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白起被赐死的时候已经是七十多岁了,秦昭襄王为什么就容不下他?

  秦昭襄王之所以容不下白起,有两个原因不能被忽视,其中之一就是白起自己的作死,其二则是应侯范雎在其中推波助澜。当然,已经去世的穰侯魏冉以及东方诸国对白起的仇恨也贡献了一部分力量。总之,白起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他的死可惜却也不可惜。
  提到战国时期的名将,就不能不提白起,可以说,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开疆扩土依靠的主要就是白起,没有白起,秦国不可能会如此神速的开疆扩土,从这方面来说,白起绝对是秦国的大功臣,然而立的功再大,他也只是臣,是需要服从国君命令的,然而白起却公然反抗秦昭襄王的命令,大有一种"我想打的时候你不让我打,你想让我打的时候,我偏不打。" 的执拗,面对这样的白起,秦昭襄王并不是就拿白起没有办法了,你不打是吧?好,那你去死吧。
  不服从君命,这是白起被赐死的一个主要原因。长平之战中,白起打了一场漂亮战,完美避开了赵国的廉颇,与没有什么作战经验又不知道秦军主帅是白起的赵括相遇,然后赵国惨败。到底有多惨呢?《史记》记载,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万,再加上之前被杀的,赵国一下子损失了45万。当然这个数字一直是一个迷,很多人倾向于认为并没有这么多人被坑杀,但无论如何,白起坑杀的赵国降卒一定是个大数量。
  赵国有这样的损失,再重新组织兵力反抗是很困难的,而东方五国还处在观望状态,在这个时候,攻进邯郸,说不定就能一鼓作气灭亡了赵国,白起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于是,白起调兵遣将准备攻进邯郸。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赵国一旦灭亡,东方各国也没有好果子吃,所以他们一定会采取措施对抗秦国,这是白起能预料到的,他要的就是兵贵神速。但是韩国和赵国还是派出了苏代到秦国游说应侯范雎,目的就是阻止白起继续攻打邯郸。苏代将白起胜利之后的会官居范雎之上的可能说了出来,以此来刺激范雎的嫉妒之心,范雎考虑一番后就说服秦昭襄王暂停攻打赵国,这让白起很郁闷,也让两人之间本就紧张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要知道白起原本是穰侯魏冉保举给秦昭襄王的,白起能够成为一代名将,少不了魏冉的帮助,而魏冉是宣太后的异父弟弟,曾在秦昭襄王继位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之后更是和宣太后执掌国政,而秦昭襄王反而一直无法亲政,这种情况持续了四十年,直到范雎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局势。范雎帮助秦昭襄王亲政,废了宣太后,将魏冉赶出关外。有这样的过去,范雎和白起自然不可能和平相处。而范雎确实在白起的被杀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秦国短暂休整后,秦昭襄王再次要求出兵攻打邯郸,此时白起正在病中,于是秦军由王陵率领攻打邯郸,结果王陵节节败退,秦昭襄王想让痊愈的白起重新上战场攻打邯郸,但是这个时候的白起不干了,他不想攻打邯郸了。
  他对秦昭襄王说:"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这可以说是分析的相当有道理了,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邯郸很难攻,诸侯们救兵将至,他们怨恨秦国很久了。而秦军在长平之战中虽然获胜却也损失了一半。在这样的情况下,远距离攻打人家的国都,肯定会遭到赵军和诸侯军的里应外合,秦国是一定会失败的,即便是常胜将军白起也没有把握攻下邯郸来,而且在灭国战面前,赵国的军民一定会同仇敌忾,到时候他们的战斗力是惊人的。齐国章邯攻打燕国和燕国乐毅攻打齐国的时候就懂出现过这种情况。
  但是秦昭襄王却听不进去白起的话,他还是执意让白起出战,而白起也执意不肯出战,面对邯郸的久攻不下,白起甚至还说了这样一句话:"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仿佛是在得意洋洋地对秦昭襄王说:"看吧,您不听我的话,现在怎么样了?吃亏了吧?"
  秦昭襄王逼着白起出兵,白起竟装病不肯去,应侯去请依旧请不动白起。秦昭襄王彻底怒了,将白起贬为小士兵并迁往阴密,白起这个时候又真的病了,于是继续待在咸阳,而秦军败退的消息一次次传来,秦昭襄王终于失去了耐心,逼着白起离开咸阳,应侯觉得这样还不够,他对秦昭襄王说白起对国君的命令"怏怏不服",秦昭襄王一听,好吧,还是赐死吧,于是白起就自刎在了杜邮。
  秦昭襄王赐死白起,固然与白起的不服从君令和应侯的火上浇油有关系,也和诸侯们对白起的态度有关系。秦军节节败退,秦昭襄王不得不寻思解决的办法,白起不出兵,秦军一定会失败,但是损失可以降低到最低,如何平息东方六国的怒火呢?自然是让白起死,白起一生征战,为秦国立下了悍马功劳,但也将东方诸国得罪了个遍,白起打仗的一大特色是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史记》中记载的白起斩首的人数是八十九万,再加上零散的,就是近百万,这样的数字即便有造假成分,但数量也一定少不了多少,这样的白起,哪个诸侯国不想除掉?
  于是,白起的死就成了很自然的一件事了,不过,白起到底对秦国是有大功的,在他死后,"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另,说起白起的年龄,史籍中并没有记载,不过公元前294年他成为秦国的左庶长,此时的白起应该差不多三十岁以上,这样算来,到公元前257年,也得六七十岁了,这个年纪也打不了多少仗了,秦昭襄王赐死白起对秦国是利大于弊的。
  白起是秦国后期的名将,"有名"到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素以熟知兵法,善于用兵著称。其辉煌的起点应该是在伊阙之战。先了解秦国这一时期的历史,孔武有力的秦武王跟人比赛扛鼎,发生意外,砸断胫骨,气绝而亡。秦武王没有子嗣,几个弟弟成为了王位的潜在继承人。
  芈八子原为秦武王父亲秦惠文王的一位姬妾,是楚国人,联合了自己的弟弟魏冉,拥立秦武王其中一位弟弟,公子稷继位,即后来的秦昭襄王。芈八子摇身一变成为了宣太后,而魏冉成为了秦国的丞相。
  有说法是白起祖上也是楚国贵族,后流落秦国,居于郿(陕西岐山)。按照白起的成长轨迹,很可能其幼年从军,历经多次战斗,至此时已成为"善用兵"的基层将领。"他乡遇同乡",魏冉姐弟是倍感亲切。伊阙之战
  公元前294年,白起得到丞相穰侯魏冉的推荐,出任左庶长。在商鞅主持变法确立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中,左庶长为第10级。这一年,白起率军进攻韩国的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取得胜利。韩国向魏国求救,组成了韩魏联军以阻止秦国东进。
  这次出征,魏冉举荐了白起担任主将,进攻韩魏,史称"伊阙之战"。战前,秦国国内并没有多少人看好白起,理由有三:
  1、秦国兵力为10万,但并不是精锐。韩魏联军兵力是24万,均为垂沙战役的主力军队。其中韩国军队是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的"材士";而魏国军队则是战国时期,身披重甲且耐力惊人的"魏武卒";
  2、白起比较年轻,没有指挥大型军队的经验;
  3、伊阙为韩、魏门户,两山对峙,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可见,韩魏两国是下了血本,为此,都想着在战争中,尽量减少损失,保持自己国家的精锐。白起敏锐地感觉到韩、魏之间的嫌隙,他断定韩军不敢出击。于是,绕到魏军的背后,偷袭得手,反过头来,又全歼了韩军,俘获了韩国主将公孙喜。韩魏24万联军,灰飞烟灭。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歼敌二十万以上的歼灭性战役,至此,韩、魏两国一蹶不振。
  (魏武卒)鄢郢之战
  公元前278年,楚襄王任用善于用微弓细绳射下大雁的人。此人借着楚怀王(楚襄王父亲)客死秦国,故意激怒楚襄王,使其奋发振作,励精图治。受到刺激的楚襄王,转而联络各诸侯国进攻秦国,不再臣服秦国。
  秦昭王大怒,派出了白起讨伐楚国,史称"鄢郢之战"。此时的白起,又历经了夺取魏国61城池,赵国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等多次的战斗,军工爵的"刻度"来到了第16级,为大良造。
  白起选择了千里奔袭,出其不意,放弃后方依托,深入敌国腹地,进攻的目标是楚国的别都鄢。楚襄王也清楚鄢的战略意义,其为通往楚国都城郢都的咽喉和门户。一旦鄢守不住,郢都也是朝不保夕,为此,楚襄王在集结了楚军的精锐。
  经过战争多次洗礼,变得更加成熟的白起,面对重兵把守的情况下,并没有选择强攻。而是采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另辟蹊径。仔细研究了当地地形之后,筑起堤堰,拦蓄夷水,同时挖条渠,直通郡城。
  准备就绪,白起派兵占领了西陵,控制长江,接着顺江而下,占领夷陵(湖北宜昌),一把大火,将楚人的宗庙陵墓,烧得干干净净。等到楚国知道,面对以取得"制江权"的秦军,也只能"隔岸观火"了,楚军士气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兵败后,楚王只好将都城迁至陈(河南省淮阳县)。
