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解读朱秀海的音乐会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残忍与高贵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儿女心头一道永远不能愈合的伤疤,也是文学艺术创作无法回避的重要题材。诚如前人所言:由于战争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日常生活诸多领域,汇聚了人类全部的智慧、情感和意志,既有运筹帷幄、激昂慷慨,也有优柔懦弱、动摇背叛,更充满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情感纠葛。这使得战争文学常常不仅具有史诗性与全景性的品格,更能发掘人性的深度,表现其灿烂美丽或扭曲变形,所以各民族以至全世界最著名的文学作品常常以战争为描写对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60 多年过去了,我国虽然出现了众多表现抗战的文学作品,却没有产生堪称伟大的杰作。一些流行度很高的文学作品,虽然看起来精彩纷呈且富于传奇性,却淡化了抗日战争的残酷性和艰难性,神化了自己,简化、丑化了敌人,让人们沉浸在虚假的喜悦和胜利中的同时,也渐渐淡漠了战争的伤痛。因而,无论是在精神之维,还是在审美之境,我国的抗战题材文学创作似乎都少了一些值得深思的意味,缺乏厚重感。正如房福贤曾言:从世界的范围看,因为地域、环境和文化的不同,二战文学大致形成了三个有着不同特色的文学圈,自西往东依次是:以美国(包括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反法西斯战争文学,以苏联(包括前东欧各国)为代表的卫国战争文学以及中国(包括东亚各国)为代表的抗日战争文学在二战文学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中,中国这个足却是最无力的一只。
  在这一大背景下,小说《音乐会》的出现无疑是新世纪之初军旅文坛的最大惊喜,评论界称《音乐会》为当代军事文学创作的里程碑。事实上,《音乐会》不但是朱秀海个人创作道路上的一块里程碑,也代表了当下军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拟从再现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残忍以及战争带给人无法治愈的创伤三个角度对《音乐会》展开评析。
  一、再现战争的残酷
  国人大多认为,中国近现代以来遭遇的侵略者中,以日本人最为残忍、暴虐。我国的抗战文学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也多有表现,但在《音乐会》中,这种展现的深度和力度则可以说是空前的,甚至可以说《音乐会》是挑战读者阅读极限的一部作品。小说里,作者冷静、理智而又详尽地叙述了一系列可怕、黑色的场景:狼狗撕扯女主人公金英子的弟弟,金英子准备就读的音乐学校外遍布了死状悲惨的地下抗日分子的尸体,日本人强暴了中国女战士后又把她的遗体烤着吃了这些恐怖的场景和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小说里,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读来让人窒息的小说。
  同时,《音乐会》不再是以往那些片面展示我军将士之英勇、敌人之愚蠢的英雄传奇作品,而是一部全面展现战争残酷性的作品。《音乐会》取材于东北抗联史实,浓墨重彩地再现了以秋雨豪为首的抗联十六军从诞生到全军战死的过程。小说中的总体氛围是令人绝望的:战斗无比残酷,敌人又是如此凶残、强大,然而东北抗联的对敌斗争却是没有任何后援希望的孤军奋战。我们知道,东北抗联的对日斗争是异常悲壮的,参加抗联的战士绝大多数都牺牲了,他们没能亲眼看见抗战的胜利,没能亲手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国土。小说再现了这种悲壮的历史,许多人物登场以后都陆续牺牲了,他们惨死于敌人之手,却没有机会如我们所熟悉的英雄那样高呼革命口号,而是在痛苦的呻吟和巨大的恐惧中离开这个世界,并且很多人的死亡过程非常惨烈、异常可怖。
  二、表现人性的残忍和高贵
  与战争残酷性相对的是小说对人的兽性的充分展示。人类制造了战争,战争改变了人类,也使人类重新认识了自己。在残酷的战争中,人变成了兽,甚至比兽还残忍。小说不仅描述了在东北的原始森林和狼谷中,日本人和东北抗联战士的激烈战斗,也展示了日本人、东北抗联战士和作为第三方的狼群的激烈战斗。在这场人兽大战中,狼群是抗联战士的敌人,也是日本人的威胁,并在客观上掩护了实力弱小的格节游击队员,给了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最终,在日本人的狂轰滥炸下,狼群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在狼群的毁灭中,我们看清了日军是比一向被视为凶残、嗜杀成性的狼更凶残的战争机器。谈到狼这个意象的设置时,朱秀海说:没有狼和狼群,读者就无法看到这样一种对比:日本人和狼群的对比,无法逼真地了解当时的抗日英雄们是在与什么样的敌人战斗。发现狼和狼群真实地存在于那段历史中并且也参与了对日寇的作战,我还生出了另外一种激动,生出愿望要把这个发现告诉读者。我真正想对我的读者说的话是:在那个悲惨的年代里,当我们这个民族被敌人压得气也喘不过来时,连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一群狼也奋起血战过。这是一群狼的秘密,但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不该忘记、最激动人心的秘密。
  被战争异化的不仅是日本人,也包括中国人。东北抗联战士背负着各自的血海深仇,在战斗中,他们渐渐被仇恨淹没,变得越来越像兽。汪大海作为格节游击队的领导人之一,因为妻子、抗联战士秋姑被日本人的狼狗撕碎了,就憋足了劲要活捉一名日本军人喂狼,以发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和怨恨。日本逃兵松下浩二就成了这个可悲的俘虏。面对这个日本小鬼子,所有的人,包括曾经从狼口下救出他的金英子,都持一种冷漠、敌视的态度,把他当作战俘对待。但是,抗联战士们却逐渐发现,浩二只是一个 14 岁的患有癫痫、被自己的叔叔强行送上战场的少年,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回日本和姐姐团聚,并不愿意在异国烧杀抢掠。于是,抗联战士内心的仇恨慢慢消解了,在有了共同从日寇的阻击下逃亡的经历后,他们甚至接纳了内心单纯善良的日本兵松下浩二为抗联战士。日本小兵松下浩二,在异国,在所谓的敌人中,才又一次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获得了心灵的慰藉。正是在这种人性之美的感召下,浩二放弃了离开战场、返回日本的机会,而是利用交换战俘的条件,用自己换回了被俘的汪大海,挽救了后者的生命。这样的一个生死轮回充满了戏剧性,却无比真切、深刻地体现了人性的崇高之美。
