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商鞅遭车裂,白起被赐死,张仪缘何全身而退?

  商鞅、张仪、白起等人结局,都是时势造就的,也是个人性格的必然性结局。
  商鞅,在没有遇到秦孝公赢渠梁之前,他是一个默默无闻之人,他曾经立志想在当时战国中实力最强的魏国,大展宏图,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可是魏国庙堂之上的魏王,竟然没有看出商鞅是一个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人,这是商鞅之不幸,也是魏国之大不幸。后来秦孝公赢渠梁对天下士子发布了求贤令,寻觅治国大才,并且愿与之共享秦国。就这样商鞅进入了秦国,结果赢渠梁和商鞅一见如故,相见甚欢,很快秦孝公就让商鞅职任秦国的左庶长,着手在秦国实施变法强秦,并且是最彻底最颠覆秦国传统的变法,经过二十余年的变法,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并且一举收复了河西失地,至此商鞅名扬天下。但是因为多年的埋头苦干,秦孝公赢渠梁身患重病,不久之后病逝了,继任者是嬴驷,也是秦国的第一位王,秦惠文王。嬴驷现在面对的是两股势力,一个是以赢虔甘龙为代表的秦国王公贵族势力,一个是以商鞅为代表的秦国的变法派势力。两派之间是势同水火,嬴驷若想今后有所建树,那么他就必须要培养出自己的势力来。现在眼下就是要想好如何解决这两股势力,恰好赢虔到嬴驷处状告商鞅谋反,嬴驷知道商鞅是不会反的,但是嬴驷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机会,他决定借此机会不动声色的除掉这两股势力,首先他对商鞅发难了,商鞅为秦国是鞠躬尽瘁,尽公不顾私的,得罪了太多的王公贵族,当他们看到商鞅被处死以后,也是欣喜万分的,可是不久之后,嬴驷也对甘龙等人动手了,至此之后,嬴驷开始大展宏图了。
  秦惠文王上台之后,华夏大地上一个纵横奇才苏秦出山了,苏秦首先是到秦国来谋求发展的,可是嬴驷竟然没能留住他,使得苏秦最后跑到了燕国,苏秦告诉燕王,秦国现在是战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个,没有之一,并且是意欲一统华夏的,如果想要压制住秦国扩张的势头,必须要山东六国联合起来,一起对付秦国,燕王非常赞同,紧接着便是苏秦身挂六国相印,对秦国实施了军事上的打击和经济上的封锁。这时的嬴驷慌神了,怎么办?战国之初,各国都是以变法为主,现在进入了战国中期,需要的是合纵大才,嬴驷派出自己的心腹肱骨之人樗里疾到山东列国中寻觅人才,经多方探听得知在魏国民间有一位叫张仪的名士,是苏秦的师弟,同样师出鬼谷子。当张仪到了咸阳,进入王宫见到嬴驷之后,说出了自己应对苏秦的合纵之策后,嬴驷大为兴奋,觉得天助大秦也,立刻任命张仪为大秦国的开府丞相。着手开始处理和应对山东列国的经济封锁和军事打击。张仪虽然在秦国是丞相,但是他专管邦交之事,秦国内部之事,都是交给副相樗里疾来处理的。所以他在秦国内部是没什么政敌的,当嬴驷逝世后,他的儿子嬴荡即位,这个秦武王是个好兵的人,他喜欢动武的,是个武痴,不喜欢张仪那套邦交辞令,所以就赐予张仪丰厚的财货,让你辞官归隐,颐养天年了。
  白起在秦国是从一名普通的士卒一步步的靠着自己战绩做到大将军的位置上的。他是孤傲和藐视天下的,他的军事才能也是当世无人可以与之匹敌的,只要白起出手,肯定是战必胜,攻必克,百战必胜的。白起的性格是,只要他负责的事情,是不喜欢别人指手画脚的,包括秦王,当秦国的丞相魏冉在位的时候,魏冉是鼎力支持白起的,因为魏冉是十分清楚白起的军事能力的,而且白起没有政治野心,所以白起只管在外面打仗,内部的一切事情都由他魏冉一人扛着。但是当魏冉失势以后,白起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因为他现在要面对的是两个战场了,一个是来自外部的敌人,一个是来自秦国内部的政敌。所以白起在两个战场上都不能失败,否则立刻就会有杀身之祸,不幸的是白起败给了来自秦国内部的敌人,最终被迫自杀。纵观白起的一生,杀人无数,人称杀神,但是他杀的都是当兵的,而从未杀害一名百姓,战国时期,如果秦国想要一统华夏,就必须要最大限度的杀戮敌国的有生力量,这是时势的必然性。
  一、商鞅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最成功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变法完完全全地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面貌,把一个被视为蛮夷的边垂之国通过变法,一跃成为战国中最强大的诸侯国,这是一种奇迹,并且商鞅的变法内容影响了中国历史几千年。
  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分裂和动乱,诸子百家的各种思想都涌现出来,无论哪一种学说,哪一种思想,都是为了改变战国的动乱,增强国家的实力,战国以来,各诸侯国不断追求变法图强,而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逐渐演变为灭国之战。
  商鞅
  商鞅并不是战国第一个变法的人,战国第一个变法是李悝在魏国的变法,但商鞅变法却是战国历史上变法最彻底、最成功的,直到让秦国统一天下,让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商鞅对秦国统一天下的功劳无疑是最大,但是商鞅的结局非常悲惨。
  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21年,在他去世之后,商鞅立即遭到了清算,被人诬陷为谋反,而刚刚即位的秦惠文王相信了这些人的话,派兵捉拿商鞅,商鞅就逃到了他的封地,然后组织自己封地内的百姓造反,结果兵败被杀,然后被秦惠文王施行车裂的酷刑。
  为什么商鞅的结局这么悲惨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1、变法得罪了人。
  历史上所有的变法都会得罪人,商鞅变法打破了贵族的世袭制,原本只要看出身就能子子孙孙都是贵族的政策,在商鞅变法之下变成了军功爵位制,变成了不看出身只看功劳的制度,极大地激励了秦人打仗立功的积极性,改变了秦国的政治力量。
  商鞅与秦孝公
  而那些受到变法冲击的老贵族们自然不会甘心,秦孝公在世时 ,坚决为商鞅站台,支持商鞅变法不动摇,但是秦孝公一去世,各种反对力量全部冒出来了,他们联合起来诬陷商鞅,是导致商鞅被杀的主要原因。
  2、秦惠文王新君即位拿商鞅开刀。
  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儿子,他即使为新君后,立即拿商鞅开刀,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他反对变法,也不是因为商鞅变法时处罚了他的老师,而是为了立威。
  因为商鞅在秦国变法21年,并且担任秦国执政官多年,秦国上上下下只知道有商鞅和变法,谁知道秦惠文王这个新君呢?而且商鞅在执政期间因为军功提拔了大量的军功阶层,掌握了秦国政权的核心力量,秦惠文王视商鞅为威胁。
  新君即使最重要的是立威,不然新君没有权威,大臣会蔑视,尤其是像商鞅这样的老功臣,立威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级别越高,效果越好,秦惠文王杀商鞅就是为了立威,树立自己的威信,因为秦惠文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国君,想要自主掌权做一些事,有商鞅在,很多事就做不了主,秦惠文王就听信那些对商鞅不满的人诬陷他,导致商鞅被杀。
  商鞅变法
  3、商鞅执掌变法与秦国朝政多年,贪恋权位。
  秦国有一个叫赵良的人就曾经劝过商鞅,赵良说商鞅没有造福秦国百姓,说商鞅是靠变法建立起来的权威,而没有受到百姓的爱戴,劝商鞅放弃自己的封地,归隐山林,但是商鞅不听,商鞅不愿意放弃自己所有的一切,包括权力、地位、封地,这是他后来被杀的原因之一,赵良都看出商鞅非常危险了,其他人难道看不出来吗?这也是商鞅被杀的原因之一。二、白起
  白起出身不明,但可以肯定他是靠着军功爵位制升起来的将领,他做到了左庶长、大良造的官职和武安君的封爵,成为秦昭襄王时期,最有名的秦国将领,白起在秦国指挥作战随便说几起战争都是非常有名的,比如伊阙之战,白起全歼韩国与魏国24万联军。
  再比如鄢郢之战,这是秦国第一次攻破楚国都城,再比如长平之战,一战就歼灭赵国45万军队,白起打仗30多年,死在他手下的士兵就接近一百万人,这一恐怖的数字让人惊叹于白起的军事能力。
  白起与秦昭襄王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立趁胜进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但是秦昭襄王拒绝了,与赵王议和,并接受赵国割地求和,没想到赵国居然反悔了,然后秦国再次率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结果秦军战败,损兵折将,秦昭襄王命令白起出战,白起数次拒绝出战,并说道:秦王当初不听我的命令,现在结果如何?
