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康熙朝九子夺嫡时哪些阿哥没有参与?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康熙一生有35个儿子,序齿的有24个儿子,但是抛去夭折的15人,长大成人的共有20个儿子,而在康熙朝参与争夺皇储之位的便有9个儿子,也就是"九子夺嫡"。
  参与"九子夺嫡"的9个儿子分别是皇长子胤禔、皇次子也就是废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十三子胤祥以及十四子胤祯(又名胤禵)。
  康熙的这九个儿子又分为大阿哥一党,太子和老三一党,老四和老十三一党,老八、老九、老十外加老十四一党。
  最初是大阿哥和太子互相明争暗斗,结果一废太子时,老大和老二斗的是两败俱伤,两人都被康熙圈禁起来。
  这时候本来归属于老二太子一党的老四胤禛便想着远离太子,准备独立山头了,于是这期间就是老四一党和老八一党在争皇位,二废太子之后老八彻底失去康熙喜爱,于是推出老四的亲弟弟胤禵来和老四打对台戏,最终还是以老四雍正即位而结束。
  所以说这场"九子夺嫡"争皇位事件牵扯进了康熙将近一半的儿子,而后来雍正即位后对这些当初参与争皇位的兄弟也是手段极为严酷,那么雍正对那些没参与争夺皇储之位的兄弟们又如何呢?下面就来说说康熙剩下那十一位没有参与"九子夺嫡"还已经成年的儿子们结局。皇五子胤祺:秉性平和,乐善好施的善人王爷
  胤祺是老九胤禟的同母哥哥,他们的母亲都是康熙最宠爱的贵妃宜贵妃,也就是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宜贵妃。
  但是胤祺与亲弟弟胤禟的关系并不是十分亲近,因为胤祺自幼是被皇祖母也就是顺治的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所抚养长大,所以胤祺与亲弟弟胤禟关系并不亲近。
  由于胤祺自幼由皇祖母养大,因此他的脾气秉性非常温和宽厚,且谦恭谨慎,所以他并没有参与"九子夺嫡",他也是康熙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儿子中最大的儿子。
  由于母亲宜妃很受康熙宠爱,再加上胤祺自幼由皇太后抚养长大,所以康熙很早就册封了胤祺为恒亲王。
  历史上的老九为人比较豪爽仗义,不吝钱财,也能救济贫苦百姓,而他的亲哥哥老五胤祺虽没有他的豪爽之气,却比他更加宽厚仁善,老五胤祺是历史上出名的乐善好施的贵族王爷。
  胤祺经常做善事,接济贫苦百姓,乐善好施,对待下人比如宫女和太监也没有太大的架子,所以他老爹康熙都称他为"心性善良,为人敦厚"。
  但是胤祺的母亲宜贵妃和弟弟胤禟就不一样了,在雍正继位后,宜贵妃十分不满雍正继位,所以对雍正很是不礼敬。
  在雍正继位之初,宜贵妃就表现出了对雍正继位的不满,她无视雍正的生母德妃,在祭奠康熙时,宜妃故意走在了已经被雍正封为皇太后的德妃前面,这是对雍正母子极大的藐视和不满,但是雍正不敢对母妃发火,只是记恨在心,开始逐渐清理宜妃身边的人。
  比如宜妃最贴心的侍女和太监,可能是电视剧中的小桃红和三德子啊,都被雍正借故找茬发配到宁古塔为奴,而宜妃也被雍正赶出了皇宫,就住到了她所生的大儿子胤祺的府上。
  此后宜妃再未去皇宫给见过雍正,尤其是当老九被雍正圈禁折磨致死后,宜妃彻底对雍正只有恨意,而雍正对这位母妃也十分不满,雍正和其子乾隆在册封先皇太妃时,唯独将康熙最宠爱的宜妃排除在外,宜妃在死后也没能与康熙合葬。
  而胤祺的亲弟弟老九也是因为八爷党的原因,在雍正继位后不肯向雍正服软,表示出臣服的态度,最终老九被雍正圈禁折磨致死。
  对于母亲和弟弟对雍正的不满,胤祺并没有往深了掺和,所以雍正也对这位比自己小两岁的弟弟非常满意和欣赏,也并没有因为宜妃和老九而故意针对胤祺。
  虽然雍正没有针对胤祺,但是由于他母亲宜妃和亲弟弟老九的关系,雍正将老九圈禁折磨致死后,也是余怒未消,他故意让作为老九亲哥哥的胤祺去给老九改名为"塞思黑"。
  雍正此举就是故意恶心宜妃和老九,让他们母子看看,宜妃的大儿子去给弟弟改恶名,而弟弟也得眼睁睁看着亲哥哥给自己改恶名。
  温和宽厚的胤祺也没推辞,他也深知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得罪雍正,也不敢为弟弟老九求情,只能按照雍正交代的去给弟弟老九改名。
  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因病去世,雍正以亲王礼将胤祺厚葬,并为他上了谥号为"温",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又亲自为这位五弟撰写了碑文,称其为"秉性温和,持躬谦谨,有乐善好施之风"。可以说胤祺在雍正朝结局还是十分不错的,毕竟现实中这么一个性格温和谦恭的人,谁也不会去刁难他。皇七子胤祐:安分守己的淳亲王
  胤祐的生母是成妃戴佳氏,成妃出身一般,胤祐且出生就有残疾,但是史书没有记载胤祐身体究竟有什么残疾,又是残疾到什么程度,不过从史书的一些记载来看,胤祐的身体残疾应该并不严重,因为胤祐曾经跟随父亲康熙亲征过葛尔丹,也是皇子之中能带兵打仗的人,所以即便身体有残疾应该也不是很严重。
  生母出身不高,成妃最开始只是康熙众多后宫之中的一个嫔,直到五十多岁,熬了很多年,胤祐都已经长大成人,康熙才想起来封其为妃,可见她在康熙后宫之中非常平凡。
  胤祐因为自有身体有残疾,也就可能失去了皇位继承资格,毕竟康熙优秀的儿子实在是太多了,胤祐虽然也有一定的能力,但是身体残疾,外加能力并不出众,所以他也没机会去竞争皇位。
  而且胤祐也是因为自幼身体有残疾,所以为人非常谦恭谨慎,而且平易近人,也和胤祺差不多,没有皇子的架子。
  胤祐虽然身体有残疾,但还是有一定的能力,史书记载他曾经跟随康熙亲征葛尔丹且还立过战功,后来也一直从事军事管理职务,说明胤祐的军事统率能力还是非常不错。
  胤祐也因为征葛尔丹立下战功,在众兄弟之中最早被封为贝勒,后来更是晋封为多罗淳郡王,晋封郡王爵位之后,康熙特地任命胤祐为正蓝旗统领,胤祐负责管理正蓝旗满蒙汉三旗军务。
  在康熙晚期,吏治腐败,贪腐成风,而胤祐接手正蓝旗军务之后,开始整顿军务,恪尽其职,诸务毕举,颓风靡习得到了很大改变,可见胤祐是一把军事管理能力的好手。
  雍正继位后,为了安稳人心,特意将在"九子夺嫡"中保持中立,平时还很平易近人的胤祐晋封为淳亲王。
  胤祐由于身体健康不行,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就去世了,正好活了50岁,胤祐去世后,雍正表现的还很悲伤,评价胤祐为"敬谨小心,安分守己",雍正还给胤祐上了谥号为"度"。
  也可以说胤祐的结局也算比较不错,除了去世的有些早之外,同样也是因为身体有残疾没有竞争皇位的资格,再有就是为人谦恭随和,平易近人,所以这样人对于皇位没有威胁,可以得到善终。十二子胤祹:康熙儿子中最为长寿,自幼由苏麻喇姑抚养长大的皇子
  胤祹是康熙第十二子,生母是康熙的定嫔万琉哈氏,定嫔虽然是正黄旗出身,但是家族出身并不高贵,所以在康熙后宫之中地位并不高,胤祹也是生性低调内敛,因此胤祹母子并不是很受康熙重视。
  尽管胤祹母子不受康熙重视和喜爱,但是不耽误他们母子是康熙儿子和后宫嫔妃之中结局最好的一对母子。
