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郑州为什么叫郑州呢?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河南那些事儿。(约500字,阅读需2分)河南荥阳有一座高大的雕像,名为郑氏三公。
  郑氏三公塑像
  这三公分别是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是郑国的头三个开创性君王。 如今这个西周一直到战国时期的郑国,留给河南省的最大历史遗产,就是"郑"这个名字。郑州、新郑等地名,就是发源于此。
  郑国(前806年-前357年)是周朝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和周王一样是姬姓,一开始被封于陕西凤翔一带,后随着周平王东迁,来到了河南,居于中原地区,就是今天的新郑一带。
  春秋初年的郑国在郑庄公的治理下,国力强盛,这时候我们众所周知的春秋五霸都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
  郑庄公连周王都不放在眼里,甚至还为了攻打宋国,和周王闹翻,最终周王看不下去了,发兵攻打郑国,爆发了郑周繻葛之战,结果周王受了伤,天子威严扫地。
  郑周繻葛之战这段时期其实是春秋第一霸——  "郑庄公小霸"时期。
  "郑伯克段于鄢"之典故
  郑国后来衰落,被韩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此为郑姓的由来。郑姓在河南流传下来,韩国派往秦国的间谍水利工程师郑国,就是以郑为姓。
  新郑这个名字,是因为上文所言,郑国从陕西凤翔迁到河南,因此为了区别两个郑地,就以"新郑"命名郑国搬迁到河南的这个地名。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在此地设颍川郡,辖有新郑县。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颍州为郑州。
  郑州这个地名自此而始。
  隋朝一统后,延续了郑州这个地名,唐代依然有郑州之地名,贞观七年(633年)郑州迁移到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郑州的建制和治所才固定下来。
  直到清朝,郑州依然为直隶州。
  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
  1928年,恢复郑州的名称,直到今天。
  综上所述,郑州这个名字,和郑国这个周朝的著名诸侯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在之后的历史流变中,郑作为地名,延续下来,直到今天我们都知道的郑州。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河南历史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从夏商周到现在,郑州不郑州,开始叫做郑州,是从建国之后开始的。
  上古世纪
  郑州在上古时代属九州中的"豫州之域"。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建立后,郑州地区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曾处于国家政治的中心地区。[24]  公元前16世纪,商朝开国帝王成汤居亳。亳,或曰亳嚣,即今郑州商城。
  其实真正的郑州,是从隋朝开始的隋文帝 杨坚于公元581年建立隋朝 ,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郑州风景(9张)。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实行州、县二级制,并将荥州改名为郑州,郑州作为州一级行政区名称,开始用指于今郑州地区(公元549年,东魏孝静帝将颖州改名郑州,谓最早的郑州),但州治仍在成皋。开皇十六年(596年),隋改郑州为管州,州治自成皋移至管城,管城也于是年从中牟分出单独为县。因此开皇十六年(596年)可作为以管城为郑州地区政治中心时期的开始。隋大业二年(606年),管州复称郑州。
  唐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进兵据武牢,平王世充,将郑州一分为二,密县、荥阳等5县归郑州,州治武牢。贞观元年(627年),又废管州及须水县,属县复入郑州。贞观七年(633年)"自武牢移郑州理所于管城",此后一直到明初,郑州治所均设于管城县。五代 时期,郑州辖管城、新郑、荥阳等7县,后梁时将阳武划归开封府,后晋时将中牟划归开封府。管城作为郑州地区的政治中心,至唐代开元年(713-741年)以后,达到了经济鼎盛时期。
  公元960年,北宋 朝建立,定都汴京 。郑州地近京师,属京畿路。皇祐五年(1038年)京畿路所辖的曹州、陈州、许州、郑州、滑州被确定为辅郡。熙宁五年(1072年),宋朝废郑州建制,"以管城、新郑隶开封府,省荥阳、荥泽县为镇入管城"。元丰八年(1085年)又复置郑州,下辖管城、新郑、荥阳、荥泽、原武5县。崇宁四年(1105年),改开封府为京畿路,并于京畿四面置四辅郡,郑州为西辅,此后,郑州作为宋代四辅郡之一,处于重要的地位,"西辅"也一度成为郑州的别称。北宋灭亡,金朝占据中原,在郑州之南置钧州,辖新郑、阳翟二县。贞元元年(1153年),将永安县更名为芝田县。时郑州属南京路。
  元 初将新郑划归郑州,郑州属汴梁路。至元二年(1265年),新郑、密县改属钧州,荥泽、原武划归开封府。郑州仅领管城、荥阳、汜水、河阴4县。
  朱元璋 建立明朝 后,对全国地方建置进行改革,实行省、府(直
  州)、县三级制,管城县裁入郑州。时郑州虽仍领有荥阳、荥泽、河阴、汜水四县,但却是作为属州(县级)。同中牟、新郑、密县同隶属于开封府。
  清 承明制实行省、府(直隶州)、县三制,郑州在清代曾两次升为直隶州。第一次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直接隶属于河南省,雍正十二年(1734年)仍隶于开封府。第二次是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升为直隶州,直到1913年改州为县。
  1911年辛亥革命后,河南省行政区划分为4道、9府、1直隶厅、5直隶州、5散州和106县。郑州直隶州归属于开归陈许道。
  1911年辛亥革命后,河南省行政区划分为4道、9府、1直隶厅、5直隶州、5散州和106县。郑州直隶州归属于开归陈许道。民国二年(1913年)2月,全国统一将府及直隶厅、直隶州、散厅、散州治所皆改为县,郑州直隶州改称郑县,改开归陈许道为豫东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东道改称开封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郑县辟为商埠。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在全国废除道一级行政建制,实行省县两级制,郑县直属河南省管辖。民国十七年(1928年)3月18日,河南省国民政府析郑县城区置郑州市。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13日撤销郑州市,仍为郑县城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开始,国民党南京政府陆续在各省分区设置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代表省政府监督所辖各县、市。河南省划为11个行政督察区。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郑县、中牟、密县、新郑、广武、荥阳、开封等13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郑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底,全省改划为13个行政督察区,第一行政督察区的通许县划归第十二区,其余不变。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河南全省改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范围不变,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郑县移至新郑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重又迁回郑县。  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后,在郑县城区设立郑州市,直属河南省领导。1953年2月,郑县撤消,其辖区划归郑州市及新郑、中牟2县。