  白起这一言论等于是嘲笑秦昭襄王的行为,秦昭襄王听说后强令白起出战,白起仍然不愿意出战,但只能接受命令出发,最后秦昭襄王赐死了白起,命令他自杀,白起无言以对,只能自杀而死。
  秦昭襄王为什么要赐死白起?
  主要有三个原因:
  1、白起不听从命令。
  自古以来,臣不听君的命令,最终的结局就是死,白起不是不知道这个原因,但他就是不懂这个道理,秦昭襄王虽然是一代明君,但是不听君王的命令,等于是损坏了君王的权威,君王的权威可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战神白起
  君权神授是古代的思想,白起面对的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无论君王是不是错了,他都不能违抗命令,这是白起被杀最重要的原因。
  2、白起嘲笑秦昭襄王。
  嘲笑秦王同样是重罪,虽然你白起的军事战略是正确的,但秦王考虑问题的角度不是军事,而是政治,无论秦王做出什么样的决定,白起可以提建议,如何决策在于秦王,即使秦王决策错误,那也不是白起的错,白起不能嘲笑秦王,这是死罪。
  3、范雎嫉妒白起,在秦昭襄王面前诋毁了他。
  范雎在白起之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方面是范雎嫉妒白起的功劳,另一方面白起是前任丞相魏冉提拔的,而魏冉就是范雎拉下马的,范雎鼓励秦昭襄王废除四贵,主张国君独掌政权,加强集权。
  长平之战后,白起想继续进攻邯郸,但是赵国收买了范雎,以政治利益引诱范雎建议秦王撤军,而白起不愿意这么做,双方政见不同,范雎诋毁了白起,导致白起被杀。
  白起被赐死三、张仪
  张仪与商鞅和白起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张仪是纵横家,商鞅是改革家与政治家,白起是军事统帅,三人最大的区别是,张仪是靠一张嘴说话来做事的,而商鞅与白起都是实干家,这是有区别的。
  张仪是鬼谷子的徒弟,属于纵横家,所谓的纵横家就是凭借一张嘴,游说各国形成新的政治联盟,或者破坏各国组成政治联盟,张仪为秦国效力,就是连横,而其他人为六国效力,比如苏秦,就是合纵。
  纵横家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六个字:知大局,善揣摩。
  张仪投靠秦国后,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依靠自身的才能成为相国,张仪还担任过魏国相国,并且暗地为秦国效力,居然还屡屡成功,这算是公开的间谍了,魏国居然还容忍了张仪,张仪一生最有名的事就是戏弄楚国,原本楚国与齐国结盟一起对抗秦国,张仪凭借一张嘴,再加上欺骗楚王说割地六百里,就扩散了楚齐联盟,这比千军万马都管用。
  张仪
  最神奇的是张仪戏弄了楚怀王,还居然敢到楚国去见楚怀王,然后他又动用一张嘴暗中游说他人,居然说动了楚怀王赦免张仪,这不是楚怀王太傻就是张仪太高明了,张仪的一生就是不断说动其他诸侯国不要合纵攻秦,在政治上保证了秦国不被六国围殴,这已经是张仪最大的功劳了。
  张仪的结局也是善终,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武王即位,秦武王喜欢大力士,不喜欢张仪这样的游说之客,张仪也看出来了,因为他的能力就是"知大局、善揣摩",所以张仪主动提出到魏国去,秦武王还派车送张仪,最后张仪老死在魏国,没有受到任何迫害。
  为什么张仪会善终,不会受到迫害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张仪知道大局,善于揣摩,张仪清楚知道战国时期的天下大势,然后他能想到君王心中所想,提前为自己找到退路。
  张仪就靠一张嘴
  张仪在秦国时就感觉到秦武王会对自己不利,上行下效,也有秦国大臣看出秦武王不喜欢张仪,于是就有人开始诋毁张仪了,张仪看出来后,主动提出离开秦国,同时其他诸侯国就会因为怨恨我张仪而发动战争,到时候秦国就能受益。
  看到没有,张仪即使离开秦国,也是秦国利益为先的,让秦国觉得张仪是有用的人,这种建议没人会拒绝,张仪几乎所有的谋略都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想问题,从来不会考虑自己,这也是他的谋略屡屡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分析原因之后才知道张仪的高明,相比之下,商鞅与白起在这方面的能力不及张仪十分之一,商鞅看不出危险,白起同样如此,但张仪能提前看出来,并想出解决的办法,这就是张仪的高明,所以他就能善终。
  看到有人说张仪圆滑,确实是,但这不是他能全身而退的根本条件。下面分析一下三位的死因,或许你就发现,张仪不死真不是他多聪明。
  《史记》的记载中,张仪怕秦国群臣相害,给秦武王出了一计:说我张仪为秦国鞠躬尽瘁,在六国手里坑蒙拐骗搞了很多土地,现在六国的人都恨我,我在哪里他们就要打哪里,不如让我去魏国,别国的军队就去打魏国了,大王您也就有时间去收拾周室了。秦武王一听,可以啊,反正我迟早要去周室举鼎,就你帮我吸引火力去吧!这样,张仪就安然逃了。
  司马公这样记载,个人觉得还是为了表现张仪惯于诈骗,长于取巧的性格。
  秦武王就这么容易被骗?
  其实不然,在秦武王眼中,只有通过真刀真枪打下来的土地才是自己的土地。张仪的口舌之能,在这个秦王眼中是不靠谱的,所以注定张仪不会被重用。
  用不能用。自己刚继位就杀前朝功臣也不应该,所以杀也不能杀,在张仪提出这个所谓的计之后,秦武王也就顺着台阶下来了。饶你一命,博个美名。
  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秦惠王上位就要杀前朝功臣商鞅呢?
  这也就是这个问题的根本,因为商鞅的命运在秦国早已被做成了死局。
  秦孝公不忍秦国穷困,邀天下才俊强秦,当时开出的条件是"共治秦国",而事实上,确实如此,商鞅在秦国,先后掌了如下大权:
  改革大权--两次变法,囊括秦国所有法制
  执法大权--刑太子傅,放逐太子,渭水杀人,河水变赤
  军权--训练新军,领兵取河西
  外交权--怂恿魏国称王,使其成为众矢之的。
  并裂土封侯--领商、於十五邑,有造反前科
  这样的身份地位,对商鞅来说,就是一个必死的局。秦孝公可与你共治秦国,但是孝公的孩子不能。所以秦王杀商鞅的动机一直在,并不是变法得罪权贵尔尔,那些说法是骗骗孩子的。 秦孝公弥留之际就曾试探过商鞅,所幸商鞅过关了,别说什么惺惺相惜,在国家大义面前,都不足论。
  再说白起
  而白起,只是老枭秦昭王为制衡范雎的一颗棋子。秦昭王最早是没有实权的,妈妈和舅舅做了所有的主,他这个王其实就是个摆设。但是范雎在这场斗争中帮助了自己,所以他是感谢范雎的,也是允许范雎犯错误的(像范雎用郑安平,妨害白起等)秦昭王都未曾问罪。
  秦昭王一方面感谢范雎,一方面也防着范雎,这是其政治头脑清醒的一种表现,而白起就是制衡范雎的一个重要角色。同样的,在白起长平大胜一举可以灭赵时,秦昭王是不愿意的,如果白起功成,就没人能制衡白起了。老枭秦昭王,就是要在这里找到一个平衡,体验帝王把控一切的滋味。
  但是白起的意志太过自由,常年军旅的生活,与将士的同甘苦、共进退,让他具备了鲜活的生命能量,白起效忠的是自己的意志,而不是秦王,或者说他根本不了解秦昭王。在五国攻秦之后,秦昭王就发现白起这家伙扶不起,我们理解白起为意气用事,但是秦昭王会觉得白起再无用处了,因白起的拒绝使得白起范雎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而至于带兵打仗,在秦昭王眼中,秦国有的是人才。
  所以,白起也是必死,但是这种死,不像商君那样,被别人做成死局,而是自己认不清局势。
  而张仪,无非是骗骗这个骗骗那个,不掌实权,不涉军权,爱骗谁骗谁去,反正在我秦武王眼里,骗来的终究不如打来的。
  本头条号"枯荣说",专注研究周、秦、汉、唐四朝历史与文化!欢迎关注我,以便共同交流学习,相互进步。
  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上古贵族君子之风的"春秋"时代悄然落下帷幕。
  攻掠征伐的战国时代,迫不及待地隆重登场。
  从此,华夏民族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当时的秦国,饱受六国摧残挞伐,秦献公身死战场,年纪轻轻的仲公子渠梁在危难时刻即位,这就是 大名 鼎鼎 的秦 孝 公 。此君 深藏屈辱,发誓要变法图强 ,令 秦国 崛起。
  他广招天下贤能之士,在 这个 特殊 的 时期 ,这个 胸怀 远大 的 国君 与曾在魏国并不得志的商鞅不期而遇。
  商鞅凭借一身才学和对天下局势的清醒认知而得到秦孝公重用,秦国自此掀起了影响深远且饱受争议的"商鞅变法",一代强秦由此崛起。
