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李宗仁当上代总统后,为什么不利用职权将蒋介石软禁起来?

  1949年初,老蒋在第三次下野之前,紧急签署了最后两道命令,第一道是任命陈诚为宝岛警备总司令兼省主席,第二道是晋升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顾名思义,也就是涵盖南京、上海、杭州这个华东三角地带的最高军事长官,节制长江中下游防线及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和江西省东部的的全部军队,司令部也从常州移驻南京孝陵卫。
  汤司令是因为孟良崮战役丢了整编第74师而被"撤职查办"的,不久起复为衢州绥靖公署主任,主要任务是维持后方治安和编练新军。我军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以后,二野、三野百万大军已经饮马长江北岸,老蒋手头已经没什么人可用,乃将衢州绥署升格为"京沪警备司令部",汤主任就成为了汤司令,再然后又成为汤总司令。
  为什么启用汤恩伯呢?一方面是可用的统兵大员寥寥无几,另一方面就是汤恩伯这厮比较忠诚,据说孟良崮战役军事检讨会议上,老蒋曾用拐杖痛揍老汤,后者乖乖受罚,而老蒋那是只对亲信将领如此的。到后来汤恩伯可以出卖劝他起义的恩师陈仪,也足以证明老蒋没有选错人,汤司令确实有一副奴才像。
  (汤司令)
  所以不要低估老蒋的军事和政治布局能力,他在下野前的人事安排是经过充分考虑的,以汤恩伯率残余的45万中央军、杂牌军驻防宁沪杭三角区,不仅保证了自己下野以后的安全,也把在南京"总统府"办公的李宗仁紧紧控制在手里,想轻举妄动是不可能的,汤恩伯根本不买李宗仁这个桂系老大的账。而且南京以及周围的驻军,是李延年第六兵团及南京卫戍总司令部指挥的第28军、第45军、第99军等部,基本都是中央军嫡系。
  从历史上看,汤恩伯还非常了解李宗仁,从抗战初期开始,汤恩伯第20军团就在第五战区的作战序列之内,在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调动汤恩伯就非常吃力,因为老汤只听老蒋的。此后李宗仁曾经多次因为老汤的跋扈向军委会告状,结果都在老蒋的庇护下不了了之,老蒋现在用这样一个人镇守京畿,李宗仁如之奈何?
  在汤恩伯主持制订的江防计划中,蒋军防御重点明显是在镇江以东地区,而这一段长江将要入海,所以江面比较开阔,并不适合大部队渡江,而在江面相对狭窄的荻港到芜湖段,蒋军的防御兵力却很薄弱。这样的部署就是老蒋在背后主使的,因为他要求以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为核心,采取持久防御方针坚守淞沪,至少要争取时间掩护抢运黄金白银和物资。
  所以在1949年3月初的国防部军事会议上,代总统李宗仁和作战厅厅长蔡文治都看出江防部署有问题,要求汤恩伯将防御重点改放在荻港到芜湖段(我军主力后来确实在此渡江),双方为此爆发了激烈冲突,电影里有描述,汤恩伯不仅不鸟李宗仁,还怒骂蔡文治为"小屁孩子",实在被质问得没有词了,汤恩伯最终拿出了老蒋的手谕晃了晃,然后扬长而去,李宗仁管得了吗?
