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浅析济宁市PM10污染状况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引言
  颗粒物污染是导致中国多数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因素[1-2],尤其是小颗粒物(PM10和PM2.5) 因其粒径较小和比表面积较大,更容易富集有毒物质,比大颗粒物(TSP)具有更大的危害[3-4]。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国大气PM10浓度所进行的一系列的试验和监测结果表明[5-6]。城市PM10污染有加剧的趋势。通过研究分析济宁市近3年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内PM10的浓度以及PM10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力图反映出济宁市PM10的污染状况和影响PM10浓度的主要因素,为整体衡量济宁市PM10的污染状况提供理论支持,为空气质量预报、防治大气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属鲁南泰沂低山丘陵与鲁西南黄淮海平原交接地带,是山东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迅猛,机动车拥有量、建筑工地扬尘量和工业耗煤量、工业废气排放量都在不断增加,使该地区具有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特征[7-9],大气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同时,中心城区面积101.3 km2、人口为93.6万人,人口密度为9240人/ km2[10]。这样人口密集的地区,空气质量特别值得关注。
  20102012年PM10的观测资料由济宁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同期气象资料由济宁国家气象观测站提供。同时规定10月次年3月为采暖期,49月为非采暖期[11]。
  2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PM10分布特征
  2.1 PM10的月变化特征
  根据2010年1月2012年12月PM10的日平均监测数据,计算出PM10日平均浓度的月平均值;图l为PM10月平均浓度分布状况。PM10浓度最大值出现在12月份,为0.120 mg/m3,其次是1月份,为0.118 mg/m3;最小值出现在6月份,为0.081mg/m3,年平均浓度为0.103 mg/m3。其中,10月次年3月(采暖期)的月平均浓度为0.111mg/m3,49月(非采暖期)的月平均浓度为0.091mg/m3。采暖期的平均浓度整体大于非采暖期。其原因是冬季的太阳辐射弱,气温、气压低,降雨量小,大气稳定度好,不易对流,颗粒物的扩散困难,并且冬季采暖燃料的使用量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12月和1月,这段时间气温较低,用于居民采暖的燃煤量比较大,PM10的浓度水平达到最高,而到了春季气温相对略高,燃料的使用量也相对减少,PM10的浓度有所降低。在非采暖期PM10的月平均浓度整体变小,这是因为太阳辐射逐渐增强,温度和气压升高,降雨逐渐增多,大气不稳定,容易发生对流,颗粒物较易扩散。
  3 PM10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气象因子是影响PM10质量浓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受多种气象因子的综合影响以及各气象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PM10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比较复杂。
  3.1 风与PM10浓度的关系
  风是边界层内影响污染物扩散的重要动力因子,其中风向决定PM10的输送方向,风速则决定PM10浓度的扩散速度。特别是低层(200m以下)风速、风向的变化直接影响PM10浓度的聚散及各处的浓度分布。济宁不仅有大气候背景的盛行风,即春季最多风向为S风,夏季为SW风,秋季为E风,冬季为N风,也有热岛环流,城市内部还受高楼风、街道风等局地环流的影响。
  经统计2010-2012年平均风速资料和相应的PM10浓度资料,得到图3,由图可以看出,PM10浓度与风速呈现出较好的反相关,即风速越大,污染物浓度越小,相关系数达到0.97;但风速达到4m/s时, PM10与风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两者均通过了信度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原因为大风可以引起二次扬尘增加了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济宁采暖期的平均静风频率为11%,比非采暖期的6%高出5%,这也是济宁市在采暖期PM10污染较为严重的一个原因。
  4 小结
  (1) PM10在采暖期的月平均浓度(0.111mg/m3)整体大于非采暖期的月平均浓(0.091mg/m3),且日变化有明显的双峰型规律,在采暖期PM10浓度07时以后开始加重,0910时出现第一个峰值,12时以后污染减轻,1317时出现低谷,2021时出现第二个峰值。在非采暖期PM10浓度的两个峰值出现时间和采暖期相比,早晨提前3h,晚上推迟1 2h。
  (2) PM10浓度与 4m/s 以下的风速呈现出较好的反相关,即风速越大,PM10浓度越小,但当风速达到 4m/s时, PM10与风速呈正相关;PM10的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其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 80% 90%区间;PM10浓度随热岛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全过程控制研究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在质量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在混凝土方面的工程问题,在施工方面的技术问题以及在监督方面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问题。所以人们应该对施工建筑工程中装饰施工技术探析摘要建筑工程的装饰施工技术分析中,需要根据内部建筑装饰和外部装饰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判断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分析水平,对其实际的关系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判断。按照必要的建筑装饰施工形式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析摘要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法律法规评价体系监督力度以及绿色管理等方面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推进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工程施工技术优点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装配式施工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并且有力的促进了住宅建筑的发展。