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问题与对策建议

  经历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并波及世界的金融海啸之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引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正常运行,市场调节对资源整合配置可谓功不可没。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其在调节过程中所出现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也是导致市场运行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保持经济的稳定运行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必要进行国家宏观调控加以调整和解决,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经济方面进行宏观调控的两种非常重要的政策和工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经济运行中更加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运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国家通过扩张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适时适度调整,从而保证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组合运用的必要性
  西方主流学者普遍认为,政府要想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在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所使用的工具间的组合与协调。作为两种最主要的宏观调控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政府在制定经济目标和经济政策时,首先应该熟悉的是相应政策的内容、手段及功能,否则,财政政策一旦与货币政策发生冲突,就可能偏离预定目标,导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失利。针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笔者略加介绍。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政策、社会发展需求和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出来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准则,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等变化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投资政策、财政信用政策、补贴政策等构成的政策体系。通过财政政策,可以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一道,成为国家经济 政 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货 币 政 策(Monetary Policy),是一国政府(多数国家由中央银行来执行)或经济体的货币权威机构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利用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控利率等行为,来达到影响其他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等构成的有机政策体系。货币政策分为激进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中性政策保持经济稳定、从紧政策降低通货膨胀。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世界上各国在遇到经济问题时,无不利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与解决。我国也不例外,加强二者组合,充分发挥其组合效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的领域、目标、侧重点、方法及工具各不相同,两种政策存在的这些差异,要求在实际运用中要密切配合,发挥综合调控作用;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变化,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协调配合的要求;三是国际经济环境出现新变化,国内经济发展面临新问题,对提高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协调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国内百姓结构性消费不足,且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影响日益增加,需要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协调减少政策的波动。可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运用很有必要。
  二、美国、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实践运用
  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自有其成功的理由。其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能根据不同时期经济运行的需要,灵活运用、组合协调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时适度搞好宏观调控。当经济萧条时,为刺激经济增长,运用税收手段调节,实施降低税率、缩小税基、提高起征点和增加免税额等减税政策,这在里根和小布什执政时都采用过;当经济增长过热过快时,为减少财政赤字,在克林顿执政时期实施提高税率、扩大税基的增税政策。但不管增税还是减税,都要启动繁琐、严格的司法程序,经国会批准才可。同样,在货币政策方面,美国也有很成功的经验,如货币政策目标稳定,即预防通胀,保持物价稳定;利用利率调节,经济过热就加息,经济疲软就减息;建立高效完善灵敏的货币政策机制和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缓解银行短存长贷的矛盾。但美国次贷危机后实施的量化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等于变相的向世界各国输出通货膨胀和转嫁危机,为世人所诟病。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这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组合运用息息相关。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实时适度的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施了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
  如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79 -1988 年间,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为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在总体上实行双松政策,期间配合其他组合方式;随后经济出现波动,冷热交替,在1989 -1997 年间主要实行双紧政策,让经济平缓发展,避免大起大落;至2006年实行双稳健政策,更加注重两种政策的协调配合,政府在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上愈发成熟,两种政策相互融合、优势互补,保障经济增长更加健康稳定;2009年后,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府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社会大局稳定的四稳定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我国经济回升向好。
  三、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一,两种政策组合模式主观性强,松紧运用尚不娴熟。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旧有的思想影响根深蒂固,在进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搭配时也不免受其影响,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缺乏稳定性、连贯性;在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搭配中,常采用双紧双松这样极端严厉的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在政策组合运用上还不够娴熟,应该随着经济运行的变化,适时适度灵活运用各种组合搭配方式。
  第二,财政货币政策功能定位不准确,调控分工不清晰。我国政府在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前,并未在区分及界定上给出明确而清晰的标准,导致在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两种政策组合运用时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而且对财政政策进行结构调整,货币政策进行总量调整的分工不清晰,造成宏观经济运行紊乱,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未完全达到预期目标。
  第三,财政货币政策调控领域越位,调控功能又不到位,组合搭配不够充分。政府常不自觉地越位,以银行贷款来充任财政拨款,以支付各项改革中所需成本,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正常调控效果,相反,在社会资金总量增长,资金规模增大的时候,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力,导致资金结构失衡,资金盲目流动。同时,财政货币政策不协调,步伐不一致,在国企改革等高水平、深层次问题上存在配合不当,造成宏观调控中难以形成合力。
  四、后危机时代强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效应的对策建议
  经历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并波及世界的金融海啸之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进入后危机时代,我国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严峻,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必须随着市场机制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与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协调,提高财政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运行效应。
