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关于吴效刚民国时期查禁文学史论的浅析

  民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剧烈变迁和转型的时期,也是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旧制度、旧文化式微消亡和新社会、新文化初生创建的时期,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斗争和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异常尖锐和激烈。民国政府既是新社会制度和新文化创建的实践者,又是旧制度旧文化的维护者,其双重角色品质使得他在文化和文学的管理中实施了一系列的查禁制度,他对于那些凡是认为不符合自身政治、军事、文化利益和思想价值诉求的书籍、杂志,都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查扣或查禁。文化和文学查禁成为影响民国时期文化和文学发展的一个长期存在的重大因素。对于这一历史现象的梳理和阐述几十年来未能全面深人展开。唐搜在《关于禁书之二》一文中回忆,早在1935年,鲁迅曾经谈到图书检查时问他能不能编写一部中国文网史,可见鲁迅针对中国文化历史的特点早已洞见了编写中国文网史的必要性。然而,在民国那个动乱的年代,文网史不断上演着,但文网史的编写却未能实现。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开展了对中国封建社会文网史的梳理和阐释。关于民国时期的文网史,也有学者对史料有所整理,对史实有所研究分析,如《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的一种读法》。但是,关于民国时期查禁文学历史的阐述,却一直空自着。现在,吴效刚先生奉献了新作《民国时期查禁文学史论》。这是他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查禁文学研究的最终成果,可以说是一本史论并茂的补白之作。
  该书在绪论部分开宗明义说明了研究民国时期查禁文学的目的和意义:一是全面梳理史实,还原文学查禁这种民国时期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的真实面貌。二是发掘、整理和编辑民国时期文学查禁书刊目录。三是对民国文学名家和文化名人被查禁作品及其版本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深化对文学名家和文化名人思想的研究。作者特别强调,通过研究来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进步文化人引领的现代进步文学在克服历史传统束缚中发展的历程,进一步揭示现代文学和现代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品质。这种研究定位既注重历史史实再现,又注重阐发裨益现实的意义,准确把握了文学历史研究的要义。
  从该书的内容来看,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第一,民国查禁文学历史演变过程的梳理和阐释。人类只有回顾历史,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养分,确定前进的方向。正因为此,考察历史受到了文学研究者的青睐,比如有研究者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了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的诸多母题,并认为历史母题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对该母题及其社会功能的研究有助于学界更好地理解美国犹太文学的内涵。同样,考察民国查禁文学历史演变可以帮助学界更好地理解民国时期查禁文学的内涵及时代背景。该书对民国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查禁文学历史过程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描述和深人分析,通过梳理和剖析查禁文学演变轨迹,发现了民国时期查禁文学历史的推演过程呈现为一种由盛而衰的态势:查禁文学和书刊的组织机构经历了由兼到专到乱的过程,这种由兼到专到乱的变迁过程,是对文学和书刊审查查禁由政府逐渐取得掌控权到完全掌控到失去掌控的过程。查禁文学和书刊法规的构筑走了一条由粗到细到碎(破碎)的路子,这种由粗到细到碎的变化过程,就是民国时期文化管理思想从缺失到创制到破灭的过程。查禁规模由小到大到小北洋政府时期查禁文学数量规模较小,1927-1945年间查禁规模数量巨大,但1945年9月以后的几年,查禁数量大为减少,这种查禁数量规模由小到大到小的演变过程,就是民国时期专制文化统治力量由集聚到发力到衰竭的过程。查禁做功态势由抑制到围剿到抗衡到反制,即从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查禁文学、书刊的做功态势做功的用意诉求、做功用力之大小、做功的效果以及查禁功力与被查禁者反查禁的功力两相对比状态等方面来看,审查查禁经历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抑制新文学围剿左翼文学抗衡大众文学反制主导文学,这个演变过程就是民国执政者对进步文学的查禁从主动进攻走向被动防守的过程。但是,最后的反制主导文学无力而又无功。该书对民国查禁文学历史的这种描述构建了民国时期查禁文学的历史逻辑秩序和内在机理,是十分独到和精准的。
