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古代为什么立嫡长子不立贤明?

  实际上,定下嫡长子继位的规矩是一个非常科学的制度,这是对中国成为大一统国家有着巨大贡献。 今天我们不生活在帝制社会,所以这个制度也失去了生存环境,但是不代表我们看不了大戏。一个例子:老皇帝死了,小儿子即位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他大哥,为什么?只要大哥活着,弟弟的位置就永远有隐患,睡觉就不安生。
  首先,这个制度避免了国家分裂。
  查理曼大帝被尊称为欧洲之父,他在位的时候,欧洲几乎完成了大一统。但是,因为没有合理的继承制度,他临死前竟然把国土分成了三块儿子们继承,也就是现在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那一部分。这一下就玩大发了,三个国家在以后一千多年里互相杀伐,搞到现在连语言都不统一。整个欧洲的国家永远都只能徘徊在一流和二流之间,永远无法成为超级大国。
  蒙古帝国也是,铁木真打下亚欧大陆三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临死前也是把国家分成四块,让四个儿子继承。元帝国虽然面积最大,实力最强,但是在遭到打击的时候其他三个汗国都是看戏,没有任何支援。
  所以我们华夏文明,在周朝时期就发现了这个隐患,天下的国土只能由天子的一个合法继承人来掌控。如何定义这个合法?那就是天子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在后来,世家士族都是沿用这个模式,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家族不分裂,长盛不衰。为什么正房地位会如此之高,与妾室几乎就是主仆关系,根源就在于此,正房的儿子有着绝对的继承权。汉武帝时,搞了个推恩令,要求诸王废弃嫡长子继承制,所有的儿子都有同样的继承权,逼得王爷们造反。
  其次,这个制度避免了内部斗争。
  正房大儿子继承家业,是几千年来的法理,也就是天理,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其他的儿子,在嫡长子死之前,几乎是没有一点希望的。这个法理,很多时候连皇帝都要服从。朱棣虽然是造反上位,他很喜欢跟他一起打仗的小儿子朱高煦。虽然大儿子有残疾,虽然小儿子也是徐皇后生的,但是天理就是天理,在巨大的压力下不得不立长子为太子。类似事情还发生在万历身上,朱常洵是郑贵妃所生,朱常洛是宫女所生但他是长子,因为没有皇后所以朱常洛就是继承人。万历皇帝跟大臣怄气整整十五年,弄得身心疲惫国不安宁,最后也不得不屈服。
  想换掉储君,废长立幼,几乎就是取乱之道。唐太宗,康熙废掉太子,都是在太子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名(也有可能是钓鱼执法)之后才施行的,借此堵住了天下人的嘴。那些仓促废立的老大们,最后几乎都是家业败光,就是因为不合礼法被人抓住了漏洞,从而发生内乱。
  最后,这个制度实际上是实现了规范化管理,不给野心家钻空子。
  嫡长子,属于一个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贤明"这个标准,可操作空间就太大了。大太子字写得好,有人会称其贤明;二太子孝顺,有人会称其贤明;三太子勇武,有人会称其贤明;四太子会来事,有人称其贤明...........总之,再废的一个废物,他亲近的人也能拿着放大镜在他身上找到闪光点。当老皇帝嗝屁,所有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拥立的人才最贤明,当然最后是兵最多最能打的那个用实力证明自己才最"贤明"。
  南明时期,福王桂王鲁王谁都有一帮小弟支持,谁都不鸟对方,拥立之争杀得难解难分,最后被满清摘了桃子。康熙时期,太子被废之后,其他儿子搞得那叫一个热闹,最后是统兵大将隆科多支持的雍正即位,康熙是不是善终的都很难讲。
  所以呢,在封建帝制社会,嫡长子继承制有他独特的生存环境,是经过若干年的时间检验证明了的。有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国家,废长立幼,上演了一处大戏给我们看。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帝制国家,大戏会更多,目前来看中东这些王爷们都做好了当好演员的准备,大家不用期待太久。
  嫡长子继承制的完整表述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嫡子,就是正妻所生的孩子,在这些孩子中确定继承人,就是要以长不以贤。除了嫡子还有庶子,在嫡子和庶子中确定继承人,就是以贵不以长。
  所以,无论长贤嫡庶,最后肯定要落到嫡长子身上。嫡长子,就是天然合法的继承人。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个制度的渊源,是周朝的宗法制。
  宗法制下的天子、诸侯和大夫,都要按照这个制度确定继承人。周天子,一般理解为"天的儿子",但也可能就是"大儿子",最大的嫡出儿子。
  在周初的时候,嫡长子继承制还一直被坚持的。但是,到了春秋,已经礼崩乐坏了。基本上就没人再把嫡长子当回事了,原因是竞争太激烈。
  首先破产的是宗法制。在当时的晋国最明显,晋国宗族各种手足相残。先是小宗干掉大宗,篡权的小宗就各种残害同宗。因为这些人都可能原样复制,所以能杀掉就杀掉,杀不掉就赶跑。国君独揽大权之后,也就没有什么宗室亲戚可以任用了,更不可能搞论资排辈。于是,就有了"尊贤尚功"的观念,根据才干和军功给出爵位和权力,完全不是"亲亲尚恩"的讨论。
