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杜月笙烧欠条后有无人主动归还所欠的钱?

  1951年8月的一天,63岁的杜月笙在坚尼地城杜公馆的卧榻上,气喘吁吁,面如死灰。坚尼地城杜公馆,位于香港,这是他最后的公馆,也是最寒酸的公馆,透露出一丝悲凉。只有三室一厅,还门可罗雀。
  杜月笙的哮喘病,尽管在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的治疗下,连回光返照也没有。他心里清楚所有的医生对自己的病已回天无力,他让家人叫来得意弟子陆京士,安排后事——订立遗嘱,分割财产。
  他那时只有10万美元的遗产,太太们和每个儿子各分一万,没结婚成家的女儿们各六千,结婚的女儿们各四千。所有人都出人意料,尽管分配上"重男轻女",对"嫁出去的女儿不公",可他的妻儿对这一决定没有任何异议,一点儿争夺财产的表现也没有。
  对于另外三个临终遗言,杜月笙的妻儿也没有异议。1、入殓要穿长马褂;2、要一口好棺材;3、要葬在他的出生地高桥。还有一个,也是最容易引起异议乃至不满的事,杜月笙的妻儿仍是无条件的支持,让曾经号称"春申君"的杜月笙,临终前客串了一把"孟尝君"!
  "杜春申"是这样成为"杜孟尝"的。他把从不示人的保险柜的钥匙,让妻儿们去打开保险柜。妻儿们,此时百感交集,悲伤而又兴奋,不知道有多少价值连城的珍宝要分给他们。
  保险柜开启那刻,杜月笙一挥手随后发出脆弱而又坚定的命令——烧了,烧了!通通烧了!大家定睛一看,原来保险柜里是一摞厚厚的欠条,每一张欠条都是一笔巨款。就是最小面额的欠条也有是5000美金,甚至还有一张写着欠500根金条的欠条,署名王新衡。
  他这一句话,一挥手,顷刻间所有欠条变成了一缕青烟一把灰。据统计,这些欠条加起来过亿。
  这些过亿的资产(欠条),在杜月笙还是"上海皇帝"的时候,不过就是一个小目标。可今非昔比啊,他当年的小目标,现在可是难以企及的大目标,怎么说烧就烧了?
  孟尝君就那么好做,当年冯谖在薛城烧债券为孟尝君买义,人孟尝君不差钱。杜月笙很差钱,他这样做,他家人虽然执行,但他们愿意吗?理解吗?你留下一个好名声,可家人缺钱啊?杜月笙的妻儿当时并不明白杜月笙为何要这样做。
  他们面面相觑,除了不解脸上更多的是挂满惋惜,妻儿终于忍不住问杜月笙:"咱们的手头已经很紧了,怎么还要烧欠条呢?"
  杜月笙用了很大气力,平静地,一字一句回复,大致意思是:现在兵荒马乱,很多欠债的人流离失所生死未卜,很难找到他们,就算找到了也难保要回欠款。若留着这些欠条,我死后,你们就会放弃努力,去依赖要账过生活。这样不但毁了"人面"还会毁了"情面",你们还会丧失生活的斗志。对于那些知恩图报的人来说,就算没有欠条,当你们需要帮助时,也会出手相助的;大恩如大仇,如果是忘恩负义之人就算你们手握欠条也是要不回欠款的,说不定还会引来杀身之祸!
  8月16日下午2:15分,杜月笙在台求学的小儿子杜维善匆匆赶来为父亲送终。一会儿,老蒋的特使洪兰友送来老蒋的宽慰口信,杜月笙听了用尽最后的一丝力气,艰难地从口里挤出几个字:"你们有希望了",永远地闭上了双目,此刻4:50分,再过一天就是他64岁的生日。
  杜月笙是看重钱财,为了钱财他曾当过赌徒,做过摊贩,曾贩卖鸦片,杀人掠货偷盗,投机倒把……黑道白道通吃,各种刀尖火山上行走,终使自己腰缠万贯,成为上海的"土皇帝"。
  他奉行"义"字当头,为了兄弟,为了道义一掷千金,挥金如土,大批钱财付诸东流,而他只留下一抹潇洒的微笑。
  杜月笙又能放得下钱财,在他眼里钱财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手段而已,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
  杜月笙花钱大手笔,又不善于理财,在杜月笙晚年时,他手里已没有多少钱可以挥霍了。但是他一生讲究三碗面:"人面、场面、情面",烧欠条是他在临终前为了"面"又做出的一个惊人之举。
  聪明的杜月笙这样做的确给那些借款之人留足了脸面,给足了"情面",他舍得了钱财却得到了交情和名望。
  历经人生凄苦的他,对生活的不易和被人看不起的痛苦深有体会,不愿让亲人朋友再丢尊严。
  杜月笙起初只是个社会最底层的人,他的父亲当过民工,当过跑堂的,做过小商贩,他的母亲是洗衣工,一家人活的相当卑微。
  杜月笙在牙牙学语时就没了母亲,4岁前又死了父亲,只读了半年私塾就辍学了,基本属于文盲级别。
  年幼的杜月笙常常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受尽欺凌,童年充满了心酸和泪水。当他14岁时,现在初中生的年纪,只身一人到上海十六里铺去闯荡。先是在水果行起早贪黑当学徒,后来在黄永祥的帮助下,免费回收老板卖不掉的水果削掉皮卖钱度日。卖得最多的就是梨子,杜月笙成了削梨高手,人送外号"莱阳梨"。
  除了卖梨他还干抛宫顶、摔暖瓶之类的"兼职",吃尽了别人的白眼,仅有的尊严被人反复践踏,压抑的情绪无处释放,他和一些小瘪三流氓混在了一起,还染上赌瘾。后来找到了"组织"拜了青帮的陈世昌为"老头子",正式入帮。结识了林桂生,攀上了黄金荣,把自己应得的赏钱全部分给身边的弟兄们,混了一段时间成了青帮老大,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
