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毛泽东点评刘少奇

  原文:
  刘少奇对白区工作问题有丰富的经验,他一生在实际工作中,领导群众斗争和处理党内关系,都是基本上正确的;他在具体直接解决纠正白区工作中"左"的倾向的问题时,基本上也是对的,是勃勃有生气的。刘少奇懂得实际工作的辩证法,他系统地指出党在过去时间在这个问题上所害过的病症,他是一针见血的医生。[1]
  刘少奇1898年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与毛泽东的家乡湘潭县韶山冲相距很近。他青年时代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刚刚创立的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几十年如一日,为党的巩固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为反帝反殖和国际共运的开展,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刘少奇早年在白区工作,他提出了一整套党在白区工作的策略思想。中共七届七中全会做出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概括了这些思想并作了高度评价:"刘少奇同志在白区工作中的策略思想,同样是一个模范。刘少奇同志正确地估计到1927年革命失败后白区特别是城市敌我力量的悬殊,所以主张有系统地组织退却和防御","在形势与条件不利于我们的时候,暂时避免和敌人决斗",以"准备将来革命的进攻和决斗";主张有计划地把1924年至1927年革命时期的党的公开组织严格地转变为秘密组织,而在艰巨工作中则"尽可能利用公开合法手段",以便党的秘密组织能够在这种群众工作中长期地隐蔽力量,深入群众,"聚积与加强群众的力量,提高群众的觉悟"。对于群众斗争的领导,刘少奇同志认为应当"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和条件,根据群众觉悟的程度,提出群众可能接受的部分的口号、要求和斗争的方式,去发动群众的斗争,并根据斗争过程中各种条件的变化,把群众的斗争逐渐提高到更高的阶段,或者‘适可而止’地暂时结束战斗,以准备下一次更高阶段和更大范围的战斗"。在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和选取暂时的同盟者的问题上,他认为应该"推动这些矛盾的爆发,与敌人营垒中可能和我们合作的成分,或者与今天还不是我们主要的敌人,建立暂时的联盟,去反对主要的敌人";应该"向那些愿意同我们合作的同盟者作必要的让步,吸引他们同我们联合,参加共同的行动,再去影响他们,争取他们下属的群众"。"一二·九运动的成功,证明了白区工作中这些策略原则的正确性。"
  刘少奇是我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一贯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勤于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并且善于把实践经验提到理论高度。他曾经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并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有力的宣传。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和其他关于党的建设的著作,教育了全党的广大党员,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几次重大政治路线斗争中,坚持了正确的主张,他曾经同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张国焘在长征中分裂党的罪恶活动以及王明在抗日初期的右倾机会主义,作过坚决斗争。历史事实证明,刘少奇不愧为坚定的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建国以后,刘少奇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积极参与制定和贯彻执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他代表党中央在党的八大上所作的报告中,主张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提高社会生产力。在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他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倾听群众呼声,深切关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坚决支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正确的方针,并作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1961年5月,刘少奇回到家乡宁乡搞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宁乡,阔别近40年了!久别归来,他每天找社员和干部谈话,询问生产和生活情况。当他得知群众生活困难的真实情况,心情十分沉重。他告诫干部总结经验,转变作风,当好领导,鼓励群众生产自救,渡过难关。刘少奇的宁乡之行,还给人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对毛泽东有深厚的感情,处处注意维护毛泽东的崇高声望。早在党的七大的时候,他就说过:"我们的党,已经是一个有了自己伟大领袖的党。这个领袖,就是我们党和现代中国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毛泽东同志。我们的毛泽东同志,是我国英勇无产阶级的杰出代表,是我们伟大民族的优秀传统的杰出代表。"当他听说毛泽东也回湖南来了,就立即赶往长沙,向毛泽东汇报他调查的情况。毛泽东听了他的汇报,十分高兴,风趣地对人说:"我也向少奇同志学习,到韶山调查去。"当刘少奇从炭子冲回到宁乡县城后,又迅速把他所了解的情况,写成书面汇报,送给毛泽东。
  在花明楼,有人提出要把刘少奇的旧居修缮一下,因为经常有人来参观,不修缮一下不好。刘少奇坚决不予允许。他说,这里搞纪念馆,过去写信问过我,我几次回信说不要搞!不要搞!结果还是搞了。现在一定不要搞了,要搞就把韶山的纪念馆搞好。有人问:来人参观怎么办?少奇说:外国人来参观不让他来,中国人恐怕阻止不住,那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拉倒。来了人,招待两碗开水,找个婆婆烧开水,喝就烧,不喝就不烧,一分钱两碗。刘少奇还再三嘱咐乡亲们:"要靠自己努力,千万不能用我家乡的名义去要求别人照顾。要照顾就有依赖性,反倒搞不好。"
  毛泽东对刘少奇的为人是熟悉的,工作是满意的,各个时期多有评价和赞扬的。例如1937年对刘少奇白区工作的评价,1939年对他所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评价,1941年对刘少奇总的评价。直到1961年9月,当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第二次来华访问,毛泽东同他交谈时,还明确地说刘少奇是他的接班人。9月23日下午,毛泽东在武昌东湖宾馆接见蒙哥马利。两人先谈了一些别的话题,忽然蒙哥马利提出一个问题:"我认识世界各国的领导人。我注意到他们很不愿意说明他们的继承人是谁,比如像麦克米伦、戴高乐等等。主席现在是否已经明确,你的继承人是谁?"
