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国哲学史上的非实体思想

  中国哲学史上的非实体思想          中国哲学史上的非实体思想			     中国哲学史上的非实体思想 本文认为,中国哲学的基元范畴"五行"、"阴阳"、"气"、"道"和儒、释、道三家的形上学,不是西方前现代哲学的实体主义的,而是非实体主义的。
  实体(Substance),又译为本体,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范畴。其含义一般指一个本质上独立自存和同一不变的存有,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原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独立存在的东西,是不需要用来表述其他事物而又不存在于其他事物之中的东西。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第一实体,它在逻辑判断中永远是主词,而其他的东西,如性质、关系、数量等均依附于实体,处于宾词的地位。亚氏认为,实体的主要特征是:它是"这个"而不是"如此",是独立的,可以分离存在的;实体在保持自身不变的同时,允许"由于自身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性质;但变中不变的东西是实体,它是生成变化的基础。理想的、绝对的实体是不能有变化、不能与其他存有或实体有任何内在的关联的东西,是没有活动作用可言的存有,例如巴门尼德的"有"与柏拉图的"理念"。亚氏认为最高的实体是永恒不动的、无生无灭的,是万物运动的最后动因,即第一推动者——神。作为基元概念和基本思想,亚氏的实体观在中世纪和近代西方哲学中颇有影响。
  一、 从中国哲学的原型观念谈起
  反观中国哲学,大体上没有上述的"实体"概念。我们不妨讨论中国哲学的几个基元范畴。
  第一,"五行"。"五行"学说起源甚早,《史记·历书》说黄帝"建立五行"。公元前22世纪的禹也说到"五行"。这一范畴在文字上初见于公元前20世纪的《夏书·甘誓》,阐发于公元前12世纪末武王克商后,箕子对武王所讲的著名的《洪范》这篇文章,又遍见于《左传》、《国语》、《墨子》、《孙子》、《荀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黄帝内经》、《春秋繁露》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1]近世以来,"五行"被人们解释为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元素(水、火、木、金、土),这其实是一种西方化或泛西方化的解释。
  "五行"之"五",与上古社会的数术观念有关,与原始宗教、巫术、占卜、天文、历算有关。这种数术观追求一种神圣而和谐、天地人相通、世间万物各安其位、完美有序的原则[2]。亦有多于五数的,如《左传》引《夏书》"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亦有少于五数的,如秦有白、青、黄、赤四帝之祠,汉有"仁、义、礼、智""四行"之说。
  "五行"之"行",从字源学上来说,许慎《说文》解释为"人之步趋也",即如人步行、趋走一样,一徐一疾。这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活动,一种行为。其实"五行"是相互作用的五种力量、五种能力、五种活动、五种动因,及彼此间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秩序和过程。冯友兰先生说:"我们切不可将它们看做静态的,而应当看做五种动态的互相作用的力。汉语的‘行’字,意指to act(行动),或to do(做),所以‘五行’一词,从字面上翻译,似是five activities(五种活动),或five agents(五种动因)。五行又叫‘五德’,意指five powers(五种能力)。"[3]先民并不把"五行"视作静态的五种原质,反而非常重视这具有水性、火性、木性、金性、土性的五种力量、动势的功能和彼此间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所以"五行"不是本质上独立自存、同一不变的五种实体,起初曾被指代为五种神祗或五种星宿,然最常见的特别指"五气"和"五德"(即五常,仁义礼智圣)。
  我们祖先所重视的是"五气"的性质、作用,与阴阳、四季、五方、五味、万物生长收藏的关系,及其相互促进(相生)的原理;推衍到王朝的兴替、政治的治乱,则重视数种力量的相互制约(相胜、相克);运用于人的身体,则强调五气的相生相克、协调、平衡,并以此解释生理、病理。[4]五行学说曾被广泛地应用于天文、人事、生理及精神等各方面。"五行"学说的重点不是用来解释世界的构成,而是用来说明世界的生息变化, 指出自然、社会、人身的现实存在和未来趋势是由显现或隐态的、性状各异的"动势"、"能量"之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并随着多重力量的彼此消长而变化。它不是以静态构成论的方式说明宇宙,而是以动态的机体论、关系论和过程论的视域观照世界;它不甚关心世界的原质和规定世界的终极、绝对、永恒不变、无生无灭的本体,而是肯定事物内外力量、功能的多样性、流动性及能量、信息相生相克的网络系统和秩序,转化的契机、过程,并预卜它的前景,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五行相生""五行相胜""五德终始"诸命题的要旨。董仲舒《春秋繁露》讲"比相生而间相胜",指出事物生息变化过程受到两种相互制约的力量的作用,即五行中相邻者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间者相胜(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我们这里且不去评论五行学说及其具体运用,但不难看出古代人把自然、社会、人生(包括人身与人心)都看做是连续的、流变的,关注隐伏其间的多重活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阴阳"。