  第二,民国查禁文学的时代特点和多重复杂影响分析。该书通过与中国封建社会禁书和文字狱历史的比较,分析了民国时期查禁文学的历史特点,认为民国时期查禁文学以及全部书刊查禁作为那一时代的所谓审政,是一种高度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执政党及其政府的组织行为,但中国封建社会的禁书显现出更多的个人主观随意性,虽然每一个朝代的禁书都是一种具有历史必然吐的事件,但就一次次的禁书事件来看,却显现出偶然性和随意吐。民国时期文学和书刊查禁大多数时候并没有伴随笔祸、文字狱,但中国封建社会的禁书大多与笔祸、文字狱紧密相连。这种伴随着笔祸和文字狱的禁书历史在民国时期出现转折,是民国政府在文化管理方面相比占代封建统治者的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当然,民国查禁文学与中国占代禁书在维护专制统治的主权思想、虚假的公义招牌、卑污的胁迫、搜检与诱发告密策略等方面是相同的。作者的这些认识是极为深刻的,把握到了民国时期查禁文学的本质特征
  关于民国时期查禁文学对文学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何种复杂作用和影响。作者认为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状况限制与刺激同在、破坏与规范同在、自我维护与自我销蚀同在。在这方面,作者提出并证明了一系列富有创建的观点。如认为民国时期查禁文学拘囿和限制了创作,制约和阻碍了一个时代文学的发展步伐,然而这种出于限制与阻碍某种文学或文化发展的查禁同时却也产生了另一种违背查禁者愿望的反向作用即刺激了被查禁者一类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查禁文学破坏了精神产品生产和接受应有的自由机制,但民国时期对文学的查禁同时又具有规范文学发展的作用,就是对于诲淫诲盗作品的查禁有利于清除有害作品,引导和规范作家承担社会责任;民国时期查禁文学对查禁者民国政府来说也存在着自我维护与自我销蚀的双重作用。这些深刻见解显现出作者观察历史和阐述历史的客观公正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第三,民国查禁文学下的文学生态的描述。民国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态同样也不例外。文学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已经成为影响文化变迁的动态表征。因此,洞悉民国时期的文学生态,对了解当时文学艰难的生存困境大有裨益。该书通过分析民国查禁文学对文学的作用和影响,结合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学教育等社会历史状况进行的观照,发现和把握到了查禁文学下的民国文学生态,即文学在守护或扩展生存空间中斗争,文学面对不公正累积和书写着怨恨,文学在承受痛苦中挣扎呻吟,文学在惊悸迫促中失于骚动和浅露,文学在非文学规范的框箍中审美素质被挤兑,文学在对查禁的反拨中焕发创造力。这些对民国查禁文学下文学生态的概括别开生面,切中肯紫。
  第四,查禁文学典型案例透析。作者基于对因查禁文学下形成的独特的民国文学生态的准确把握,结合民国时期出版发行和文学传播的历史特点,重新阐释一些被查禁的文学期刊、文学品种和著名作家的作品,获得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通过对被查禁文学期刊的研究,发现由民国时期新文学的第一个社团上海新潮社创办的《新的小说》,作为那时具有重要影响的专业性文学期刊,在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被人们所忽略。作者认为该杂志中的激进的社会批判思想和先进的社会建构思想、在艺术表现上所达到的现代水平以及一些文论中阐述的至真至信的文学思想,在当时和今天也都还显创新。作者通过对茅盾的《子夜》和《清明前后》等小说和剧本在民国时期先后多次遭到查禁的史实和查禁理由的归纳分析,结合这些作品不断被热读的现象,发现民国时期茅盾这些小说剧本的书写和在查禁中始终被热读与不断被查禁的现象,是那一时代文学表现斗争意识与政治消弹社会斗争意图之间的冲突。在对1945年11月至1949年5月间国民党政府查禁的文学著作和期刊杂志的分析中,作者发现这一时期查禁的纪实文学作品占有较大比例。作者在研究这些纪实文学作品的特点和被查禁的命运时发现,这些纪实文学作品是作家在纷纭复杂的环境中力求拨开乱象追寻和报告真实的作品,因其事之真、理之真、情之真的特点成为了史诗性作品,其在当时被查禁的命运说明了纪实文学因贴近现实而容易遭遇挫折的命运以及可能给作家带来麻烦的危险性,昭示纪实文学作家需要一种直面现实和坚持真理而敢于担当的胆识和勇气,而它几十年来始终受到读者欢迎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作为纪实文学的纪实性特点适应了新的社会时代的阅读需求,从而昭示了纪实文学兴盛的文学发展趋势。可以说,该书把文学的历史现象与当代现实状况紧密联系,在对历史的透视中发现了历史与现实发展变化的轨迹和趋势,从而使得历史认识具有现实意义。