  胤祹是康熙所有儿子中寿命最长的儿子,他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才去世,享年78岁,而胤祹的母亲定嫔则更能活,定嫔活了将近100岁,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97岁高龄去世,定嫔也是清代历史上最长寿的妃嫔。
  胤祹生性低调内敛主要是跟他自幼就被康熙交由孝庄太后的丫头苏麻喇姑抚养有很大关系。
  历史上苏麻喇姑比康熙大了40多岁,和孝庄太后差不多大,活了93岁才去世,在康熙时代是一位特殊的皇宫服务人员,她身份虽然只是孝庄太后的陪嫁丫鬟,但是由于她忠于孝庄太后,而且对幼年的康熙有呵护、抚养和教育之恩,所以自幼父母双亡的康熙视其为母亲一般。
  胤祹出生不久正好孝庄太后去世,已经年过70多岁的苏麻喇姑因此深受打击,成天郁郁不乐,康熙为了转移苏麻喇姑的注意力,所以把出生不久的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希望借着胤祹能转移苏麻喇姑对孝庄太后的悲伤之情。
  果然苏麻喇姑由此开始尽心尽力抚养胤祹,由于苏麻喇姑在孝庄太后影响下,非常信奉佛教,所以苏麻喇姑从小就教育胤祹一切随缘,不争不抢,低调内敛。
  正是在苏麻喇姑的尽心教育下,胤祹谨遵苏麻喇姑的教诲,不过问政治,也不参与皇位之争,可以说胤祹的人生是带有佛系的人生。
  胤祹在康熙时期无欲无求,没有太多的表现,所以康熙想封他爵位都没有由头,因此胤祹在康熙时代只被封为固山贝子的爵位。
  不过康熙倒是对胤祹很欣赏,苏麻喇姑在93岁高龄去世时,胤祹以皇子身份坚持要为一生只是孝庄太后陪嫁丫头的苏麻喇姑披麻戴孝守灵得到了康熙许可,康熙由此认为胤祹是至诚至孝之人,对他这种行为大加赞赏。
  不过至诚至孝的人未必要重用,而且这样人也都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实人,因此这样的人在政治场上是吃不开的,也幸亏胤祹是皇子,如果是普通人,也混不进政治圈了。
  老实人在政治场上是混不开的,胤祹在雍正即位后被封为履郡王爵位,但是很快因为胤祹老实,雍正就褫夺了他的郡王爵位,又将他降为贝子。
  即便如此,胤祹还因为小错,将乾隆生母姓氏写错了,被雍正连贝子爵位都剥夺了,降为了护国公。直到雍正后期,胤祹才再度被雍正恢复了履郡王爵位。
  胤祹在康熙和雍正两朝甚至在乾隆时期,大多数时间都是管宗人府的事情和一些礼仪事情,比如王公贵族婚丧嫁娶,不过胤祹倒是主持葬礼比较多,胤祹主持葬礼生涯中最辉煌一幕的就是主持哥哥雍正的葬礼。
  雍正去世后就是由胤祹主持的葬礼,由于胤祹主持葬礼非常让乾隆满意,所以乾隆因为胤祹主持雍正葬礼有功,即位后就册封胤祹为履亲王,命胤祹专职掌管宗人府和礼部事宜。
  乾隆对胤祹母子还是非常不错,后来由于胤祹是乾隆在世的叔叔中最年长的叔叔,所以乾隆下旨胤祹享有御前免跪待遇,还批准他可以乘轿子进入皇宫。
  而且因为胤祹的母亲定嫔太能活,所以乾隆尊其位祖母皇太妃,逢年过节或定嫔过寿,乾隆必定亲自到胤祹府上去问候定嫔。
  乾隆这一生写的几千首诗中还有很多诗是写给胤祹和他的母亲定嫔的诗,可见乾隆对胤祹这位叔叔和皇祖母定嫔还是非常不错。
  胤祹在康熙朝不冷不热,在哥哥雍正朝只能说是马马虎虎,到了乾隆朝才得到了尊重,还算是侄子乾隆对他比较不错了,而且胤祹寿命还很长,所以在康熙的所有儿子中就属胤祹的佛系人生结局最好。十五子胤禑:由雍正生母德妃亲自抚养长大的皇子
  胤禑是康熙的十五子,他和十六子胤禄是同母兄弟,都是康熙的密妃所生,出生之后由雍正的生母德妃抚养。
  按理说胤禑算是由雍正生母德妃抚养长大的皇子,应该和雍正关系比较亲密,但是其实历史上雍正自幼是由孝懿仁皇后抚养到11岁,之后一直是由哥哥胤礽抚养长大,所以雍正与生母德妃关系并不是很亲近。
  而胤禑在康熙在世时年纪还小没有得到封爵,到了雍正时期,雍正并没有因为胤禑是由母亲德妃抚养长大而跟他特别亲近,只封了胤禑一个贝勒爵位,然后就把胤禑派去给康熙守陵。
  在胤禑临死前一年,雍正才封他为愉郡王,雍正九年(1731年)胤禑去世,享年39岁。
  可以说胤禑一生很碌碌无为,父亲康熙没来得及喜欢他时就去世了,而哥哥雍正也不怎么喜欢他,史书对他记载非常少,他本是雍正生母德妃抚养长大,按理说雍正应该与他比较亲近,但是雍正对他却是十分冷淡,从这其中可以看出雍正与生母德妃关系也不是很好,所以雍正对胤禑也不是太好。十六子胤禄:雍正最为喜爱和倚重的三个弟弟之一
  胤禄与胤禑是同母兄弟,但是在雍正朝的待遇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胤禄是雍正最为倚重的三个弟弟之一,雍正最为信任和倚重三个弟弟分别是老十三胤祥、老十七胤礼和老十六胤禄。
  胤禄在雍正朝时期,雍正这些兄弟中待遇和喜爱仅次于老十三和老十七。
  胤禄备受雍正喜爱和信任,主要因为胤禄早在康熙时期就被过继给了康熙的堂兄庄亲王博果铎为子嗣,虽然博果铎比康熙晚死一年,但是康熙在世时就曾经看博果铎没有子嗣让胤禄去伺候博果铎终老,这也就算是将胤禄过继给了博果铎。
  所以胤禄本身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他对雍正的皇位构不成任何威胁,而且胤禄本身为人谦恭,还善于团结兄弟姐妹,胤禄继承博果铎的庄亲王爵位后,对博果铎家族这头的堂兄弟姐妹也是十分关照,而且胤禄在康熙诸子之中也是一个比较能团结兄弟姐妹的人,有好人缘。
  在雍正继位后胤禄的待遇在雍正的众兄弟之中仅次于老十三胤祥和老十七胤礼,雍正临死前诏命胤禄和胤礼为顾命大臣辅佐乾隆。
  在乾隆即位后,胤禄和胤礼都被封为总理王大臣,还获得了御前免跪的待遇,但是在胤礼去世后,乾隆担心胤禄一人没有人能制衡,所以故意炮制了废太子胤礽长子的弘晳逆案,将胤禄牵扯进来,剥夺了胤禄的权力。
  但是整体来说乾隆对胤禄还是比较不错,只是将他的权力收了回来,所以说胤禄也是康熙诸子之中结局比较好的一位。十七子胤礼:雍正众位兄弟之中受信任程度仅次于老十三
  胤礼生母为汉人勤妃,胤礼自幼师从清代大诗人沈德潜,为人斯文谦恭,他深有乃师沈德潜的豁达气度。
  胤礼在"九子夺嫡"时还尚年幼,而且少年时期的胤礼就非常老成持重,他在少年时从不参与政治,也不参与皇权争夺,只是纵情山水,工于书法,还擅长诗词歌赋。
  外加胤礼的母亲勤妃家族没有强大的政治势力,所以知进退,明得失,善于明哲保身,且性格还温和谦恭的胤礼在雍正即位后被封为果亲王,深得雍正喜爱和信任。
  雍正继位后他最信任喜爱和重用的兄弟就是老十三胤祥和老十七胤礼,其次则是老十六胤禄。
  当老十三胤祥因病早逝之后,雍正最为信任和喜爱的弟弟就属老十七胤礼了,可以说老十七接替了当初老十三的位置。
  甚至后来雍正在最后临终时还一再叮嘱乾隆要善待果亲王老十七,对十七叔好一点。果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才。但平日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傥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若因此而损贤王之精神,不能为国家办理政务,则甚为可惜。
  ——《清史稿》
  看看这话,雍正不光让乾隆善待老十七,还担心老十七操劳国事把身体整垮了,步上老十三的后尘,还一再叮嘱老十七切勿操劳,保重身体。
  这都说明了雍正对老十七的信任和关爱,所以历史上雍正和老十七兄弟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