这一对范畴是用来表示自然天象和人事中的两种基本势力及其相互关系和由此导致的变化发展过程的。伯阳父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上》)范蠡说:"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国语·越语》)《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一章)《庄子·知北游》:"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忘而存,油然不形而神";《 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管子·四时》:"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荀子·礼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周易·系辞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综上所述,"阴阳"范畴表达的是一种宇宙秩序。在自然、社会等一切现象中,莫不有相依相待、对立统一的两大势力、活动、能量或信息;它们的交互作用,使得事物产生种种色色的变化;自然之道,正是二者的统合、和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转化。任何一方偏胜,不能"交通成和",则失去了"阴阳大化"的秩序。阴阳失调,就会发生问题,而不能使"物生焉"。因此人们要善于"燮理阴阳"。在《周易》哲学中,阴阳的变化系统非常生动,非常复杂,决非"正——反——合"或"对立统一"等公式所能涵盖得了的。
  "阴阳"初指日照的向背,但上举先秦资料均指"不形而神""若亡而存"的阴阳之气。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孕育万物,产生万物,生生不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说阴阳为万物之根本。但在这里,阴阳之气并不能理解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因为无论是"阴"性的(否定的、潜在的)力量,还是阳性的(肯定的、现实的)力量,或者蕴含有这两方面的"阴阳一气",都不是独立自存、同一不变的存有。说阴阳之气是万物之根本,也不是从"本原"的意义上来说的[5]。它自身是有内在张力的,变化的,互动的,互相涵摄的,有作用的。"阴阳"范畴较之"五行"范畴更方便地说明了天地万物内在的矛盾运动和变化发展。《易经》把阴阳变化的复杂性凸显出来了。
  第三,"气"。五行是气,阴阳也是气。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把握宇宙的方式,气论则更是。"气"是无形无象、无所不包、弥沦无涯、浑沌絪緼的东西。举凡自然、社会、人生活动、肉体生命、精神境界、道德意志、艺术审美,无不可以言气,因而有云气、天气、地气、阳气、阴气、精气、元气、五行之气、人气、正气、邪气、贼气、治乱之气、鬼神之气、浩然之气、文气、气韵、心气、志气等等称谓。气所表达的是自然生命、文化生命、精神生命之流,是机体变化的连续性和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气依不同存在层次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如形质、功能、生命力、意识、精神、心灵等都是气;气的运动(聚散、屈伸、升降、动静)展现出事物的变化[6]。春秋时医和提出"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孟子·公孙丑上》:"气,体之充也。"《礼记·祭义》:"气,神之盛也。"《管子·内业》:"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淮南子·天文》:"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从以上材料可知,"气"是形神兼备、能质混一的,"气"很难用"物质实体"来概括。至少亚里士多德的个别实体和形式实体,形式——质料学说,直至笛卡儿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的二元论和斯宾诺莎把物质与精神、广延与思维看做唯一实体之无限属性的思想,与气论的路数是格格不入的。实体在斯宾诺莎那里是唯一的物质,然而"气"却不是。即使是引进了"能动的原则""活动的力"的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亦与气论不同。李约瑟曾就冯友兰把"理——气"诠释成"形式——质料"提出质疑。李氏认为,儒道两家"共同阐发的有机自然主义已极具现代气息,其与现代科学的宇宙观的合拍之处,比冯友兰认识到的要多得多。……新儒家的两个基本范畴是理(自然的普遍形式和特殊形式)和气(物质——能量)。冯友兰把这两个范畴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和质料相对等。此论大谬不然。"李氏认为,"气概括了物质的细小精微状态,其含意比我们使用的物质——能量要丰富得多。"(郭按:气是物质、精神、能量与信息的统合)。李氏的结论是:"中国人的永恒哲学从来不是机械论和神学,而是有机论和辩证法。""西方的有机自然主义之花曾得到过中国哲学的直接滋润!"[7]这启发我们思考,中西哲学宇宙论框架不同,对宇宙的观照方法不同,"实体论"与"道——气"论恰好是不同的范型。
  新近关于气论的研究都区别了气论和原子论,并把"气"与"场"联系起来[8]。张载所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后四个字是说气的本然状态。在气的聚散变化所形成的物质、文化、生命活动、精神现象中,并不孤立存在着任何原始的、恒定不变的、作为一切物质性基础的物质特性的"气"实体本身。
