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唐朝的一镇节度使,到底能管理多少军队,为何能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只要读过唐代历史的人对节度使不陌生,大家也都认同节度使的藩镇割据导致了唐朝的灭亡,那么节度使到底是何方神圣,我们来分析它的前世今生。节度使何时出现
  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资治通鉴》
  这是第一次出现节度使名称。
  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资治通鉴》
  这是节度使第一次成为正式官职。
  所以综合来看,节度使在唐睿宗(李隆基的老爹)当政时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节度使为什么会出现
  唐太宗时期,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就是平时军队都在全国600多个折冲府种地,需要打仗时把他们召集起来,然后委派一员大将带兵出征。
  但是到了唐高宗后期,这招不管用了,因为此时的对外战争策略已经从太宗时期的战略进攻转变成战略防守。简单一点说,之前是唐朝打别人,你可以从容地从全国的折冲府召集军队出征,现在是别人打你,等你从不同折冲府集结完军队,敌人早跑了。
  所以形势所逼,需要在边疆重地设立常备军队以抵御外敌,军镇应运而生,被派往管理这些军镇的一开始被称为大都督、行军总管等等,后来因为是持天子符节节制军队的使臣,简称节度使。主要有哪些节度使,掌管多少兵力
  唐睿宗时节度使出现,到唐玄宗时期,节度使得到大规模发展,也出现了著名的天宝十大节度使,其成立时间、作战防线以及掌管军队的数量整体如下图:
  可以看到范阳节度使掌管兵力最多,安史之乱始作俑者安禄山当时一个人兼了范阳、河东、平卢三地节度使,总兵力达18.4万。节度使怎么变成藩镇的
  一开始节度使是代天子节制军队,军镇的节度使并不固定,皇帝根据边防情况随时调整,节度使任务完成之后就要回朝交差,并不会留在军镇。
  但是很快这一现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地节度使变成固定的,而且有明确的管辖区域,这就为后来的藩镇割据提供了先要条件。
  想要成为"诸侯王",军权、财权、行政权缺一不可,这些都是唐玄宗亲手送给他们的:
  拥有了如此大权力的节度使,一旦中央威信不够,割据称王是分分钟的事情。安史之乱摧毁了唐王朝
  节度使的权力日益强大,但是如果中央朝廷同样强大,这些节度使也会老老实实的,但是唐玄宗就是这样一位历史关键作死人物。
  统治后期,他宠信杨贵妃,任用她哥哥杨国忠为宰相,造成朝堂黑暗,而且杨国忠和安禄山两人结下大仇,于是就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攻占了洛阳、长安,唐玄宗出逃,最后连皇帝的宝座都丢了。
  在这场战乱中,中央朝廷的实力彻底暴露,此时中央只有10万战斗力一般的禁军,而安禄山是15万在边疆浴血奋战的虎狼之师,两边交战,一个月拿下东都洛阳,几个月后拿下都城长安,如此的不堪一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自此唐朝呈现出的是枝强干弱,再加上皇帝出逃,李唐王朝的威信都丧失了,各地节度使也都有了心里的小算盘,到了唐后期,各地节度使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占山为王了。节度使去哪儿了
  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篡夺了政权,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此时的开国君王都是节度使,到了宋朝统一中原,为了避免武人当政再次造成藩镇割据,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节度使就成了一个荣誉称号,并无实权,到了元朝,节度使彻底消失。
  节度使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它伴随了唐朝的强大,保护了盛唐,但是它也是一只猛虎,稍不注意就会被反噬。
  一镇节度使,若没有其它的机缘,是不可能威胁唐朝统治的。虽然说政权和军事实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也不能唯军事论。
  一、造成唐朝覆灭或差点造成唐朝覆灭的几次危机,星火辰为朋友们依次分析
  1、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
  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造反,起兵十五万南下,不过个把月就席卷河北,还渡过黄河占领洛阳。几个月后,安禄山大军又攻破潼关,唐玄宗出逃,叛军占领长安。安禄山的总兵力肯定不止十五万,算上他留守老巢的军队,至少应有二十万军队,但他南下的十五万是其精锐。
  然而,造成唐朝几近灭亡危机的,不是安禄山这十五万人,而是唐朝的统治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其他方面此处不提,仅仅唯军事论,唐朝内地防御的空虚、以及禁军腐败、缺乏战斗力是最大的问题。
  事实上,唐朝临时就征集不止二、三十万的军队,但因为都是市井新兵,都是触之即溃。即便如此,倘若唐军真的坚守潼关,不出城野战,安禄山叛军也未必能攻入关中,唐玄宗的瞎指挥也是唐朝差点覆灭的重要原因。
  后来史思明再次反叛,其军队总数应该在十万以上,但要说他超过了安禄山的实力,那是不可能的。
  2、唐德宗时期的藩镇之乱加朱泚之乱
  唐德宗(唐玄宗曾孙)即位初年,一心想要削平藩镇,结果造成了河北藩镇的联合反叛,幽州节度使朱滔等节度使自称冀王、赵王、齐王,妄图回到战国群雄割据的局面。朱滔的哥哥朱泚更是趁泾原兵变之机,占领了长安,自称秦帝,差点搞得唐朝灭亡。
  说到底,此次参与叛乱的藩镇有四、五个,而且都是实力极为强大的藩镇,而造成唐朝差点灭亡的,不是因为河北、山东搞出大动静的藩镇,而是唐朝的腹心出了巨大问题。因为唐朝统治者拿出征的士兵当牲口,官员腐败,造成了其大后方的泾原兵变,朱泚因此得以火中取栗。
  3、造成唐朝灭亡的朱温篡唐
  公元907年,唐朝的梁王朱温篡了唐朝,建立了后梁。要说此时的朱温,肯定不是一镇的节度使,而是梁王了。他占据了黄河南北的广大土地,有些类似于三国时期的曹操了。
  造成唐朝灭亡的,是黄巢起义后,李克用、王重荣等人又因为对唐朝不满攻破长安、岐王李茂贞、华州节度使韩建等人又劫持唐朝皇帝、以及唐朝朝臣与宦官之间的争权内斗等等的一系列的打击,朱温不过是做了最后一击、又担当恶名的人而已。
  说朱温以一镇节度使而灭唐朝,这显然是不恰当的。灭唐者非朱温一人,而此时的朱温也绝非宣武一镇的节度使。
  二、再说说唐朝一镇节度使能管理多少军队,这一定得用变化的眼光来看
  1、安史之乱前的所谓天宝十节度使