  毋庸置疑,"大秦帝国"的崛起,离不开"商鞅变法",它是整个秦国历史发展的分水岭。变法的成功自然绕不开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商鞅。
  商鞅之死
  据史料记载,商鞅相秦期间,因执法较严厉,引起秦贵族的怨恨。孝公卒后,太子秦惠王立。
  公子虔之徒为报夙愿,告商鞅有谋反意图,惠王派官兵逮捕商鞅,商鞅逃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
  无奈 之下 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
  无处 可 留 ,商鞅只好回到商邑,发兵北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商鞅于郑国,死后被惠王处"车裂"之刑,灭商鞅全族。
  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将尸体车裂",绝非生人车裂。据《史书》记载:鬼谷子的两位爱徒,同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和商鞅的死法同出一辙,冥冥之中也许自有天意。
  白起之死
  秦国 到了 嬴政 即位 ,统一六国,史 称 "千古 一帝 ",可谓是功德圆满 。除了 他 的雄才伟略,还有就是 文武 官员的 鼎力 扶持,这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人就是大将军 ——白起。
  战神 白起 ,天生良将 ,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深谙 排兵布阵,所以 勇冠三军 ,所向披靡 ,战无不胜 。
  诸如伊阙之战,白起全歼韩国与魏国24万联军;鄢郢之战,这是秦国第一次攻破楚国都城。 特别是 "长平之战",使得 白起 扬名立万 ,也 成就 了 "杀 神 "的 非议 。此 战役 不仅大大挫伤了赵国士兵的锐气,而且还坑杀了四十万赵国的俘虏。
  从道义上来说虽然残忍至极,但 作为 一位 军事家 ,他 笃 信 初衷,自古以来 将军 的 使命 不就是 为了国家的繁荣和 安定 ?为了国家的统一大业,他宁愿致自己于万劫不复之地,这便是他报国的一片忠诚 !
  在他 想要一举荡平赵国之时,秦始皇听信了谋臣 范雎的言论,认为白起虽然无往不克,却有 骄兵之色,如此 这般 对国家不利,便下令召回白起,让部队进入修整期,以至于让赵国有了喘息的余地。
  虽然白起心中多有不忿,却深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便听命班师回朝,却不成想赵国反戈一击前来攻打秦国,在局势危急之际,秦始皇便想让白起再次领兵出征,却被白起拒绝, 并且讥讽:秦王当初不听我的命令,现在结果如何?
  秦始皇无计可施,只得求教于范雎,而 范雎对秦始皇言
  "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始皇大怒下令斩杀白起。
  白起用他的生命,捍卫了自己不败的功勋,捍卫了"战神"的荣耀。一颗将星,就此陨落。
  纵横家张仪的最后归宿
  我们 经常说 :时势造英雄 ,"纵横家"应运而生 ,他们 崇尚权谋策略,以 及言谈辩论的技巧,注重揣摩游说对象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拉拢或分化,事无定主,说无定辞。
  总而言之 ,本着 "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 鬼话 ,不人不鬼 说 瞎话"的 原则 ,但 一切皆从实战 出发,实现 自己建功立业 的梦想。
  张仪,无疑是这 其中 的佼佼者。他的 谋略 便在于 "连横 "。此人 一生为秦国统一大业 奔走 呐喊,苦心竭虑 。凭心而论 ,为 秦国的崛起立下了 汗马功劳 。
  秦惠文王十四年,游说山东六国之后,张仪返回秦国述职 ,半道 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
  正所谓 "一朝 天子 一 朝 臣 ",新 君 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 喜欢张仪,于是,成为秦国君主之后,秦武王毫不犹豫地 驱逐了张仪,将他 赶回了自己 的老家 魏国。
  秦武王之所以赶走张仪,并非 个人喜好 ,而是因为张仪长期愚弄 山东六国,以及 用 欺骗 的 手段 消弱 楚国 ,致使 其 走向 灭亡 ,虽然 最大限度 为秦国谋取利益,这导致张仪在山东六国君主的心目中,已经没有信用可言。因此 而 失去 了其 留用 秦国 的 价值 ,秦 武王 此 举 纯属卸磨杀驴 。
  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张仪最终在魏国病逝,落叶归根,也算是 得以 善 终 。
  为什么张仪会善终,不会受到迫害呢?因为作为"纵横家",其最大的能力就是"洞察一切,识大局,善揣摩"。张仪清楚知道战国时期的天下大势,然后他能想到君王心中所想,提前为自己找到退路。他在秦国时就感觉到秦武王会对自己不利,上行下效,也有秦国大臣看出秦武王不喜欢张仪,于是就有人开始诋毁张仪了,张仪看出来后,主动提出离开秦国,同时其他诸侯国就会因为怨恨我张仪而发动战争,到时候秦国就能受益。所以张仪即使离开秦国,也是秦国利益为先的,让秦国觉得张仪是有用的人,这种建议没人会拒绝,张仪几乎所有的谋略都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想问题,从来不会考虑自己,这也是他的谋略屡屡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同为秦国效命,张仪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反而相比之下,商鞅与白起在这方面的能力加起来也不及张仪的余额。自古道:"伴君如伴虎",商鞅看不出危险,白起同样如此,但张仪能提前看出来,并想出解决的办法,这就是差距,这就是张仪的智慧,所以他就能善始善终。"兵法天下"读史有感(随笔两首)
  【七言打油诗•读史】
  遮云蔽日柏森森,旧时护园无处寻。
  冠石隐留帝王墨,虬枝曾指圣贤临。
  十年寸木胸襟小,百年大计恩泽深。
  莫叹王道皆时弊,造福万世多甘霖。
  【鹧鸪天•读史】
  成败兴亡荣与羞,是非功过湮春秋。
  帝王将相空余恨,才子佳人几多愁。
  杯中酒,醉高楼。经史子集叙王侯。
  独倚栏杆人空瘦,明月大江万古休。
  大家好!我是兵法天下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境界;【留言】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评论】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为了秦法而死的商君
  商君,寡人不得不用秦法杀了你,你的死将使秦法更加威严。你创造了秦法,你希望大秦可以东出,那是父王和秦国先君们的理想,也是寡人的理想。
  天下都认为寡人杀你,因为当年我还是太子的时候犯罪杀人,你用秦法惩处了我,我被罢黜太子放逐荒野,我的叔叔太傅赢虔被割了鼻子,这种仇恨对于秦人来说比天高海深。
  寡人,当时真的很恨你,发誓一定要杀了你!后来,我被无家可归被乡民收留,我目睹了贫瘠土地上的改变,奴隶们通过军功拥有爵位,有爵位就有了土地和地位,可以减免赋税,家族成员有了荣耀,战场杀敌更加努力,秦国成为了山东六国口中的虎狼之国。秦国的恶邻居魏国,也被商鞅之法变革的秦国打得落花流水,秦国收回了百年祖地河西之地。我是老秦人,我为什么要恨一个让老秦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人呢?
  寡人,尊敬你,你是大秦的恩人。我要杀了大秦的恩人,为了让大秦万年,为了让太傅赢虔和太师甘龙及秦国老氏族们心理平衡,为了给寡人控制局面争取空间和时间,当一切都安排好的时候,商君你将永远被铭记在寡人的子孙万代,你是为大秦而死。白起的铭文
  白起,你善于用兵,是朕的母舅穰侯魏冉的好兄弟。
  白起,你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
  白起,你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
  白起,你长平之战,让赵国户户带孝,山东六国再无法与秦剑争锋,可是你为什么开始变得越来越讨厌了呢?你与范睢不和,朕认为是武人的脾气,可是这种竟然影响到了国家大事,六国之中,赵国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打垮了他,秦国一统天下的局面就可以拉枯催巧了,你作为大秦帝国统帅,难道不明白吗?