  说起郑州,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3600年前,就为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后为管、郑、韩等藩国的首府,再到后来为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府。郑州所辖区域内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衬遗址、夏都阳城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它几千年的文明史。
   
  2004年11月1日- 5日,"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 在郑州召开,决定确认将" 郑州为中国第八大古都" 。
   
  郑州历史上曾经叫做荥州、管州、荥阳郡、管城、郑县等,关于郑州的名称和建制,也经历了多次变更。
   
  隋文帝将北周时的荥州改名为郑州,从此,郑州一名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郑州改称管州。
  隋大业二年(606年),管州又复称郑州。
  唐改郑州为荥阳郡。至758年,又取消荥阳郡名称,仍称郑州。
  金贞佑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后复名管城县。
  清代,郑州为郑县。
  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撤市复改郑县。
  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郑州,设郑州市。
  1953年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扩大郑州市的管辖范围。
  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党、政、军、群等领导机关由开封迁到郑州。
   
  现如今,郑州已晋升国家中心城市,跟随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也在慢慢崛起。
  郑州来源于春秋时期的郑国。
  郑国则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策:春秋策。
  郑国地处中原腹地,都城位于新郑(即今天的河南新郑附近),其疆域包括今天的河南北半部,是西周册立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同时,它是东周第一个霸主国。这看起来似乎有些巧合,但仔细琢磨一下就会明白,作为后起的诸侯国,它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也更加奋发图强,从而能够赶在齐、鲁、晋、楚这些历史悠久的诸侯国之前率先成就霸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霸业也不是一天可以练就的。郑国的霸业起步于郑国第一任国君郑桓公的深谋远虑。
  郑桓公,姓姬名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胞弟,周幽王的叔叔,标准的根正苗红。因为排名太靠后,直到他的老大哥周宣王当了二十二年天子,才想起这位小弟还没有自己的地盘,于是将姬友封在了今天陕西凤翔一个叫郑的地方。
  郑这个地方不大,估计其人口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乡镇,但乡干部也是干部,姬友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
  在封地的政绩为他赢得了声望与政治资本。周幽王时,姬友被召进朝中担任司徒,执掌国政。其工作成绩是很突出的,老百姓在他的教化下和睦相处、心情愉快。提到姬司徒,群众都忍不住称赞。
  工作干到这个地步,应该心满意足了,可奇怪的是,姬友并没有沉醉于成绩当中,他甚至感到十分焦虑。
  在朝中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他就有一个很不好的预感:周王朝就要完蛋了!
  这个感觉来源于他的上司——周幽王。
  很多人都知道周幽王是个暴君,其最著名的事迹莫过于他为了博美人一笑,不惜点燃烽火,戏弄诸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形容他:"性暴戾,少思维,耽声色。"解释过来,就是脾气暴躁,好色贪玩,脑袋还缺根筋。这三样沾上一样,就命运多舛了,三毒俱全,想不亡国都难。
  自武王伐纣建周二百多年来,大家靠西周这棵大树遮风挡雨,现在大树要倒,大家还是各自逃命去吧!可是逃命也要有个跑路的方向,跑完之后也得有个落脚的地方。
  姬友无处可避,他的那块封地小不说,还处在中原郊区,四周都是威胁,实在不是一个安身立命的好地方。
  姬友的心情就像自己被困在一棵大树上,自己的侄子周幽王正抡着一把大斧子拼命砍树,而他左看右看,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无奈之下,他决定去问一个人。
  他要问的这个人,可以说是《春秋》里的第一个神人。
  此人是周朝的太史伯阳父,他跟姬友关系不错,除了同朝为官的原因外,大概还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见解——两人都认为周朝要完蛋了。
  伯阳父甚至比姬友还要悲观。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登基的第二年,中原各地地质板块之间活动异常,泾水、黄河、洛水流域同时发生地震,周朝的发祥地岐山还发生了十分严重的山体滑坡,造成了堰塞湖,引发三川断流。地方将这个消息报过来,请求周幽王赶紧组织抗震救灾,周幽王从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出发,表示地震是常事,何必惊慌得跑来告诉我?
  伯阳父听说后立刻断言,周朝不出十年当亡。
  两位平时没少聚在一起抱怨周幽王,见了面也没有含糊,姬友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忧虑:"王室马上就要发生动乱,到时我的家族要去哪里逃难啊?"
  伯阳父的回答精彩绝伦,堪称《春秋》第一论。
  "我看只有雒邑以东,黄河跟济水以南的那块地方可以安置你的族人了。"
  姬友点头,那块地皮倒是不错,土地肥沃、交通发达,正是中原腹地,但好地方总是有人抢先下手。那里不是无主之地,而是虢国和郐国的地盘。
  "我怎样才能去那里?"姬友问道。
  "虢国的君王仗着自己在朝中有势力,郐国的国君自恃国境地理位置险要,都十分骄侈,还都爱占小便宜,百姓已经离心,而你身为司徒,又有百姓爱戴你,如果你请求去那里居住,给他们送点礼物,他们看你在朝中当政,一定会为了巴结你送你土地。你搬过去后,用心治理,到时虢、郐两国的百姓就会成为你的百姓。"
  姬友意识到伯阳父说的是对的,但他并不打算马上附和对方。想了一会儿,他说道:"其实我想把郑国搬到南方大江旁边去。"所谓大江,就是现在的长江。
  伯阳父露出了一丝微笑,接下来,他说出了一个预言式的论断,"过去祝融替高辛氏掌管火,功劳很大,楚人就是他的后代,楚人因为周朝的压制没有兴盛起来,现在周朝要衰败,楚人一定会兴起,楚国强盛起来,你跑到他旁边去定国,只怕没什么好处吧?"
  其时,楚人还在长江边默默无闻,这群披发敞袍、赤足踏歌的边疆之民听到有人如此论断他们的将来,其内心必定燃起熊熊火焰吧!
  "那我搬到西边去,怎么样?"姬友又问。
  伯阳父的笑意更明显了:"那里的百姓贪婪好利,难以长久居住下去。"
  西边主要是少数民族西戎人活动的区域,经济欠发达,教育很落后,群众基础很差,的确不是一个建立根据地的好地方,姬友也是明白这一点的,只是一时面子问题,故意来抬杠。被伯阳父无情反驳后,姬友老实了,诚心诚意地请教了另一个问题。
  "周室衰败以后,哪一国将会兴起?"