  接下来要破产的,肯定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了。大背景已经尊贤尚功,家族里再不立贤而是立长,那就等着被灭。
  三家分晋之前,晋国的顶级家族是智家。大族长智宣子,在选拔继承人这件事上,可是费了老劲。为什么费劲?就是要选贤,在一群儿子中,选出一个最有能力的。然后,让这个人带领整个家族走向辉煌。智宣子好不容易选中了智瑶,但同族的智果不同意。但他反对的理由并不是智瑶没有能力,而是认为这家伙能力太强但不够仁义。也就是所谓的才胜德,能力越大责任不见得越大,但破坏力肯定越大。所以,智果认为,智瑶一定会给智家带来灾难。既然大族长一意孤行,那我就只能分家另过了,即"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从智家选拔继承人来看,就能够发现他们根本就没用嫡长子继承制。大家争议的焦点,不是智瑶是不是嫡长子,而是智瑶到底够不够贤。智宣子认为贤就是有能力,带着家族出去跟人搞斗争,肯定不会吃亏。但智果却认为贤是才德匹配,智瑶有才但无德,所以不算贤。
  智家是这个德性,那同时期的赵家呢?也差不多,大家都是立贤不立长,甚至立贤不立贵。嫡长子,不仅长子不算优势,就是嫡也没啥用。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
  在这两个儿子中,赵简子搞了一套历时三年的考试。简单说就是把自己治家的人生经验刻在两枚竹简上,然后伯鲁一枚、无恤一枚,让他们认真学习。三年以后,赵简子突然组织考试,问这两个认字自己的治家格言是啥。结果长子伯鲁答不出来,当初的竹简也找不到了。而次子无恤却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而且那枚竹简就在袖子里装着。考试结束,谁贤谁不贤也就知道了,自然是立赵无恤。
  春秋时代,已经这样。所以,战国到秦朝这段时间,就根本没嫡长子继承制啥事。嫡长子,可能还是一个参考标准,但按不按照这个标准确定继承人,那就不一定了。比如秦始皇,从他自己到他老子,都不算什么嫡长子。秦始皇的年龄没啥优势,而且他母亲的身份只是吕不韦的歌姬,要长不长、要嫡不嫡。秦始皇死后,长子扶苏没能继位,而第十八子胡亥却继位了。但在当时,大家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事儿。
  汉高祖刘邦的确是嫡长子继承制,庶长子刘肥没能继位,嫡长子刘盈继位了。但,刘盈能继位、吕后能当皇后,主要是因为吕氏家族的背景太深。就尊贵程度来说,吕后一个农家女,根本比不上戚夫人这个贵族之后。
  搞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更是这样。他母亲王娡一家,早就是平民了,而且还是个二婚。先前嫁给了平民金王孙,还生了一个女儿金俗。好来,基本上算离婚了,而且还是女方提出分手,王娡直接甩了金王孙。之后,就是嫁给了汉景帝,生了汉武帝。但汉武帝只是景帝的第十个儿子,上面有一群哥哥呢。
  嫡长子继承制,在儒家壮大之后又逐渐兴盛起来,成为牢不可破的制度。这一点,在西晋就显出了威力。晋武帝的嫡长子司马轨去世以后,嫡次子司马衷自然升级。但司马衷是个白痴。按照春秋秦汉的套路,死活也不能立司马衷当继承人。但,嫡长子继承制就必须这么干,白痴也得立。
  以后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套路。除非嫡长子出事了,这才会考虑其他的儿子。比如隋文帝的嫡长子是杨勇,已经被立为太子了,但独孤太后看不上、关陇豪族就不支持,最后只能被废,然后才轮到杨广。
  大唐乱世称雄,用八年时间完成统一。唐高祖李渊最贤的儿子是谁?自然是李世民,多一半家业都是这个二儿子打下来的。但是,李建成是大哥,所以立嫡不以长,就没李世民什么事。李世民肯定不干,于是玄武门之变直接把太子给搞死了。然后就是老爹也别废话了,直接提前退位吧。
  但李世民呢?他就一定要立贤不立长吗?李世民知道自己得位不正,颠覆了正常的政治秩序。所以,一定要把嫡长子继承制给重新确立起来,对于太子李承乾也算用心良苦,就是想让李承乾接自己的班。无奈李承乾这家伙太不争气,后来居然要搞政变了,所以只能给废了。
  到了宋以后,主要是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主政。这伙人一定要搞嫡长子继承制。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坚守儒家礼制。但实际上,就是没事找事,立谁当皇帝跟这帮打工仔没啥关系。但这么想就是不讲政治。政治的本质是关系。关系攻略就要做一些看似没意义的事情。因为事情不重要,关系中的地位,才重要。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大臣们牵制皇帝的一张牌。不仅要嫡长子继承制必须管到底,就是皇帝认不认亲爹也要管。
  宋仁宗没有儿子,所以过继了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曙当儿子,也就是宋英宗。但宋英宗的命运相当悲催。宋仁宗没有儿子,他就被送进宫当养子;宋仁宗一有儿子,他就被送出宫没人理。好不容易熬到继位了,这家伙肯定心不服,非要给自己的亲爹濮王赵允让一个皇考的名分。"生曰父,死曰考"、"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宋英宗就是想叫死了的亲爹一声爹。但这件事大臣们集体反对。这就是濮议之争,整个北宋朝堂啥事不干,硬是搞了十八个月。
  非但宋朝玩亲爹是不是亲爹的权力游戏。明朝也搞,而且还能玩出人命来,比如嘉庆年间的大礼仪之争。大臣们真的在意皇帝的亲爹是谁和怎么称呼亲爹吗?事情本身不重要,但事情中的关系攻略才重要。大臣制约皇帝,才是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各种亲爹问题的本质。
  我们肯定要问:嫡长子继承制科学吗?
