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这几位能处,给母校捐赠是真实在

  《事林广记》中的南宋太学平面图
  宋代鎏金葵口酒盏
  宋代芙蓉花瓣纹金碗
  成就越大,对母校的捐赠就得越多
  2022年初春,"艾瑞深校友会网"公布《2021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名100强》,清华大学以47.2亿元的校友捐赠名列榜首,北京大学以41.97亿元的校友捐赠排名第二。在这份榜单上,有9所大学的校友捐赠超过10亿元,就连排名垫底的几所高校也分别收到了几千万元的校友捐赠。
  有评论说,功成名就的毕业生回馈母校,以前是剑桥、哈佛、麻省理工等国外名校的传统,如今终于成了国内高校的流行风,值得庆贺。但我们只要翻开历史,就会发现宋朝学生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到了南宋后期,太学甚至还形成一个定例:成就越大的学生,对母校的捐赠就得越多。
  具体点儿讲,这个定例是这样的:
  "太学先达归斋,各有光斋之礼……宰执则送金饭碗一只,状元则送镀金魁星杯盘一副。帅漕新除,各斋十八界二百千、酒十樽。"
  翻成大白话,就是说那些早年在太学读书的达官显贵重返母校,各自都会给他们原先的班级捐钱捐物。如果是宰相、副相、枢密使之类的朝廷大员,每人会捐一只金饭碗;如果是新科状元,要捐一套镀金的魁星杯盘;如果刚刚被任命为安抚使、转运使、常平使、提刑等高级地方官,则要捐给本班第十八界会子200贯,再加上10桶酒。
  所谓"第十八界会子",指的是南宋朝廷发行的第十八套纸币,大约在公元1250年前后流通于江浙地区。查《金泥玉屑丛考》,南宋纸币最初坚挺,后来贬值,面值200贯的"十八界会子"只能兑换铜钱50贯,如果购买稻米,购买力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万元。
  在南宋,安抚使管军,转运使管钱,常平使负责茶盐专卖,提刑负责审理刑狱,这些官职的实权都相当于省级首长,从太学毕业的学生能混到这四顶乌纱帽里的任何一顶,都算得上功成名就。可是,他们却只捐给母校几万元(不算额外捐赠的那10桶酒),而不是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是不是太小气了呢?
  我们不妨捋一捋。
  首先,现在的学生出路很广,既可以从政,也可以经商,还可以去搞科研,从任何一所名校的毕业生冒出来几个亿万富翁,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学校想得到大笔捐赠,有的是人脉,有的是机会。而宋朝太学本来就为了培养和储备行政人才而设立的,太学生的主要出路就是当官,而当官的合法收入只有俸禄和朝廷赏赐。如果要求一个太学生为母校捐赠很多很多钱,那只能逼着他去当巨贪了。
  其次,现代高校需要的经费极多,建楼、建图书馆、建实验室,设立各种奖学金,攻克理工类的高精尖课题,哪个项目都需要巨额资金,仅靠国家拨款是很难填补缺口的。宋朝太学却是纯粹官办的小型文科院校,占地面积小得可怜,在校人数少得可怜(待会儿我们会讲宋朝太学有多少学生),老师只教儒家经典,学生只攻儒家经典,有吃有住有书有纸笔足矣,朝廷每年拨付的经费都花不完,并不需要校友倾囊相助。
  班里有几只"金饭碗",就代表出过几个宰相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并不需要校友出钱,那么宋朝太学为什么还要接受捐赠呢?
