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基于文化语言学的香港部分地名研究

  地名是地理环境、历史发展、语言变迁以及民族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地名进行分析,不仅能进一步研究语言,而且能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本文首先概括香港地名的词汇特征和修辞手法,然后分析其与文化的关系。
  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称。地名是历史发展、地理环境、语言变迁以及民族心理因素等综合作用的产物,承载了该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是可流传的活化石。
  罗常培曾说: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的,大部分是地名。可见,语言与地名密切相关,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地名考证大有裨益,而文化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为地名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方法。地名由语词构成,具有语音、词汇、语义、修辞等特征。从地名各个特征切入进行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地名大多从古代沿袭下来,对地名的语源用字进行考证,有助于研究古汉语特征;其次,地名反映一方特色,对地名的语音和词汇进行考证,有助于方言的研究;再次,对地名进行语言学研究能够规范地名,具有现实价值。
  我国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外东侧,全区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香港东临大鹏湾,西与我国澳门和珠海市相对,北以深圳河及沙头角河与深圳项链,南与珠海万山群岛毗邻。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河流短小,亚热带气候。香港人口稠密,大部分是广东人,法定的官方语言是中文和英文,口语上通行粤语、普通话和英语。宗教自由,基本上世界上的各大宗教在香港都有人信奉。本文将从语言学角度分析香港地名的特点、文化成因以及地名的历史变迁。
  一、香港地名的语言学特征
  香港地名同其他地名一样,是由通名和专名两部分组成。通名是一类地名共同的部分,即类名;专名是一个地方文化特征的体现,是该地专有的。通名和专名一般都是名词,偶尔会有形容词出现。
  (一)香港地名的通名
  香港地名的通名有两百多个,大部分来自中原汉语,少数来自华南地区方言。如涌,源自壯语。各方言区及少数民族人民混住之后,这些通名就自然而然地融合到香港的地名中。按照通名的内容,一般将香港现在的地名分为两类:描述自然地理和描述人文地理。描述自然地理的又可以分为反映水文和反映地形的通名,而描述人文地理的可以分为反映聚落和生产、行政及军事单位、人工建筑的通名。
  (二)描述自然地理的通名
  描述自然地理的通名是反映地理地貌的,变动非常少。根据香港的地理特点,分为下列12类:(1)指称山峰,如山、岭、峰、顶、嶂、应、脑;(2)指称盆地,如谷、盆、窝、肚、塘;(3)指称丘陵,如台、背、头、墩、垄、岗;(4)指称植被,如树、林、数;(5)指称山地,如石、鼓、壁、坑、穹、尖、咀、尾、脚、头;(6)指称岩洞,如岩、磡、洞;(7)指称平原,如坪、地、洋、埔、堂;(8)指称海岸,如沙、白、泥、口、门、湾、港、澳、环、转、滩;(9)指称溪流,如水、涧、源、溪、布、涌、河、蠔;(10)指称岛屿,如丫、汕、汀、其、渚、半岛、群岛、洲;(11)指称海洋,如海、洋、凼、水道、海峡;(12)指称湖泊,如潭。
  1.描述人文地理的通名。人文地理的通名是社会变迁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有些并不稳定。具体分为以下3类:(1)反映聚落和生产状况,如家、远、楼、城、房、屋、村、乡、庄、田、井、圳、基、场、房、场、桥、径;(2)反映行政及军事单位,如都、司、市、城、约、炮台、墩台、营盘;(3)反映人工建筑,如大厦、别墅、苑、居、花圃、中心、山庄、半岛、海岸、天桥、交汇处、走廊、铁路、隧道、干线、公园、坟场、码头、机场、水塘、避风塘、寺、园、第、宫、院、教堂、神学院、庙。
  (三)香港地名中的专名
  专名用于区分同类的地域,显示独一无二的特点。香港地名中的专名从词汇特征上看大致分为五类。
  1.名词
  用通用或者专有名词以描述通名。例如:天星码头、白沙湾等。
  2.形容词
  用形容词来描述该地点的特色。例如:清水湾、深水埗、锁匙头、新村、得月楼、红田、白泥、凉水井等。
  3.方位词
  指出该地点在自然环境中的方向或者位置。例如:东湾、南坑、西环、北角、下花山、水边、山顶等。还有的是借助人或动物的身体各部分指出该地点所在的位置,例如:沙头、径口、沙咀、鹿头、洲背。
  4.数词
  用数字的次序和数量作为专名。例如:头排、三家村、六合街等。
  香港地名中有些通名部分已经被省略,只留下了专名部分,这些地名主要是以形容词或名词加在动词之前或者之后组成。例如:分流、春花落、狐狸叫、钓鱼翁等。
  二、专名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
  比喻的关键是寻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将二者联系起来。香港地名中很多是以家禽、鸟兽、鱼类、神话中的动物以及日常工具为喻。例如,狮子山因头顶上的岩石形状如一只俯卧的狮子而得名;鸭脷洲是因为岛型似鸭;西贡半岛北部一处岸边
  ,岩石受风化后,形似长形棺木,故得名棺材角;清水湾半岛南端有一个小海湾,三面环山,北面出口较狭,状似布袋,得名布袋澳。香港地名中的这些比喻形象生动,在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故能够一直保留下来。
  (二)用典
  香港历史悠久,汉朝就已置县于此,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地方性事件,经过渲染之后,便成为典故,人们为纪念这一典故,就会将其作为地名。例如,大帽山南麓山垄附近的大水溪,相传宋末二幼帝与侍臣避元兵之乱,逃到九龙,当时有一位姓曹的老臣,在离乱时散失,大雨后过溪不慎滑倒,被冲至下游深潭遇难,后人为纪念这位忠臣,就把这个潭命名为曹公潭。
  (三)借代