  杜月笙能坐上老大这把交椅,和他的重义讲情面分是不开的。当时,上海滩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要说杜月笙会做人,主要体现在他的讲情面上。他常说:"做人做事无需锦上添花,只需雪中送炭"。他在助人的过程中,常常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到别人的尊严,给足了别人面子。
  那时,国学大师章太炎的侄儿在上海法租界与人争房产闹出了事。当时章太炎在苏州,心中万分焦急,万般无奈只好写信请求杜月笙帮忙。
  此时的杜月笙在上海呼风唤雨,已成为那里的"土皇帝",要他帮章太炎的侄子只是动动小手指的事,哪里用得着亲自出马。
  可是杜月笙考虑到章太炎的面子,于是放下手里的事务专门从上海跑到苏州,去和章太炎商议此事。
  此时的章太炎已是垂暮之年,生活窘迫。细心的杜月笙看到后,诚心要帮助他,又怕失了老先生的脸面,因而在临别时,他趁老先生不注意,把折叠好的2000元银票偷偷压在茶杯下。
  此后杜月笙每月还派人悄悄给章太炎送钱送物。杜月笙对章太炎救之于水火,章太炎对杜月笙的大义重情面充满感激和敬佩,为了还报他的恩情,一代鸿儒大师冒着"晚节不保摧眉折腰事黑帮"的指责帮杜月笙改了名字,修了祖谱。
  因杜月笙出生在中元鬼节7月15日,他的父亲杜文清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月生"。章太炎引经据典,思虑再三,为他改了个非常有意义的高雅名字杜镛,号月笙,出自《周礼·太司乐疏》"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月笙"和原来的"月生"谐音,好叫也不违背先人的意愿。
  杜月笙的讲情面并非是看中对方的利用价值,对乞丐依然如此。哪怕乞丐叫着他的外号,他也笑眯眯的有求必应。这不是回来事儿,这是太会来事儿了。
  杜月笙发迹后,与和黄金荣、张啸林比肩,号称"上海三大亨"。他常常开着车牌号为"77777"的汽车出门,所到之处风光独好。
  半路上常会碰到一些叫花子、小流氓小瘪三,他们跟在车后呼喊着杜月笙的外号:"莱阳梨,给钱花,再给点"。每当这时,杜月笙并没有像其他上层人那样厌恶地把这些乞丐赶走,而是不愠不火让司机停车。那些衣衫褴褛的人便蜂拥而至,呼啦啦围在汽车前,杜月笙吩咐手下说,多拿些钱给他们,每个人都要给到。
  还有在他和黄金荣做慈善给乞丐施粥发钱的事上,一样做到讲情面给人面。
  在布施的过程中,黄金荣怕有些乞丐会重复领钱,就吩咐下人把领过粥和钱的乞丐带到别处,专人看管,等布施结束后再放他们走。可是这样一来未免伤了乞丐们的面子。
  杜月笙却不这样做,每当杜月笙布施时就会对乞丐们放任自由,他说:"乞丐也是有脸的,多领一次也无所谓,我不过多花几个钱而已。但若派人把他们看管起来,让他们太没面子了。"
  杜月笙不在意眼前的利益,却在乎永久的情面,这才是真的明智和大格局。
  杜月笙的烧欠条,也是给足了欠钱人的情面和脸面。对多数人来说,欠人钱财不能及时还上,心里总会有负担有亏钱的。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去低三下四借人钱财呢,除非有些别有用心的"老赖"。欠债的那些人有人主动还杜家所欠的钱吗?
  杜月笙会不会玩漏了,坑了妻子,害了孩子呢?
  杜月笙烧欠条的消息很快传开,轰动一时,有些欠债人如释重负,也有些人佩服杜月笙的大义之举。关于是否有人主动还债,至今没有确切的记载,推测会有忠义之人去还欠条的,就算他们不按欠条上的数额去还,也会以别样的方式去还报杜月笙对他们当初的出手相助的,像章太炎这样豁出去报恩的人并不在少数。
  杜月笙死后,他的几位夫人在他旧友的帮助下,风光安葬了杜月笙。
  万国殡仪馆的老板听说杜月笙临终前要求要一口好棺材,他主动登门许诺把殡仪馆最好的一副棺材送上,提出只收半价7500块港币。他还免费让杜月笙的家人在万国殡仪馆正厅为杜先生治丧三日,各界名人义士纷纷前来送行,出殡盛况创战后第一。于右任、许世英、何应钦等人,亲自为他送灵柩到汐止镇大尖山上。
  还有一位老人,李开明老人,他与杜月笙素不相识,没有任何交情,只是听说他的事迹,敬重他的大义,佩服他的雪中送炭,就决定为杜月笙扫墓,而且一扫就是三年直到他离世。
  杜月笙的为人处世,及烧欠条的大义,也泽被后世。
  杜月笙告诫自己的子女后代不要走他的老路涉足黑帮,要堂堂正正做人,最终他的子女没有一人涉足黑道,有无数人为他们提供帮助,他们大都接受了高等教育,都留在了国外。并且在异国他乡都生活的很好。
  (杜维善左)
  杜月笙的七子杜维善定居在加拿大,是一位古币收藏专家,他还经常飞往上海为上海博物馆捐赠毕生所收藏的古钱币千余枚。
  我突然感慨,经商要学胡雪岩,做官要学曾国藩,做人要学杜月笙。不失"义",不丢面,不让人失望。人在情在,人不在了情依然存在。人,生于天地间,能千古留名,受人敬重,死后不留下巨资,杜绝儿孙奢靡庸碌,也是杜月笙的高明之处。
  杜月笙去世后唯一的一点遗憾的是,没有叶落归根葬回老家——高桥,而是在海峡对岸长眠。