  灭赵被阻
  如果说"伊阙之战"是白起辉煌军事生涯的"揭幕战",那么,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可以说是其"谢幕战"了。"长平之战"简单的经过是:公元前262年,白起率部攻占了韩国的新野,造成了上党郡与都城的隔绝。上党郡守并没有按照韩王的意愿,归入秦国,转而投进赵国的怀抱,引发秦赵两国的大战。
  战争结果,白起坑杀了赵国40万军队后,继续进攻赵国都城邯郸。此时,秦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却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当年拥立有功的宣太后姐弟,因严重威胁了秦国王权,被秦昭襄王赶出了统治阶层,启用范雎为丞相。
  秦国使用"反间计" ,让赵国换将。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赵国也用上"反间计"了。受赵国重托的苏代(苏秦的族弟)找到范雎,晓陈利害关系:白起如果灭了赵国,必然位列三公,到时候,您范雎就得屈居在他之下了。再说即使灭了赵国,国内的百姓也不愿意归于秦国,会就近迁徙到齐、燕、韩、魏,秦国得不到多少人口的。
  范雎深以为然,便劝秦昭襄王接受赵国的割地求和。可以说,秦昭襄王与白起是相互成就,亲密无间,此举使得他们之间的信任出现了裂痕。
  晚节不保
  等到秦昭襄王想再次进攻赵国之时,却被白起拒绝。一则赵国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开始回血;其次,是咽不下"秦昭襄王下令停止攻击邯郸"的这口气,彼时白起正值生病,估计也与此有关。
  在王陵出征失利后,秦昭襄王再次下令白起出征赵国。遭到白起的再次拒绝,还给秦昭襄王上了 "课":
  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意思是说,表面上秦军很强,实际上连年苦战,已是强弩之末。另外一边,魏、楚等受秦国威胁的诸侯国,正谋划共同对付秦军,对秦国有利的军事态势正在发生逆转。
  不肯罢休的秦昭襄王请出了范雎当说客,结果还是一样。秦昭襄王只得令王龁代替王陵。果然,楚国春申君和魏国信陵君,统帅数十万联军前往救赵,使得疲惫不堪的秦军渐渐露出了败像。此时,耿耿于怀的白起还不解恨,幸灾乐祸的加了一句: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话传到秦昭襄王耳边,这还得了?君王纵有失误,那也不是臣子可以指责的。于是,再次强令白起出征,仍然遭到拒绝。正如《魔兽世界》里面,打不赢小兵,我还是英雄?秦昭襄王震怒,治不了你,我还是秦王?
  秦昭襄王下令免去白起的官职和爵位,降至士伍行列,发往阴密(今宁夏泾川南)禁锢,在范雎的推波助澜下,秦昭襄王又决定赐剑让白起自裁。呜呼,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结语
  在封建社会,君王的权威是不容挑战的,胳膊拧不过大腿嘛。年逾古稀的白起,为了当年的一口气,始终与秦昭襄王怄气,不给君王一点台阶下。诚然或许白起分析的事实,只要服软,领兵出征,以其 "功力",对战局的预判,多少还是能挽回损失,而不至于落得自裁的结局。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捧个人场,点个赞呗^_^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他统率秦国军队三十余年,攻城略地,大破魏韩楚赵,为秦国扫平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白起的赫赫战功,也使他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白起也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其他三将分别为廉颇、李牧与王翦。
  但这样一位为秦国建立了巨大功勋的军事统帅,却在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被秦昭襄王赐死于杜邮,自刎而亡。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白起招致杀身之祸呢?
  白起在秦国的崛起离不开秦宣太后和丞相魏冉的提携。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的伊阙之战,秦军灭掉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魏国大将公孙喜被白起杀死,秦国得到韩国大片领土。
  指挥伊阙之战的正是秦将白起,白起也是在这一战后,声名鹊起,一战成名的。而正是丞相魏冉举荐白起担任这次战事的主将的。
  所以说,魏冉对白起是有知遇之恩的,两人的私交深厚。
  此后,白起在沙场上大放异彩,南征北战,攻打魏赵楚韩四国,夺取城池百余座,战无不胜,被秦昭襄王封为武安君。
  秦昭襄王是在舅舅魏冉的支持下,取得王位的。即位后,朝政一直由他的母亲秦宣太后和舅舅魏冉把持。并且宣太后把自己的另两子封泾阳君和高陵君。她的弟弟魏冉和另一个弟弟也被封为穰侯和华阳君。
  秦宣太后的这两子和两弟位高权重,号称秦国四贵,直接限制了昭襄王的王权。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秦昭襄王采纳客卿范雎的建议,罢免了魏冉的相位,由范雎取而代之,并把四贵赶出了京城,收回了王权。
  而白起作为魏冉曾经举荐的武将,又战功卓著,这令倍受秦王器重的范雎丞相既嫉妒又不安。而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长平之战后,白起与范雎终于将相失和。
  前260年,秦将王龁率兵攻打赵国。赵将廉颇率领的赵军连战失利,遂修筑壁垒,在长平地区坚守不出,与秦军形成长达三年的对峙局面。
  廉颇的这种以逸待劳、意图拖垮秦军的战术却被赵王认为是胆小怯战,因此,赵王对廉颇多有不满。
  面对长平的长期相持局面,秦相范雎又巧施反间计,遣人扬言廉颇并不可怕,秦国最怕的是赵奢之子赵括。
  赵王不知是计,马上临场换将,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了廉颇。
  而此时的秦国却令武安君白起取代王龁任长平之战的主将,以求彻底击溃赵军。
  在长平之战中,赵军误中秦军包围圈,被秦军分块切割,主帅赵括、上党郡守冯亭突围不成,均战死。
  群龙无首的四十余万赵军纷纷溃败,投降于秦军。
  由于白起担心赵国的降军日后反叛,遂将四十余万的战俘全部坑杀。长平之战,使赵军几乎失去了全部的有生力量。
  这时的赵国为了避免亡国之虞,马上派苏秦之弟苏代携重金赴秦国游说秦相范雎。
  苏代称,若此时白起拿下赵国,那白起的功劳可就大了,历史上的周公等人也比不上白起,白起的地位一定在范雎之上,位列三公。
  范雎本来就是心胸狭窄之人,听了苏代之言,担心秦王日后冷落自己,于是就听从了苏代的计策,借口秦军疲弊,向秦王建议与赵国停战,接受韩赵两国割地求和的请求。
  秦王于是采纳了范雎的建议,令白起班师。
  白起本来是想乘胜攻取邯郸,一举拿下赵国的。但由于范雎的从中作梗,使白起的作战计划泡汤。白起心中对范雎非常不满,两人心中各怀芥蒂。
  就在停战后的次年,秦王再次发兵攻打邯郸。此时由于白起生病,王陵担任此战的主将。
  但攻取邯郸之战进展并不顺利,秦军伤亡不小,却毫无战果。
  于是,秦王令病愈的白起再次披挂上阵,但却遭到白起的拒绝。
  白起认为,长平之战虽然取胜,但秦军也减员不少,而且现在各诸侯国都在派兵支援赵国,到时候和赵军里外夹击秦军,所以此战不能打。
  秦王请不动白起,又令范雎去请白起出山。白起更不待见范雎,干脆称病不起,连范雎的面都不见。
  秦王无奈,只得派王龁接替王陵为主将,继续围攻邯郸。
  战事果然如白起所料,由于楚国和魏国分别派遣春申君和信陵君率援兵出战,秦军遭受内外夹击,一败涂地。
  而白起听闻秦军战败,又慨叹秦王当初不听他的规劝,导致兵败山倒。
  此话传到秦王的耳里,令秦王非常恼怒。他再次要求白起出山,但白起铁了心,任范雎再次登门请求,也不买账。
  对于白起的拒不从命,秦王已失去了耐心。白起被拿掉了官职,并被驱逐出咸阳。
  而范雎本来与白起私怨极深,这时又怕日后白起咸鱼翻身,对己不利。于是又对秦王煽风点火,称白起一肚子怨气,如若被别国所用,一定是秦国的大患。
  秦王一听范雎所言,甚有道理。于是派使持宝剑,赐死了白起。
  白起之死,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白起的自身原因,也有范雎落井下石的补刀。
  在秦军围攻邯郸惨败时,心急如火的秦王再三强令白起出征,白起却违抗圣命,拒不出征。事后还放言秦王不听他的规劝,落得个惨败的下场。
  白起生性耿直,认为邯郸之战必败,拒不出征,这已令秦王非常震怒。但秦王只是将其革职流放,并没有想要他的命。
  而由于白起是穰侯魏冉的人,范雎与魏冉仇怨已深,这也波及到了白起。
  白起被流放后,范雎唯恐白起哪一天再复出,清算到自己,于是干脆怂恿秦王赐死了白起。白起也可以说是范雎与魏冉斗争的牺牲品。
  因为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君臣"吊诡,白起之死,重点不是在于秦昭襄王容不下白起,而是白起在接到秦昭襄王的"赐死令"后,毫不犹豫地自刎,堂堂一代战神白起,何至于此?