  借代就是依据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香港地名中这种修辞方式运用非常普遍。例如,画眉山是因为该山是画眉的栖息之所;蝴蝶谷是因为蝴蝶数量多而得名;龙虾湾因为龙虾资源丰富而得名。
  (四)比拟
  比拟实际上就是比喻和拟人的混用。香港地名中多是把地理实体比拟成人体的各个部位。例如,尖沙咀中的咀(嘴),沙头中的头,径口中的口,横山脚中的脚等。
  (五)避讳
  有些地名在命名之初是可以使用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来的地名产生贬义,需要更改。更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和专制统治者有关;二是和专制统治者的心理有关。例如,东九龙海附近有一个地方因盛产盐,故得名咸田,后来因为建了住宅区,人们认为咸字不吉利,故改名为蓝田,取蓝田种玉之意。因前者避讳的在古代较多。
  三、香港地名的文化成因
  不同地域或者不同文化,最初大都是互相隔离,各具特色的,这些特色包括语言或方言的差异,也体现在作为语言的特殊成分的地名上。地名除了是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形成必然与其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一)香港地名与水文化
  香港是一个港口城市,四通八达的水运交通不仅改变了香港人的生活方式,也使其成为中國东南方的一颗明珠。香港与水相关的地名众多,如南丫岛、清水湾、平洲、沙头、葵涌、沙田等。地名中沙涌湾等字与水关系密切。还有一些地名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水,但以水生动物的名字命名,如蛤塘、白鳝角等。
  (二)香港地名与租界、移民文化
  香港曾被英国租借,并于1997年正式回归祖国怀抱,其影响在香港地名中也有一定的体现。例如,西贡的白沙湾和尖凤山据说得名于古希腊神话中能够使人回复青春、返老还童的女神西比;位于香港岛的轩尼诗道以总督Hennessy的名字命名。
  19世纪中期,陆续有原居澳门的葡萄牙人移居香港,这一情况也在地名中留下了些许痕迹。例如,大潭水塘东南面被称为野猪林的山岗,据说葡萄牙语为Boa Vista,意为美丽的景色。
  (三)香港地名与宗教文化
  香港宗教自由,信奉者们为了表达神圣之情,通常会建立教堂、庙宇等进行祭拜。儒、释、道在香港影响很大,这在地名上也有所体现。例如,屯门青山湾海滨有一座三圣庙,用于祭拜孔子、释迦牟尼及老子;九龙的黄大仙寺是为了祭奠道教仙师;九龙的慈云山以及大帽山北麓的观音山是为了祭拜观世音。还有一些人崇拜地方性的守护神,例如,车公庙是为了祭拜宋朝时制止瘟疫的车大元帅;伯公坳是为了祭拜土地公。
  (四)香港地名与民俗文化
  香港保留了中国许多传统民俗,风水习俗在香港地名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风水,就是人所居住的屋宇的排列、方向和位置,以及死后坟葬的地点和形势。香港人在命名地点的时候有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名字也是越吉祥越好且讲求生动、雅致。例如,乌鸦落阳童子拜观音狐狸过水是以该村落或者墓地与附近地形的关系而命名,很雅致;狗伸地牛眠地等是以生肖的形状而命名。
  四、结语
  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很多地名消失了,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地名。我们应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加深对香港地名的研究,记录这一文化现象,从而加强对香港这个多元化社会的了解。此外,还应去掉一些不合理的地名,保留能够体现香港特色的地名,统一读音和书写,使香港地名更加规范。

激情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一运用情感智力地理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更多地尊重和关心学生,时刻以人为本,多点人情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给予的温暖。小鹿是转到笔者班上的往届女生,由于半年没有学习,在高二摸底考试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效率提升策略论文摘要小学生在学校中有着非常重的学习任务,而在紧张的学习中学生的心理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而消除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这时学校的体育课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生在体育课上洒汗运动可以帮青山沟满族文化传播场域变迁与建设论文摘要青山沟旅游目的地的东道主,在推进满族文化旅游事业的过程中,构建并发展了满族文化传播场域。这种发展在旅游者看来,体现在满族文化传播场域空间的不断延伸惯习的不断变化和资本的不断转化研究型教师角色的认识及培养论文摘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师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由原来的知识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培养研究型教师并非易事,这需要相应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关键词教师角色研究型教师特征培养模式Abstr英语听力教学的问题策略研究论文论文摘要众所周知,听力在英语学习当中是最为学生难掌握的技能之一,本文将探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听力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掌握好了这些,学生可以及时有效的提高英语听力水平论文关键词论违反合作原则导致的诡辩论文摘要诡辩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较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章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对诡辩的成因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诡辩背后的语用机制。