  (副总统像个副官)
  李宗仁真正能够调用的,只有白崇禧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指挥下的不到20万桂系军队,这也是桂系"逼宫"的本钱。然而这些部队都在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老蒋是不可能允许桂军进入南京上海布防的,那是他的统治中心。另外在南京城里,还留驻着大批保密局、党通局的特务,李宗仁的一举一动都在老蒋的掌握之中。
  所以很显然,李宗仁软禁老蒋根本做不到,倒是如果他一直留驻南京的话,老蒋把他扣起来易如反掌。
  老蒋下野之后立即返回了老家奉化溪口镇,在安全上也是煞费苦心,整个溪口的"关防"分为三层:外围警戒部队、侍卫总队和贴身内卫,最初俞济时提议调从塘沽逃掉的侯镜如兵团第87军入浙,老蒋却因为军长段某是程潜的"干女婿"一口否决,可见疑心到了什么程度。最后商调的是交警总局的两个总队,这是军统特务武装改编的,思想较为反动,老蒋才敢放心。
  即便是这两个交警总队,老蒋、小蒋和俞济时也是精挑细远,最终确定的是第九和第十二总队,因为这两个总队的官兵多为江浙人氏,其中第九总队进驻浙东的嵊县,第十二总队进驻慈溪和余姚,担负溪口镇的外围警戒任务。同时从俞济时的老部队第74军抽调150名军官、再加上小蒋的绥靖总队,共同组成"侍卫总队"担负溪口镇周围的警备任务。
  至于内卫方面,还有老蒋身边的贴身侍卫,统由原"总统府军务局长"俞济时亲自指挥,这样里外三层的严密警卫,想把老蒋扣起来谈何容易?西安事变对老蒋的教训已经非常深刻了,自那以后对驻地的警卫工作尤为上心。不仅如此,警卫部队的高中级军官,经常要被小蒋喊去吃饭、谈话,只怕出现兵变等情况,在海边还停靠着汽艇和军舰,一旦情况有变,老蒋可以迅速从海上逃跑。
  溪口架设了七部大功率电台,各方面的信息和老蒋的各种指令,都通过这些电台收发,所以老蒋所谓的"下野"只是表面上的,把李宗仁推到前台去搞"和谈"以拖延和争取时间而已,而实际上并未放弃权力。宁沪杭地区几十万军队仍然掌握在他的亲信将领中,李宗仁和桂系的一举一动也全部在监控之下,在1949年5月之前,南京政权的权力中枢,实际搬到了溪口。
  李宗仁曾经以代总统的身份下令释放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干脆没有回音;张治中作为和谈代表前往北平之前,也得先往溪口请示老蒋意见,这些事都说明了问题的核心所在。
  (左一蔡文治)
  李宗仁当上代总统没有实权,只不过是个摆设,真正的党政军‘实权蒋介石把持着。48年任副总统,49年1月,蒋介石下野后,在老家溪口控制时局,退而不休,每天都在发号施令。老蒋去溪口,军事委员会也跟着去了,顾祝同,何应钦等党政大员搬溪口办公,孙科行政院宣布迁政府广州。美钞,黄金银元运往台湾。桂系军阀首脑李宗仁当了十个月代总统,孤家寡人一个在南京,蒋介石经营了这么多年,这些人不会听他的,起不到作用,那有实力去软禁蒋介石呢。
  蒋介石经营几十年,势力根深蒂固 ,即便退下去了照样暗中稳操大权。李宗仁根本控制不了国民党,他只不过是个傀儡,他还能软禁蒋介石?蒋介石不软禁他就不错了。
  李宗仁当时能自保就不错了,还想着利用职务软禁蒋介石?
  李宗仁能顶着蒋介石压力,成功当选副总统,并凭借副总统身份在后来短暂代行总统职权。是因为美国杜鲁门政府不看好蒋介石,希望通过扶持李宗仁,取代蒋介石,以达到继续维护美国在华利益之目的。(参见程思远《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的经过》)
  但桂系实力弱,短时间内很难扶持起来。
  再加之李宗仁的能力,尤其是玩弄政治的本事也不如蒋介石精湛。(李宗仁也比蒋介石更有节操,不够下作)
  所以从1948年4月29日,李宗仁击败孙科当选副总统,到1949年1月,蒋介石宣布"交权"给李宗仁期间。美国并没能扶持起李宗仁和桂系。
  美国想维护己身在华利益,还是得靠蒋。
  1948年,杜鲁门政府恢复对蒋的援助后,援助的物资,仍然是蒋系军队拿大头,其它派系军队分点残渣。
  蒋系人马在国统区搞得金融改革,并通过改革搜刮来的财富,也是落入了蒋系腰包,其它派系分点残渣。
  在这种情况下,说三大战役后,桂系具备了和蒋介石掰腕子的实力。
  尤其是说蒋介石第三次下野,是李宗仁、白崇禧导致的。这就是高看李宗仁了。
  事实上真正导致蒋下野的原因,是解放军在各条战线上的胜利,打得蒋退无可退,只能通过下野,以退为进,获得苟延残喘的时间,以寻求出路。
  李宗仁后来写回忆录时,也说了这一点。
  蒋当时找李宗仁说:这样下去不是事!我看我退休,由你顶起这局面,和共产党讲和!