  "我估计是齐、秦、晋、楚中的一个吧!"伯阳父答道,他的眼神深邃,仿佛穿透时光的迷雾,"齐国的姜姓人,是伯夷的后代,伯夷曾经替尧掌管礼仪制度;秦国的嬴姓人,是伯益的后代,伯益曾帮舜收服许多部落;至于楚国的祖先,也曾经对天下有功;而周武王克纣后,把叔虞封在了唐地,那里地势险要。等周室衰弱,这些有德之人的后代一定能够兴起!"
  伯阳父一气说完《春秋》第一论,他充满远见卓识的论断被历史一一证明,在此后的岁月里,齐、秦、晋、楚先后崛起,称霸中原。
  至此,姬友彻底服了。他老老实实地向对方行礼,表示赞同:"你说得对!"
  拿着伯阳父的立国安命指南,姬友照本操作,给周幽王打了报告,将自己的国家搬到了雒东。作为新搬来的,他及时给虢、郐两国君王送去了礼物与亲切的问候,两国君王也十分够意思,两人一商量,一起送给姬友十个城邑。从后面的情况来看,这两位完全是羔羊式的国君,家里进来了一头狼,不但没有引起警觉,反而把自己最重要的资产土地送了出去,简直比美洲土地上的印第安人还要慷慨。
  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虢郐寄孥。
  将国搬到雒东之后,姬友松了一口气。接下来,他可以全心全意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郑国搬家没两年,周幽王就玩出了火,犬戎进攻王畿,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其时公元前771年,离当年伯阳父论断不出十年周朝必亡只差一年。周幽王还是不争气啊,只要再努力一年,就可以打破伯阳父的咒语了。顺便提一句,伯阳父早在两年前就辞职不干了。
  姬友却没有逃跑,作为国家的上卿,他站好最后一班岗,杀身成仁,死在两军交战中。姬友以死殉国,又能妥善安置自己的封国与家族。自古家国难两全,他做到了。
  此后,周王室东迁,把都城搬到了洛邑,跟新郑非常近。
  按说一起搬过来的,又是近亲,往上数三代是一个爹,应该相互帮忙 ,但郑国太滑头了,没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到了郑庄公时代,更是欺负到了周王室的头上,把周王室的麦子给割了,又在打架中,在周桓王肩上射了一箭,这大概相当于开会,部门经理朝CEO拍了桌子。桓王肩上箭正式宣告周王室权威的破产。
  借此,郑国成为了春秋第一个霸主国,是谓庄公小霸。那作为郑国都城的新郑当然是非常繁华的,而且郑国崛起的秘密就是发展商业,鼓励经商,所以中原各国的商人都云集新郑。
  接下来,战国逐鹿,郑国因为没赶上改革的节奏,地理上又是四战之地,没有发展的空间,他跟旁边的宋国是东南二苦哈,夹在中间,老是被上下左右的强国打,郑国滑头,会玩一些平衡术,宋国脑子比较直,所以被打得更惨。
  但都免不了被灭。
  到了后面,郑国被韩国灭,新郑成了韩国的都城,韩国是七雄的末流,新郑当然也比不了齐国的临淄,秦国的咸阳,赵国的邯郸了。
  春秋战国,是新郑第一个繁华期。但没想到,第二个繁华期却要等到二千五百年后了。
  这是因为附近的城市太抢眼了,洛阳、开封抢近了中原的流量,郑州失去了首都的加持,也就变成了普通城市。那什么时候,郑州才能再崛起呢?
  到了近代修铁路。京广铁路(平汉铁路)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一下使得郑州成为了交通中心点。
  哪为什么不选开封呢?
  开封土质不行,位于黄泛区,土质松软,而且又有黄河的隐患。修地铁的难度太大。
  哪为什么又不选洛阳呢?
  一是洛阳自元明之后,就开始没落了。
  中国的中心轴由西安洛阳扬州横线过渡到了南京北京这一坚线。再者洛阳的地理好,易守难攻,但易守难攻也就意味着,它在地理上是有特点的,说白了就是环山靠河,洛阳就是一个盆地,三面靠山。
  这种地形并不利于大交通干线式的发展,可以看看东北的吉林市,也是三面环山,是当时吉林将军的驻地,但后面一修铁路,吉林市就让位于地形更开阔,交通更方便的长春。
  洛阳是横的尽头,无法展开纵线,而郑州则没有这个问题。
  而且洛阳的辉煌是跟长安捆绑的。洛阳是做为长安的东面通道而辉煌的,长安失去了中心位置,洛阳的位置自然下降。
  所以,铁路大干线就修在了郑州。这样一来,就把郑州这个沉寂了两千年的都会激活了,现在的郑州是中国的物流中心之一,更是一带一路的仓储中心。未来的前景当然可以期待。
  所以,郑州实在是一个幸运的城市。
  郑州是一座文明古城,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河南的省会城市,人们称之为"绿城"。
  因为是中原地区,所以自古以来是往来的必经之地,交通中心。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三皇五帝活动的腹地、中华文明轴心区。夏商两朝先后在郑州地区建都,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管国、郑国、韩国也先后建都郑州地区。
  通常情况下,大家会叫郑州未绿城,主要是因为以前郑州的道路上有很多的梧桐树,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深入人心。目前郑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5%、绿地率30.31%、人均公共绿地6.9平方米、道路绿化达标率76%。
  "绿城"的最权威出处1990年,郑州市绿化覆盖面积2683多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5.25%,居全国省会城市第3名。从此,郑州就有了"绿城"的美誉。
  1912年,日本经济学者林重次郎在其著作《河南省郑州商情》中称郑州为:中国的芝加哥。
  郑的名源始于周公,应归功周公和君陈。东周天子一落千丈归咎郑庄公,宝贵时间就不想浪费在这个逆臣身上。据《历史常识地理篇》简介:郑州北边原是管叔鲜的封国旧都,其时称东里。周公执政时,以管叔为首的三监及诸弟疑周公不甘心还政成王,出现矛盾并升级为内讧。
  周公在成公(君陈)和季叔等昆弟的辅助下,争取了太保召公手中的太子(成王),有了充份准备之后就进行平乱,一举获得全胜。郑州至荥阳当时称为成皋,为成公宗兵驻地,周公下野二年住在成皋,在成公的保护下才能秘密进行平乱前的准备工作。平乱包括灭武庚,遂之东征,完毕之后还政成王,大权仍在周公手里。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及流言诽语,以成王名义封鲁、成、卫等侯国,由该侯的长子代父前往其国,该侯及其次子留朝辅政,设三公,故有周公氏、成公氏、召公氏,以白马城为宗兵大本营(在白马寺东三里),置三处要地驻军以防不测,为奠、祭、巩,连词就是:为巩固周朝而奠基,作京都必祭先王,以永作周家王朝己业。
  驻守者皆周公心腹,祭氏即訾氏乃周公子孙,构建了成周。成、戍古文同字,指周族宗兵卫戍,卫戍元首称成公。周天子失势,其大臣就以旧名奠邑据为己有,奠邑合一为鄭,巩邑和祭邑仍旧沿用原名至今。诸邑为成周组成部分,乃周公成王围绕洛京设立的。郑国三公只是坐享其成,其邑扩建当然是后之郑国君侯。参见旧地图册及《史记》《东周列国志》《百家姓郑氏游氏》等。
  郑州的郑,源于西周的诸侯国郑国。西周宣王时代,周宣王封自己的弟弟姬友,在郑地建立诸侯国,叫郑国,这个郑地在现在陕西华县一带。西周末年,郑国迁国(注意,不是迁都)到现在郑州附近,还称郑国。郑国是春秋战国小霸,后被同为姬姓的韩国所灭。
  商周时代,河南是殷商的统治中心。周灭商后,周朝在此地封建了大批以周人姬姓为主的诸侯国。仅郑州地区,姬姓诸侯国就有十多个,郑国就是其中之一。
  郑州
  郑州,河南省省会,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市,西依洛阳市,南与许昌市、平顶山市接壤,北隔黄河与新乡市、焦作市相望,介于东经112 42′-114 14′、北纬34 16′-34 58′之间。
  郑州市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常住人口956.9万人。2015年郑州生产总值为7315.2亿元。[5] 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位于中国地貌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接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郑州是中国公路、铁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中国商品集散中心地之一,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 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首家期货交易所。郑州航空港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也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郑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43项 ,拥有黄帝故里、商城遗址、天地之中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