  国民党在逃离大陆去台湾之际,因为杜月笙曾经帮助蒋介石发动的4.12屠杀中利用黑社会杀害了大量的共产党人,老蒋曾经派人劝告杜月笙一起往台湾,但杜月笙却拒绝了,他私下对朋友说:我不过是老蒋的一个夜壶,尿了尿没有用处就扔一旁。所以,他自己选择了去香港。在去香港之前,他召集家人安排留在上海的有关事项。因为他平时对朋友很讲义气,经常把钱财慷慨地借与他人,所以保存了许多借条,大的有黄金几百两到几十两;钱款成千上万到几百几十不等的大摞欠条借据。他告诉子女这些不能留给你们,要统统烧掉。杜月笙为什么要烧欠条?这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杜是个处事老道之人,他看透了人性是附强凌弱的自私本性,在他横行上海滩的岁月里,没有人敢赖他的欠账,所以欠条是个索要的凭据。二是社会的变局,新中国即将取代旧中国,他的黑势力再也没有市场了,因为他自己身负血债,连他自身的安危都没有保障,何况是纸写的欠条。三是把欠条留给自己的子女是给他们留下祸根,欠款之人看到时局变迁,为了赖账,更会把他的子女往死里整。四是人的良知不尽相同,昧良心的人即使有欠条也不准备还,有良心的即使没有欠条也会想办法还,所以烧掉可以让赖账者没有恶念来实施,让其子女免受加害。良心尚存者可能会从其他途径报答,更有利于子女在上海立足。所以说,杜月笙是个聪明绝顶之人,他也考虑到应该是有部分良心未泯的借款人会用各种办法归还的,但主要还是为其子女的安全考虑,他在黑道中混了这么久,应该看透了人性中的阴暗面。
  1951年8月1日晚,香港下着骤雨,病入膏肓的杜月笙躺在床上,面如死灰,神情沮丧,他在等一个人,杜月笙扫了众人一眼,长叹一声:"我许了个愿,若京士今天能来,我的病或许还有救,他来不来,我就知道我这病是不会好了。"
  原来杜月笙在等自己最为得意的弟子陆京士,打算在陆京士到达以后安排后事——订立遗嘱,分割财产。
  陆京士是杜月笙的心腹,也是杜月笙最为得意最为亲近的门生,两人相识二十多年,陆京士比杜月笙小十九岁,情同父子,这份交情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1951年7月29日,杜月笙派人拍电报给台北的陆京士,电文只有他口述的四个字:"病危速来!"接到电报以后,陆京士马上回电报,说8月1日一定赶到。
  从8月1日上午到8月2日下午,杜月笙一直在床榻上期盼着陆京士到来,而陆京士也着急见杜月笙,为了赶飞机,几乎一夜未眠,当一身风尘的陆京士看着已经瘦得皮包骨头的杜月笙时,不由得泪流满面。
  杜月笙一生朋友无数,可到了临终前,在他的心里、眼里,仿佛就只有一个陆京士,杜月笙终于把陆京士给盼来了,陆京士每天在杜月笙床前陪伴,尽心侍奉,用最大的努力来回报杜月笙的知遇之恩。
  8月4日一早,杜月笙安睡一会以后醒来,自我感觉神志清楚,呼吸也比较顺畅,杜月笙看了一眼守候一夜的陆京士,对他说:"京士,趁着我今天精神好,和你说说怎么办我的后事。"
  杜月笙神色坦然而平静地和陆京士商讨自己的身后事,杜月笙要求丧事一切从简,只是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条是穿长袍马褂入殓,第二条是要有一口好棺材。
  这并不是杜月笙死了也要出风头,而是为了满足他的第三个要求,就是尸骨不能埋在香港,以后要带回上海去,葬在他的出生地高桥,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上海,终究是杜月笙魂牵梦萦的地方。
  随后杜月笙让女儿杜美如从香港汇丰银行的保险柜里取出了一个包裹,里面全是别人向他借款的欠条,少则5000美元,多的达上百根金条,这些签名的借款人,大多为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
  这些借款人,有一定的还债能力,只要杜月笙想要回来钱,就会有大把大把的钱,然而杜月笙并不是让家人拿着欠条去讨债,而是当着家人的面,把这些欠条一张张撕碎烧掉。
  杜美如以及杜月笙的妻儿当时并不明白杜月笙为何要这样做,因为从那厚厚的欠条里面,随便拿出一张来兑现,就足够生活在困境中的杜家生活一段时间。
  而且这些钱,是别人借的,如果去要钱是天经地义,合理合法,于是杜月笙的妻儿们终于忍不住问杜月笙:"咱们的手头已经很紧了,怎么还要撕碎烧掉欠条呢?"
  杜月笙用自己一生的智慧给他的子女们上了最后一课,他说:"我杜月笙的儿子,不可以成为向人讨债之人。感我们杜家恩的,没有这欠条也会报答我们,不感我们杜家恩的,这条欠条反而会害了你们。"
  杜月笙接着说:"我不想让你们在我走了以后去打官司,我没有给你们留什么财产,好在你们兄弟姐妹都已经长大成人,以后要靠你们自己养活自己"。
  接着,杜月笙又断断续续地口述了三份遗嘱,一份是写给国家社会的,一份是训勉子女的,还有一份是关于财产分配的。
  其实他的妻儿最关心的就是财产的分配方案,但是他们不知道,一辈子在金山银海里打滚的杜月笙,此时并没有多少财产可以分配。
  杜月笙说自己打拼了一辈子,最终手里却只剩下区区11万美金,折合港币,也不过60多万,这些钱,每位太太拿1万美元,儿子拿一万美元,没出嫁的女儿拿6000美元,出嫁的女儿每人拿4000美元。
  8月6日晚上9点,杜月笙留在香港的3位夫人和4子3女,都聚在杜月笙的病榻前,陆京士代表杜月笙宣读了遗嘱稿,虽然妻妾儿女众多,听完遗嘱后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这是杜月笙没有预料到的。
  从8月2日到8月16日,杜月笙5次昏迷,又被众人用强心针、输血等各种方法救活起来,但是这些都折磨得他生不如死,连氧气罩也缓解不了他的哮喘。
  8月16日下午2点15分,在外求学的杜维善在陆京士夫人的陪同下抵达香港,为父亲送终。2点30分,老蒋的特使洪兰友抵达杜公馆,他向昏迷中的杜月笙转达了老蒋的慰问。
  洪兰友在杜月笙的耳朵旁边,大声说道:"杜先生,总统对你的病十分关怀,希望你早日康复!"没想到杜月笙听得很清楚,他睁开双眼,清晰地说出了他在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好,好,大家有希望!"