  目的其实很单纯:为了激励在校学生,为了让太学各班级展开竞争。
  相信细心的朋友看得出来,那些从太学走出来的达官显贵做捐赠时,并不是捐给学校,而是捐给班级。在南宋后期,太学总共分为20个斋,也就是20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名字,包括"正心斋""诚意斋""循理斋""养正斋""持志斋""守约斋""习是斋""果行斋""观化斋""存心斋""笃信斋""务本斋"……无论哪个斋出了状元,出了高官,出了大学问家,都只给那个斋捐赠。
  刚入学的太学生想知道哪个斋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多,只要数数哪个斋获赠的东西更多就行了。比如说,"存心斋"供着两只金饭碗,说明此斋曾经培养出两个宰相。比如说,"观化斋"新得几百桶酒,说明此斋刚刚又有一批校友被任命为地方高官。在这些斋读书的学子喝着美酒,看着金饭碗,自然会有自豪感,自然会下意识地加倍努力,希望有朝一日也能飞黄腾达,光耀本斋。其他斋的学子在本斋里看不到金饭碗,看不到镀金的魁星杯盘,也一直没机会品尝某位校友送来的美酒,就会觉得羞耻,就会知耻而后勇,暗暗发下誓言,有朝一日必定让自己班级扬眉吐气。
  现在学校教学楼墙壁上大多挂着名人画像,中外名人都有,例如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鲁迅、叶圣陶、华罗庚……宋朝太学逢年过节,各班级则会将本斋的名人校友写在教室大门上,大家集体朝他们的名字鞠躬行礼。
  以南宋太学为例,状元王十朋曾经在"观化斋"读书,后来当上太子的老师,被封龙图阁学士,所以他的名字被刻在"观化斋"大门上;理学名家杨简曾经在"循理斋"读书,后来考中进士,做了知府,所以他的名字被刻在"循理斋"大门上;陆游的好友巩丰先后在"存心斋"和"果行斋"读书,后来考中进士,做到江东提刑,所以他的名字被刻在"存心斋"和"果行斋"的大门上,同时被这两个班级的学生顶礼膜拜。都是用名人来激励学生,我们现在是用全世界的名人,宋朝太学则只用校友中的名人,这样更有亲切感。
  范仲淹王安石,直接推动了宋朝太学创立和改革
  巩丰、杨简、王十朋,现代人看到这几位的名字,可能并不熟悉,下面说说那些能被大伙熟知的太学名人。
  第一位,李清照的前任老公赵明诚。赵明诚曾在北宋太学读书,直到跟李清照结婚时,还没有从太学毕业。后来他不仅成了著名的金石学家,在仕途上也相当了不起——南宋初年曾经担任江东安抚使,相当于军区最高长官。
  第二位,苏东坡的高足秦少游。公元1088年,秦少游经人举荐,做了太学博士,相当于现在的正教授。可惜的是,刚到太学没几天,秦少游就被苏东坡的政敌弹劾,丢掉了职位。而秦少游的父亲早年则在太学读书,据说他仰慕一个名叫王观的同学,所以才给秦少游取名秦观。更有意思的是,多年以后陆游出生,陆游的母亲仰慕秦少游的才华,所以才给儿子取名陆游,字务观,意思是希望儿子能像秦观那样有才华。
  第三位,辛弃疾的岳父范邦彦。宋徽宗在位时,范邦彦在太学读书,直到北宋灭亡才被迫离校。北宋覆亡,北方成了金国人的天下,范邦彦考中金国进士,被派到蔡州息县(今河南息县)当县令,他率领全县官民归降南宋,又成了南宋的官员。
  宋朝名人当中,很多都跟太学有缘,有的是在太学读书,有的是在太学教书。像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苏东坡的学生晁补之、范成大的堂哥范成象,当年都在太学待过。其中李格非担任太学博士,晁补之担任太学正,范成象担任太学录。太学博士相当于正教授,太学正相当于风纪官,太学录相当于风纪官的助手。
  还有两位名气更大的牛人,直接推动了宋朝太学的创立和改革。这两位牛人分别是范仲淹和王安石。
  宋朝最初没有太学,只有国子学,而国子学只收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一手清理官场,一手振兴教育。范仲淹先在京城开封设立"四门学",招收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然后他又将四门学改成太学,并且开始扩招。四门学改名太学时,在校生最多不能超过200人;几年以后,太学扩招到600人。这样一来,基层官员也有机会把孩子送到太学读书,享受最高规格的官办教育。
  宋神宗在位时,王安石推行变法,尝试废除科举,只用太学培养行政人才。在王安石的推动下,太学继续扩招,学生数量从600人暴增到2400人。这2400人被分进80个班级(南宋缩减到20个班级),又按照考试成绩分为"上舍生""内舍生"和"外舍生",上舍生100人,内舍生300人,外舍生2000人。其中上舍生又分上中下三等:上等上舍生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直接做官;中等上舍生可以绕过解试和省试,直接参加殿试;下等上舍生可以绕过解试,参加省试和殿试。在宋朝,以上制度叫做"三舍法",又叫"舍选法"。
  连续两年担任学生会干部,再经举荐就能免试做官
  宋朝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参加地方州府官员主持的解试,第二个环节是参加中央礼部主持的省试,最后一个环节是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只有三个环节全部通过,才能成为进士。进士再参加吏部主持的选官考试,才能得到官职。从解试到选官考试,淘汰率极高,成功率极低。北宋大臣上官均做过统计:"选于十数万之中,而取其二三百。"全国十几万考生参加解试,最终获得做官资格的只有二三百人而已。可是再看太学生,居然有机会免试做官,或者绕过淘汰率极高的解试和省试,直接参加殿试,跟普通考生相比,实在是占到了天大的便宜。