  第四,"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周易·系辞传》)。戴震解释为:"一阴一阳,流行不已,生生不息。主其流行者,则曰道;主其生生言,则曰德。"(《孟子私淑录》卷上)又说:"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行亦道之通称。"(《孟子字义疏证》卷中)"道"本指人行走的道路,后引申为道理、过程、规律。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人之道。儒家之道是"天"这一神秘创造力生养万物的发展过程。朱熹也把"道"视为形而上者,把"阴阳之气"视为形而下者。道家之"道"更有特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是不可以任何名言概念来加以限定或范围的。魏晋玄学家多把"道"解释成"无",也就是无终始,无局限,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可能性。"道"并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大化流衍、运动变化的历程。"道"是由阴阳刚柔等多重力量交互作用而成的由潜在到现实、由否定到肯定、由无到有、由一到多(或者相反)的运动。"道"又涵盖了事物彼此之间、事物与事物之全体间的多重关系。
  "道体"在道家哲学中是深奥的形上本体,包孕有无,尤以玄秘为特点。故《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王弼释"道"为"无",解为"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寂然无体,不可为象"。可见"道"不是实有层的实事实理,而是作用层的空灵智慧,不可能用理性思考、概念语言来把握,不执定在任何单一的位置上。这启发人们透过无穷,接纳现实世界相依相待、迁流不息、瞬息万变、复杂多样的生活,以开放的心灵破除执着,创造生命。从这些特点来看,我们很难把"道体"解释为"实体"。毋宁说,"道体"是"无"体、"空"体、"虚"体。这当然是就它的空灵性、包容性、无限性、创造性、流衍性、相对性、整全性等特点而言的。这里的相对性是说,道正是在一切事物的相对相关中显现出来的。
  以上我们简略考察了"五行""阴阳""气""道"等原型观念,这些都不好拿西方哲学的原型观念"实体"相比附,因为它们都不是可以让人们孤立地来观察、捕捉、衡量与确立其实在与性质的存有。这些观念大体上表达了有机自然主义的哲学所强调的化生性、连续性、无形性、功能性、整体性、直观性、辩证性的特点,表明中国人的宇宙观,中国人的思维、行动、审美方式走着另一条道路,与西方实体主义的个体性、间断性、有形性、结构性、组合性、机械性、思辨性等有明显差异。
  二、儒释道思想中的非实体论式
  西方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的形式实体观或物质实体观强调主客体之间的分裂与紧张,强调精神实体或物质实体的绝对性和静止的自立性,以认识主客体的对立作为寻求世界本体的前提,把人与世界分割开来,把人、人生、生活的意义与目的排斥在这一学说之外。中国儒释道的思想架构恰恰与此相反。首先,中国哲学始终是在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统合的基础上考虑问题的,即使对本体的追寻也是如此。其次,中国哲学中的宇宙、世界、自然,不是实体论或本质论意义上的宇宙、世界、自然,而是人与宇宙、世界、自然之无限多样的关系、意义和可能性等全面而多层次的展开。再次,中国哲学的本体不是固定的精神(或物质)实体,而是永恒运动变化,并贯穿到人的现实存在和生命活动中去的意义世界。以下我们简略谈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非实体论特征。
  第一,儒家。儒家天道、天命流行之体的"生生之仁"学说,是以人与世界的感通性和动态流衍性为特点的。儒家的"仁",就是"生",就是相互感通,亦即天与人、物与我之间的相互依藉、相应变动、交相感通。它们在一定意义上是互体性的。儒家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都处于一种动态、生机的关系之中。
  如前所述,"五行"之"行","阴阳"之"气","天道"或"人道"之"道",表达的是动态流行的、生生不息的、变化不已的连续性、整体性的观照宇宙的方式。《周易》哲学的易道易体,是相对相关、活动作用的本体。"太极——阴阳"的模型,把本体与功用、本体与现象动态地统合在一起。自然、社会、人生,就是一生机的全体,是各种差异的活泼统合。在这里,"太极""乾元"本身是创生性的。此"体"就是一切变化的过程,是持续的创造性,是一切生命的发展,乃至是一切价值理想的完成和实现。易道易体的另一原理,则是有机联系、旁通统贯、和谐互动。如此,宇宙、社会、人生并没有间隔,心物之间、主客之间、天地人我之间,交互感通,彼此不相隔绝。
  《易》之太极,可以说是主体,但不是西方实体意义的本体。太极是宇宙生命之全体及其流衍过程,是阴阳、刚柔、乾坤相摩相荡的动态统合。太极、天道流行之体,不是绝对,不是超绝本体,不是如如不动的人格神,而是本然的真实,是无穷的创造力。
  在西方实体主义的形上学中,"独立存有"的实体、"独立不变"的"绝对"是没有活动作用可言的存有。此说以独立不变的理想世界为真有、实有,以活动作用、变动不居的经验世界为假有、为虚幻。实体主义的存有论的特征是相对而无相关,有分别有距离而无内在联系。其极端——绝对的一元主义,则既无相对又无相关。其终极关怀,是执著一个"逻辑的上帝"[9]。