  2016年12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支持郑州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历史沿革上古时代,属九州中的豫州之域。帝舜封禹于阳城(今登封)建立诸侯国夏国,为夏伯。后迁都于阳翟(今禹州)。[24]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将天子之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于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传说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国号"夏"。[25-26] 商朝第十任君主,仲丁即位元年,都城亳(今商丘)遭遇河决之害,遂将国都自亳(今商丘)西迁于嚣(亦作隞;今郑州商城),商朝自此开始迁都。[27-28] 仲丁二弟外壬仍建都于此。[29] 仲丁三弟河亶甲自嚣(今郑州商城)迁都于相。[30] 西周灭殷后,周武王将其弟叔鲜封于管(今郑州市管城区)建立管国,当时周朝在郑州地区的封国,除管国外,还有郐国、东虢国、祭国、密国等。西周灭亡后,平王东迁洛阳,是为东周。但此时周天子己名存实亡,代之是诸侯兴起、互相争霸兼并的局面,而新郑则在"‘乱世"之际,作为一个重要都邑而兴起,并开始成为郑州地区的政治中心。春秋初年,郑国向东迁都于新郑,国势强盛,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显赫。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国,将国都自阳翟迁至新郑。直到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国,新郑作为郑、韩国都长达500多年。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秦军攻入韩国,三川郡郡治洛阳,不久迁至荥阳,郑州市区所在的管邑隶属于荥阳下辖的京县。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又置颖川郡,郡下置新郑、苑陵(今新郑县东北),阳城(今登封县告城镇)等10县。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进占洛阳后,改三川郡为河南郡,于郡内新置密、成皋(今荥阳县汜水镇)、故市(今郑州市区北15公里)、中牟等县,并将新郑、苑陵二县划入河南郡。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到嵩山封禅,划地置崇高县,不久,又置纶氏县(今登封县颖阳镇),皆属颖川郡。东汉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将崇高县并入阳城县。今郑州市区所在的管邑隶属于汉高祖所封闫泽赤为侯国的故市县,至汉武帝刘彻元鼎五年(前112年),故市侯国被废,管邑划归中牟县。东汉以后,"管邑"之名逐渐为"管城"所代,依属中牟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郑州地区战乱不断,郑州地区的行政建置变化较大,加之魏晋后改郡县二级制为州、郡、县三级制,使这一时期的建置变化更为复杂。前220年,魏将辖区分为13州,州辖郡,郡辖县。郑州地区所在的河南郡隶属于司州。西晋灭亡后,羯人石勒尽陷司、兖、豫三州之地,占据中原。之后200多年间,政权更迭频繁,战乱持续不靳。郑州地区先后为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秦、北魏、东魏、北齐、北周辖地,地当要冲的荥阳城遭严重破坏,日趋凋蔽。北魏统一北方后,置北豫州,州治武牢(今荣阳县汜水镇),并于公元493年将蒙旧县城(今古荥镇)迁至大索城(今荥阳老城)。时北豫州下辖荥阳郡、河南郡、阳城郡等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在北豫州下置广武、荥阳、成皋三郡,三郡共辖荥阳、成皋、京等11县。北周灭北齐后,将北豫州改为荥州,州治成皋。这一时期,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一直隶属于中牟县。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1年建立隋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实行州、县二级制,并将荥州改名为郑州,郑州作为州一级行政区名称,开始用指于今郑州地区(公元549年,东魏孝静帝将颖州改名郑州,谓最早的郑州,但州治在颍阴县(今许昌市魏都区)。开皇十六年(596年),隋改郑州为管州,州治自成皋移至管城,管城也于是年从中牟分出单独为县。因此开皇十六年(596年)可作为以管城为郑州地区政治中心时期的开始。隋大业二年(606年),管州复称郑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进兵据武牢,平王世充,将郑州一分为二,密县、荥阳等5县归郑州,州治武牢。贞观元年(627年),又废管州及须水县,属县复入郑州。贞观七年(633年)"自武牢移郑州理所于管城",此后一直到明初,郑州治所均设于管城县。五代时期,郑州辖管城、新郑、荥阳等7县,后梁时将阳武划归开封府,后晋时将中牟划归开封府。管城作为郑州地区的政治中心,至唐代开元年(713-741年)以后,达到了经济鼎盛时期。公元960年,北宋朝建立,定都东京开封府,郑州属京畿路。皇祐五年(1038年)京畿路所辖的曹州、陈州、许州、郑州、滑州被定为辅郡。熙宁五年(1072年),宋朝废郑州建制,"以管城、新郑隶开封府,省荥阳、荥泽县为镇入管城"。元丰八年(1085年)又复置郑州,下辖管城、新郑、荥阳、荥泽、原武5县。崇宁四年(1105年),改开封府为京畿路,并于京畿四面置四辅郡,郑州为西辅,此后,郑州作为宋代四辅郡之一,处于重要的地位,"西辅"也一度成为郑州的别称。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金国占据中原,郑州所辖的新郑县被划入钧州,孟州汜水县划入郑州,郑州隶属南京路。
  元初将新郑县划归郑州,郑州属汴梁路。至元二年(1265年),新郑、密县改属钧州,荥泽、原武划归开封府。郑州仅领管城、荥阳、汜水、河阴4县。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全国地方建置进行改革,实行省、府(直隶州)、县三级制,管城县裁入郑州。时郑州虽仍领有荥阳、荥泽、河阴、汜水四县,但却是作为属州(县级)。同中牟、新郑、密县同隶属于开封府。清承明制实行省、府(直隶州)、县三制,郑州在清代曾两次升为直隶州。第一次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直接隶属于河南省,雍正十二年(1734年)仍隶于开封府。第二次是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升为直隶州,直到1913年改州为县。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河南省行政区划分为4道、9府、1直隶厅、5直隶州、5散州和106县。郑州直隶州归属于开归陈许道。民国二年(1913年)2月,全国统一将府及直隶厅、直隶州、散厅、散州治所皆改为县,郑州直隶州改称郑县,改开归陈许道为豫东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东道改称开封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郑县辟为商埠。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在全国废除道一级行政建制,实行省县两级制,郑县直属河南省管辖。民国十七年(1928年)3月18日,河南省国民政府析郑县城区置郑州市。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13日撤销郑州市,仍为郑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开始,国民党南京政府陆续在各省分区设置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代表省政府监督所辖各县、市。河南省划为11个行政督察区。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郑县、中牟、密县、新郑、广武、荥阳、开封等13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郑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底,全省改划为13个行政督察区,第一行政督察区的通许县划归第十二区,其余不变。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河南全省改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范围不变,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郑县移至新郑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重又迁回郑县。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后,在郑县城区设立郑州市,直属河南省领导。1953年2月,郑县撤消,其辖区划归郑州市及新郑、中牟2县。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市从此成为河南省省会。经济综述20世纪20-30年代,由于铁路的建设,郑州成为重要内陆商埠。郑州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主要经济中心之一,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1992年郑州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2011年郑州市经济总量进入中国城市20强。