  毛泽东显然有意向世人说明这一点。就在接见的前一天,外交部办公厅负责接待蒙哥马利的同志向毛泽东汇报,谈到蒙哥马利想探询毛主席的继承人是谁。毛泽东立即说:"这位元帅不了解,我们和苏联不同,比斯大林有远见。在延安,我们就注意这个问题,1945年七大就明确了。当时延安是穷山沟,洋人鼻子嗅不到。1956年开八大,那是大张旗鼓开的,请了民主党派,还请了那么多洋人参加。从头到尾,完全公开,毫无秘密。八大通过新党章,里头有一条:必要时中央委员会设名誉主席一人。为什么要有这一条呀?必要时谁当名誉主席呀?美国总统出缺,副总统当总统。我们的副主席有六个,排头的是谁呀?刘少奇。我们不叫第一副主席,他实际上就是第一副主席,主持一线工作。刘少奇不是马林科夫。前年,国家主席不再姓毛名泽东,换成姓刘名少奇,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来的。以前,两个主席都姓毛,现在,一个姓毛,一个姓刘。过一段时间,两个主席都姓刘。要是马克思不请我,我就当那个名誉主席。谁是我的继承人?何需‘战略观察’!这里头没有铁幕,没有竹幕,只隔一层纸,不是马粪纸,不是玻璃纸,是乡下糊窗子的那种薄薄的纸,一捅就破。"
  但毛泽东不同意称"继承人"。他说:这个名词不好,我一无土地,二无房产,银行里也没有存款,继承我什么呀?红领巾唱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叫"接班人"好,这是无产阶级的说法。这个元帅说英语,不懂汉语,他是客人,暂就用"继承人"吧!
  蒙哥马利回国后很快写了本书,书名叫《三大洲》,里面介绍了毛泽东同他谈话的内容。这样,"毛泽东的继承人是刘少奇"的信息,由此传到了世界上。
  1960年年初,《毛泽东选集》第4卷编定以后,毛泽东又一次提议编辑出版《刘少奇选集》。他以前也曾几次提出过这件事,但刘少奇总是推辞。1960年毛泽东再次提出之后,中共中央书记处正式研究同意这一提议,还专门作了决定,成立了编辑班子。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康生自告奋勇负责这项工作。因为少奇工作忙,出选集事仍被一拖再拖。于是决定先发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1962年8月1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发表了该文,同时还出版了单行本。该文的重新发表,引起强烈反响。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把它当作必读的人生教科书。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欧阳海等英雄模范人物,都认真地学习过这本书。
  刘少奇在党内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大家有目共睹的。
  不但毛泽东对刘少奇有过很多评价,其他老同志也对刘少奇表达过由衷的敬佩。1948年年底,朱德曾写过《贺少奇五十寿于西柏坡》,就是一个代表。诗中写道:"少奇老亦奇,天命早已知。幼年学马列,辩证启新思。献身于革命,群运见新姿。人山人海里,从容作导师。真理寻求得,平生能坚持。为民作勤务,劳怨均不辞。党中作领袖,大公而无私。群众欣爱戴,须臾不可离。修养称楷模,党员作范仪。今年虽半百,胜利已可期。再活五十年,亲奠共产基。"
  【注释】
  [1]摘自毛泽东1937年6月1日至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见黄峥著:《刘少奇一生》,第12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7岁闪婚嫁国民党少将,苦苦等待27年,她为何在团聚一年后自杀?蔡若曙出生于西湖旁一个高干家庭,浓眉大眼,温柔善良,比同时代的很多明星的长相也毫不逊色。彼时,17岁的蔡若曙在杭州女校读书的时候,参加了一场酒会,当时正在敬酒的蔡若曙不小心把酒洒到毫无根基的汉宣帝怎么铲除霍光家族?想毁掉一个人,那就惯坏他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皇帝的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遇到势力大的专权朝臣时,皇帝的一些权利会被架空,做的决定要受到朝臣的牵制。但九五至尊的皇帝,怎么可能甘心被自己的大臣明天你好,3月24日历史上3月24日都发生了什么?1103年南宋军事将领抗金名将岳飞出生于北宋末年1185年源平合战中,为追击在屋岛之战败走的平氏军,源氏在志度寺发动的志度合战1455年教宗尼古拉五世商朝灭亡之后,纣王的哥哥建立一个国家,意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爱之。史记。司马迁商纣王的的哥哥帝辛,也就是商纣王,商朝的最后一任君主。因为他在位时期统治无道残暴不仁,加之淫乱奢靡,引起了以姬昌姬发父子为首的带着3个老婆和8吨黄金逃亡美国,后挥霍一空,晚年想回国被拒绝来源公众号脑洞时史iddidiaolunshi民国期间,军阀割据,河山大地一片混乱。甘肃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以及甘肃的马鸿宾,凭借着祖辈父辈的积累,和自己的审时度势,纷纷成为霸占1950年地主家搜出一张借条,落款人写着朱德,朱德听说后接他来北京1950年冬,四川省长寿县正在进行减押退租的工作。当地有一个大地主,名叫傅德辉,工作人员进入傅德辉的家中进行搜查,在一个箱子里,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张泛黄的字条,一看上面的内容和落款,刘思齐改嫁何人?