  不科学,但科学就一定正确吗?科学很可能也是一个伪命题,一是说不清标准;二是并不一定就能有好的结果。
  而嫡长子继承制,一个最大的功用就是定分止争。
  虽然皇帝的儿子多,但名分早定了,就是嫡长子。其他的儿子,也别有什么非分之想,因为想也没用。智宣子选智瑶当继承人,结果硬是搞的小宗智果一族别族而居了。你不用这个硬标准说话,那就等着出大事。可能还没等继承人选出来,国家或家族就得搞出战争来。
  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操作性、易执行。
  赵简子选择继承人,搞了一场三年时间的考试。选贤,听起来真科学。但科学的成本也是极高的。关键是你科学了半天,也不见得就能选出贤子贤孙来。
  但宋明期间肯定是把这套制度给异化了。
  嫡长子继承制,的确能够定分止争,的确效率高、易操作。但只要老皇帝不傻、国家还算稳定,那选个看上去能力出众的儿子,也没啥问题。比如,清朝就是这么干的。但是,大臣们可不这么想。他们把嫡长子继承制和儒家礼仪当成了权力斗争的工具。
  按照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立太子的规矩,大致是三个原则:
  第一个是立嫡。就是说他的生母是皇后,他是皇帝与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可以立为太子。
  第二个是立长。哪一个儿子最年长,不管他妈是不是皇后,可以立为太子。
  第三个是立贤。
  但是,多数封建王朝还是立的嫡长子,而不是贤明。其中原因:
  首先,王朝的延续,以血脉和宗法制度保证皇位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这种立嫡子的宗法制度,是在远古的氏族社会逐渐演变传承下来一种制度。它明确规定了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部落首领或者王朝的王位,当然也包括财产。
  这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他子弟争夺王位和财产的可能性与合法性。
  其次,立嫡子不立贤明,是因为嫡子的身份是很明确的。而贤明是没有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贤明还可以伪装。
  比如,清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到清朝已经不大讲究嫡子之说了,但是他的儿子众多,谁都觉得自己能做个将来贤明的皇帝,所以出现了明争暗斗。
  明朝皇帝大多是采取的立嫡的做法,只要是皇后的大儿子,不管是傻瓜还是有病,就立为太子。
  而且明朝立太子有一特色,为了防止其他皇子与太子争夺位子,将其他的王全部封到外地,不可以回京。比如朱元璋的儿子在新乡卫辉的潞王,洛阳的康王,南阳的唐王等。
  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早逝后,直接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长子。
  在历代王朝中,这种争夺地位的斗争比比皆是,尤为惨烈,尖锐的,复杂的是康熙的儿子们。而这么多封建王朝中,真正嫡长子继位的并不多。
  立嫡立长不立贤,这是古人经过无数次血的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
  古代社会没有婚姻法,当权者娶多少老婆是不受限制的,尤其是皇帝,那就更随意了,老婆多了,生的孩子随之也就多了。
  当权者为了让自己的既得利益天长地久,所以对子孙在教育方面投入的力度也非常大,四五岁开始就找最优秀的先生来教授,试想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哪一个不是文武双全,哪一个不贤明?
  东汉末年,乱世奸雄曹操,在嫡长子曹昂死后,没有明确立次子曹丕为继承人,而是让曹丕、曹彰、曹植三兄弟相争,结果呢,三兄弟为了世子之位,斗的如同水火,当曹丕上位之后,对两位弟弟是无底线的打击报复,曹彰暴毙,曹植侥幸生还。
  何为嫡长子?嫡长子就是皇后生的第一个男孩,具有唯一性,皇后生的其他男孩都是嫡子,所以除了皇后的孩子以外,皇帝其他女人生的孩子是无权继承皇位的。
  贤明与否,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皇帝的儿子那个不贤明?谁敢说皇帝的儿子不贤明?那不是找死嘛,康熙晚年诸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拼的你死我活,若不是康熙睿智,其能不能善终,都很难说。
  皇帝在立储之时,首先考虑的就是立嫡子,若皇后无子,那么就立长子,这样可以避免皇子之间为了皇位手足相残。
  四世三公的袁绍曾是东汉末年最大的军阀,其最大的败笔不是官渡之战败给了曹操,而是败在了立储上,袁绍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加一个外甥都手握重兵,按照宗法制度,应该立长子袁谭,但是老袁想立幼子袁尚,这无疑是在制造分裂,袁绍活着的时候,三兄弟还不敢明着对干,可老袁一死,三兄弟便开始了手足相残,导致最后全被曹操给收拾了。
