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聆听生活的质感谈经济节目中音响的运用(1)

  电视的本质是视觉的"画"和听觉的"声"有机结合的形象传播。"画"和"声"是视听艺术的两条腿、两个侧面、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承担着传播功能。从总体上来说,它们是相互配合的伙伴关系,两者各显神通,缺一不可,轻一不可。电视中的声音包括语言(包含解说)、音乐和音响。声音的作用与地位在电视创作中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在创造"最丰富最复杂的视觉形象世界"的同时,创造"最丰富最复杂的声音世界"。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电视工作者往往重视了对画面的处理,而忽视了声音的效果,或者只注重运用声音中的语言和音乐,而忽略了音响这一重要因素。有的甚至在从事了多年电视节目制作工作后,竟然还不能正确认识什么是音响,音响和音乐有什么区别,他们往往把音响和音乐混为一谈。出现这种情况,我想,也许是由于音响的基本作用和美学功能还没有被人们所熟知。在这里,我谨结合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对经济节目中音响的运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在经济节目中,构成"声"的诸多因素,主要可分为三大部分:音响、音乐和语言(包括解说词)。其中,音响是指影视艺术中除对话、音乐之外所有声音的统称。而音响、音乐和语言(包括解说词)三者虽然内涵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外延又往往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如秋虫的悲鸣与林鸟的欢叫往往都具有音乐的旋律,而在商场或者聚会现场拍摄的专题片中,背景纷纷杂杂的人声本应属于语言的范畴,但是因为含义模糊,且并非表现主题所必需,所以也就具有了音响的功能,而且这样的音响的运用往往能带给人很强的现场感与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音乐、语言与音响是互有区别又可互相转换的,这不仅仅取决于节目制作者的艺术加工,也与观众的感知能力与理解程度有关。
  总之,声音的三个因素在电视创作中是各司其职,但又相辅相成的,它们同视觉因素结合成有机的统一体,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音响的内容往往是复杂多变的,而它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一般的节目中往往更注重音响的象征、比喻、夸张等渲染感情的特点。而经济节目的经济性又使其具有了更鲜明的特点,这一般表现在音响运用的频率,节奏时间的长短,以及感情色彩的选择等方面。如今的经济节目可以说与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近,与老百姓也是越来越近。过去,经济节目给人的印象只是会议报道或数字播报之类的。而今天,电视可以说已经全面介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当你看着那学本深奥的经济学理论,在电视屏幕上,演译成一个个就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当你看着节目中的主人公在经济大潮中感受与自己或相同或不同的经历,当你看着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经济信息如潮水般的涌来你才会深切的体会到经济大潮就在眼前,竞争就在眼前!
  于是,在这样的基调中,经济节目中的音响也就先天的具有一种快节奏、高频率的特色。在感情色彩上,也总是给人一种积极向上,跃跃欲试的感觉。例如在《走进秋天的故事》中,在介绍下岗女工庄妈妈开办的庄妈妈净菜社时,就多次运用了加工过程中切菜的声音,那快节奏的"锵锵"声既让人感到她们工作的艰辛,又让人体会到她们自强下息的精神。所以说,音响效果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地位绝不低于语言和音乐,音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强烈的表现力。下面,我们就结合音响在经济节目中的运用谈一下音响的基本作用。
  首先,音响可以渲染、烘托环境气氛,刻划、描写人物心理,它使电视节目(包括经济节目)具有了不可忽视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生活本身是有声、有色、有形的。画面能再现现实生活的形与色,是连续的,声音则是现实生活的声的体现,是片断的。当画和声有机协调,巧妙配合的时候就产生了立体的、连续的、完整艺术的效果,给观众一种真实的立体感受,使人们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我们说电视之所以拥有一个宠大的收视群体,主要源于它作为一种双线传播的媒介,它所传播的信息更接近于真实,而音响效果无可置疑的逼真性在其中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经济节目中,无论是对经济人物的采访还是对经济事件的报道,都离不开人物与事件所处的环境,他们的真实源于环境的真实,而音响恰恰就是再现真实环境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养犬女工 李玉俊》一片中,开场画面是一个远景在缓慢的横摇中,一片砖瓦房屋出现在观众面前,如果仅限于此,给人的印象也只是实物,缺乏生活气息和立体空间感。不过,作者借助画面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音响效果,随着画面的由远及近,犬吠声也由弱而强,给人一种群犬争吠的感觉。于是,一个农村家犬养殖场活生生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在此处,作者虽不着一词,但透过群犬此起彼伏的叫声,令观众潜意识中,对养殖的红火与兴旺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下文塑造养犬人李玉俊这个成功者的形象的出现,埋好伏笔。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当然,在电视艺术中,画面对于提示环境背景,可以说是最占优势,但单纯地以画面和音乐比较往往表现的单调、呆板。如果能恰当的将音乐改为音响,那么一个真实的艺术环境就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并且能给予观众超出画面之外的外延空间。同时,通过音响的不同混响,还可以表现出立体空间的质感和密度,并且通过画面中的人和物在不同的空间中的运动,以及不断变化的音响,表现出声源与观众的距离,暗示出人或物在荧屏空间里的运动方向,体现出声音的景别和层次。例如,97年,记者随车赴河北辛集采访。