  第五,民国时期查禁文学书刊目录编撰。作者整理编撰了民国时期查禁文学书刊目录,统计了查禁文学书刊2188种。据我所知,民国时期查禁书刊的档案资料分藏于南京、上海、北京、重庆、武汉等地的国家和省市档案馆,在这些查禁档案资料中,查禁文学的书名、作者、出版单位、时间、查禁理由、查禁时间、查禁机关等信息往往不全,或几种档案材料记载不一样甚或多有错讹。要使查禁信息全面和可信,就需要对各个档案馆的档案资料进行对照,并对查禁令文函件中的书刊信息与民国时期的总书目、期刊总目等资料进行对照,以便订正或推断确定被查禁书刊的准确信息。这样的研究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学术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从作者编辑的查禁文学书刊目录来看,他收集到如此全面详细的档案资料,实非易事 总之,该书是在现代文学研究中第一次对民国时期查禁文学历史过程和其特点、影响以及查禁文学下的民国文学生态等进行全面梳理和理论概括,这些梳理和理论概括具有原创性,毫无疑问取得了学术上的突破,对我们客观地认识那一时代的文化发展史,以及借鉴历史教训,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史实和扎实的学术思考。其整理编辑的民国时期查禁文学书刊目录也是第一份民国时期查禁文学书刊目录,可以为民国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必要的第一手真实权威的文献史料。他在爬梳史料和稽考的同时,结合民国文学生态对文学名家被查禁作品进行重新阐释,对我们进一步认识甚至校正文学名家思想和作品的价值,也具有相当的推动作用 该书的部分前期成果已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学海》兰州大学学步卧《齐鲁学刊》等杂志上发表,其中《民国时期查禁文学》一文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时,该刊编后记中说,吴效刚论民国时期查禁文学,问题本身就很有意义,且论证深人,逻辑清晰,极有参考价值。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7期的《2010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曾经预期,某些文献类选题,如民国时期查禁文学研究,有助于拓展现代文学研究的资料基础,同样值得我们期待。该书确实没有辜负学界的期望,在史料拓展和学术见解的拓展两方面都很好地回应了人们的期待。

成都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问题探究(1)论文摘要鉴于成都物流市场的发展滞后于城市经济的增长,而物流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来自于其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对成都工商企业物流服务需求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物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探讨(1)论文摘要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竞争实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着力培郑州会展旅游业发展探讨(1)论文摘要近年来会展旅游业在国内呈加速发展态势,前景被广为看好,以新兴会展旅游城市郑州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会展旅游的相关问题,首先引入了会展旅游的概念并简迷了会展旅游业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广西经济增长的均衡性分析(1)论文论文摘要文章采用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探讨广西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均衡性,对经济运行环境进行7有益的探讨。论文关键词增长模型经济增长均衡性一引言经济是否处于平衡增长的声乐教学中换声点的解决论文摘要在声乐教学中,会遇到换声点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阐述解决换声点问题的方法。关键词换声点声乐教学真假声在声乐教学中既要承认换声点的存在,又不能过多地在此强调。各声部的换声点到底应仪器分析实验双语教学体会论文摘要本文从双语教学的概念和意义出发,结合多年双语教学的经验,提出实验课的双语教学主要受课堂设计学生积极性及教师的专业及英语水平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仪器分析实验双语教学1双网络营销组合论文网络营销论文是指通过基本的网络知识结合营销技巧,对于网络营销的阐述和研究,是一门新兴学科的研究方向的总结和把握,对于日后的网络营销起着导航作用。下面小编收集了有关网络营销论文范例,关于IFRS9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的优秀论文论文导读IASB于2009年11月12日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9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以取代IAS39中的相应部分。