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西方节日本土化中的国人文化心理分析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不同文化圈、地区与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并在相互渗透。这其中,西风东渐无疑处于主导地位,西方主流节日在当下迅速地融入我国的民众生活。对此国内的反映不一,有坚决抵触,有热心拥护,有巧为利用,更多的表现为在国人特有文化心理导向下的本土化。理性对待西方节日的本土化,建构与引导新形势下的国民节日文化心理,弘扬与传承我国传统节日中宝贵的文化精神,在当下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仪式;西方节日本土化;文化心理
  一、节日的文化心理构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仪式
  节日作为人类文化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其文化心理构成既包含社会心理学层面的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氛围、社会促进及社会抑制等,也包括作为社会学或文化学层面内在生活周期中反复出现的集中展现、承袭某种文化内涵的特殊的精神、理念、记忆与符号。
  节日的文化心理存在于个人心理过程中,同时又与普遍存在于一个民族的语言、风俗、神话、艺术、法律等文化现象中的共有现象同质。群体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共同体味、分享集体神圣感、集体欢乐、集体激情、集体悲伤、集体追思等。这种社会情感、情绪可以通过节日的形式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情感、情绪的变化与发展。上升到民族情感层面,就集中的体现为民族意识的反映,一个民族对自身归属的一种认同。
  著名作家肖复兴指出,任何一种节日都会有自己历史形成的传统仪式,这种融化在节日里的仪式,渐渐形成了对世界与人生的一种祈求和寄托。缺少节日的仪式感,便缺少了对节日的尊重与敬畏。节日需要仪式化,更需要意义的本土化,让民众在仪式的氛围中感受节日的意义。这种意义的传导需要特定的符号化仪式和参与的体验。
  二、中西方节日的差异及西方节日本土化中的国人文化心理
  1. 起源的差异性。中国的节日主要围绕农业耕作,节日多以节气时令命名,侧重世俗性,而西方节日则反映出畜牧业喜好迁移的生活特征,节日与宗教人物和事件相关。组织的差异性。中国节日注重家庭的团聚,往往以“家” 为单位成为节日的中心;西方人多以包含多个家庭的整个社区为活动范围。文化心理的差异性。中国节日通过节庆活动企盼丰收、享受家族团圆,而西方节日则更偏向释放个人情绪、张扬个体人格。
  中西具体节日比较:春节与圣诞节,两者均为年末庆祝新年的节日,但圣诞节宗教色彩浓厚,其为耶稣的诞生日,而春节则是纯粹的从农业社会时令上的新年演变而来。情人节:西方情人节与七夕节的主题均为爱情。七夕纪念天各一方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情人节纪念为捍卫他人爱情的权利而殉难的修士圣瓦伦丁。情人节充满了宗教般神圣色彩,而中国的七夕节则具有神话般的浪漫氛围,有着各自的特色和文化蕴含。清明节与复活节:均在春季,两者都有着对生命的尊重,对灵魂不朽的追求。复活节是基督的复活的日子,是对信仰的喜乐和复活的欢呼;而清明则通过祭奠提供了对族人的追忆与心理慰藉。
  2. 西方节日本土化的内涵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交战,对于西方节日的排斥,有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也有看到当前西风炽烈,本土节日传统流失、淡漠,而对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坚守。西方节日进入中国的客观性,又表明了中西方文化在碰撞中的融合。这个进程不简单为西方节日的进入,传统节日的退却。实际上,西方节日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全新的本土化过程,其目前的流行与繁荣,更多地体现为对西方节日原有宗教色彩的剥离,而更多地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喜庆、富足、和睦、亲情等为主题的物质需求和情感诉求取而代之,其内涵仍然以原有的文化心理为主,整体而言仍然是种新型的“洋为中用”,换言之,借西方节日的形式,仍然是在过中国人的节日。当然,西方节日中蕴含的如个性张扬、个性解放的价值观等也已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总体仍未跳脱出固有的文化心理范围,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心理的稳定性。
  三、节日世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节日的文化心理的稳定具有相对性,在中西方文化激烈交汇的当前,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当传统节日蕴含的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民族文化内涵及文化心理日渐稀薄,节日的危机并不简单为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而更多的是我们自身文化心理的迁徙,文化精神的缺失。具体表现为:
  商业的狂欢。在对商业利润疯狂追逐的驱使下,商家对西方节日的大肆炒作,周边产品的倾销,其实目的只是制造商业机会,导引消费行为,创造消费习惯。
  信仰的缺失。失去神圣性及宗教情感的西方节日在中国更多的被关注的是物质层面的享受。而同样失去原有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更多的表现为饮食、娱乐,家庭聚会。
  仪式的丧失。近年同时出现的另一现象是地方为拉动地方经济而大兴土木建设、创制的“类节日”及仪式。追求经济利益的根本目的往往导致仪式的空壳化,对文化的感知及国人文化心理的尊重未显现出足够的诚意,更不用提及培育和熏陶。
  解决之道:
  1.兼收并蓄的包容之心。地球村时代,不同的文化之间无论差异性如何之明显,其相互影响、渗透及融合的历史趋势不可避免。而中华文明的历史,也是多民族多文化不断融合互相汲取而形成的,其本来即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与包容性。实现和平崛起中的中国,其未来的文化源泉一定有传承、吸收、创造。节日这一特殊的文化形式,也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更新国人的文化心理,同时将民族性的文化心理进一步固化在节日中。
  2.重新构建传统节日礼仪。正视仪式中的文化心理及仪式本身的重要性,打造适应新的时期特点的节日礼仪,以庄严的形式、肃穆的内容、深刻的意义、艺术的韵味、引发共鸣慰藉的情感,让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魂灵层面的文化心理形成呼应,重塑物质社会丢失的信仰,体味生产、生命、生活本质的美好和文化心理认同,感知节日中的价值意义,获得一种整体性的相对稳定的幸福感。
  节日的文化心理是一个国家健全的国民心理的反映,最终体现为价值观的输出。对节日中长久以来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及其求新、融合需求的尊重,是塑造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节日充斥商业驱动,作秀泛滥,物质挑战精神的世相问题面前,我们面临的重大的历史考验和任务就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将传统节日过出新意,渲染铺陈传统文化富有魅力的层面,统一节日中情感与理性、内容与形式、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不同特性,形成新的独特的文化心理性格与民族自尊,水到渠成地输出具时代性的核心价值观,以节日之名交由后代传承。
  参考文献:  [2]黄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
  (6)43.