  毫不夸张地讲,白起经过了伊阙之战、郢城之战、长平之战三场大战后,秦国的"帝国"基础已经奠定,再毫不夸张地说,这样德高望重的白起,不是秦昭襄王想要杀就能杀的。
  自古以来,臣子功劳太大,君主必然是厌恶的,白起不是独例。
  白起之死,根源不是秦昭襄王容不下他,而是白起为何就要忠于这一道"赐死令"。
  咱们先从白起的"发家"说起。
  秦昭襄王时代,早期执政者是著名的秦宣太后,秦武王举鼎意外丧生,秦昭襄王年龄尚小,为了维护住王位,太后摄政,并且引入了外戚势力,也就是魏冉。
  秦宣太后是著名的"美人计"的使用者之一,以这个方式灭掉了义渠国,手段强硬可见一斑,而魏冉作为宣太后的兄弟,秦昭襄王的舅舅,按照惯例,成为国相那是再正常不过。两人把控朝政,秦国也的确因为他俩而中兴,但问题也来了,秦昭襄王也会长大,作为秦国的真正主人,他能不能忍受母亲和舅舅的专政?
  毋庸置疑,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和白起有何关系?
  白起之死看似和这背景八杆子打不到边,但实际上关系大了,因为白起就是宣太后、魏冉等外戚势力扶持起来的将领,白起的出身烙印,注定他是宣太后这一派的,这也决定了白起和秦昭襄王之间的关系不可能达到真正的推心置腹,二人心里都明白,只是互相利用。
  白起被提拔起来的时候,秦昭襄王的权力被分割,说秦昭襄王不抵触白起,那就是骗人的。白起是忠心的,可是秦王却会把对外戚势力的"愤怒"也转移到了白起身上。
  要说白起自己也肯定懂这个道理,所以"容不下他"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那么白起在秦国存在的意义就是建功,只要功劳足够多,他就能一直立足。
  虽说外戚势力影响着秦国内政,但不可否认的是,宣太后以及几个兄弟的能力都很出群,白起所主导的几场大战,其实就是获得了他们的支持。白起很强大,因为本身年龄已经不小了,再者有着国内力量的支持,白起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将领,执行力很强。
  公元前293年,白起在成为了秦国左庶长一年后,在伊阙击败了韩魏两国两军,伊阙之战正是战国格局的一种真实写照,实力强者竟然瞻前顾后,实力弱者又有心崛起,却无力回天,伊阙之战反映了秦国将士在面对战争的时候,强大的统一性和对外性,这样的军事机器,注定会让秦国中兴。
  几场大战,白起成为了秦国的"战神",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秦昭襄王一天天地成长,成为了一个中年人,也开始对权力有着渴望。
  公元前271年,范雎被秦昭襄王看重,范雎来到了秦国,成为了秦国的客卿,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范雎不断获得秦昭襄王的信任,以往对于秦昭襄王而言,头疼的外戚势力,正在一一被范雎分析瓦解。
  公元前266年,范雎完成了对外戚的削弱,宣太后的权力被夺,宣太后的几位兄弟、秦昭襄王的几个兄弟权力也被夺走,而范雎成为了国相,这一年,是秦国内部势力发生巨变的一年,但因为宣太后终究是秦昭襄王母亲,而且宣太后晚年有着宠爱的男子,多重因素下,外戚势力顺势退场,没有发生太大的冲突。
  可这里面有一个人就很尴尬了,他就是白起。
  毋庸置疑,秦昭襄王也好,范雎也好,他俩肯定不喜欢白起,前者还可以利用白起,但是范雎就把白起当作"敌人",因为范雎这个人的命运算是比较曲折的,他对自己的前途极其重视,别人有能力,就意味着对他进行了"变相打压",所以白起此时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算是和国君以及国相的关系都不好。
  但关系不好归不好,白起能被撤掉吗?
  不可以,因为公元前269年,赵奢创造了军事奇迹,打赢了阏与之战,这也意味着秦国还有着强大的敌人赵国,战国末期四大将领,赵国就占据了两个,秦国要中兴,必须要有强者,可想而知,白起的重要性。
  于是便有了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秦国的情报优势、战术优势全部显现,其实长平之战的本质就是一场"攻心战",当廉颇被撤,赵括纸上谈兵,赵国就注定了衰败,长平之战是秦国的国运之战,秦昭襄王发动了国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参军,力度前所未有,堪称是春秋战国的巅峰之战,最终以白起坑杀四十余万赵国将士而告终,赵国因此一蹶不振,近乎灭亡。
  白起也因为这一战获得了无尽的荣耀,同样的,也让他后世落得"杀神"、"人屠"之名,因为赵国将士已经投降,却还被白起坑杀,是为失德之举。
  不过在当时这不重要,胜利就是话语权。长平之战后,秦国想要一举灭了赵国,就是这个时候,又出了幺蛾子。
  苏代私底下联系了范雎,因为范雎并不是秦国的原始政客,属于半路加入的,一旦白起真的灭了强敌赵国,那么二人的关系矛盾既然是白起占据上风,为了不让白起压过范雎一头,留下已经苟延残喘的赵国是一件十分恰当的事情,范雎听信了苏代的话,也等于中了苏代的离间计,范雎从中周旋,赵国、韩国割地让秦国退兵,秦昭襄王被劝服,白起因此痛恨范雎。
  自此之后,范雎就开始了"除白计划"。
  长平之战后不久,战事又起,秦国主动出击赵国,本来应该以白起为将,但是白起恰巧生病,没有办法出征,因此秦国战争失利,秦昭襄王着急地等待白起病愈,可白起病好了之后,他却拒绝否认了秦昭襄王的"伐赵计划",还一度指责秦昭襄王的鲁莽之举,导致将士兵败。
  秦昭襄王十分愤怒,觉得白起居功自傲,而且还抗令不尊,于是强行下令,让白起出征赵国。
  实际上,白起因为曾经屠灭大量的赵国将士,导致赵国人对他恨之入骨,于情于理,他都不应该出征,因为一旦出征,赵国士气高涨,对秦军不是什么好事,所以白起的指责,很有可能是为了避免出战。
  不过即便是做做样子,白起也要出发,可这一路走得很慢,秦军前线不断被击败,白起还在路上,这个时候,白起的死对头范雎又来掺和了,秦昭襄王和范雎商量过后,得出了白起不服命令的结论,秦昭襄王因此赐死白起,让人拿着剑去找到了白起。
  其实秦昭襄王赐死白起一事,很有可能是范雎一举推动的,因为秦昭襄王这行为的前后十分矛盾。
  但不管怎么说,白起都收到了秦昭襄王的"赐死令",最关键的是,白起也愿意执行秦昭襄王的赐死,在一顿自责后,自刎而死,白起认为,他自己坑杀了长平之战数十万赵国将士,这是他的报应。
  这便是"吊诡",样样一代战神白起因为君主的一句话而自杀。
  之所以说是吊诡,因为在整个战国末期,君主一句话赐死功臣的事情并不少,后世更有吕不韦被赐死,还有扶苏被赵高的假诏令赐死,这种吊诡的背后,是各种难以论述的原因。
  而白起自刎一事,并没有那么简单,还涉及了当年长平之战坑杀赵国将士的动机,涉及了白起后来拒绝出征赵国的原因,而他,也不是单纯的不为秦昭襄王所容,也还包括了范雎的针锋相对,年纪已经很大了的白起,无力在从中保全自我,或许自刎,也不失为最好的一种解脱。
  从秦昭襄王的角度来讲,他顶多只是气愤白起一时的跋扈,很难说秦昭襄王有没有后悔,而白起之死,源头更大还是在于范雎的针对,真正容不下白起的,不是秦国的主人,而是范雎。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白起当时被秦昭襄王打成什么罪名处死的已经无从知晓了,反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反正不是叛徒也得是内奸,反正肯定不是因为没有优待俘虏违反了战国关于善待俘虏的公约。
  但由于白起在参军时就没有好好登记自己的出生年月,就说明他是个欺骗组织,混进秦军的异己分子,属于罪该万死一级的,秦国除掉这个毒瘤和隐患是完全正确的。秦国人民是完全拥护的。至于白起被正法时候的年纪到底多大,是个悬案。如果白起对秦王诚实,如实填写籍贯和年龄,此事就清清如水。