  老蒋代表的慰问成了送杜月笙最后一程的人间祝福语,多么类似于"一路走好"的话。
  1951年8月16日下午4点50分,杜公馆顿时陷入哭的海洋,杜月笙走完了漫长的死亡历程,曾经叱咤风云上海滩的杜月笙就这样客死他乡,从此也结束了他赌徒、流氓、大亨的一生。
  杜月笙去世以后,家人和亲友们遵照他的遗嘱,给他买了一口价值15000港币的楠木棺材,灵柩暂时放在了香港东华医院义庄。
  两年后,杜月笙的灵柩在台北南郊下葬,杜月笙想落叶归根,葬在上海高桥的心愿,终究没实现。
  杜月笙临终前烧欠条是为了告诉子女们,恩要等着别人主动来报,千万别去要。
  在杜月笙去世以后,他烧欠条的消息也很快传开,欠债人的心理各不相同,有些欠债人本身负债累累,实在无力给杜家还款,听说杜月笙烧掉欠条如释重负,也有些人佩服杜月笙的大义之举,心生敬佩,认为没有白交这个朋友。
  杜月笙烧掉欠条以后,是否有人主动给杜家还债,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在很多人的理解里,就算有欠条,别人都不一定还钱,就算催债也不一定还,更何况欠条还撕碎烧掉了,更没有人主动来还债了。
  虽然杜月笙向来有会做人、喜欢结交朋友的好名声,可是后来根据杜月笙的女儿杜美如回忆,父亲一生帮助朋友无数,借出的钱更是无数,但是几经周折来真正还钱的却只有一家人。由此可见很多人在杜月笙烧欠条以后,并不会主动去还钱。
  "人生要下好三碗面:人面,场面,情面"。这是杜月笙的"三碗面"论,杜月笙也常常说"别人存钱,我存交情"等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但是他做得到,别人做不到,在他烧欠条以后没有人主动来还所欠的钱,这个结果对于杜月笙常常说的话无异于是一种讽刺。
  杜月笙是旧社会上海滩的一位传奇人物,被誉为上海滩三大亨之一(另两位是黄金荣和张啸林),是一个一时间风光无限的人。
  在杜月笙最风光的时候,他垄断了整个法租界的鸦片生意,并开设了大量的赌场。1935年到1937年,杜月笙手里有家公司叫三鑫公司,只是这一家公司一年的收入就有5000万大洋,什么概念?北洋政府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才2点几亿大洋,一家公司的收入就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十几!此外,杜月笙还当过60多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有的是挂名,有的是实职,有的是干股,有的是入股,也有不少是正经生意,有了这么多的产业,杜月笙自然是大发横财了。
  在杜月笙时代的上海,汽车是奢侈品,就连洋人也未必能用得起。而杜月笙的杜公馆就有9辆汽车,配备的司机和助手有18人,贴身保镖有十几人,整个杜公馆一年的用度高达200万大洋。就当时的生活水平来说,一个上海普通家庭一年如果能有100大洋就能过上不错的生活了,而杜公馆一年的用度就相当于2万个上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度。假设现在一个上海家庭一年的花销是10万元的话,那么杜公馆一年的用度就相当于现在的20亿!可以说一个月的花销就近乎于2个小目标了。
  相对于他在上海滩的风光,晚年移居香港的杜月笙可以说是晚景凄惨了,比起在上海时期的多处房产,到了香港后杜月笙全家三十几口挤在了没几间能派得上用场的宅子里。失去了生活来源的杜月笙只能靠着离开上海时候变卖家产所得40万美元积蓄度日。
  杜月笙风光的时候,在整个上海滩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按照当时的汇率来说,40万美元相当于230万港币,当时香港一名普通文员一个月的收入大约是300港币,按照这个消费水平来说,40万美元也够他们全家生活十多年了。但是当时的杜月笙身体已经渐渐不行了,哮喘病越来越严重,看病、吃药一个月也要花去两万以上的港币。这期间杜月笙也做过些生意,曾经将四川的蚕丝运到香港来卖,但是运送的飞机员工中途起义,飞机降落在了北京,一下子10万美元血本无归!这次打击使他病情加重,从此一病不起。
  在杜月笙临死前,只留下了10万美金的遗产,他将其中的5万美金平分给了他的五位太太,长子分得1万,未出嫁的女儿各6000,已出嫁的女儿4000。当然,除了他还留下的10万美金,最为值钱的就是别人欠他的欠条了,这些欠条究竟价值多少如今也说不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价值连城!其中只是王新衡就欠了杜月笙500根金条,而这还是算欠的比较少的。不难想象,如果杜月笙拿着这些欠条去追债,他的日子肯定会好过很多,但令人诧异的是,他竟然把欠条全都烧了,并告诫家属不得追讨余债。
  在香港的日子里,杜月笙可以说的上是晚景凄凉
  以前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一直没有理解为什么杜月笙会这样做,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才多少感觉到了他其中的用意。杜月笙虽然是青帮出身,虽然是混黑社会的,但与我们一般所想象的穷凶极恶的黑社会不同,真正能在黑社会中混到超级大佬级别的,其实靠的并不是打打杀杀,而是做人。
  首先杜月笙是个仗义疏财的人,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比如在他刚进青帮的时候就有个没怎么帮得上忙的师傅叫陈世昌,在杜月笙发迹了之后也只是街头的一个烂仔,杜月笙对这个人却几乎是予取予求,什么都给。陈世昌的儿子不成器,经常赌钱,一次就输掉好几万,陈世昌便不停地找杜月笙借钱,杜月笙也从不吝啬,来一次给两万,再来再给两万,一直给到陈世昌不好意思再上门要为止。
  对自己的朋友仗义疏财,对于底层人民杜月笙也从不含糊,从1935年到1937年间,杜月笙有据可查的捐赠就有150万大洋,他老家有大概200户的穷人也就是靠着他养活的,每个月定时定点地来到杜公馆拿钱,就跟拿工资一样。包括在他的老家修铁路、造桥、开医院、学校,这样的好事杜月笙做了无数。
  这些都是杜月笙对别人好的例子,也就是杜月笙的会做人。但杜月笙的做人并不只是对别人好而已,杜月笙的做人讲究的是情面。