  2015年,郑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315.2亿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长10.1%;人均生产总值77217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625.5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3538.7亿元,增长11.4%。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3188.2,增长9.6%;建筑业增加值438.3亿元,增长7.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00.9亿元,增长3.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38.0亿元,增长6.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6.4亿元,增长7.0%;金融业增加值666.8亿元,增长19.1%;房地产业增加值411亿元,增长10.4%;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56.9亿元,增长11.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715.2亿元,增长14.4%。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4407.7亿元,增长10.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3%。第一产业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国古代农业发祥地之一。气候利于喜温作物生长。西部宜林区种植有桐、柏、杨、槐、枣、苹果、柿、山楂、核桃、梨、桃、杏等植物。东部适宜的土壤质地,深厚的土层及较平坦的地形,适于小麦、玉米、水稻、红薯、谷子、大豆、绿豆、豇豆、棉花、油菜、西(甜)瓜、蔬菜、果树、烟叶等多种农作物生长。种植业是郑州地区农业传统的生产方式。2015年,郑州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1亿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长3%。粮食总产量168.3万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夏粮产量85.6万吨,增长5.4%;秋粮产量82.7万吨,增长2.4%。全年棉花产量2516吨,增长13.5%;油料产量15.4万吨,下降5%;蔬菜总产量273.6万吨,下降4.5%;水果总产量27.5万吨,下降4.4%。肉类总产量25.7万吨,下降2.6%;禽蛋23万吨,增长1.1%;水产品和奶产品产量分别为14.9万吨和42.8万吨,分别下降2%和10.7%。2015年,郑州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47.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5%;其中夏粮种植面积172.2千公顷,下降2.3%;秋粮种植面积175.5千公顷,下降2.6%。蔬菜种植面积64.5千公顷,下降4.7%;油料种植面积43.1千公顷,下降8.3%;棉花种植面积2750公顷,增长16.3%。2015年,郑州市完成林业育苗面积2.5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0.1%;中、幼林抚育面积2.8千公顷;造林面积3.5千公顷,下降47.3%;四旁植树685万株,下降1.7%。义务植树361万人次,增长0.3%;义务植树1362万株,增长1.6%。2015年,郑州市农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倍;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7千公顷,下降12.3%;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0.2千公顷,增长7.6%。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82.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农用拖拉机12.7万台,比上年下降1.4%;农用运输车11.4万辆,下降3.4%。全年农村用电量37.1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7%。化肥施用量(折纯)22.1万吨,比上年下降5.3%。[5] 第二产业郑州市在纺织、机械、建材、耐火材料、能源和原辅材料等工业产业上具有明显优势,主导产业有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及医药、新材料、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品牌服装及家居制造。郑州是中国纺织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冶金建材工业基地。2015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312.3亿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长10.2%;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2539.3亿元,增长11.7%;高技术业完成增加值514.5亿元,增长25.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723.4亿元,比上年增长0.1%;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3.9亿元,增长4.2%;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2117.2亿元,增长9%;其他类型完成增加值132.9亿元,增长4.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82.7亿元,增长6.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529.6亿元,增长11.4%。七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23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1.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医药四大战略性产业完成增加值1637.5亿元,增长14.1%,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9.4%,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1330.6亿元,增长6.8%,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2%,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2015年,郑州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19672.4万台,增长51.8%;汽车产量51.4万辆,增长1.4%;铝材449.9万吨,增长10.7%;磨具73万吨,增长4.4%;钢材产量627.4万吨,下降4.6;速冻米面食品产量122.4万吨,下降2%;耐火材料制品产量3375.5郑州金岱产业集聚区产业布局规划(图)万吨,增长4.6%;服装产量2亿件,下降0.5%;水泥产量2184.4万吨,下降10.5%;卷烟1674.3亿支,下降3.4%;电力电缆31.3万千米,下降22%;2015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434.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实现利税1541.3亿元,增长6%;实现利润1057亿元,增长6.7%;产销率达到9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2015年,郑州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714.7亿元,比上年增长0.1%;完成增加值438.3亿元,比上年增长7.8%。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房屋面积23205.9万平方米,增长30.7%;竣工房屋面积4254.4万平方米,下降18.8%。第三产业郑州在历史上为商埠,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商贸改革试点城市,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现代物流、会展、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每年举办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商贸活动上百次,境内的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第一家期货市场。2015年,郑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00.2亿元,比上年(2014年郑州商业(7张),下同)增长14.7%;其中住宅投资1338.2亿元,增长13.7%。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081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256.2万平方米,增长3.8%。