  当年九月,秦又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正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郸不大顺利,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校(一校约为8000人)秦军。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秦昭襄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白起
  秦昭襄王改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围攻邯郸,久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
  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白起拿起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自杀。时为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
  张子与芈八子是好朋友
  芈月,本相曾经许诺要送你一份天大的富贵。
  张子,如今是来兑现的诺言的吗?
  芈月,你愿不愿到秦国去,嫁给秦王。
  张子,我已经有孩子了!
  什么?好白菜被哪头猪给拱了?
  什么啊!孩子他爹是义渠的王子殿下!
  他人在哪里?
  回草原去了,说是坐了王位来接我。
  芈月,这蛮夷之人不靠谱,还是跟我到秦国吧!你们的事情,就当我不知道,反正我要兑现承诺。
  张仪出使楚国,借着公事办了私事,秦国为了攻打韩国和魏国,需要破坏楚国与韩魏的联盟,许诺秦国隔商淤八百里土地给楚国,换取秦国与楚国联姻,联姻的对象就是楚王远方的表妹芈月,张仪一举多得。
  忽悠老楚王,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还是屡试不爽,犀首公孙衍的合纵联盟策略被张仪肢解了,老楚王被张仪卖了还帮着数钱。
  许多年过去了,秦惠王赢驷英雄暮年,他的勇猛精进的大儿子继承了王位号秦武王,秦武王怎么看都看不顺眼自己这位油嘴滑舌的丞相,张仪在秦国失去势力,于是投奔自己母国魏国。魏国曾经被自己搞惨了,现在张仪做魏国丞相,自然面临挑战,所以郁郁不得志。
  张仪看惯了诸侯们道貌岸然,回归乡野与自己曾经对手犀首公孙衍一起笑傲江湖,梅妻鹤子,安度晚年!
  商鞅、白起,把秦国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最后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一旦事业蹉跌,他们就完了;一旦秦国剧变,他们也完了。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入戏太深,便是认真。一旦认真,你就输了。
  而张仪,则是纯粹的功利主义者。
  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秦国,只是富贵的凭借。对张仪来说,全身才是目的,其他都是工具。秦国的富贵没了,那就换个地方;秦国的老板生分了,那就换个老板。
  立场不同而策略不同,最后的结果也就南辕北辙了。
  先说一下商鞅,商鞅把个人命运和秦国利益彻底捆在了一起。商鞅这种人,可以动刀子,却都是为了秦国动刀子;可以不要脸,却都是为了秦国不要脸。
  商鞅行事极端,属于那种"说杀你全家就不放过一个"的狠角色。也许只有他这种人才能推动"革命"性的变法活动。换成张仪,肯定不可能;换成白起,大概率也不行。
  但是,狠角色商鞅有两大败笔,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一是为了变法,商鞅得罪了秦国保守派,但关键是得罪了未来的秦国。
  太子嬴驷犯法,但不能治罪太子。所以,商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公子虔和公孙贾,一个是太子傅,负责监督太子行为;一个是太子师,负责传授太子知识。在宗法旧时代,这两个人绝对是保守派的潜在杀手锏。
  虽然甘龙、杜挚在朝堂唱反调,但有大老板秦孝公法力加持,商鞅一定能镇得住。所以,这两个人以及秦国朝堂都折腾不出幺蛾子。而且,朝堂之争只能算政见之争,大家尚且算是对事不对人。
  但是,公子虔、公孙贾,秦孝公就真心镇不住了。不是这两个人有多重要,而是因为这两个人守着太子。太子是国之储君,未来的秦王。所以,这两个人代表了未来的秦国国家意志。只要秦孝公一命呜呼,商鞅就会面对来自整个秦国的政治清算。
  这是毫无悬念的事情,除非商鞅够狠,连秦国太子一起干掉或废掉。
  那商鞅为什么没有治罪太子?不是"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吗?直接废了太子多省事?
  法家之法,只有工具意义。法之目的,首在强君、次在强国,然后弱臣弱民。太子是国之储君,是未来的国君。所以,工具再凶,也不能反杀主人。
  商鞅变法,属于革命性的利益调整。一定会动掉或拿走一些人的奶酪。断人财路,等同杀人父母。所以,变法往往带血,不带血的,那叫改革。在当时情况下,商鞅要实现成功变法,就必须干掉一些人。于是,得罪人在所难免。但,得罪太子以及太子一党,就真心不算什么明智之举了。
  二是为了秦国,商鞅自毁人设,诱捕了魏国主将公子卬。
  秦魏河东之战,商鞅领兵进攻魏国。两军对阵,他写信给魏军主将公子卬,邀约阵前会盟。就在会盟之时,商鞅竟暗藏甲士,诱捕了公子卬。随后,秦军立即全线进攻,大败群龙无首的魏军。
  兵不厌诈,这不是很正常的操作吗?
  现在看来正常,当时看来却极不正常。
  公子卬是蠢吗?竟被这种诡计骗了?公子卬不是蠢,而是按规矩行事。当时虽然礼崩乐坏,但大家还要讲究体面,道德水准更没有下作到会盟使诈的程度。
  但是,讲规矩的公子卬遇到了不讲规矩的商鞅,这就相当于讲仁义的宋襄公碰到了不讲仁义的楚国兵将。
  最后只能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高冷打不过低俗、高尚打不过卑鄙,所以公子卬打不过商鞅。
  但是,商鞅的人设呢?商鞅领兵而秦军获胜,这叫各为其主,得罪魏国的是秦国和秦王。但会盟使诈,则是商鞅得罪了整个魏国。在贵族体面尚存的战国时代,此等卑劣行径,也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诱捕公子卬等同自毁人设,一旦被秦国抛弃,商鞅一定走投无路。因为魏国和山东诸侯统统不会要他。
  接下来说白起,白起应该是秦国人,在军功爵位的大背景下,打成了秦国战神。
  对于这种战神级的人物,别说秦国会当祖宗供着,就算白起跑到山东六国,也会被各国疯抢。
  战国四大名将,与白起同时期的老将廉颇,在赵国不得重用,随即就跑到魏国。在魏国没呆多久,又被楚国挖走。在当时,名将和名士,都是稀缺资源,各国抢着要。
  但是,白起的败笔,就是太把工作当回事。或者说,他把工作当成了事业,也把自己的命运与秦国的利益捆在了一起。
  练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文武艺是筹码,是要拿出去卖的。而白起却用来打仗了:我白起只打胜仗,不打败仗。
  长平之战后,战神白起建议再接再厉,直接冲到邯郸、灭了赵国。但是,丞相范雎不同意、秦昭王也不同意,非要和谈,跟赵国要钱要地,这多省事儿。
  所以,战神白起错过了灭国之功。
  然而,盟书笔墨未干,赵国反悔了,该割给秦国的城池不割了,而且还组建了山东合纵联盟。
  秦昭王或秦昭襄王,那可是虎狼秦国的虎狼君主。这么个狠角色,怎么能被赵国忽悠?
  还是那句话: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从春秋到战国,诸侯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赢,大家的道德底线能放多低就放多低。局面是:谁先无耻、谁先吃肉;谁能无耻、谁能吃肉;而谁能一直无耻,则谁能一直吃肉。
  几乎打到亡国的赵国,还管什么道德下线?所以,拒不履行战败和约,也就不奇怪了。而秦昭王呢?他所处的情境是一直打仗一直胜,于是也就有余闲五讲四美三热爱了。所以,俨然天下霸主的秦国开始有耻且格,而总被吊打的山东诸国则开始穷斯滥矣。
  被赵国愚弄的秦昭王,肯定后悔了。于是,天子一怒、流血漂橹,这一次必须灭了赵国,否则老脸都没地方搁。
  打赵国,派谁去?首选就是白起。白起是秦国战神,也是战国战神。白起挂帅,秦军自振、天下胆寒。而白起却拒不挂帅。白起认为错过了最佳战机,打肯定输,所以不如不打。
  白起这就是较真儿,更不是职业军人的做派。君王讲政治,容许选择是打是和;军人讲政治,则只有打没有和。
  但是,白起不行。要我去打,我就必须打赢。如果打不赢,那我肯定不打。工作就是我的生命。
  而且,时机没了、形势变了,秦军出去就是送死,打仗于国无益。我白起是秦国人,必须考虑秦国利益。
  但是,白起没有其他选项吗?当然有,他可以学廉颇啊,老子跳槽换个国家效忠。就白起打遍天下的履历,他跑到哪国都是上将军。但是,白起没有学廉颇,就等着被秦昭王一剑赐死了。
  最后说张仪,这家伙才是人精级的存在,而且都不是道德底线能放多低就放多低的问题,而是干脆没有,直接来个无底洞。
  张仪是魏国人,但折腾母国魏国,从不手软。然而,这种从不手软,竟能一直公事公办。对魏国和三晋来说,是秦国折腾你们,我张仪只是为秦国打工,我可没跟你们拉仇恨。甚至,还借助秦国力量,给自己建人设、攒人品。
  秦惠文王派公子华和张仪打下了魏国蒲阳。随即,张仪就建议秦王将蒲阳还给魏国,还送公子繇到魏国当人质。这是什么操作?从外交上说,这叫打一巴掌给俩甜枣。而从张仪来说,则是你魏国欠他一个天大的人情。一个蒲阳,是多大的人情?魏国只能自己掂量了。
  张仪的纵横捭阖全是这种操作。纵横捭阖是为秦国谋利益,但为秦国谋利益的时候,就一定不能为自己谋利益吗?张仪做到了鱼和熊掌一起吃,既为秦国谋利又为自己谋利。
  那秦王就放任张仪这么做吗?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演技精湛,全靠算计。只要算计到位,张仪完全可以一边做着秦国丞相,一边交着六国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不仅自己的路好走,秦国的路也可以好走。
  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即魏国和齐国一起称王了。当时称王的,一个是周天子,一个是蛮夷楚国。但楚国不讲规矩,称王就称王了。你魏齐称王算怎么回事?称王是大事,是赤裸裸地非礼。然而,非礼这种事香气逼人,当时诸侯,有谁不想由公晋级为王?
