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他是北大首任校长丨几道先生,见字如晤

  一声炮响甲午战败,彻底击碎"天朝上国"的幻梦。
  一部《天演论》千钧笔力,标示"须保种自强"的惨烈时局。
  历史将"京师大学堂"交到他的手中。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校",严复出任首任校长。
  他面临的是处处掣肘的艰难境地,彼时大学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1921年10月27日,严复辞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称严复"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一任校长人去文存,他所引介的西方思想,摇荡起整个时代的思潮……
  引西学启民智,重实学兴邦国。今年是严复逝世100周年,一起走进严复的一生,感悟他心中始终不变的救国信念。
  文 / 来星凡、潘宇涵
  持笔为盾,严复几尽全力地守护着这所初生的大学。
  今年是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辞世一百周年,让我们透过书信回望其风貌,纪念这位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几道先生"——
  严复(1854-1921),曾名传初、体乾、宗光,字又陵、几道,晚号瘉壄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区)阳岐村人
  1871年
  "为着这个航行,我们已作了广泛的准备"
  中国近代系统介绍西方思想第一人、世纪之交对众多青年产生影响的教育家、学贯中西的译者、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这位思想界的巨擘,不折不扣是历史长路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福州秀丽的山水滋养他长大,从传统私塾走向洋务"新学",再远涉重洋寻求新知。引领严复治学之路的,有中土先生,亦有洋教官,他们共同造就了严复一生的事业根柢;而日后淹通中西的严复之所以成为巨人,离不开他始终如一的爱国情怀,与"勤思、而加条理"的悉心耕耘。
  位于郎官巷20号的严复故居。"门前一泓水,潮至势迟迟"这是严复吟咏故乡的佳句
  严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医世家,在外有仁心妙手的医名。但父亲还是更希望严复走上传统的仕进之路。然而,少年丧父的悲贫经历为严复的求学之路画上一个微妙的顿号,失去父亲的严复举家迁回阳岐乡下。
  地处偏远的阳岐不如省城繁华,但景色殊为可爱。也许就是在上岐河边,少年严复决定报考免学费且有补贴的福州船政学堂,既求学、也为贴补家用。他位列第一,顺利入学。
  1866年到1871年间,新式学堂自然科学教育的熏陶,已潜移默化地将他引入了一个新的世界,期待着扬帆远征,志在千里。
  1871年7月,严复等人在上舰实习前致信老师嘉乐尔:
  迄今五载,生等已修完了功课,即将航海,一试本领。为着这个航行,我们已作了广泛的准备。
  从此时开始,直到1876年,严复与同学在建威、长胜、扬武等舰实习。次年,他们分赴英法学习制造、驾驶,为期三年。
  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学院首批福州船政学堂留学生,严复亦在其中
  在欧求学的严复是意气风发的。他对这片大陆的很多东西感到好奇,考察英国法庭、参观巴黎下水道、交通情况,游览凡尔赛宫。严复志亦不止于"实学",常常独自阅览社会科学与哲学书籍,考察欧陆的风土世情。
  严复手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1877年,他结识了一生中重要的贵人、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焘,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忘年交"。喜欢议论纵横的严复常常跑到使馆与郭嵩焘畅谈,郭也最赏识他,名之以"将才"。
  1878年1月25日,郭公使在日记中写到:
  格林里治肄业生六人来见,严又陵宗光谈最畅……其言多可听者。
  大致在1879年底,严复回国。此后,在郭嵩焘的力荐下,严复先到福州船政学堂任教,第二年奉调到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教,历任总教习、会办、总办,前后二十年。这期间,他几乎从下到上参与了学校的方方面面,积累了不少办学经验。此时的严复,不仅了然堂授的具体技艺,还能够选编教材、正订校规,以至于筹措经费、管理具体事务。
  1895年
  "物竞天择",须"救亡保种"
  西学出身的严复,在仕途上常受门户之见的限制。然而个性上进自强,严复不愿放弃科举之路。但最终四试不第,仕进的路似乎越来越远了。