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834万平方米,增长3.1%;其中住宅1983.6万平方米,增长1.5%。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076.7万平方米,下降43%;其中住宅670.5万平方米,下降40.3%。房屋实际销售面积1898.7万平方米,增长19.3%;销售金额1224.4亿元,增长43.9%。2015年,郑州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69亿元,增长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7.4亿元,增长14.6%。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51.7亿元,增长18.6%;零售业零售额2233.2亿元,增长10%;住宿业零售额21亿元,增长5.4%;餐饮业零售额440.6亿元,增长13.3%。2015年,郑州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576.9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159.6亿元,增长20.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142.6亿元,增长4.1%;金银珠宝类39.8亿元,增长34.1%;日用品类62.8亿元,增长13.5%;五金、电料类14.4亿元,增长10.5%;家具类11.4亿元,增长20.1%;石油及制品类136.4亿元,下降1.9%;汽车类702.6亿元,增长1.2%;煤炭及制品类10.1亿元,增长1.6倍。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20.9亿元,比上年增长5.6%。2015年,郑州市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548.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其中铁路172.7亿吨公里,下降13.4%;公路370亿吨公里,增长11.3%;航空54276万吨公里,增长15.1%。完成客运周转量279.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其中铁路134.5亿人公里,增长2.2%;公路79.7亿人公里,下降4.6%;航空65.4亿人公里,增长6.9%。2015年,郑州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7.8亿元(按2010年不变价郑州商品交易所(6张)计算),比上年增长39.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3.7亿元,增长59.3%;电信业务总量234.1亿元,增长34.8%。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1344.6万户,增长2.6%,本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38.6万户,下降21.6%;年末互联网用户239.9万户,比上年增长1.9%;新增用户31万户。2015年,郑州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来郑旅游人数867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国际旅游人数47.3万人次,增长4.8%;国内旅游人数8627.1万人次,增长11.7%。年末全市共有旅行社218家,星级酒店40个。2015年末,郑州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93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85.9亿元,增长16.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695.5亿元,增加577.6亿元,增长11.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650.3亿元,增加1779.9亿元,增长16.4%。2015年,郑州市全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财产险收入115.3亿元,增长19%;人身险收入223.2亿元,增长23.3%。全年赔付额103.3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其中财产险赔付额53.8亿元,增长20.2%;人身险赔付额49.5亿元,增长85.5%。[5] 郑东新区CBD夜景社会城建2015年末,郑州市建成区面积437.6平方公里。城市新铺设郑州人民公园(9张)自来水供水管道2937.9公里,新扩建城市道路179.1公里,面积546.3万平方米。全年供水总量达35181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187.4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96%,日污水处理能力139.4万立方米,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公园达到81个,公园面积2431公顷,公厕966座。[5] 文艺2015年末,郑州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6个,公共图书馆1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博物馆31个,综合档案馆1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57.6万卷,比2014年增长35%。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197.4万户,增长13.8%。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5] 科技2015年,郑州市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007项,比2014年降18.2%;其中省级以上项目335项,增长18.8%;市级项目672项,下降29.2%。全年完成重大科技成果576项,增长12.7%;其中基础理论成果52项,增长26.8%;应用技术成果490项,增长11.4%;软科学成果34项,下降13.3%。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6个。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26406件,增长8.6%;授权量16125件,增长30.9%。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599份,增长8.3%;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130.1亿元,增长17.3%。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比上年增长12.5%;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1个,增长4.8%。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增长50%;省级科技进步奖36项,增长5.8%。[5] 卫生2015年末,郑州市共有卫生机构3923个,比2014年下降2.1%。其中医院、卫生院330个,增长5.4%;拥有床位7.7万张,增长3.1%;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7.2万张,增长3.3%。卫生技术人员8.5万人,增长4.4%;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万人,增长3.4%;注册护士4.1万人,增长6.6%。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6个,卫生技术人员530人;妇幼卫生机构14个,卫生技术人员4015人。专科疾病防治医院3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6个,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34人。乡镇卫生院98个,卫生技术人员4552人,床位4876张。