  总而言之,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立嫡立长不立贤是最佳的选择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手足相残给当权者带来的危害。
  火烧的赤壁,钩沉的史书,我是东吴周郎,我来回答。
  很多答案没有说到最本质的地方。
  古代皇权也好,权贵宗族也好,他们垮台崩溃的最大原因往往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内部派系的争斗。不信你可以数一数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成千上万,可事实上,真正成功了的农民起义凤毛麟角。
  嫡长子继承制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尽可能的平息内部的纷争。
  因为内部纷争最激烈的时候,往往就在挑选继承人的时候,几乎围绕太子之位的争夺,都是能够震动天下级别的政治斗争。历代史书上,围绕帝位继承人的问题,展开了无数场激烈而精彩的较量。
  此外,嫡长子是随着皇子出生就确定了身份的,这在古代讲究礼法的文化背景下,显得天经地义,而且容易判断:皇帝原配皇后生出来的第一个儿子(或者存活到继位时年纪最大的儿子),就是嫡长子。
  但如果你说皇帝几十个儿子里,谁最为贤明,试问,"贤明"的标准是什么?谁说得清楚呢?在皇帝眼里看来,只有"偏爱",没有"贤明",在臣子们看来,也是瞄准了皇帝偏爱谁,就去支持谁,或者是出于别的动机靠拢皇子(比如皇子们的外戚和死党),这样一来,皇子们就分化成了几个甚至十几个帮派,进而带动官僚集团也形成了几个甚至十几个帮派。
  康熙一定很熟悉这种滋味,"九子夺嫡"简直成了康熙晚年的梦魇,继承人的位子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动荡,进而引发朝局动荡,像明珠和索额图,都陷身这场巨大的风暴,索额图甚至都要走上反叛夺权的道路了。
  可见,确立继承人,不止关系到天下,也关系到皇帝自身的安危。几个皇子剧烈争斗的结局,有可能是某一派势力壮大起来,甚至威胁到皇帝的权力乃至生命,李渊和李世民,我说的就是你们。
  而朱棣死前对权力的敏感,也相当明显的暴露出皇帝的隐忧,如果你当了二三十年皇帝,太子熬到了三四十岁,他会不会着急夺权,进而把老父亲拉下马来?这是老皇帝们不得不焦虑的问题。
  立了嫡长子,就相当于给接班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哪怕当了二三十年甚至三四十年太子,你也别着急,慢慢熬,皇位迟早是你的,但如果立所谓"贤明",那今天还"贤明"的皇子,明天,后天,还会"贤明"吗?
  人是不能放在显微镜下面看的,一看,全是毛病,这在平时生活中也就罢了,可在政治漩涡里,每一个细小的行为都是隐藏的炸弹。
  李承乾和李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李承乾是嫡长子,出生就是太子,然而,十几年过去了,李承乾人生轨迹偏移,所行所为很是乖张,李世民对他非常不满,而李泰则不然,又是给已逝的母亲修佛像,又是找文人墨客编书,各种表现,在李世民眼里那是相当"贤明"。
  李承乾不甘心失败的命运,意图谋反夺权,被李世民镇压,李世民心碎的同时,打算立李泰当太子,没想到,"贤明"的李泰此时急于求成,暴露出了真实嘴脸。
  他先是私底下威胁唯一的竞争者李治,接着就是在李世民面前信誓旦旦说"一旦继位,就杀死自己的儿子,死后传位给弟弟李治",被褚遂良戳破他的虚伪,"贤明"的表象背后,是赤裸裸的对权力的渴望,李世民深感绝望,不得不传位给李治。
  然而,李治是"贤明"的吗?起码李世民不这么认为,但李治有他的基本盘——舅舅长孙无忌堪称国之干柱,可以助力李治。李世民再英明,最后也不得不走上妥协的道路,和自己的儿子,官僚集团达成了一致。
  同样的案例,还发生在了隋文帝身上,只不过,成了反面例子,他和皇后独孤伽罗,被杨广的"贤明"打动,对嫡长子杨勇的所作所为不爽,于是,毅然自己推翻嫡长子继承制,改立杨广当太子,事后证明,杨广离"贤明"还差得远,直接几波操作,葬送了大隋王朝。
  也就是说,"贤明"与否,是不作数的,历史上当然不乏皇帝眼光精明,挑选出"贤明"的继承人的案例,比如朱棣挑选隔代朱瞻基,康熙挑选隔代弘历,都展现出极佳的眼光。总之,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是最为稳定的一条接班之路,任何偏离,只会带来动荡不安,一旦以"贤明"为标准,又会立即引发类似"九子夺嫡"这样的内部争斗,轻则搞乱朝堂浑水,重则亡国乱天下,所以,只好坚持嫡长子继承制了。
  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事件,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
  康熙废黜太子胤礽之前,朝廷相安无事,其它皇子也不敢有啥异心。一切都很平稳。但当康熙忌惮胤礽势力,拿下他,并让群臣推举贤能阿哥担任储君后。朝局马上就乱了。
  因为一个人是不是嫡子,很好判断。胤礽打娘胎生下来就是嫡子,谁都不能否认。可贤明没有标准,很难判断。除胤礽外,康熙其余二十几个儿子,哪个贤明,谁说的清楚?
