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与盈余管理研究

  在会计理论界,关于盈余管理的文献和各种研究已经多如牛毛,其中不乏经典的理论分析,深澳的模型论证。其内容主要围绕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成因,盈余管理如何检测评价,盈余管理的目标和方法等领域。本文从06年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这1视角出发,研究资产减值准备不可转回的规定将对企业的盈余管理造成的影响。
  文章先简述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并发现存在不少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进行盈余管理。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利用这种手段盈余管理是出于逃避市场监管的动机。新资产减值准则与原准则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能够抑制上述行为吗?分析07年4月22日前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后,更有力地证明了利用资产减值转回的手段存在,并预测此种行为将受到新准则的影响而有所抑制。
  【关键词】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 资产减值转回
  Release of Impairment Allowances on Earning Management
  Abstract
  In the area of accounting theory, there are already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and researches about earning management, including some classic theories and patterns. The main content covers the motive and cause of earning management, how to evaluate earning management and its objective and method. My paper will focus on 《2006 Accounting Standard NO.8The Impairment of Asset》which is appeared at 2006. I investigated that the rule of impairment cant be switch back will how to effect the companys behavior of earning management.
  The paper explained earning managements meaning first. I found some corporation via release the impairment allowances to manage the profit. After investigate, I think that the reason of companys behavior of earning management is evade punish. What is the different between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 and old accounting standard at impairment of asset? Can the new impairment asset standard restrain the behavior of earning management? I analyzed the dates of PL sheet which is promulgated before 22 April. At last, I give the answer that companys behavior of earning management is really exist and new asset impairment standard can restrain these behavior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 earning management, new accounting standard, release of Impairment allowances
  1、序言
  现今,中国的证券资本市场呈现出1派繁荣景象。在上交所、深交所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大增。企业的发展走出了原先的闭门造车,而是纷纷倾向于1个圈钱为王的时代。今天你分到蛋糕了吗成了企业家们见面的招呼语。将企业做大做强,上市成了1条必经之路。而上市的名额在中国又是1项稀缺资源,衡量是否能获得这个资格的1系列指标中最关键的是利润,也可以称之为盈余。可以说,企业家的本质都是利润追逐者,谁能掌控利润高低,谁就拥有了笑傲市场的资本。于是,从上世纪810年代以来,盈余管理1词逐渐走红,至今仍余温不减。
  这方面的探讨相当有必要。有部分人士认为盈余管理是中性的,它们合情合理,完全在规则内跳舞,因此通过盈余管理获得的利益也是正当的。对于这种盈余中性论,我的看法截然相反。这种行为所受益的是企业盈余管理当局,比如经理、大股东,而受害者往往为底层雇员、中小股东和政府。因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是两个团体,而使用者处于了企业的外部。如果企业将粉饰过的财务报表传达给使用者,从而造成了信息的极度不对称,甚至逆向选择的话,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对整个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和公平竞争也存在损害。
  正如不久前,科龙由于爆出顾雏军涉嫌多年来虚构报表利润,占用公司资金而成为媒体的焦点[1]。其实,最早让人对科龙年报真实性产生怀疑的要追溯到02年,格林科尔刚入住科龙后,科龙实现了2年巨亏后的扭亏为盈,外界对此1片赞扬。顾雏军管理有方,低成本策略大获成功,科龙甚至被称为又1个神话的诞生。但今日看来,科龙当时的成功不仅涉及了违反会计规则,拟建虚假交易等,很明显地,还运用了原资产减值相关规定的漏洞,任意地计提减值,达到盈利目的。
  科龙01年中报显示收入27.9亿元,净利润1975万元。年报收入47.2亿元,净利润为-15.56亿元。为何在收入稳步增加的情况下,半年之内净利润会出现将近16亿元的亏损呢?其中包括了激进地提取减值准备6.35亿元,还有1些预计负债等具有减值性质的科目的大量计提。
  大量计提减值准备可以被看成为来年盈余管理时减值转回做准备的征兆。果然在第2年的年报中,资产减值转回将近3.5亿元,公司盈利2亿元,后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而调整掉1亿元利润,但剩余1亿元盈利的事实让科龙向相关部门提交了摆脱ST帽子的申请。
  通过详细数据,我们看到它01年计提了坏账准备2.04亿元、存货跌价准备1.26亿元、长期投资减值准备0.71亿元,02年转回坏账准备0.55亿元、存货跌价准备2.21亿元、长期投资减值准备0.74亿元[2]。如果扣除这3.5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后,企业利润依旧亏损2.5亿元。科龙对此的解释牵强而难以使人信服。这种随意地通过资产减值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被外界所斥责。因为盈利的背后是业绩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不得不说为此购买了科龙股票的投资者的权益受到了损害。
  我们对于盈余管理的控制有多种方式,比如外部审计、公司治理、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等都有1定遏制作用,但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发达程度只能间接影响盈余管理行为,外部审计也只是在事后才进行,具有1定的心理警示作用而已。最直接、最普遍、且能在事前予以防范的无疑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公司之间的相互竞争好比运动员的竞赛,企业会计准则担任了裁判员的角色,保证了这场比赛的公平公正,抵制了企业的弄虚作假行为,维护了优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也保全了广大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真实情况的知情权。
  所以,本文希望探讨企业惯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之1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以及新的减值准则出台以后对这种行为的抑制作用。在令人惊讶的科龙盈余管理事件背后,是否可以通过准则强而有力的游戏规则来抑制它企图逃避亏损,欺骗股民的行为呢?
