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浅析李贽童心说与音乐主体性原则

  论文关键词:“童心”说  音乐主情性  音乐主体性
  论文摘要:李赞反对宋明理学对音乐的束缚,提出“童心”说。在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明中叶以来音乐主情性思潮。这一主情思潮本着以心为本、以人为本的音乐主体性原则,主张音乐的本质在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感情生活。强调音乐表现要尊重人的主体价值,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一、对儒、道音乐思想的改造与发展
  音乐的表情特征本来是儒家音乐思想历来所肯定的,《乐记·乐本篇》就提出了“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命题,也有“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蝉以缓”的认识,但儒家的礼乐思想却历来反对音乐感情的自由抒发。儒家以孔子的“礼”、“仁”及“中庸”的思想精髓,创造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借助天、神不可抗拒的威力,宣扬社会伦理道德,这样正合乎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需要。于是礼乐也就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中国音乐也就随着中国的封建制度,承受着天、神以及礼乐的束缚与禁锢。强调“发乎情,止乎礼义”,强调音乐在“礼义”制约之下的感情抒发,规定音乐的感情抒发必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乐记·乐象篇》就有“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有关音乐形式服从内容的需要、合乎礼的规范的主张。从整体来看,儒家既肯定音乐的表情特征,其实质又不是主情而是抑情。
  道家自然乐论历来重视自然、重视真,其思想中不但有《老子》“复归于婴儿”、“比于赤子”求真与自然之说,更有《庄子》“法天贵真”的明确主张。但道家往往以自然否定社会,以自然的人否定社会的人,又要求人们“无情”,主张以“恬淡”、“平和”为美的审美准则,并以无声之道否定有声之乐,使两者相互对立。这显然不合乎人的本性,就现实的人而言,是违背其自然之性情的,也是道家思想中的自相矛盾。
  对于儒家的音乐思想,李贽等一方面反对其礼乐思想中对音乐感情抒发的抑制和禁锢作用,与嵇康一样反对将音乐作为名教的工具;一方面又继承和发展儒家肯定音乐表情特征的思想,认为人是“情种”,人而无情便不成其为人,乐应表情,乐而无情便不成其为乐。对于道家的音乐思想,李贽一方面明确否定其“无情”说,反对以“恬淡”、“平和”为美。反对以无声之道否定有声之乐。一方面又继承和发扬《老子》以赤子为美的思想,《庄子》“法天贵真”的思想,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批判精神以及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
  《焚书·读律肤说》以“发乎情性,由乎自然”,反对“发乎情,止乎礼义”;以“自然之为美”,反对“牵合矫强”,主张“任性而发”,反对“以理相格”。于是,在音乐表现方面,便提出“性格清澈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有是格,便有是调,皆情性自然之谓也。”从而使儒家肯定音乐表情特征的思想得以发展,使道家重自然、重真的思想更为彻底,更为合理。出现了音乐表现中“喜则欲歌欲舞,悲则欲泣欲诉,怒则欲杀欲割”真情、痴情的表现。
  李贽为代表的主情思潮的兴起,不仅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第一次冲破儒家礼乐的束缚,而且还摆脱了道家“无情”说的限制,蕴含着以人为本。以心为本的音乐主体性原则,形成了以李贽为代表的音乐主情性思潮。这一主情性思潮真正实现了音乐表现人无限丰富的内心世界、感情生活,确立了人的主体价值和地位。李贽为代表的音乐主情性思潮,虽然是对儒、道音乐思想的融合、改造和发展,但从其本质上讲是对道家音乐思想,特别是《庄子》、《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对宋明理学思想的冲击
  李贽为代表的音乐主情思潮,是在宋明理学思想的控制和禁锢的背景下产生的。宋元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便创立了理学,加强了文艺思想的控制和禁锢。
  宋代理学创史于周敦颐、邵雍,由二程(程颢、程颐)广其学说,至朱熹而集大成。理学对文艺的态度,从肯定与否定方面讲虽有些不同,但从其言论的总体来看,很明确地反对感情对文艺创作的主导作用,既反对文艺作品的所谓淫佚之“情”,又反对司马迁“发愤著书”、韩愈“不平之呜”、欧阳修“穷而后工”一类的情感。提出“以道观道,以性观性,以身观身,以物观物”,作诗是“因闲观时,因静照物,因时起志,因物寓言,因志发咏,因言成诗,因咏成声,因诗成音。是故哀而未尝伤,乐而未尝淫,虽日吟咏情性,曾何累于性情哉!”(《伊川击壤集序》),体现了理学对文艺作品中感情的束缚与控制。是将天理(即封建伦理纲常)提到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用以束缚人性,控制“人欲”。既发展了儒家的思想,又改造了道家的思想,其目的与道家思想有本质的不同。使儒家思想变得更加保守,更适应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童心”说不仅是天赋道德观,更主要的是高扬人性论,并且含有个人的自觉。公开宣称“自私”出于天性,不讳言“功”、“利”。“童心”说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形成了“以自然为美”的思想。
  在形式上,主张完全服从于抒发情性的需要,讲“有是格便有是调”,而不“拘于律”;在内容上,反对“以一律求之”,主张“自然发于情性”,对人的自然情性只能顺应,不能抑制。在文艺作品的感情表现方面,强调“浩荡”、“壮烈”、“悲酸”、“奇绝”等情性的自由抒发。在“童心”说的影响下,便形成了音乐表现的主情性思潮,涌现出一批进步思想家。首先是黄周星主张无拘无柬地写情,“喜则欲歌欲舞,悲则欲泣欲诉,怒则欲杀欲割,生气勃勃,生气凛凛”(《制曲枝语》);袁宏道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主张“任性而发”,赞赏“真人所作,故多真声”的山歌俚曲(《叙小修诗》);张琦主张放手写情,写离合悲欢,嬉笑怒骂,写“役耳目,易神理,忘晦明,废肌寒,穷九州,越八荒,穿金石,动天地,率百物,生可以生,死可以死,死可以生,生可以死,死又可以不死,生又可以忘生”的痴情,在音乐方面,肯定写民间真情的郑卫之音,认为音乐只有写真情、痴情才是至善之音(《衡曲鹿谭》);冯梦龙则认为“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同样肯定“民间性情之响”的山歌,认为桑间濮上之音(即郑卫之音)“情真而不可废”,提出“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口号(《山歌·序》);侯玄泓则认为“情抗者其声厉,情危者其声烈,……虽诡于和,而情之所激,皆足以铿锵律吕,感动鬼神”(《与友人书》);在其他文艺作品中,出现了以汤显祖《牡丹亭》为代表的讲情而不讲性的震撼人心的作品,这些进步思想家,与李贽前后呼应,催生出一股表现资本主义思想萌芽的文艺潮流,形成了音乐方面向传统礼乐思想挑战、向“淡和”审美观挑战的思想浪潮。象《牡丹亭》“情至则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这种抒情写意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激起了音乐上的浪漫主义主情思潮,抛弃了道家“恬淡”、“平和”的主张,发扬了《庄子》“法天贵真”、崇尚自然的思想,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精神,突出了音乐对人情感表现的主体性,推进了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又一次发展。至此,理学在王守仁将心理伦理化本意的驱使下,其结果则恰恰相反,正如邓乔彬先生所讲:“结果却是种瓜得豆,其学说流播而变,竟然与初衷截然不同”。李贽的“童心”说,既对当时的理学思想以有力的冲击,完成了理学的历史进程,推进了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主情性思潮,成为中国古代最为合理的音乐美学思想。也对当时封建社会没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市民意识的觉醒,起着重要作用。