  有的人看似愚蠢,但说不定哑巴吃饺子,肚里有数。有的人看似贤明的,但说不定是胸无点墨,全都是装出来的。
  有的人小时候聪明,可是越大越蠢,比如北宋神童方仲永就是典型代表。有得人小时候很愚蠢,可是越大越精明。
  而且这都还不算什么。汉语博大精深,一个客观事实,往往会有相反的评价。
  比如一个人性格宽厚温和。正着说,是以仁治天下;反着说是窝囊,不敢得罪人。
  比如一个人平时刚愎自用。正着说,是乾纲独断,杀伐果决。反着说是残暴不仁。
  比如一个人崇尚清静无为,正着说,是垂拱而治,爱惜民力。反着说是碌碌无为。
  总之,官字两个口,正说反说都有理。没谱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康熙让大伙推举贤明时,大伙都觉得八阿哥胤禩贤明。可康熙不认可。
  他总觉得胤禩不够格。为了让胤禩死心,他甚至还说出了诸如"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之类打击胤禩的话。
  这真的是让人很无语。
  胤禩也是倒霉到了极点。明明是自己阿玛下旨让群臣推荐贤明。他才崭露头角的。结果就因为自己不对皇阿玛的味口,别说是储君了。搞到最后,连儿子也做不成。
  所以什么叫贤明,什么叫不贤明。这是很难判断的。你觉得贤明,人家不觉得。你觉得不贤明,可大家觉得贤明。你与反对者之间就这么吵吵,最后啥结果都没有。
  既然如此没效率,那还不如立嫡子呢。至少立嫡有标准,有谱,不存在扯皮的空间。
  一旦新君确立,那么大臣们就可以马上开始站队,不用担心储君不明,站错了队,轻则被发配边疆,重则夷灭三族。
  大臣们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几十年的摸爬滚打,终于爬到了人上人的顶峰。结果还要像赌徒一样豁出性命去梭哈,除那些野心家,谁能受得了这种刺激?
  因而古代普遍都是支持早立新君,认为立嫡是最完美的继承制度。
  对于皇帝来说,立嫡也是利大于弊。因为古人平均寿命短,皇帝也不例外。像康熙这种活到快七十的人,不常见。
  古代大多数皇帝,基本都活不到见到儿子长成年的。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如果皇帝一意要立贤,那么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贤明的儿子还没培养出来接班,老皇帝就咽气了。
  最后,大臣们与太后商议,要么是立嫡,要么是立长,要么立皇帝的弟弟之类的人,尽快稳固政局。
  再不然就是立幼,搞垂帘听政,遥控傀儡小皇帝。
  至于贤明的皇子,往往不受待见。(谁愿意伺候一个精明强干的皇帝?)
  如果老皇帝一通瞎折腾,折腾到最后,搞成垂帘听政了,那就搞砸了,糟糕透顶。
  康熙,得亏他是活的长。如果他正好卡在废掉胤礽后,而群臣们又在争论到底该立哪位贤明皇子继位之间的空档期死了。那清朝的历史就有意思了。
  弄不好,支持胤禩的人和支持胤礽的人,还有大爷党,四爷党,会打得一地鸡毛。清朝也会因此而内斗得元气大伤。
  所以说,康熙在年近六旬的时候,弄出这一出好戏,其实很冒险,不理智。
  像这种情况,中国历史上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尽快"立贵",也就是除嫡子之外,让身份最高贵的皇子担任储君。或是立长,让处世最长,见识最多且最成熟的皇子担任储君。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政权出现不该有的跌宕。
  总的来说。古代继承制度的核心点在于如何平稳交接政权。嫡子继承制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而立贤则不行。这就是古代立嫡不立贤的关键原因。
  后来雍正搞出的"秘密立储制",其实也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延续。
  乾隆虽然是庶出,还是老四,但奈何雍正皇后乌喇那拉氏所生的嫡长子很早就死了,她也没有再生,而她本人也在乾隆登基前就死了。另外,乾隆的另外几位哥哥,也全都早死了。乾隆便由老四,晋升成了老大。没有嫡长子,且乾隆又是实际上的老大。所以乾隆继位是实际上的嫡长子。
  等到乾隆立皇储的时候,他立的第一个秘密皇储便是嫡长子永琏。后来几经波折,乾隆立了嘉庆。
  嘉庆虽然不是嫡子,但他母亲令妃受宠,他属于"贵子"。子以母贵,他的继位也符合有嫡立嫡,无嫡立贵的嫡长子继承制标准。
  后来的道光、咸丰、同治,都是变相的,或者就是嫡长子。他们的继位,最后都是稳稳当当的,没有造成政治风波。反倒是光绪这个不伦不类的继承者,搞出了一堆烂事。
  继承人问题关系到国家和家庭的长治久安,嫡长子只有一个,这个谁都没资格去争,立嫡有利于保持稳定。立贤,贤的标准没法掌握,按儒家的标准吗,唐太宗,明成祖这两位建立不世之功的皇帝谁符合儒家忠孝的标准。
  当出现多个儿子并存的局面时,继承人的选择,就成了一项艺术,极其考验皇帝的智慧。理论上说,老皇帝所有的儿子都有继承资格,这些人也会拼命地争取。不要说皇室,即便是家族企业,也面临家业继承问题,处理不好,就是一场遗产争夺战,"赌王"何鸿燊去世不久,各房太太、子女就已经蓄势待发。
  面对继承问题,最让古代文人所向往的,无疑就是上古的禅让制。所谓禅让,就是找一个有德又有才的人继续带领大家。但这套制度,又有明显的弊端,首先就是不符合人性,权力这东西,到手就很难轻易放手,试问谁愿意真心实意做他人垫脚石?谁愿意把自己的企业拱手送人?帝王之位,独此一个,就更加没可能送人了。其次,容易暗箱操作。德才是别人的主观评价,没有客观标准,跟和尚大师们说的"有缘人"是一个道理。你说张三有德,我说王麻子品行更高,结果李四通过不当竞争得到皇帝的好评,这就会造成争端。因此,禅让制被替代就成了必然,甚至,我都怀疑这种游戏规则是否真的存在过,说不定就是文人空想而已。
  禹的儿子启接管天下后,就出现了父承子继。但是,皇帝很少有独生子,大多情况下会出现多个儿子,皇帝前脚走,皇子们就会疯狂地争夺,甚至武力解决。这么争来争去、相互拆台,既消耗彼此势力,也让家业越来越小。继续吵下去也不是个办法,那怎么办呢?