  这都有明确的记载,天宝十节度使的纸面兵力,从不到两万到十万左右都有。
  大体情况是,为了对抗北方突厥残余势力、契丹、奚族势力,唐朝在北部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兵力较大,范阳一镇就大概有十万人左右,恰恰是安禄山的老巢。
  另一个兵力大户,是为了防备吐蕃的河西、陇右二镇,二镇相加也在十五万上下。其他各镇,兵力相对较少。
  这几十万的边兵,都交给了十节度使,唐朝的内地却防御极为空虚。
  实际上,唐朝内地并不缺人,即便在长安、洛阳周围临时召集,瞬间也可以凑出二三十万的大军。但是问题在于,临时凑出的大军根本不是边兵的对手,十不当一。
  而唐朝的禁军此时已经腐败透顶,根本不堪一用,只成为了一些利益阶层搞腐败的乐土。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安禄山仅仅凭着十五万人,就把唐朝搅得稀里哗啦。
  需要说明的,安禄山实际控制的军队,并不能简单以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军力相加来计算。
  事实上,安禄山应该控制着一批唐朝可能没有掌握到的军队,这就是契丹、奚族、室韦、同罗等一些少数民族军队,而河东、平卢的一部分军队,实际上还听唐朝的,并没有被安禄山所完全掌控。
  而在西域的安西、北庭二镇,纸面兵力都不过两万左右,但却屡屡获得巨大战果。这既和西域诸国都是小国、兵力单个都不强大有关,也和兵力不能简单纸面计算有关。因为,高仙芝、封常淸等人的出兵,常常是和西域同盟小国一起的,而不仅仅是唐兵。
  2、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著名的河北三镇等节度使的军力
  要知道唐朝中后期,河北三镇和平卢镇(在今山东)基本就代表了藩镇的最强实力,因此可以做为典型来说。
  然而,首先要明白一个藩镇大小的问题。史书记载:"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藩镇是有大小的,大的占据十余个州(州大约相当于后来的市),小的就差远了,上面说三、四个都不准确,最小的一个州也有的,因此有的节度使的实力,甚至还不如大州的刺史。
  节度使之间,他们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
  河北三镇加平卢镇、淮西镇、河东镇、宣武镇等,大约是藩镇中实力最大的。在黄巢起义之前,因为河北三镇和平卢镇是当地的土皇帝,招兵相对自由,实力可以最大限度膨胀。看史料记载的魏博镇:承嗣不习教义,沉猜好勇,虽外受朝旨,而阴图自固。重加税率,修缮兵甲;计户口之众寡,而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故数年之间,其众十万。仍选其魁伟强力者万人以自卫,谓之衙兵。
  以上是说魏博镇的开山祖师田承嗣时期,有兵十万,其中尤为精锐的牙兵一万。魏博牙兵,天下闻名。
  再看成德镇:时宝臣有恒、定、易、赵、深、冀六州之地,后又得沧州,步卒五万、马五千匹,当时勇冠河朔诸帅。
  说的成德开山祖师张忠志(后赐名李宝臣)时期,当时,成德镇管辖的州数在河北三镇中其实是最少的。
  河北三镇另一镇幽州节度使(即范阳),管辖范围很宽,其实力绝不会弱于成德。
  当时最强的,是管辖十五州之大的平卢镇(在今山东),地跨今山东、江苏、河北等多省。史载:初有淄、青、齐、海、登、莱、沂、蜜、德、棣等州之地,与田承嗣、令狐彰、薛嵩、李宝臣、梁崇义更相影响。大历中,薛嵩死,及李灵曜之乱,诸道共攻其地,得者为己邑,正己复得曹、濮、徐、兖、郓,共十有五州,内视同列,货市渤海名马,岁岁不绝。法令齐一,赋税均轻,最称强大。
  以上说的是平卢镇李家第一代李正己时期,他的军力绝对比田承嗣的十万要多。
  正是这几个强大的藩镇,造成了唐德宗时期的大乱。然而,他们的影响力主要在河北、山东一代,虽然割据自雄,却还不足以造成唐朝的灭亡。唐朝后来的策略便是放弃这一带而苟且偷安,唐朝的统治得以又延续一百多年。
  唐朝中后期,其他藩镇的军事实力,不可能比李正己时期的平卢、田承嗣时期的魏博更强。
  3、唐末各节度使的军事实力
  对唐末号称梁王的朱温、晋王的李克用、吴王的杨行密等人来说,再说他们是一镇节度使显然是不恰当的。仅仅以灭亡唐朝的朱温为例。
  他刚投降唐朝时,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此时确实是一镇节度使,主要管辖汴、宋几个州。虽然宣武是强镇,但是朱温去就任时实力却是弱小的,反倒靠着朱温的大将朱珍到山东一带去招兵,这才有了那么一、两万人。汴州的原本部队也有,但看朱温的作为,他与汴州的地头蛇似乎并不太和谐,他的大将要么是他的嫡系、要么是后来投降给他的,汴州当地的反而不多。由此可以证明,以当地的纸面兵力来衡量一个节度使的实力,肯定是不行的。
  到朱温篡唐时,朱温已经控制汴州、宋州、陈州、蔡州、许州、徐州、兖州、郓州、洛阳、魏州等等极为广大的地区,他的军力早已在数十万上下,是为梁王,身兼多镇节度使了。
  此时,李克用完全占据山西、势力深入河中、河北一带,杨行密完全占据淮南、钱镠完全占据两浙、王建完全占据川蜀,他们都已经不再是一镇节度使那么简单了。
  即便如此,没落的唐朝,也不是他们某一个人所能灭掉的。唐朝是在这些人的共同打击下、共同抛弃下而灭亡的。其间,还穿插着韩建、李茂贞等几个小军阀劫持皇帝、大杀唐朝宗室的事件,以及朝臣与宦官争权,甚至宦官废帝的事件等等。
  势力强大的朱温,把唐昭宗劫持到自己手中,本来想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谁知道画虎不成反类犬,发现这个天子根本令不了诸侯,反倒让他自己担下劫持天子的恶名。他这才不得不干脆篡唐自立,建立后梁。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首先,我们看一下节度使出现的原因。这必须从唐朝的府兵制度来说聊,在唐朝建立的初期,沿用了从北周时期便开始使用的府兵制度。府兵类似于西方各国的骑士们,府兵拥有自己的耕地,不用缴纳赋税,也不用承担徭役。农忙的时候,和其他农户一样耕种。但是到了农闲的时候,府兵们开始进行军事训练。一旦战争爆发,府兵准备好粮食和装备,在聚集地集结以后,开赴前线。对于一个疆域面积有限的政权来说,府兵制度非常实用。因为当时的战争规模都不大,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长。府兵们在战争中,还可以获得一些财物,因此,府兵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的农户。在唐朝建立的初期,仍旧使用府兵制度,起到了不错的作用和效果。
  但是从唐高宗在位时期,府兵制度开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战争时间延长,有可能一年都回不去。久而久之,府兵们的耕地基本上荒废了,家人的生活无法保障。第二,战争规模的空缺扩大,府兵的伤亡迅速增加。例如唐朝与吐蕃帝国的鏖战,动辄就是几十万军队的大战,府兵的人数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而且随着伤亡的加大,兵员补充也成为了问题。因此,早在武则天时期,朝廷已经开始了局部地区的募兵,仅仅是没有全面普及而已。随着唐朝疆域面积的扩大,与周边各个政权的矛盾增多,例如南诏、吐蕃、回鹘、契丹等等,唐朝与周边各个政权的战争不断。