  这点怎么说呢?我们可以拿《水浒传》中的两个人物,小旋风柴进和及时雨宋江来做对比,这两个人都非常仗义疏财,但两人的仗义疏财又各有不同。就拿柴进来说,对于江湖上投靠他的人士,如果是小混混,即便就几碗饭、几吊钱就打发了,而对于江湖上有脸面的人物从来都是热情相待,他对待不同的人的态度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武松和他不对付,就是因为武松在他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待的非常憋屈。而宋江则不同,他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杜月笙就是一个对任何人都一样的人,这是他与黄金荣不同的地方。黄金荣虽然也做过很多慈善,比如在给穷人佘粥、发棉衣的时候,他在穷人拿了粥和棉衣后会命人把他们看起来,因为他怕这些人拿了东西后又跑到队伍后面排队再来 领一份。杜月笙有一次也是给全上海的乞丐发钱,一时间全上海三万多乞丐就跑来排队领钱,杜月笙就没有命人把领过钱的乞丐再看起来,对于杜月笙来说,就算跑到后面排队再来领一份他也认了。杜月笙后来就跟人说,乞丐也是有脸的,即使你给了他钱给了他吃的,但是你把他看起来,不信任他,他心里也不舒服。
  当时的很多罢工,当资本家搞不定的时候,往往都是由杜月笙出面搞定,而杜月笙的最终解决方案也不是让资本家出钱,而是他自己出钱搞定的。所以杜月笙在当时上海的底层,无论是工人还是乞丐都非常佩服杜月笙,这就是杜月笙的情面。
  包括他与上层文化人打交道,上门了以后非常礼敬地谈话,临走的时候要给人送钱,这场景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掏出一沓子钞票重重地摔在桌上,显得倍有面子。杜月笙是把一张小钱票折成一个小方块,压在茶碗底下,就怕别人不好意思。包括上海滩著名的律师章士钊,曾经在落难的时候得到过杜月笙的帮助,而杜月笙是生怕章士钊不好意思,就通过聘他为法律顾问的方式把钱送给了他。其实当时杜月笙是有自己的法律顾问的,姓秦,也是上海滩一位著名的律师。
  杜月笙在接人待物上有一种本能,就是我不仅要对你好,而且要以你最能接受的方式来对你好。不仅在外面要做的体面,而且在人情当中我们是相互尊重。我们也可以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思考,当一个人落难的时候确实缺钱,也希望别人能帮助自己。但是如果这种帮助没有顾及他受助者的面子,当受助的人缓过来以后,就不会真的去感谢帮助他的人了。
  杜月笙与五太太孟小冬
  杜月笙在情面上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这也是为什么他能跟那么多人有很好的交情的原因。顺便再说一下,情面是内心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是需要把握分寸的,但如果你是用一种技巧去把握分寸其实是没有用的,说到底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其实杜月笙的道德修养其实是非常高的。
  在解释了杜月笙的情面,我们再回到他烧欠条这件事情上来,他烧欠条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其实当时还欠着他钱的,基本都是还不了的情况,如果能还的话应该早就还了,不至于会到杜月笙快死的时候还没还上。欠钱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没面子的事,我们可以想象,即便杜月笙的家人真的上门去讨要,人家一时半会也是拿不出的,与其上门讨要伤了情面,不如做人留一面日后好相见,便一把火全烧了。这样一来,就留住了欠钱人的情面,他们欠钱的事都随着一把火灰飞烟灭了,也就没人知道他们欠钱的事了。
  因此说到这里,我们应该能看出,至少在杜月笙生前,当时欠钱的人基本是没有主动还钱的。那么杜月笙烧了欠条后呢?或许有人还过,但能推断的是,绝大多数应该都没还,毕竟凭证没了,即便不还也没事。
  杜月笙把欠钱人的情面给保住了,可他的家属们呢?日子总还是要过的,没了钱又怎么过日子呢?其实虽然杜月笙烧了欠条,损失了大笔的财富,但是他却留住了情面,这些情面在日后给他的家属带来了相当多的好处。
  就拿杜月笙的小儿子杜维善来说,在杜月笙死后的一段日子里确实过得很苦,但是后来也是在杜月笙生前好友的帮助下逐渐发家致富,成为了一方富豪。杜维善能有钱到什么程度呢?他平时喜欢收藏一些古钱币,1991年他到上海博物馆的时候当时博物馆有一枚古波斯钱币,馆长跟杜维善说这枚钱币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杜维善看后便说道,这样的钱币他有很多。后来杜维善就为上海博物馆捐赠了2000多枚这样的钱币!其实就杜月笙的子女来说,他一生共有8个儿子2个女儿,他的子女们发展都很不错,儿子们大多在金融银行界工作,女儿虽然娇养但是不娇惯,结局都算是好的。
  杜月笙的子女们都能有好的人生,多少都与杜月笙生前所攒下来的情面有关。一个两个子女混的好很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的能力强,但都混的不错,就不只是能力的问题了,而是因为有人帮忙,而且愿意帮忙了。这些人为什么愿意帮忙?其实这些人中的很多人都是杜月笙生前欠了钱,打了借条给杜月笙的人,杜月笙烧掉了这些欠条,碍于面子他们不愿意承认欠了钱,但心里总会觉得欠了杜月笙的,这种心里上的亏欠,他们也总会想方设法地偿还,只要条件允许的时候。所以杜月笙的子女们在人生中的许多时刻总是容易得到别人的诚意的帮助,就是因为杜月笙烧掉了他们的欠条,留了他们的情面。
  所以说,杜月笙烧欠条的做法其实是非常高明的,留住了情面,是否还钱其实也就不重要了。
  看到这个题目,突然想起了网络上疯传的两句话:你喂狗三天,它能记住你三年;你善待人三年,人三天就把你给忘了。这人跟狗的区别就是,狗永远是狗,但人不一定是人。
  再结合时下的人性现状,就算有欠(借)条别人都不一定还,就算你再三去催债别人也不一定还,更何况你不去要,也没有欠(借)条了,还有人会主动还债吗?