  三、体现战争创伤之深
  《音乐会》使用倒叙和追忆的手法,借老年金英子和我在 12 天中的谈话,回忆了昔日在格节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十六军的生活。少女英子在音乐家母亲的影响下,一直渴望进入音乐学校学习,成为一名音乐家,然而,由于日本人的侵略,她的理想始终无法实现。但是在极端紧张、恐怖的战争生活中,英子却一次次地听到了大自然的音乐会,她身边的枪炮声、喊杀声、狼嚎声和天籁之声,分别组成了一次次音乐会。英子在抗联战士多次舍身相救下,终于活了下来,并在战争结束后实现了上音乐学校的理想。但此时,走进中央音乐学院的英子却发现,原来自己以前所聆听的无数次的音乐会实际上是一种疾病幻听。她再也无法上音乐课,更不可能成为音乐家。战争不但摧毁了金英子的音乐之梦,也让她永远失去了享受和平生活与阳光的能力她只能把自己关在洞穴一样的房间里,在回忆中咀嚼自己的生命。
  金英子的遭遇使得读者不得不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战争胜利了,是不是它带给我们的创伤就不存在了,或者是否战争胜利本身就能治愈我们身体上和灵魂里的创伤?在以往的许多军旅作品中,似乎胜利能解决一切问题:抗战胜利后,我们就面对着崭新的生活、美好的明天。《音乐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没有简化这个问题,而是通过讲述的故事告诉我们,战争对受害者造成的创伤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缓和,然而有些伤口却是无法治愈的,有些阴影甚至会终身存在。
  中华民族从本质上说是热爱和平的农耕民族,然而却被迫、被裹挟着参与了许多战争。与丰富的战争实践相对的是,我国表现战争的文学艺术作品,往往无法直抵人性和战争的内核,与世界一流的战争文学尚有相当的距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朱秀海的《音乐会》才如此难能可贵。正如朱向前所说:在对战争的反思方面朱秀海是超前的、深刻的、勇气可嘉的。作家的人道主义打通了超越国事、超越民族、超越党派的人类情感;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悲剧。毫无疑问,这一力作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抗战文学作品的进步和无尽的可能性。

电力系统中集体企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探讨论文摘要简要分析了电力系统中集体企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所面临的问题,即企业的生产施工等,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以期能够进一步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关键词电力系统集体企业安全管理基于JavaRMI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与研究的论文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时代的发展,分布式计算已经非常流行。JavaRMI为远程方法调用,将该机制内容作为研究的基础,能够充分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建设。通过对JavaRMI的应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引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强,人们在追求高楼大厦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城市的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建设,从而应运而生了城市园林景观。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更加注重因地制宜,最大程度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体态语言的论文摘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除运用语言进行讲解授课外,还应运用另一种无声语言体态语言。它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是师生双方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媒介,是主客体进行联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幸福感的策略分析论文摘要中职校语文课堂教学应提高学生的幸福感。通过契合中职生心理需求和职场取向,帮助学生在增强自信和专业能力中感受幸福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在情感交流和体验中感悟幸福创建公平的对话采煤工作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论文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采煤各项工作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采煤工作面生产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等方面。