  依靠唐朝中央派遣将领和军队,可能会出现反应不及时的问题。尤其是经历契丹入侵以后,更是加剧了唐朝中央的恐慌。 因此在唐玄宗在位的后期。唐朝中央设立了9位节度使和1位节略使(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剑南、岭南等),这被称为"天宝十节度。"这些节度使拥有双旌双节、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等特权,起初仅仅是指挥各地的军队,类似于军区司令。
  其中,范阳节度使下辖9万多军队,是各路节度使中军队最多的。当时,各路节度使的军队总数接近50万,唐朝中央的军队则只有10多万人。如果仅仅拥有军队指挥权,节度使还无法威胁朝廷。但为了方便节度使指挥,唐朝中央逐步把人事任免权、财政度职权等权力,也交给了节度使。节度使逐步成为了集军政民财大权为一身的超级封疆大吏,而且没有人能够约束。
  一个节度使还无法威胁唐朝中央,但为了方便联合作战,出现了一位大将兼任节度使的情况。例如王忠嗣担任了4镇节度使,安禄山则担任了3镇节度使,而且是兵力最多的三镇。从这个时候开始,安禄山逐步具备了威胁唐朝中央的能力,下辖超过20万军队。而且基本上都是久经战阵的部队,与唐朝中央的"少爷兵"截然不同。到了唐朝统治的后期,各地的节度使开始相互混战,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五代十国时期的各位皇帝,基本上都是节度使出身。例如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曾经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由于节度使的权力太大,宋朝建立以后,从根上废除了节度使的权力,节度使才逐步成为了一种荣誉官职。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唐朝各时期全国各地的节度使数量以及每个节度使统领的兵力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各时期节度使拥有的权力也是不一样的,起初主要只有军权,后来又逐渐拥有了辖区行政权、财权等,节度使的权力也是逐步变大。节度使成为正式的官职是从唐睿宗时期开始的,在唐睿宗之前的初唐时期,也有类似节度使的官职,名称叫都督、经略使等。朝廷在任命某位节度使时,会赐予他旌节,此人以旌节为印信,具备全权调度的权力,这便是节度使名称的由来。节度使的由来
  初唐时期不断对外开疆拓土,先后击败了东、西突厥,漠北地区各部落,打下了很广阔的疆域,尤其是唐太宗时期以主动出击为战略方针。
  太宗驾崩后,唐朝周边的军事形势发生了变化,契丹、突厥等少数民族开始侵扰唐朝边境,唐朝的军事战略开始由主动进攻转变为军事防御。
  军事战略转变为防御后,唐朝开始在边疆地区以及一些重要的地区部署军队,防御入侵。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在一些容易受到攻击的地带部署防御军事力量。
  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镇守边疆的节度使多达10个,即"天宝十节度使",总兵力已经达到了50万。不过每个节度使统领的兵力数量却有很大的差别,从2万到9万多不等(岭南经略使统兵一万五),这是因为每个节度使防御的对象不一样,防御任务重的节度使统领的兵力相对就多一些。节度使的权力逐渐变大
  节度使设立初期,拥有的主要只是当地的军权,到了唐玄宗时期,为了便于节度使作战需要,朝廷逐渐将节度使辖区的行政权、财权、甚至监察权都交由节度使,这样一来节度使就拥有了辖区的军政、财权、监察等大权于一身,权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另一方面,一人兼领数镇节度使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以天宝十节度使为例,陇右和河西相邻,经常是以一人统领此两地节度使,范阳和平卢也是类似的情况,安禄山起兵的时候已经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节度使,统领的总兵力接近20万。由此可见,权力鼎盛时期的节度使不仅掌握一方的军政大权,更是拥有该地区的财权等其他权力,这俨然就是一方的土皇帝,如果他们发动战事,手里有兵,又有战争所需的物质和后勤保障,所以确实是能威胁到中央政权的,当然主要还是离军师近的或者像安禄山那样身兼数镇节度使的对中央政权威胁不小,像北庭、岭南这样的统兵一两万,又远离军师的节度使,理论上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不是那么大的,不过勾结外族发动叛变那需要另当别论。
  节度使制度是大唐强大的根本,但是安史之乱爆发后,节度使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之后唐朝的中央军被消灭了,个别藩镇割据,最后导致大唐的覆灭,并开启了五代十国的乱世,节度使制度也被视为大唐衰落的主要原因,那么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节度使权力有多大,为何能形成割据势力呢?唐朝设立节度使的背景,这是大唐对外扩张的产物
  大唐建立之后,国家逐渐稳定,国力日渐强盛,唐太宗李世民的对外策略也开始发生了转变,大唐周边有突厥,契丹,吐蕃,奚等少数民族,他们时常骚扰大唐边境,唐太宗对大唐周边区域的战略方针开始转变,能吞并的吞并,太远吞并不了的打服。
  也因此大唐军队对周边的少数民族部队,大多数时候还是选择主动出击,而这些少数民族军队的优势在于机动性强,他们主要是以轻骑兵为主,入侵了抢完东西就跑,而如果继续按照过去军事策略,向上请示要不要出击,等作战命令到达前线的时候,敌军早就跑没影了,所以大唐急需组建指挥灵活、快速反应的边防军队。
  而这些少数民族骑兵,通常规模也会比较庞大,从几千到数万的部队都有,而按照惯例,边疆除了要塞有大量部队驻防,其他的地方政府能够调动的部队不过几百人,所以即便及时的参与到作战中,也难以击溃敌人。
  而唐朝内部,由于均田制被淘汰之后,也出现了大量的游民,如果任由他们到处窜显然不利于稳定,于是唐朝的军事制度也开始逐渐由府兵制向募兵制转换,招募这些游民充军保护地方的安全。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节度使诞生了,他们是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有朝廷授予的旌节,可在辖区全权调度,驻防在边防重镇,在朝廷分配兵额不足时,节度使可以就地自行募兵,这也导致了唐朝后期,一些节度使拥兵自重。节度使制度的弊端,节度使权利有多大,为何能威胁中央统治?