  不过,白起的军中履历,秦国的档案还是有记载的。公元前294年,白起担任了亲军高级将领大军区的司令员,能达到这个级别没有三十岁是不可能的。林彪将军也是30岁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指挥了平型关战役。  白起被判处死刑的时候是公元前257年,其间相距差不多40年。
  所以说,白起到被杀时已经是七旬老人,应该还是靠谱的。
  白起原来默默无闻就像流落马戏团的一匹千里马,发现他的伯乐是昭襄王的舅舅魏冉,要不是魏冉,白起到老也不会被重用。因为当时魏冉之前已经有人给秦昭襄王推荐过白起,但昭襄王只重资历和出身,对出身卑微白起根本就不屑一顾(白起出身贫寒,唐代白氏墓志铭说其祖先是楚平王孙白公胜纯属瞎掰)。
  因为魏冉是昭襄王的舅舅,魏冉又是昭襄王上位的推手,所以说话有分量。但幸亏昭襄王的舅舅,白起这个泥土里的真主才大放异彩。不过成也萧何败萧何,白起的成功得益于魏冉,白起的折戟沉沙也是因为魏冉,这是后话。
  白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首战韩魏联军就大获全胜,韩魏24万大军灰飞烟灭。从此这个常胜将军就为秦国东征西杀,所向披靡,威名远扬。白起也仕途顺利拜将封侯,达到人生的顶峰。
  长平之战,白起又打败赵括,全歼的赵国45万大军。
  之后,白起杀红了眼,他想乘着长平之战的余威率部拿下邯郸,灭了赵国,再为秦国建立功勋,于是就派自己的得力助手回国请命。
  让白起没有想到的是,昭襄王听从宰相范睢的谗言坚决不让白起发兵,还杀掉了白起来请命的亲信。常言道十个实干家不如一个空谈家,实干家的身家性命攥在空谈家的手里,世界就是如此不公。
  白起得知谋士被杀,秦王否决了自己的请战,犹如遭了当头一棒,一腔热血冰凉冰凉。
  自己作为前线将领一定比远在宫中的人更懂得把握战机,但秦昭襄王不仅不听自己,还杀了自己身边的人,显然是对自己起了疑心。
  等昭襄王觉得秦国打赵国的时机成熟了,赵国也恢复了元气,过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长平之战半年多后,秦昭襄王下令再次伐赵,碰了个硬钉子,损兵折将。这一次白起在家养病,秦昭襄王本来觉得自己没有听从白起建议丢了面子,回家后宰相范睢又添油加醋地说,白起听话大王您出征不利,高兴得跟过年一样,杀鸡宰鹅,大宴宾客,对大王您冷嘲热讽。
  秦王本来因为吃了败仗而颜面无存,一肚子火无处发泄,听了宰相范睢的话不由龙颜震怒,直接下令白起自绝于国家。白起的死,表面上是因为秦王独断专行,不会用人。其实还是秦王昏庸,被宰相范睢利用,成了他们两人斗争的工具。
  白起虽然有才干、会用兵、能打仗。但他宰相范睢不是一条船上的,不是一个山头。白起越是建功立业,对宰相范睢的威胁也越大。因为白起当年是被魏冉推荐给秦王的,魏冉跟宰相范睢是冤家对头,是政治上的死敌。后来在这场斗争中跟宰相范睢取得胜利,斗倒了魏冉。但白起还掌握着兵权,而且深得昭襄王的信任,所以白起就成了宰相范睢最大最直接的危险。
  不除掉白起,自己也许就会被白起所害。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政治斗争就是如此残酷,妇人之仁只能成为待宰的羔羊。成王败寇,历史是强者写的。
  可怜白起只会实干,没有手腕,不会厚黑学,不会急流勇退,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白起死也不会明白,自己对秦国忠心不二,死心塌地,出生入死,最后却落得个叛徒内奸的下场,死了也要被人唾骂。
  苍天无眼,白起死不瞑目。白起心里也清楚,赵国四十万儿郎,哪一个又曾瞑目?
  白起死于公元前257年,没人知道白起死的时候多少岁,不知道从哪里看来的七十多岁,只知道当时的秦昭襄王已经69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70岁在当时可是算古稀之年,当时的人很少活这么长的,当然了,秦昭襄王算一个,活了75岁。
  白起是魏冉举荐给秦昭襄王才起用的,白起首次出战,就大破韩、魏两国24万联军,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之后白起一发不可收拾,不断为秦国攻城掠地,战无不胜,威震天下,因而受封武安君。
  长平之战,白起采用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术,一举包围赵国45万大军,赵军在弹尽粮绝、无法突围的状态下,举军投降,白起随后使用欺诈的手段坑杀赵国45万降军,天下为之震动。
  随后白起欲趁长平之战的锐气一鼓作气,进攻赵国都城邯郸,派出亲信卫先生回国请兵粮,准备一举拿下邯郸,攻灭赵国,结果出人意料,秦昭襄王和范睢以秦国长平之战消耗甚大,师老兵疲为由拒绝了白起的建议,并且还杀了卫先生,而且这成为了白起身死的导火索。
  白起听闻后,犹如当头一盘冷水,从头冷到脚,作为军事家,他很清楚什么时候应该进攻,什么时候应该休整,但秦昭襄王的命令显然是伤透了白起的心,失去了灭赵的大好时机。
  之后等到秦国恢复生机,在长平之战9个月后,秦昭襄王下令再次发兵攻赵,围攻赵都邯郸,这一次白起在家养活病,没有去,结果秦军在邯郸城下大败,而白起也因这次失败而嘲讽秦昭襄王,引起双方矛盾的恶化。秦昭襄王大怒,下令白起出征,而白起却拒不出征,直接导致了身死,不听从国君的命令,嘲讽国君的决策,让身为一国之君的秦昭襄王震怒,直接导致赐死白起,国君的权力是不容置疑的。
  而白起与范睢的关系,也是导致白起身死的原因之一,白起前任相国魏冉举荐的,而魏冉是被范睢扳倒,范睢为了加强秦昭襄王的权力,建议秦昭襄王废除掌权的魏冉和宣太后,直接扳倒了魏冉和宣太后,这和白起产生了矛盾。
  白起为将,范睢为相,将相不和,而范睢也担心白起的功劳日渐巨大,会导致自已处于不利位置,因此对于白起也是相当打压,以政治手段削弱白起立功的机会,这也让白起怀恨在心。
  白起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本来罪不致死,白起也是一个有性格的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却因此白白的丢掉了自已的性命,临死前,白起曾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对于白起自已来说,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已政治上的幼稚性。
  秦昭襄王赐死白起的时候,已经垂垂老矣,秦昭王将他赐死,一般认为是他功高震主,这应该是后人的臆想。
  秦昭襄王嬴稷赐死白起,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白起不给面子,与嬴稷结怨。第二,清除宣太后、魏冉的残余势力。第三,政敌范雎的迫害和推波助澜。邯郸之战的意见不同,白起与昭襄王嬴稷结怨
  很多人都认为白起是因为功高震主而被嬴稷赐死,其实这种说法有点夸大白起在秦国扩张过程中的作用。
  秦国能够灭亡六国,完成统一,其本质在于从秦孝公开始,就确立了政治大于军事的国家战略。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秦军的每一份军功,都在彰显着当朝相国的功劳。
  从历史进程来看,真正奠定秦国统一格局的是两次事件,一次是五国伐齐,第二次是长平之战。尤其是五国伐齐,对秦国至关重要。
  所以,秦昭襄王时代,要真的以功劳来排个先后,穰侯魏冉怎么也排在白起前面,而且魏冉还是把持朝政的相国,他怎么没有因为功高震主被咔嚓了呢?权力面前,嬴稷真的会顾念那点舅甥之情吗!
  再看一点,秦昭王赐死白起的时候,白起已经七十多岁了,已经时日无多了。而此时秦昭王差不多也快七十岁了,他也是刚继位的雏鸟,又怎么会忌惮跟他一样时日无多的白起呢!
