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湖南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护国将军蔡锷

  湖南也是四季分明,风光旖旎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从古至今湖南涌现出许多文人墨客,英雄豪杰。
  有发明造纸术的蔡伦,有书法家欧阳询,有清朝名臣曾国藩,蔡锷将军是湖南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邵阳人,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他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34个春秋,但是戎马倥偬、叱咤风云充满 传奇色彩。
  (1)出身贫寒,倍受赏识
  1882年12月,蔡锷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贫困的裁缝家庭。父亲蔡正陵平时为别人做做衣服,也做些小买卖,母亲王氏是磨豆腐的。他虽出身贫寒,但他自小聪慧,倍受赏识。
  a遇贵人,刘家私塾念书
  蔡锷小时候跟父亲到街上卖东西,财主刘辉阁见蔡锷长得眉清目秀,很喜欢他,叫蔡锷到他家念私塾。学费,书本费,食宿费全免了。
  蔡锷天赋异禀,记忆力特强,人家读文章读八遍还读不利索,他过目成诵,"神童"的名号就这样被叫了起来。
  b 受樊锥青睐,学业精进
  1892年,10岁的蔡锷去县城考试,樊锥见蔡锷聪明伶俐,是个可造之材,就把他收为弟子,他既当保姆又当老师,悉心照料,倾囊相授。
  樊锥和私塾的老学究授课风格完全不同。樊锥学识渊博,又富有维新思想。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蔡锷研习周秦诸子之学,尤好读《韩非子》《老子》之书,不仅学业大有长进,而且初步受到其维新思想的影响,他还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c时务学堂,受梁启超器重
  1898年初年仅15岁的蔡锷报考新建的湖南时务学堂。蔡锷在2000人中竟然以第三名的优秀成绩被录取,成为时务学堂中年龄最小的一人。
  时务学堂课程有《四子书》《左传》《国策》《通鉴》等中学,有各国语言文字为主,兼算学、格致、操演、步武、西史、天文等西学。
  时务学堂要把学生陶铸成有理想、有抱负、有学问、懂礼貌、务实笃行、经国济世的于才,以便将来投身于救国救民的维新变法事业。
  梁启超在时务学堂时,年仅24岁,风华正茂,他讲课气势恢宏,大胆泼辣,公开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蔡锷深受影响,他常向老师提一些关于时局的问题,梁启超回答深刻而又精辟,师生情意日益深厚。
  当时的时务学堂,学生们以研究西学,鼓吹维新为时髦,常常在一起开开辩论会,打打嘴仗。
  可蔡锷很特立独行。同学所读的书他虽然也在读,但却沉默寡言,很少参与讨论,而是在课业之余阅读各种军事著作。
  蔡锷个性沉稳,又善于思考,且很有主见,更受梁启超器重。
  (2)东渡日本求学
  a ,寻出路,去日本求学
  1899年蔡锷赴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
  那时,中国在腐败的清王朝统治下,山河破碎,帝国主义虎视眈眈,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蔡锷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流血救民吾辈事,千秋肝胆自轮菌",倾吐了满腔的爱国抱负。
  b受刺激,投笔从戎
  1900年他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起义失败了。蔡锷意识到中国不缺少知识分子,而是缺少军事人才。
  他觉得只有通过军事行动,才能彻底推翻满清的统治,建立强大的中国。他决定投笔从戎。
  1901年12月经梁启超等人多方设法,蔡锷获得湖广总督张之洞资助,作为自费生再度进入日本学军。
  蔡锷在日本一面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知识,一面苦苦地思索拯救中华的途径。
  1902年2月,他在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上,发表了题为《军国民篇》的文章,阐述了他的救国救民主张。
  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他思想活跃,成绩突出,与同学蒋百里、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3)归国初露锋芒