  郑州市部分三甲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中医院郑州市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 体育郑州体育历史悠久,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郑州东郊圃田辟为周宣王猎场,少林寺是少林武术文化的发祥地。20世纪初,郑州地区的学堂始设体操、柔软兼游戏课。民国初期,学校体育兴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郑州有了正式的体育。郑州的著名运动员有邓亚萍、孙甜甜、巫兰英、李雪英、董栋、李昀琦、宁泽涛等。[52-53] 1985年起,郑州市先后举办了中国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第一至八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首届、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等体育赛事。[52] 郑开国际马拉松赛(3张)1994年8月成立的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是中国较早成立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之一,是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16支参赛球队之一。中超2009赛季,建业队取得中超第三名的成绩,并首次成功挺进亚冠联赛。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由中国田径协会,河南省体育局,郑州市、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是河南省唯一常设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2007年首次举办,于每年春季3月底到4月初适时举行。截至2014年9月,郑州市共有4位体育人拿到过7枚奥运金牌,各县(市、区)打造有特色健身活动24个,乡(镇)、街道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有124个,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有1000多个行政村参加,少林拳进课堂在全市小学普及,开展习练的学校达到942所,参加习练的学生共计42.3万人。2015年,郑州市共获得世界冠军2个,亚洲冠军1个,获得各类比赛金牌227枚。全市新增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34条,新增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30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3个。传媒民国元年(1912年),郑州京水镇商贾学人马昂然、马超然兄弟信息中原福塔(5张)灵通,合伙在大同路东头路南创办了一家名为"文亦可"的印刷所,为郑州最早的印刷所。1916年9月15日,郑州历史上第一份报纸《郑州日报》诞生。[57] 除了《郑州日报》外,郑州较有影响力的报纸还有《郑州晚报》《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商报》等,较出名的网媒有大河网、中原网、大豫商网、商都网等。1969年9月15日,河南电视台成立,二频道至九频道8个频道覆盖河南省主要省辖城市;功夫卫视是河南电视台与澳门澳亚卫视等机构合作推出的武术类频道,面向港澳以及东南亚播出。郑州电视台是郑州市第二大电视传播媒体,下属6个频道。[58-59] 社保2015年,郑州市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2.2万人,比上年(2014年,下同)下降19.6%;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1亿元,下降7.3%;农村居民享受最低保障10.6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4亿元,下降6.2%。全市参加失业保险166.8万人,比上年增长11.9%;年领取失业保险金者1.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03.6万人,比上年增长13.7%;其中职工167.6万人,增长13.7%;离退休人员30.5万人,增长4.4%。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总人数为164.9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职工135.2万人,增长0.4%;离退休人员29.6万人,增长1.9%。接受城乡医疗救助1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2.6%;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5277.6万元,增长42.2%。郑州市儿童福利院
  2015年末,郑州市有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31个,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养老服务机构91个,增长33.8%;拥有床位数1.9万张,增长14%,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5万张,增长17.6%。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收养救助1.1万人次,增长8.1%。建立社区服务指导中心10个,社区服务中心79个,社区服务站298个。接受城乡医疗救助10.6万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5271万元,比上年增长35.3%。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3亿元,增长38.9%;接受社会捐赠476.6万元,增长4.5倍。
  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有不对的地方,大家欢迎批评指正~
  郑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郑州已成为人类开发聚居之地之一。 在3600年前,这里就是夏、商王朝的都邑,夏、商、郐、管、郑、韩6次为都(登封、新密、郑州、新郑),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
  古号有熊国,史记中记载为黄帝的生地。传说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的儿子启建都于阳城即郑州。郑州有三千多年前的郑州商城遗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其为商朝的亳都。那时的青铜冶炼技术和陶瓷业已相当发达。郑州出土的青釉瓷罐是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周王将其弟管叔封于此,称管国。春秋时期,这里又是郑国大夫子产的封地。春秋战国时期,新郑曾先后作为郑国和韩国的国都长达500年之久。秦朝推行郡县制,在郑州地区设荥、巩、京等县,隶属三川郡,郡治在荥阳,即现在郑州西郊的古荥镇。汉称郑州为管城县。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先后称为管城、管州、荥州。隋文帝开皇三年(583),这里才改荥州称郑州。唐、宋、元、明、清时代,均称为郑州。元朝,郑州设管城县。明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朝曾两次提升为直隶州,管辖4县。民国成立郑州绥靖公署。由于郑州地处黄河中游,历史上常受到黄河水灾的威胁,致使郑州经济发展缓慢。
  隋朝为什么改荥州为郑州,这与郑国有关。西周末年,周宣王把弟弟姬友封于郑国,地理位置在今天的陕西省华县一带。西周灭亡后,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另一方面将郑国也迁到如今的荥阳、新郑、密县一带(郑国将都城从陕西华县迁到新郑的时间为公元前769年),后代人为了区别西周时期陕西省华县的旧郑国,便将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东迁后的国都称为新郑。新郑作为郑国的国都,存在了390多年。
  二十世纪初,由于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的建成,郑州成为中国东西、南北大动脉的纽带,它的经济地位才逐步开始上升。  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 1953年撤消郑县建制,将郑县并为郑州市。 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  建国初期,20世纪90年代,郑州被定为国家级商贸试点城市,21世纪初确立郑州的中原城市群核心地位。 2004年11月5日郑州被列入中国八大古都。 郑州市由于交通便利,又是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发展的重点工业基地之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央决定将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到郑州。
  郑州为什么叫郑州,这个问题猛一看就跟"太阳为什么叫太阳","月亮为什么叫月亮"一样让人懵逼,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从我们出生以来它就如此叫法呀。
  可是,别急,我们中国可是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国家。任何一个事物,若追根溯源,都仿佛打开一幅绵长的画卷。
  首先,让我们看看"郑州"之中的"州"吧。"州"是我国先秦时代的行政区划单位。三皇五帝时代即有"天下九州"之说,不过起初州的划分,更多地体现在其文化地理上的意义,政治意义较弱。后来,才慢慢演化为和郡、县分层设立的行政单位。
  我们再从字形上来看,"州",从"川",从"、","川"为"河流","、"为"入住",合起来就是"住在河边","住到水中"的意思。郑州,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地处华北平原的南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三皇五帝活动的腹地、中华文明轴心区。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郑州也是历史上著名商埠。