  长平之战后,秦国因为赵国拒绝割让答应的土地,再度发兵攻打赵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白起因为生病,秦国派出王陵为将,领兵攻打赵国。
  结果王陵作战很不顺利,围攻了几个月,损兵折将不说,还没啥进展。
  这时白起的病也痊愈了,秦王就想以白起为将,结果被白起怼回来了,白起认为不能发兵攻打赵国。因为秦军攻打邯郸,远隔山河,其他诸侯可以快速救援,内外夹击,秦军必败。
  秦王嬴稷只能改派大将王龁代替王陵,邯郸久攻不下。楚国、魏国派兵支援赵国,秦军大败,损兵达二十万以上。
  这时白起不合时宜地说了句风凉话,我说什么来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嬴稷听到后,非常生气,强制命令白起出战,白起自称病重,接不了这活。
  秦王派相国范雎来见白起,请白起领兵出战,收拾秦军的残局,但白起就是不给面子,迟迟不肯启程。就这样拖延了三个月,秦军在前线败退的消息不断传来,秦昭王迁怒于白起,命令他立刻启程。
  白起没办法,拖着病体赶往前线,刚走出咸阳没多远,抵达杜邮。秦王派出使者,赐剑令白起自杀,白起仰天长叹,自杀而死,一代名将就此落幕!
  秦昭王赐死白起的理由是,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启程,"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这说明秦昭王处死白起的原因是因为他抗命不遵,而且嘴里还逼叨叨没完没了。
  作为现代人,不太理解抗命不遵,这在古代可是大罪,无数王侯将相,因此而死无葬身之地。再加上白起又"怏怏不服,有余言",这是极为动摇军心的行为。
  而且以白起的话,明显把战败的责任给了秦王,这是秦昭王极为不能容忍的,感情战胜都是你白起的功劳,打败就是我秦王无能了。因此从白起不愿出战以后,加上他的风凉话,把秦王得罪得惨惨的了。
  秦昭王这个人,也着实不是个啥大度的人,向楚怀王索要土地,人家不给,就把人囚禁了。喜欢范雎,他的仇人也拼死了要杀,这都不是啥好人能干出来的事,所以白起跟他结怨,肯定是落不了好了。魏冉被罢相后,势力被逐渐清除朝堂,白起成为最后的一股势力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嬴稷听从范雎的建议,收回宣太后、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泾阳君公子芾、高陵君公子悝等贵族的权力。
  将"四贵"驱逐出咸阳,以范雎为相,秦国的朝堂开始了新老权力的交替。但是在军队方面,因为魏冉长期把持,秦王一直无法摆脱他的影响。
  白起在秦国能够崛起,最重要的原因是与宣太后和魏冉交好,获得提拔,在伊阙之战中成为秦军主将,一战成名,成就自己在秦军中的地位。
  四贵被驱逐之后,白起能够一直被重用,一方面是他来自秦国老族白氏,属于秦国古老的军功世族。另一方面,白起实在太优秀,秦国新生代将领不论是胡阳、王齕、王陵,都无法替代白起的作用。
  但是白起作为魏冉势力的残余,始终是嬴稷和范雎心中的一根刺。以前无法除掉,是因为实在太好用了,没办法取代,最后用不动了,肯定是不能留着了。
  秦国是一个极看重后世评价的国家,从《秦记》的史书就能看出,凡是自己吃瘪的战争,都是语焉不详,只要自己打胜的战争,都记载得挺详细。
  这种好面子的习惯,也影响着嬴稷,所以在他生前,是肯定要把白起这波四贵势力带走的,要不千秋功过,怎么说得清啊!政敌秦相范雎的迫害,加速了白起的死亡
  白起与范雎应该来说有四次冲突,第一次就是范雎的上位,是以驱逐魏冉来实现,这相当于直接把白起身后的大树给砍掉了。
  假若邯郸之战前,魏冉在朝中还有强大的势力,比如嬴稷的两个弟弟还在朝堂,可能白起也不会那么抗拒出战了,更加不会落得赐死的结局。
  第二次就是长平之战后,白起计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各国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攻破邯郸。但是苏代游说范雎,成功勾起了范雎对白起的嫉妒,阻挠了此次军事行动。
  白起撤军回国后,得知是范雎阻挠了他乘胜攻破邯郸的计划,对范雎十分怨恨,很快他就再次跟范雎结怨了。
  第三次是秦王派范雎上门请白起出战,白起看到范雎就气不打一处来,他的这个面子白起是肯定不会给的,以病重为由,推脱赶往前线领兵作战。
  第四次就是邯郸之败,彻底让范雎在秦国朝堂失去地位。范雎把亲信郑安平都派上战场了,就是想趁机捞一把功劳,以便稳定地位,在秦国为相,也是要有点军功的。
  但是眼看诸侯救援,战败就在眼前,范雎肯定也着急啊,关系着身家性命的啊。巴巴的跑去请白起,结果吃了人白眼,白起还死活不去前线,这可谓是断人前程啊,范雎这个小人,肯定是要对白起举刀子的!
  由此可见,白起的死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最主要的还是得罪了容不下人的秦昭王嬴稷,从小的受气包,一旦掌握权力后,总是容不下反对意见的!
  并非容不下,只是怪秦国还不够强大,秦昭襄王为了秦国的江山社稷,只得牺牲白起。
  公元前257年,正在秦军大营的白起,收到了来自秦昭襄王的诏令和一柄宝剑。
  秦昭襄王的意思很简单,赐白起一死。虽然白起爱惜自己的性命,但是他更爱自己的国家。最终他顺应王意挥剑自刎,毫不拖泥带水,一代战神就此陨落。
  一战成名
  秦昭襄王继位时,秦国已经开始图谋吞并六国。根据秦国当时制定的战略,这第一步便是拿下三晋之地,也就是韩、魏、赵三国。
  公元前293年,秦国准备攻打韩、魏两国。然而秦昭襄王却在为主将人选困扰。
  因为他收到消息,韩、魏两国组建了一支高达24万人的联军来抵御秦国。
  这在当时绝对算一场少有的大战,指挥这种大规模战役,对主将的要求非常高,很少有人能够胜任。
  此时秦国丞相魏冉向昭襄王举荐白起。
  昭襄王对这个名字没有什么印象,询问他此前的战绩,得知白起只不过以左庶长的身份攻打过韩国的新城。
  昭襄王对这个战绩很不满意,然而当时秦国的大权掌握在宣太后芈八子手中,而魏冉是芈八子的亲信,无奈之下昭襄王只得准许魏冉的举荐。
  就这样,白起出任秦军主将。
  他所面对的形势非常严峻:秦军只有10万人,而韩魏联军却有24万人;与此同时韩魏联军据守险要地势、易守难攻。
  这在常人看来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好在白起不是常人,在他的指挥下,秦军并没有采取常规的正面突击战术,而是寻找敌人的薄弱处下手。
  白起让秦军只留下少部分人留在营地,以迷惑韩魏联军,使其继续保持着两军对峙状态。
  而秦军的大部队则在白起的指挥下,绕到了韩魏联军的后方,寻找有利进攻地形突袭了魏军的后方营地,烧毁粮草辎重无数。
  魏军这下陷入了慌乱,主将急忙从前方调兵,导致魏军阵型破坏,暴露出了多处弱点。
  于是白起看准时机,率军对魏军主力薄弱处发起突袭,魏军由于毫无防备,迅速溃败。
  韩国实力不如魏国,此次派出的军队数量也少于魏国。当韩国士兵看到魏军溃败后,干脆发生了哗变。
  秦军趁此机会,再次突袭韩军营地,于是,韩军没怎么抵抗就溃败了。
  接下来的战斗就没什么悬念了,白起指挥秦军追击溃败的联军,全歼敌韩魏联军24万人,同时夺取了六座城池。
  这一战,史称伊阙之战。白起凭此一战成名,成为了秦国的战神,六国为之震惊。
  大破楚军
  伊阙之战之后,白起得到了秦昭襄王的重用,多次率领秦军攻城掠地,为秦国的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交给了白起一个新任务:伐楚。
  当时,楚国已经衰弱,无法与秦国抗衡,然而又不甘心给秦国做小弟,于是妄图联合其他几国共同伐秦。
  白起明白,这次出征并非像平时那样小打小闹,占领些城池就完事了,他的任务是让楚国伤筋动骨,让诸国不敢再动些小心思。
  理解了此次作战的目的后,白起制定了相应的战略,他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拿下楚国的都城郢。
  白起率领数万秦军沿汉江而下,以战养战,一边掠夺沿途楚国城池,一边往楚国腹地突进。
  为了激发秦军的斗志,白起下令烧毁船只和桥梁,断绝秦军的退路,于是秦军个个悍不畏死、勇往直前。这可比项羽的"破釜沉舟"早了好多年。
  而楚军作战反而有后顾之忧,担心自己的家人安全,因此无法全力应战。面对如狼似虎的秦军,只能节节败退。
  秦军一路高歌猛进,不仅攻下了楚国的战略要地邓,还兵临楚国别都鄢。
  鄢是楚国都城郢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攻下鄢,郢便是秦军的囊中之物了。
  然而,白起遇到了此次伐楚最大的困难。
  楚军凭借鄢的坚固城防,硬是抗住了秦军的一波波进攻。
  白起明白,一旦拖下去,来自楚国四面八方的援军就会将秦军包围。到时候他手下这些人都要交代在这里。
  好在,他是战神白起,不是普通人。
  白起仗着楚军不敢出城迎战,派人去挖沟引水,最后水淹鄢城。不久城破,城中死伤惨重。白起用最小的代价消除了伐楚过程中最大的难题。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没有了鄢,楚国国都很快便陷落了,楚襄王被迫迁都。
  各国见状,都畏惧秦国的力量,不敢再轻易招惹秦国。
  白起也凭借此战功绩被封为武安侯,意指他武能逢战必胜、文能安抚百姓,由此可以看出,秦昭襄王对他的评价是多么高。
  上党之争,白起之死的根源
  搞定楚国后,秦国继续攻略三晋之地,面对秦军的猛攻,韩、魏、赵三国屡战屡败。
  公元前262年,秦军已经完成对韩国上党地区的包围,其意图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韩国已无力增援上党地区,因此韩桓惠王命令上党郡守冯亭向秦国投降,以换取秦国退兵。
  然而冯亭不愿执行这条命令,他觉得这样只会使得秦国更加强大、韩国更加衰弱,长此下去,韩国迟早会被秦国吞并的。
  为了韩国的将来考虑,冯亭选择率领上党之地归附赵国。
  这样,秦国看到自己到嘴边的肉被人抢了,必然会调转矛头攻打赵国。而赵国为了能够抵御秦军,必然与韩国紧密联合,这样韩国的危机便能解决了。
  冯亭这番算计,属于典型的阳谋,赵国君臣自然看得明白。
  赵孝成王与朝中重臣反复商议、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接受上党地区的归附。
  在赵孝成王看来,这是笔很划算的买卖。
  首先,一般情况下,出动大军也不一定能夺下一座城池,此次能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十七座城池,岂有不要之理?