  1904年初,时年22岁的蔡锷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先后应聘任江西随军学堂监督、湖南教练处帮办、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等职。
  a兴办陆军学堂
  1906年冬,(蔡锷)改任广西陆军小学堂总办。松坡先生只有26岁,处理事务却很精明老练。
  他认为陆小学生是有希望的青年,是将来编练新军的骨干,他以全副精力要把陆小办好。
  松坡先生亲自踏看多处,最后选定文昌门外、桂林名胜之一的象鼻山的右前方,该处有许多古树,风景极佳,饮水和游泳都很方便。
  松坡先生亲自规划,督工兴建,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学校房屋即告落成。房屋结构很好,不仅实用,并且美观,在当日的桂林,算是富丽堂皇,首屈一指的建筑。
  所有教职员除提由抚署派充外,其余均由松坡先生物色延聘:他呈请委任了兵学教员,国文教员,历史教员,地理教员,数学教员,日文教员兼教图画等。
  这些教员才学兼优,富有革命思想,都热心教学,循循善诱,深得同学们的爱戴。
  有不少学生初入学堂的时候,文理欠通顺,由于老师们的热心教育,进步很快,不到一年,就有好些学生能作长篇论文。
  松坡先生对于学生生活,非常关心,时常亲到厨房,检查膳食;并要教职员与学生同在食堂用膳,借以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学生的服装也是由公家供给。松坡先生对于经办服装的人员,监督极严。服装的质量很好,夏天是黄卡机制服,冬天是厚呢制服,还有皮靴、布鞋、棉衣、棉裤、内衣以至被褥、床单、枕头等,一应俱全。
  当时,陆小学生显得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服装整齐、纪律严肃、颇为社会人士欣羡。
  为了增进学生的体质,松坡先生办公余暇,辄亲率学生练习器械体操。每逢夏季,松坡先生率领同学游泳,并要教职员参加。
  他游泳技术很好,能作长距离的游泳,并能在水下潜伏较长的时间,同学们都非常敬佩,颂扬道:"我们总办真是文武双全,无一不精。"
  b教练新军,威风凛凛
  1909年春天,蔡锷应云贵总督李经羲邀请前往云南担任军职,他到云南任讲武学堂教练新军。
  年轻英俊的蔡锷,脚穿长统靴,腰挎指挥刀,每天扬鞭跃马,威风凛凛,指挥练兵。
  他骑马时,他常喜欢用皮鞭向马身一扬,当马跑出十数步时,蔡氏从马后飞步追上,两脚在地上一蹬,两手向前提着马臀,一纵而上。
  这匹昂首大马,看来已够威风,而蔡锷纵身而上的轻松矫捷,尤足惊人,仰看马上的蔡将军,真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感。
  他善编讲义,简单明了,即程度稍差的学生,一读而了如指掌,深受学生欢迎。
  他讲解的军事精辟独到,技艺娴熟,要求严格,深受官兵敬佩。
  他经常带领新军实地演习,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作战。
  当时,朱德也成了他的学生,他看到蔡锷在协同司令部,每天办公到深夜,很是敬佩。他常常向蔡锷请教问题,蔡锷也很欣赏他。
  他治军有方,提倡兵役制,进行军队改编,重视提高军人的精神风貌和军人的作战素质,加强部队人事和财务管理,他为此写了相关文章,收入《蔡松坡文集》。
  c发动重九起义
  武昌起义成功以后,全国各地纷纷起义。云南省也在准备起义。经过商量决定推举新军协统(旅长)蔡锷为起义军总司令,
  他训练的云南新军是起义各省中少有的精锐武装,训练有素,建制完整,很有战斗力。
  1911年10月30日,起义部队在讲武堂师生作内应的情况下,从北校场发起攻城。
  蔡锷等部从东南进攻,经过一夜战斗,于次日晨完全占领全城,活捉总督李经羲,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
  由于10月30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故史称昆明辛亥起义又被称为"重九起义。
  起义成功后即成立云南都督府,宣布云南独立,蔡锷任云南省第一任都督。
  c起义后建设云南
  重九起义取得胜利后,蔡锷严格约束部队,禁止扰民。迅速进行安民措施,恢复了社会秩序。
  蔡锷致力于云南的改革与建设。极力支持和推动建立了议事会制度,军政大事需由省议会审议通过方可执行。
  撤换了一批只想升官发财的官员,任用青年知识分子和军官来代替他们。
  蔡锷裁撤了许多机构,减少了 众多公务人员。其次就是裁军,一下子裁了30多个营。
  他开办现代意义的银行,发行国币建立信贷制度,富滇银行就是这么来的。这是富滇银行发行的国币。
  他在军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实业司,整顿治理已经存在的矿业、茶业、纺织业等行业,发展农桑,同时还促进航空业等发展。
