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论三个代表的信仰价值

  【原文出处】群众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305
  【原刊页号】14 16
  【分 类 号】A3
  【分 类 名】邓小平理论
  【复印期号】200308
  【 标 题】论"三个代表"的信仰价值
  【 作 者】侯惠勤/方章东
  【作者简介】侯惠勤,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方章东,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摘 要 题】理论探讨
  【 正 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价值和深刻内涵已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因为这一重要思想既立足于现实又放眼于未来,既激发人们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又引导人们超越片面的物质功利追求而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科学地将小康社会这一具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与共产主义这一更具超越性的价值信仰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深入挖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价值,不仅能够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意义的认识,而且能够为重塑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剧烈的震荡和变化,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部分人的共同价值信仰有所弱化。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人认为,现代化的必然后果之一,就是信仰下降为纯粹的私人事务,共同的价值信仰正在失去其存在的必要和可能,现代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后信仰时代"或"无信仰时代",因此,无需为共同信仰的弱化而忧心。实际上,共同价值信仰的存在之所以是必要的,其最基本的理由就是,信仰不仅仅是个人的一种纯粹的精神寄托,它往往关涉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并成为社会凝聚力的源泉。在我国,共同理想始终是我们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共同理想,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理想之所以为理想就在于其没有完全实现,因此就具有某些未知、不确定的性质。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陷入空想,就在于其误认为可以从每个具体细节上把握理想和未来。圣西门的"实业体系"、傅立叶的"协作制度"和罗伯特•欧文的"合作公社"为人们设计了未来社会的模型。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只能把握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而其具体细节、形态是不知因而也不能去预设的。"我们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历史的展开过程,因而是终极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统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将共产主义划分为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和高级阶段(即成熟的共产主义),并明确指出工人阶级政党的首要任务是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斗。列宁首先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问题,随后努力探索了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作为中国这样一个革命前政治、经济、文化极其落后的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显然更为漫长。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百年左右时间,我们总体上看还属于社会主义的不合格、不发达阶段,一切要从这一实际出发。江泽民则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同上,第42页)这就把中国社会现今和以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高的发展阶段;三是与全世界一道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也体现了我们党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迈向成熟、发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实基础,因而也是共产主义理想的现实形式。说到底,共产党人之所以永不自满、艰苦奋斗,就因为心中装着共产主义大目标,理想的阶段性将被理想的终极性所不断突破。   应当指出,所谓共产主义理想的终极性,只是相对于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而言,它决不意味着历史的终结。马克思曾经预言,阶级社会的解体、共产主义的实现,只是"人类史前史的结束"和真正历史的开始。毛泽东也明确指出,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结束。我们相信,随着历史的进步,人类的信仰方式也会不断地更新,而共产主义理想中的某些不朽价值也将继续以更新了的形态存在。   二
  科学信仰体系总是与特定的行动目标联系在一起的。在今天,"三个代表"信仰价值集中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了共产党人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这一奋斗目标固然有着社会发展的全面指标,然而最能表达共产主义理想价值的却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经济和文化建设终究还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理论层面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所揭示的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的根本特征;从实践层面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既体现了现实的需要,又体现了向共产主义前进的大趋势。   目前需要克服的一个思想障碍,就是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今天没有实践价值。其主要根据是:其一,从纵向看,我国根本上还处在工业化阶段,异化现象(尤其是劳动异化)大量存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为时过早;其二,从横向看,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是富民强国,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能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子指标。不难看出,此论一旦蔓延,那种见物不见人、甚至以牺牲人的发展去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风气必将日甚,而党的十六大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则将落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上述思想误区实际上涉及如何区分劳动的自由与真正自由的界线问题,也就是究竟怎样看待异化劳动。   经济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从总体上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将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是,历史又一再表明,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并非自然而然地同步,相反,经济的发展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发展为代价,则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不争事实。因此,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将损害人的自由发展的观点也并非空穴来风,关键在如何看待这种对立,并在实践中开辟两者协调统一的道路。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矛盾主要在两方面:劳动的异化所造成的人的片面化和劳动的合理化对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限制。实际上,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前者是历史形成的对抗,后者是自然形成的矛盾。随着历史的发展,对抗将消失,而矛盾将永存。对这两方面不加区分,其后果要么因肯定经济的合理化而肯定异化,要么因否定异化而否定劳动的合理化。由此,许多论者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持悲观态度。应当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化现象必须正视,克服这些现象难度相当大,但是如果据此而否认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则理由不足。且不说马克思与我们许多论者在异化劳动的历史所指上的差异,单就其价值分析的前提来看就出入甚大。比如说,马克思批判异化劳动的价值前提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不少人就将其理解为娱乐休闲式活动。其实,马克思在其唯物史观形成后,对劳动的自由一直有明确的界定。虽然他不赞成亚当•斯密把劳动看做诅咒,因而必然是令人厌恶的、强制性的,"但这决不是说,劳动不过是一种娱乐,一种消遣,就像傅立叶完全以一个浪漫女郎的方式及其天真地理解的那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3页)其所以如此,就在于劳动即便已成为人的自我创造活动,也需要高度的纪律性和严格的科学性,因此,"真正自由的劳动,例如作曲,同时也是非常严肃,及其紧张的事情。"