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如果没有吴三桂,李自成单挑多尔衮,谁厉害?

  1644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与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在山海关一带和李自成农民军进行了一场战役。
  这在历史上称为"山海关之战"或者"山海关一片石"之战,也就是说:吴三桂和多尔衮两人合力打李自成。众所周知结果是李自成败了。
  现在问题是:李自成和多尔衮一对一单挑,结果会怎样呢?
  (秉烛读春秋)亮出答案是:如果没有吴三桂插手,李自成一定会赢。
  首先看看李自成和多尔衮的军队数量对比。
  大顺军出征山海关的兵马数各书记载相距甚大:《明史》流贼列传称率兵二十万;《吴三桂纪略》记"发兵十万,号三十万";《甲申传信录》说十余万。《清实录》中认为李自成军有"二十余万"。折中来看,李自成的军队大约十五万左右吧。
  多尔衮所带的清兵"蒙古人居多焉"。顾诚《南明史》称清军大约七、八万。如此看来,李自成在军队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退一步说,假如李自成在山海关没能挡住多尔衮的后金军,假设多尔衮进了关内,李自成和多尔衮单挑结果又如何呢?
  李自成的势力范围是今天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和北京的大部分地区,对西安、开封、北京等大城市的控制是非常牢固的。
  这些平原地方虽然饱经战乱,但仍然是人口和财富比较集中的地区,上述地区是李自成多年活动的地方,李自成一直是在"本土"做战。
  再来看看大清的势力范围。多尔衮的军队牢固的控制了山海关以东及以北地区,和东蒙古、朝鲜相互协助,大清入关以后,多尔衮的军队属于"境外作战"。在地理位置和环境熟悉上,多尔衮的军队绝对占不到上风。
  抛开军队等一切外在的东西,单李自成和多尔衮两人单挑,多尔衮也不是李自成的对手。
  自1629年参加流民起义队伍,四十岁的李自成已经有十五年战斗历程,受到过各种形式的挫折,积累了从低谷反弹的大喜大悲的经验。积累了从十几个人的小队伍到几十万人会战的全方位战斗经验。在他的控制区域和队伍中,李自成的威信是无可置疑的。
  接下来看看多尔衮的情况吧。
  1643年8月,皇太极驾崩,福临(顺治)即位,多尔衮摄政。时年三十一岁的多尔衮战斗时间不低于李自成,但多尔衮缺少全局经验,虽然他确为一名杰出将领。尽管他很快控制了政局,但多尔衮终其一生,始终全力戒备八旗的反对。
  综上所述,无论从地理位置和个人魅力,以及军队数量来看,李自成毫不逊色多尔衮。
  (我是秉烛读春秋;欢迎留言、点赞加关注)
  .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在1644年占领北京后,已经有了成为一个新王朝的迹象。当时的战略要地山海关在明军将领吴三桂的手上,山海关被誉为天下第一关,防御工事极其完善,镇山靠海,就连当时天下无敌的八期铁骑,也被这道漫漫雄关给挡住了去路,始终不能突破。
  由于李自成同志的统战工作没做好,尤其是吴三桂家的统战工作,在吴三桂一开始想投降李自成的大顺军的情况下,竟然抄了吴三桂的家,也不得不说是李自成的一个超级败笔,引发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直接和关外的清军结成了同盟。当然,吴三桂更多的是为自身安全考虑了,自己手上还有兵的情况下李自成都抄了他的家,把他老爸抓了起来,如果自己真的投降了李自成,把手上的兵交出去,自身就更危险了。为了生存,就只能联合关外的清军了,毕竟自身的力量也干不过李自成。
  事实也是如此,李自成带领军队到达山海关后(应该在20万人左右)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展开了大战,眼看吴三桂就快支持不住的时候,清军杀了出来,这个时候当然李自成的大顺军也已经精疲力尽了,被这突然冲出了情况打的措手不及,快速崩溃,从而落败。
  那么话说回来,如果李自成和单挑清军又会如何呢?