  世态击破了严复的理想,他写信给伯兄观清说:
  弟自笑到家时忽忽过日,足履津地,便思乡不置。天下茫茫,到处皆是无形之乱,饥驱贫役,何时休息,兴言至此,黯然神伤……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未来应承担的责任注视着他,似乎并不容许他沉沦太久。1895年,甲午战败。消息传到全国各地,有记载曰:举国震动,百姓"痛哭不止"。
  严复一夜又一夜地失眠。甲午一战,其中的将士几乎全数是他昔日的同学或现下的生徒,不知有多少人从此阴阳两隔。赔款之巨、危害百姓之深、旧制度与旧思想之弊,已造成切肤的疼痛。
  一夜,严复噩梦惊醒,大哭。他感到自己必须做些什么,并且不能再继续这样等下去。
  1895年2月到5月,严复接连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原强续篇》《救亡决论》等署名政论文,反省甲午之败、旧制之腐、思想之亟待更新,他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救世方略。
  1895年2月4日,《直报》刊登严复《论世变之亟》
  在那样一个杂学杂览的时代,报刊,是迫切要求了解和参与时局的民间读书人快速即时了解时事、更新思想、发表评议的主要手段。这一系列文章引发轩然大波,可称得上"开风气"。严复借由西方思想,为反思中国的处境带来新的思路和声口。
  援西入中,直指世变。1897年,《天演论》连载见刊并成书出版。其实,早在发表前,译稿已经在校勘的过程中广泛传播于思想界。《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启蒙译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天演论》
  1899年,走出绍兴城近9个月的19岁的鲁迅跑到南京城南买来了一部《天演论》,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不看则已,一看,他就被其中展示的崭新世界迷住了,回到宿舍整日翻看这部书。
  直至后来奔赴东京留学,鲁迅仍爱和好友许寿裳一边吃花生米一边比赛背诵《天演论》,"二人忽然把第一篇《察变》背诵起来了"——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撒未到时,此间有何景致?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其籍征人境者,不过几处荒坟,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蒙茸山麓,未经删治如今日者则无疑也。
  《天演论》手稿
  1897年
  "舍父师之外,无如严先生"
  严复的西学翻译著作,对几代人产生深厚的影响。"物竞天择"之风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上愈演愈烈,撕破了社会沉溺"天朝上国"的享乐面纱。于时人来说,严复如父如师。引来西方文明中的丰沛汁液,浇灌沉睡中焦灼的国民之灵魂。
  唤醒民智,办报是不二之举。为了更加便利文章的发行,1897年,严复与朋友夏曾佑(天津育才学堂总办)、杭辛斋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这一报纸也成为传媒界宣传维新变法的最重要阵地之一。
  《国闻汇编》是《国闻报》发行的附属刊物,用来发表和传播一些比较系统的西方思想与学说。严、夏二人担纲主编,筛选出"足备留存考订"的"重要之事 ",刊登有关国内外报刊近闻及国外专著、外报评论译文。
  戊戌维新为时不久,严复已看不惯新派"无学"而激进的莽撞风气,常有批评。在他看来,康、梁在政治、革命方面的见解已经走得太远。严复对梁启超的评价渐渐贬多于褒,他批评梁"主暗杀、主破坏",超越了社会的实际承受力。尽管如此,他们之间仍有书信往来。1897年,梁启超回复严复的信中说道:
  幼陵先生:二月间读赐书二十一纸,循环往复诵十数过,不忍释手,甚为感佩,乃至不可思议。今而知天下之爱我者,舍父师之外,无如严先生;天下之知我而能教我者,舍父师之外,无如严先生。
  早在1895年,严复已经开始翻译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几个月后即译毕。梁启超和卢木斋劝他早日付印出版,严复婉言谢绝了。他一点一点地对《天演论》进行认真修改。1896年5月下旬,"导言"部分修改完毕,同年7月底,他又把《天演论》"论"的那部分修改完毕。这并不是定稿,他还将稿件送给桐城派古文末期的著名文人吴汝纶审阅。严复很快收到一封吴汝纶的回信。吴汝纶自比为刘备,而把《天演论》比作荆州,自己得到此书正像刘备得荆州一样欢喜:
  得惠书并大著《天演论》,虽刘先生之得荆州,不足为喻,比经手录副本,秘之枕中。盖自中土翻译西书以来,无此宏制,匪直天演之学,在中国为初凿鸿蒙,亦缘自来译手。天似此高文雄笔也。前读《天演论》,以赫育黎氏名理,得吾公雄笔,合为大海东西奇绝之文,爱不忍释,老懒不复甄录文字,独此书则亲笔细字,录副袭藏,足以知鄙人之于此文,倾到至矣!