  秦惠文王当然也想。于是,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无法再坐公侯的冷板凳了,必须称王。但怎么称王?称王是要讲究排场的。这个排场恰是关系达人张仪全盘策划的。张仪把魏惠王、韩宣惠王全都招了过来,安排魏惠王给秦王驾车、安排韩宣惠王给秦王做车右。
  自己称王,要由魏韩两国君主驾车护驾,这是何等风光?而此等风光,是怎么来的?张仪啊。张仪出面,啥都好办。如果你让商鞅或白起,能干成吗?对秦惠文王来说,张仪的顶级策划,要比攻城略地的功劳大多了。
  后来,秦王派张仪攻打魏国陕城。张仪去打了,但张仪只要陕城,不要人头。占了陕城,放了陕城的魏国人。而且,但凡张仪领兵,秦国就不搞首虏计功这一套,做人留一线,绝不能把人家打疼。有了这一线,秦国的外交战场才能铺开,而张仪也可以从中捞到好处。
  张仪的人生巅峰,是兼任秦魏两国总理。秦王给他留着总理的位子,然后他还能跑魏国当总理。然后,拿着两国相印在战国世界呼风唤雨。当时天下最有权势的,不是周天子,也不是战国诸王,而是名士张仪。
  张仪的操作巅峰,是以商於六百里忽悠楚齐断交,等断交之后再把六百里换成六里。这个操作比商鞅会盟使诈还没下线,但张仪竟然摆平了楚怀王和楚国愤怒。之后,张仪只身赴楚见楚王,不仅没被楚王一刀砍死,反而得了楚王赏赐、全身还秦。
  如果评选职场成功人物,那张仪必须是古今第一人。几大战国,全被张仪玩弄于鼓掌之中。关键是没有得罪人,在秦国国内,张仪得君王器重;在其他战国,张仪朋友满天下。
  那张仪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
  两个字卑鄙、三个字不要脸,这就是张仪的人生算法原则。而要做到这些,张仪就不能认真。首先不能太把秦国当回事,这样才能骑着秦国这头大老虎给自己交朋友;其次不能对工作太认真,这样才能不问事业成败而只问利益何在。
  张仪最大的敌人不是魏国、不是楚国,更不是其他山东六国,而是与自己同级别纵横名士。于是,他跟惠施斗、跟公孙衍斗、跟陈珍斗。在与人斗这件事上,张仪就必须认真了。而张仪也极尽权谋家之所极,拐着八道弯也要把这些人给坑了。列国竞争激烈,名士竞争更激烈。所以,最后的赢家不仅得智商高,而且还要够卑鄙。
  张仪不会在意秦国的体面和长远利益,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秦国的体面是秦国的长远利益,相当于嬴氏家族公司的市场商誉。但这些跟张仪有关系吗?张仪的生命太短,秦国的生命太长,考虑时间维度,那就肯定没关系。司马错谏伐蜀,伐蜀是秦国的长远利益,既有体面又有实惠。但短期会有成效吗?不会。短期见成效,必须伐韩。伐韩是秦国的短期利益,这才跟张仪有关系。
  于是,张仪领导的秦国伐交,特别是对楚国的伐交,堪称毫无底线的不要脸。张仪用无赖手段,彻底颠覆了楚怀王的贵族价值观。而对巴蜀的兼并,张仪也导演了流氓加无赖的操作。司马错伐蜀,张仪随军出征。他见巴国富饶,于是搂草打兔子,顺手竟把巴国也给灭了。
  这就是张仪,典型的市侩之徒。但是,高冷打不过低俗,越是张仪这种人就越是风光无极限。
  但是,一定会有物极必反的时候。
  高冷的确打不过低俗,但低俗到无法分级,就只能曲终收场了。继位的秦武王,虽然是个举鼎猛汉,却讲究体面,认为张仪的各种无耻操作,已经严重败坏了秦国的国际形象。而张仪长期霸着总理的宝座,自然引无数秦国豪杰竞红眼。于是,一个是国君不待见、一个是挡了别人路,张仪在秦国的政治前途就算到头了。
  为秦国贡献毕生才华的张仪,能够轻易割舍吗?
  在张仪的价值观里,就没有能否割舍的问题。他立即就跑出关中、跑到魏国,再谋高就。而此种"潇洒",商鞅做不到,白起更做不到。甚至,后来的权谋大师吕不韦,也做不到。
  "张仪相魏一岁,卒於魏也",张仪也就这样风光地得了善终。
  战国竞争,竞争土地、竞争人口、竞争军备,但也竞争人才。而名士、名将自然是列国的竞争对象。正是此种情境下,才会出现苏秦、张仪、公孙衍这类纵横家游士。他们相当于现在活跃于各大公司间的职业经理人。有没有本事富国强兵放在一边儿,但有没有本事自抬身价才是关键。张仪属于其中翘楚。而商鞅和白起,显然不是这类人。
  所以,历史上看,商鞅和白起的高光,总要胜过张仪一筹;但当时来看,张仪并不磊落的人生,却比商白更有成功学的"典范"。
  一种是简历光辉,生前做到了什么位置、拿到了什么好处,这是生前拿来炫耀自己的;一种是悼词辉煌,死后留下了多少美名、感动了多少后生,这是死后要让别人称颂的。至于如何取舍,只能见仁见智。或许,大家都想鱼和熊掌兼得,结果却是简历光辉越来越灿烂,而悼词辉煌越来越暗淡。
  这个就得提到这三位老兄的品性问题了。
  商鞅和白起很明显就是那种脾气比较倔的人,有人说我这是胡说,或者说这是被影视作品给影响,但是事实上你去看当时历史上面的一些小事情的话,你就能看的出来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品格。
  商鞅这个人原先是当时魏国丞相手里的一个门客,魏国丞相对他特别看好,认为这个人有大的才能,他向魏王举荐这个人,并要求魏王,如果不能够重用,他就杀死他,那个时候,魏惠王觉得没那个必要,商量觉得自己不受重用了,立刻就离开魏国!