  不过,太学生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王安石变法以后,各地学生想入太学,必须有州县官员的举荐信,还必须通过入学考试;刚进太学,最初只能当外舍生,不用交学费,但也没有任何补贴;外舍生每月一"月书",每季一"季考",每年一"岁考",每次成绩都优秀,才有资格变成内舍生,享受到每月几百文的伙食补助;内舍生也是考试不断,连续三年品学兼优,经太学博士和太学正、太学录多人保举,才有资格升为上舍生;然后上舍生继续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者,有机会当"斋长""斋谕""职事学正""职事学录",也就是班长、副班长、见习风纪官、见习辅导员;连续两年担任学生会干部,再经太学官员举荐,才能免试做官。
  除了考得勤,太学的纪律也很严格。南宋文人周密在太学读书多年,我们不妨听他讲讲南宋太学对违纪学生的惩罚手段。
  最轻的惩罚是"关假",三个月之内没有假期,别人节假日可以出校门,违纪生不许。
  稍重的惩罚是"迁斋",从排名靠前的班级里赶出去,搬到排名靠后的班级。如果本来所在的班级就垫底,那就去小黑屋就读。太学里的小黑屋,类似监狱里的禁闭室,当时叫做"自讼斋",自做自吃,不许出去,不能跟同学交谈。
  最重的惩罚是"夏楚",也就是用荆条抽屁股。实施这种惩罚时,全校学生集合,太学官员让学生干部宣读罪状,然后让人剥去违纪学生的衣服,抽打几下,赶出校门。
  从北宋中叶到南宋末年,宋朝皇帝都非常重视太学教育,所以太学生的地位一直很高,在政治上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宋神宗在位时,亲自到太学视察,见太学生学习刻苦,高兴得赏赐每人美酒两升。那时候两升是1200毫升,装酒足有2.4斤,虽说不是蒸馏酒,但也能让人喝到醺醺然。某些太学生越喝越兴奋,竟然爬到楼上敲起鼓来,吓得太学官员赶紧阻止。太学生却喊道:"奉圣旨得饮!"俺们是奉旨喝酒,谁敢阻拦?北宋末年和南宋前期,每次朝廷重用投降派,太学生都群起上书,以至于人们给太学取了个绰号:"有发头陀寺,无官御史台。"一方面,太学生生活清寒,学习刻苦,仿佛带发修行的苦行僧;另一方面,他们又抨击权臣,大胆敢言,好像没有乌纱帽的监察官。
  南宋哲学家朱熹与辛弃疾是好友,两人曾经谈论太学优劣。辛弃疾认为,花钱养许多没有实际才能的学生,不划算。朱熹却提到一点:"太学作养风骨之士,亦是高远气象。"我觉得朱熹的话很有道理。
  并供图/李开周

中越边境要塞老山到底有多重要?双方争夺9年,如今是哪国领土?1979年,中国以战争的形式教训了入侵我国领土多年的越南。但越南共产党高层在明知打了败仗后依然一意孤行,又用近十年的时间与中国进行了一场战争角力。1984年,中越两国在边境地区的老中国边境上为何有一个犹太自治区?中国在亚洲的最东端,以色列在亚洲的最西端,按说犹太人应该距离我们很远才对,可事实上,就在中国的边境线上,居然有一个犹太人的自治区,居住在此的犹太人最多时超过三万名。这个犹太人自治区1954年,周总理在苏联醉酒后,向毛主席检讨,主席却说不算丢丑周恩来能喝酒,但往往只有高兴的时候才喝,偶尔也有心情不佳时的应酬。他饮酒一般很有节制,但还是有3次喝醉酒,这3次都发生在他高兴愉快情绪极佳的状态下。第一次醉酒洞房花烛夜周恩来第一次她与元帅离婚后,将女儿培养成将军,女婿省委书记,妹夫副国级在革命战争年代,不仅有英勇善战的勇将猛士,也有众多的女中豪杰。从事革命的巾帼豪杰,不但要和男人们一样驰骋疆场,还要承担起做母亲的神圣职责。蹇先任就是这样一位女中豪杰,她从事革命工作彭德怀强闯毛主席三道门哽咽落泪,周恩来许诺一定帮你解决困难彭德怀前言朝鲜战争初期,联合国军听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称号后,以为这只是一支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但其实这是现役部队整建制参战,彭德怀将军还曾幽默地说什么志愿军,我就广西如何形成的?秦汉故意弄混东北部的归属,隋唐才开始出现政权古人习惯将广西一带统称为岭南地区,但这一说法多少有些有失偏颇。起码广西地域的划分在两汉之前是模糊的,并没有严格的地域归属。在汉之前,中央统治者的眼里对于岭南之地没有严格的界限,岭南他是原广西政协主席,官至上将,次子是副军级,长子2014年去世在众多开国将帅中,韦国清是唯一一个来自少数民族壮族的猛将,同时他也是我党经久考验的最忠诚战士,无论任何时候,韦国清都是两袖清风,严于律己。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韦国清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广他是开国上将,一生战功赫赫,主政广西20多年政绩斐然,活了76岁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革命志士,在战争年代他们披甲上阵,为新中国的建立浴血奋战建国后他们又为祖国的发展殚精竭虑。韦国清就是这样众多志士中的一位。1913年韦国清出生于广西东兰县反腐先声来自红色中华报的报道(60,全书完)1934年1月31日,红色中华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发表毛泽东所作的关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的结论。