  雍正临终前,将老十七任命为顾命大臣,希望他在自己死后继续辅佐儿子乾隆。
  而乾隆也确实遵照雍正遗嘱,继位后对胤礼是礼遇有加,并且特赐胤禄和胤礼免去入朝跪拜之礼。
  可惜老十七最后还是步了老十三的后尘,乾隆三年(1738年)胤礼因操劳过度去世,享年41岁,他一生无子,乾隆让幼弟六阿哥弘瞻入嗣胤礼,继承了果亲王的爵位。
  胤礼的结局在康熙诸子之中算是非常好的一位了,可惜就是寿命太短。二十子胤祎:除了守陵还是守陵的皇子
  胤祎是康熙的二十子,生母是襄嫔,也是康熙的老来子,"九子夺嫡"时期胤祎还很小也不可能跟着掺乎,所以雍正即位后,胤祎到也没受到政治打击。
  雍正对这个弟弟算是不好不坏,按规矩给他晋升了贝勒,后来雍正命他去给康熙守陵,胤祎不肯去,被雍正盛怒之下降级成了辅国公。
  雍正去世后,乾隆继位后恢复了胤祎的贝勒爵位,但是大侄子乾隆还让这位叔叔去给老爹雍正守陵,胤祎可是见识到了哥哥雍正发怒,所以他也不想惹得侄子在对自己发怒,于是乖乖的就去守护哥哥雍正的清泰陵了。
  可以说胤祎这一生基本就是碌碌无为,专门和守陵挂钩的皇子,雍正派他给老爹康熙守陵,乾隆还派他给雍正守陵,可以说胤祎这一生就是皇家御用守陵人。二十一子胤禧:乾隆的画家小叔叔
  胤禧和侄子乾隆同岁,仅比乾隆大7个月,他也是康熙老来子,生母是庶妃陈氏,没有封号的一位妃嫔,地位也不高。
  胤禧因为年纪小,所以也没资格去争夺皇位,因此他一生之中也是不问政治,寄情于山水之间,擅长书画,尤其善画山水,而且还能写诗文,乾隆曾经称赞这位小叔叔诗赋为清代第一。
  胤禧生性淳朴,虽然贵为皇子,却生活勤俭朴素,很是难得,所以雍正和乾隆父子对他也是十分不错,胤禧在雍正朝被封为贝勒爵位,到了乾隆朝因为乾隆也好诗词书画,叔侄算是趣味相投,所以乾隆因此将胤禧晋封为慎郡王爵位。
  胤禧曾一度为乾隆朝议政大臣,但还是由于胤禧一生无欲无求,不想太过于插手政治,所以胤禧最终还是寄情于山水书画诗词歌赋之中。
  胤禧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去世,享年48岁,乾隆听闻这位小叔叔去世,也是非常悲痛,由于胤禧一生无子,乾隆将儿子永瑢过继给胤禧为孙子,承袭了胤禧的爵位。
  可以说胤禧结局也算是康熙儿子中比较好的一位。二十二子胤祜:史书记录最少的皇子
  胤祜生母为谨嫔,胤祜比侄子乾隆还小了一岁,他的一生事迹史书几乎没什么记载,可以说他是康熙所有儿子中最没有存在感的儿子,只知道他有几个媳妇儿,生了几个儿子,感觉他这一生除了娶媳妇儿生孩子就没做过别的值得记载的事情。
  雍正对他也是不冷不热,按部就班晋爵贝勒就完事,乾隆九年(1744)比乾隆还小一岁的胤祜就去世了,年仅34岁。
  胤祜这一生只能说是还算凑乎,在最是无情帝王家的皇室中没被迫害就算不错,当然也破害不到他,都属于康熙老来子,对雍正皇位没有任何威胁。也可能是在皇家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34岁就早早去世了。二十三子胤祁:最不受乾隆尊重的小叔叔
  胤祁生母是静嫔,康熙老来子,比侄子乾隆还小3岁,胤祁为人轻佻浮躁,雍正时期年纪比较小还无所谓,被雍正晋爵为贝勒,到了乾隆时期因为办事不力各种被大侄子乾隆斥责,可以说他是最不受乾隆尊重的叔叔。
  临死前才被乾隆授予了郡王的虚职,即不拿郡王俸禄,只挂郡王之名。二十四子胤祕:康熙最小的儿子连侄子乾隆都跟着宠爱
  胤祕是康熙最小的儿子,所以受宠爱比较多,雍正对他就很疼爱,外加胤祕生性宽和忠厚,侄子乾隆也是对这位比自己小5岁的叔叔比较厚爱,在乾隆时期胤祕被晋封为诚亲王爵位,也算是康熙最小的这几个儿子之中待遇最好的了。
  所以说还是老幺得宠,老幺只要会来事,性格宽厚一些,不管老爹还是哥哥甚至是大侄子都会宠爱着他。
  胤祕在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去世,享年56岁,结局也算是康熙诸子之中比较好的一位了。写在最后
  康熙的这些没参与九子夺嫡的儿子中要说结局最好,寿命最长最有福气的还得是老十二胤祹,佛系人生给他带来了好的结局,最受雍正重用的是老十七胤礼。
  康熙后面的几位比乾隆还小的儿子,除了最小的胤祕比较享福之外,其他的人都不是很受侄子乾隆尊重。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按照古人来说68岁去世也算是高龄,据考证一生共生育皇子35位,皇女20位。
  在35位皇子中,序齿的只有24位,实际长大成人的仅有20位。
  我们通常所说"九子夺嫡"那么参与储君争夺的皇子就占了几乎一半。
  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康熙生前一共两次大封皇子,风别是康熙三十七年和康熙四十八年,从分封情况多少可以看出一丝诸皇子的地位。
  皇五子:胤祺 ,母亲郭络罗氏就是大名鼎鼎的宜妃 ,康熙非常宠爱,胤祺在康熙四十八年就被封为亲王,在康熙诸子中还是比较有地位的,但是他却并未参与夺嫡,可能与他性格有关,康熙评价他"心性甚善,为人敦厚" 。
  雍正继位后胤祺也没有受到打击,雍正十年去世,谥号"温"也比较能反应他的性格。
  皇六子:胤祚, 和四阿哥胤禛是一母同胞,比胤祯小一岁多,虽然序齿但是五岁夭折,没有机会参加夺嫡。
  皇七子:胤祐 ,母亲是成妃,从记录来看成妃的出身一般,也并不受康熙宠爱,在康熙序齿靠前的皇子的母妃中,成妃是受封最晚的 。胤祐在康熙四十八年受封为多罗郡王,在诸皇子中算是中等水平。
  胤祐在雍正元年晋升为和硕亲王 ,雍正八年去世。一生"敬谨小心,安分守己" 。
  皇十一子:胤禌 ,一岁夭折。
  皇十二子:胤祹 ,母妃定妃万琉哈氏, 但是从小被苏麻喇姑抚养,康熙四十八年被封为贝子,由于苏麻喇姑精心教育的原因,胤祹并未介入皇位争夺。
  值得一提的是胤祹是康熙诸子中最长寿的,直到乾隆二十八年,87岁高龄去世。雍正朝平平淡淡,乾隆继位封为亲王,负责管理礼部和宗人府,乾隆对其非常信任,礼遇有佳。
  皇十五子:胤禑 ,母亲为密嫔(康熙五十七年册封),出身较低没有资格抚养皇子,所以胤禑由德妃抚养,康熙年间没有封爵,直到雍正四年才受封贝勒,被派去给康熙守灵,雍正八年晋封郡王,雍正九年去世。
  皇十六子:胤禄 ,和十五阿哥一母所生,雍正元年被过继给亲王博果铎一支, 继承亲王爵,乾隆继位初期比较受重用任总理事务大臣,食亲王双俸。乾隆三十二年七十三岁高龄去世。
  皇十七子:胤礼 ,纯裕勤妃所生,康熙一朝没有封爵,但是由于一些影视剧,十七阿哥果郡王名声要响亮一些。
  胤礼在雍正朝备受信任,先后被封为郡王,亲王,对比他的出身和特殊的待遇,在"九子夺嫡"中他很可能是胤真的坚定支持者,乾隆三年去世。
  皇十八子: 胤祄,八岁夭折。
  皇十九子: 胤禝,三岁夭折。
  皇二十子: 胤祎,生母为襄嫔,雍正八年才被晋封为贝勒,一生主要工作是为雍正守泰陵,乾隆二十年五十岁去世。
  皇二十一子: 胤禧,喜好书画,雍正十三年被封为郡王,乾隆二十三年去世。
  皇二十二子: 胤祜,谨嫔所生,雍正十二年封为多罗贝勒,乾隆九年病逝。
  皇二十三子: 胤祁,雍正八年第一次被册封为镇国公,雍正十三年被封多多罗贝勒,乾隆四十九年直到死前一年才获得了郡王的虚衔,仅挂名不拿俸。
  皇二十四子: 胤秘,康熙序齿皇子中最小的儿子,康熙六十多岁老来得子,比乾隆还小五岁,雍正十一年和弘历,弘昼同时被册封为亲王。乾隆三十八年去世。