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是对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利用该技术可大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之中,深基坑的支护技术是一项新技术,因此有着比较突出的优势,并且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不但对建筑工程的结构稳定性有着提高作用,对于提高建筑的质量和使用效益也十分现浇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应用研讨0引言模板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施工设备,根据混凝土结构与构件尺寸来实现组合,确保后续施工工序能够顺利展开。模板施工质量的高低是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现浇混凝土结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研讨1前言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避免了环境污染能源浪费成本增加等不足,同时有利于延长建筑工程使用年限,提升建筑项目整体质量及各项性能,创建和谐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愉悦矿山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的相关问题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相对比较稳定,矿山工程建设会涉及到很大的范围,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地质灾害条件的不同,使用一些科学先进的方法进行矿山地质勘探。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探究GPS技术在水利工程勘察中的应用1引言勘测和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完美的工程与高质量的勘测设计有着重要的关联。勘测中的测量也就是水利工程测量能够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地形资料,在施工阶段按照图上内容做好施工探究GPSRTK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GPS技术作为一种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不仅具有非常精密的三维导航能力与全球定位能力,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抗干扰性与保密性,RTK(实时动态差分法)是GPS技术中一种较为常用的测量技术,探究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目前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满足经济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水利工程的兴建越来越多,其作为一种利用可在生资源为人们提供能源需要的重要工程,
水利施工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水利施工管理先进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改进措施。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问题改进措施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从总体来看,我国的水资源储备还是比较丰富的,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仍然是落后的,这对农业发水利工程征地移民类群体事件研讨我国是资源大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蕴藏量位居世界第一。现今,已建成的三峡小浪底等多个大中型水利设施,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水利建设项目往往需要占用和淹没大量土地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策略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发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水利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综合考量水文生态地理信息等内容,并且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与工程建设质量有着直接的关反求工程中对测量数据进行优化的研究反求工程中对测量数据进行优化的研究摘要由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获得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杂乱性,难以直接用于通用CAD软件的反求工程设计中。采用参数样条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优化,生成利于反求曲面2013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一)一综述(一)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与城市环境管理总体情况200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2007年底,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94亿,城镇化水平为44。9,比上年提高了实现低碳生活工程尚需政府穿针引线相关人士认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公众个人的小问题往往因人口众多变成环境大问题。当前通过实现低碳生活,减少每个人的碳排放,已成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贡献的重要内装修工程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的分析摘要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是建筑装饰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危害,并从建筑材料控制勘察设计施工检测验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企业管理信息化趋势不可逆流,我国建筑行业处在由传统模式转向现代模式的重要时期,探究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尤为重要。然而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课程中的应用该文分析了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的特点,阐述了该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从课程特点与学生学情两方面入手,分析了该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时存在的问题结合该门课程内容本身,分析了该门课程的重难点问题能源革命与零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节能减排是各国政府分担的全球义务。怎样减排才能使社会实现少碳经济,各国上下都在努力探索和试验。近年已有多种技术和方法取得成效,CO2排量正在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