  蔡锷还亲自抓嘉丽泽治理,不仅亲临现场视察,而且具体规划整治工程,使嘉丽泽周围的夏秋洪患面积大为减少,数万亩土地可在秋末种植菜籽、麦子等农作物。
  工厂、学校逐渐兴办起来。革命后关闭了的讲武堂于秋天复课。
  那些离开讲武堂回省参加革命的青年们,陆续返回学校,以完成他们的学业。
  仅1年时间,就增设师范6所,考送欧美日留学生100余名,使云南面貌为之一新。这是当时的云南城市图。
  云南各行各业迅速发展,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当时云南的街市。
  总之,学成归国这几年,从兴办广西学堂,到教练新军,然后到重九起义,再到建设云南,蔡锷不仅在军事上表现突出,也显露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是民国初期名副其实的优秀军政人才。
  (4)两任夫人,一世情
  a姐代妹嫁的原配夫人
  刘家,是邵阳的望族,有财有势,被称为"路边刘家"。
  刘家老爷刘辉阁,看见眉清目秀的蔡锷,便想把他招为女婿。13岁的蔡锷和长他八岁的刘长姑订了娃娃亲。
  这场婚约,彻底改变了蔡锷的人生。因为成了刘家女婿,出身贫困的蔡锷得以在刘家私塾读书,刘家还资助他去日本留学。
  1904年,学成归国的蔡锷,不忘刘家恩情,如约迎娶29岁未婚妻,可新娘誓死不嫁,坚决不上花轿。19岁小妹见状,掀开帘子,坐上花轿,解了燃眉之急。
  这个19岁的女孩,名叫刘森英,是蔡锷的原配妻子。因为新婚之日的仗义,蔡锷认为她"既侠且贞",便为她改名"侠贞"。
  刘新英是个贤惠豁达的女人,不但将蔡锷的生活起居打理得细致妥帖,就连侍奉公婆也是亲力亲为,平日里为人处世十分周到。
  蔡锷和刘侠贞结婚后,感情美满,相敬如宾。妻子为他生了三个女儿。不过,只有其中一个女儿能幸存下来,名叫蔡铸莲。其他的两位都早夭了。
  蔡锷是有大抱负的人,要四处征战。因此,他和刘侠贞聚少离多。蔡锷在外征战,刘侠贞则在家照顾长辈,守护家庭。
  b才貌双全的二夫人
  他的二夫人叫潘蕙英,才貌双全,既接受过儒家教育,也接受过西式教育,是昆明城中的名媛。她比蔡锷小 13岁。
  娶第二个夫人并不是他的初衷。当年蔡锷将军来云南任职时,他老母亲和夫人不肯随他去城里,他一个人在外履职。同僚们起哄,为他物色的到潘慧英。
  潘蕙英被蔡锷的英姿和爱国情怀所吸引,潘慧英聪明美丽,蔡锷对她也有好感。经过几次攀谈,双方都将对方视为知己。
  蔡锷并不隐藏自己是个有妇之夫,潘慧英由于受过西方教育,对此亦不看重。
  蔡锷为了不辜负结发之妻,不同意娶潘慧英,潘慧英宁愿当他的部下也要留在蔡锷身边。
  当时,他的大夫人身体孱弱,生了第3个女儿,就不能生育,为了子嗣,大夫人和老太太同意他纳妾。蔡锷也接受了潘慧英。
  潘慧英很低调从不和蔡锷出入公开场合,虽说出身富贵,但她毫无娇气小姐的做派。家务事都是亲力亲为的。就算偶尔蔡锷请人来家中吃饭,亦是她亲自掌厨。
  蔡锷对潘慧英亦是感情深厚,就算分别,也常常给她写信。在信中不仅倾诉思念之情,还常常对时事大发感慨。
  后来,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工作,潘蕙英也一起前往。蔡锷还将发妻刘侠贞也接来了北京。在京期间,蔡锷和两位夫人及孩子拍了全家福。
  蔡锷离世那一年,潘蕙英年仅21岁,和蔡锷结婚不过五年,蔡锷死后,潘蕙英就带着2子1女去了云南,一生没有再嫁。她靠着教书,养大了3个孩子。
  大夫人离开北京后再也没有见到丈夫,她在老家侍奉老太太,养育女儿,
  她也终生未嫁。女儿后来嫁给蔡锷好友石陶钧之子,夫婿是外交官。
  (5)蔡锷进京韬光养晦
  a 抱有幻想,献计献策
  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至北京,加以笼络与监视。
  最初,蔡锷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他"宏才伟略,群望所归" 。
  蔡锷任全国经界局督办。他一方面领导经界局工作,另一方面仍热心于军事学术活动。
  他还不断上书袁世凯,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献计献策,倾诉他希望建设一支强大武装力量的强烈愿望。
  然而,野心勃勃的袁世凯,不仅对蔡锷改革军事的热望不予理睬,还疯狂地进行军事独裁和复辟帝制活动。
  1915年5月25日 ,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秘密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此事深深刺痛了蔡锷,袁世凯还进行祭天活动,要做皇帝之心显露无疑。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使蔡锷气愤已极,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他决定护国讨袁。
  b混迹温柔乡韬光养晦