毛主席拿出三百元贺喜,还说以后常来看看我众所周知,毛岸英主动请缨参加抗美援朝,担任机要秘书和俄语翻译,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1950年11月25日,在敌人的轰炸下,毛岸英不幸牺牲了,当时毛岸英和刘思齐才结婚一年而已。毛泽东革命胜利后,开国少将回乡祭祖,却发现童养媳等了自己二十多年前言在上世纪初的中国,马列先进思想尚未在中国完全传播,封建糟粕文化还是主流思想。当时的人们对一夫多妻制地主剥削农民男尊女卑等事情都觉得是正常现象,甚至红军将士老家有童养媳存在也不足为什么飞机坠毁,遇难者遗体会凭空消失?据专家统计每1400万次的航空飞行,才可能出现一次事故,飞机无疑是全球速度最快,且安全系数最高的交通工具。可是一旦飞机发生坠机事故,那么机组人员和乘客的生还几率便微乎其微。军地空难1889年,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次火车相撞,至今不知伤亡多少人津沽铁路是我国建造的早期铁路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这条铁路是由中国工程师詹天佑参与设计建造的。其研究价值很高,对我国的铁路发展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1889年,这条铁路发生了中国有叶挺成就最高的儿子,88年授中将,其子是家喻户晓的导演作为党组织第一支革命武装力量的领导者,叶挺一直是革命武装时期不得不谈的一位人物,虽然他很早就参与革命战争,但是因为中途的一些摩擦,被迫离开祖国到国外定居,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才毅
毛主席是如何评价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的在长期的革命事业中,无数革命先辈始终秉持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跟随着党的脚步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敌人,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有些人一直坚持到最后,见证了革命的胜利,而更唯一获免死金牌开国少将参加战斗300多场,5次负重伤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蔡和森工兵,是我国诸多兵种中的其中一个,由于其起的是辅助性作用,所以危险性较小,相应地,在战场上立功的机会也不多。可是,在我国抗战史上,却有这样一位工兵,常拉科塔帝国,北美洲原住民的悲歌1776年,一个强大的帝国拉科塔帝国在北美洲诞生。拉科塔人到达了布拉克山,这是西部平原上最神圣的地方,也是令人垂涎的水牛猎场。坐落在如今的南达科他州,控制着布拉克山,即帕哈萨帕,标1958年和1964年,朝鲜领导人两次途经中国访问越南,线路是怎样的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越南与朝鲜建立外交关系。1957年,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访问了朝鲜。随后,在1958年11月1964年长津湖战役有多惨烈?志愿军将士冻成冰雕,是美军永远的噩梦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是志愿军战士永远难以忘怀的疼痛是美军永远都不愿回忆的噩梦是世界历史上最残酷的十大战役之一是直到现在,中美两国都不愿提起的血泪之战!长津湖战役究竟有多惨烈?冻美国的崛起之路,它是如何登上世界之巅的?世界格局是不断变换的,但是时间一长人们总是容易忘记这一点,比如世界一超的美国,在位时间久了,人们就容易忽视它也是经过千难万险才登上世界之巅的,而在它之前,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也都坐1934年红军1个团神秘失踪,中央多次调查无果,68年后谜团被揭开文影中纪实编辑影中纪实前言1934年,红军一个团在贵州神秘消失,期间中央三次调查都没有发现这些人的任何踪迹。68年后,贵州官员找到了真相!那么堂堂一个团的人,为何会突然神秘消失?并中国近代史最值得夸耀的事件是什么?第一件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老革命家们领导人民打败了建立了新中国,劳动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第二件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以劣势装备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现代化装90多年前,斯诺向世界讲述真实中国(文丁铭哈丽娜)阴山脚下,黄河岸边,土默特平原,一座题写着埃德加斯诺觉醒点的汉白玉雕像,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敬仰着一位说真话的美国记者的可贵品质。随着今年中国记者节的临德国人在中国抗日,加入八路军见过毛主席,写文章痛骂日军司令1941年11月5日,位于沂蒙山区的八路军115师在政委罗荣桓的指挥下,巧妙突破了5万多日伪军的围剿,并且无一人伤亡。一篇由笔名为亚细亚人写的文章无声的战斗刊印在了战士报上,这篇文真实的李烈钧李烈钧,辛亥革命元勋,曾打响第二次革命的第一枪。孙中山称赞其上马能武,下马能文,诚不可多得之当代儒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抗日战争爆发时,李烈钧更是竭尽所能抗日,亲手把自己的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