  可以看一下当时的形势,如果他们单挑,就是假设吴三桂投降了(当然关宁铁骑不能加入战争)或是吴三桂不存在,就是山海关也在李自成手上。
  那么这就是当时的情况,清军会被大顺死死地挡在关外,同时南边的南明也暂时没有力量进攻大顺。
  要知道,在山海关战役已经表明,当时李自成的大顺军总体战斗力是在吴三桂全军战斗力之上的,至少在他们交战的情况来说,还是大顺军占了上风。所以如果由大顺军把守山海关,那么清军也不能进入中原,那么即便多尔衮手上的八旗铁骑就是战斗力再强,被这天下第一雄关挡着也发挥不出战斗力了。
  而李自成建立大顺王朝后,第一件事情除了守住山海关,还要攻灭南边的南明,由于南明虽然是一个朝廷,但实际上一盘散沙:所谓的江北四镇,也就是长江以北的四个军阀,各有大约10万左右的人马,但是互相不配合还互相攻击抢占地盘,当时清军一南下他们就陆续内讧投降,没怎么抵抗就完了。李自成进攻他们结果估计也差不多。当时明朝最大的军阀左良玉也在不久后病死,他的儿子没有能力统帅大军就投降了。
  然后就进攻扬州,历史上史可法本身不是一员将才,扬州守军也不多,估计也会很快被攻下来。那么接下来的南京城也就问题不大,因为历史上南京城没有抵抗就被清军给拿下了,尤其是那些以清流自居的大臣,都是带头投降。在接下来就是清军顺利南下,南明始终没有出现一个大家都承认的皇帝,也没有组织过多少有效的抵抗。
  另外,南明最厉害的大将李定国实际上是张献忠的部下,张献忠死后加入了明朝,而由于当时的情况如果是大顺要南下攻灭明朝,张献忠基本应该和李自成保持盟友关系,所以南明很可能会在大顺和大西的联合进攻下灭亡。统一中原也非常有可能。
  而关外的清军要想战胜李自成,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能够攻破山海关——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或者他们能够在李自成统一中原之前引诱山海关守军出击,然后在野战中消灭山海关驻军,再乘着山海关防守空虚的时候拿下山海关。所以对于山海关,李自成只要派一员善于防守的大将守着就行了,无论清军如何挑战都不出战,清军就没有机会了。
  总之最后的结局很可能就是关外的清军打不进山海关,而关内的李自成逐步地统一中国,这样关外的清军就更没有机会了。
  所以总的来说,李自成的胜算非常大,如果只是李自成和多尔衮单挑的话。
  农民起义军和正规军比起来,差距不仅在作战能力上,还在于军队素质。山海关大战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多尔衮的清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但当时有三方人马混战(大顺军、明军、清军),据说集齐大顺军、明军、清军可以召唤神龙。不过奇迹并没有出现,清军的突然加入让李自成的大顺军猝不及防,结果一战即溃,大败而回。
  在李自成起义军之前,中国还没有一个纯粹的农民起义军推翻掉一个统一王朝的先例,前朝唐朝末期的黄巢起义,后朝清朝末期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起义都是轰轰烈烈的开始、悲壮凄惨的结束。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自陕西揭杆,一路经受住了明督师杨嗣昌布下的"十面张网",孙传庭的潼关决战、洪承畴的围尔不歼诱敌深入,与几十万精锐明军浴血奋战多年,终在1644年正月取得明朝京师北京后达到了其最巅峰,一支业余的军队竟然把强盛不可一世的明朝给灭了。由此可见,大顺军并非我们过去意识中的松散的,无纪律无章法、战斗力平平的鱼腩军队,能够一路从陕西打到北京,逼得皇帝自杀殉国的,大顺军堪称是最牛的一支农民起义军。
  与清军在山海关遭遇之前,大顺军从未与清军有过交手,但大顺军能够把明军牵着鼻子走,打的明军疲惫不堪、几无招架之力来看,大顺军的战斗力值得肯定。大顺军不仅作战勇猛,而且在军制方面,随着组织上的统一也作了重大的整顿和改革。其主要措施是:一、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把起义军划分为担负攻城野战的五营和镇守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的地方军;二、授予各级将领以正式的职称。其中五营军制是以大顺军的精锐为组织班底,共分为中权亲军、左营、右营、前营、后营。同时在一些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实行地方分守,挑选有经营的将领兼领地方军政事把守。这些举措有力的保证了大顺军前方东征而后方土地能稳而不失。