关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的结论毛泽东(红色中华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第五期1934年1月31康熙王朝康熙的粮草被烧,为何明珠拿到一个窝头,就断定有内奸本文仅从电视剧康熙王朝进行解析,不涉及历史,纯属娱乐。在这部电视剧中,明珠是康熙的左膀右臂,康熙的粮草被烧,为什么明珠拿到一个窝窝头,就能断定有内奸呢?明珠是什么人明珠是大阿哥的舅康熙最长寿儿子手握兵权却未参与九子夺嫡,70岁仍被乾隆重用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准噶尔,康熙在位61年,清朝的疆土进一步扩大,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图康熙然而在康熙晚年,因为在选择继承人
清朝妃子为何戴长指甲套?不仅可以方便皇帝,还有不为人知的作用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有两千多年都处于封建时期,在这期间诞生出四百多位皇帝,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有掌控百姓生死的能力。在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中诞生出无数个朝代,其中梁慧贞牺牲前怀孕八个月,给刽子手一块手表,恳求行刑别打肚子这块表给你吧,请你对着我的脑袋开枪,不要对着我肚子里的孩子!1931年5月1日凌晨,梁慧贞站在厦门的刑场上跟刽子手恳求说道,随后将手腕上戴着的一块手表,摘下来颤颤巍巍地递给刽子手。宋高宗赵构是怎样一个皇帝?他真的如后人所说的那样昏庸无道吗?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共出现过400多位帝王,而这400多位帝王中,有很多的皇帝本来是跟皇位无缘的,但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坐上了本不属于他的皇位,得到了天下至尊的权利。而历史古代令人头痛的契丹族,如今演变成了哪个民族?你可能想象不到前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小我们就知道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不过从历史资料中可以发现,有许多古老的民族并没有出现在我们现在的少数民族名单中,契丹族就是如此。那么曾经强悍到撼动中90岁陕西老汉登记信息,拿出一张黄纸,当地政府赶忙联系军区陕西曾进行过一次退伍老兵信息登记,有一个90多岁的老汉,颤颤巍巍来到现场,进行登记时,他小心翼翼拿出了一张黄纸,结果当地政府直接联系军区领导,这是为何呢?一个来进行退伍兵信息登记的探访初心使命,封存流金岁月追寻红色印记团队寻访老党员随着快门的咔嚓一声,一个场景一个片段立刻被定格,浮动的镜像被捕获,时间就此凝固,成为永久的历史场景与片段。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学习和传承老一辈党员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76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告诉孩子,这一天值得铭记76年前的今天是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也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电台播出了裕仁天皇宣读的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一刻中华儿女奔走相告尽情欢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2021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世界反法西毛主席来到涿县,守城士兵大喊没领导命令,毛主席来了也不开门1949年3月25日深夜,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在当天下午西苑机场阅兵式之后,又在颐和园的景福阁同李济深等十几位民主人士一同商谈有关政协会议的事宜直到深夜十二点。周边的警卫员们都以为,已美国总统都怎么评价毛主席?艾森豪威尔难对付,恐吓威胁都没用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毛泽东论持久战中国只有两部军事著作被美国西点军校列为必读的书,一部是孙武的孙子兵法,另一部就是我们伟大毛主席所写的论诸葛恪诸葛亮之侄,同事都讨厌他,为何领导孙权却执意重用?公元252年,与曹刘争雄一生的孙权,终于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此时,太子孙亮年仅9岁,肯定无法独立掌控朝政,东吴也不得不进入辅政时代。孙权为儿子挑选的首席辅臣,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