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我国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网络传播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反应研究论文摘要当前网络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网络传播模式及其对应的大学生心理反应模式两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反应与网络传播的关系,为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论文一人本教育理论的概述对于人本教育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是人本主义哲学和现象学,因此,对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其本质在于人本主义哲学和现象学。培养高职学生主动意识的实践与探索的方式研究论文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高职教育是以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更需要学生具有我要学习,我要掌握一技之长,我要进取的主动意识,端正学习如何让农村小学生作文回归农村论文摘要作文源于生活。而农村孩子作文的根,深深地扎在带有泥土气息和芬芳的黑土地。我们要引导孩子的眼去观察,引导孩子的心去体会,引导孩子的手去记录。让孩子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感受抒发现代职教体系下人才培养研究与思考论文一我国主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我国近年来,随着行业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对高技能型高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引起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广泛关注,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和机制进行了深入广
和谐社会三重奏(下)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道(一)。时到机来(二)。当代发达国家大本大源小考(三)。真儒精义及其可用性(四)。中华心态文化建设优选方案(五)。权力制衡突破口结束语参考资料(一)。和谐社会三重奏(上)目录前言一。构建和谐社会三大要素(一)。两心调谐型心态文化(二)。权力制衡机制(三)。激发时机二。古今中外构建和谐社会例证选粹(一)。西周前期成康之治(二)。西部基督教文化区启示录青史有待垦天荒兼论社会文化史的崛起社会文化史是个大而不确定的概念,在人说不一的情况下,我们选择这一课题,化费五年的时间,经过四个人的集体努力,写出这一著作,其目的是想用史实来说话,这比概念之争具体详实,因而也就可能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及其启示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种和谐社会的设想,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与传统社会相对应的静态和谐。无论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家思想,还是强调以礼乐制度支持的人际和谐的儒家思想,都是如此。他们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论的升华,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有着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支撑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北魏邻里关系研究摘要北魏中央政府规范邻里关系的政策为三长制,三长在邻里关系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邻里之间既有和睦相处彼此照应的关系,也有仗势欺人的现象,而品德高尚人的存在对社会基层的稳定起了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婚丧礼俗研究概述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婚丧礼俗的研究较以往大有改观。相当数量的学术论著对其沿革损益民族地域间差异及与当时社会变迁思想文化走向等问题从横纵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大分流研究综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TheGreatDivergenceEurope,China,andtheMakingoftheModernWorldEconom。Prince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婚姻家庭史研究概述婚姻和家庭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男女个人,以及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利益汲汲相连,而且还影响制的著社会联系和社会活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民族传统,便会有不同的婚姻周代婚姻琐谈婚姻是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它的发生基于最根本的人性,并符合人类繁衍后代的要求。婚姻具有多种社会职能,如满足社会成员的情感需要组织家庭等等,在特殊条件下则可能畸变为实现政治目敦煌占卜文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敦煌学研究有一个显著特点,即研究对象的庞杂。即使除去石窟艺术而单就敦煌文献本身而言,也是如此。因此敦煌学研究随之产生了一个很鲜明的特色,即必须以分门别类的研究作为整个敦煌学研究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