  反过来看清军,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便以报父仇之名多年来对明朝的辽东实行不间断的狂攻,自天启朝到崇祯朝,辽东前线一直是警戒不除、长期处在与清朝的正面交锋状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直至李自成占领北京,清军始终没有越过山海关。仅有的一次舍近求远奇袭北京也在袁崇焕的星夜兼程回军勤王下悻悻撤军。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与后金军爆发萨尔浒(今抚顺东营盘附近)之役,明辽东经略杨镐所率明军遗败,金兵进陷开原、铁岭,沈阳震动。杨镐兵败遭弹劾去职,明朝以熊廷弼继任,积极整顿军队,分治守备,集兵十八万分守要地,局势得到迅速稳定。后金无隙可寻,双方暂时息兵。不久,熊廷弼卷入党争,在阉党攻击下被迫去职。继任者乃只会清谈而不知兵法的袁应泰,金兵乘机于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在奸细内应之下,攻占沈阳、辽阳,应泰自杀。辽东七十余城相继被攻陷。努尔哈赤迁都辽阳。
  前文述到明军和清军前期的战略对峙,努尔哈赤得以将前线朝明朝一边推进,实际上是明朝用人不当造成的,在这之前双方虽各有胜负,但明军的防御能力和临阵战斗力依然很强。后期王化征、熊廷弼、王化贞、王在晋、孙承宗等御边,后金始终未能扩大土地有规模的朝明朝一边推进。直到袁崇焕任辽东督师的时候,形势开始朝明朝有利的一面发展,天启六年(1626年),刚迁都盛京不久的努尔哈赤集结13万大军进攻明朝的辽东重镇宁远,袁崇焕歃血誓师,团结军民,坚壁清野,搜查奸细,奋勇抗击,大败金兵。努尔哈赤亦于宁远之役受重伤,败退,至沈阳不治而死。崇祯二年(1629年),清军绕道长城关外奇袭北京,袁崇焕亲率大军回师救援,皇太极巧施离间计,一代名帅袁崇焕最后冤死京城,被处以凌迟大刑而死。袁崇焕一死,辽东形势急转直下,至吴三桂镇守山海关之时,锦州、宁远、铁岭等辽东重镇已尽皆沦陷。
  现在回归到主题,再看看至1644年时的大顺政权和清朝的实力对比,大顺疆域,东至山东、西至甘宁,北沿长城、南达江淮,掩有北直、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五省,西北甘肃、青海、宁夏的一部分,川北保宁地区若干州县,及今江苏、安徽淮河流域地区,长江流域则有湖广的荆州、襄阳、承天、德安四府等地。大顺政权不仅疆域广大而且带甲近百万,很大一部分义军士兵都是经历过与明军的轮番浴血奋战,战斗经验丰富。
  如果没有吴三桂,大顺军将直面清军,在当时,大顺军在北京集结了近25万人,而清朝有降将尚可喜、耿忠明等相助,双方优劣主要是在人数和武器装备上,清军得红衣大炮如得天兵,这一点大顺军明显占劣势,不过,如果山海关在大顺军手上,清军想入关依然非常难,至少在我看来,清军与明朝打了那么多年仗依然没占到太多便宜,也并不见得清军有多强,相反的,当时的大顺军携灭明之余威,气势正当时,如果没有吴三桂,相信可以拒多尔衮于山海关外。
  有网友问:如果没有吴三桂,李自成单挑多尔衮,谁厉害? 其实,这个问题也非常简单。灭亡在关外和清军入关的哪一个明军部队,不是对农民军百战百胜?对清军都一战全灭。
  随着崇祯八年,祖家军的将领祖宽、祖大乐带以降夷家丁为主的关宁军部队入关剿灭农民军,祖家军的善战之名即在关内传开。他们对农民军完全是百战百胜。经常上演,几千人打败几万人的战例。
  崇祯八年(1635年),祖宽,祖大乐以三千关宁军镇压农民军,卢象升说:"援剿之兵,惟祖大乐、祖宽所统辽丁为最劲,杀贼亦最多。"祖宽在崇祯8年,以3000骑兵,几乎把李自成,张献忠的部队全部杀光,因而得到了右都督的职位。
  祖宽率领3000关宁军入关,打得数万农民军屁股尿流,一泻千里,农民军数次边跑边觉得不对劲儿,不就那么几千人么,为什么我们数万要跑,气不过了组织反攻。结果是大败,继续跑,连头都不敢回了.