  儒家哲学之"天"是一切价值的源头,是具有超越性的、宗教神学意味的、让人虔敬、敬畏的形上本体,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的超越理据。但"天"同时又是具有无穷创造力的流行之体,化育了万物。这一创化力可以范围天地,生生不息。"天"与"地"与"人"与"物"交相贯通。"天"与人事、物理有密切的关系。天、道、性、命不是隔离的,人与神、人与自然不是隔离的。"天"把它的性份赋予"人""物",人性、物性之中同时也就含有了天性、神性。"天"内在于人、物之中。不同的人、不同的物,因此也有了神秘的创造潜能。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中庸》讲:"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赞助天地的创化,人与天地鼎足而三,从而有了自身的价值。人通过"天"所禀赋的创造潜能的发挥,通过道德修养的径路,可以上达天德。人生实践的目的、意义也就包含于其中了。所以冯友兰先生以"极高明而道中庸"作为儒学乃至中国哲学的要旨。超越的理想境界,就在凡俗的日用伦常之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之中!这正是中国哲学形上学不同于实体主义形上学的可贵之处。
  第二,道家。整体的和谐与物我的相通,也是道家形上学的特点。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不仅是庄学、道家,而且也是整个中国哲学的中心观念之一。道家哲学,更注意把自然与人看成有机的统一体,强调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和。庄子的"无待"是以"有待"为前提的,即先肯定万事万物的相依相待,然后才能超拔出来。庄子的"齐物"也是以承认现实世界的"不齐"为前提的。庄子的智慧,就是启悟人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在"不齐""有待"的世界中,接受现实,面对现实,调整身心,解脱烦恼,求得精神的超脱解放。庄子的相对主义也颇为人所诟病,其实那也是一种空灵的智慧。庄学不强调道是一切事物的源泉和原始,而肯定它是一切事物的整体活动。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待相关的,没有绝对的事物或宇宙中心。所以庄学反对唯我独尊,主张容忍各相对的价值系统的意义,决不抹煞他人、他物的生存空间,以使自己的生命从紧张、偏执中超脱出来。庄子要求人们不必执定于地籁、人籁,而要倾听那自然和谐、无声之声的"天籁",以会悟生命的限制和有限时空、价值、知性、名言、识见及烦、畏的束缚,从而使生命的创造性爆发出来。庄子巧妙地指出人的孤独的生存处境,人与人、人与动物等等彼此间的隔绝和不理解,然后让你在生命的体验中消解隔膜,走出孤独,而达到与天地万物的同体融和。这是庄学最高的意境和最终的落脚点。而所谓"见独"("见道"),只是层层解脱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最终还是要破除无量的执着,方能与道同体,超越生死的系缚。
  老子之道与庄子之道略有区别,它是先天地生又在上帝之先,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但老子之道也是道体与道用的整合,同样也是离用无体的。老子之道必然贯穿到自然、社会、人身与人心之中,贯穿到现实之中。对于老子之道的会悟,更必须破除有限心智的迷执和有限知识的遮蔽,破除物我的对峙、主客的分裂。道家的超越之道同样内在于现实世界、现实生活之中。不过它常常用否定、消解的智慧,破除迷惘、困惑,解放心灵,使你更有睿智地面对复杂的大千世界和不同的际遇、坎坷。所以真正的体道者,一定能用大智慧更好地生活着。道家的圣人、真人、至人、神人、天人的人格境界与儒家圣贤人格常常是相通互补的。山林与庙常、遗世独立与

911事件与北京供电安全综合新能源论文(1)震惊世界的ldquo911恐怖袭击事件rdquo之后,全世界的人们,无论你出自什么立场,无论是从震撼悲痛还是幸灾乐祸之后,都不得不开始思考着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它究竟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公共选择学派的宪政理论公共选择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政治学的传统问题,简单地说,是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公共选择的主题就是政治科学的主题,即国家理论投票规探究透平压缩机改水冲车的前后比较1。1透平离心机压缩机主要特点透平压缩机为单吸入双支撑式共四级叶轮分两段,每段两级叶轮,该机是利用齿轮联轴器通过齿轮增速机,速比DA35041是2。977,PFCO2400是2。7浅谈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摘要随着网络系统的不断发展,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也迅速发展。但从我国电力监控及系统安全防护工作的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为确保不发生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钢结构T形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分析及数值模拟摘要为了分析钢结构T形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性能,对10个不同构造参数的T形连接件进行试验及有限元研究,比较T形件构造参数变化对高强度螺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高强度螺栓受力进行数值模拟谈少林音乐大典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护摘要通过勘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雷击事故现场,分析事故原因,结论是接地装置不合理电源信号线缆未采取防电涌措施提出防雷改造措施,增加线缆防电涌和合理布置接地装置的防护措施,并总结雷电防护关于解决中国养老保障问题的实现方式与步骤论文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建立和完善一个良好运营的养老保障体系,有效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因而,面对中国目前现行养老保障所处于的困境和未来养老爆铁路工程施工中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护的应用研究铁路路基定义为支承轨道和传递列车荷载的建筑物,或按线路的线形要求进行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岩土结构物。