  节度使是为了满足唐朝对外扩张的需求而设置的,巩固了大唐在西方,西北,北方的边疆,东,西突厥相继被大唐攻灭,降服了漠北诸部,将大唐的疆域扩大到了新疆,漠北,唐玄宗时期,唐军主动出击,和大食国交战,阻止了伊斯兰势力往东扩张。
  在天宝元年,唐朝的边防部队就高达五十万,安禄山掌管的范阳三镇,兵力达到15万。安禄山是节度使中,势力较大的。根据记载,每个节度使负责管理的区域,边防责任是不同,因此统兵数量也各不相同,如北庭节度使,剑南节度使统兵就在2-3万人左右,而河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统兵数量在7-9万人,又有一人管理多镇的情况。
  在唐玄宗时期,大唐的总兵力大约在60万左右,所以一个节度使掌握的军事力量也不容小觑。而节度使管辖的区域,通常为数个州县,范围非常广,并且他们的职权不仅仅只是掌管军事调度,在大唐中后期的节度使,辖区内的军,民,财政均由他们掌管,所以节度使的权力也在不断的加大。
  在其他的时期,边防部队主要还是由中央财政养着,但是到了唐朝时期,朝廷开始号召节度使组织边防部队屯田,在地方财政上放权,通过这些方法来弥补中央财政支出的不足,满足了边防部队的后勤供应,但是在叛乱发生后,这就成了保障叛军后勤供应的有利条件。
  因此,唐朝时期的节度使,能掌握的军队从两万到十几万部队不等,他们在地方可以私自募兵,同时掌管着军政,民政,财政,能够解决部队后勤供应,进而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威胁到唐朝中央政权的统治。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队数量很重要,但军队的质量更重要。打架群殴,可以一挑二;但兵团对决,可不是一万挑两万的换算,甚至可以做到一万挑十万。
  之所以藩镇能够威胁中央,就是因为藩镇的士兵不仅数量占优,而且质量占优。简单说就是:朝廷有兵,但兵少而且不能打;节度使也有兵,但兵多而且非常能打。
  至于安史之乱以后的藩镇,就不说了。为什么?
  因为这时候,是个藩镇都能威胁中央。不是看实力而是看距离。距离远的,想威胁也威胁不到;距离近的,拥两州之地的同华节度使也能欺负朝廷。因为朝廷已经没有军队了,地方藩镇手里的士兵加在一起,却有70多万之多。整个帝国都被武装了起来,而唯独朝廷没有被武装。所以,藩镇就是一直在叫嚣:你打我啊;朝廷就是一直在默念:猥琐发育。
  主要看一下,安史之乱前的缘边节度使的军队情况。河西节度使和陇右节度使
  这两个得一起说,因为河西节度使往往兼任陇右节度使,而且都是为了对付吐蕃、驻守西北才建立起来的。
  河西节度使,最早建立,而且前期实力最强。因为一是要打吐蕃、二是要支援西域。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有兵七万三千人,有马八千八百匹。这时候一定要把马算进来,因为有多少马则直接决定能组建多大规模的骑兵部队,而骑兵才是王牌。但是,河西地方太大,千里河西走廊,所以这些军队就得分散在广袤的战线上。因此,河西军虽然兵多、虽然兵强,但是要发动大规模的集团作战,就需要时间来集结和训练。
  陇右节度使,就是为了对付吐蕃建立的,有兵七万五千人,有马一万六千匹。为什么陇右节度使的马多,因为陇右地区有大唐的马场,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按理说应该陇右节度使更能打,但是不能这么算。因为陇右军从战略任务来说,是配合河西军,所以河西军一直是主力,陇右军一直是辅助。看交战频次就能知道,河西兵老打仗,陇右就差点意思。老打仗的部队,肯定能打,因为冷兵器时代的精兵只能靠战争来训练。范阳节度使和平卢节度使
  这两个也得一起说,河西和陇右的关系是一个主攻、一个辅攻,但是力量上还算旗鼓相当的。但是,范阳和平卢,就只能说一个是主力大兵团,一个是大兵团别部了,因为力量不成比例。
  范阳节度使,有兵九万一千四百人,有马六千五百匹。范阳兵雄冠八镇之首,一个原因是人真多,另一个原因是真能打。这伙人在开天之际就没闲着,因为东北边疆一直不安宁。契丹人、奚人从来都不服,那大唐就要一直揍。揍来揍去,就一定会揍出一伙精兵。范阳军,包括平卢军,其中有大量的胡人部落兵,单兵作战能力强、小单位作战能力也强。河西军驻防千里河西,但范阳和平卢加在一起,也就在燕山山脉和辽水南岸一带,所以集中性更强。要是大兵团会战,范阳军的集结效率是最高的。唯一的缺点就是马太少。所以,安史之乱爆发前,安禄山才损公肥私,把陇右的战马大批量地运回范阳。到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范阳军的战马已经不少了。
  平卢节度使,以《旧唐书•地理志》的记载,汇总其所辖平卢军、卢龙军、榆关守捉和安东都护府计三万四千八百人,有马五千三百匹。这个数字可能更高一点儿,如有资料上说是37500人,但平卢军不会超过四万,马匹也就五千左右。所以,这个实力跟范阳就没法比。把这么点儿部队放在胡汉混杂的辽东地区,就是等死。因此,只能把他算作范阳军的前沿守备部队,真要打仗了,两家得一起上。但是,也不能小瞧平卢军,因为所辖胡汉杂居,所以这地方全民皆兵,胡人能打,汉人也能打,因为要老打仗。朔方节度使和河东节度使
  朔方节度使,有兵六万四千七百人,有马四千三百匹;河东节度使,有兵五万五千人,有马一万四千匹。这两个节度使,都在帝国的正北,目的是防范突厥人。但是突厥后期被打服了,所以河东军采用了城傍制募兵,也就是大量招录胡人骑兵,因此马多。形成的局面,就是朔方兵多但河东马多,可以互为牵制,也可互相配合。
  这两个节度使,一直是被争夺的对象。西北的河西陇右与东北范阳平卢,实力相当。但是,只要任何一方争夺到朔方或河东,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
  最彪悍的应该是王忠嗣,身兼河西、陇右、朔方以及河东四节度使,但是任期很短。至于原因,想都不用想。只要唐朝皇帝的皇帝脑子还正常、还不是疯子,就不会这么玩。整个西北军几乎拿下全国多一半的兵力,这要是造反,肯定分分钟秒杀朝廷。
  后期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与河东三镇节度使,实际上也打破了西北和东北的实力均衡,东北军碾压西北军,原因就是多了一个河东。安西、北庭节度使,剑阁节度使
  安西节度使有兵两万四千人、有马两千七百匹;北庭节度使有兵两万、有马五千匹。这两个节度使远在西域,人少、马少,是肯定的。因为远离帝国中心,派兵的成本太高。