  2、文献回顾
  首先,先来看看资产减值方面的文献。
  从前,在会计准则中没有单独涉及资产减值的问题,较为详细的规定是出现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它描述了减值的1些基本概念。《企业会计制度》还规定,当企业资产发生价值减损时,应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如果资产价值回升,则再按资产价值回升金额转回相应已提取的减值准备[3]。但是其中关于如何确认减值的条件,和可收回金额等的确定是非常模糊和主观的。
  另外,《企业会计制度》也规定了,如果企业滥用会计估计,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基于判断减值的标准10分粗糙来看,实际应用中被判定为滥用会计估计的企业少之又少。
  从国外来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在1999 年7 月发布了第36 号国际会计准则《资产减值》( IAS36)。其中关于资产减值转回的说法是在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以后,只有在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中所使用的估计发生改变时,才能转回以前期间已确认的除商誉外的资产减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的账面金额应增至其可收回金额。这种增加即为资产减值的转回[4]。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于2001 年6 月颁布了第144 号财务会计准则《长期资产减值或处置的会计处理》,确认减值损失后,调整后的长期资产账面价值就是新的成本计量基础 不允许恢复以前确认的减值损失[5]。目前只有美国和我国规定了资产的减值1旦确认不可转回,其他地区和国际准则都对此没有限定。
  接着,再来看1下对于盈余管理的内涵有哪些经典的理论研究。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纷纷给出了很多解释。这些解释相互之间只有几字之差,但是却可能代表了两种相对的观点和看法。以下是国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定义。
  Schipper: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1989)
  Healy等人:企业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时,利用职业判断来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1999)
  Scott:当经营者在1系列的会计政策中自行选择时,他们会选择那些使自身利益或公司股票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盈余管理。(2000)
  Daviden和Weil:在公认会计原则的允许范围内,为达到预期的报告收益水平而采取的经过周密安排的过程。[6]
  将上述4种不同的定义罗列在1起,基本就可以窥探出目前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存在的主要分歧。
  首先的争论在于盈余管理是否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认同是的1方依据是如果超出了会计准则所允许的范围进行利润操纵是1种财务舞弊,与盈余管理要严格区分;回答否的则认为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的界限很难划分,因为会计准则是否被遵守本身就很难判断。这两种观点无所谓对错,只是研究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本文设定盈余管理不超出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
  其次,Schipper和Healy的定义中是通过控制财务报表的手段,而Scott和Daviden未明确说明盈余管理的方式,他们认为除了调整财务报表,还有类似于选择交易时间,选择使用新准则的时间等手段也是盈余管理。显然,后1种说法填补了前者的缺陷和定义的狭隘。
  再来看看国内的学者给出的定义:
  陆建桥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做出的会计选择。
  刘峰说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而对盈余进行操纵的行为。[7]
  同样存在那两种主要的分歧。纵观上述定义,我认为盈余管理定义应该是,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情况下,利用会计估计,会计政策,交易构建等手法达到希望获得的财务目标的行为。
  基于上述前人对于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的研究基础上,展开我对于资产减值转回与盈余管理两者之间的研究。
  3、利用资产减值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原理和动机
  (1)、利用资产减值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原理
  资产减值转回是指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可以转回。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中都允许资产减值转回的做法。这是出于对资产价值更合理地估计的目的。因为外界的市场价格和法律、政策等环境因素都是在不停地变化,当这些因素变化很大时,就需要合理地计提减值或者转回减值来保证资产账面价值与现实情况的相关性。但是,由于其所指的可收回金额很难被准确估计,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所以减值是否恢复的判断就很主观,为人为地利用资产减值转回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前提条件。
  企业是如何利用资产减值转回来调整利润、盈余管理的?从下面跨越了几个会计年度,减值被计提,然后又转回的分录中可见12。
  仅以固定资产为例,其他资产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会计科目上的处理如下:[8]
  第1年减值计提时: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后几年减值转回时: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累计折旧
  营业外支出集体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由于调整的是营业外支出项目,对外界通常比较关注的当年的利润表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净利润是需要扣除营业外支出后获得的,而通过资产减值转回冲减了当年的营业外支出,所以通过控制减值准备的转回,就等于1定程度上间接地控制了当年净利润的大小。同时因为这部分支出的冲减属于营业外项目,它对经常性项目利润没有影响,只单独地列示在非经常性项目下。报表使用者可据此进行观察判断,分析企业是否利用减值的转回进行了盈余管理。