  来信同时也提出了不少修改的意见,严复仔细按照吴汝纶的意见修改了一番;《天演论》手稿上留下了他用各种不同色的笔的标记。《<天演论>译例言》中,他说自己的翻译是"取便发挥",告诫"学我者病"——为求传播的广泛程度与对中国现实的切近思辨,他着意如此,但不希望后人学习。既然是引介西方之"理",则其"名"便愈加重要,严复自述道:
  一名之立,旬月踯躅。
  由此便有了广为流播的"物竞""天择"等词汇,与后世广为流传的"信、达、雅"译家三法。《天演论》的出版,激发了他从翻译西方学术著作方面开辟一条道路的热情。从1898年到1911年,他先后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甄克斯的《社会通符》、孟德斯鸠的《法意》、约翰穆勒的《名学》及耶劳斯的《名学浅说》等八种,合成《严译名著丛刊》。
  这些西学思想与著作,在当时整整一代青年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戊戌政变与严复渐行渐远的康梁如是,仍是毛头青年的鲁迅如是,或许就连老派文人,也从严复"用心"的译笔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西学思想的濡染。
  1905年
  "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入手"
  教书育人,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乃当务之急。严复始终坚信,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改良。订立译书章程、兴办新式学堂、料理学堂细务——从大到小,无不亲为。
  早在晚清时节,严复与友人便于京师共创"通艺学堂",招收培养具有一定中学根柢的学生。"通"为讲求精通之意,"艺"为泰西诸种实学。两者针对性很强,前者针对同文馆粗习皮毛而言,后者针对八股寻章摘句涉猎经典的"虚学"而发。
  1902年,应当时京师大学堂的管学大臣张百熙之邀,严复出任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后来亲手订了相当周全的《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指导全国的翻译工作。两年后,他辞去译书局职务,南下先后担任安徽高等学堂、上海复旦公学监督。严复不遗余力地为兴办新式学堂提供支持。
  担任复旦公学监督(校长)期间,他亲自批阅学生翻译作品,并请美国武官来校教体操。特别是当时学校布告,均由严复亲自撰拟和抄写,词句骈丽、书法秀逸,深为同学喜爱,有人一看布告出来,立即摄影保存,一时传为佳话。
  布告栏前的学生
  1905初,严复在伦敦曾与孙中山有过一次不愉快的会晤。面对来访的孙中山,严复明确反对暴力革命,坚定表明自己的观点,即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改良:
  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入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孙中山则反驳道,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两人不欢而散。
  严先生很爱学生。1906年,他在写给学生伍光健的英文信件里,一开头就说:
  My dear friend, Since my arrival in Peking, which dated on 23/8/32, your image has often come up to the mirror of my mind…
  严复给学生伍光健的信
  1912年
  "大学固以造就专门矣,而宗旨兼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在北京大学成立之初,面对着财政紧张的复杂状况,严复以单薄的笔尖书写篇篇陈辞,为北大的存亡辩护。奔走借贷筹措经费,流言缠身,以至疲病交加——守望在最后的晦暗年代中,严复将北京大学交付给了更为璀璨的未来。
  1912年5月15日,北京大学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一时为国内外注目。各界来宾、外国公使、税务司及东西博士、学问专家等都来观礼。面对台下泱泱众人,校长严复强调北京大学"学校规则,宜趋谨严"。教育总长蔡元培出席了开学典礼并发表演说,勉励北大师生要"研究高深学问"。
  一波未平,刚开学不久的北京大学又遇到停办的危机。1912年6月2日,财政部库款告急,通令京内外各衙门,凡薪水在60元以下者,照旧支给,其在60元以上者,一律暂支60元。
  严复作为校长,对此十分忧虑,他撰写了《上大总统和教育部书》的说帖,上呈袁世凯和教育部。他认为"学校性质与官署迴殊,强令从同,立形窒碍"。
  为了使北京大学不致半途而废,严复决定在此关键时刻牺牲自己的利益,提出一种变通方法:除他本人每月支60元以示服从命令外,其余教职员工准额全支。纵然如此,在给夫人的信中他慨叹,"大学堂下半年政府能否开办,我们尚在那里与否,皆不可知"。
  7月,一波再起,教育部以经费困难、办学效果不佳、社会各界不满为由,下达解散北大的命令。眼看着倾注心血的北京大学面临停办,严复再次向教育部提交《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以求力挽狂澜。
  《论北京大学不可停办说帖》
  在《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中,他力陈北京大学不可停办的理由,针对教育部文中提到的教育经费问题、教育程度问题和学校管理问题据理力争,逐一驳斥。他还提出:
  且国家建立大学,在宗旨与中小学等各学校不同。中小高等,皆造就学生之地;大学固以造就专门矣,而宗旨兼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同时,严复也认识到,北大在校风、课程、师资等方面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为此,他又上呈教育部一份数千言的《分科大学改良办法说帖》,主张北大应力行改革,规定在校教员必须专职教学,不得在政府内兼职;他详细梳理了分科改良的方法,对近代以来的学术分科产生了重大影响。
  《分科大学改良办法说帖》
  1912年7月10日,由蔡元培主持的全国临时教育会开幕。在这次会议上,教育部取消了停办北京大学的动议。
  1912年8月,严复在春季向华俄道银行所借为期半年的七万两借款即将到期,为了尽快筹措办学经费,以便秋季开学之需,严复分别向英国汇丰、法国汇理、华俄道胜等银行商借学款,但均遭拒绝。几方奔走无门的窘境下,最终于比利时在华开设的华比银行商借20万两贷款,除偿还道胜银行即将到期的七万两借款外,其余的留作秋季开学经费。
  严复在北大担任校长的时间仅数个月,却对北大影响深远。
  1909年后,严复常常咳嗽、失眠、筋跳,烟瘾造成的哮喘病一年比一年严重,他几次试图戒烟医治,终于无效。在信里,他自比"槁木死灰";给友人的信中写到最后,他叹道:
  老年,气促不能多谈。手此。
  纷绕在周身的政治纠葛,更是使他颇受流言之苦与政治强压。1916年,他面临政治迫害,不肯离乡赴津避难,家人和朋友硬是把他塞进了去天津的车上,林纾甚至为此下泪。
  1921年10月27日,严复辞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称严复"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旧的时代已经过去,而新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炬火仍然熊熊,惟望曾手持炬火之人含笑心安。
  参考文献
  皮后锋著. 严复大传[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3.12.