  剑阁节度使有兵三万零九百人,有马两千匹,主要是在四川,用来对付南诏和防范吐蕃。成立的时间比较晚,实力也比较弱。另外还有一个降半格的节度使,就是岭南五府经略讨击使。
  但是,这几个就不用太关注了。首先是实力太弱,兵少、马少,关键是还没钱,所以不仅威胁不到朝廷,而且还得靠朝廷养活。其次是距离太远,这几个节度使就是跑过来支援朝廷,都费劲,所以也别指望他们会造反。东北军团、西北军团和北方军团
  所谓东北军团就是范阳和平卢两个节度使;所谓西北军团就是河西和陇右两个节度使;而所谓北方军团就是朔方和河东节度使。这六个节度使,两两组合,都是十几万的大兵团。所以,大唐的主要力量就在这三大军团身上。
  但是,前期肯定是西北军团最彪悍,因为老打仗,主要是对付吐蕃。后期则是东北兵团最彪悍,一个原因自然是战争频繁,另一个原因就是财力雄厚。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清河粮仓号天下北库,这就是范阳节度使的实力。甩开朝廷,范阳军完全可以在河北自立。另外河北道富甲整个大唐帝国,所以范阳和平卢商量一下,占了河北,天然就是一支庞大的割据势力。但是,甩开朝廷,河西、陇右却不行,因为本地经济不支持,所以还得需要朝廷来周济。
  北方兵团呢?兵也不少、马也不少,但是士兵的质量不行。安禄山范阳起兵,能从北京赶到长安。这时候的北方兵团呢?已经成不了兵团了,因为河东军已经被安禄山收编了。朔方军呢?确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让朔方军单独较量范阳军,就完全是以卵击石了。别说郭子仪名将、别说李光弼名将,没有精兵,名将都是赵括。所以,看上去是名将称雄,实际上是精兵争霸。
  西北军团不是不能打,但是西北军团一直遭遇着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领袖人物一直变来边去,而且王忠嗣、皇甫惟明这几任领袖都没啥好结果。原因就是西北军团离长安太近,皇帝和朝廷不可能不猜忌这支军队。东北军团就不一样了,安禄山从公元744年就在范阳当节度使,一直当到范阳起兵、安史之乱。领袖人物很稳固,而且安禄山被叛军尊为圣人,还有宗教的洗脑。所以,东北军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要碾压西北军团。
  安禄山造反的时候,唐玄宗认为不可能。为什么?因为他有河西军和朔方军看着,在几个缘边节度使之间设计了一种力量均衡。同时,西域雄鹰高仙芝、西北名将哥舒翰,都很厉害,也都忠心耿耿。你安禄山哪来的勇气敢造反。
  安禄山的勇气,就是范阳军真能打,河北真有钱。再有,就是他还把河东节度使也给兼任了,打破了西北和东北的力量均势。同时,顺带手从陇右把战马给弄到了东北。这就是安禄山造反的勇气。可能,玄宗皇帝一直猜疑西北,而忘记了日益壮大的东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节度使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兵力也有多有少。
  节度使源于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
  在北周和隋代,改成总管。
  唐代逐步成为节度使。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立了碛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十个节度使,范阳〈今日北京地区,即古幽州〉节度使是节度使中兵力最大的。此时的节度使多由胡人担任,往往封郡王。朝廷任命节度使,要授予其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
  唐代初期的节度使,严格限制为管军不管民。
  这主要是隋代之前长期的乱世,主要就是因为地方将领掌握军政大权,成为土皇帝。
  然而,唐肃宗以后,天下大乱,唐朝明知道让节度使兼有行政和军事大权是极为危险的,也只能饮鸩止渴。
  毕竟节度使至少名义上听从唐朝命令,比地方造反的叛军要好一些,两害相比取其轻吧。令节度使兼管内观察使及驻州刺史,于是其权限逐渐扩大,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所辖区内各州刺史均为其节制。
  然而,这个头一开,想要制止就难了。
  安史之乱后,国中遍置节度使,多为安史之乱的叛将和平叛战事中崛起的军阀。各统一道或数州,军事民政,命官、征税,皆得独立,父死子继,自以世袭,号为留后而不待朝命。朝廷无力讨伐,往往姑息了事,承认其地位,世称藩镇。
  扯了这么多,节度使最大能有多少兵力呢?
  安禄山兼任3地节度使,从范阳起兵造反,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他率领各族骑兵、步兵15万。
  而唐末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也可以一次出动10万发动攻击。
  唐代十节度使 的兵力,可以看下图。
  需要说明的是,唐朝的军队大部分是职业化军队,并不是那种打仗才临时征召的农民军,所以战斗力颇为强悍。
  一般几万人的唐军,就相当难对付了。
  唐朝之所以建立节度使,是因为唐朝的府兵制度已经崩溃。唐朝中叶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唐朝政府已经没有办法授田给这些为国卖命的府兵,这才搞了募兵制。
  而且由于唐朝的疆域不断的扩大,已经远远超过了长城的范围,唐朝的领土扩大到一定的范围之后,他们的扩张势头就逐渐缓了下来,由进攻变成了防御。
  但是由于契丹,突厥等游牧民族,锲而不舍的侵扰,唐帝国的边防小镇那区区几百士兵的规模,对于敌人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一旦敌人大规模入侵,朝廷要派遣军队支援,需要一个很长的流程,等到朝廷大军云集,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为了灵活应对边境上可能发生的战争,唐朝建立了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建立重兵军事集团,装备后勤都是由朝廷提供,这对于处于鼎盛时期的唐朝来说,都是洒洒水啦!
