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新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编播特征分析

  摘要 本文对新版央视新闻频道为对象进行内容分析,考察其在传播符号,节目体裁,编排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特征,分析改版反映出的新闻频道核心价值取向,
  关键词 新闻频道 编播特征 时效性 解释权
  2009年7月至8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再一次进行大规模改版。改版涉及频道和栏目包装、栏目设置、新闻编排、主持人等多个层面。央视将本次改版的效果 总结 为:"此次调整使新闻频道信息量增加、贴近性增强、新闻更新速度提升、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加强、形象包装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本文以新版央视新闻频道为对象,结合央视新闻频道的宏观定位,分析其在传播符号、节目体裁、编排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特征,考察央视新闻频道改版效果的实现程度。
  一、新闻频道定位:"新闻立台"的国家台语境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传媒体系中的高端代表,其所承担的信息传播、舆论监督、公众 论坛 、社会公器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收视率指向下电视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坚持"新闻立台"体现了国家级电视媒体应有的担当和气魄。有研究者指出:"创办新闻频道不仅是充分利用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使新闻宣传形成规模化效应,进一步发挥宏观舆论导向作用的有力举措,而且是适应世界传媒潮流、按照新闻 规律 办事、勇于投人世界电视新闻媒体的大竞争中,将电视新闻宣传做大做强,使 中国 电视台向世界级大台地位迈出的坚实一步。"央视要成为世界级大台。"新闻"是其在国内外树立权威性与公信力的最佳突破点。
  2003年5月1日,在"非典"肆虐、伊拉克战事正酣的新闻高产期,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酝酿4年多后开播。中央电视台将其新闻频道的宗旨、方针、追求分别概括为"与世界同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开播6年多来,新闻频道的多次改版也一直在力图实现这一系列的目标。但总体而言。前几次改版仍未摆脱其专题化倾向严重、栏目各自为阵、新闻资源共享程度低等不足。喻国明曾言:"央视无论形式上的改革还是实质内容上的改革,近几年都处在一种相对停滞的状态,不符合当今高速 发展 的社会现实,所以,它一定要变。"
  二、内容分析:新版央视新闻频道编播特征考察
  1 传播符号
  一切传播活动都是通过特定符号的传播来呈现信息、传达意义的。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兼备的传播媒介,其综合性符号系统包括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具体而言可分为画面、屏幕文字、同期声、解说等。央视新闻频道本次改版中,其传播符号方面的变化特征主要变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频道、栏目包装的统一化
  本次改版后,新闻频道以蓝色为主色调。所有栏目的片头均为3D地球旋转配以水波状环形动画效果,片头背景 音乐 也统一化。包装的统一化处理有利于频道整体感和频道品牌形象的塑造,提升观众对频道的辨识度。
  (2)屏幕文字功能的突出与强化
  本次改版后,新闻频道在其动态新闻栏目中,将屏幕下方的主字幕分三行列出,分别用于标注采访对象、报道记者,列出新闻标题,显示游走字幕新闻。其中新闻标题的字号较过去明显加大。屏幕左下角的也分为三行字幕,分别为新闻发生地或版块名、日期与星期或栏目名、即时时间。
  同时,在有些新闻的演播室导语播报过程中,主播画面的左侧会出现该新闻相关的大字号关键词。如9月29日的《新闻直播间》中,新闻《光立方表演难度超击缶而歌》、《中国驻法大使馆举行国庆招待会》、《铁路迎来第一个客流小高峰》的演播室导语播报中,主播章伟秋的画面左侧,分别出现了3D效果的文字"光立方"、"迎国庆"、"黄金周运输"。另外,在评论节目《环球视线》中,主持人水均益对相关新闻进行评论时,画面左侧也会将其评论中的关键词句有选择地同步显示出来。
  有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占人们的信息总量的83%,通过听觉渠道获得的信息占11%。视听兼备,正是模拟了人类通常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使人们可以真实、立体地感受到事物的特征。"在屏幕左下角以文字标明新闻发生地、画面上列出新闻关键词句,以及对新闻标题的大字号处理,均是在已有听觉符号传递相关信息的情况下,诉诸视觉通道对关键信息传播效果的突出与再次强化。
  (3)主播语态的贴近性与口语化
  有声语言是电视媒介进行信息传播的基本符号系统之一。主播、主持人播报新闻、对信息进行即时点评时的语言风格,也会对信息的传播效果产生影响。在保持内容权威性、准确性前提下的适度口语化,有利于加强观众对有声语言信息的心理接近性,增加心理期待与认同感。
  本次改版中,主播语态的贴近性与口语化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除因播出状态自身特点使口语化在各档直播评论栏目有所体现外,另一档口语化明显的栏目是《24小时》。该栏目每晚23:OO一24:00播出,以梳理、回顾当天已播出的重要新闻为主。这样一档"炒剩饭"的栏目,如何在贴近观众的角度解读各条新闻成为其最大看点。该栏目主播语态的贴近性与口语化使感情色彩在新闻前后串词中得以 自然 流露。尤其邱启明、肖艳两位主播有在"民生新闻"热潮发源地南京长期"说新闻"的经验,两人配合默契。如9月29日该栏目的《主播注意》版块里,两位主播就当天的一组房地产热点新闻展开了近3分钟的聊天式点评,一来一回间将相关信息与百姓生活的关系、所反映出的百姓心态解读得生动、透彻。
  2 传播形态
  分析某一频道的新闻传播形态,可以栏目为基本单元,从播出方式(直播、录播)与节目体裁(动态新闻、专题新闻、
  新闻评论)两个层次来考察。
  本次改版后(与改版前一个月对比),新闻频道淘汰的栏目有《每周质量报告》、《我的今日之最》、《小崔说事》、《实话实说》、《新闻会客厅》、《高端访问》、《百姓故事》、《晚间新闻》、《整点新闻》,改版的栏目为《朝闻天下》、《共同关注》、《法治在线》、《东方时空》,新增的栏目为《环球视线》、《24小时》、《新闻直播间》。