  如果觉得这件事情看不出什么来的话,那我再想这些事情就是著名的秦孝公的太子,也就是秦惠文王犯的事情,一般比较圆滑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未来将要继承王位,此时此刻不能够得罪他,但是商鞅觉得自己变得法是正确的,所有人犯了法就该受到惩罚,因此选择将它的老师的鼻子给割掉,这脾气,这对于自己的认的死理,是倔强到什么地方才会这么干?这为了他以后遭到了车裂埋下了一个伏笔。
  至于说白起他的事情就比较好分析了,秦昭襄王要求他在长平之战,以后不要去进攻赵国首都邯郸,白起认为这是错失的大是好时机,但是还是这么做了。在这之后秦昭襄王要求他再去进攻邯郸,白起说我不干,顺便还骂了一句妈卖皮,最后秦昭襄王一怒之下将这个人给刺死了。
  反观张仪这个人呢,比较圆滑,这个人本身做的就是坑蒙拐骗的伎俩,对于他来说,天底下任何的诸侯这一刻是敌人,下一刻就有可能是朋友,比如说前一刻,楚怀王还咬牙切齿的想要宰了他,后一刻,楚怀王立刻把他奉为座上宾,这个人就跟泥鳅一样滑不溜手,你根本把他抓不住,也只有秦惠文王能够把他死死的攥在手里。
  并且天下的所有诸侯对于张仪而言,除了楚国得罪的比较狠以外,基本上哪个国家都可以过去,尤其是魏国他曾经在魏国当过几年的宰相,是反观商鞅他曾经为了能够使秦国影响河西之战自己作为诱饵。绑架了魏国的公子,本来他在逃难的时候是选择去魏国的,但是问题就是魏国由于之前河西之战商鞅欺骗了魏国人民的感情,最后把他驱逐出境,交给秦国人自己处理。
  至于说白起,说真的,每一个国家,他都惹下了几十万的血债,都想把他拉过去祭奠祖宗,他是真的无路可走……
  并且说实话,秦国人之所以对自己的工程,毫不手下留情,这一点可以说是商鞅的罪过。商鞅推行中央集权制度使得当时所有的大臣都是将自己的权利全部归功于自己的君王,你的所有的荣誉,你的所有的功劳,你的所有的权利全部是你情王给你们的,所以你的一切都是秦王的,这种洗脑,同时也是一种对于秦国所有子民的一种统治正是因为这种高效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秦国能够率七国之间步入封建时代,同时对于所有的秦国的功臣而言,他们也是可悲的,秦国的国君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一块宝贝,秦国的国君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整个秦国的垃圾……
  张仪虽然说离开了秦国,但是事实上也是他自己主动离开的,而商鞅跟白起都是被当时的情况,国君赐死,张仪是唱着当时秦武列王没有对他痛下杀手的时候赶紧离开了秦国。
  ……
  后面的话真的说不出来了。这关乎的是一个封建王朝,对于整个国家的改变,尤其是在那种时代背景之下,等我有时间真的再把这其中的东西给分析清楚。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这些将相里,张仪的个人结局应该算是最好的了。我们可以数数有多少人是死于非命的:商鞅,白起,吕不韦,李斯,蒙恬,范雎也有说是被处死的。只有张仪活下来了。我的理解是,这是他在秦国的地位、工作的性质决定的。
  商鞅、白起等人,都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完全绑在了秦国这辆战车身上。商鞅不在秦国变法,他还能有地方去吗?白起不带领秦军打仗,他们可能有其他选择吗?当然,往好的方面理解,秦国是他们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平台。他们已经类似于秦国这个超级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为它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很正常,这里当然也包括在必要情况下,牺牲掉自己的性命。
  张仪不一样。他的情况更接近于客卿,尽管也在秦国享有很高的位置,但他的"工具"属性非常强,主要任务就是为秦国游说列国,甚至相当长时间是在魏国生活的。这就决定了他在秦国没有自己的根基和班底,随时可以根据形势变化、工作需要被其他人取代。并不是说张仪的职业操守就不如商鞅白起,事实上他对秦国的忠诚仍然很突出,敢于在楚怀王一心要杀自己的情况下来楚国,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只能说,张仪的工作性质和别人不一样,可以理解为职业经理人。
  他离开秦国也是同样的原因:为秦国拆散了合纵,他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秦武王又即了位,不说私人恩怨,秦国的国策必定会产生重大调整,完全可以预见到这位好战的君王必定会以军事进攻作为主要手段,纵横家的重要性没那么大了。张仪就算留在秦国,也不会有太多用武之地,及时离开是明智选择。
  商鞅、白起、张仪,代表着秦国崛起过程中的三类关键角色:政治大脑、军事爪牙、外交工具。他们的不同结局,既有必然性,也带有偶然性。
  商鞅:处在权利核心,往往是最高风险的岗位
  商鞅所做的工作,注定了他极难得以善终。
  我们都知道,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深刻的变革(没有之一),它让秦国由夷狄之国跻身头号列强,为其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甚至在之后整个封建历史上,商鞅变法的思想精髓都得到延续,构成了中国历史的政治性格。
  但是,商鞅变法并不是技术类的改革,而是生产关系的重新整合。说的直接点,就是夺取传统贵族手里的特权、利益,用它们作为筹码,用来鼓励、调动秦国上下各阶层替秦王卖命;变法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乎所有层面,但说到底就两点:崇君权、促耕战。
  围绕这些目标,最重要的手段自然是军功爵级制,即凭军功确定官爵,它的作用,除了鼓励秦人作战外,还废除了建立在血缘关系(而非能力)上的世卿世禄制,瓦解了沿用数百年的贵族政治。
  作为具体落实手段,商鞅全面推行郡县制,将贵族手上的封地划归国有、直接派专业官员治理,这就彻底瓦解了贵族的基层统治权、摧毁了他们的权力基础,从而达成了强化王权、强干弱枝的目的。至于开阡陌、统一度量衡、什伍连坐制等措施,也都是为了保证上述目的的落地。
  权利集中、目标一致,春秋战国常见的贵族集团内耗被遏止,变法下的秦国摇身一变成了一部令人恐惧的"战争机器",从此逐渐蚕食六国、最终一统天下。
  但上述变法,是以牺牲旧贵族集团的利益为代价的。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在商鞅之前,吴起曾在楚国推行类似的变革,结果被数百名贵族手刃而死。
  相比之下,商鞅的变法力度远超吴起,遭到的愤恨自然成倍增加;更何况,为了推行自己的改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奉行了"刻薄"、"少恩"的铁腕政策,逼迫、杀戮之举司空见惯,据称他让秦国上下"号哭之声动于天地,蓄怨积仇比于丘山"。
  因此,当唯一的靠山秦孝公死后,商鞅立即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清算。被剥夺特权的贵族需要泄愤,被迫害的百姓需要复仇,新上任的秦惠文王需要稳定人心,"干坏事"的商鞅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可以说,为了替秦王收权,商鞅搭上了自己的命。实际上,其后历任秦国主政大臣大都延续了商鞅的角色,如魏冉、范雎、吕不韦,他们掌权时无不大刀阔斧对秦国政治资源进行了重新分配,结果自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因此,除了与秦昭襄王有亲属关系的魏冉外,其他人都难以善终。高位不可久窃,大权不可久居,秦国的政治大脑,无疑是个最高风险的角色。
  白起:最安全的岗位,也架不住作死的行为
  秦国的政治大脑大多来自别国,而领军征战沙场的将领,则大部分出自本国;在任人以才的军功爵制度下,秦国从来缺少大杀四方、战绩彪炳的名将。
  而相对于涉足敏感领域、处理错综复杂关系的政治家们而言,秦国将领们的业务相对单纯:听从君上的命令,带领嗜血如命的虎狼之师收割六国将士的人头,换成沉甸甸的军功。当然了,战争有胜有败,而朝廷也有对应的奖惩制度,秦将因此付出代价并不罕见,但咱们极少听说秦国出现过战争功臣被清算屠杀的情况。毕竟战争是秦国的立家之本,历代秦王不会干自废武功的蠢事。
  不过,名头最响、功劳最大的白起却是个例外。难道他是功高震主了吗?其实并不是。
  白起的崛起,确实得益于魏冉的慧眼识珠。公元前293年,面对韩、魏两国砸下血本组织的数十万大军,主政的魏冉在压力之下,大胆起用左更(二十级爵位中的第十二级)白起为统帅,创造了以少胜多、斩首韩魏联军24万人的恐怖战绩。自此之后,白起就成了那段时期秦国的头号招牌。
  那白起最终被逼自尽,难道是因为他是魏冉的人?这种推测并不成立。公元前266年魏冉被贬回封地,而到了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面对秦赵双方的国运之战,秦昭襄王临阵换上了白起,可见他并不忌惮对方归属于谁的山头。
  白起的死因,在于他没摆正自己的位置、悍然挑战至高无上的王权。
  长平之战后,白起计划一鼓作气灭赵,却被秦王火线叫停。史书中给出的理由是,范雎不愿意白起立下震古烁今的战功。
  这个理由自然成立,不过也许秦王的顾虑才是最主要的,毕竟当时的白起已经身负武安君的爵位,如果接下来灭了邯郸,会不会功劳过大、封无可封?
  从职场安身立命的角度而言,白起被范雎阻止攻赵,其实是件好事。但他却就此耿耿于怀,跟范雎、秦王都杠上了。
  公元前259年9月,秦昭襄王亲自组织攻赵,这本是秦将们替君上分忧的时刻。但面对不利的战局,白起一再拒绝出战,还多次当众嘲讽秦王决策失误;甚至当秦昭襄王拉下脸面、派范雎亲自登门低头时,他还是端起架子不接招。有人认为白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不愿意打必败之战;但身为秦将,面对秦国的利益、秦王的尊严,白起有资格挑三拣四吗?