  但是随着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财政出现了困难,各个节度使手下的士兵有朝廷供养,变成了各个节度使想办法解决。固然朝廷是把责任推了一干二净,但也使这支军队的性质出现了变化,他们是终于出钱养活他们的人,也就是节度使,对朝廷的忠诚度,纯粹靠个人的品质。
  而且唐朝皇帝还让节度使在掌握军权和一定财权的情况下,同时又增加了节度,使对于防区内的行政权力。这样久而久之,一个节度使的控制区域就成为了一个属于节度使私人的王国。
  再加上唐玄宗时期打破了节度使不在一个地方任职很久的传统,一个节度使在同一地区长时间的掌握军事财政行政权力,很容易的就培养出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定的野心,对于朝堂上的命令,阴奉阳违,或者索性来个抗旨不遵。
  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这些节度使之间的战争十分频繁,一会儿联合起来打朝廷,一会儿又是联合朝廷打其他的节度使。为了增加胜算,他们可以无节制的暴兵,这些人手下的兵员早已经超过了朝廷的成例。
  唐朝中央政府相管也管不了,唐德宗时期曾经对几个节度使进行讨伐,结果是朝廷打了一个大大的败仗,最后唐德宗还得下罪己诏向这几位节度使赔礼道歉。
  你看看这些军头是有多豪横!所以到了唐朝的末年,随着讨伐黄巢农民大起义,唐朝皇帝所直接统治的地区越来越小,政令几乎不出长安,而那些手握大军又刚刚建立了功劳的节度使早已经形成了诸侯国,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唐朝皇帝压根在他们眼里就是不存在的。
  在这种情况下,朱温废除唐朝皇帝的行动,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于是历史上最黑暗的五代十国时期终于到来了。
  节度使制度一直被视作盛唐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唐朝设立节度使的初衷本是为中央政府屏藩边地,攻掠强敌,但最后却事与愿违,竟成尾大不掉之势,一举摧毁了盛唐大厦。
  那么问题就产生了,一镇节度使可以掌握多少军队,又为什么能够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
  节度使军队没有定额,早期依战事需要,中后期则因实力而定
  早期设置节度使,依据边地的形势而定,规模大小也和它面对的压力有着直接原因。这就决定了节度使军队没有定额,战时与非战时的人数也常有浮动和损益。早期的"开元九节度"兵马大致都维持在某一规模上下,如范阳节度使,管营兵九万一千四百人;河西节度使,管营兵七万三千人等等。
  但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边地战事几乎没有一年停止过,打的败仗和胜仗几乎一样多,动辄全军尽殁也是常事,因此以上营兵的数目仅仅是账面籍册上的数字。实际情况则是,兵员不足时,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即将开战,又会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不再只局限于边地,内地州县同样也会设置。到了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也不再掌握节度使辖区的百姓户口以及兵籍情况,军队规模自然不再受到中央控制,通常只会依据地盘大小、人口多寡等实力而决定。
  节度使之所以对唐朝构成威胁,在于久任边镇,大权兼统
  唐朝建立之初,边帅大都任用忠厚名臣,且以汉人居多,原则上一直遵循着,"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
  这九个字。
  直到唐玄宗天宝年间,情况开始出现变化。边地将帅中出现了大量胡人,而且最为要命的一点是,节度使均兼统地方军政财权,兵员划拨、物资调动、财政支出,可以不经过中央直接执行。
  这就使得节度使失去了必要的监督和制约,诚然唐玄宗将地方事权集中在节度使一人身上是为了提高效率,用来打胜仗。但是,长此以往下去,蕃将久任边镇,则必然会结党营私,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
  如安禄山在任范阳节度使时,还身兼度支、营田、招讨、经略使,集军政财权于一体。
  此类情况在宋朝以后,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边帅没有任何制约,又掌握着经营军队所需要的所有权力,几乎等同于半割据的独立王国。
  安禄山叛乱之前,唐朝中央政府尚可凭借着百年来积攒的威望操控集军政财权于一身的节度使。但在安禄山叛乱以后,两京陷落,中央政府威信扫地,掌握兵权的边军将帅不再乐于受到节制,违背皇帝的敕令也几乎不会受到责罚。
  再加上战乱的缘故,百姓流离失所,中央政府难以掌握边镇地方的户口情况,失去了"编户齐民"的重要基础,割据所需的各种条件基本都已经成熟,藩镇节度使屡屡与中央叫板就几乎成了常态。
  其中,割据诸藩镇尤其以"河朔三镇"实力最强,也最为顽固。
  除此以外,唐朝对节度使的"姑息"政策也导致了节度使割据地方的情况愈加恶化。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府除了威信扫地以外,实力也无法完全节制战斗力强大的"河朔三镇" 。"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辱含垢,因而抚之……"
  自唐肃宗以后,不少天子都曾试图解决藩镇割据问题,唐德宗就曾征讨"河朔三镇",但却毫无成效,反而在失败以后下"罪己诏"来安抚各大节度使。这种丢脸的行为使得本已威信扫地的中央政府更是雪上加霜。
  唐宪宗时,镇服割据势力虽然有所成效,但也仅仅使"河朔三镇"表面顺从,不久以后又公然反叛。如此反复,就像牛皮癣一样,看不到根治的希望。
  唐朝军队地方化,导致军人集团出现
  唐朝对于边将调动军队的限制,其实有着完备的法律条文。《唐律疏议·擅兴》中就明文规定:"诸擅发兵,十人以上徒一年,百人徒一年半,百人加一等,千人绞"
  也就是说,边军中但凡十人以上的调动都要奏请朝廷,得到允许后才能实施。如果严格执行这种制度,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安史之乱"。唐玄宗之所以将大权下放到地方边帅身上,更多原因是出于作战效率的考虑。
  可惜,有一利就有一弊,有一得也必有一失。久而久之,边帅擅自调动军队,就成了朝野习以为常的事。
  而且还有比这更严重的问题,一直为人所忽视。那就是开元天宝年间,府兵制终结以后,军队逐渐地方化。在此之前,地方化的军队虽然也存在,但一直都是"团练"、"郡兵"这种准军事单位。
  从开元二十五年开始,朝廷允许边军携家带口生活于驻地,所在军州又会根据具体情况给边军家口配给住宅和田地。唐玄宗之所以如此,初衷还是为了改善边军的生活条件,以增强其战斗力。