  [3]冯小娟、杨足. 西风东渐—从喜庆节日的变化谈西方文化队中国现代民俗的影响[J]高等教育,2006
  (1)上旬.
  [4]申荷永.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1.中国
  作者简介:赵娅婷(1977--),女,籍贯:陕西,职务:教师,职称:讲师,单位:西安外事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文化交流。

关于园林树木学的实践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摘要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实践教学在该课程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授课经验,对当前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民法总则地位结构理念及内容的新发展论文摘要民法总则是民法典之开篇,民法总则以民法通则为基础有所发展和创新。在结构上,民法总则大体延续民法通则的架构,其变化主要表现为将基本原则调整为基本规定,新增非法人组织和期间计算,将听障儿童情景教学的论文1对听障儿童情境教学的认识1。1概念诠释我国古代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例如,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相机教学,就是抓住时机,运用情境,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列女传中孟子母亲日语论文开题报告精选摘要开题报告的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本文为长春大学日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日本語受身文研究,为您日语论文开题报告写作提供网箱草鱼成鱼养殖技术研究论文1材料与方法1。1养殖设备试验采用网箱中试基地的规格为1896m3(20102011年)1264m3(2012年)标准化合式网箱,配备自动投饵机。1。2鱼苗来源及放养密度2010年无线资源调度的论文1无线资源调度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是有限的,这些无线资源包括频率,时间,空间,功率,码字等资源,那么,如何能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无线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无线业务需求,这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小学语文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成效,通过画面声音直接与学生的感官产生作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摘要实践教学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几乎占据着半壁江山的位置,它在专业标准以及课程标准设置中是否合理,都将影响着中职酒店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技能的多与少。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的优势论文摘要合理运用电子白板,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难点,锻炼学生的多种思维加强课堂交互,同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活利用电子白板的存储功能,使课堂教学过程得以再现,提高课堂小学语文的拼音教学潜在问题研究论文摘要汉语拼音是奠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基础,因此汉语拼音教学具有极其重大的价值意义,但就目前小学的教学现状来看,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还存在难以长久记忆发音不标准缺乏学习兴趣等多重问题,一物多用理念下的儿童家具设计应用论文摘要针对儿童家具市场普遍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引入一物多用理念进行儿童家具设计创新研究。通过对一物多用的概念引入意义表现形式和设计模式分析,构建了完整的儿童家具设计流程,通过具体实例展
让错误为数学课堂添彩论文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学生的学习就是和错误相伴的过程,我们老师们在课堂上则总希望一帆风顺,就把错误看作洪水猛兽,对错误唯恐避之不及,于是对孩子出现的错误,往往是严加苛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回归生活论文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只要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就能发现,到处都是数学。如果我们能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优秀论文所谓数学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数学中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辨证统一。他不同与一般数学思维之处在于,他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和下意识活动能力,发挥了数学中形象关于认真备课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论文教学工作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要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钻研教材内容,还要讲究教学方法。一认真钻研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依据,在备课时,要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它与前后知识之间联系农村初中数学教育论文一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就感,是现在数学教学目标中极为关注的一个主要方面,而这一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得不到体现。由于受周边社会环境的感染及家长重视大学数学中思维能力培养论文一课前引导对于刚刚经历高考的大学新生们来说,大学就是放松的地方然而在没有课程安排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怎么合理利用空闲时间数学老师可以适当对他们进行课前引导,让大学生了解大学数学与其他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的论文一中小学数学衔接的现状分析1中小学学生存在年龄思维的差异,大多数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并未充分考虑到初小衔接的过渡期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其心理生理上都在逐步发展。小学以直观现象为主要思维特数学游戏作用分析论文简述1数学本身是一个历史概念,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是空间关系的浓缩,是关系的结合,是科学发展的桥梁,是人类解开愚昧走向文明的使者。同时,数学又是神奇的迷人的。正小学数学教学之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论文逐步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地有意识地将逻辑规律引进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既有利于小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培养他数学建模论文标准格式为了适应数学发展的潮流和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都十分重视数学建模教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建模论文标准格式,欢迎阅读。1。数学建模简介1985年,数学建打造相互理解的数学课堂的优秀论文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新教材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把教材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以媒介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