  不过,杜月笙向来有会做人、好交朋友的名声,也因此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秘书饶汉祥曾为其写下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虽然如此,但不知他借出的钱,在自己死后别人还会还吗?
  据杜美如回忆,1949年5月27日,杜月笙带着家人乘坐"海燕"号荷兰轮船,从吴淞口默默地离开上海。数日后,来到香港,并隐居。
  左图:少年杜月笙,双目炯炯有神,意气风发;右图:晚年杜月笙,愁眉苦脸,心事重重。长相乎!命运乎!
  原本,杜月笙想带着全家和跟随他一起来到香港的140多名忠心手下,从香港转往法国。谁知,他在清理钱财时,却发现手头仅有10万美元,而办理去法国的各项手续费,至少都需要15万美元。
  受此打击,向来极好面子的他,心情极为郁闷,只能对不起这些跟随自己的兄弟们了,并留下一句感叹(有人认为是名言):"每个人都有床头金尽的时候。"
  此时的杜月笙,再也没有了曾经做人要"人面、场面、情面"面面俱到的那份气度与淡然了。
  不久,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方面让《新闻报》总编钱永铭给杜月笙写信,希望他返回大陆,为新中国建设做贡献。于是,杜月笙很是高兴,并打算返回上海定居。
  然而,他的回信却因钱永铭醉酒,阴差阳错之下被其装错了信封,居然寄到了蒋介石的手中。因此,引发蒋介石大怒,自己和家人也受到了香港国民党特务的监视。
  晚年的杜月笙与美貌的五太太孟小冬
  同时,对于这切,大陆方面并不知情,杜月笙自然也就收不到任何回信了,心情更加郁闷。
  后来,杜月笙终于得知详情,因此大为失意,情绪非常糟糕。据说,一直自称"不赌、不嫖、不吸毒"的杜月笙,居然对吸鸦片和算命颇为爱好,身体更是每况愈下。
  其实,坠入谷底的人,似乎都曾对命运感到迷茫过。
  或许,他想用鸦片来麻醉自己苦恼的身心,用算命来拨开命运的迷雾吧。
  传言,当他死后,家人在清理遗物时,发现了一张算命的命批,上书:西元1951年,岁在辛卯,天克地冲,绝难度过。落款是一个叫"六月息主人"的"半仙"。
  也就是说,杜月笙过不了1951年七月十五日这个坎,这一天也是阳历8月16日。结果,杜月笙还真就在这一天死的。不知,这是不是巧合。
  但是,杜月笙在临死之前,也是家里非常窘迫之时,他将大女儿杜美如唤到床前,让其到汇丰银行取出当年寄存的一个包裹。杜月笙拿到包裹后,将全家人叫到跟前,当面打开包裹,大家发现里面是一沓欠(借)条,数额有大有小,最少的有5000美元,最多的是保密局原上海站站长王新衡欠了500根金条。
  大家原以为,杜月笙要用这些欠条来讨债。结果,杜月笙竟然拿起一张张欠条全部撕碎,并丢进水盆中弄湿,再揉成一团,碎纸上几乎再看到一个完整的字了。(注:并非网上流传的烧掉)
  这下,大家都很是不解,纷纷疑惑地看向杜月笙。
  见此,杜月笙严肃地说道:"借出的,表面是钱,实际是人情,感恩的,永远会记得我们杜家的好。不感恩的,你去要账,可能换来牢狱之灾(杀身之祸)。大恩如大仇,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杜月笙墓,蒋介石题字"义节聿昭"、 张群题字"誉闻永彰"
  意思就是告戒家人不要去讨债,以免讨债不得,反遭杀身之祸。
  接着,杜月笙又将身边仅有的11万美元,全部分给了家人。每个太太1万、儿子1万、未出嫁女儿6千,出嫁女儿4千。
  数日后,63岁的杜月笙留下一句临终遗言"我没有希望了,可你们大家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一代枭雄,就此黯然落幕。
  后来,据杜美如回忆,父亲一生帮助朋友无数,借出的钱更是无数,而几经周折主动还钱的却唯有一家人。
  虽然,有人将杜月笙常说的"杯中酒常满,桌上无虚席。"以及"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存钱再多不过金山银海,交情用起来好比天地难量!"等话,称为做人的名言警句,但这样的结果对于这样的名言来说,却无异于是一种讽刺。还真是"朋友千千万万,真心有几人"、"人走茶凉,世态炎凉"、"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啊!
  图片来源网络
  欠钱和杜烧欠条是两件事情,虽有紧密联系,但实质上是完全不同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对君子而定的,除此之外就不用多说了。杜心里很清楚,他离开了家族成员之后会是怎样的生活状态是心里有数的,看似烧了欠条吃亏,实质是为了给后代平安稳定的生活来考量的。因为欠条中的那些人能还的能帮的早就来扶助了,不会等到现在。放过了他人也放过自己,留下这些也是个祸害,反而会给子女带来更多的麻烦。所以人情练达是文章。他是个很聪慧的人。
  杜月笙烧欠条是最聪明的,因为,能借杜月笙钱还拖着不还的绝对不是普通人,杜月笙死了如果杜后人去要债是交恶找死,相反,如果杜月笙烧了欠条是那些人欠杜月笙一个人情,这些人情会给杜月笙后人更宽更好的路走,没了欠条杜月笙后人自食其力也对后人更好,否则!躺在欠条上只能让后人变成收债的人渣,因此,杜月笙烧欠条才是聪明之举,不愧是上海滩黑老大。
  杜月笙先生是明智之举,如果让儿女追债不但讨要不回来,还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当年刘秀烧毁与敌方通信的将领信函一样都是收买人心,社会是现实的,任何时候都一样,人走茶凉,杜先生不愧是上海滩第一大佬,有气魄,有胸襟!