  可偏偏结果事与愿违,这么做也成了地方军事集团形成的滥觞。
  数年乃至十数年后,边军彻底扎根驻地,或小有产业,或开枝散叶,逐渐形成了以军镇为中心的军民合一组织。他们在自给自足的同时,又摆脱了对长安的依赖,只由地方提供军需,进而导致中央对边军的控制力日渐衰弱。实际上,这种军事组织已经隐隐然有了后来"牙兵"的影子。
  府兵制终结之前,边军兵员出自全国各地的折冲府,军资、军需也全部由中央朝廷调拨、配给。所以,唐朝中央始终能够有效的控制各镇边军,而军队地方化以后,没有一整套完备的制度加以约束,情况变化也朝着坏的方向发展,以至于出现了边军将士"只知有节帅,而不知有天子"的极端现象。
  安史之乱以后,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于此前的基础上统合地方军人集团,率先设立"牙兵",使军队从根子上彻底地方化,不再接受长安天子的节制与号令。军人集团内部实行世袭制,父死子继,又控制着相当程度的生产资料,使之拥有能够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
  由此,各藩镇节度纷纷效仿,设置牙兵。
  正是拥有着独立于长安以外的"牙兵",节度使才具备了屡屡与中央政府叫板的实力。
  藩镇性质变化,骄兵可逐帅,结盟共抗唐
  设置藩镇,最初是为了屏藩地方,藩镇首领往往集中事权,以求迅速解决边患。但是,安史之乱以后,藩镇的作用和性质开始发生改变,地方军人集团逐渐成形,他们与长安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变得越发尖锐。
  各地藩镇针对的目标也逐渐由边地异族武装转为中央朝廷。尤其各镇纷纷设立"牙兵"以后,地方军事集团随着时间推移,渐渐"父子相袭,党亲胶固" ,已经到了可以左右地方政府的地步,甚至能够废立节帅 。
  如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壮年暴死后,少子田怀谏年幼,军政大事均掌握在家僮蒋士则手中,引起军事集团内部诸将不满,使魏博牙兵数千人发动兵变,另立田兴为节帅。
  至此,牙兵集团这个军事怪胎与节帅之间的矛盾日渐明显。直到唐敬宗以后,两者的矛盾更加激烈,渐趋白热化。真正掌握藩镇命运的权力,开始从节帅手中转移到牙兵集团。
  所以,在这个阶段里,与长安相抗衡的矛盾主体也由节帅转变为整个牙兵集团。所谓节帅,也几乎成了摆设一般的权力代言人,失去了对牙兵的控制。换言之,牙兵集团一日不除,割据便一日不休。
  一旦节帅不能与牙兵集团的利益相契合,牙兵诸军将们就会群起而攻之。
  唐穆宗长庆元年,张弘靖为卢龙节度使。张弘靖到任后,与牙兵集团产生矛盾, 牙兵诸将们不满于他的政策,于是将其废黜并囚禁,另行推举朱克荣为节帅。
  同时,赴任承德的田弘正为牙将王庭凑所杀,魏博节帅田步也因不愿恢复"河朔旧事"与长安相抗衡,致使牙兵集团发动叛乱,将其逼杀。
  至此,依托于长安的河朔节帅或被杀或被囚禁,河朔三镇先后复叛。而搅乱三镇的幕后势力就是怪胎一般的牙兵集团。
  从此以后,唐朝彻底放弃征讨河朔三镇,只能任其发展。牙兵集团直到唐亡,在藩镇内部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成为节帅打击的对象。
  唐哀帝天佑二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便借助朱温的势力,将魏博牙兵尽数屠灭,称雄一个多世纪的魏博彻底从强藩沦为弱藩,再无法恢复昔日"长安天子,魏博牙兵" 的盛况。
  今天的我们在讨论唐朝节度使制度时,总将它归结于唐朝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这也是唐朝统治者无奈的选择。均田制崩溃以后,依托它的府兵制难以为继,为了应对此起彼伏的边患,唐朝迫切需要一种新制度来满足作战需求。
  节度使制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的产物,诚然它在开元天宝时期大放异彩,为大唐盛世提供了军事保障,但同时也因为存在着致命缺陷,将唐朝拖进了覆灭的深渊。
  其实,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深知节度使制度尾大不掉的弊病,而之所以会采纳此制度,也是没有选择的无奈之举,有一句话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唐朝的节度使制度也是因此应运而生。
  武周之后,唐朝从北魏学来的"均田制"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历史的发展而渐渐失灵,均田制度的破坏,进而影响了唐王朝的根本军事制度—府兵制的破产。
  毕竟"府兵制"能够玩的转,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寓兵于农",壮丁拥有士兵与农民双重身份,而没了地,农民只能流亡,兵员也就无从谈起了。在唐朝的经济基础动摇之后,唐中央也就不得不重新考虑传统的"募兵制"来替代"府兵制"。
  "均田制"的瓦解,除了带来了"府兵制"的破产外,也令唐王朝的财政捉襟见肘,因此,唐朝的中央政府无法供养的起庞大的全国地方武装,为了给中央财政减负,皇帝不得不简政放权,将兵权下放到地方藩镇,兵权下放后,基本供给的财权也必然要有所下放,这样就产生了尾大不掉的节度使问题。
  统治者自然知道其中的弊病,所以在制度设计的时候,也考虑到了防范机制。
  像给每路藩镇的兵力仅有一两万,边境多点给六七万,而皇帝亲统着近十万的中央军,拥有拱卫京畿的绝对实力。而到了天宝年间,边疆危机加深,安禄山兼任三地节度使,三地加起来拥兵近二十万,才有了反唐的资本,但是反动叛乱的毕竟是少数的边境节度使,多数节度使依然没有反叛的实力。
  安史之乱虽然影响深远,也只是印证藩镇"尾大不掉"有威胁性的一面,并没有严重动摇唐帝国的统治,晚唐的社会结构依然十分完整,联邦式的统治依然很有市场,真正动摇唐帝国统治根基的乃是"黄巢运动"。
  如果说晚唐藩镇割据是个火药桶,那么导火索就是庞勋、黄巢、王仙芝等人,摧毁了唐中央的政治根基,导致唐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均衡格局失衡,导致了地方的坐大,从而各地有实力的军阀趁势而起,割据混战不休,揭开了五代十国乱世风云,像篡唐的后梁太祖朱温,就是宣武军节度使,在农民军将晚唐打的名存实亡之际,朱温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改朝换代。