IFRS9完全实施后,我国相应的会计准则也必将与之趋同。因此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研究论文摘要随着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对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客观上讲,对提升学生的基本语言素质有一定的影响。从主观上来讲,对园林景观色彩设计探讨论文摘要在园林景观的色彩设计中,植物成为园林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植物静物等色彩的设计,园林景观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在园林景观建筑的项目中,所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针对园低碳经济下管理会计方法研究论文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着重强调的是能源的有效利用,其主要解决的是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能源技术创新方面的问题。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管理会计方法也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障碍1。国外社会思潮的渗透与冲击当前文化角逐在国际竞争中愈演愈烈,世界主要大国都将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地位,并高度重视本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和传播。如德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文化外交提升德里达翻译与解构内容提要德里达认为,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有一个根本的错误,即都在寻找某些超验所指(在任何语言中的任何时间都表达同样概念的所指),并以它们为中心,建构起具有等级秩序的逻各斯中心客家围屋建筑特征及其传统文化特色诠释客家围屋建筑特征及其传统文化特色诠释1引言客家httpwWw。LWlm。Com围屋,又名土楼,或者围龙屋。它独具特色,是中国建筑史上一朵绚烂的奇葩,在世界建筑之林也有一席之地,因而哈贝马斯论现代性现代的时代意识及其自我确证的要求一hr马克斯韦伯在其宗教社会学论集的著名前言里,阐述了他毕其整个学术生涯所探讨的世界史问题,即为什么科学的艺术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发展没有在欧洲之外也走恋人絮语据说罗兰巴特是最有女人缘的。特别是对那些极富智性美的女人,比如克里斯蒂娃和苏珊桑塔格。他优雅而从容的微笑,似乎具有一种天生的亲和力,这种魅力甚至使他那些应该很遥远的理论都显出了一种哈贝马斯出位之思德国南部是一片高地,风光迷人,在群山和湖泊之间,密布着神秘的黑森林。天空很低,浮云从头顶掠过,有触手可及的感觉。阳光透过丛林,点点滴滴,静静地洒在翠绿的草地上,勾画出一幅变换无穷的席勒的冲突论与黑格尔的冲突论有人指出冲突论的悲剧理论绝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是由黑格尔开创的。实际上,在西方美学史上,冲突说的悲剧理论应该是由席勒把悲剧与崇高范畴密切联系起来以后才开始形成的,并经过了黑格尔哲学在终结处开端在词条解释方面,西方大观念也有特点,比如解释因果性概念,就是讲因果性出现在西方伟大著作中都有哪些形式,前人都有哪些观点,是概述性的。这样能起两个作用,一是可以知道西方思想史主要观念疯癫与结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论文摘要本文讨论了法国当代重要的两个思想家福柯和德里达的一次争论。福柯在其著作古典时代的疯癫史中,通过解读笛卡儿的一段论述,将理性与疯癫对立起来,认为理性排斥了疯癫。在古典时期,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幼儿学习兴趣O2O模式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O2O模式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纵观古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实在是精美繁多,从苏州的刺绣云锦到景德镇的陶瓷,从唐诗守住传统文化根与魂守住传统文化根与魂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关于知行关系的论述虽然分布于不同篇章,看似零散,实则不然。在整理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这是关于认识和实践问题的一个较为系统的论述。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