  康熙皇帝一生中有三十五个儿子,由于康熙皇帝在位时间很长,导致自己的这些儿子全部都是羽翼丰满,对皇位最终的归属都表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其中最令人震惊的就是九龙夺嫡事件,这件事情最终因四阿哥登上皇位结束。
  他对没有参加党争的弟兄都是非常仁慈的,但只要当初与自己争夺过皇位,那么下场是很凄惨的。
  大阿哥胤褆、与二阿哥胤礽刚开始争的你死我活,不过当时二阿哥已然贵为太子,不过由于品行问题被康熙两立两废,渐渐的退出了夺嫡的视野中。
  不过就算其没有登基的可能性,自己在被囚禁的地方,还自认为是太子,患了很严重的失心疯,最终在雍正登上皇位后不久,病死在监狱中。当时大阿哥自认为皇位就是自己的,别人根本没有一点机会,此时又出了一个八阿哥胤禩,大阿哥的实力渐渐的被其蚕食,所以准备发动最后一攻定高低的时候。
  不料八阿哥提前动手,在皇帝的面前告发他,私自采购武器,私养大量府兵。导致直接被下大狱。
  八阿哥认为自己的位置已然稳固了,但一直深藏不露的四阿哥出来与其相争。八阿哥刚开始对他与自己的争斗原本不放在眼里,原因是当时朝廷上很多人都是支持自己的。
  但有两位重量级的大臣是支持四阿哥的,八爷党的几位王爷只能看着干着急,看着四阿哥一步一步的登上皇位,最终来清算自己。雍正是一位赏罚分明的皇帝,登上皇位后,对于曾经有过对自己不利的皇子,全部诛杀、囚禁。根本不给一点还手的机会。
  但如果没有帮助过自己,也没有参与过夺嫡事件的皇子,他是可以让这些人享受荣华富贵一生的。大阿哥一直被康熙囚禁,雍正并没有对狱中的大哥下毒手,他在雍正十二年的时候病死。
  二阿哥也是被康熙囚禁,在雍正二年的时候病死,死因是由于自己的失心疯。
  三阿哥虽然参与了党政,当时是支持八爷的但由于其早早退出,雍正只是让其去守护康熙的陵墓,后病死。
  五阿哥并没有参加过党政,所以被封王,后死于雍正十年,但并未受过苦。
  六阿哥在五岁的时候病死。
  七阿哥是一位统领过兵马的王爷,不过由于打仗时期的受了重伤,无法参加夺嫡。不过让雍正封为亲王,荣华富贵一生享用不尽,死于雍正十年。
  八阿哥夺嫡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八爷党的头号首领,在雍正四年病死不过在死前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九阿哥、十阿哥八爷党的忠实拥护者,被雍正清算,全部死于监狱之中。
  十一阿哥并未活到雍正登基时期。
  十二阿哥活到了乾隆时期,到了八十岁的高龄去世。
  十三阿哥是唯一支持雍正的,被封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可惜的是在雍正八年病死。
  十四阿哥自成一派在雍正时期一直被囚禁,乾隆时期被释放,不久后病死。
  十五阿哥被派到景陵,死于雍正十九年。
  十六阿哥在乾隆三十年去世。
  十七阿哥在乾隆六年去世。
  十八阿哥于幼年去世。
  十九阿哥于幼年去世。
  除去上文中列举出的阿哥,剩下的大多都是乳臭未干的孩子,并不会威胁到雍正的地位,所以都很好的活了下去。
  雍正对待没有参加当初夺嫡的兄弟,都是采取怀柔政策,都对他们不错,总的来说就一句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九子夺嫡?好家伙,但凡是个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的,也是,咱现在的导演三分之一的去拍神剧了,剩下三分之二全挤到清朝后宫里头,玩权利游戏去了。
  一帮子老少爷们啥也不干,要不斗鸡眼似的盯着皇位,要不穷凶极恶的跟着一个女人屁股后头跑,什么阿哥,王爷的,当然还有太子老爷和皇帝就为博美人一笑,啥正事都不干。
  康熙,雍正和乾隆这祖孙三代的那点子事都快嚼烂了,所以您要说不知道九子夺嫡,多新鲜啊,
  大家伙也知道康熙这人,寿命不仅长,这儿子女儿也是一大堆,那么参与九子夺嫡就那几个人,其余的人都那去了?今个咱就这档子事和大家伙聊上一聊。
  根据考证,康熙这辈子生下的皇子有三十五个,这皇女有二十个。
  毕竟后宫佳丽三千,算不得啥,他娶姐妹花都能娶四对,子女多也正常。
  但这些个子女也不是个个都能养活的,35个皇子能活到上玉牒的也只有24个。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啥是玉牒?"
  这其实就是家谱,谁让人家是皇家呢?所以叫的文雅一点,要知道皇帝家他也不是一生下来这就能上家谱,人家每十年修一次,这十年里头生下来,还能熬到修家谱这时间点上,这皇子就能留下字号,没熬到,这就不算。
  而这24个上了家谱,但能够长成大人的也就20个,您瞅瞅这折损率有多高,这大约只有五成的概率。
  至于皇女?还是算了吧,有没有都一样。
  而这九子夺嫡都快打出脑浆子的事,参与其中的也差不多有一半吧。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然后就是老八,老九,老十,接着就是老十三和老十四。
  以上这哥几个,那都是跟着康熙后边历练出来的,能力是个顶个的出息,这要是把这哥几个搁到清朝后边的皇帝堆里,那都是个顶个的人才啊,什么道光啦,咸丰啦,这都差一截,没辙啊,要怪也只能怪康熙自己喽!那么这剩下的一半没参与其中的是咋回事呢?咱一个个的给大家伙说道说道。
  首先是这老五,叫胤祺,能力也有,跟着康熙出征过噶尔丹,打小就被养在太后的宫里。
  再有就是他的母亲是宜妃,康熙早期的宠妃之一,地位那也是杠杠的,要知道老九,就那个老八集团的钱袋子,这是老五的亲弟弟。
  您要说光这段经历和背景,老五其实也是有往九子夺嫡的人堆里凑的能力,但这人好死不死的就是不乐意,这兴许和他性格有关系,按照康熙的说法心性甚善,为人淳厚。
  要俺说,善不善的不知道,毕竟能在雍正的手底下活到自然死亡,没有点能力,那绝对是说不过去的。
  接着是老六,这孩子是雍正的亲弟弟,上了家谱,但没活到成年,啥夺嫡不夺嫡的就没有看到。
  下来就是老七,这孩子有没有能力不知道,毕竟史书上的笔墨对他描述也不多,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母亲成妃不行。
  首先娘家人就撑不起场面,按照官面上的话就是出生一般,康熙也不怎么喜欢她,属于娶的最早一波人,但受封却是最晚的一波。
  您就说吧,连康熙的法眼都没入,哪有那资格挤进九子夺嫡里头?康熙给的封号也就是个多罗郡王,这封号一瞅就差那么个意思。
  他自己也是个明白,就没有凑那个热闹,好歹在雍正的手上混了个和硕亲王,算是扳回一局。
  老十一,上了家谱,但一岁就死了。
  老十二,胤祹,母亲定妃,出生包衣辛者库,就这身份更加低了,包衣这就是家养的奴才,上不了台面,康熙可是讲究出生门第的人。
  再有就是老十二打小就丢给了苏麻喇姑抚养,咋说呢?虽然康熙对待苏麻喇姑很好,这都比的上自己的奶奶了,但终究是个下人,这么改换门庭的抚养,其实算是一早就打消了老十二所有的念头。
  根基都不再了,还想啥呢?安安静静的当个吃瓜群众,还能落个好不是。
  老十五,母亲密妃,他母亲是汉军旗人,就这身份一出生就比别人低一等,您感觉他有希望吗?不能够啊!身份低了,要是满人的身份,这还有那么个意思,毕竟他母亲密妃那也是深得康熙的恩宠,一口气就给康熙生了三个娃,十五,十六,十八都是这位生的,要是没有那么恩宠,也不会生的那么频繁不是。
  但先天差那么一点,再加上康熙也没有怎么带他历练过,亲近就谈不上了,而且在康熙年间他就没有捞到啥封爵,到了雍正手上才有了个贝勒头衔。
  所以康熙连入门的票都没给他,您感觉他有那资格吗?