  在河北辛集光羊真皮制衣有限公司,参观了一套完整的皮衣加工、生产的过程,由羊皮的鞣制、上色、喷光到成衣的画片裁剪、缝制直至成衣检验入库。在不同的工序,记者采用了同期声拍摄与主持人出镜解说相结合的方式,于是,鞣皮的大转桶缓缓转动而发出的深沉的轱辘声,生产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都作为最贴切的环境音响采入专题片中,增强了真实感。随着片子的播出,在潜移默化中,这些环境音响成为产品质量与企业实力的有力证明,在消费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企业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回报。
  此外,环境音响的主观处理,往往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的心理变化和人物情绪变化起陪衬、烘托的作用。比如,车站送行,再没有用汽笛长鸣与火车隆隆的起动声更能震撼人,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了。环境音响的主观处理在经济节目中同样有精彩的运用,如在《走进秋天的故事》一片中,主人公林明钢原是航运公司的一名员工,主动辞职后,成了一个个体小老板,正处在创业的起起落落中。在一次与原公司的老友聚会中,有人吹起了口琴,琴声响起,大家的心也随着乐曲悠扬地飘散……在这里,作者就充分利用音响渲染气氛,成功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是极具神彩的一笔。我们可以一起来回味一下,画面只是简单的切换,吹口琴的人、旧船上聆听的人们、一张张饱经风霜的面孔、旧船、滚滚的江水和远处岸上林立的大厦。这些画面都是由悠扬的琴声和滚滚的江水声串联起来,于是一种生活的沧桑感油然而生,对生活的万般滋味也尽在不言中,生活的质感也跃然眼前。
  其次,音响在经济节目中的运用还能渲染情绪。作为一种高科技的传播媒介,电视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电视艺术的体现同时需要观众的视觉文化配合,即电视节目要调动观众的想象、联想等综合感受能力。苏联现代心理学家津琴柯指出:"联觉出现在各种不同的感觉中,其中最常见的是视听联觉,亦即在声音刺激物的作用下,主体所产生的视觉形象。"音响作为一种外界因素,它能让观众把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在心理上引起的刺激与感受,同屏幕画面的音响密切地联系起来,或潜移默化,或直截了当地刺激观众的感官,诱发观众的想象,引起情绪波动、心灵的共鸣,从而造成观众与电视节目的心理互渗性和心理演绎性。比如,在介绍新型游戏"匹克搏"的专题中,我们的记者与主持人亲自上阵,身着迷彩服,手持专用枪械,冲锋陷阵。在节目的表现中,我们并没有全部采用远景、全景,而是通过大量近景、中景,甚至特写,来贯穿全片,同时配以时疏时密的枪声,于是虽然观众面对的只是某个人的单个镜头,但在观众的脑海中却再现了一个完整的"战场"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后,音响还具有结构叙事的功能。一部成功的电视作品,总离不开音响对结构的积极参与,音响作为电视艺术中一个重要的审美元素和信息媒介,经常显示出一定的结构功能。一段音乐,一席演说,一声汽笛长鸣,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音响凭借其蕴含的逻辑,将不同时空的画面自然流畅地组合在一起,在这里音响已不是作为画面的陪衬,而成为画面积极地补充,音响在叙述交待着事件的过程。比如:我们在为某洗衣粉拍摄的广告专题中,开场是男主人公下班回到家中,发现妻子不在,并留了一大堆衣服要洗。在这一段,我们并没有刻意地描绘男主人公的面部表情,而只在昏暗的楼道里,通过男主人公模糊不清的背景,和沉重的脚步声来体现出男主人公劳累了一天,疲惫不堪的状况,这里的音响运用的是用脚步声来叙述事情,表情达意的。
  以上所谈的音响,尤以同期声为多,但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对音响的运用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运用同期声的水平上,因为各种音响的音质与音色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平时就应该不断的留心揣摩身边的各种音响的不同规律,不断地培养自己音响应用的意识,提高音响的制作与运用技巧。一期精品的经济节目,在制作之初,编导人员心中不仅要有一个镜头与语言的结构框架,而且要有一个音响运用的整体框架。总之,音响可以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与描写人物心理(包括经济节目)因此具有了真实感与亲切感,音响还具有渲染人们的情绪,及结构叙事功能,所有这一切,都是来源于生活,应该由我们用心去细细品味。只有这样,观众才能在电视节目中去聆听生活的质感。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浅析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体育是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产业是人类通过长期体育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迅速发展着。有缘与大型体育赛事结缘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摘要以2000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用灰色关联系统模型分析二者的协调性,发现西部协调值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但西部地区的协调质量低,东部地区的协调质量较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挑战与变革内容提要作为一种新兴数据处理技术,大数据通过收集挖掘分析来自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领域的海量信息,为国家风险预测和公共决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大数据时代的全球即时沟通海量数据挖掘与利浅谈如何从法律角度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原因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方面。