  再说卢象升的天雄军,在张献忠和李自成嘴里,卢象升就是卢阎王。在1635年,洛阳大战,卢象升1万多天雄军和3千关宁军大破30万农民军,震撼天下。天雄军,虐农民军基本是打得他们在地上摩擦。
  但是历史的另外一面就是无论祖宽,还是卢象升对清军,都是一战全灭。而且,在1644年,清军阵营当中,拥有大量关宁军精锐,祖宽只是祖家为主的关宁军当中的一个家仆建功。其他,祖大寿,祖大乐,祖泽润,祖泽洪,祖可法等等都是投降了清军的。
  更何况,当时整个中国唯一的重型野战炮兵,也是唯一葡萄牙人训练的炮兵部队,孔有德部队也在清军当中。
  山海关战役就不说了,山海关战役,八旗军一个冲锋,李自成十万精锐,就损失大半。山海关战役以后,清军八旗军,关宁军三四万人,追着李自成打,九战九胜。一直把李自成赶到湖北,结果李自成被2个山民拿铁铲杀死。
  其实当年祖宽打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主力是降夷家丁,也就是蒙古弓骑。而多尔衮手上的蒙古弓骑,从科尔沁,察哈尔一直到喀喇沁,人数比祖宽多几十倍。
  李自成无论步兵,骑兵,炮兵,还是鸟枪兵都与多尔衮相差很多。靠什么可以打败多尔衮?从李自成到李自成死后,李自成系统部队对清军无论八旗,还是绿营,都没有一次胜利,就很说明问题了。
  多尔衮厉害,不论是个人单挑,还是军队之间的战斗,多尔衮都要胜上一筹。
  对于清军夺得天下,很多人都认为是捡了天大的一个漏,如果没有李自成的话,清军根本无法入关。其实在皇太极在位时就曾五次入关,只是没从山海关入关,最远时已经马饮黄河水了。
  这五次分别是1629年皇太极率军从喜峰口入关,这次入关导致袁崇焕被处死。1634年皇太极率军攻打大同、宣化,从破关口入关。1636年阿齐格率军从河北北部入关。1638年多尔衮率军从强子岭和青山关而入。1642年阿巴泰率军从界岭口入关;这五次入关清军都满载而归。
  还有认为是吴三桂帮助了清军,不然李自成的大顺军也能消灭清军。
  李自成的大顺军是真的打不赢清军,李自成没有刘邦的才能,他手下根本没有什么谋士,牛金星只是一个酸儒,李自成在山海关作战时,他不派援军,后来还坑了李自成。
  李自成的军队被称为流寇,大多都是无法生存的农民,他怎么打的赢多尔衮的正规军?多尔衮的八旗军可是与明朝精锐、蒙古人拼杀了多年。而李自成的军队根本打不赢明军精锐,当初孙传庭、洪承畴把李自成围困住,如果不是清军扣关,调走明军,李自成可能在那次战役中就被打死了。卢象升也是将李自成这些农民军按在地上摩擦,但是最终在与清军的作战中兵败而亡。
  李自成能够快速攻入北京时因为一路上的明军根本没有抵抗,纷纷投降,大同总兵姜瓖直接投降,后来他降清又反清,他敢于反清是因为多铎病死,多尔衮也染病了,但最终被阿齐格平定。
  李自成中正规军大多是来下西北的明朝边防军,这些军队战斗力与清军差了两三档,连明朝精锐都打不赢清军,更别说这是西北军了,他们投靠李自成是因为没有粮饷,当时明朝把大部分粮饷都给了辽东,说白了明朝西北这些军队投靠李自成就是为了能够有口饭吃。从明朝政府的政策上看,就知道孰轻孰重了。
  李自成是来也冲冲去也冲冲,流寇能够打赢精锐正规军的还是少见。如果李自成防守山海关,战争的胜利也是难以猜测,但是清军入关并非偶然,当时的清军是东亚大陆最强的部队,一般军队难以与之为敌的。