  老十六,这位比他哥哥要强点,能力有,但同样在康熙时期没咋被重用,到了雍正的时候被过继了一下,给人家亲王博果铎一家当儿子去了。
  老十七,电视剧里面有名的果郡王,真实的情况,康熙没瞧上这孩子,压根就没有啥封爵,这就是被影视剧抄起来的一个人物。
  这可是雍正铁杆的粉丝,所以在雍正手里头,他还过的去,最后也被封了个亲王。
  老十八和老十九这都夭折了,上了家谱,没长大。
  从老二十开始到二十四结束,这年龄都太小了,入不得法眼,跟那几个鬼精鬼精的哥哥们比,压根就不是一盘菜,上不得台面,蹲在哪里瞅着就成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齐国第15位君主在位42年,他知人善任,重用管仲,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扯出"尊王攘夷"的大旗,联合诸侯,南攻北战,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可这样一位雄心不已的霸主,在晚年重病之际,其五子却忙于争夺大位,致齐桓公活活饿死,死后60多天无人问津,导致尸体生蛆。晚年的康熙目睹皇子们对争夺储君之位也暗流涌动,每每虑及齐桓公的下场,康熙也不禁心有余悸,担心自己身后也会发生血腥的夺嫡大战。事实不幸被康熙言中,康熙晚年就发生了"九子夺嫡",把康熙搞得焦头烂额。
  康熙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同时也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皇帝。他在13岁时生育了第一个儿子承瑞,在64岁时还诞下幼子胤褑。康熙一生共生育了55名子女,其中皇子35人,女儿20人。在这35位皇子中,又有15位皇子未成年就早夭,所以长大成人的只有20位皇子。
  九子夺嫡大约发生在康熙四十八年(1708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也就是从皇太子胤礽木兰围场被废到雍正帝继位十余年的时间。在这长达十多年的夺嫡大战中,共有九位皇子卷入其中,分别是:皇长子胤禔、皇二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三子胤祥和皇十四子胤禵。在太子胤礽二度被废后,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成为皇位的有力争夺者,其中皇十三子胤祥依附于胤禛,而胤禟、胤䄉和胤禵则是八爷党成员。韬光养晦、忍而不发的胤禛取得帝位后,参与夺嫡的皇子们除了胤禛的铁杆胤祥外,其余皇子们的结局都很惨的。除了胤䄉和胤禵在雍正朝被囚,直到乾隆朝才恢复自由外,其余参与夺嫡的皇子们均在雍正朝被幽禁至死。那么还有11位皇子没有参与夺嫡,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
  皇五子胤祺生性纯厚、为人乐善,并未参与夺嫡。胤祺生于康熙十八年,只比雍正皇帝小一岁。他的母亲是康熙的宜妃郭络罗氏,宜妃共生育三子,其余二子分别为皇九子胤禟和皇十一子胤禌。
  康熙皇帝对胤祺的仁厚深为赞许,在康熙四十八年时便把胤祺晋封和硕恒亲王。由于胤祺并未参与夺嫡而得以善终,他在雍正十年的病逝,终年54岁。因他性情平和,雍正为他赠谥为"温"。而他的同母弟皇九子胤禟因是八爷党,被雍正圈禁致死。
  皇七子胤祐生于康熙十九年,比雍正帝小两岁,他的母亲是成妃戴佳氏,是康熙品阶较低的庶妃。胤祐生性谨慎小心,安于现状,对皇位从无非份之想。他在康熙年间,最高爵位为郡王,雍正继位后,把这位勤勉军务,对自己毫无威胁的七弟晋封为和硕淳亲王。雍正八年,胤祐去世,终年51岁。
  皇十二子胤祹,其母为定妃,后由苏麻喇姑抚养。他在二十五岁时与胤禟同封为固山贝子,雍正继位后晋封多罗履郡王,后因事降爵,先降回到贝子爵位,又降到奉恩镇国公。雍正八年的时候,胤祹又恢复郡王爵位。乾隆继位后,胤祹晋封为和硕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胤祹辞世,终年77岁。
  皇十五子胤禑,生母为庶妃顺懿密妃,胤禑出生后便由雍正的生母德妃抚养。雍正四年的时候,胤禑晋封贝勒,后奉命赴景陵守陵,晋封郡王。雍正九年辞世,终年39岁。
  皇十六子胤禄,他的生母也是顺懿密妃,他和皇十五子胤禑是同母兄弟。他在雍正元年的时候,继嗣庄亲王博果铎,承袭了亲王爵位。乾隆继位后,胤禄深受器重,任总理事务大臣。但在乾隆四年的时候,胤禄因受废太子胤礽之子理亲王弘暂谋反案牵连,被罢免都统。后又复出任议政大臣。乾隆三十二年,胤禄去世,时年73岁。
  皇十七子胤礼,生母为汉人纯裕勤妃陈氏。雍正元年晋封为果郡王,五年后又晋封为亲王,掌管工部、户部等,深为雍正倚重。雍正临终之际,胤礼受命辅政。乾隆三年,胤礼辞世,因身后无子,雍正第六子弘曕继嗣为后。
  皇二十子胤祎,生母为庶妃高氏。21岁时,胤祎被雍正封为固山贝子,四年后晋封多罗贝勒。雍正十二年,雍正两次指派胤祎祭陵而胤祎不从,被雍正连降三级,降爵至辅国公。乾隆继位后,胤袆被恢复贝勒爵,并受命为雍正守陵。乾隆二十年,50岁的胤祎辞世。
  皇二十一子胤禧,生母为庶妃陈氏。康熙去世的时候,胤禧只有12岁。他虽出生皇家,却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寄情书画。雍正年间晋贝子、贝勒。23岁时随同胤礼协办满洲都统事务。乾隆继位后,胤禧晋郡王。乾隆二十三年,48岁的胤禧病故,卒谥"靖"。
  皇二十二子胤祜,生母为谨妃。雍正年间晋贝子、贝勒,乾隆九年病故,年34岁。
  皇二十三子胤祁,生母为石氏。雍正八年封镇国公,后晋贝勒。乾隆四十九年晋郡王,次年,胤祁病逝,终年73岁。
  皇二十四子胤秘,生母为陈氏。康熙去世的时候,胤秘只有6岁。雍正对这个小兄弟很厚爱,在胤秘不到二十岁时,就便雍正晋封为和硕諴亲王。胤秘25岁时,被乾隆任命为镶白旗蒙古都统。乾隆三十八年,胤秘去世,年58岁。
  从以上雍正各位弟兄们最终的结局我们不难看出,雍正作为一个雷霆万钧的铁面君王,爱憎分明,对威胁他帝位的政敌毫不手软,无情打击;对对他毫无威胁的小兄弟们,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康熙续齿的儿子有24人,除去参加九子夺嫡的9个儿子。未参加争储的儿子就是15人。这15名皇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康熙时期夭折的皇子(四人);
  雍正时期病死的皇子(三人);
  乾隆时期病死的皇子(八人)。
  康熙时期夭折的皇子(四人)
  四名夭折的皇子分别是:六阿哥胤祚、十一阿哥胤禌、十八阿哥胤祄、十九阿哥胤谡。
  其中六阿哥是雍正的同母弟;十一阿哥是九阿哥的同母弟。这四人死因不详,不知道是不是死于宫廷斗争,反正都没有活到成年。
  雍正时期病死的皇子(三人)
  三人分别是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十五阿哥胤禑。
  五阿哥胤祺——病死(53岁)
  五阿哥胤祺因为从小被仁宪皇太后抚养,因而性格与其他阿哥都不一样。仁宪皇太后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蒙古族。她跟孝庄一样,都极其讨厌汉文化。这也就导致五阿哥胤祺在九岁时还看不懂汉字。在当时,不懂汉字就不能参政。康熙也知道他的文化水平低,便很少给他安排差事。所以,这也养成了胤祺比较佛系的性格。康熙和雍正对他都很放心,这样的人不惹事。
  雍正十年,五阿哥胤祺病故。雍正对他的评价非常好: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
  历史上的胤祺是病死的,估计被气病的可能性很大。亲弟弟九阿哥胤禟是雍正的眼中钉,生母宜妃又是个不知死活的玩意。胤祺就算什么都没做,也还是会遭人怀疑。晚年活的很小心谨慎,就怕跟老九沾上关系。
  七阿哥胤祐——病死(51岁)
  七阿哥胤祐没有参与夺嫡,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的身体有残疾(但是史书上并未记载他身体的哪个部位有残疾);二是他的生母身份非常低,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被封为成妃(比八阿哥的生母低位还要低)。
  雍正八年,七阿哥胤祐病逝。雍正对他的评价也非常好:恪尽其职,诸务毕举。敬谨小心,安分守己。
  意思就是做人很有分寸,不像八阿哥胤禩那种人,明明自己的生母地位也很低,没有当皇帝的命,却总在操当皇帝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七阿哥胤祐的长子弘曙在康熙晚年曾经随十四阿哥胤禵一同西征。因而被雍正贴上了胤禵死党的标签。雍正在解决了八爷党之后,弘曙也被下旨革除世子爵位。不知道胤祐的死,跟弘曙有没有关系?
  十五阿哥胤禑——病死(49岁)
  关于十五阿哥的记载不多,只知道他是汉人嫔妃所生。母妃是汉旗,身份不高,争储的希望几乎为零。但是十五阿哥年幼时,是交给德妃抚养的(德妃是雍正的生母)。所以十五阿哥跟雍正的关系还可以。
  雍正九年,十五阿哥胤禑病逝。雍正亲自给他上的谥号是【恪】。
  我查了一下,按照谥法的解释,恪是『温恭朝夕』的意思。温恭朝夕取自于《诗经·商颂·那 》一文,其中有一句叫『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意思是,早晚温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见诚笃。这也是对人很好的评价了。
  小结:五阿哥、七阿哥、十五阿哥都属于温文尔雅,与世不争的一类人。他们对雍正的政策没有意见,对雍正的皇位没有威胁。最后的评价也都比较高。
  乾隆时期病死的皇子(八人)
  这八名皇子按照年龄,还可以分为年长、年幼两类。
  其中年长皇子有三人:十二阿哥胤祹、十六阿哥胤俸禄、十七阿哥胤礼;
  另外年幼皇子有五人:二十阿哥胤祎、二十一阿哥胤禧、二十二阿哥胤祜、二十三阿哥胤祁、二十四胤祕。
  十二阿哥胤祹——病死(78岁)
  十二阿哥胤祹是康熙所有儿子中,活的最长寿的。不仅他很能活,他的生母定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妃嫔,活了97岁!