  于是,当秦军败于邯郸城外时,白起自然难以独善其身。
  张仪:聪明而务实的工具人,自然能游刃有余
  相对于流汗又流血的商鞅、白起,张仪显得进退自如、潇洒无比。
  公元前328年,他以客卿身份带秦军打下魏国的蒲阳,随后更是来了个骚操作:归还蒲阳、成功劝说魏国与秦国连横,随后忽悠对方献上了上郡15个县、河西重镇少梁。因为这一空手套白狼的妙招,张仪回到秦国后就担任了秦相。
  还有更牛的,公元前322-318年,他前往魏国担任"卧底",以魏国相的身份鼓动对方归顺于秦国、破坏了六国合纵,在完成任务后回到咸阳,继续担任秦相。
  当然了,张仪最高光的时刻,是在公元前313年自身前往楚国,靠着一张嘴忽悠楚、齐两大强国分手,导致鼎盛一时的楚国在恼羞成怒下落入秦国圈套,接连战败、丢地又丢人。
  到了公元前311年,因成功说服楚、韩等国与秦国连横,张仪被封武信君,实现了裂地封君的伟业。
  不过就在同年,秦惠文王去世,一朝天子一朝臣,张仪在秦武王这里失去了市场。为了避免兔死狗烹,他以吸引齐国攻魏的名义离开秦国,成功地在魏国颐养天年、的以善终。
  但如果我们把张仪全身而退的原因完全归结于他的机灵,也许过于片面。纵观战国时期,除非对所在诸侯国造成了极大损害(主要是替燕国当卧底、前往齐国推行疲齐之计的苏秦),鲜有纵横家遭受迫害,公孙衍、陈轸、苏代等等名噪一时的纵横家,无不曾潇洒地游走于各国之间。
  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本质上是战国时期的专业外交人员,没有特定服务对象,奉行趋利避害的生存原则,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展开行动;不同时期,根据实际需要,他们能在合纵、连横间灵活切换业务。他们极少对所服务国家的政坛利益分配带来冲击,也不会造成功高震主的危险。在那个时期,各国客观上都需要这样"无国籍"的万金油存在,以缓解自己的不时之需;因此,他们不应该、没必要对纵横家痛下杀手。
  无论是政治大脑、军事爪牙,还是外交工具,这只是笔者总结的形象而已,本身并无褒贬之意。他们在擅长领域方面有所不同,但无疑都是那个时期最顶尖的人才,携手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古代最为精彩纷呈的历史大戏。其中的勇气、努力与智慧,值得我们不断汲取。
  谢邀通俗地说,苏秦大学毕业后找到外企大企业,做了好几家大公司的CEO。张仪作为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刚开始大公司面试都不要他,只能去了秦国民营创业公司,作为第一份工作,而且没有工作经验,当然对公司有感情,再加上后来运营公司不错,老总对他也是十分器重,再者民营待久了,外企的氛围就不习惯了,所以呢,张子就一直待在民营企业了。至于有商鞅前车之鉴神马的,民营嘛,你懂的,底层小弟哪个不苦逼,恶心的小领导多了去了,但是一旦大老板直接赏识你,你到达那个位置了,那还是不错的
  张仪算是史上最能忽悠的人了,在说他如何忽悠的时候先说说忽悠,它是一门学问。忽悠要具备两项能力,第一要能说会道,第二就是在对方放松警惕的情况下再来点儿坑蒙拐骗,忽悠就成功了,而张仪把忽悠的这两项技能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会忽悠的人在战国还有一个高雅的名字,叫纵横家。为什么叫纵横家呢?纵横家是这样产生的:战国时期七国并立,国与国之间为了自我利益的实现,常常派一些能说会道的使者去游说以达到目的。   苏秦的合纵与张仪的连横
  战国时期的秦国脱颖而出,成为各国最大的敌人。为了对付秦国,苏秦提出了纵向联合的策略对付秦国,苏秦就是那位"头悬梁、锥刺股"的哥们。纵向联合效果极好,秦国害怕了,秦于是找到了张仪,想出了一招破解纵向联合的横向联合,一横一纵说来简单,却是一项大事业。这边两个国家结盟了,秦过去拉拢关系乘机破坏联盟,各国在秦国那里吃了亏后又重新结盟,如此反复,纵横就是这样来的,当然管游说各国的就叫纵横家。
  张仪的三寸不烂之舌
  张仪与苏秦是同门,共同拜师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二人一同下山,苏秦的仕途一开始并不顺畅,同和他一起下山的苏秦却在赵国大展宏图。他曾陪着楚国国相喝酒,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是张仪拿的,就说:"张仪贫穷,品行鄙劣,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了几百下。可是张仪始终没有承认,大家只好释放了张仪。
  张仪的妻子又悲又恨地说:"唉!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张仪没有自暴自弃,暗下决心,一定要靠这张嘴来大展宏图,这一次机会终于来了。 赵国给了苏秦施展才能的土壤,他成功联合六国共同抗秦,六国任命苏秦为相,配六国相印,威风无比。秦国为了阻止合纵,想方设法地破坏联盟,苏秦怕秦国恼羞成怒集中兵力攻打赵国,于是想到了张仪。他对张仪一直很欣赏,认为他业务比自己还强,于是他派人从楚国请来了张仪。但是他提供给张仪的招待很特别:当众的侮辱和讽刺。受辱的张仪没想苏秦这样不是东西,恨得咬牙切齿,想来想去只有利用秦国的力量才能瓦解苏秦的纵向联盟,于是就投奔秦国去了。在秦国,他遇到了一个很有钱的贵人,帮助他打通所有关系,令他如愿见到秦王并获得重用。而后这个贵人却要向他告别说:"我不是别人,我正是苏相国下面的人,受他老人家的委托来协助你,目的就是为了激怒你,苏相国还说只有你才有能力入秦为相"至此张仪方才明白苏秦的意图叹道:"苏秦比我强啊!请回去感谢苏君,只要他在我不会出任何计谋去攻打赵国。"张仪为了报苏秦的知遇之恩,果然在他有生之年没有动过赵国。   张仪画像
  张仪上任后,立即着手推行其连横外交的第一步,对魏国"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他在连横之初曾指出,"夫秦之所以弱者,莫如楚,而能弱楚者莫如梁(魏国)"。魏国是合纵的核心,楚国是合纵举足轻重的后盾。魏国既服,会在六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进而制服楚国,合纵自然会失去根基和力量,难以取得成效。 张仪的连横外交基础,即是秦国对六国一系列势不可挡的军事胜利:公元前328年,秦国公子华、张仪率军队攻陷魏国重镇蒲阳。张仪又建议秦王将蒲阳还给魏国,并派公子繇到魏国去当人质作为使魏国屈服的诱饵。一切妥当后,志得意满的张仪亲临大梁劝说魏王,魏惠王于是割让上郡15个县给秦国,张仪回国后被任命为秦国国相。 张仪忽悠最成功的的案例莫过于楚怀王了,在写屈原的时候我们也提到了楚怀王上了张仪六百里变六里的当,这里不再赘述。张仪能用商於之地成功忽悠楚怀王并不能说明楚怀王傻,而是贪财轻信了张仪。一个臣子按理说不能斗过君王,但张仪做到了。   前311年,秦惠文王想用武关以外的地方换取楚国的黔中之地。恨透了将自己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楚怀王表示,只要能将张仪交出,一切悉听秦国尊便。张仪思忖万千,明白自己不过是一名在秦国毫无根基的客卿,此时不去不但保不住性命,还要在朝堂上被群臣攻击不忠不义,最后失去秦王的信任。于是他果断主动请求秦王应允,以自己五尺之躯为秦国换地。果不其然,张仪一入楚国就被打入天牢,然而他并不以自身安危为虑,原因就在魏国任相期间,早就以重金在楚国宫廷内编织了一张密集牢固的关系网,包括楚王宠臣靳尚与宠姬郑袖在内。最终在两人一内一外的劝说下,张仪不但没有被楚王押赴刑场,反而被隆重地礼送出境。 游说楚国成功的张仪没想到还忽悠上了瘾,踏上了忽悠列国的道路。先后游说韩国、齐国、赵国和燕国,这是张仪人生的巅峰时期,列国不是割地示好就是亲善附庸,合纵之策瞬间土崩瓦解。算上之前游说的秦国、魏国和楚国,张仪成功忽悠了战国七雄。期间,秦惠文王在他成功忽悠韩王以后为了表彰他封其为"武信君",并赐封给他五座城邑,从此翻身当地主。但当张仪忽悠完燕国返回秦国时,还没走到咸阳秦惠文王就去世了,秦武王即位。
  全身而退
  武王自幼讨厌张仪,群臣忌妒张仪又趁机向武王进谗言,张仪也害怕大祸迟早降临,张仪暗暗伺机抽身。一天,他对武王说:"我日夜替大王考虑,认为唯有六国动荡,才对秦国最有利。臣听说齐王恨我入骨,臣到了哪里,齐国定然会来攻打。臣愿意到魏国,齐国看见我到魏国必定来伐我,大王可以趁齐魏交兵之际去对付韩国,进一步攻打周王来夺取天下,这是成王称霸的大事啊。"武王欣然应允。   张仪画像