  抛开那段历史来看,如果没有吴三桂参与其中,仅仅是李自成和多尔衮单挑谁厉害,我认为必定是李自成厉害。首先从数量上就绝对碾压清军。农民军经过大小上百次的战斗,拥兵百万,战将千员,战斗力空前强大。而清军在山海关大战前,征召十岁以上到七十岁的男子全部充军,总共才凑够七万,相当于把全部家底划拉划拉才这么多,再伤兵减员都没处找人去。古代战争人是最主要的,没有人武器再精良也不行,毕竟不是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其次农民军一路所向披靡,士气正旺,与清军在气势上不相上下,狭路相逢勇者胜,平手。综合来看,李自成的力量要远在多尔衮之上,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单挑的话完胜多尔衮。怎奈历史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李自成自毁长城让多尔衮捡了个大便宜,逃回北京后一路遭追杀不得停歇,无处立足四处溃散落了个糊里糊涂而死。
  我是兵说,我来回答!
  到底是单挑还是群挑呢?李自成在起兵之前,只是明朝某个驿站一个小小的驿卒。多尔衮刚开始的时候,则是一个小部落长。然而长期的战争却让他们两个快速成长起来,李自成成为了百万大军的统帅,多尔衮则掌握了清军精锐部队。要是论两个人的武力值进行单挑,还真的无法进行比较。
  既然单挑不行,那就群殴,来看看双方的军事实力如何。此时的八旗军战斗力已经达到巅峰状态,大多数明军根本不是对手。李自成的军队人数众多,却以流民居多,没有太大战斗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群乌合之众。虽然李自成拥有百万大军,但是这里面有多少精锐部队可用,他心里很清楚。相反的是,八旗军人数虽只有数十万,但皆为精锐之师。
  李自成如果与八旗军一战,只能是惨败。在明朝末期,明军被八旗军赶着跑,只有少数明军可以和八旗打个平手。李自成则被明军赶着跑,好几次差一点死在明军手上。从这些来看,李自成明显不是多尔衮的对手。
  原创不易点个赞,喜欢"兵说"的朋友们关注一下吧,更多好文为您奉上!
  公元1644,农历甲申年三月十八,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入主紫禁城,至此大顺军走向了辉煌的巅峰,于此同时也正在迈向灭亡。
  迎闯王,盼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可是当大顺军进入北京城没几天,李自成自己,就成了带头"掠人妇女  "的人,他手下的弟兄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大顺的官员强占人家的府邸,强抢人家的财物,奸淫人家的妻女;下面的士兵更是私入民户,遍寻平民子女,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好好的北京城,几天之中变成了人间炼狱。而在这些受害的人群里面,就有大明王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父亲和他的爱妾,绝代美女陈圆圆。已经打算投降,行至半道的吴三桂,听到父亲被杀,爱妾被夺,怒不可遏,大呼:不灭李贼,不杀权将军,此仇不可忘,此恨亦不可释!