  杨肇林著. 醒世先驱 严复传[M]. 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6.01.
  欧阳哲生著. 严复评传[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5.03.
  王栻主编. 严复集[M]. 北京:中华书局, 1986.01.
  孙应祥,皮后锋编. 《严复集》补编[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07.
  黄克武所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严复卷》
  朱修春主编;李明慧,李国庆副主编. 严复学术档案[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03.
  严孝潜《严复的一些史实》之二十三"一百年前严复首任北京大学校长"
  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第21页,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曹子西主编;魏开肇,赵蕙蓉撰. 北京通史 第8卷[M]. 2012 364-365
  龚鹏程著. 近代思潮与人物[M]. 北京:中华书局, 2007.04.
  王佐良著. 王佐良全集 第8卷 英语文体学论文集 翻译 思考与试笔 论诗的翻译[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02.
  郭嵩焘日记:第三卷[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1985年6月4日复旦大学校刊
  联合策划: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政府融媒体中心
  图片:新华社、北京大学图书馆、《严复大传》、《王佐良全集》、图述百年——中国近代文献图库(1833-1949)、"晚清民国旧报刊"数据库、福州市仓山区文旅局
  文字:来星凡、潘宇涵
  排版:刘涵烨
  责编:昭花花
  坠机时,他用生命捍卫国家机密
  他是汶川逆行者,如今成为北大杰出青年医师
  宫保鸡丁"走进"北大实验室
  北大"学术锦鲤"为你加油!
  "中国让我没想到!"
  这是北大学生的宿舍?还缺室友不?
  红楼前,李大钊之孙与北大学子再诵《青春》
  百年初心
  不一样的科学家
  北大印象
  学者书房
  北大学科
  北大体验
  <<< 滑动查看更多 >>>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北京房山有座长操村,一乱世魔王一千多年前在这练兵北京有条大石河,流经房山区,进入涿州市后改称琉璃河。大石河北岸有个五代十国时期的练兵场,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屯兵大安山,经常在这里操练兵马,此地形成的一个村庄,就起名常操村,意思1958年,开国少将视察部队,看到一位老兵后连忙敬礼,喊首长好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1958年中,某海岛雷达站调来了一名50多岁的老兵。尽管战士们都十分好奇为什么会调来一个老兵,但依然十分积极地教他怎么使用和观察雷达。很快雷达站的战士们就都震惊开国少将陈海涵回忆彭德怀指挥陇东三边战役忆陇东三边战役陈海涵1947年初,国民党蒋介石为了挽救政治上的危机和军事上的失败,悍然向山东和陕甘宁两个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陇东三边(定边安边靖边)战役,就是在这形势紧迫关系重大的反动顽匪王凤岗混过了解放战争,却因一封信被蒋介石囚死台湾平(北平)津(天津)保(保定)三角地带,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因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敌我必争之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涌现了无数个可歌可泣永彪史册的英雄人物。同时,也出现过王耀武在战败前偷偷送走妻儿,告诫他们绝不能去台湾,这是为何?众所周知,解放战争战败后,蒋介石第一时间就逃亡到了台湾省。此后,台湾省一直都是国民党残部残军的窝点,无数国民党人争前恐后涌去,企图逃脱新中国的惩罚,然后跟着老蒋卷土重来反攻大陆。然大女主武则天之父,爽文男主武士彟,押宝李渊,走向人生巅峰历史上最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历史上众多男性皇帝中可以称得上是极其特别的存在。历史上的武则天,作为皇帝的后妃,武则天先后嫁给了两位皇帝,唐高宗和唐太宗,后期作为女皇,在政治上也作出中国又火了?低调收回丢失近百年的国土,发现大量稀有资源中国低调的收回丢失一百二十八年的国土,发现铀矿金矿等大量的矿产资源!