  大家总结经验教训,争论的焦点集中到了立嫡与立贤上面,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嫡长子继承制,这又是为何?
  一、贤与不贤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概念,没有统一评价标准,弊端很多。有人说,帮农夫免费收割稻谷是"贤",但这种行为却剥夺了村头张大婶的工作机会,试问这还算"贤"吗?隔壁老王天天享乐主义、吃喝无度是"不贤",但他的频繁消费带动了周围店铺,试问这还算"不贤"吗?到底什么是"贤",什么是"不贤",这是一个世界未解之谜,谁也无法说的清。
  再比如,一个皇子能够吟诗作赋,一个皇子可以治国理政,到底哪个算贤明,也无从谈起。双方都有自己的团队与支持者,弄不好又是一场火拼。
  此外,如果以贤明为选择依据,那就会出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情形。皇帝说扶老太太过大街的行为很贤明,那皇子们为了取悦皇帝,一定会争先恐后地扶老太太而荒废其他事务。甚至,皇子们都会成为假仁假义的伪君子,比如杨广,明明好大喜功的纨绔子弟,为了皇位,竟然能够压制自己的个性,在父母面前把自己伪装成勤俭节约的君子。
  二、嫡长子继承制,标准十分明确,继承顺位也清清楚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相对于立贤,嫡长子继承制更有说服力,在皇位交接时,付出的成本也相对较小。你当不了皇帝,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出身问题。嫡长子继承制,符合封建等级社会的发展需要,也是儒家一直所倡导的。
  嫡子往往是皇后所生,子凭母贵,国赖长君,嫡长子从小的地位就是最尊贵的,受到的教育也是最好的,即便不是最贤的,从概率上说,不成器的几率也相对较小。
  但是,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嫡长子继承制虽然得到认可,执行得并不好,实际上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并不占多数,秦汉二十六位皇帝,只有西汉的三位是嫡子;两宋十八位皇帝,三位嫡出;明代十六位皇帝,五位嫡出。嫡长子继承制能够得到认可,为何又不能很好地贯彻呢?
  一、嫡长子的位置虽然最尊贵,但跟有没有能力完全是两回事。一个王朝的开端,皇子们各个生龙活虎,嫡长子的功劳以及能力,很有可能不如其他兄弟。比如李世民,朱棣等人,都身经百战、雄才大略,根本不把所谓的法定继承人放在眼里,等到老皇帝不行了,直接给你反了,然后取而代之。此外,有些嫡长子,完全是自己不争气,才给了其他人机会,比如胤礽、李承乾。再有一种情况,哥哥不行了,弟弟趁机取而代之,比如宋太祖的位置,就不明不白地被自己弟弟夺走。
  二、皇帝没有嫡子,皇子们全部都是小老婆生的或者领养的,比如宋高宗。
  三、各方利益的平衡。每个皇子背后,都有自己的支持者,皇帝为了平衡各山头,有时候也只能放弃嫡长子继承制。或者皇帝突然去世,来不及交代后事,几位大佬开会商量,相互妥协,最后达成某种平衡,顺治的继位就是如此。
  秋媚说:所谓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规则,说到底也是看能不能为己所用,对强者有利,那就继续坚持;对强者不利,那就与时俱进。
  嫡长子是个硬指标,至于贤明有什么标准?你说你贤,我还说我贤呢!没有硬性条件作为框架,只会取乱。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要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 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 别子 ,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的 大宗 来说是 小宗 ,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
  周幽王时宠信褒姒,废太子 宜臼 ,立褒姒所生 伯服 ,结果导致西周灭亡。
  翻开《史记》世家篇,最好看最精彩的莫过于〈晋世家〉,因为晋国故事最多,晋国的大变动、内乱全因 小宗代大宗,废长立幼 而起。
  晋穆侯 时,太子名 仇 ,少子名 成师 。因为夫人生嫡长子"仇"的时候,晋文侯打了败仗,他心中恼恨,所以取名为"仇"。而生小儿子时,恰好打了胜仗,所以取名"成师"。当时晋国的大夫 师服 就说: 异哉,君之命子也,太子曰仇,仇者 雠也,少子曰成师,成师大号,成之者也,名,自命也,物,自愿也,今適庶名反逆,其后晋其能毋乱乎?
  古人取名字也不是乱取的,晋穆侯把嫡长子和少子的名字起反了,不乱才怪。 取名尚且如此,何况实际行动不遵礼法?