  于是就有了1644年4月,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八旗军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合兵一处,击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史称"山海关大战"或"一片石之战"。那么如果没有吴三桂,多尔衮能够击败李自成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会。
  从军队的数量上来看,大顺军的确有些优势。《流寇志》说"自成合兵十余万攻之",而《清实录》中认为李自成军有二十余万。清实录是清朝人自己写的,不免存在有 夸大事实的嫌疑。那我们姑且取个中间数,十余万吧。而据《南明史》记载,清军大约有七、八人,且蒙古兵居多。数量上大顺军的确比清兵多,但兵不在多,而在精。大家别忘了,大顺军很多都是流民,战斗力自然要弱一些,最关键的是,这群士兵在进入北京后,军纪涣散,整天干的是夺人财物,奸淫掳掠的勾当,过的是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生活,试问一下,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还能爆表吗?? 反观多尔衮的部队,那可是常年与大明最精锐的部队关宁铁骑作战,经过战火的洗礼,就战斗力来说肯定爆表。再加上古代骑兵就相当现在的机械化部队,而清军拥有大量精锐的骑兵团,李自成的大顺军更无法与之匹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如果两人不考虑军队,就李自成与多尔衮之间单挑,我认为最后的胜利者还是多尔衮。
  首先,从年龄上看,李自成出生于1606年,多尔衮生于1612年,到1644年,李自成已经38岁,而多尔衮32岁,明显要比李自成年轻力壮。再者,多尔衮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马背上武艺自然不会差。单打独斗,李自成自然不是对手。
  其次,从智商、从大局观来看,李自成小富即安,目光短浅,明显不如多尔衮。 李自成率军进入北京后,最终不仅没能够约束部下掠人妇女,自己还成了带头人。他的兄弟、士兵更是强抢民脂民膏、奸杀妇女,任意杀害无辜百姓。试问,一个王朝把老百姓作为剿杀对象能长久吗?它不是不自量力,就是丧心病狂。而且面对整个集团内部的腐败,集团内部斗争激烈,熟视无睹;对于山海关外清兵的虎视眈眈也是熟视无睹。面对吴三桂的反叛,不仅没有进行安抚,竟然率领几十万农民军去打山海关,致使吴三桂走投无路,投降满清。使得清军有了可乘之机,入主中原,改写了我汉家历史。
  反观多尔衮,当看到大顺军攻打山海关时,就敏锐地嗅到了入主中原地时机已到,果断出兵,这种对天下局势地洞察力,李自成岂能比得上? 而当清军进入北京后,多尔衮更是严格约束部下。他下令安抚百姓,将士夜宿城头,禁止进入民宅,违令者,斩立决,并且,任用大明有才之士。在这点上,李自成岂能比得上?所以最终只能败于多尔衮之手。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有不妥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教。如果大家喜欢我的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你们的认可,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李自成与多尔衮都是明朝末年最杰出的政治军事领袖之一。李自成从一个农村小牧童参加起义军最终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心,历经磨难艰险。而多尔衮同样和自己的家族一起从落后到征服整个草原,最后打败明朝。他们二人同样强大,同样拥有智谋,同样武力过人。假如当时没有吴三桂降清,李自成将会直面金人,也会和多尔衮来一场决斗。如果他们二人战斗,谁能获胜呢?我认为李自成将会取得胜利,请听我如下分析:一:李自成兵力总体多于多尔衮
  根据考古史料研究表明,在"山海关大战"中,李自成的大顺军北伐的部队大概只有6万人,但是在其他的典籍如《明史》中大顺军北征部队有20万。而大顺军北征规模的前提是在吴三桂不肯投降,山海关驻军只有3万且不清楚清军是否行动、行动规模不确定的基础上决定的。如果吴三桂投降,李自成的大顺军独自直接面对清军,想必北征的规模会扩大数倍。李自成在数十年的反明战争中召集了非常多的部队和将领,最鼎盛时期大顺军的规模可以达到百万。反观多尔衮,就算是加上所有的八旗兵和所有的明朝降兵,也不过只有8万人马。多尔衮的8万部队用什么去打败李自成的百万人马?
