了一些效果,一部分教师为求改善德育课教学现状,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将ldquo立德树人rdquo确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不仅是对十七大ldquo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rdquo教育理念的深化,更进一步指明了今后教育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之我见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之我见德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德育的根本。传统的课程观念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具有预设性,把教学活动视为受教育者之外的东西,为教育者所控制。现代经验主义与其最大的区道德银行不是德育万能药方ldquo道德银行rdquo不是德育ldquo万能药方rdquo开设道德银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但细想想就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方式在理念上不科学,在操作上难执行,更像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新课程改革倡导ldquo立足过程,促进发展rdquo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变革,也是社会评价价值观的变革优秀企业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优秀企业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中职类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决定职校需积极的引入企业文化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融合。这就要求职业类的教育需贴近社会及企业,中职类的学生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将德育渗透于教学内容中体育教材的内容很广泛,而每项教材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共享网络资源开创网络德育新时代近年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深入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可以把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利用网络,建立文明传播窗口,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