(同上)马克思故而称物质生产领域为"自然必然的领域","在这个范围内,自由不过是由这点形成:社会化的人,也就是,共同结合的生产者,将会按合理的方法来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财富变换,把它安置在他们的共同管理下,不让自己受一种盲目力量的统治,并用能力的最小的消耗,在最无愧于人、最适合于人性的条件下把它完成。但不管怎样,这个领域总是一个必然的领域。只有在这个领域的彼岸,以本身作为目的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领域,方才开始。"(《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63页) 把劳动所能达到的自由归结为自然必然领域的自由,决不意味着其无足轻重,相反,此种自由乃是达到真正的自由的基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真正自由的领域将不断地扩大,人们的闲暇时间将不断地增多,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空间也将不断地拓展,相应地,我们的劳动条件和人际关系也将不断地改善,但是无论如何,物质生产领域永远需要严谨自律、开拓奉献和真诚合作。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是辩证统一的,都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金融保险资源整合途径分析一金融保险整合资源的途径(一)优化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平台载体功能金融保险产品的多样化和金融保险的创新使金融保险机构之间的混乱在业务界越来越模糊。我们从功能的角度分析,金融保险行业之浅论利用外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浅论利用外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摘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中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我国克服资金和技术瓶颈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想继续在国公共经济学结课论文范文其它经济学论文公共经济学结课论文范文欢迎来到品学网范文网站,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提供了公共经济学结课论文范文,希望朋友们读后有所收获!随着中国房价的不断攀升,中国的广大百姓已很难承受高关于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制度机制关于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制度机制下面是品学网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制度机制,欢迎阅读!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机制是利益驱动机制,它包括个性化与社会化两种利益驱动机制。其中,个政府与经济发展其它经济学论文政府与经济发展下面是品学网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政府与经济发展,欢迎阅读!有关政府与经济关系的问题既是政治学,也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无论对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同样重要。(浅谈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制度机制浅谈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制度机制品学网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制度机制,网站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大家时时关注哦!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机制是利益驱动机制,它包括个性化与社会化国内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准备研究(1)论文论文摘要当前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势所必然,规避不同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对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十分重要。文章针对于此和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现实,提出企业应在浅析跨国公司为何实行技术内部化(1)论文论文摘要二战后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为世界贸易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的国际竞争力很大一部分来自技术优势的内部化。本文试从为何实行,以及如何实行技术优势内部化两方面进行剖析,探究入世五年谈适度保护(1)论文论文摘要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周年之际,国内外的学者对5年来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其讨论的结论是中国与5年前相比,有了巨大的进步,能够与狼共舞,甚至有人说我们是从羊变成了狼。针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1)论文论文摘要中国企业前20年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是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多数产业和企业都陷入了整体性的同质化竞争,一批优秀企业甚至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发展停滞。那么中国企业在国论国际贸易惯例(1)论文一引言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里经过长期反复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得到各国普遍承认和实际运用的习惯做法和规则。国际贸易惯例具有普遍承认的特点说明其通用性,为世界各国或某一个区域行
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思考论文中等职业学校是初中级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之一,为适应社会对管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必须要加强教学改革,合理优化管理类课程教学体系,突出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合理调整理实教学比例,加强门诊病患的心理干预优秀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已意识到心理因素情绪的变化与疾病的发展转变密切相关,而门诊是病人接受检查治疗及预防保健的主要场所。由于手续繁杂,各种检查均可使病人产生一系列不良急性心梗病患心理状况与调护论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9年7月2010年9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全部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年龄在3882岁,平均年龄在49。8岁。其中男性62例,女性16例班主任立德树人论文先立德,后树人。这是每个人应该做到的事情,应该懂得的道理。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班主任立德树人论文,欢迎阅读中职班主任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履行教育职责,交流倾听和引导是法宝规矩约束纪律教消费文化下的当代商业建筑设计论文摘要在消费文化视阈下,对当代商业建筑设计进行研究,能够将其从只具有单纯经营性质的空间转换为同时具备生活功能文化功能的空间范围,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要。本文主要对当代商业建筑在消费农业公司农业技术的研究分析论文一灌溉技术中国农业实质上属于灌溉农业,灌溉工具的优劣对这种农业的影响至大。高邮地区曾经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车口不住敲,家里不住烧,路上不住挑,心里不住焦,打点粮食跟水漂。足见灌溉农具对有关银行网络服务论文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突破时空限制进行市场营销,开拓了新的疆域。对以服务为重点的银行业来说,利用网络更能为顾客提供全面的服务。银行服务的最大特点是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因此往往受到时无线网络安全的论文现在无线网络已经普及广泛了,但是无线网络的安全性是怎样的呢?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无线网络安全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1WiFi技术本身的缺陷WiFi技术是上世纪末由WiFi联盟提基于竞争供应链的应对供应扰动研究论文随着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之间的相互耦合程度越来越高,干扰性事件发生的频度也越来越高。然而现有研究鲜有在竞争供应链背景下,分析供应扰动农村民办幼儿园生态学研究论文一影响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尊重生态学原理。因此,笔者基于生态环境系统理论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1。对发展环境重基于生本理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论文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本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够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生本理念已被逐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