  二:李自成占有地理优势
  李自成的大顺军第一次大规模直接面对多尔衮的清军是在山海关附近。这对于大顺军来说是一场非常糟糕的遭遇战,大顺军不仅仅要面对关宁铁骑,还要对抗多尔衮的清军。并且清军再加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一共有着12万的军队,远超考古证实的6万大顺军的规模。在处于极端劣势的情况下,李自成不可避免的失败。
  假如没有吴三桂,那么大顺军便直接接管了山海关。易守难攻的山海关一但加上了6万的大顺军有如铜墙铁壁,清军想要拿下山海关击败防守部队谈何容易?而且李自成背后还有着来自整个中原地区的兵力支持和源源不断的资源输送,完全可以和多尔衮打一场长时间的消耗战。但是多尔衮便没有那么轻松了。多尔衮的清军经过长年的行军作战已经有如强弩之末,并且多尔衮等人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堵上了全部的家产,一但失败便万劫不复。但是李自成防守作战,多尔衮又经不起消耗,根本无法取得大规模胜利维持战争的继续。【总结】
  历史上的清朝如此迅速的赢得了胜利是多尔衮等人没有想到的,满清也没有想到可以这么简单的收拾掉强大的大明王朝。吴三桂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加速催化剂的角色。吴三桂的投降引清兵入关,出其不意的击败了李自成,引发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因为吴三桂的突然倒戈,李自成在面对多尔衮时的猝不及防,大顺军的失败,历史被改写,李自成也失去了和多尔衮决战的机会。
  历史不会重来,人生也是。我们一定要做好每一件事情,全力以赴、不留余力,万事考虑周全,要想到事情所有可能的发展方向。这样才可以避免出现李自成一般的结局,这样才不会有遗憾。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当然李自成不敌多尔衮。

上海1979年的30张照片1。1979,上海几个小学生放学,结伴回家有说有笑。2。1979年,上海街道,那时候人们出行大都是骑自行车。3。1979年,上海一个卖猪肉的摊位。4。1979年,俯瞰外白渡桥一带的秦王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废掉吕不韦,只因他触犯了商韩之法吕不韦对嬴政和他父亲庄襄王子楚可以说有再造之恩。如果没有吕不韦的慷慨解囊,子楚根本没有可能成为大秦的王。如果没有吕不韦的推波助澜,朱姬也无法成为秦王的女人,进而生下嬴政。如果没有吕红色特工钱壮飞钱壮飞(1896年9月25日1935年4月1日1),浙江湖州人,毕业于北京医科专门学校(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之一。1929年底,任徐西南匪患县长被砍死儿童劫军车,3000战士遇害,毛主席铲除1949年12月,毛泽东已经在两个月前庄严宣布新中国的成立,但是全国范围内的战火还没有熄灭。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成都战役胜利结束,第二野战军歼灭胡宗南所部30余万人,意味着国民党1955年,原国民党军官要求加入共产党,毛泽东你还是不加入为好前言曾泽生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年时期,家庭条件不错,父亲去世后,家里一落千丈,只能依靠家族供给生活,13岁的曾泽生在舅父的帮助下,才去到100多公里外的邵通读书。第二年,家族就暂停供1967年,南京军区有人落井身亡,战士拉上来一看此人是开国中将陶勇是华东野战军走出来的老将了,他和叶飞王必成跟随粟裕的时间最长,从新四军时期开始,陶勇便已经是新四军的纵队司令,黄桥决战,陶勇一鸣惊人,站在高处观察陶勇指挥战斗的粟裕就说道陶勇真延安清晨响起枪声,一颗子弹射进窑洞,毛泽东惊醒问哪个打枪?延安清晨响起枪声,一颗子弹射进窑洞,毛泽东惊醒问哪个打枪?这是遭遇刺杀了?1937年至1945年,延安一直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革命根据地,起着点起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作用。严格意义来为什么国民党没有统一中国?我们都知道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全面溃败,丢掉了整个中国大陆,败走台湾。但是,在开战前国民党有四百多万军队,而我党只有一百多万军队。并且国民党占领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我党最大的城明朝藩王为何成为被圈养高级动物?问题出在朱棣和朱允炆叔侄身上有明诸藩,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明朝的藩王,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存在,诸王虽分封,却不领土地人口,虽爵位尊贵,却对于地方没有管理权限,只是领取俸禄而不治事回顾张爱玲的情史渣男索命,才子不得,最后陪伴才是真作者介绍我是老芬,一名90后情感博主,情感丰富观点犀利,人生长路漫漫,情感磕磕绊绊,别揪心,别心烦,我的文章能给你排忧解难。