  其次,就算赵国不要上党之地,秦军迟早也会打过来的,既然如此,没理由不要上党之地。
  最后,就算秦军真的打过来,也不用太担心。秦国有战神白起,赵国也有名将廉颇。
  廉颇虽然野战不是白起的对手,但是他擅长打防守战,只要有廉颇在,必然能够抵挡住秦军进攻的步伐。
  当秦军得知上党地区归附赵国后,如人们所料转而攻赵,这才发生了改变白起命运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白起的死局初现
  公元前260年,秦军首先攻占了上党地区,接着进逼赵国边界。
  当时,廉颇在赵国布置了三条防线,分别是空仓岭防线、丹河防线、以及百里石长城防线。
  一般这么布置,第一道防线的目的是试探和削弱敌人,第二道防线才是整个防御体系的核心所在。
  果然,秦军轻而易举地突破了第一道防线,直逼第丹河防线。
  在丹河防线,赵军在廉颇的指挥下,依河防守,日夜巡视,不给秦军渡河的机会,成功阻挡了秦军前进的步伐。
  双方进入了相峙阶段。
  结果赵国先扛不住了,毕竟赵国的国力远不如秦国,将几十万大军放在前线几个月,坐吃山空也能把赵国给吃垮。
  此时的赵国需要谋求战略转变。
  而此时的秦国也不比赵国强多少,虽然秦国家大业大,奈何年年征战,粮草储备也不富裕。
  为了改变这种空耗粮草的局面,秦国派人在赵国散布谣言,称廉颇是害怕秦军才不敢主动出击,秦军不怕廉颇只怕赵括。
  赵孝成王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果断将赵军的主帅由廉颇换成了赵括,希望这个年轻将领能够创造奇迹,击败秦军。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秦军也偷偷更换了前线主帅,现在指挥秦军的是战神白起,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赵括到达前线后,率领赵军主动出击,在经过几次试探性的进攻后,赵括发现秦军不过如。
  于是他指挥赵军向秦军发动更加猛烈的攻势。
  赵国前线不断传来捷报,所有人都相信秦军并非无敌的,这次赵国必胜。
  此时赵括还没意识到,一张大网已经布下,赵军已经没有一丝胜算了。
  就在赵括积极寻找机会,想要和秦军决战的时候,突然收到后方传来的紧急军情:百里石长城已经落入秦军手中。
  原来,白起趁着赵军倾巢而出、后方空虚的机会,派出一支数万人的偏师偷袭了百里石长城。
  这么一来,不仅断绝了赵军的退路,同时也切断了赵军的补给线,赵军危险了。
  赵括并非庸才,他在得到消息后立刻意识到自己中计了,于是第一时间指挥赵军后撤,想要夺回百里石长城,确保大军的生路。
  而白起正在等待这个时机,这边赵军刚拔营,那边秦军便向赵军发动了全方位的突袭。
  秦军早就派出了三路偏师,分别从两翼和背后包抄赵军,以此来配合主力部队的进攻。
  很快,赵军便被分割成了三块,不仅没有阵型可言,而且指挥系统也陷入了混乱。
  但是这毕竟是一支40万人的大军,在求生欲的激发下,赵军拼命地冲击着秦军的包围圈。
  虽然赵军的突围一直没有成功,但是秦军这边的伤亡也不小。
  如果这种状况继续持续下去,赵军突围是早晚的事情,那样秦军此前的诸多努力便功亏一篑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秦昭襄王也是下了血本。他动员举国之兵,将所有15岁以上男丁都送到前线去,用以维持秦军的包围圈。
  在秦军损失了大量士卒后,赵军终于投降了。
  面对这40万降卒,白起也很为难。秦国可是动员举国之力才勉强打赢的,如果留着这些人,他担心他们哗变,那样秦军有覆灭的可能。到时候秦国就危险了。
  在和众将领反复讨论后,白起最终决定坑杀降卒以绝后患。在他看来,为了自己的国家,即使背负骂名又如何?
  秦昭襄王废了这么大劲,好不容易消灭了赵军,接下来该摘取胜利的果实了。
  于是他命秦军分两路攻打韩国和赵国,一路攻城掠地。
  韩、赵两国非常害怕,于是派人游说秦国丞相范雎,想要挑拨他和白起的关系来保全两国。
  范雎于是劝说秦昭襄王收兵,允许韩、赵两国献地求和。
  一些人认为范雎这是小心眼,其实他这么做完全是出于秦国的利益考虑。
  秦国为了打赢长平之战,耗费了太多国力,秦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此时秦国最需要的是修生养息,既然能不废一兵一卒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何乐而不为呢?
  也正是因为秦国此时的虚弱,才导致了白起的死。
  为了秦国,白起必须死
  秦军收兵后不久,秦国再起干戈。
  当时白起有病在身,于是秦昭襄王派大将王陵率领数万秦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结果大败而归,损失了4万人马。
  等白起病情好转后,秦昭襄王命令白起率军攻打邯郸。
  白起指出:邯郸乃少有的坚城,易守难攻。一旦秦军攻打邯郸,诸侯恐慌,必然纷纷救援。到时候危险的就是秦国了。
  因此他拒绝出兵。
  然而此时的秦昭襄王可听不进这些,于是他改派王龁指挥秦军继续攻打邯郸,围攻数月难以攻克。
  此时,信陵君率领魏国的10万大军赶到,与赵军一起大败秦军。
  此后,秦军且战且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此时的秦国很虚弱。
  其实,秦国之所以会落到此番境地,全是因为长平之战过度透支了国力。
  为了彻底消灭赵国的主力,秦昭襄王动用了秦国主要的劳动力。不说人员损失,光这几个月没人耕种就是个大问题。
  这直接导致里秦国国内粮食产量锐减,随时可能出现粮食危机。
  与此同时,长期的战争,使得士卒们得不到休息,厌战情绪高涨,直接导致了秦军战斗力的下滑。
  可以说,此时的秦国处于最虚弱的时刻。
  然而此时秦国还面临着更大的危机:由于秦昭襄王穷兵黩武,不断发动战争,其他几国在惶恐不安中被迫走到了一起,隐约有联合起来一齐攻秦的迹象,信陵君救赵就是最好的例子。
  然而,此时的秦国明显无力抵挡诸国联军。
  秦国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分化各国。而最关键的一步,便是示弱,让诸国认为秦国的威胁没有大到需要联合起来。
  而最快的方法,便是杀了白起。因为白起的战绩太过惊人了。
  据统计,整个战国时期战死200万人,其中一半被白起承包了。白起不死,诸国难安。
  正是想通了这些,秦昭襄王才会赐死白起。虽然他也爱惜白起的才能,但是他更在意秦国的江山社稷。
  而这些道理白起早就明白,所以在收到秦昭襄王赐死的诏书时,才会毫不犹豫地自刎。因为他深爱着自己的国家,为了秦国他甘愿一死…
  据史书记载,白起在临死前,曾经仰天长叹:我到底做错了什么?竟然要落得如此下场。
  其实,白起没有错,秦昭襄王也没有错。错就错在秦国不够强大,如果秦国拥有足够的力量,就不用畏惧诸国联军,即使一打六又如何,照打不误。
  好在,白起没有白白牺牲,他为秦国争取到了恢复的时间。后来秦始皇登基,一雪前耻,灭六国,建立万世基业,也算是告慰了白起的在天之灵。
  白起的死,不是简单的功高震主,秦昭王也有太多的无赖和委屈,不是秦昭王容不下他,而是六国君臣容不下白起。
  事实上,白起有一点类似后来的岳飞和晁错!