  杜月笙烧欠条其实是很聪明的举动,也正是这一举动,救了他后人的性命。
  首先来讲,杜月笙烧欠条的前提,那就是他已经油尽灯枯,可以说就吊着一口气。
  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人走茶凉,树倒猢狲散,别看杜月笙生前很威风,
  可以说是跺一跺脚,上海滩都要抖上几抖,门徒故生可以说是到处都有。
  但是,他的后人,并没有啥江湖地位,这些欠条,本质上就不再是财富,而是要命的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欠钱的,都是江湖中人,可以说是刀口上舔血的狠人,
  杜月笙还活着,这个面子必须要给,帐赖不掉也不敢赖,大不了慢慢还钱,
  但是,杜月笙死后,他的子女没有权也没有江湖地位,
  刚开始挥霍的,肯定是现有家财,
  等到家产挥霍的差不多了,才会想着去要债,
  那时候,人家不认账不说,逼急了,就是兔子咬人,
  落魄的凤凰不如鸡,没有实力,却向江湖人讨债,你猜猜,会有好果子吃么?
  所以,杜月笙烧欠条,完全是大智慧的做法!
  欠钱的知恩图报的,没有欠条也会还钱。
  欠钱打定主意赖账的,没有实力去也是送人头。
  这也告诉我们:留给子孙金山银山,都会有败光的一天,唯有留给他们好的教养,做人修身立命的本领,教他们道理,才是最好的传承。
  1951年8月2日,重病的杜月笙终于等来了自己的门生陆京士。
  杜月笙伸出干瘦的手掌,握住陆京士的手。那只手没有力量,但仿佛非常的神奇,过去的一幕幕好像在陆京士的眼前飘过,那一刻,陆京士眼睛湿润了。
  曾经呼风唤雨的杜先生,还是逃不过岁月的无情。
  最信任的陆京士来了,杜月笙开始安排后事,首先命人把所有借据拿来,然后全部焚毁,不留一张,有气无力地说道:"我杜月笙的儿子,不可以成为向人讨债之人。"
  喘了口气继续说道:"打拼了一辈子,只剩11万美金....."
  14天后的8月16日,一代枭雄,上海滩著名闻人杜月笙,病逝。
  问题来了,杜月笙烧欠条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以后,到底有没有人主动来还钱?杜月笙烧欠条的目的
  杜月笙一生为人大气,结交无数权贵达人,也认识不少英雄好汉。
  他曾借过别人的钱,别人借他的更多,毕竟,杜月笙早年是著名的三鑫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那时可是财源广进。
  后来,杜月笙洗白上岸,做各种实业、做金融、做各种贸易,挣钱还是相对容易的。
  只是形式不由人,内战爆发后,杜月笙更为看重的国民党政府一败涂地,偏安一隅到了台湾,而杜月笙也来到了香港。
  曾经是"上海王",到了香港情况还是变了,匆忙出走,没有根基,余钱不多,投资失败,而且支出颇大,于是手越来越紧。
  此时,杜月笙手头还是有不少借据的,如果杜月笙身体健康,日子实在艰难了,只要放下身段,还是可以要回一些钱财的。只是,留给杜月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那些欠了钱的人,都不是小人物,大多都是厉害角色,有达官贵人,也有草莽英雄,如果杜月笙的儿子主动去要了,大人物会没面子,如果正在落魄,也会不舒服,因此,杜月笙儿子的人身风险就会大增。
  与其这样,一把火烧了,一来可以让儿子们的风险降低,二来让儿子们没有依赖,可以多多努力,像他一样,泥鳅化鲤,鲤鱼化龙。
  杜先生用心良苦,看穿人情冷暖,深谙人性优劣。有没有人过来还钱?
  一个人如果欠了别人的,恰巧债主死了,死之前还把借据烧了,这会让欠债的人有种什么样的感受?
  发自内心的敬重,如果此人一生未曾发达,会把杜先生供起来;如果此人发达了,一定会帮助杜月笙的后人。
  杜月笙一生娶过五位妻子,有八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一个是养子,一个是养女,其他九位都是亲生的。
  看杜月笙留下的11万美金,实在无法让老婆和孩子们飞黄腾达。
  但神奇的是,杜月笙的儿子们非富即贵,没有一个穷光蛋。
  大儿子杜维潘,是养子,早在上海就有根基,日子过得一直滋润;二儿子杜维桓,后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上班;三儿子杜维翰,在上海居住,后来因为潘汉年事件,受了些牵连;四儿子杜维宁小日子不错,最后终老上海;五儿子杜维屏,后来在美国和巴西进行商业运营;六儿子杜维新,父亲死后,迁居美国从商;七儿子杜维善,更是个富可敌国的古董收藏家,仅仅捐献给上海博物馆的钱币等古董,就价值十几亿;老八杜维嵩,英年早逝,病逝于台湾。
  看看三个女儿的生活,大女儿杜美如,是杜月笙最喜欢的女儿,后来嫁给了飞行员,再后来随丈夫到了约旦,过起了外交官太太的生活;二女儿杜美霞,嫁给金廷荪之子金元吉,后迁居台湾,常常照顾孟小冬;养女杜美娟,嫁给了一个美国华裔官员。
  总体上来说,杜月笙的后辈们日子还是不错,大多比较成功。
  为何这么成功?说来说去,还是有贵人相助。
  杜月笙晚年有点寒酸,但烧掉欠条的举动,绝对是收揽了不少人的心,即使他死了,这种行为,也给子女们带来了帮助。
  是的,从各种记载文献看,那些欠了杜月笙钱的,没有人主动来上门还钱,但杜月笙的子女和太太们得到的各种帮助,作用要比欠条大多了。
  杜月笙算是活得通透,像我等凡人,真的不及。一个普通人,如果临终手头有欠条,会烧掉吗?难,大多会传给儿子们,让他们继续要钱。
  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吧!