为了给铁路运输提供安全可靠的通道,在进行铁路路基施工时,针对各种各样的复杂地形,必须交通工程及安全设施课程试题库的研究与实践为了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进行课程试题库的建设。建立试题库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有利于促进良好学风的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析摘要文章研究了水利工程所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关于对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一些解决办法和措施。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解决措施1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问题(1)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很水利工程中造价体系与施工管理水平关系摘要造价体系与施工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造价体系的完善都显得尤为突出,通过对工程造价体系结构特点的分析,得到了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着重分析了
浅析端午节的商业价值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之中,成为时下议论的重要的话题。众所周浅析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一群众文化的概念学术界对群众文化的概念各抒己见,均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时期的群众文化进行了定义阐述。但经过笔者调研认为其含义可归纳为第一,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群众文化是群众以满中亚地区伊斯兰教因素探析摘要中亚地区是世界上宗教问题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自伊斯兰教传入以来,宗教就成为该地区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因素。前苏联解体后,其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中亚再次成为各种政治力量角逐的焦家乡的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我的家乡坐落在水黄公路边上的一个小村里,是一个全布依族的小村庄。在家乡过节是我们最快乐的事了。家乡最热闹的节日就是端午节。爸爸告诉我端午节就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端午节与端午节邮票端午节与端午节邮票ldquo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rdquomdashmdash民谣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浅谈古代入学典礼在古代,孩子们的学费没有定额。一般由家长根据家庭情况自由奉送给老师。以下是由品学网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古代入学典礼,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品学网范文大全。入学之论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必须也像其他课程一样进行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我们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在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改革与研究下,我们发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摘要五千年华夏文明,中国古代学者以其丰富的思维智慧提出的各种管理思想对我国乃至世界的企业管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吸取重阳节的起源及风俗文化一重阳节的起源一般来讲,重阳节的某一些习俗在先秦时的社会风俗中就有显现,到了东汉时期,重阳节正式形成,至六朝时定型,成为广泛流传于百姓中的重要传统节俗。二重阳名字的由来重阳二字的由在新兴群体涌现的背后对小资BoBo族IF族群体的研究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尚自由选择,追求个性彰显的时代。人们在物质上会追求衣食住行的富足,在政治上争取应得的公民权利,而在文化上则力趋高雅超凡脱俗。而个性的高扬也离不开群体的认城市贫困人口的群体认同与社会融合摘要本文侧重从心理与文化的角度研究城市贫困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认为,由于城市贫困人口大多认同贫困群体,从而在心理上拉开了与非贫困群体的距离,出现了与社会分离的趋势,这不利于社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