  晋国此后果然大乱,穆侯死后,他的弟弟殇叔 篡位自立,太子仇出逃,四年后率众突袭殇叔后自立,是为 晋文侯 。
  晋文侯在位35年,死后儿子 昭侯 立,昭侯千不该万不该把他那个叫 成师 的叔叔封在 曲沃 ,而且曲沃邑大于晋国的都城 翼 ,成师封曲沃,号 曲沃桓叔 ,好德,民众都服他。君子曰: 晋之乱其在曲沃矣, 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曲沃桓叔之后是 曲沃庄伯 ,曲沃庄伯之后是 曲沃武公 ,曲沃经过祖孙三代努力,不断攻打晋国大宗,而晋经过 昭侯,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 五代君主都是懦弱无能。
  曲沃武公先后杀了晋哀侯,小子侯, 周桓王 使虢仲伐曲沃武公,立哀侯弟弟 缗 为晋侯阻挡了曲沃代翼的步伐。晋缗侯28年,曲沃武公再一次伐晋,灭缗侯。
  曲沃武公这一次以金珠宝器贿赂周天子, 周釐王 封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 曲沃武公经过祖孙三代,长达67年的努力,完成"曲沃代翼",小宗取代大宗。
  曲沃武公成了 晋武公 ,第二年去世了,儿子 诡 立,就是 晋献公 。一说晋献公,大家就会想到 骊姬 ,想到 公子重耳 ,想到他是一个昏君,暴君。
  其实 晋献公他是一位有作为有能力的君主,他上位后为晋国开疆拓土, 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就是说他兼并了十七国,臣服了三十八国(当然也都是晋国周边民族小诸侯国),这样晋国的地盘不仅有黄河以东,还占领了黄河以西。
  但是,由于晋献公他们是以 小宗取代大宗 , 来路不正, ,所以晋献公一即位就是对晋国原来的公子公孙赶尽杀绝,有晋国公子逃到 虢国 ,晋献公 假途灭虢 ,一下子消灭了虢国和虞国。 虢国和虞国虽不强大,但都是姬姓诸侯国。
  晋献公开疆拓土,连战连捷,让他日益膨胀,肆意妄为,而且他们这一支本身就是小宗代大宗,上位是靠血腥手段,所以他也不讲什么骨肉亲情,宗族礼法。晋献公杀了外人再杀自己人,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手软。
  晋献公消灭骊戎国的时候,把骊戎王的两个女儿纳为姬妾,就是骊姬 姐妹,骊姬生了个儿子叫 奚齐 ,骊姬妹妹生的儿子叫 悼子。
  晋献公的太子 申生 是嫡长子,母亲是齐姜,齐姜早死了。晋献公还有两个比申生略小一点的儿子, 公子重耳 和 夷吾 ,重耳的母亲与夷吾的母亲是亲姐妹。
  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就想废太子申生,立骊姬所生的奚齐,再加上骊姬对申生的各种阴谋陷害,申生最终自杀,重耳和夷吾出逃。
  晋献公死后,奚齐即位,但年幼的奚齐坐不稳君位,被大臣 里克 所杀,悼子即位又被杀,夷吾归国即位,就是晋惠公,晋惠公言而无信,内外交困,儿子 圉 即位就是晋怀公,最终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归晋后即位,就是 晋文公 。
  晋囯这一次内乱又长达二十年,还是因为废长立幼引发的,"废长立幼"取乱之道。
  历史上废长立幼,造成内乱的还有很多,比如,周宣王强制鲁武公立少子 戏 而不立长子 括 ,也造成鲁国内乱多年。 前车之鉴,后代的君主大都遵从嫡长制,否则就是数不清的杀戮,骨肉相残。
  我国古代王朝继承制度沿用最多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在西周确立的,主要是吸取商朝混乱的王位继承制度的教训,避免政权交接过程中的混乱和流血。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来自网络)
  至于为什么选择立嫡长子为继承人,主要是这种制度能更平稳的交接政权。1、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制度比较强的操作性。
  一旦确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就具有了排他性,其他非嫡非长的王子自然就失去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在皇帝或者太子不作死的情况下,皇位传承比较平顺。2、"贤明"与否主要依靠主管判断,争议大。
  一位皇子的"贤"或者"愚"多数情况下不容易判断的。主要依靠官员或者百姓的主观判断,有人认为这个皇子孝顺贤明,有人认为那个皇子礼贤下士,也有人认为某个皇子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等等。
  每个王子的背后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背后的人都会为了各自的主人摇旗呐喊。历史上由于皇位继承酿成的流血事件数不胜数,教训可见一斑。
  当然嫡长子继承制只是一个都认为比较合理的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多数嫡长子会因为父子猜忌导致失去皇位,如汉武帝与太子刘剧因巫蛊之祸彼此猜忌,造成太子刘剧起兵造反失败被杀,再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等等。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有其优点,但其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嫡长子的确才具不佳,如不如食肉糜的晋惠帝等。
  所以在清朝时,康熙鉴于诸子夺嫡的斗争而采取了一种新的的皇位继承制——即"秘密建储",是上一代皇帝将传位诏书写好后放置在正大光明匾后,待老皇帝死后,由宗室重臣取出后当场公布。很好的避免了权力争斗,康熙之后,清朝很少因为皇位传递产生政治斗争。