  第一,建立和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机制,保证政府宏观经济顺利调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后的效应能发挥到什么程度,除了两者搭配是否合理之外,更多的取决于体制机制完善与否,故要进一步深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体制改革,注重国民收入分配,健全相应的税收机制,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这样国家才有充足的财力应对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政府宏观调控既要重视经济总量,还要关注经济结构,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防止经济结构失衡;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市场环境的变化,在保证财政货币政策调节稳定性的基础上,对国际经济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适时适度灵活的调整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应对,两者相互配合,防止其他国家经济变动带来的冲击,维护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
  第二,政策组合多元化,加快工具新型化,合作领域重点化,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当前我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故在国家宏观调控时,既要高度重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还要关注其他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汇率政策等的协调,合理配置有限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还要开发、运用新型政策工具,积极推进政策工具创新,在财政政策方面,将预算、税收、贴息等工具组合运用,挖掘资本流动方面的潜力,在货币政策方面,对差别存款准备金、金融衍生产品等进行创新,促进调控手段多样化。
  第三,积极推进体制市场化,完善政策传导机制,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金融资本市场,大力开发金融产品,鼓励和引导各种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借鉴美国成功的货币政策调控经验,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权威性,明确中央银行对金融监管机构的业务领导地位,同时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银行业务创新,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充分认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意义,正确选择能够证券化的资产,提高银行总体盈利水平,优化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等。
  结论
  面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如何更好地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报告中阐述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表示今年将重在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 黄燕芬,顾严,翁仁木。 近期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8)
  2.肖莉梅。浅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出击对宏观调控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09(18)
  3.崔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实施问题- 金融危机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问题[J].中国商界,2010(19)
  4.贾康。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J].中国金融,2011(6)

当代中国运动式治理分析1时代背景及研究意义治理与善治理论自1989提出以来,便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它与运动式治理有着根本的不同,它们从时间基本思想和运作的模式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从新中国成立到改哥伦比亚最后的斗牛文化斗牛曾经是哥伦比亚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历时数百年之久。但自上世纪90年代国际动物权利和环境保护运动兴起后,斗牛文化在哥伦比亚逐渐衰败,厌倦了暴力活动的年轻一代拒绝为了延续传统而虐社会文化语境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运用摘要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各方面问题。要译得恰到好处,译者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源语和目的语中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即文化语境,从而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晰的文化信息。本文将德里达与解构批评的启示重新思考内容提要文章从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的批评理论特征及其留给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的遗产。作者认为,德里达留给后人的文学理论遗产主要体现现代性的多元之维内容提要艾森斯塔特阐述了多元现代性的形成及其动力,从时间与空间事实描述与理论反思的角度阐释了多元现代性观念,批判了隐含于现代性多元现代性之中的破坏性因素。艾森斯塔特的多元现代性观念宗教改革对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影响摘要近代政治学体系的建立同宗教改革运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宗教改革者们的理论无论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在理论建构上对近代政治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由于更进一步地区分了信仰与理溥仪和胡适聊了什么溥仪和胡适聊了什么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1906年出生,3岁登基,1911年退位时不过5岁。他在ldquo九一八rdquo事变后受土肥原贤二煽动,出走东北,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求索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中求索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中潜移默化的学术训练我是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1978届的本科生,1983届的古典文学与文献整理专业硕士生。当时我们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以汤炳正和屈守元领衔的6位西方文化与东方电影的对话西方文化与东方电影的对话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时代,每一个国家与民族要保持生机活力与先进性,都必须与整个世界保持全面开放充分交流状态。针对影响民众精神的电影文化而言,在数字全球化视野下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全球化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各国之间竞争更加激烈,综合国力的较量取代了传统军事力量的角逐。一国的文化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的发展加剧了各国对实施四突出战略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浅析PPP模式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应用及法学思考一基本情况概述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国际上公认的由政府和私人部门合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机制。PPP模式的引入不仅有利于提高公共产品或探究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区域的视角为了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维护区域安全与中国安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浅谈互联网时代的微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web2。0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微课为何会盛行?到底什么是微课?互联网微课给我们的教学和学习带来了哪些变试谈初中数学共生教学研究初中数学共生教学指的是,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与数学的关系,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等等。在简析任务型教学法与中职英语教学研究英语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探讨并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教学法是教育者孜孜不倦的追求。英语课程是中职学校以及其他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教给学生语浅谈高中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一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的物理运算结果,错误率较高,如果遇到难题,自动放弃解答,这些都说明高中生无法巧妙运用数学工具解答物理问题,能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1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相交于小学教学,初中教学的知识面更广知识点更深奥,面对书本上的难题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要举一反三才能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要举一反三,首如何做简要规范的问卷调查中小学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问卷调查作为科学调查的方法之一,操作相对简单,可以用尽量少的人力时间等获得大量信息,因此,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但是,中小学教师在问卷设计调查实施数据分析等方面往往不够规范,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对其发展和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随着时代发展与科学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逐渐进入初中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开始突破陈旧的学习模式,重视调动学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教学在教育界越来越被重视。因为数学的教学,就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初中生正好处于思维的发展时期,对初中生进行数学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教向学习范式转型本科教育的整体性变革的解析以学生为中心最初是作为教育方法领域的概念为杜威理论所支持,后经过卡尔罗杰斯的发展成为一种学习理论。20世纪后半叶,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