  据说定妃对胤祹管教很严,胤祹有好几次也想参与夺嫡之争,但每次都会被定妃拦下来。最后胤祹能如此长寿,跟定妃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其次,胤祹的抚养人苏麻喇姑对他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位老奶奶的谆谆教导之下,胤祹的性格也比较偏佛系。懂得明哲保身,得之不骄,失之不躁。
  虽然他的一生起起落落,被雍正屡次找茬削减爵位。郡王降为贝子,贝子再降到镇国公。但是他的心态还是很好的,一直活的很洒脱。乾隆继位后,晋封他为和硕履亲王后,也没有表现的很嘚瑟,而是泰然处之。这说明,心态好的人长寿。
  十六阿哥胤禄——病死(73岁)
  十六阿哥是十五阿哥的同母弟,也是汉人王密妃所生。康熙在位时,被其它阿哥戏谑为"十六聋"。意思是耳朵不好使,经常听错话,经常的犯糊涂。(应该是明哲保身)
  在九子夺嫡中,十六阿哥表面上不支持任何一方,但实际上应该支持雍正的。理由是雍正继位后,对他的恩赏非常高!让他直继承了庄亲王的爵位。庄亲王有好几个侄子,但都不得袭爵,让胤禄捡了大便宜。
  别小看胤禄的庄亲王爵位,这可是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世袭罔替。
  (电视剧中的十六阿哥)
  乾隆继位后,胤禄继续委以重用,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后来可能是心态有点飘了,卷入了弘晳逆案,被乾隆给削了权。但最后也是善终,活了七十多岁才病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会站队才是最重要的!)
  十七阿哥胤礼——(42岁)
  十七阿哥胤礼也是王密妃所生,十五和十六阿哥的同母弟弟。话说这个王密妃挺厉害的,生的三个儿子,一个承袭铁帽子亲王,一个被封为亲王,一个封郡王。要论康熙妃嫔中的最大赢家,我估计非王密妃莫属了。
  很多人说,怀疑十七阿哥是四爷党,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值得怀疑的。
  雍正二年八月,雍正发上谕给宗人府:着加怡亲王俸银一万两,果郡王着照亲王给与俸银俸米。
  意思是说,老十三享受亲王双俸待遇,十七阿哥身为郡王,却能享受亲王的待遇。别的阿哥都可没有这待遇,唯独老十三和十七阿哥有这种加恩。这要不是四爷党就是见鬼了……
  (十七阿哥亲自画的雍正像)
  雍正六年,胤礼封亲王。乾隆继位后,又再次下旨,恩准胤礼"永赐与亲王双俸"。也就是说胤礼一家,哪怕以后降爵不是亲王了,亲王的待遇也仍然不变。
  不过,后来乾隆还是跟他翻脸了,找借口削了胤禄和胤礼的权。我估计乾隆可能只是想敲打敲打一下胤禄和胤礼,没想到居然就把胤礼给郁闷死了。这就让乾隆太尴尬了,不仅亲临胤礼的丧事。还把自己的六弟弘曕,过继给了果亲王一脉为嗣,承袭果亲王爵位。(胤礼没有儿子)
  胤礼和胤禄一样,因为会站队,下场都还是比较好的。
  二十阿哥胤祎——病死(50岁)
  二十阿哥胤祎属于年幼皇子,雍正四年才封为贝子,雍正八年封贝勒,这就是他的最高爵位了。(终生未能封王)
  胤祎的性格比较二逼,曾两次以生病为理由抗旨,拒绝雍正派他去祭陵决定。因而爵位一降再降,由贝勒连降三级至辅国公。降爵都还是次要的,雍正驾崩后,胤祎被人告知,大行皇帝有遗命,胤祎没有资格殿内给雍正的遗体行礼。让他在现场尴尬的要死……
  后来还是乾隆降旨,令胤祎可进殿行礼,同时恢复其贝勒爵,并令他前往守泰陵。乾隆在谕旨中说:公胤祎乃皇考之弟,有服劳奉事之义,著晋封为贝勒,令其前往守陵……
  大意是,不是看在你是我叔叔的份上,这个贝勒爵位也不会给你。现在让你去守陵,是你身为皇族的义务,别给脸不要脸。当然了,胤祎的性格虽然二了点,但最后也是善终。
  二十一阿哥胤禧——病死(48岁)
  年幼皇子中排第二,胤禧的年龄与乾隆和弘昼相仿,只比乾隆大半岁。因此,胤禧虽然名义上是雍正的弟弟。但实际上,雍正把他当儿子看。按照惯例,雍正给他封了贝勒爵位,后来还晋封为郡王。
  与二十阿哥胤祎不同。胤禧为人低调,且文化造诣很高,雍正和乾隆两父子都很欣赏他。虽然没有封亲王,但是仕途很顺利。并且在他死后,乾隆将自己的儿子,皇六子永瑢过继给他为孙,封贝勒,后来封郡王,再封亲王。(胤禧也没有儿子)
  二十二阿哥胤祜——病死(34岁)
  众多小阿哥中比较不出众的一位,比乾隆还小几个月。最高爵位只是贝勒……
  后病死,应该是善终。
  二十三阿哥胤祁——病死(72岁 )
  二十三阿哥胤祁也是出身比较低的皇子,但是他的心态绝对是所有皇子中最好的!
  雍正在位时,按例给他封了贝勒。但在乾隆十九年,因事故,又把他的爵位从贝勒连降两级到了镇国公。此后三十多年,胤祁的爵位一直都是镇国公。他是康熙儿子中,爵位最低的一个。
  胤祁68岁时,乾隆念他年纪大了,才把他的爵位往上提了一级,晋封为贝子。
  胤祁70岁时,乾隆念他年纪大了,才重新将他的爵位恢复为贝勒。
  胤祁72岁时,乾隆念他年纪大了,才给他加郡王虚衔。
  虚衔,即不拿郡王食俸,还是贝勒待遇。而且胤祁也不是真正的郡王,他没有王号。同时他的儿子继承爵位时,只是贝子爵位。
  胤祁的一生很平淡,年轻时被乾隆削了他的爵位,年逾七十才给他恢复。虽然是圣祖康熙的儿子,但貌似也没人拿他当根蒜。不过,胤祁还是有亮点的:他是康熙儿子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二十四阿哥胤祕——(58岁)
  康熙最小的儿子,比乾隆小五岁,比弘昼也小四岁。名义上是乾隆的叔叔,实际上乾隆待他如弟弟一般。
  我怀疑胤祕多半也是四爷党,或者曾经有恩于雍正。因为,在胤祕18岁的时候,雍正下旨册封他为和硕诚亲王。而且胤祕是跟乾隆和弘昼同时册封的。乾隆和弘昼都是雍正的儿子,册封亲王很正常。胤祕凭什么?
  对比一下二十二阿哥胤祜和二十三阿哥胤祁的贝勒待遇,胤祕的爵位简直高的没天理了!
  (电视剧中的胤祕)
  比较搞笑的是,康熙皇帝去世时,胤祕只有七岁。他的成人礼是雍正帮他主持的;而他的册封礼和拜师礼都是乾隆主持的。乾隆名义上是他的侄子,实则更像哥哥。
  胤祕的亮点在于,他是年幼皇子中唯一一个封亲王的。他最后也是善终。
  总结:总的来说,未参与夺嫡的皇子下场都比较好。尤其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二十四阿哥的待遇最高。其次,十二阿哥和二十三阿哥的心态好,也活的很长寿。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69岁驾崩,在位61年,14岁时有了第一个儿子,65岁时还有了最后一个儿子,只不过,第一个儿子和最后一个儿子都早夭了。怎么样?意不意外?可以说康熙从14岁——65岁这段时间一直在不停的造人。
  那么康熙一生育有多少子女呢?答案是35个儿子,20个女儿!不得不说是真的能生啊,在这35个儿子中间,序齿的有24个,但是长大成人的却只有20个,参与夺嫡的有9个儿子占了将近半数之多,都是年长的儿子,剩下的11个要么是自身原因要么是年龄太小没有机会参与。
  康熙对皇子的教育十分重视,所以儿子们都是非常优秀的,而且康熙为了锻炼儿子们还给他们分配了差事,再加上康熙在位时间太长,太子胤礽就比较尴尬,先后两次被废,这才有了大家所熟知的"九子夺嫡"!