关键词诡辩合作原则语用诡辩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较少受到数据通信与ISDN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ISDN基本特点ISDN的概念是在1972年由原CCITT首次提出并给予定义的,是以电话综合数字网(IDN)和综合业务网(ISN)为基础发展而成的通信网,三者的关系可用表达式ISD关于办好广告专业的几点思考和建议研究论文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广告无处不在的时代,大到城市环境,小到身边的日常用品,无不有广告的缩影。现代广告已演变成了一门新兴的自成体系的学科,它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过程中,经济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关于课堂激励的微论文内容摘要课堂激励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学科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需择时择人激励,控制好激励的度并尽量使得激励制度化。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可以强化教育论文走进童画世界绘画是孩子们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孩子们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绘画有一种天然的嗜好,他们通过绘画感性地把握世界,用绘画来表现他们所见到的所想到的,表现马克思主义环境观点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认识为我们创建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克思主义环境观点与生态文
社会发展合理性的三个问题社会发展合理性是认识主体基于对社会运动规律的共识,它凭借自身的主观愿望或共识,构想社会发展的面貌或蓝图,并最终通过社会发展的客观效果检验的一种理性认识。在社会发展合理性概念中,主要分析从摆脱贫困中看哲学工作者的使命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同志在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时所著,总共收录了29篇重要讲话文章。书中紧紧围绕宁德地区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主题,鲜明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把心贴近群众等富有时代论哲学与人生哲学是以提高人生境界为目标的学问,以其独特的方式引导人深层次地思考人生,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哲学赋予我们智慧,让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世界,理性的姿态对待生活,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积极对资本二重性的哲学思考与分析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意义上的作用,即交换作用,后者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即货币是资本运动最终的目的。资本运作中的货币是作为资本的货币,在流通过程前后的货币是不等量的,如果前后的货币等量,那么这个运动过程浅析单向度的社会在当今以科技发展为背景和以技术理性所形成的一种新的统治体制的世界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异化和物化的形式。它并不是马克思所说的自我折磨自我牺牲的生存方式,而是人们积极主动的并且带有享乐探讨本体论证明与语言的实际性以梅亚苏有限性之后为例在有限性之后(AprslaFinitude,以下简称AF)第一章中,甘当梅亚苏(QuentinMeillassoux)围绕近代哲学(尤其是从笛卡尔到洛克)中关于初性次性的论辩入手,分析康德著作中对于惊赞一词的理解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最后结论部分有两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话,也是刻在康德墓碑上的两句话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浅析现象学的社会空间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和技术批判1947年,马尔库塞与海德格尔之间的三封通信7成了20世纪两位伟大思想家最后也最直接的思想碰撞。在某种意义上,这次碰撞隐含着更深层次的争锋和对话,也就是说,在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主义思关于哲学不是什么的探问哲学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哲学的自身反思,即追究哲学是什么这样一个最具根本意义的问题。然而,哲学是什么与哲学不是什么是不可分割的,它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肯定就是否定,不从否定的角探讨当代教育哲学研究的问题走向视域立场与观点教育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已经存在百余年。百年来,这个学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与进步,诸如杜威罗素雅斯贝尔斯等伟大的哲学家对教育哲学的贡献,使教育哲学成为20世纪西方最重浅析历史哲学的时间尺度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曾说,历史学是关于时间的科学。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存在差异,这常常影响着他们的历史观念,并塑造着历史学的风格。司马迁所云通古今之变,旨在强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