  蔡锷一面假装积极赞同袁世凯称帝,第一个在请愿书上签名,得到袁世凯信任。一面混迹温柔乡蒙蔽袁世凯,暗中却积极筹备云南起义事宜。
  小凤仙第一次看到蔡锷就被他吸引,她看到蔡锷身着军服,气宇轩昂,眉眼间却似乎有着一丝柔和亲切,让她心生好感。
  小凤仙多才多艺,歌喉婉转悠扬,蔡锷见这女子少了几分风尘女子的脂粉气,眉眼间略带一丝聪慧,仿佛是可用之人
  从此他常去北京八大胡同,与名妓小凤仙厮混。久而久之,风言风语传遍了京城,蔡锷与八大胡同头牌小凤仙日日厮混在一起,连家中两房太太都无暇顾及。袁世凯放心了。
  他还用小凤仙做掩护秘密计划反袁。蔡锷要去天津与老师梁启超会晤,商量反袁计划,便在白天与小凤仙流连烟火,招摇过市,到达目的地,小凤仙则在外面放风。
  他和梁启超秘密会谈计划内容是:文的方面,由梁启超负责舆论工作,撰写反袁文章;武的方面,由蔡锷负责军事工作,利用其在云南的旧部发动反袁起义。再联络各方力量。
  小凤仙这才知道堂堂将军流连烟花之地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掩人耳目,给袁世凯表演一个沉迷酒色、无心政治的形象。
  小凤仙聪明伶俐、正直善良、深明大义、从此更积极配合演戏。小凤仙的身份一次次替蔡锷瞒过袁世凯的监视。
  c巧施计逃离京城
  为了让家人得以逃离京城,蔡锷和两位夫人上演争风吃醋的好戏。
  她们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给蔡锷来个难堪的"泼妇骂街"。到了深夜,蔡府总能传出女人的嘶吼声。
  蔡锷一怒之下,将"争风吃醋"的两位夫人和孩子送到了昆明,而他的母亲和长子等人,也早已经被送回了湖南老家。她迎娶了小凤仙,袁世凯彻底放松了警惕。
  1915年11月一天他打电话要见袁项城,下午趁机坐上一辆车到东站,然后剃掉胡子,换上送煤工服,肩挑一副空担子独自步行至东门。
  他雇了一辆车到梁启超处,叫梁启超第二天为他向袁世凯请假,他秘密离京。
  (4)护国讨袁,大显神威
  蔡锷秘密离京赴津,以治病为名东渡日本,后经台湾、香港、越南,于12月19日抵达昆明。
  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蔡锷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唐继尧为云南军政府都督,组成护国军三个军,分别从四川,湘西和广西三个方向出师讨袁。
  蔡锷为率4个梯团(旅)约8000人入川,
  蔡锷组织指挥四川战役,在大洲驿休整数日,士气复振,蔡锷决定对敌反攻。
  这次反攻,无论是在制定计划,组织协同,还是实施指挥诸方面,都有条不紊,果断坚决,在整个护国战争中,堪称精彩的一幕。
  护国军以弱于敌人的兵力,在饷弹两缺,后方接济时断的情况下,与号称精锐的北洋军奋战数月。
  经此一战,敌主力"第七师将校伤亡殆尽,士兵损失过半,已无再战能力。
  蔡锷军队阻止了敌军的推进,有力地配合了其它方向军队的行动,推动了全国反帝制运动的发展壮大。
  蔡锷在战斗中异常艰苦。他拖着病体,坐在担架上指挥战事。处境危急时,曾数度急电向老师梁启超求援。
  为了联络东南各省和争取国际支援,梁启超多方奔走相助。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泸州前线总司令张敬尧,见胜利无望,也在1916年3月31日与蔡锷达成停战协议。
  (5)伟人离世,让人悲叹
  a抱病起义,大伤元气
  蔡锷从北京到昆明发动云南起义时,病情已非常严重。
  朱德奉命率部到昆明时,看到蔡锷清瘦如柴,面如白纸。
  但爱国之情像火焰一样地燃烧着蔡锷,他奋起精神,率军入川指挥作战。
  当他率胜利之师进入泸州城后,病情迅速恶化了。
  他在成都就任不过10天,由于病情极度严重,不得不把督军的职位让给他的参谋长罗佩金,然后东渡日本治病。
  b入院初病情好转
  1916年14日,1916年8月离川经沪转赴日本福冈医科大学医院治疗。石陶钧即与蒋百里等随同赴日,精心照料病榻上的蔡锷。
  蔡锷抵福冈后即入福冈医科大学医院,由该院久保、稻田两博士主治。治疗方案为以肺为主、以喉为副。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较佳。
  蔡锷对于治疗也颇有信心,病情稍有好转,蔡锷又开始为国事操心,他对护国战争结束后的时局尤为关切,
  特致函黎元洪和段祺瑞,提醒其注意采取措施,化解八大危险。
  c好友去世病情严重
  蔡锷得知黄兴去世,悲痛不已,由此病情加重,1916年11月8日凌晨,蔡锷逝世于日本的福冈医院,年仅34岁。
  他在逝世前口授随员给国内发报:"锷以短命,未能尽力民国,应以薄葬。"
  蔡锷在遗嘱中写道:"我统率滇之护国军第一军在川战阵亡及出力人员,恳饬罗佩金等核实呈请恤奖,以昭公允。"
  蔡锷一生克己奉公,觉得自己没有尽力要求薄葬;生命垂危之际,首先想到的是部下,没有半点私心,高风亮节令人可敬可佩!
  d国葬第一人
  蔡锷病逝后,石陶钧与蒋百里等人含泪经纪蔡锷的后事,向国内电报蔡锷最后病状、遗嘱、丧殡情形,护送蔡锷遗体回国。