  三、“童心”说与音乐主体性原则
  如果说儒家乐论是以礼为本,那么,道家乐论便是以自然为本,而李贽为代表的音乐主情思潮就应该说是以心为本,以人为本。“童心”说思想所蕴含的就是以人为本的音乐主体性原则。强调的便是音乐的表情特征。
  关于音乐的表情特征,儒家早在《乐记》中就已提出“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表情”说,并描述了音乐是以怎样不同的声音表达出“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六种不同的心情。我国当代音乐美学研究中,也同样认为音乐是一种表现感情的艺术。于润洋先生在他的《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一文中指出:“我们不仅认为音乐能够表达感情,而且认为音乐内容主要是感情内容。”赵宋光先生在他的《论音乐的形象性》一文中也讲:                                      “音乐则是重表情的,主要是通过表达感情来使人联想起那些曾引起类似情感反映的许多对象和情景,而以摹拟因素为辅助。”王次熠先生在他的《音乐美学》一书中讲:“我们认为提出‘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或‘音乐主要是表现感情的艺术’,应该说是抓住了音乐表现内容的最主要、最核心的东西。”而李贽“童心”说的“主情”性思潮,却在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历史背景下更有其特定的意义。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第一次旗帜鲜明地肯定了写真情、痴情,确认了音乐的本质特征在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感情生活,尊重人的主体价值、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客体与人这 主体相互的关系,与其他艺术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音乐是一种在一定时间内运动的音响效果,无法准确塑造和描绘空间形象,存在表现对象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适于表现人主体之心,并不善于表现客观之物。物动有形,有轨迹可寻;心动而无形,与音乐有更多的共同之处,所以,音乐所同构或对应的主要是心,所表现的也主要是心而不是物。音乐表现主体之心,主要是表现人的感情,可直接表现人的情绪,也就是感情的动态和过程。对于客观之物不可能再现,而是表现,这种表现也是表现人主观感受与感情的体验。人的主体感受通过音乐这一客体的客观因素,表现内心世界、感情生活,才体现出音乐的本质特征与音乐的主体性原则。音乐的主体性原则就是尊重人的主体价值,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表现人所具有的主体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乐记·乐本篇》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里充分说明了人的感情是对外界事物的感应,人心有感于物而形成人的主体意识与精神,人的主体意识与精神用声音表达出来便形成音乐。所以,无论从反映论或认识论角度,都可体现出音乐的本质特征在于表现人这一主体的内心世界、感情生活。音乐与其他艺术或其他意识形态相比,更加取决于人的主体意识,而体现音乐的主体性。
  音乐自由抒发人民的感情,表现人民之情,成为人民的心声,标志着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今以人为本的音乐主体性原则,应该表现在音乐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音乐应该表现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表现对中华民族几千年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尊重、维护和弘扬,表达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追求和信仰;表现人健康的、合理的休闲娱乐情绪,给人带来向上的激情,表达人正常的人生观、道德观和对社会、对时代严肃认真的责任感。从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出发,保持大多数音乐听众共有的审美尺度。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牢牢地把握、鲜明地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解放思想,为表现今天人们无限丰富的内心世界、感情生活,为极大地满足人们的审美欲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而创新。更新观念,破除机械反映论,在新形势下以人的主体性原则,考察、消除音乐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对于推动音乐新潮的健康发展,建立科学的音乐美学体系,繁荣我国的音乐事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为因素在民用航空器维修中的价值论文摘要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民航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民航器的可靠性也逐渐提升,然而人为差错的存在仍旧制约着我国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人为因素对于民用航空器的维修还发挥着试论新时期高速公路管理公司战略调适工学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的现状运营情况发展策略等情况,并基于客观情况对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发展,提出了公路管理公司战略调适的途径。关键词高速公路战略调适管理1前言高速公路浅谈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文摘要本文试就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工作中,如何重视工地试验室建设,重视现场跟踪检查,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幼师声乐教学目标与模式探讨论文一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现状(一)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幼儿教学工作。在幼儿歌唱教学中,通常以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为主,此类歌曲大多旋律节奏比较简单,且虚拟仿真课程设计探讨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阐述了在中医药院校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虚拟仿真课程的意义和任务,提出了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虚拟仿真课程开设的目标和模式,使关于濮阳市城市防汛体系问题的研究水利工程论文论文导读濮阳市城市防汛体系的问题。