同样政权体系,北宋灭亡后,南宋为何能持续152年,原因何在?南宋几乎都在与金朝在打和中度过,两国是打了又和,和了又打,从1126年起到1140年结束,然后又从1161年开始,到1164年议和结束。从1140年到1161年之间,为啥两国没再交长平之战名将对垒,赵括除了自信过头外,还有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中能得好死的唯有王翦一人,其他三人虽则带兵打仗能力无双,但在性格和朝堂斗争的认知上有些不成熟。当年秦王一意孤行,非要发兵攻打邯郸,白起认为没有成沙俄在当年属于发达国家吗沙俄原本属于成吉思汗的后代所统治的金帐汗国之下,后来独立出来成为了莫斯科公国。在16世纪时期一部分人越多了乌拉尔山,开始了疯狂向东方扩展的道路。到了17世纪时期,以及扩张到了如今我庚子之乱中,北京的这些建筑被毁了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性格决定命运,曹魏灭蜀大将邓艾的悲惨结局作者握中悬璧(公号同名),授权读史发布。点击此处可查看上篇文章邓艾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三国人物,他的凄惨结局令人扼腕叹息。今天我们就对他的悲剧命运做一个深入的剖析。传统观点认为,邓艾伟人之子毛岸英,替父回韶山探望时,却被一乡亲告知父亲欠债未还众所周知伟人为了实现心中的革命事业,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背井离乡三十二载,整日工作繁忙,将自己的青春完全献给了祖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主席成为被人民拥戴的领导人,尽管德高望重,主明朝皇子列表明世宗1载基(15331533)男阎贵妃谥号哀冲太子,夭折。2载壑(15361552)男王贵妃谥号庄敬太子3载垕(15371572)男杜康妃明朝皇帝,世宗第三子,15661572年仅用100名学生全歼3000敌军,24岁毛泽东到底有多厉害?1917年11月15日,一支有近3000人的敌军来到猴子石一带,距离毛泽东所在的湖南一师已经非常近了,这支部队是北洋军阀混成旅的一部分,正在向着长沙方向撤退。眼看敌军就要入城,而湖从中国人的断舍离,看犹太人几千年来为什么一直挨打网上一直有诸如中国人和犹太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两大种族这类的言论,同时,网上还生存着一批狂舔犹太人的存在。惯例,还是上来先说我个人研究的结论犹太人何德何能可以和中国人并列相提并论女儿保姆被奸杀,毛主席下令揪出凶手,事后查明凶手在警卫员内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共登基了四百多位皇帝,其中遭到刺杀的不在少数,比如家喻户晓的秦始皇险被荆轲刺杀成功这一故事。正因为国家领导者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位,所以他们身边会配有本领高二战虽然摧毁了歌剧院,但却摧毁不了维也纳人对音乐的热爱二战期间,德国轰炸机摧毁了奥地利维也纳歌剧院,只留下外围一圈断壁勉强支撑着。然而半年后,维也纳歌剧院居然恢复演出了。而当时维也纳被联军分成四个占领区,物资严重匮乏,百姓勉强苟活着,
康熙传位遗诏亮相,揭开雍正夺位之谜,传位于四子不可能中国古代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皇位之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概是部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吧。部落时期,他们争夺首领的位置奴隶社会,他们争夺王的称号秦朝建立之后,皇帝一词出现,他们又开始争夺隐秘的死亡战神霍去病突然英年早逝到底有何玄机?璀璨短暂的强汉将星骠骑将军霍去病(10)主笔闲乐生正如大家所知道所遗憾所扼腕的漠北之战后仅一年多,霍去病突然暴病而死,年仅二十四岁,英年早逝,天妒英才。没办法,小霍天下无敌,独孤求乾隆89岁去世,当时健在的妃嫔仅剩9人,嘉庆对她们态度如何?乾隆一生活了89岁,在古代帝王中算得上是最长命的一个了,在89年时间里,乾隆共纳入43位妃嫔,这些妃嫔很多都没有熬过乾隆,在乾隆去世之前都已经先走一步了,甚至连乾隆的儿子,很多都被1945年高岗40岁1945年高岗40岁1月59日西北局召开高级干部会议,检查领导作风。40岁的高岗在9日作题为1945年边区的主要任务与作风问题的讲话。指出我们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主观当过两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功劳大还是过错大?被迫成为革命领袖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这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起义很顺利,革命军很快控制了武昌城。但随之而来的,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新的革命政权该怎么组抗战老兵张自忠战死后,师长光着膀子穿着裤衩,端着机枪抢遗体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将军在率部驰援前线的过程中,由于情报泄露,被6000余名日军包围在南瓜店山坡中间的高地上。张自忠率领部队和日军进行了数次拼杀后,所部官兵全部遇难,张自忠中国伟大领袖之一,刘少奇你了解吗?1961年45月间,刘少奇回湖南调查时曾建议频繁两个冤案,一个是饲养员破坏耕牛案。一个是齐海香复辟反动会道门案。刘少奇在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调研期间,听群众反映了这么一件事。19乾隆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按属相回生1人死12人前些年,纪晓岚与大贪官和珅斗智斗勇的故事,经常出现在电视节目上。事实上,纪晓岚不论是官职还是人品,都没有影视剧中表现得那么完美。他在和珅的眼中,如同虫豸一般,因此并没有能力与权倾朝清朝最著名的爷孙三代皇帝都有谁?今天咱们就细说乾隆清朝出了很多有名的皇帝,最著名的是爷孙三代三位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康熙果断睿智,有远见,雍正,严谨认真,为人保守,乾隆头脑灵活,有大财,但是非常高傲。今天主要说说乾隆吧。乾隆皇乾隆在路边吃瓜,连声夸赞瓜甜,刚走没多久突然下令处死瓜农自古以来,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伴君如伴虎的说法,这是因为古代帝王的情绪反复无常,没人能够预测,因此在皇帝身旁服侍的人常常都不知道自己何时就会有性命之忧。清朝有一位皇帝,有一次他去到江乾隆在路边吃瓜,连连夸赞瓜甜,走出百米后突然下令处死瓜农先苦后甜,果然妙哉乾隆一生写了5万多首诗,虽说文采一般,但是却有一大半都在歌颂百姓。但是乾隆真的就体谅老百姓了吗?在民间的传说中,一个乾隆在路边吃瓜的故事流传下来,让人们看到乾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