  1916年底,蔡锷将军的灵柩从日本运回国内,当时前来迎接的各界人士挤满了码头,这是灵柩到达上海时拍摄的画面。
  12月14日,上海各界举行蔡锷追悼会,石陶钧参加了追悼大会,并怀着沉痛的心情发表演说,忆叙了蔡锷抱病在川南前线指挥护国军与袁军鏖战的感人情景。
  在上海举行悼念仪式之后,蔡锷的遗体运回他的家乡湖南。
  灵柩车所过之处,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人群,他们中许多人低着头,脸含悲伤,为将军默哀。
  这是将军的灵堂,看上去庄严肃穆,人们怀着对这位英雄的敬意,送来了挽联。
  孙中山先生对将军的评价是: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北京政府拨款2万将蔡锷安葬在长沙岳麓山,并建立了一座纪念碑。他是民国时期享受国葬的第一人。
  1916年11月8日,蔡锷英年早逝,山门镇的人民和蔡锷生前的同学好友筹集资金将武安宫扩建、改造后,命名为"蔡锷公馆",里面还有他的塑像。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威望有多高!
  蔡锷不仅文韬武略让人敬佩,他那强烈的爱国热情,廉洁奉公,不求名利的精神更让人敬配。
  他明明知道自己病情恶化,但他还是抱病参战,身先士卒,和官兵同吃同住。
  他宁愿马革裹尸还,不愿苟且偷生。最终为革命而死,他真是拼了命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

清朝有位女子效仿花木兰,女扮男装去从军,入军营没多久便怀孕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说起花木兰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在古代那个封建的年代,有女子能够女扮男装进入军队就已经很离奇了,更遑论在军队中建功立业,博取一番成就。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如此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却是一个好人是谁在洗白朱祁镇?(大漠)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关外,茫茫大漠,极尽风沙苦寒之地。一处十分破旧的蒙古包外,一个身着胡服,蓬头乱发的年轻人已经在地上跪了很长时间。他穿的是一身游牧民族的常服,但面清朝正黄旗人都有通天纹,通天纹是什么,为何古籍说通天纹开不得月蓬岩下电,相心不相面。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清朝正黄旗人的额头都有通天纹的说法。可通天纹有着怎样的意义,为什么非要和正黄旗联系在一起?其实史料记载通天纹其实是不祥之兆,开不得。可正黄朱敏第一次见到毛主席,脱口而出说你的画像上没有这颗痣前言朱德和毛主席的友谊贯穿了他们的一生,也贯穿了他们的革命历程,他们的深厚友谊不仅给中国革命带来了生机,而且也延续到了他们的后人身上。图朱德和康克清,女儿朱敏,女婿刘铮合影朱敏作为1952年聂荣臻前来告状,毛主席勃然大怒,当即命令中央展开调查1952年初的某天,毛主席正在听取公安部长罗瑞卿关于三反运动的工作汇报。就在这个时候,聂荣臻突然闯了进来,张口就说主席啊,我要向您告状!这句话一出,毛主席和罗瑞卿都愣在原地。还没等毛泽东主席在韶山明媒正娶的第一位夫人罗大秀1936年7月,在延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毛泽东主席,毛主席披露了自己的首次婚姻我十四岁的时候,父母给我娶了一个二十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我并不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什么时候打?怎样打?哪个国家会赢?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会有第二次,有第三次,第四次,甚至还会有更多的世界大战,只不过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爆发?什么时候打?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第一世界大战老照片40年代的山东泰安,岁月留下了80年前的记忆泰安,因泰山得其名。春秋战国时期,在今泰安徂徕山西北设博邑,秦汉时期改为博县。北魏时期改名为博平县,北齐时期又改回博县。图为1940年远眺泰安火车站,远处即是泰山。图为40年代的泰狼群围困木帮窝棚半月,看守窝棚的两个山东人靠武术杀狼度日光绪二十九年(1903)正月,连日大雪,饥饿的狼群已经围困木帮窝棚整整十天。饿狼日夜啼嚎,换了一伙又一伙,仿佛吃定了这座孤独的木帮窝棚。