1950年,张治中到南海与蒋经国谈判,凌晨两点接叶剑英通知快撤1950年,西北军政副主席张治中受周恩来总理的命令,以探亲的名义带着特别工作小组前往南海一个小岛上,和国民党的代表进行秘密谈判。张治中要见的国民党代表正是蒋经国,当时,因为张治中前1950年,张治中密会蒋经国,凌晨两点突然接叶剑英通知快撤1950年,张治中一家人以接女儿回家的名义,前往广东番禺。在这期间,张治中携家人登上一座神秘小岛,密会国民党高层代表蒋经国。因为路上赶得急,张治中提前到达了约定地点,只能先住在岛上钟南山力挽狂澜!在1984年竟救过叶剑英元帅,医术高超中央认可戎马一生的叶剑英元帅,身子一向都十分硬朗,但是突然却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也许老人家的身躯和病魔抗衡是有点困难的,在1984年的时候,叶剑英元帅因病入院,而且病症十分罕见,就连叶元帅都老西藏精神引领雪域高原巨变!追寻西藏的发展密码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驻藏部队官兵援藏干部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在和平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发展西藏的伟大历程中,孕育传承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青年的毛泽东也迷茫一1912年的时候,19岁的毛泽东,决定从省立第一中学退学。在这之前,毛泽东先是在湘乡驻省中学上了一段时间的课。没过多久,黄兴连开三枪的广州起义爆发了。毛泽东激动了,他写了一篇文章嘉庆即位后,对太上皇乾隆会有抵触吗?为什么?嘉庆皇帝对太上皇乾隆的抵触和不满,其实已经到了忍无可忍恨之入骨的地步。只是他少了点血性,敢怒不敢言,硬生生忍到乾隆驾崩后,才敢表现出来。虽然嘉庆自始至终不敢说老爹乾隆半个不字,但通一代才女陆小曼让三个男人痴迷一生,为何终身不孕死后凄凉?林徽因张爱玲陆小曼并成为民国三大才女,她们每个人都是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的传奇,用无与伦比的美丽去跨越了百年的风雨,就算其中生活多有不易,但并不影响她们在各自领域的辉煌成就。今天我要说为什么秦汉时期防止匈奴入侵,要在边关要塞种榆树而不是其他树呢?据说正宗的朝鲜冷面里面,必不可少的原料就是榆树皮粉,而吃榆树钱也曾经是人们的美好回忆,但秦汉时期边关种榆树,肯定不只是为了吃那么简单。榆树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地的落二战时期日本人真的像影视剧中所描写的那么残暴吗?我奶奶整整活了100岁,生于1904年,逝于2004年,见证了整个二战。小时候,夏天乘凉,小伙伴看完抗日电影常常争论,同是人类,日本人有那么凶残吗?争论不下,就去问在村里年岁最大的党史故事王佐的不解与感动朱德请官兵吃团结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即日起,省委党史研究室与省政府新闻办在江西发布新媒体平台推出党史故事系列作品。今天推出第七十一期王佐的不解与感动朱德请官兵吃团结菜。1929年1月上越南传奇飞行员,携带9名同伴驾机逃到中国,后来过得怎么样?1981年,越南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飞行员,携带9名同伴,驾驶飞机逃到中国,后来他们过得怎么样呢?这名飞行员名叫乔清陆,他当年选择飞到中国,主要是因为看不惯越南的侵略行为。我们都知道
刘少奇访苏秘闻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全国解放指日可待。5月,中共中央派刘少奇秘密访苏。在这此秘密访苏中,留下了很多湮没在历史烟云深处的秘密。一,出发。当时,中国国内内战正酣围海造陆工程,让国土扩大一倍围海造陆曾是各国热衷的大型造陆工程,其中须德海和三角洲两大围海造陆工程为西欧国家荷兰排解了水灾忧患的同时大幅增加了国土面积,成为向海洋拓展陆地的的典范。荷兰是欧洲西部一个只有一千多为什么要兴建祠堂?为祖先立安身之所!孝道文明贯穿始终为什么要兴建祠堂?为祖先立安身之所!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孝道文明贯穿始终,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的基石,百善孝为先,联宗立庙是孝的开始,是为敬祖睦族提供活动场所。过去,帝王祭天世人皆知钗头凤,无人知他赵士程,对此,你怎么看?陆游和唐婉相处喜好,双方没得结婚。陆游写了钗头凤,尔后唐婉也和了一首,使钗头凤出各。至于赵士程真的不知晓。我的看法,诗词使人扬名所知。陆游定位是爱国诗人,他有很多诗词留世。赵世诚没如果你是宋江,你会给梁山找什么出路?哈哈哈,头条君在和我开玩笑。头条出点银子,我们各写一部巜水浒新传,来个大评比怎么样?现在怎么说也是马后炮了。即然接了问题,就回答一下吧。如果我是宋江,我给梁山找的出路绝不是招安,也袁世凯称帝失败而死,杨度给袁世凯的挽联晚清民国名人挽联20篇今日看电视剧走向共和,说道袁世凯称帝失败,忧愤而死,临死前大喊杨度误我。看到这里突然想起杨度在袁世凯死后写的挽联以及平时收录的晚清民国名人挽联,与大家一起分享,看看名人死后都得到什丰润抗战史录杨家铺战斗!杨家铺村位于丰润县城北30里的马蹄山下,有600多户人家,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属丰滦迁联合县第三总区,抗日军政人员经常在这里活动。在抗日战争接近大反攻时,这里发生了一起气壮山河的战斗他是国军起义名将,55年婉拒授衔,主席指示他必须授上将古代上千年历史中,中原文明一直是日本膜拜的对象,但自明治维新之后,日军异军突起,特别是甲午年间还击败了大清海军。民国时期国内军阀混战,国力日渐衰弱,日本趁机侵犯中国领土,最终发动了明史第一迷案建文帝行踪建文帝登上皇帝之后,朝廷因为朱元璋早已经为他考虑过,朝廷稳定,大权在握。而建文皇帝登上皇位之后,发现,自己的叔叔堂兄堂弟们都有一个小小的王国,担心他们势力变大,反对自己。于是,建文专诸刺杀吴王僚专诸是吴国堂邑人,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后,认识了专诸,非常赏识他的才能。当时,伍子胥去见吴王僚,用攻打楚国的种种好处来劝说吴王,吴王动了心,吴公子光说,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都被楚国害大秦权谋谏逐客书背后的博弈悠悠春秋大梦,滚滚战国狼烟。今天我们解读一下战国后期的一篇锦绣文章,也就是后来大秦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笔者还记得我们读初中的时候,语文课本里就有这么一篇文章,听起来特别带劲,其中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