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的最西端,亚洲大陆的中部,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62年中国击溃印度,后来印巴战争爆发,毛主席全力支持巴基斯坦在上世纪60年代,位于南亚大陆的印度,气焰极其嚣张,向西发动印巴战争,向东持续欺压锡金(此时锡金还未被并入印度)尼泊尔等小国。对于印度在南亚地区的横行霸道,我国并未给予过多的干涉。1946年河南老汉收留日本兵,两代人供养47年,他回国后怎么报答?1946年的秋天,河南省南召县太山庙乡梁沟村的一户农家里,女主人正在等待着外出的丈夫回家。门开了,丈夫孙邦俊挑着担子回来了,可他的身后却跟着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妻子仔细一看,那个乞初代交警什么样?故事很长,回忆很美打开尘封的相册在自己钟爱的岗位上奋斗过一生的老交警看着手里泛黄的老照片泛起回忆的涟漪属于这群人的时光又鲜活了起来在公安历史的长河里相机的镜头不曾开口却默默记录着一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一文看懂古代官员头衔(下)三明代如进士题名录中,有一块,刻记有读卷官杨士奇的信息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其中光禄大夫,为文官的散阶(无固定职位),属第二阶(从一品共四十二阶)。柱国,为
曹操大帝的另一面四大祖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除了文治武功,他还是一个集叛逆创新于一身的人,曹操有四个方面的歪才,也都做到了最高境界,尊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字字在理,为何最后还会输?诸葛亮骂死王司徒,可跟他之前在江东舌战群儒有的一比,都充分体现出了诸葛亮卓越的口才和机智的反应,这一段如教科书般的对话,现在读起来依然是令人激情澎湃。先附上诸葛亮与王朗王司徒两军阵古代考进士难还是现在考公务员难?考进士难。距统计,古代进士录取率大概不到百分之一(据清朝时数据估计)。而现在国考录取率超过百分之二。此外,进士中状元可以授七品官,公务员不可能考上就给正处级。获得考进士的资格比获得五(上)语文阅读专项练习6将相和类文阅读6将相和赵奢秉公执法(节选)赵奢年轻的时候,曾担任赵国征收田税的小官。官职虽小,可赵奢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不畏权势。一次,赵奢带着几名手下到平原君家去征收田税。平原君是赵国1952年的伦敦大雾霾1952年12月的五天里,伦敦的大雾霾笼罩着这座城市,造成了严重破坏并造成数千人死亡。大雾霾开始1952年12月5日,伦敦的天空刚刚破晓。凛冽的寒流已经笼罩了英国首都数周,当伦敦人将有必死心,士无贪生念,从74军抗战中牺牲的军官看这支抗日铁军璿经公号重析抗战史授权转载本文刊发时恰逢国家公祭日,特以本文缅怀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先烈在全面抗战的八年时间里,第74军阵亡官兵总数达四万余人。其中绝大多数牺牲者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未能他19岁入党,44岁任黑龙江省省长,后官至副国级,活到了96岁上个世纪的中国,天地间一片暗淡,四处充斥着硝烟,民众无时无刻地不在为自己的安全而忧患。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这种状况更为严重,面对来犯的日本铁骑,当时的国民政府竟做出了令人大跌眼明朝诏狱让人闻风丧胆很少罪犯能生还无论古代或是现代,社会上总会出现为非作歹的坏人,因此监狱的出现就是为了惩罚这些人,不过古代的监狱又分为很多种类,其中一种就是专门关押高官的诏狱,且这些罪犯都需要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蒙古铁骑曾经称霸世界,那明朝初年,朱元璋是用什么军事手段打败他们的?谢邀,问题的提出就知道题主没有弄清楚王朝兴亡的真正原因,否则也就无法解释明朝初年为何能战胜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而明末为何百万明军不能打赢总人口不过数十万的满洲八旗,更无法解英国历代王朝世系表诺曼王朝温莎王朝不同版本的英国历代王朝世系表版本1。诺曼王朝汉诺威王朝诺曼王朝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汉诺威王朝版本2。英王世系简表(诺曼王朝温莎王朝)诺曼王李一氓与红色中华的故事文李燕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诞生于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红中社以编辑出版红色中华报为主。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李一氓曾负责编辑红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