  本次改版中在传播形态上的另一特点是增加了言论性信息在节目中的分量。除保留原有评论节目《新闻l+l》外,又增加了国际新闻评论节目《环球视线》。同时,动态新闻节目中也多包含主播、主持人对相关新闻进行即时点评或与相关特约评论员进行视频连线点评的环节。新版《东方时空》中的《短评》、《24小时》中的《主播注意》版块即直接定位于编后语、编后话性质的评论。言论性信息与评论节目在新版新闻频道中呈现出小型化、直播化、常态化的趋势。
  3 信息量
  本次改版后,新闻频道推出大直播时段的新栏目《新闻直播间》代替了原有的《整点新闻》,占据了上午3小时、下午5小时两个时段。该栏目作为新版新闻频道的标志性动态新闻栏目,以小时为单元进行编排,滚动播报当天重要的消息类新闻。本研究选取了2009年9月29日8个小时的《新闻直播间》进行内容分析,通过比较其与之前新闻频道《整点新闻》在首播率、重发率上的变化,分析改版后新闻频道动态新闻的信息量特征。具体数据见表2。
  进一步分析当天《新闻直播间》的新闻内容可发现,当天的重要新闻事件集中在"《复兴之路》"、"国庆盛典"、"凯萨娜台风"、"黄金周 交通 "等几大主题上。但除"胡锦涛江泽民等与首都各界群众一起观看大型 音乐 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这一时政新闻保持了每一时段的头条播外,其他几大主题中的每一个均由多条新闻构成,虽然议题设定的对象未变,但新闻内容保持了持续滚动更新。如当天"凯萨娜台风影响我国"的相关报道,总计10条中,只有两条完全重复,其他均是根据事态最新进展,充分利用视频连线、口播新闻等报道手段进行的追踪报道,真正做到了滚动新闻的既"滚"且"动",有效提高了信息量。而在整点新闻前新增的《新闻地图》版块,以快捷、明了的方式让受众迅速回顾当天重要新闻,也丰富了对已有新闻资源的再利用方式。
  三、时效性与解释权:新闻频道价值取向的确立与践行
  央视新闻频道开播之初。孟建认为其传播理念应是" 中国 构建自己的一整套应对重大新闻事件的电视传播 网络 ,同时形成‘监测环境’的常态,即以‘守望者’的姿态,对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关注与报道。"早已明晰的传播理念,却似乎在本次改版后才真正拥有了践行的空间。
  从本次改版后新闻频道的编播特征来看,专题类栏目尤其是新闻性较弱的专题类栏目大幅度减少,动态新闻量加大,采用直播方式播出的节目时间大大增长,传播符号的多层次强化新闻要素加强了有效信息量的传播。这些都有效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或为时效性的增强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动态新闻播报量的大幅度增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新闻的重复率。24小时新闻频道的收视模式下,在无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大部分观众并不会长时间持续锁定频道收看新闻。因此,动态滚动新闻中保持一定的信息冗余度,有利于提高重要新闻的有效覆盖人群。但重复的滚动新闻也不利于观众的长时间持续收看。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24小时新闻频道在无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期,在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同一题材报道手段、保持动态新闻新鲜感的同时,更应从战略高度放弃对高收视率的盲目追求。
  现代 新闻传播活动中,媒体在争取第一时间提供最新信息、告诉受众正在发生什么的同时,还应该争取第一解释权、告诉受众如何看待所发生的变化。本次改版中从两个层次强化了对言论性信息的传播:动态新闻中随时通过与特约评论员连线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与点评,为受众提供深度背景分析;《新闻l+1》、《环球视线》等常态化的言论性节目。更是积极扮演"意见领袖"角色。体现国家电视台权威意见表达的责任。对言论性信息的重视,有助于提高受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广度和认识深度。
  大编辑部运作下对时效性的追求、权威意见表达责任中对言论空间的拓展,构成了本次新闻频道改版的核心价值取向。而在对这一价值取向和理念的践行过程中,如何保持对收视率的平和心态、如何合理把握动态新闻的冗余度、如何锻造具大台风范和个性特征的评论员队伍,仍是值得新版央视新闻频道冷静思考和继续探索的问题。

初一下数学小论文有关初一下学期的论文应该怎么去写才合理?以下是品学网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初一下数学小论文,欢迎参考阅读!初一下数学小论文1初一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数学入门教学应注重培养创造心理,渗透数有关数学的小论文精选数学小论文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他们发现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是学生数学学习经历的一种书面写作记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数学的小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数学的小论文1以前,我一直浅谈幼儿生活数学教育论文一分析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现状数学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幼儿实际生活,如果教学过程中缺少生活性,幼儿所学数学知识得不到充分的应用。幼儿教师给幼儿学习认识圆形和正方形,在介绍到圆形和正方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课堂检测论文导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以下是品学网范文网小在数学课堂上设计教学活动的策略论文导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以下是小编整理在数学高中的数学小论文一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理念教师要积极的与时俱进,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侧重于对各种数学知识的讲授。在新课程大背景下,教师要积极的更新教学理念,将教学重点放关于小学数学教研的小论文导语小论文即论文,知识篇幅短,是中学生对论文的初级入门。以下是品学网范文网小编整理关于小学数学教研的小论文,以供参考。