  李回道:你尚且不能讲和,那我更不行了。
  蒋又说:你担起这局面,马上就不同了。
  李仍说:总统,这局面你如支持不了,我就更支持不了。无论如何,我不能承当此事。
  蒋则说:我支持你。你出来之后,共产党至少不会逼得我们这样紧。
  李还是坚决不答应,蒋便打道回府,另派吴忠信、张群等人劝李接过烂摊子。
  至于李的态度则如此前一样,很坚决的表示了不愿意。一方面,他认为城下之盟,蒋个人的下野未必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能力有限,确实无法挽救危局;再一方面,他与蒋相处多二十年,深知蒋的性格。知道蒋是个诡计多端,说话不算话的人。
  在这之前,蒋曾两次下野。每次都言之凿凿的说要下野,交权。可哪次是真交权了?每次都不过是以退为进。只为方便日后东山再起而已。
  所以李宗仁的态度自然是不同意,不愿意给蒋背锅。
  但让李没想到的是,他不愿意。蒋居然直接在官邸举行紧急会议,宣布自己隐退,把权力移交给李宗仁。还可怜巴巴的说:"我于五年之內绝不干预政治,但愿从旁协助(李宗仁)"。
  这一招等于是将军,逼得李宗仁不想接盘也得接盘。如果他再推辞,国统区的舆论和国民政府内部就得对他开喷了。这样一来,他个人的名誉受损。桂系的名声也得搞臭。
  无奈之下,他只好接过烂摊子。
  至于接盘后,也如李宗仁先前预料。蒋的第三次下野,果真就是一次以退为进。
  蒋在劝李宗仁来给自己背锅的同时。一面派宪兵把大陆的黄金、白银、美元秘密运到台湾。一面让汤恩伯出任京沪警备总司令一职,负责从江西到上海一线的防务。既防备解放军,也防备白崇禧。一面还抽调特务组成部队,部署到浙江溪口,保卫他的个人安全。以避免西安事变之事重演。
  钱,蒋让人运走了。军队,蒋的心腹仍然牢牢掌控在手中。至于桂系部队,被蒋死死按在了华中,不准向华东方向靠拢。
  李上台后,他是要钱没钱,要兵没兵。政令也不通。
  为了表示和谈诚意,李曾以代总统身份发布命令,释放张学良,杨虎城。结果他的命令压根出不了总统府。
  这就更不谈后来的和平谈判,张治中的电报是直接发给溪口蒋介石手里,而不是南京的李代总统办公室了。
  甚至于,李宗仁连国军防卫长江的军事计划都不甚了解。
  所有计划由蒋介石操盘,汤恩伯部军队的防卫重点在上海,李宗仁所在的南京根本就是不设防城市。
  蒋介石把李宗仁卖了,李宗仁都不知道。
  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李宗仁哪有能力以代总统身份扣押蒋介石?
  他不被蒋介石扣押都算好的了。
  1949年4月23日至12月间,李宗仁在广州、桂林、重庆、南宁、香港之间到处飞。最后选择到美国落脚,他既是躲解放军,也是在躲蒋介石。
  他很清楚,和谈失败,尤其是桂系的几十万大军覆灭后。他在蒋介石心里,就没有一点利用价值了。蒋必然要找他新账旧账一起算。
  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北宣告自己"复职",并"罢免"代总统李宗仁。在拿李宗仁当挡箭牌后,蒋介石又重新掌控了国民党。
  不过,相比于前两次。这一次复出,蒋介石丝毫没有喜悦感。他形影相吊,老泪纵横。虽然战胜了李宗仁,可相比于丢掉大陆,这点胜利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即将逃离大陆的蒋介石)
  先说结论:李宗仁没有能力软禁蒋介石。李宗仁名为代总统,实为傀儡;蒋介石虽下野,但仍掌握实权。
  原因很简单,各实力派军头都是蒋介石的人,李宗仁只是名义上的总统。
  首先,蒋介石还保留着国民党总裁的职务,从组织程序上来讲,仍是国民党内的第一人。
  第二,李宗仁是桂系首领,桂系作为国民党内的第二大派系,一直与蒋介石的中央军系统水火不容。李宗仁指挥桂系所属的白崇禧部没有任何问题,但中央军系统不会服从他的命令。