  汉景帝面对七国之乱,来势汹汹!
  他有点惊慌失措,就把晁错当做牺牲品了!
  秦昭王面对"六国复仇",也有势不可挡之力!信陵君救赵成功,大有联合六国军队围攻秦国之势。
  秦国与赵国相互攻打四年时间!
  秦国的兵源也是消耗殆尽,事实上长平之战,秦军也是损失惨重,但是楚、魏、韩、燕、齐这五个诸侯国的军力没有任何损失。
  此时此刻,如果信陵君趁机合众抗秦,攻入秦国函谷关也不是什么难事,秦国则有灭亡的危险了!
  秦王杀白起!
  可以表明秦昭襄王自己与坑杀赵军40万的事件没有直接关系,一切都是白起自作主张,可以把赵国人对秦国的怨恨,转移到白起一个人身上。
  这样子!起码可以缓和一下秦赵两国的"你死我活"的关系!避免赵国的仇恨变成合众攻秦的力量。白起的死因就是有一点类似岳飞,他的死,可能是秦国为避免旷日持久的战争,争取休养生息的一个代价,因为六国不会饶恕白起!
  白起的人生经历有点类似岳飞,他年轻的时候主要对抗北方的戎狄,后来一直与六国交战。
  六国君臣对白起又恨又怕!
  白起对六国国君来说!他就是真正的杀神,太多的六国军队被白起干掉了,这些本来是诸侯国之间战争的代价,白起作为军人,只能为秦国战斗。
  但是,战国时期,六国人的私仇观念更加浓厚,他们会把这些仇恨算在白起个人头上!
  当年,金朝曾经要求宋朝皇帝赵构必须杀掉岳飞,才能和谈。
  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地说六国要求秦国杀死白起。
  可以想象,毕竟六国不是蛮夷,知道军队礼仪,他们经常嘴上主张将军们一定要忠诚,他们是不好意思要求秦昭王杀死忠于秦国的白起,但是他们对白起的仇恨不会自动消失。
  秦昭王为了避免秦国面临的灭亡风险,只能牺牲白起,来换取六国的和解。
  这也是秦国表达和平诚意的一个不得已的办法!白起坑杀赵军,引发了一种同仇敌忾的"仇恨",加深了六国对秦国是虎狼之国的共识,不杀白起,秦昭襄王就要背负野蛮的千古骂名
  尽管秦国地处西垂,没有太多的周礼束缚,不是正儿八经的礼仪之邦。
  但是,秦国也是周朝的诸侯国,普通的礼仪还是有的,杀降不吉的观念也是深入人心!
  无论如何,坑杀赵卒的事件,必须有人来负责,不是秦王,就是白起,让秦王来背负恶名这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只能是白起,他是秦军主将,也只有他才有资格来负责。信陵君在邯郸击败秦军,秦国真的已经危在旦夕,秦军也是人,打战是要死人的,与赵国对垒四年,秦国真的也是消耗殆尽了!
  可能有一种误解,认为长平之战,秦军是轻而易举的战胜了纸上谈兵的赵括。
  这种误解,源于秦赵之战的演义化小说化的故事!把赵括说得一无是处,认为秦军是不费吹灰之力!
  事实上,秦昭王为了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也是使出吃奶的力气了!
  他曾经亲自去替白起招兵买马,命令修改秦军征兵的条件,以前秦军必须18岁才能当兵,他居然要15岁的秦国人支援长平作战。
  可见,长平之战,秦国也是精疲力竭了!
  然后,信陵君窃符救赵,他率领10万魏军又在邯郸城下击败秦军!
  如果,信陵君趁机联合六国出师伐秦,攻入函谷关,秦国就有覆灭的危险,这个绝对不是危言纵听,而是历史事实。
  秦昭王必须在秦国的安危与白起的生死之间,做出一个抉择,最后秦昭襄王选择了后者,让白起来做秦国的牺牲品了!
  所以,尽管白起已经70多岁了,秦昭襄王最终还是让白起自刎了!可惜,一代战神就此消失在战国时代。
  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关注!@龚柳辉
  战国四大名将中,论战功无人可与白起相比,白起擅长大兵团的歼灭战,光他一人几乎就灭敌一百万,这个数字非常恐怖,差不多占了整个战国时期战死沙场的所有士卒人数的一半。秦国之所以能最终在秦始皇手上完成统一,功劳最大的三大名相是商鞅,张仪和范睢;但是战功最大的名将毫无疑问当属白起无疑,正是白起几次大规模的歼灭战坑杀了关东六国大量的有生力量,特别是长平之战一战就坑杀四十多万精锐的赵军,使得六国无一例外的力量得到极大削弱,为日后秦王政扫清了障碍。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战神,长平之战成就了他人生的巅峰,但同时也是他败亡的开始。白起在秦国是怎么受到重用的?
  秦昭襄王即王位后,国政被他母亲宣太后和舅舅穰侯魏冉把持,秦昭襄王做了整整40年的傀儡。直到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 ,魏国人范雎入秦,秦昭襄王借助范雎的计策收回王权,立即亲政,免去穰侯魏冉的丞相职位,改任范雎为相,"四贵"则全部失势,被驱出都城到封地,连同宣太后也被废了。
  白起就是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一手提拔上来的。在秦昭襄王亲政的前几年,白起已经暗地里投靠了秦昭襄王,所以在秦王废后废相之后,没有被牵连,反而更加受到重用。但是白起曾经是魏冉一党的印记永远无法抹去,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秦昭襄王亲政后,对白起更为信任,凡有大战,皆由白起指挥。白起为秦国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将东方六国打得凄凄惨惨,损失惨重。白起的人生转折点在长平之战,公元前262至260年,白起率军攻占长平后,将赵国40多万降兵全部坑杀,赵国元气大伤,国力极度空虚。
  因此,白起看到了灭赵的机会,不顾秦军的伤亡,率军攻向邯郸。说句马后炮的话,如果秦王没有命令白起撤兵,赵国真有可能被白起所灭。赵国上下惊恐万分,赵王派人贿赂秦相范睢,给了大量钱财,并行离间计,对范睢说,如果放任白起灭了赵国,到时候,白起在秦国的地位必定高于他,让他劝秦王退兵。
  范睢本来就与白起不和,赵国的想法正合他意,于是,劝说秦王退兵。理由也很充足,长平之战,秦军虽胜,但也多有伤亡,粮草也不足,不适合再进行大战,不如先撤回来修整,之后再图赵国。秦昭襄王觉得有道理,以赵国割让六城的条件退兵。
  白起,不理解秦王之意,对秦王的撤兵命令非常不满,认为白白丧失了灭赵良机,心不甘情不愿的撤兵了。白起的埋怨,却被有心人记下来了。白起之死
  长平之战第二年,秦军得到修整,秦昭襄王决定再次攻赵。任命白起为帅,统兵攻赵。没想到,白起竟然连续三次拒绝秦王的命令,不出征。他跟秦王分析,灭赵良机已经错失了。长平之战后,赵国紧急动员全国军民,大力发展生产,积极备战并加强了秦赵边境的防御;赵国上下对秦恨之入骨,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如果此时进攻,必然遭到赵国的强烈抵抗。另外,赵国派使者游说各国君主,与齐国、楚国、魏国、燕国四国达成军事同盟。几个国家团结一致,秦国这个时候去攻赵,只能碰个头破血流。不如等待时机,再徐徐图之。
  秦王执意灭赵,听不进白起之言,第一次白起拒绝后,开始对白起不满,派了王陵攻打赵国,失败了;第二次命令白起出征,再度被拒绝,秦王对白起的怒火继续积攒,派另一个将军王龁,再次攻打赵国,大败而归,秦王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把失败的原因归在白起身上;第三次命令白起统军征伐赵国,这时白起生病,还是拒绝了。
  白起没办法了,只能带病出征。但是由于生病,行军缓慢,秦王问范睢怎么回事。范雎说了一句话,要了白起的命,范雎说:"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秦昭襄王这个时候,终于对白起失望了,于是派使者带了一把宝剑给白起,让他自尽。
  白起心如死灰,眼神失去了光芒,觉得自己一辈子为国效力,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于是拔剑自刎,死前他说:
  "秦不听臣言,今如何矣!"。
  白起自尽于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秦昭襄王为什么就容不下他?