  参与九子夺嫡的9个阿哥分别是:大阿哥胤禔(被康熙终身圈禁直至去世),废太子胤礽(被康熙终身圈禁于咸安宫直至去世),三阿哥胤祉(被雍正幽禁于景山永安亭直至去世),四阿哥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八阿哥胤禩(被雍正圈禁致死),九阿哥胤禟(被雍正圈禁致死),十阿哥胤䄉(被雍正圈禁,乾隆时释放),十三阿哥胤祥(雍正最重用的兄弟,封铁帽子王),十四阿哥胤禵(雍正胞弟,被雍正幽禁,乾隆时释放)。
  参与夺嫡的除了十三阿哥胤祥受雍正重用之外,其他结果都不咋地,可见参与夺嫡一旦身陷其中,过程异常惨烈不说,想做个富家翁都难呐!下面我来说说其他没有参与夺嫡的阿哥们的结局如何!五阿哥胤祺
  胤祺的生母是我们所熟知的宜妃,九阿哥胤禟一母同胞的哥哥,生于康熙十八年,胤祺性格温和,宽以待人,不像他生母宜妃那样仗着康熙的宠爱在后宫中嚣张跋扈,也不像他弟弟胤禟那样热衷于夺嫡,事实上胤祺的这种性格与扶养他的人是分不开的。
  胤祺自幼是由顺治的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也就是仁宪太后抚养长大(胤祺的皇祖母),因为宜妃郭络罗氏生他的时候位份较低还不是四大妃之一呢,所以没有资格扶养皇子,胤祺在慈祥的皇祖母仁宪太后身边自幼就培养出了温和宽厚的性格,正是仁宪太后的悉心教导,使的胤祺自幼就没有夺嫡野心,从而远离了政治纷争,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胤祺跟着康熙征战过噶尔丹,他统领正黄旗立有战功,但在征战过程中负过伤,身上留有残疾,这也是他没有参与夺嫡的一个原因吧,外加胤祺自幼由皇祖母扶养长大,所以他在康熙诸皇子中间,汉文化程度比较糟糕,按我们现在的话来说算是半文盲水平吧,胤祺在康熙四十八年晋封恒亲王。
  胤祺为人不争不抢,乐善好施,是个老好人,这也是他能善终的原因所在,康熙评价他他"心性甚善,为人敦厚"!就连为人刻薄的雍正对他评价也很高:"秉性温和,持躬谦谨,有乐善好施之风"!雍正十年胤祺因病去世,享年54岁,雍正以亲王礼将厚葬,谥号"温",谥号也正是对胤祺性格最好的诠释!六阿哥胤祚
  生母德妃乌雅氏,雍正的弟弟,五岁时夭折,所以压根就没有机会参与夺嫡!七阿哥胤佑
  胤佑生母成妃戴佳氏,《清史稿》记载胤佑出生时就有残疾,但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个部位,这首先就让失去了继位的资格,再加上他的生母位份太低,虽然进宫早,但一直是嫔位,直到五十多岁,胤佑成年后才晋为妃,这也导致胤佑没有自立之本,毕竟娘家人的势力在后宫争夺中很重要!
  所以说胤佑虽然是年长阿哥,但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无福承位,他也是早早看出了自身的不足,所以并没跟"九子夺嫡"中的几个哥哥弟弟们掺和到一起,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他也得了一个善终的结局,康熙时期他被封为淳郡王,雍正登基后一方面打击异己,另一方面为了展示其宽厚,所以讲胤佑晋封为淳亲王,雍正对胤佑的评价是:"恪尽其职,诸务毕举,敬谨小心,安分守己。 " 胤祐在雍正八年去世,享年51岁。十一阿哥胤禌
  这位阿哥没啥可说的,因为他虽然有玉蝶,但一岁的时候就夭折了。十二阿哥胤祹
  胤祹是康熙众多儿子中最长寿的阿哥,他也是康熙最佛系的一个儿子,这与扶养他长的清廷最特殊的宫女苏麻喇姑有着莫大的关系,苏麻喇姑是孝庄皇太后的陪嫁侍女,她对幼年的康熙呵护有加,在康熙出天花时,一直无微不至的照顾。
  康熙八岁登基时,苏麻喇姑已经四十多岁了,她跟孝庄皇太后年龄差不多的,所以根本不可能像《康熙王朝》中说的那样爱上康熙,她是康熙的启蒙老师,康熙对她极为尊重!
  胤祹生母定嫔万琉哈氏,位份较低,胤祹出生后不久,正赶上孝庄皇太后去世,苏麻喇姑非常伤心,为了替苏麻喇姑排解忧闷讲胤祹交给苏麻喇姑抚养。让一个宫女抚养皇子,这说明康熙对苏麻喇姑的信任和重视,苏麻喇姑对于康熙帝的安排非常感激,为了报答康熙,她将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了胤祹身上,胤祹对她也十分孝顺尊敬,称她为"阿扎姑", "阿扎"即母亲,阿扎姑相当于"母姑"的意思。
  在苏麻喇姑悉心调教下,胤祹自幼就有着佛系的人生观,表现得十分低调。在康熙末年,他深受玄烨的信任,一向独来独往,没有参与夺嫡,不受其他皇子拉拢,只专注于书画和康熙交代的事务。
  苏麻喇姑去世后,胤祹悲痛欲绝,为苏麻喇姑守灵、供饭、诵经百日,有清廷,为宫女办丧事,是没有皇子供饭、诵经的先例的,但是康熙深知胤祹的心意和他对苏麻喇姑对感情,不但允许了这样的事而且还非常欣慰。
  雍正之初封胤祹为履郡王,但对于胤祹这样佛系的人,雍正也猜忌过,不久就降胤祹为贝子,后来又降为镇国公。而胤祹因为性格原因表现的宠辱不惊,与世无争,之后没多久,雍正再度封他履郡王,算是过了雍正的考验期。乾隆继位后,胤祹被晋封为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胤祹去世,享年77岁,在康熙所有的儿子中胤祹是最长寿的一个,这与苏麻喇姑的扶养关系很大。十五阿哥胤禑
  十五阿哥胤禑史书记载只有寥寥数笔,生母密嫔,位份较低,所以胤禑正是由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抚养长大,雍正继位之后给了他一个贝勒的爵位,便派他去守皇陵了,按理说胤禑是由雍正生母德妃扶养长大,应该和雍正关系不错,但情况正好相反,雍正并不怎么待见这个弟弟,就连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老十四都不怎么待见,何况胤禑呢,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雍正和生母乌雅氏关系不睦,因为雍正自由是佟佳氏扶养长大,跟生母并不亲近,乌雅氏更偏向小儿子胤禵。胤禑一直在守皇陵,雍正八年晋封郡王,雍正九年去世,享年39岁。十六阿哥胤禄
  胤禄和胤禑是同一个妈生的,但是胤禄的待遇却要好的多喽,是除了老十三和老十七之外最受雍正重用的兄弟之一,也是雍正的托孤大臣之一。
  胤禄被康熙过继给了堂兄庄亲王博果铎为子嗣,所以胤禄从一开始就没有继位的机会,只有承袭亲王的份,这也是雍正能重用他的一大原因,因为他对皇位没有任何威胁,而且胤禄这小子比较会来事,跟兄弟们都处的不错。雍正临终前还特意下诏他和老十七胤礼为顾命大臣辅佐乾隆。乾隆初期胤禄还比较受重用,后来胤禄牵扯到"弘晳逆案"中,最后被乾隆剥夺了权利,没有其他处罚,享年73岁。十七阿哥胤礼
  十七阿哥胤礼是除了十三阿哥胤祥之外最为雍正倚重的兄弟。胤礼没有参与夺嫡,首先他年龄小,其次他生母是陈氏出身卑微。胤礼从小醉心佛法,喜欢研读佛经,很少参与政事,与十三阿哥胤祥交情甚好,康熙时期没有任何爵位雍正即位后胤祥保荐胤礼说他"居心端方,乃忠君亲上、深明大义之人",雍正决定对胤礼特加任用!雍正先让胤礼办了一些事之后,胤礼都出色的完成了,之后胤礼奉命管理理藩院。
  雍正对胤礼非常的信任与支持,先后又让他管理工部和户部,并在雍正六年晋封胤礼为果亲王,在雍正八年,怡亲王胤祥去世后,胤礼成为了雍正最为信任何倚仗的兄弟。雍正去世前,胤礼被雍正委以顾命重任,成为雍正的托孤重臣。
  雍正还特意交代乾隆要照顾好胤礼"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才,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乾隆登基后,胤礼奉命总理事务,并且获得乾隆的不断封赏和极高礼仪待遇。乾隆三年胤礼去世,享年41岁,胤礼一生并无子嗣,所以乾隆让幼弟六阿哥弘瞻(圆明园阿哥)入嗣胤礼,承袭了果亲王的爵位。十八阿哥胤祄
  比较靠后的阿哥,八岁夭折,所以没有机会参与!十九阿哥胤谡
  同上,三岁夭折!二十阿哥胤祎
  胤祎生母襄嫔,他是在康熙55岁时所生,他只不过比乾隆大了5岁而已,雍正继位后晋他贝勒,之后雍正派他去给康熙守陵,胤祎不大愿意,雍正盛怒之下降他为辅国公。雍正去世后,乾隆继位后恢复了胤祎的贝勒爵位,但乾隆又让他给雍正守陵去了,胤祎这会乖乖的去了,可以说他是皇子里的职业守陵人,享年50岁!二十一阿哥胤禧
  胤禧生母陈氏,是一位没有封号的妃嫔,胤禧和侄子乾隆同岁,只比乾隆大7个月,由于和雍正年龄相差较大,所以他根本没有参与夺嫡的时机,雍正对他也不感冒,倒是他大侄子乾隆对他不错。
  胤禧一生醉心于艺术研究,胤禧生性淳朴敦厚,生活朴素,作为皇子很是难得,而且他非常好学不倦,喜欢藏书,且礼贤下士,胤禧一生不问政治,唯独对艺术追求孜孜不倦,他能诗善赋,还精于书画,他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享年48岁!二十二阿哥胤祜
  胤祜生母谨嫔,康熙58岁时生的,胤祜他侄儿乾隆小1岁,历史上对他记载很少,享年34岁!二十三阿哥胤祁
  胤祁比乾隆小了3岁左右,是康熙60岁时所生,生母石氏位份较低。史料记载胤祁一生轻佻浮躁无甚作为,得了一个郡王爵位,不过活的挺久,享年73岁,是康熙最后去世的一个儿子。二十四阿哥胤祕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胤祕在康熙驾崩当晚令人印象深刻,他就是那位为雍正仗义执言的最小阿哥,用清亮的童音喊了一句:"我听清了,是四阿哥"!当然,历史上并没有这一幕发生。