  第三,蒋介石的嫡系仍大权在握。蒋介石在隐退前后任命了何应钦为陆海空总司令,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还有胡宗南、陈诚,这些人都是实力派军头,并且兵力都在南京附近,而李宗仁的桂系部队多在湖北、广西一带。除了军界,政界的孙科虽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但也绝不会帮助李宗仁软禁蒋介石。
  第四,蒋介石隐退之后就没有回过南京。
  蒋介石在1949年1月21日隐退,当天就坐飞机从南京飞往杭州,然后返回奉化老家,第二天李宗仁就任代总统,蒋介石也回到了溪口老家。江浙沪一带是蒋介石的老家,也是蒋介石的起家之地,更是蒋介石集团的统治中心;如果说在蒋介石还在南京的话,李宗仁可以学张学良派遣精锐的卫队来软禁蒋介石,但蒋介石远在奉化,李宗仁手里即没有兵力可供派遣,也没有实力能到奉化去软禁蒋介石。
  同年4月23日,陈毅元帅指挥的第三野战军占领总统府,解放南京,我军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李宗仁逃回两广地区,在桂林、广州等地指挥桂系残军抗拒解放。此时的李宗仁已经是自身难保,也顾不上想软禁蒋介石了。
  蒋介石下野后仍然在幕后掌控着军政大权,李宗仁内心肯定想要把蒋介石软禁起来,做个真正的总统。但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李宗仁将想法付诸行动,下场肯定和光绪一样。
  就是临时被推出来与共产党谈判的,谈判成与不成,都不会有好结果。
  李宗仁这个代总统,一无军权,二无财权,他能令动谁?当时他如果清醒一点,坚辞不干这个代总统,日子可能好过些。
  蒋介石太工于心计!
  看似,连总统的位置都让给李宗仁了,实际上,就是找了一个最后的背锅侠。
  趋势已经形成,失败不可避免,别说李宗仁了,就是战神在世,也无法扭转颓局。
  有人说,李宗仁为什么不把蒋介石软禁起来?就算败了,也可以成为偏安一隅的老大。
  哪有如此容易?李宗仁软禁蒋介石,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更没有意愿。1、蒋介石把大权交给李宗仁,人就颠了
  1949年1月初,淮海战役已成定局,南京政府中,人人感觉到了"寒风凛冽",大势已去。
  国民党该何去何从?
  和谈,也许是一条路。
  于是,蒋介石找来了那个没有实权的副总统李宗仁,语重心长地说道:"我想即时引退,希望你能顶起这局面,和共产党讲和。"
  对于蒋介石的低头,李宗仁有些意外:"这局面,你都干不了,我如何顶得起?"
  李宗仁不傻,这是蒋介石要找背锅侠,坚决不同意。
  蒋介石又派吴忠信、张群、张治中等分别来劝,李宗仁继续不同意。
  但是,蒋介石非常坚决。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召开了高级官员会议,声明:自己决定卸任,五年内不干涉李宗仁的执政.....在现场氛围的衬托下,李宗仁签了字,从此,算是成了代总统。
  这一头,蒋介石交了总统高位,那一头,马上起身准备离开。
  当时,李宗仁问道:"总统什么时候动身,我去送行。"
  蒋介石的防范之心马上出来了:"下午我还有事处理,不必送行!"
  于右任问道:"为了和谈顺利,能否把杨虎城和张学良放出来?"蒋介石冷冷说道:"找德邻(李宗仁)去办吧!"
  说完,蒋介石不再逗留,匆匆离开。
  有意思的是,当日,蒋介石并没有处理什么事情,而是离开众人后,直接到了机场,乘美龄号专机飞杭州去了。
  当天下午,猜测蒋介石即将离开的官员们,早都等在明故宫机场,准备送行,结果全都扑了个空。
  蒋介石跑得比兔子都快,而且对于自己的行踪做了高级保密,李宗仁就算想软禁,如何达到目的?人都不在了,软禁空气不成?