  原因有四点:
  1、范雎为利益,游说秦王杀了白起;
  2、苏代从中作梗、挑拨离间;
  3、白起光有令人畏惧的战斗力,却没有势力,导致小人得志;
  4、白起生无可恋,一点求生欲都没有。
  第一:范雎为利益,游说秦王杀了白起
  当白起准备收拾包袱离开秦国时,范雎对秦王说:假如此时放白起离开秦国,他若有怨恨,到其他国家去,与我们秦国作对,到时候我们秦国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处境。秦王听范雎说完后,决定处死白起。
  第二:苏代从中作梗、挑拨离间
  苏代为了取代白起的位置,便挑起白起与秦国宰相范雎之间的矛盾,并且做了很多挑拨离间的事情,导致本该和平相处的两个人,到最后演变成死对头。于是就出现前面,范雎游说秦国杀白起这一幕。
  第三:白起光有令人畏惧的战斗力,却没有势力,导致小人得志
  白起的战斗力,在秦国他敢称第一,没人敢称第二。即便如此,因其本身势力不足,不足以让秦王钦佩。故很多事情上,白起必须要服从秦王的安排。导致后来白起不服从秦王安排,并且装病,对其置之不理之后,秦王就对白起下了最后的通牒,让其自杀。
  第四:白起生无可恋,一点求生欲都没有
  在秦王下令让他自杀的时候,倘若他不想死,但凡有一点求生欲,他大可远走高飞,没人能够拦得住他。可他却什么都没有做,也没有说,就这样静静的自我了断。总结:
  从白起为秦国所立下的赫赫战功而言,他仿佛就是上天派来帮助秦国统一大业实现的"武曲星"。但是,他终究是个人。最终还是被名利所蒙蔽了双眼,断送了自己的生命。其实白起可能真的并非是因为自恃功高而抗命,而是由于自己实在不再适合攻取赵国。
  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坑杀了赵国的四十万赵军,大大的削弱了赵国的实力。而在赵国人的心中,白起早已是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秦贼"。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再去前线指挥战斗,赵国必将万众一心,合力对抗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攻下了赵国,也将损失惨重。这样的解释确实合理,但也仅仅只是一种猜想。
  不论是何种情况,白起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帅之才。他为秦国所立下的汗马功劳,终将被历史所传承下去。

清明节志清明节的由来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的节日习俗在漫长的岁月中几经改变并延续至今,我们今天的清明节日曾国藩打下天京后,掘地三尺也没找到洪秀全,宫女我知道在哪在清朝末年期间民间出现了一股很奇怪的势力,那就是太平天国,也不知道洪秀全是怎么想的,明明这么强大的势力,就在大家都以为清朝要变天了的时候,这个神奇的太平运动却草草结束了。当然了这还扒一扒河南河北省界的故事头条故事会好多人都不知道河南河北到底以什么分界的,一般都会认为两省分界线是自然而然是黄河,黄河之南是河南,黄河之北是河北,传统观念就是这么认为的,而且最早的时候也的确如此。公元62博物馆被盗走38件文物,造成损失高达10亿,盗贼会穿墙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的马王堆墓经过考古队员的多方努力终于被发掘。该墓葬的面积较大且结构极复杂,从中出土的诸如纺织品木桶漆器彩绘帛画等等珍贵文物共计三千余件,可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今日谈)来源人民日报前往烈士陵园,向英烈敬献鲜花走进革命纪念馆,重温革命先辈的故事通过网上纪念堂,为英雄献一瓣心香清明之际,各地纷纷开展缅怀英烈活动,人们在致敬英雄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抚今追鸦片战争始末,林则徐被革职查办,南京条约签订林则徐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二十五日抵达广州经过一个星期的考虑和布置,林则徐要求外国人做两件事一把已经进口的中国的鸦片尽数上缴。二。出具甘结,也就是承诺书,声明以后不带鸦片1949年,中央为何派王震坐镇新疆?2年后才知毛主席的决定真高明新疆在新中国获得了重生,解放以前的新疆,经济贫瘠,社会落后,封建地主势力荼毒百姓解放后的新疆,农奴制成了过去式,农民翻身把歌唱。从塞北闭塞之地,成为新中国的一颗塞北明珠,新疆的繁荣焚烧莫斯科,伊凡雷帝怒灭蒙古继承人,从此俄欧再难相容1571年5月,当沙皇伊凡雷帝忙着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时,俄罗斯南部的克里米亚汗国,在奥斯曼土耳其的支持下,率领12万人攻陷并火烧了莫斯科。当时莫斯科的建筑大多数是木质结构,火势借助蒙古帝国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开国四杰成吉思汗箴言,我一旦碰到能力的人,我一定要让他追随我,不让他离开我!而俄罗斯人也是深受蒙古影响下的也产生了这样的名言,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我们的作家老舍为什么选择跳湖自尽?1943年,老舍的妻子得知老舍有了别的女人后,便带着三个孩子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重庆。老舍事先不知道妻子胡絜青要来,胡絜青的到来让老舍忐忑不安。他把妻子安排在了外面居住。等到情人赵中国鲁滨逊他带领39名幸存海员,在荒岛与天斗与地斗,历时76天40名遇难船员在荒岛上顽强生存了76天,这是一个中国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笔下一个虚构的故事。谁也不会料到,就是这个故事竟会在现实中发生,一名中国海员带领39名遇难海
窑洞之问的答卷人来源人民日报原标题窑洞之问的答卷人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刘少华黄土地上的几孔窑洞,在百年党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陕北考察结束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再次讲述了北镇最早的女民警肖桂荣作者老屋来源美篇App初次见到肖桂荣肖阿姨的时候,眼前是一位满头白发,面容慈祥,个头不高,步履稳健的老人。她热情,乐观,健谈,落座一聊才知道老人今年已是89岁高寿,有着70多年党龄乾隆告诫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不听,15年后才明白乾隆的苦心说到和珅,大家可能会想到王刚老师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对和珅这个角色的精彩演绎。荧幕形象中的和珅,不学无术能言善辩,遇到危险时贪生怕死,碰到金银珠宝就迈不开腿,是个典型的贪官污吏的形华北野战军为什么没有改称第5野战军?首先一定要弄清楚,华北军区的野战部队从来就没有统一使用过。原因也很简单,解放战争中后期的华北战场上,同时存在着两大坨敌人,那就是傅作义的华北剿总和阎锡山的太原绥靖公署,且两者并无隶FENG说丰台史话(82)丨金中都的前世今生金中都前身辽南京(三)为积极推进文化丰台建设展现丰台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城市品质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与丰台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共同推出有声栏目丰台史话为您讲述发生在咱们家门口的故事本期丰台史话我们来讲述金中都的前马汀村学轶事自古以来,村学是农村为文化传承普遍设立的教育机构。过去称村塾或私塾,一般规模很小,几乎大小村庄都有,而且多是设在庙宇里,或大姓家族的祠堂里,也称书坊。我们翟家庄(俗名打磨子)虽不大华国锋拿出国民党战犯名单,指出13人不愿悔改,毛主席都放了1975年2月下旬,在中南海菊香书屋里,华国锋部长(公安部)带着一份文件来向毛主席请示。新中国成立26年了,可仍然有一批国民党战犯不愿悔改。在管理所里,以黄维周养浩为首的13个反革范琼和曲端先后被杀,到底是他们罪有应得,还是赵构滥杀无辜?上文中我们说到,对于赵构而言,苗刘兵变其实是因祸得福。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在多方合力救援的过程中,赵构的人气空前暴涨。而兵变的发生,使得赵构有充足的理由,对各路所谓的中央军义军和北宋徽钦二帝被俘后在金国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很多人以为徽钦二帝在零下几十度的东北坐井观天?实际上两人冬暖夏凉的地窖土炕住着妃嫔婢女伺候着,还生了十几个孩子!1128年,被驱赶到金国都城的徽钦二帝一行被扒光衣服披上羊皮系上套绳最坚忍的帝王雍正说起康乾盛世,我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大气睿智的康熙和风流倜傥的乾隆,但如果没有勤政务实,治国有方的雍正帝,还会不会出现康乾盛世就真的不好说了。雍正出生于康熙十七年,是康熙的第四子,在假如当时汉献帝刘协是落到刘备的手中,刘协的命运会更好吗?说起三国时代最悲惨的人就不得不提汉献帝刘协,从少年时代登基到退位一直是别人手中的傀儡,从来没有自己说过算过,若当时刘协是跟着一直打着兴复汉室旗号的刘备,刘协的命运会好点吗?刘协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