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使师生的生命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浅谈中学音乐课中的研究性学习毕业论文摘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克服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对音乐兴趣的培养,改变学习的方式,电脑音乐与MIDI音乐的研究毕业论文摘要编曲指的是电脑音乐中的配器与制作。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电脑音乐和midi的概念,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以及我的原创歌曲恋情战役音乐制作的解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以期帮助人音乐和文学的比较碰撞与谐和毕业论文摘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古代还是现代也无论是欧洲的歌剧,还是中国的诗歌曲赋是中国原始部落的乐舞,还是古希腊的悲剧喜剧抒情诗,都是音乐与文学并存的艺术形式,都是音乐与文学相论吉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可行性毕业论文论吉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可行性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了有效稳定的发展。音乐课不再只拘泥于唱歌课。器乐课欣赏课也都开始占据1定的位置。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科学数据开放政策研究现状分析及未来研究动向评判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科学数据开放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科学数据开放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特点以及我国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我国科学数据基于文献计量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及研究趋势的可视化分析摘要文章关注创新绩效的研究,以大数据为基础,对近年创新绩效研究进行了追踪。运用Citespace软件,以科学计量学引文分析共被引分析为原理,绘制了国内外创新绩效研究的关键词共现文献数字图书馆中基于内容的视频拷贝检测关键技术研究摘要随着数字图书馆中数字视频资源的增长,数字视频版权保护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基于内容的视频拷贝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版权保护技术,近年来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对基于内容的视频拷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变及行政问责制实证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2003年4月到2014年12月国内权威媒体公开报道并在网络空间形成强大网络舆论,从而引发行政官员问责的128个突发公共事件的研究样本进行整理和统计,以问责事件领域问浅谈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德育问题摘要近几年来,互联网对农村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式下,学校德育工作也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因势利导,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新路子。关键词网络环境农村浅论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浅论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网络语言,顾名思义是伴随着网络的产生而出现的,在网络上使用的语言。它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涉及到的一切语言。网络语言不仅包括人类传统使用语言和物理技术面向东盟的对外汉语网络教育战略规划与学术规划一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全球化使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和博弈,同时也带来了各国语言推广的竞争和传播,对外汉语网络教育战略规划走进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和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分析一引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语言的快速发展。从20世纪末因特网一词在中国出现,到2008年红遍全国的山寨,再到如今刚开始盛行的逗比,网络给汉语注入的词汇不计其数。人们对网络语言流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语言学习的消极影响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语言学习的消极影响网络语言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主机硬件软件病毒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吧网民网虫黑客蔡元培美育思想述略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民友,浙江绍兴人,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美学家和教育家。他始终关心美学学科的建设,大力推广美育,积极扶助艺术教育事业,其美育思想历久弥新,学以致用与学以求知20世纪30年代的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之争内容提要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教育大发展的时代,又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不只是政府中人,即使一般教育者也都希望能对变革施加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的碰撞。其中,最鲜明的两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