关于濮阳市城市防汛体系问题的研究。论文关键词濮阳市城市防汛体系为了提高城市防汛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理顺管理体制,破解城市防汛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其实每一个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只要通过了论文的审核才能够正式获得毕业证书,下面小编整理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欢迎来参考!提要本科毕业论文是完成本科生培养任务的最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音乐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音乐修养的提升能够教会我们辨识身边的善恶美丑,并能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事物价值的认定。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欢迎大家阅读。摘要所谓电气工程内部自动化应用技术,就是希望透过不同类型自动检毕业论文演讲稿6篇演讲稿可以提高演讲人的自信心,有助发言人更好地展现自己。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毕业论文演讲稿6篇,探究性学习对高中生物教学的作用论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都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教师的教学重点也逐渐向探究性教学转变,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时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培养学生的
社会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一社会统计学的课程地位社会统计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社会学专业的十门主干课程之一。在我国,社会统计学的作用和地位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不断得到加强的,过去在统计工作上反映经济情况多反映社关于统计工作社会效益的探讨一引言统计是对社会认识以及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而统计信息则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统计工作的参与,只有在这一工作的支持下才能够将企业的发展顺利进行。统计工论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信息化建设一引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办公提供了便利提升了效率,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因此,当前想要提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能力,关如何发挥统计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统计工作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统计工作的监督作用日益突出。在新时期,统计工作要怎样跟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并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充分发挥统计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教学的探索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是为社会培养既有一定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统计调查整理数据及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统计学是一门如何搜集分析与探索统计数据的方法论学科,2002年被教育部列为统计学方法在产品及包装设计调研阶段中的应用市场经济环境下,产品及包装设计追求实用价值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完美结合1。作为产品及包装概念设计的参考依据,产品调研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它体现了产品与诸多系统之间的现状发展以及相互关应用型大学统计学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探究一应用型大学统计学专业发展形势1。现代统计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应用型大学统计学专业发展要适应社会需求,优良的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传统的统计学专业教学中,专业课程往往由教师通过大数据时代经管类专业管理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引言管理统计学课程是近年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新开的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经管类学生能够把统计学知识应用到经济管理中来解决实际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经济管理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有浅析如何提高学生对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的学习兴趣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农林类的生物统计学主要是研究与农业相关的生物现象,解释自然规律,并指导生产实践。如果试验设计或数据分析错误,会导致研究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严浅析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课堂教学方法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是农林类高校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对农业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全国农林类高校都十分重视这门课的教学。生物统计学故事教学法在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初探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是农业类高校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受到各高校的重视。长江大学农学院在本科二年级开设这门课程,内容包括田间试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两大部分。由于这门课程理论性十分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