  往前推5000年,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并建都在郑州这片土地上;往前推3600年,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在此建都,至今郑州市的中心城区依然保留着7公里长的商代城墙遗址。
  夏商两朝先后在郑州地区建都,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管国、郑国、韩国也先后建都郑州地区。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这也使得郑州位列八大古都之列。在历史的变迁中,郑州的行政级别几经变更,名字也随之更迭,"亳","新郑","荥阳郡",等。到了隋开皇元年(581年),改荥州为郑州。于是,有了最初的"郑州"之称谓。
  当然,后来郑州的名字和行政级别也是不断变化。1913年,郑州被撤销市制改为郑县,但依旧保留市级规模。1928年,冯玉祥将郑县改为郑州市。1931年,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大战之后,将郑州撤市复改为郑县。1948年10月22日,郑县解放,设置郑州市。1953年郑州成为河南省经济中心。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从此成为河南省省会。
  如今,郑州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型都会和主要经济中心之一,也是全国的交通枢纽。 2016年12月19日 , 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相信,在新的时代发展机遇里,郑州势必将创造新的历史。

东汉末年为什么乱的一塌糊涂?东汉末年大概从汉冲帝(公元143年)到汉献帝禅位(公元220)年,短短77年的时间,却是历史上最乱的时间之一,这段时间,群雄逐鹿,连年征战,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什51年,志愿军深陷绝境之中,裴景善靠一手攀岩绝活,一举扭转战局抗美援朝是我国成立后的立国之战,在战场上随时都面临着失去生命的威胁,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志愿军战士前仆后继挺身而出,为新中国赢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各个岗位上都涌出了非常多优秀的战大清奇案录枯井捞出无头尸,县令智破奇案,被载入史册三百年顺治十五年(1658年)秋,进士费祎调任济南府淄川县担任知县。费知县刚一上任,就接到了乡民冯安前来报案。冯安是淄川县城郊外一个村子的村民,他控告的是同村村民胡成谋杀了过路客商,并把夏朝之前有一个1600年的王朝?不用疑问,我有三个理由证明其存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我大中国一直发展持续至今,绵延不绝。如今依旧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至于其他几个文明古国是怎么没的,咱今天不多介绍,我今天要说到是,我们自己的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问题一代帝王为夺弟妻,逼死亲弟弟,而后更是出家为僧顺治皇帝,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定居北京的首位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除东南沿海之外,使得全国的领土基本得到统一。可提起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他在位时的功绩,而是他与董鄂妃之间汉灵帝一个被黑了千年的帝王中国历史上很多帝王,在所谓的正史中评价很低,被打上昏君,暴君的标签。看一下史书上对汉灵帝刘宏的记述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上下五千年开国帝王与亡国之君,你知道多少?夏朝一第一个统一奴隶制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传位启开创了中国近四千年的世袭王位之先河,传14代,延续约471年,夏桀为商汤所灭。商朝一第一个文字王朝约公她是曾志,15岁参加革命,有三段婚姻,为国奉献一生,还活了87岁导语只听曾志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男性,其实她是一位女性,而且是巾帼女英雄。曾志的人生堪称传奇,她不同于其他女孩子,从小立志于参加革命,后来经历了3段婚姻,每位丈夫都是我党革命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真能预测地震吗?它为何被移出了教科书?东汉的政治环境,在一般历史评价中是不高的。国不泰,民不安。却奇妙地维持了政权不倒。乱世,激发着人类进(生)化(存)的能量。而东汉这种半乱世的现象,同样也爆炸出了巨大的火花。学术发明刘邦千防万防的外戚专权,被王莽给彻底破了防一手结束了西汉政权的王莽,在历史上背负满满的骂名,却绝对是个励志人物,他成功的武器是谦恭,持之以恒的谦恭。借助着并不强的背景关系,低调谨慎,小心翼翼,一步步从小人物成长为篡国的皇帝大明内阁首辅之四十六方从哲方从哲(?1628),首辅1614年1620年即万历四十二年八月进泰昌元年十二月致仕。字中涵,浙江德清(今属浙江省湖州市)人。隶籍锦衣卫,家京师。其远祖名方觉亮,籍贯浙江湖州府德清
郑和出海带回麒麟,哄得朱棣开心不已,如今动物园很常见麒麟的传说在我国古代流传甚广,人们称它为带来吉祥的祥瑞之兽。有些皇帝更是认为麒麟的出现可以给国家带来福运,为此费尽了心思想要找到麒麟存在的证据。可惜传说毕竟是传说,无论这些皇帝派去为什么古代中国不占领朝鲜?老历史观来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征服朝鲜共计8次。第1次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带着五千商朝遗民迁至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了箕子朝鲜。第2次汉初,燕王卢绾叛汉逃至匈奴,其部将燕国将军卫满则率1929年,女老板董竹君救下一落魄青年,20年后相遇,对方已是司令1929年初春的一个清早,天刚蒙蒙亮。淮海路上锦江茶楼的掌柜刚卸了排板准备开门做生意,就看到正对着自家铺面的青石板路面上,横卧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蓬头垢面,两腿更是一片血污,显见是悲情英雄大刀王五(赵云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深秋。浓重的恐怖气氛笼罩了北京城,帝党和后党围绕变法进行的最后斗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9月21日凌晨,慈禧突然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中国近代史上以变梁英瑞董存瑞式战斗英雄梁英瑞(19541979年),茂名市化州市合江镇塘秦村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革命烈士。梁英瑞出身于一个贫农家庭,新中国成立后,他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常说没有树,哪有果没有国,哪有刘备从煮酒论英雄中做出的决定一日,玄德在后园浇菜,受邀到小亭与曹操一聚。小亭已备数盘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曹操问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言之。玄德历数天下英雄淮南袁术河北袁绍名称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心系祖国科技报国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心系祖国科技报国回家了,终于回家了!1956年6月,当陆元九带着妻儿漂洋过海,终于站在阔别多年的祖国大地上时,他的心中无比畅快。上世纪40年代美军铩羽阿富汗,57年前毛主席的伟大论断再次被验证1964年10月,阿富汗国王查希尔携王后霍迈拉访问中国,随即受到了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面对这位领导中国人民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在朝鲜击退十六国侵略联军的东方巨人,查希尔国王语七仙女严凤英墓地一代宗师,黄梅戏开拓者,骨灰安葬于家乡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这两段新鲜活泼,广为流传的唱词分别出自黄梅戏女彭珮云的清华园岁月作者钱江2009年,彭珮云(左二)和清华大学同学在校友聚会合影解放战争时期,彭珮云曾任清华大学中共地下党南系支部书记党总支委员。北平解放后的1949年3月,不到20岁的彭珮云被任命建国后,美国对中国做过8件坏事,件件罪恶至极,让国人痛心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新疆棉花事件,让很多人都看清了当局的形势。美方总统的上台,并没有和平对待中国,还是继续将中国当成了敌对方,只要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遏制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