  张仪到了魏国,果然齐国来伐。梁王害怕了,张仪劝道:"大王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叫齐王撤兵"。张仪于是派其心腹入楚,让楚使告于齐王道:"您怎么这么糊涂啊,你这是在帮张仪的大忙呢。"齐王惊问缘故,楚使道:"张仪离秦其实是和秦王串通好的,目的就是想让齐、梁打起来,这样秦国正好趁机攻占韩国。没想到大王果然中计,不但自损将卒,还背上攻击盟友的罪名,更是在替张仪向秦王请功啊!"齐王听了急忙罢兵,就这样张仪又安稳地在魏国做了一年宰相后去世。
  张仪的连横之策,对其它六国来说是坑门拐骗的伎俩,简直无耻至极,到最后连秦国都很嫌弃他。但是对于秦国来说,他使秦国避免了被群起攻灭,争取了多个政治盟友,使六国间混战不已,持续内耗削弱,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他的忽悠对秦国的统一简直功不可没。

两代人二十余载秘密守护一本书一线讲述到过中共一大纪念馆的观众一定会对那本陈列在玻璃展柜里的共产党宣言印象深刻。那是1920年由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极为珍贵。这本书的蓝色封面上盖有张静泉(人亚)同志秘毛毛走丢20多年被找到,贺子珍认定是本人,毛主席为何却不相认1953年的某一天深夜,毛主席坐在书桌前,手里的烟抽了一根又一根,他却毫无睡意,烟雾缭绕中依稀可以看到他紧蹙的眉头。更深露重,警卫员多次进来提醒主席就寝,他只是招了招手,然后看着桌战功显赫的侯君集却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只是因为参与了谋反吗?对中国历史略有所闻的人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出了名的好君王,不仅仅创造了有名的贞观之治的盛世,而且对于自己的臣子和出生入死的将军们给予了极大的宽容。甚至建造了气势恢宏的凌烟阁来用金维映邓小平第二任妻子,李铁映的母亲,在苏联养病时遇难1988年6月24日,邓颖超在写关于往事回忆的书籍时,提到了这样一位女士,在书中她饱含深情地写了这样的一段话1939年8月,我陪伴周恩来同志去苏联莫斯科治伤,第一次见到金维映同志时苏联解体三十周年关键的八月份作者苏克福作者本人新世纪一九年新冠肺疫情的出现到现在漫廷全球,而我们中国一直处于抗疫情好的典范,这休现我们民众良好素质,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具有的优越性。所谓西方资本主义所为何关羽的后世子孙惨遭灭门,张飞的后人却无人敢动?公元219年,关羽自荆州南郡出兵伐魏,借着荆襄大地的一场豪雨,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成就了武圣的名号,也埋下了44年之后关家惨遭灭门的祸根。关羽后世子孙为何惨遭灭门阿富汗帝国坟场到底埋葬了谁?人们总是愿意抬头遥望远处的高山,却不愿低头看一眼脚下的石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感觉,我们对地球另一边的美国异常熟悉,却对山水相连的尼泊尔蒙古阿富汗一无所知,就像一个上海人对遥远的明朝第一任CEO的往事(二)至正十一年(1351),上天给元朝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压下来了,元朝的末日到了。由于黄河泛滥,元朝需要治理黄河的愿望虽然是好的,然而他不懂那些反对的苦心。元朝那些腐败到极点的官吏,也从明朝末年的梃击案入手,分析明朝灭亡的客观原因明朝的灭亡是许多人都觉得遗憾的事情,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历史学家给出了两方面的观点首先是受到气候影响,其次是由于西班牙内战。明朝末年,中国进入了小冰河时期,百姓赖以生存的粮食得不到朱允炆是明朝的皇帝,为什么会败给自己的叔叔朱棣?朱元璋驾崩后,将自己的皇位继承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而他的叔叔朱棣不服起兵反抗,最后朱允炆战败,那为何朱允炆身为一国之君打不过当时是燕王的朱棣呢。一朝中无大将。靖难之变朱元璋建立明古代800里加急有多快,为何劫匪都不敢劫?强盗你看腰间绑的啥导语在现代,物流已经发展为一个十分成熟的产业,但其实物流并不是近代兴起的产业,它起源于古代,至今最少也有千年时间了。由于某种需要,哪怕是过了千年,物流行业还是一如既往的红火,没有衰
2005年河南发现一古墓,挖掘被紧急叫停,曾被盗10几次仍保存完整在河南省有一个叫郭庄的地方,2005年因为抢救性发掘,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座距今2000多年的楚国贵族的墓葬。前言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厚葬,因此盗墓也是十分盛行的,就在2005年毛主席逝世后,许世友为何坚决带枪进入主席灵堂,竟无人敢阻拦1976年1月,我们失去了敬爱的周总理。1976年9月,伟大的毛主席染上重病,最终在北京逝世,一代伟人终究与世长辞。上将许世友悲痛万分,坚决带枪进入灵堂祭拜毛主席。那他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有人说积弱屈辱的宋代是古代中国发展得最好的时代?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对北宋和南宋的历史进行回顾。我们讲一个时代的发展好坏,是多方面的综合评价结果,从你的问题来看,应该主要是涉及当时的经济文化科技民生等领域。下面详细解答。一,先真实的曹国舅无恶不作还差点被包拯斩首,为何能得道成八仙之一俗话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姑古代的八仙不仅各自的神通天赋不同,就连年龄和身份也不一样。著名的吕洞宾原本是儒生,后来修道成了剑仙汉钟离则是东汉大将,兵败后修道成仙其中唯独曹国舅有些他发明烧水汽车,称83升水可续航3000公里,结果上市前却离奇死亡在四世纪时,我国已经在使用固定在竹竿一端的钻头钻井,然后焚烧石油以蒸发盐卤制食盐,在北宋的梦溪笔谈中则讲到了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朱元璋向道士询问自己寿命,道士说比我多一日,朱元璋斩了历朝历代的君主皇上都是极其珍爱自己的生命,甚至有的皇帝还会花重金,请道士算卦先生定期占卜请教。哪怕是首位传奇皇帝秦始皇晚年也是深深相信道士,把晚年托付于算命炼丹等等而另一位叱咤风云杜聿明一生战功赫赫,却受累于老蒋的瞎指挥,吞下两场惨败的苦果杜聿明是国民党诸多将领中颇具争议的一位,此人一生屡立战功,战绩非常出色,是老蒋最为宠信的嫡系将领之一。但拥有校长的宠信却未必是好事,对于杜聿明本人来说,正是校长的频频关照束缚了他的1962年李秀成供词原稿公开,曾国藩当时删除2万字,暗含被俘真相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经过康雍乾三朝皇帝的励精图治,大清朝迎来了康乾盛世。可到了后期,清朝便开始走向了衰败之路。咸丰年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再到官员腐败堕落,导致百姓揭竿而十大元帅十大将,主席为何只称3人ampampquot老总ampampquot?林陈不在其中百年百将71贺龙作者相忘于江湖我军十大元帅十大将,只有三人被主席称为老总。陈毅在军中也被称为老总,但由于和主席的关系亲密而特殊,主席并不会称其为老总。而林彪也只是被人们称为林总,并朱元璋问道士自己寿命多长,道士比我多一日,朱元璋斩了提起明太祖朱元璋,想必大家对他都有一定的了解。朱元璋开创明朝,他在位期间,虽说杀害了一批肱骨之臣,在某种意义上,有些残忍。但他大力整治贪官污吏,爱护平民百姓,是位很得人心的皇帝。此1936年,24岁的凌福顺被凌迟,留下一张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遗照凌福顺出生于福建省周墩(今周宁)县浦源镇端源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他还在襁褓中时,便随着母亲四处乞讨谋生。13岁时母亲病故,从此他开始外出学徒自谋生路,他的童年是在饥饿和屈辱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