家庭教育的相关论文家庭教育是以孩子为视角的父母教育。以孩子的成长和品格为导向,着手于孩子问题行为的辨识与校正,为孩子的生长经历赋予正向感知与信念,同时针对性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与素质,最终达到父母与孩小票的大作用论文在我们的生活有着各种各样的票,如火车票电影票火车票购物发票在我们小朋友的游戏世界中,也有着许多的自制小票小舞台看的表演的票,理发店超市的结账单,各种智力体育游戏的闯关票。这些票虽小职业道德在新闻记者中的重要作用文学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新闻记者工作中职业道德失范的行为和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从完善立法,加强新闻记者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等角度就如何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关键词记者职业创新创业设计大赛论文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论文语文教学反思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指出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有呢?依我看,情况还是没有多大变化。然互动网络营销传播的创意探讨论文摘要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互联网平台变得更加成熟稳定,特别是移动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给互动网络营销传播带来极大影响,不仅使其方式形式等发生转变,还给创意提出了更高要经典论文古典情结意难忘摘要文学时光的长河无声无息的昼夜流淌,古文学著作中那些美丽的人,波折的事,灵动的物,还有那神秘的谣言。如同河畔过往的船只,千帆竞发过后却是让人扑朔迷离红楼梦里梦红楼,梦里是乡愁,红购房热经济学思考论文推荐近年来,我国房价一路高涨,尤其是进入2007年,我国房市更是迅速升温,消费者的购房热情十分饱满。购房热一浪高过一浪。尽管当前在一些城市出现房价小幅下跌房屋成交量下降趋势,但笔者认为有关计量经济学的期末论文有关计量经济学的期末论文一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思维模式不仅无法满足实际经济统计工作的需要,也阻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尊重个体绽放多彩农村初中差异化教学的探索论文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完善人的自身。差异化教育就是要整合教师教育方法学生的个体智力,打破千人一面的规范化教育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学生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职高专院校生源质量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摘要着重分析了高职生源生源质量现状及其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关键词高职教育生源质量现状管理对策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
探析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端技能论文一从高等教育层次的角度理解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分为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种类型,高等教育也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应用型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理论与技术技能的融合,能够解浅论我国企业会计发展问题毕业论文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发展问题一直深受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视,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会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能力的不同,我国的会计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在不断地完善,会计小麦芽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论文摘要小麦经发芽后,还原糖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含量均大有提高,营养价值和生理活性物含量得以提高,并可形成独特的风味及口感,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综述了小麦芽的主要成分及铁路车站隧道防排水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摘要大跨大断面隧道,特别是在浅埋且围岩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为保证隧道防排水施工的质量,保证隧道衬砌表面不渗不漏排水系统通畅填充混凝土面干燥无积水,文章以位于贵昆线六盘水至沾益段增农户视角农业科技论文1数据来源和统计样本描述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对江苏省种植业养殖业农户的问卷调查。问卷刊载于江苏农业科技报,通过该报征订系统随机寄送至江苏省农户,采取有奖填制问卷的方式回收。共回收问卷3材质中现代室内设计运用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得到提高,致使人民对于物质及精神追求越来越高,尤其体现在对于现代室内设计中。现代室内设计中因为人们比较看重简约性,所以人们逐渐的对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推荐如何通过作文评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由于所处语言环境的薄弱和学生视野的狭窄,大部分学生写作能力偏低,错别字层出不穷语句不通时有词不达意现象各种多样有的甚至不知所云不火电厂电气的安全管理及故障处理的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不仅是工业生产用电需求不断加大,同时也让居民用电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火电厂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的主要力量,承担了相当的工作压力,除了需要确保自身能够安全稳定发浅析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述论论文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理论建设学术根基科学结合原创意识论文摘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由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承载了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指导服务学术交流等诸多使命,少于对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引发思考探索未来学会选择的课程,是一个系统化分阶段实施的教育过程。职业生涯教育需要通过前瞻教育让大学生树立起职前探索准备,思考未来方向通过培训增强高校性格与秘书职业的关系的论文人类进入了21世纪,21世纪是世界经济高度发达和充满活力的世纪。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分工的细化,秘书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青睐。秘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