  有人说:杭州不是也归总统管吗?只要李宗仁想软禁老蒋,应该可以做到。
  哪有这般容易?2、李宗仁就是个空头衔的光杆司令,缺乏软禁蒋介石的条件
  李宗仁名义上是代总统,实际上和光杆司令差不了多少。
  期初,蒋介石虽然下野,但依然遥控吴忠信,遥控孙科等人,好几份政令,都是这些人直接发布,根本不经过李宗仁。
  甚至,行政院院长孙科一度自行把行政院搬到了广州,最后,在李宗仁的苦口婆心的劝导之下,才重新迁回了南京。
  因为孙科、吴忠信一边要听蒋介石的,一边要配合李宗仁,很矛盾,于是辞了职。
  李宗仁三请四请,才让何应钦兼职行政院院长。就算是何应钦上任,也是经过了蒋介石的允许。
  看看最重要的职务,行政院长是何应钦,国防部长是何应钦,参谋总长是顾祝同。何应钦还好些,顾祝同就是蒋介石的延伸器官,一兵一卒的调动,都要请示蒋介石的。
  最搞笑的就是江防司令汤恩伯,坐拥30万精锐,战略策划和实施,只听蒋介石的,李宗仁就是一个摆设。
  李宗仁能影响的,也就是坐镇武汉的白崇禧等人了,但这些人,并不掌控国民党政府的重要资源。
  至于,国民政府的经济命脉,被陈诚所影响,那美元、金条、重要物资等等,统统运送到了台湾。
  而李宗仁代理总统期间,政府经济方面非常艰难,无奈靠发金圆券度日,引起的通货膨胀,让民众对国民政府失望至极。
  另外,CC系的陈氏兄弟、毛人凤等人,只认蒋介石,不识李宗仁,他们掌控了媒体,还有特务组织,对李宗仁和他身边的人,有着深深的威胁。
  蒋介石口口声声喊着,把大权都交给了李宗仁,实际上,国民党的系统还是蒋介石掌控着,李宗仁就是个傀儡。
  当李宗仁提出,为了方便谈判,把杨虎城和张学良放了时,蒋介石表示同意,实际上,根本执行不下去,因为蒋介石并没有真正的同意。
  李宗仁作为代总统,控制不了军队、控制不了财政、控制不了行政系统、控制不了媒体和特务机构,这注定了李宗仁当代总统的悲剧。
  当,红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时,李宗仁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在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南京三个月的惨痛教训对我太深刻了,在蒋先生幕后控制下,政治无法改革,军队无法调遣,人事无法整顿,军政费无从支付,经济完全崩溃,守江谋和的计划无法实施。
  这样的代总统,李宗仁当着有什么意义?
  不过,李宗仁还是做着最后的坚持,坐镇广州,希望坚守到底,但趋势不可违,虽然在两广地区,李宗仁的影响力还是不小,但,蒋介石的背后牵制,加上解放军的勇猛,让李宗仁难以扭转大局。
  李宗仁没有软禁蒋介石的条件,蒋介石被保护得严严实实,蒋介石能调动和掌控的人马和财富,远远超过李宗仁。 3、李宗仁没有软禁蒋介石的意愿
  其实, 李宗仁此人还是讲究规则的,虽然,反了蒋介石很多次,和蒋介石也是大为不和,但,软禁蒋介石的想法,是不曾有过的。
  在1949年的7月份,看败局已定,蒋介石的牵制还在, 陆军司令张发奎建议李宗仁:诱骗蒋介石到广州,对其进行扣押和软禁。
  按理来说,这也是一个办法,但李宗仁当场表示了反对,认为那是鲁莽的灭裂举动。
  到后来,白崇禧两翼被蒋介石所断,广东岌岌可危,两广的将领们怒不可遏,张发奎再次建议:想法引诱、扣押蒋介石。李宗仁再次拒绝。
  对于李宗仁的表现,张发奎说:德公,你胆子太小!
