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论文

  摘要:在工科非化学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我们针对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在充分考虑非化学专业实际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课堂教学形式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非化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非化学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在我校一般在大二下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尚未接触过多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另外,对于非化学专业类,有机化学课程课时较少、知识点稀碎繁多、理论性较强,学生的直接感受是有机化学非常难学,使用的机会少,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积极性,甚至导致不喜欢这门课程。这导致此门课程教学效果差,更不利于学生对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1]。因此,本文对此课程的教学手段和内容进行初步探索和深刻总结,旨在提高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兴趣不足
  通常有机化学以官能团分类为主线,阐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征、物理性质和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的类型及规律、合成和与此相关的理论问题,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简单有机物的基本有机合成原理及方法。因此,有机化学理论性强、反应和方程式众多等,并且现在教材主要考虑有机化学的完整性,很少考虑与学生专业契合度,更谈不上让他们运用相关有机化学知识去解决他们专业涉及到有机化学的复杂工程问题。当前,现有的有机化学教学手段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有机物的分类、反应条件、各种异构互换条件等经典的有机化学领域。但与材料加工、环境保护、能源等相关专业内容结合度较低。这种授课形式过分专注于理论教学,教学内容枯燥、单一,致使学生云里雾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觉得与本专业领域无关,导致学生盲目听课,甚至课上无精打采[2]。授课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现在发展趋势紧密结合,适时调整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实施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源动力。
  (二)前沿和应用性内容缺乏
  有机化学是一门主要讲授经典有机反应的学科,学生难以接触到有机化学领域的新发现、新反应、新机理等。现有的教材往往也是多年前编撰的。这种传统教学重视了逻辑、研究和科学性,但是忽略了趣味性和应用性。现有课堂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难以增强学生对有机合成的理解,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性、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阻碍了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因此,非化学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实践改革,以凸显该类课程应用化背景的教学要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三)教学效果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获得知识程度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现在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平时成绩十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30%,期终成绩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期终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70%。这种考核体系不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很多学生不重视平时上课,只是到临近期末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这种方式下,表面上学生取得了不错考试成绩,但学生考完试后很快就将所学知识又全部归还给了老师,更不用说毕业后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解决相关工程问题。因此,这样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与专业应用优化组合
  有机化学课程体系主要侧重于有机化学基本理论,以至于学生认为有机化学学习内容与他们专业应用相差较远,产生厌学情绪。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教学反馈,学生只关注专业相近或紧密相关的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有非常强的选择性。因此,对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通过修改教学大纲进行优化组合,除了保证有机化学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外,要更加注重有机化学在相关专业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切实认识和体会到有机化学课程在其专业学习及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例如,针对环境类专业,应重点讲解有机化合物性质时,尽可能利用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有机物为例,让学生掌握利用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处理相应污染物的方法。通过初步的教学实践,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在新课导人时,尽可能使用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将教学的趣味性、应用性与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由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4]。例如,讲解芳烃章节时,从日常生活中的洗衣粉入手,让学生了解主要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工业生产的有机化学反应原理,其本质就是苯环的磺化。讲解芳烃的烷基化和氧化,以涤纶的生产为例,引出对苯二甲酸的制备,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教学内容的组织,保证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知识的安排尽可能将知识碎片化,各部分相对独立,便于学习和掌握。利用有机化学知识自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特点,串联成整体。
  (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电子产品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现在的学生不再满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授课时,尽可能使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现在学生喜欢电子产品的特点,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有机化学的网络课程,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登陆该网站学习有机化学的相关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这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目前,课堂讲解是本科教学中授课的重要形式之一,在课堂中灵活有效使用多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效率。在课堂教学环节,利用动态PPT、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能够非常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轻松了解深奥的理论知识,易于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难点。多媒体教学是现在主要的教学手段,传授较多的知识点,信息量较大,但是与板书相比较,讲授速度很快,一讲而过,学生印象不深刻,教学效果收获甚微。那么,难点和重点采用多媒体加板书等教学形式,有益于学生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致使教学质量有质的提升。在教学中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和翻转课堂两种主要形式。启发式教学主要内容包括: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课程明确本次课的学习任务,并以思考题的形式发布;课堂上采取引导和分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回答思考题;课后从教材中精选或者补充习题,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展课堂教学知识。启发式教学的实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述醛酮与氢氰酸加成反应时,从分子异裂角度看,既可以发生亲电反应也可以发生亲核反应,为什么叫亲核反应不叫亲电反应。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引人反应进程图进行解释,完成该反应需要翻越两座山峰,反应的快慢取决翻越最高山峰的速率。犹如在接力赛中,决定比赛名次的是由跑的最慢的选手决定。通过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将有机化学中"散且多"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整理,发现其内在逻辑联系,找出相关规律,从而使所学知识系统化[4]。翻转课堂是老师和学生角色互换,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要讲授的有机化学素材,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使学生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大约五分钟的幻灯片或微视频,分组讲授我们要学习的有机化学内容,在课程屮讲解并回答相关疑问。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利用有机化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和调整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有机化学教学团队是由多位教学能力强并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在平常教学中,教学团队成员组成"青蓝工程",坚持"传帮带"原则,指导教学改革和培养年轻教师,教师之间定期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并进行随堂听课和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团队讨论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针对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师的选派,结合教师的科研方向与学生所在专业的相近或相关原则。选派的教师讲解有机化学课程过程中,很容易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学生的专业方向结合起来,把专业相关的一些前沿研究热点引人到课堂中,开拓学生了视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5]。在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团队中,根据知识体系内容,选派科研方向与之相近的教师讲授相应的章节,使课堂教学内容更生动丰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式,有助于规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因而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考试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效果考核方式,然而如果仍然仅以理论考试成绩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收效甚微。因此,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势在必行,要加强过程考核,降过程化考核采用考勤和作业结合的方式,引人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按照等级进行划分,计人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幻灯片制作和分组讨论,划分相应的等级,计人平时成绩。期末考核由于比重降低,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采用教考分离的方式进行。
  三、结语
  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改革有机化学教学方法,合理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才能让学生领略到有机化学这门学科的内涵,运用有机化学相关知识,为分析、解决他们本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鸿杰.独立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州化工2015(2):208-209.