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不少才华盖世的女性作家,红极旧上海滩的一1975,省委书记告诉一位农妇周总理要提拔你农妇再等等吧1975年1月,北京的天气,冷的教人跳脚。人们在街上匆匆行走,嘴里冒出白烟,像一座座流动的烟囱。与之相比,人民大会堂里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2864名来自全国各界的人民代表齐聚一
保卫满洲生命线从军国主义到熟人的日本帝国交代完这些背景,现在再来看看为什么日本人如此紧张,对苏联始终抱有最大的敌意。首先自然是体制冲突,在苏联的叙述话语中,帝国主义也分三六九等。美国是托拉斯帝国主义,德国是容克资产阶级帝1976年毛主席病逝后,毛岸青给叶剑英写信父亲对伯伯是很尊敬的图丨叶剑英和毛主席前言在得知毛主席病逝的消息后,叶剑英元帅便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中。他和毛主席从红军时期便相识,一起共事几十年,自然是结下外人难以想象的情谊。毛岸青作为毛主席的次子,自汉元帝刘奭他是一个善良的好人,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汉元帝刘奭)刘奭是个很善良的人。当然,善良不是凭空说的。善良需要行动来证明。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十分反感他的父亲汉宣帝刘洵重用法家学派大臣的行为。法家讲究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1948年国民党选副总统,李宗仁1438票险胜,孙中山儿子手段恶劣1949年1月20日,也就是李宗仁在南京正式就任为国民政府代理总统的前两天,行政院院长孙科却毅然离开南京,开始忙于行政院南迁。与此同时,行政院所属的中央银行南京分行的现金也都一起搬三年不被召见,嫁给自己的儿子和叔叔,王昭君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给很多人心里都留下了无穷的想象,作为四大美女的王昭君依靠美貌和智慧让后人赞不绝口,昭君出塞的故事更是千古绝唱,然而大家只看到了王昭君光鲜的一面,却不知她真正经历50年代,钱钟书为什么质疑毛泽东的文章?钱钟书,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文学研究家。他对我国的文史哲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同时对西方新旧文学和哲学也很有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上世纪五十年代,姓毕的来源简单,你家的姓氏来源复杂吗?关于毕姓,基本说法都是起源于姬姓,得姓始祖是毕公高,是以国名为氏。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原名为高,品质可不是一般的好,据说他在周武王兴师伐纣建立西周以后,负责处理原商朝关押的犯湖北出土千年前的古书,颠覆经典神话传说嫦娥原来不叫嫦娥把酒问月曾言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古往今来,嫦娥奔月引得世人遐想万千,中华神话中,嫦娥之美不容小觑,时至今日,嫦娥仍为民众向往对象。在对中华文化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可以发现,26万人抗美援朝,美军却只发现了5万人,志愿军是如何瞒天过海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这是中国抗美援朝时期流传的一首歌谣。时至今日,中国当时对抗美国所展现出的气魄和胆识,仍然令无数人称道。新中国当时刚建国不久,在致敬敌后工作者祁文山!悬崖之上的伟大战士,潜伏半生的无名英雄2021年,一部优秀谍战类型电影悬崖之上的上映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奋战于隐秘战线的无名英雄身上,现实中的传奇特工们,他们所经历的战斗相较于影视作品来讲,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天就让我杨开慧就义惨烈细节披露枪决未死下午又补一枪,被暴尸三日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1957年,毛主席的心中忽然升起了对杨开慧的无限思念之情,一时间,过往的点滴相处瞬间都涌上了心头。毛主席缓缓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