  李宗仁回答道:"你不在其位,可以幻想,你如果在我位置,你也不会干的。"
  接下来,李宗仁分析道:当下最需要的,无非是两个,一是钱,二是兵。钱在台湾,兵在各级将领那里,扣押了蒋介石,能快速把兵调回吗?很难;能把钱要回吗?也很难。既然如此,扣押蒋介石的意义就不大了。
  李宗仁还算是清楚,其实,大局已定,李宗仁扣押蒋介石没有任何帮助,与其这样,不如不做。
  从李宗仁和蒋介石的表现来看,李宗仁的做派更为大气一点。
  因为李宗仁没有软禁蒋介石的意愿,因此,也就不会有软禁的计划,甚至行动了。
  总体来说,李宗仁当了代总统后,没有采取所谓的软禁蒋介石的操作,一是蒋介石跑得快,二是蒋介石实力雄厚,爪牙遍地,不容易软禁成功;三是李宗仁基本没有软禁蒋介石的意愿。
  李宗仁是国民党内广西派的首领,在国民党内曾担任很多职务,最后一个职务是国民党的代总统。
  蒋介石一直申辩说,他不是败给共产党,而是败给党内的某一派,就是指的以李宗仁,白崇禧为头目的广西派,尽管这只是蒋介石的一个诡计,从根本上来说,蒋介石从来没有信任过李宗仁和白崇禧,他们只是相互利用,来反对他们共同的敌人一共产党。
  李宗仁为什么没有软禁蒋介石,有三个不。不敢,不能,不会。
  不敢,李宗仁虽然当上代总统,可手中无权,无兵,无银子。他一个光杆司令在南京,国民党行政院在广州,蒋介石在溪口,没有蒋介石的旨意,他什么也做不成,就连他的警卫都是蒋介石的人,李宗仁是没有胆子去软禁蒋介石的。
  不能,李宗仁在南京,他在南京的官邸,一举一动都受到牵制和监视,傅厚岗官邸内外都布满军统的人,南京城里广西兵也不多,主要还是汤恩伯的部队,李宗仁是绝不会轻举妄动的。
  不会,李宗仁真想软禁蒋介石,必须得到白崇禧的支持,因为白崇禧手里有兵。但白崇禧一直跟李宗仁貌合神离,他一直想让蒋介石给他大官做,所以,他暗中一直跟随蒋介石拆李宗仁的台,李宗仁心知肚明,却无可奈何。
  说穿了,在国民党内,李宗仁要想取代蒋介石,是十分困难的,国民党的政权,军权和特务权利都被蒋介石一手控制,李宗仁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在中国的权力结构中,私人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蒋介石的权力基础,是由黄埔系师生结成的关系网,这些掌握军中大小权力的黄埔军校毕业生,是支撑蒋氏权力的中坚力量。不管蒋担任什么名义,他始终是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所以,李宗仁担任代总统后,不敢对蒋氏有丝毫非分之想。

除了五虎上将,还有哪五位开国将帅被公认打仗厉害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们,可谓是将星云集,人才济济,在各个领域都有不逊于世界任何国家的将军们坐镇,仅在军事指挥艺术上,就有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等五位将帅可与世界任何名将争锋。这五位他是开国上将,58岁主动辞职,毛主席知道后,说粗话夸奖他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者无人过问,重于泰山者万人追随,开国上将朱良才便是一个重于泰山的人,这位纯粹的人,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后代永远追随。朱良才父亲有些许家底,以武冈战役,74军一个美械营和日军半个师团血战七天,击溃日军湖南是中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主战场,日军自1938年10月占领武汉以后不久,始终将侵华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以上,即十个师团和六个独立旅团部署在湖北,广东两个战区,对湖南保持夹击第一位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是他!党史天天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些外国知名人士来到中国后,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对中国共产党从理解到认可,从同情到支持,在强大力量的感召下,有的人留在了中国,有的人为让外部世界更好了解中1982年,邓小平为何坚决裁掉铁道兵?面对异议他的回复真高明1982年3月25日,时任军委秘书长的杨尚昆,正式将铁道兵司令员陈再道政委吕正操和旷伏兆以及铁道部的刘建章刘祥林召集来,当面传达了邓小平撤销铁道兵的指示,并且坚定的表示没有二话可讲党的忠实勤务员曹力如党的忠实勤务员曹力如作者中共延安市委党校讲师崔苗曹力如一生忠于党和人民事业,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强的组织观念,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始终密切联系群众,是革命干部的楷模。1902许宏冷观三星堆继1986年首次发现三星堆遗址两个填满宝藏的器物坑后,近年,考古工作者又在两个坑之间发现了密集分布的另外六个器物坑,一时在学界和公众中引发轰动。俗称方舱的密闭式考古工作室和考古工作从边境守护者到帝国掘墓人凉州精锐如何成为东汉崩溃的催命符?本文约6290字阅读需要16min公元170年春天,洛阳城内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凯旋仪式。