  [2]曾敬,康艳红,田鹏,苏桂田.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探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03-507.
  [3]陈睿.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2(13):167.
  [4]吴爱斌,李鹏飞,陈银,龚银香.大类培养模式下非化学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J].大学化学,2016(9):20-23.
  [5]周蓉.新疆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6(17):122-123.

关于医学论文选题一篇好的论文,需要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真实性,这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了解写作中的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写作雷区,提升论文的质量。下面是关于医学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医学论文选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论文一语文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语言是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信息的载体,语言在信息多元化和交流复杂化的环境下,要求其使用者具备足够灵活的思维以满足成人函授教育中师范专业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函授教育,运用通讯方式进行的教育。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成人函授教育中师范专业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欢迎阅读。本科师范类函授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中一种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形式,其主要表现中国戏剧演出市场发展的趋势分析论文一戏剧演出的特性戏剧演出除了在艺术表达及艺术创作方面的差异外,从演出实践的角度来看,它存在着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专属特性。(一)戏剧演出的现场性戏剧艺术最为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演出的LTE移动网络中的CDN关键技术研究的论文1LTE移动网络CDN关键技术1。1CDN节点下沉传统的CDN网络边缘节点通常部署于城域网内,对移动用户而言,中间需要经过基站核心网等多个网络设备,物理路径较长,容易影响用户体验,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分析论文参考论文摘要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在施工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对质量控制相关原理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研究了水利施工质量控制内容。论文关键词家长家庭教育论文家庭教育是以孩子为视角的父母教育。以孩子的成长和品格为导向,着手于孩子问题行为的辨识与校正,为孩子的生长经历赋予正向感知与信念,同时针对性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与素质,最终达到父母与孩霍桑效应优化班级德育管理论文摘要压力的调节是否恰当,可以说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学习时代本应是最幸福的时代,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过重的学习压力,有针对性的开展班级德育管理片断训练的类型及其教学学科论文内容片断训练是篇幅短孝内容单一形式灵活的一种写作训练形式,也叫小作文小练笔单项练习等。是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利用其进行短平快的战术性训练,能帮助浅论教育美学的审美标准及作用论文论文摘要教育美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产物和高度融合的结晶。教育美学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及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社会培养美的一代新人,从当前角度分析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与终身体育的发展论文摘要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提出和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给我国的体育教育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马斯洛的理论原理,分析体育教育从低到高的发展历程中,
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摘要现阶段我国整体经济进入了转型期,农业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机遇。为了使农业更好地适应如今的发展形势,农业经济管理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农业经济转型期的特点,然后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一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1原始资源短缺原始农业资源禀赋短缺及环境的破坏,我国是人口大国,目前数量已经达到13亿以上,人口基数相当之大而土地的数量却一直处于18亿亩的边缘,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农村市场以华北为中心迄今为止,有关明清以来中国农村经济演变的型式问题,依然是海内外中国经济史学界争论不休的焦点。尽管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学者黄宗智以其著名的过密化理论,对商品化必然导致近关于农民问题的历史考察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历史演变过程的阐述,基本上可概括为两点一个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从社会主义革命角度谈农民问题。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要走公有制集体化的合作化道路等。这方面战时政治对晋察冀边区农村社区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当时各敌后根据地建设的模范。有关这块根据地各方面建设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然而,战时政治对农村社区的影响的问三农问题背景中的村民自治内容摘要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宏观上的努力,更需要微观上的努力。村民自治,是中国村民自主解决农村公共问题,进行公共管理,提供良好公共服务的重要制度安排。发展良好的村民自治的关键之一是从制度视角审视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摘要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相关制度供给与消费的不协调,我国的失地农民现象日益问题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方略需要从制度主义的视角进行审视,并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拟对1979年以后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历程,以及现状与问题做一客观描述,并就此论三农问题的长期性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考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许多人认为,三农问题是制度和结构引致的问题,只要大力进行制度创新或者结构调整,三农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种认识是片面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要江南地区的圩田大致滥觞于三国之际,迅速发展于两宋,全盛于明清,是我国江南人民在长期治田治水实践中创造的农田开发的一种独特形式。文章以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全面考察了江南地区圩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以民主选举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可以提高农村资源动员能力,监督村组干部不良行为,抑制乡镇达标升级冲动和过度提取欲望,提供村民制度化参与渠道,形成村庄社会共同体以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