这座位于长白山麓松花江畔的木帮窝棚原有三十多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5位女将军,她们分别是谁,担任什么职务文史作咏者编辑史作咏者1988年9月,我军决定恢复阔别23年之久的军衔制度。而在这次授衔仪式上,五位女军人被授予了少将军衔。那么她们都是谁?都担任什么职务呢?第一位聂力聂力,重庆江1998年,中央军委晋升10位上将,都是谁?什么职务?1998年,中央军委晋升10位上将,都是谁?什么职务?1998年3月,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此次晋衔有大特点一晋升上将的人数多二首次晋升武警上将警衔。彼时,中央军委一次性晋
通鉴中的管理学资治通鉴第二卷周纪中有一个小故事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1954年毛主席宴请郑洞国,郑洞国迟到,毛主席你的名字很响亮嘛前言1954年9月,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毛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此次会议中,毛主席主动提议让国民党投诚将领郑洞国担任了国防委员会委员。郑洞国将朱瑞罗荣桓之争,争的是权力?本质是留苏派和本土派理念之争四野战将系列50朱瑞(三)作者桅杆前文说到,在山东期间,以朱瑞为首的山东分局与罗荣桓为首的115师,曾经闹过很大的矛盾,其核心是山东根据地的统一领导问题。延安前后花了4年时间才最终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抗战有功,驰名中外。军长叶挺,领导抗敌,卓著勋劳此次奉令北移,突被亲日派阴谋袭击,力竭负伤,陷身囹圄。迭大清王朝皇帝序列表大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既在历史上有突出的贡献,亦给后世留下了难以遗忘的历史耻辱。在其统治的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共历12任皇帝。今天小编带来清朝12位皇帝列表,让大家宋绮云烈士(小萝卜头父亲)的故事雁群高飞靠雁头夜深人静时分,宋绮云没有睡意,离开三个年头了,又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随手从桌上拿起一本书,在灯下一看,是新邳杂志。他感到格外亲切,仿佛有一股新鲜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更使他感到兴奋的党史学习小萝卜头的故事红色记忆里不灭的少年足迹在影片烈火中永生里,小萝卜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子,一个特别瘦小的孩子。在历史上,小萝卜头真有其人,他本名宋振中,从小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但是他勇敢机智,勤奋党史宣传开国大典珍贵影像都是谁拍摄的?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在天安门城楼上。拍摄者为陈正青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典,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庄严时刻。如今,我们打开历史画卷的时候,一幅幅精彩的画聂荣臻惦记的土匪,躲到乡下给村干部放羊13年,被幸存者举报抓获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然而新生的人民政权并不稳定,一是全国还没有全部解放,二是匪患严重,很多溃散的国民党军,摇身一变成为土匪,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人民群众欢迎剿苏联的由来革命与苏联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革命形势迅速趋于成熟。581917年3月,俄罗斯帝国爆发二月革命,导致沙皇下台,俄罗斯帝国解体。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并趣谈清朝史。4满族人相关禁忌和习俗的由来(3)看完前文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本章所叙述的故事同满族人的肇始相同,一样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色彩。其实这段也属于民间传说,只是这段故事就像金庸小说一样穿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