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破羌将军段熲,骑着缴获的汗血宝马。他身边是堪称左臂右膀的宿将,羌人无比痛恨西汉的七国之乱与唐朝的安史之乱西汉和唐朝都是汉人建立的王朝,存在的时间都比较长,西汉七国之乱沉重地打击了分裂割据势力,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为汉武帝以后的推恩令进一步解决诸侯王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至此以后国力刘邦的大谋士郦食其曾为他献上一计,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答这桩叫汉初顶级谋士张良,惊呼足以让刘邦陛下事去矣,蠢得能亡国的谋略,就是刘邦的老谋士郦食其的一个天才谋划,以现在的话说,叫分封战国二世祖计划。公元前204年,是楚汉战争时代的汉王四大家族之孔祥熙孔祥熙民国四大家族,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儿女孔家财,今天就来说说孔家,孔祥熙。孔祥熙是蒋介石的亲大姐夫,掌握全国财权。孔祥熙,1880年出生于山西太谷县。孔祥熙的祖父经营票号,相当
陈毅与金庸核子与裤子之争,对当今世界冲突的启示1963年,陈毅对日本记者说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而金庸在他主办的明报上发表要裤子不要核子社评,引进香港左派报纸围攻,双方掀起一场长达一年的论战。陈毅得知后,亲自干预叫停。被称为核你知道十大开国皇帝中谁最受毛主席赞扬?他又是怎么评价开国皇帝毛主席是我国的伟大领袖,提出了许多优秀的策略,更是新中国的开创者。那你知道他是怎么评价古代的十位开国皇帝么?谁又是最厉害的开国皇帝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毛泽东评价的十位开国皇帝。陆逊和诸葛亮谁更胜一筹?依据正史分析,差距明显就不在同一档次一从三大雄主到三位权臣倘若说三国前期,曹操刘备和孙权(父子三人),更多是依靠个人胆识和魅力,生生逆转了历史潮流,形成了三大军头驾驭门阀士族,展开争斗的话。那么当曹操刘备这等三国强人曹操为什么执意要杀掉华佗?12年后才发现,他的决策是正确的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中医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古代,曾经有好几位名医,华佗的名气很大,他在内外科以及妇科儿科方面都有着极其出色的表现,他的去世也让人非常惋惜,据说是被曹操王光美的追悼会上,来了两位特殊的人,刘源将军看到以后泣不成声王光美,大家都知道她是刘少奇主席的夫人,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她曾经是北大中有名的数学大王。除了这些,在中国的原子物理研究方面她也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她出身名门,然而,她的一生却是跌宕原来日本人祖先并非徐福,DNA结果出炉,结果令人匪夷所思中国人与日本人这两个国家的人民放在一起,似乎是对立的。中国曾经被日本那么深地伤害过,我们作为受苦受难的先辈们的后代,是永远不会原谅日本人的。不过,曾经社会上还流传着另一种关于中日两1946年世界风云人物詹姆斯伯恩斯美国时代周刊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积极活动以扩大其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影响和势力。这就威胁到西方世界的安全。为了阻止苏联这个洪水猛兽,西方国家一些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共同努力长征路上最后一道险关,建国后因修路被毁,肖华将军愤怒灵魂三问1935年8月21日,红军右路军从四川毛儿盖出发,过草地之后来到了甘肃南部。这里地形险要山高水长,红军北上的通道被一座横亘在眼前的岷山山脉所阻隔,岷山高耸入云山体陡峭,要想由此北上开国中将杨梅生在码头视察,从人群中无意瞥到,已失散22年的母亲在战争年代里,许多家庭都因战乱流离失所,亲人之间相互失去联系,许多人因报国参军抗敌,从此与父母妻儿就此分别。在建国后,许多解放前将自己儿女寄养在村邻家的革命人士,因为当时信息流通得中苏交恶三十年,对东北经济的伤害有多大?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与苏联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而东北则是中苏关系首当其冲的受益者和受害者。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关系,大体经历了患难与共剑拔弩张和平共处三个阶段。其中,191981年,王恩茂临危受命调任新疆,邓小平叮嘱不要有任何的顾虑前言1955年,党中央为了表彰那些战争年代有功的同志,决定对这些革命英雄授衔。这次授衔是对革命英雄功绩的肯定,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众多的开国将帅中,身兼大军区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