而法治教育又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更应注重对其进行法治教育,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从青少年身体论藏族舞谐的形态特征及其训练价值毕业论文摘要整个西藏西部的民间歌舞5光10色,风格各异,品种繁多,呈现出明显的多风格特征。在所有的民间歌舞中,名目繁多对社会生活影响最深刻流传最广的还是堆谐。藏族舞蹈中最具特色的1新时代小学数学和谐课堂的构建教育学论文摘要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先通过简单的实例将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原理教授给学生,然后通过学生的分组交流等办法,使学生能够更充分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可以在讨论中发现和学习到更多浅析湖南新版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毕业论文摘要音乐教材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和载体,1套好的音乐教材应该是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新湘版初中音乐教材在1定程度上增加了民族音乐份量,突出了民族音乐的地位新经济时代的数学教育研究论文推荐摘要新经济时代,处处离不开经济问题,数学教育也不例外。本文从新经济时代发展的数学观入手,分析了新经济进代数学教育中渗透经济问题的教育意义和途径。关键词经济数学教育途径新经济时代,处浅论让阅读课充满时代气息摘要甜甜的泥土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鉴于它在内容上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注意恰当分析指用创新思维奏响京剧艺术的时代乐章一京剧音乐创作现状的认识但是,由于戏曲音乐在戏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创新发展的水平如何,直接关系一个剧目乃至整个剧种的艺术风貌。因此,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与会者也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近论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时代适应力内容摘要视唱练耳课作为基本乐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这门课学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地影响学习者的音乐素质修养。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高师音乐教育迅速
基于末日哲学家的分析哲学电影的去疆域化源自于吉尔德勒兹等对于电影与哲学的探讨。在电影1运动一影像中,吉尔德勒兹(GillesDeleuze)利用电影业中的术语详尽阐述了他对于影像的哲学概念与想法。他认康德时间学说探究一康德时间学说的内容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系统阐述了时间的时间学说。下而从时间是先天综合知识何以可能的必要条件时间为经验知识划定范围和时间作为先验图型的构造二个方而来理清康德的李泽厚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探究引言李泽厚是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哲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以提倡和宣传实践美学而成名。70年代末,他开始转向对康德哲学的研究。作为研究的重要成果批判哲学的批判于1979浅谈太极拳的养生哲学太极拳是享誉拳坛的内家三大拳种之一,其高深莫测的技击武艺和匪夷所思的养生功效让人叹为观止,吸引了当今世界数以亿计的人趋之若鹜,进而成为太极拳门下弟子或爱好者,每日勤练不辍,蔚为大观浅谈因象以明理论程颐易学的卦才说近些年来,中国学界对程颐易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也需看到,其中多数论著要么是抽取其中与理学相关的内容予以论述,要么是泛论程氏易学以义理解易的特色。在我们看来,这两种倾向都解读黑格尔小逻辑导言中的哲学观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ldquo解读黑格尔小逻辑导言中的哲学观rdquo,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气质以言性浅析朱熹气质之性概念的哲学气质之性这一概念虽然不是朱熹最早使用,但是,在他的文本中保存了大量关于这一概念的讨论。就朱熹对这一概念的使用以及大量讨论来看,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第一,从朱熹对于性的概念的界定小学音乐教育与良好性格培养的研究论文一个人的心理缺陷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就是性格缺陷,性格缺陷对一个人会产生很多危害,因此,我们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抓住儿童期这个性格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对其进行好的引导。那么,通过什么样探究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做的创新论文随着学校新课程改革的蓬勃展开,音乐课堂教学也在不断的进行者探索,创新。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人文,创新都是第一位的。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音乐表演专业实践化的必要性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教授内容也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走上舞台,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而一个人的舞台表现能力需要经历无数次的实践和音乐选修课美育教学体系建设探析摘要本文提出在音乐选修课美育教学体系的建设途径在多媒体环境中构建对音乐选修课中的美育教育支持体系,借助多媒体环境营造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注重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