广西军医获死刑后天天研究药书,遭众人嘲笑,不久志愿军来信感谢综述大多数时候战争就是一场人堆人的游戏,哪方人数多,战力强,军备足,哪方就更有可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因此在战争中军备也十分的重要。除了军粮之外,良好的医疗条件以及药品,对一支部队的增一马三司令的马耀南兄弟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齐心打日本,解救老百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广泛流传于长山齐东邹平青城高苑桓台等小清河流域各县的一首民谣,妇孺皆知,老幼同唱。民谣中歌唱的三司令,是八路军山东纵1954年,毛主席接见载涛,笑道外表不像是大将军清朝的覆灭不止产生了一个末代皇帝,还有许许多多的末代贵族,他们也经历了与溥仪相似的沧桑变化,今天我们要聊的主人公载涛就是其中的一位。载涛载涛,全名爱新觉罗载涛,属于满洲正黄旗。我们常胜将军变成长跑将军,最后又变成猪将军,刘峙后几十年如何度过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六日,刘峙带着全家人从印尼首都雅加达出发,途经曼谷和香港抵达台北。刚下飞机就老泪纵横,抱着顾祝同嚎啕大哭我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终于又在蒋公总统之庇护下。在外流浪三斗战马读史记005虞舜重华(原来也很好懂哦)斗战马的解读驩兜曾举荐过共工,尧说他不行,而驩兜还是试用他做工师,共工果然放纵邪僻。四岳曾推举鲧去治理洪水,尧说不行,而四岳硬说要试试看,试的结果是没有成效,造成的结果是百姓生活艰韩信彭越英布重投胎三分天下,项羽转世关羽五关斩六将东汉灵帝时,蜀郡益州有一个秀才叫司马貌。司马貌八岁就能举笔成文,是个有名的神童,但他半生不顺,官职屡次被人夺去。当时世道混乱,卖官鬻爵,家贫的司马貌空负一身才学,却不得出身。抑郁之坚持胸怀天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坚持胸怀天下是其中一条。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元朝覆灭后,朱元璋是如何处置10万蒙古姑娘的?鲁迅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听说我们的铁木真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了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铁木真不是我们汉人,这段被元朝统茜茜公主怀孕时腰围超50cm就绝食,她小蛮腰有多细?老照片很迷人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生育几乎是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最大的坎。她们孕期时,不仅要经历食量的激增,体重的攀升,行动的迟缓。更重要的是,生完孩子以后,她们还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减肥和塑形。变伟大的共产党人刘少奇同志与周总理邓小平同志最后一次合影照片伟大的共产党人刘少奇同志与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同志最后一次合影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966年,地点是天安门城楼中央大厅之外。照片中的三人都面带笑容,刘少奇同志和邓小平同志都在望着周恩来是谁引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平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30年代上台的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
北美印第安人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文明?古代文明从来不是由良好的地理环境创造的。相反,地理环境越好,越不能创造文明。比如非洲物产资源丰富,但事实证明非洲是人类历史上文明程度最低的地区。北美的地理环境好,其实就是说北美很少印度的阶层等级是怎样的,是如何分化的?说起印度,那么肯定就要谈到英国,就像是印度的脸上已经深深地烙着英国的符号。英国统治印度最值得书写的就是印度次大陆首次实现了政治统一。印度的史学家潘尼迦说过英国最为出色的统治就是印度身边的机遇在19世纪50年代,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淘金热朝,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淘金。年轻的犹太人列瓦伊施特劳斯听说淘金的事情后,也急匆匆赶往加州。可是当他到达的时候战国大事年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象征着战国的开始。公元前390年吴起变法楚国。公元前389年田氏代齐。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秦国。公元前353年齐魏桂陵(今河南长垣)之战,魏军大败。浅谈真宗时代的落幕寇准和李迪等人,在与刘娥丁谓间的政斗失败后,遭到了残酷的打击,丁谓自诩完全掌握了朝政,却有一人暗中布置起了反抗丁谓的计划。天禧四年闰十二月,王曾找到了遏制丁谓的突破口,枢密副使钱惟收废品看到的,主家说2000卖我,可入手吗?有懂的吗?不管是真是假,2000块肯定值的没有钉子就值去个零就行了买啊,两千块钱算个屁,现在这物价这么高,万一是真古董那你不发财了一般的都不敢写乾隆爷吧我出两百万,卖的话当我没说,不卖了我可仓央嘉措被押解进京的途中,死在青海湖边,他的死因是什么仓央嘉措是最具传奇特色的达赖喇嘛,他为僧人,却向往自由,他为王者,却羡慕平凡。自从被选为达赖喇嘛之后,他失去了自我,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傀儡,他不甘于被控制,便化身平民享受黑夜的自由。从世袭制疆域范围,来看夏王朝的建立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都城阳城,通过漫长的治水活动形成,并且在治水活动中建立巩固的国家系统。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其身上有深刻的治水活动留下的痕迹,并深远地影响着燕将军乐毅伐齐70余城的前因后果燕王哙屠戮大臣鱼肉百姓,齐王派大将章子带兵攻打燕国都城,燕国士兵打开城门投降,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章子将燕王哙和丞相杀死,燕国百姓拍手称快。齐王问孟子接下来怎么做,孟子说,燕王鱼巨匪廖荣昌阴险狡诈,心狠手辣为何被鞭炮声活活吓死(上)1951年农历正月十一(2月16日),闽赣边区著名的匪首廖荣昌,半死不活地躺在猪仔轿(类似于四川的滑杆)上。山路崎岖陡峭,两个抬轿的民兵累得气喘吁吁。突然,前面不远处的村镇上,传来杨广和李渊最早因什么结仇?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虽然李渊建立了唐,取代了杨广的隋。但是,关于二人有什么仇恨,还要进一步探讨。他们二人结仇并不是因为演义小说中李渊杀了杨广喜欢的两个女人,而结下的仇,按正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