  胤祕是康熙的老来子,是康熙62岁所生,当然他的一生非常幸运,老来子有老来子的好处,不但雍正对他很好,就连大侄子乾隆也非常喜欢他,雍正让他进园子读书,而且每逢宴会都让他坐在自己跟前,在他年满十八岁时雍正就封他为和硕諴亲王,这可是极高的待遇,除了老十三之外,属于很高的了,就连雍正倚重的十七阿哥胤礼一开始只不过才封了郡王,而胤祕也知恩图报,一生兢兢业业,胤祕也是所有小阿哥里面待遇最好的,胤祕享年56岁。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站在雍正对立面的兄弟结局都不是很好,没参与夺嫡的这些兄弟们结局各有好坏,但最起码都善终了。
  康熙晚年那场激烈的"九子夺嫡",最终以四阿哥胤禛登上皇位而宣告结束。
  康熙皇帝在清朝的历史上,绝对堪称最为"高产"的皇帝,在其长达六十一年的在位时间里,一共诞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共计55个儿女。而在他的35个儿子中,被列入"齿序"的一共有24位,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依旧存活于世的还有20位,相较于同样在位时间长久的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无疑是非常的"坚挺"。
  而康熙皇帝的这些皇子们,不仅是健康长寿,同时能力也是非常出众,这对于康熙皇帝来说无疑是一种"甜蜜的烦恼",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康熙晚年,众位皇子为了皇位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大戏。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包括了大阿哥胤褆,二阿哥、废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以及十四阿哥胤禵。
  这九位康熙皇子,或是自己参与皇位争夺,或是支持自己力挺的皇子,经过十多年的明争暗斗,最终,四阿哥胤禛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在康熙去世后,成功登上了皇位,这便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雍正登基后,随即开始了对于当年参与"九子夺嫡"的政敌们的报复行动。
  对于在康熙朝就已经被康熙皇帝圈禁起来的大阿哥胤褆和废太子胤礽,雍正继续将其圈禁,并没有将其放出或者特赦。废太子胤礽于雍正二年(1724年)去世,大阿哥胤褆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当然雍正也没有再度为难自己的这两位"可怜"的兄长,对于胤礽,雍正在其去世后给予了足够的尊崇,对其子弘皙也进行了丰厚的封赏,而对于大阿哥胤褆则是保证其衣食无忧,而这也使得其在被圈进期间能诞育多达29个儿子,也算是享受了天伦之乐了。
  至于与雍正竞争最为激烈的"八爷党"的众位皇子,雍正对待他们的方式只能用"残忍"来形容。雍正一上台,就拿十阿哥胤䄉和自己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下手,两人在高墙中度过了雍正一朝,直至雍正去世、乾隆皇帝登基后才被放出。而"八爷党"的两位核心,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则先是被雍正圈禁,随后又是折磨致死,在其死后还改掉其名字,并且还将其二人削宗夺爵,全家流放,直到乾隆朝中后期的时候才得以被"平反"。
  对于"书生阿哥"、三阿哥胤祉,雍正也没有手下留情,先是将其发配看守皇陵,尽管之后安排其复出,但是依旧打压不断,最终也是将圈禁至死。
  在所有参与了"九子夺嫡"得皇子中,只有雍正的支持者、十三阿哥胤祥在雍正一朝受到了雍正的宠爱与器重,长期担任国家"二把手"的角色,并且在其去世后对其本人及其子女也都极尽封赏,雍正与胤祥也算是树立了一代"千古君臣兄弟"的榜样。
  至于那些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子们,除了幼年早殇的,其他大部分还是能够以善终收场。
  在康熙所有列入齿序的二十四位皇子中,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幼年早殇的;第二类,年龄较小的,他们中有的甚至比乾隆皇帝弘历的年龄还要小;第三类,确实没有夺嫡意愿的。
  被列入齿序但是没有活到成年的康熙皇子有四位,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在康熙朝期间就已经去世了。
  这其中包括了六阿哥胤祚,活了5岁,其与雍正以及十四阿哥胤禵均为德妃乌雅氏所生。
  十一阿哥胤禌,活了11岁,其与九阿哥胤禟是同母兄弟,生母为宜妃郭络罗氏。
  十八阿哥胤祄,活了8岁,他的死成为了康熙"一废皇太子"的重要导火索,由于其极受康熙皇帝的喜爱,因而其陪同康熙共同埋葬在景陵之中,在康熙皇子中也算是非常特殊的了。
  十九阿哥胤禝,活了3岁。
  由于幼年早殇,这些皇子没有参与到"九子夺嫡"之中成为了必然。
  至于那些没有参与到"九子夺嫡"且活到成年的康熙皇子,在当时不管是出于年龄原因,出身卑贱的原因,还是自己确实没有夺嫡意愿的原因,这些皇子均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雍正以及后来乾隆皇帝的尊重。
  五阿哥胤祺。
  尽管他与九阿哥胤禟的生母同为宜妃郭络罗氏,并且雍正对于胤禟以及郭络罗氏这母子二人是非常的厌恶,在其登基后,对其母子是处罚甚重,但是对于五阿哥胤祺确实礼遇有加。
  实际上这还是与胤祺老好人的性格有关。康熙评价他是"心性甚善,为人敦厚",并将其封为恒亲王,雍正也说他"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 。 而他自幼是被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后抚养,并且在康熙征讨噶尔丹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因而地位也是非常的高,雍正对其也很尊重。
  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因病去世,终年54岁,雍正以很高的礼仪将其安葬。
  七阿哥胤祐。
  生母是成妃戴佳氏。因为其身份较低,且有残疾,因而并没有参与到"九子夺嫡"之中。康熙时期他被封为淳郡王,雍正登基后晋封为淳亲王。
  胤祐于雍正八年(1730年)去世,终年51岁。
  十二阿哥胤裪。
  生母是定嫔万流哈氏,出身也非常低微,但是其养母是素有"大清后宫第一宫女"之称的苏麻喇姑,因而也受到了康雍乾三代帝王的信任和器重。雍正登基后,先是将其封为履郡王,后有晋封为履亲王,并且多次委以重任,乾隆皇帝登基后也对他的这位叔叔礼敬有加。
  胤裪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去世,终年77岁,是所有康熙皇子中,最为长寿的,而他的生母万流哈氏,更是活到了97岁才去世,也是康熙所有后妃中最长寿的。在其去世后,乾隆皇帝将自己的儿子永珹过继给胤裪为孙,以示尊崇。
  十五阿哥胤禑。
  生母顺懿密妃王氏,他的外公当时仅是名知县汉臣,出身也是非常的低,因而从小是被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抚养长大。
  雍正登基后,先是封其为贝勒,后晋封愉郡王,于雍正九年(1731年)去世,终年39岁。
  十六阿哥胤禄和十七阿哥胤礼。
  这两位康熙皇子可以说是除了十三阿哥胤祥外,雍正最为信任和器重的兄弟了。
  胤禄的生母是顺懿密妃王氏,胤礼的生母是纯裕勤妃陈妃,两人的出身都是非常的低,并且在康熙去世时也都只有十多岁,因而没有参与"九子夺嫡"。而胤禄更是被康熙皇帝过继给了和硕庄靖亲王博果铎,袭承了庄亲王家族世袭的爵位,直接被"踢出"了继位序列。
  雍正登基后,对着两位兄弟予以了重点培养和重用,特别是雍正的其他兄弟先后被迫害致死,隆科多、年羹尧等雍正的传统支持者也被雍正打倒的过程中,胤禄和胤礼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在朝堂上的位置与日俱增,进而获得了亲王爵位,并且在雍正去世时被授予总理大臣职责,委以了托孤重任。乾隆登基后,对这两位叔叔也是非常优待。
  胤礼于乾隆三年(1738年)去世,由于胤礼无嗣,乾隆将雍正的小儿子弘曕过继给了胤礼,保留并袭承了果亲王世袭,以示对其的尊崇。
  而胤禄的结局并不想胤礼这样,由于受到了乾隆初年"弘晳逆案"的牵连,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处罚,经过很长时间才得以复出,最终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去世,享年73岁。
  剩余的康熙皇子。
  皇二十子胤祎,生母襄嫔高氏,于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去世,终年50岁。
  皇二十一子胤禧,生母熙嫔陈氏,清朝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去世,终年48岁。
  皇二十二子胤祜,生母谨嫔色赫图氏,于乾隆九年(1744)去世,终年34岁。
  皇二十三子胤祁,生母石氏,乾隆五十年(1785年)去世,终年73岁,也是非常的长寿。
  皇二十四子胤祕,穆嫔陈氏,是康熙皇帝列入齿序的儿子中最小的一位。雍正继位后,对于这位小弟弟是极度的宠爱,而胤祕对于雍正也是忠心耿耿,进而被雍正封为了和硕諴亲王。雍正去世后,乾隆皇帝登基,由于他比乾隆皇帝的年龄还小,乾隆把他当做弟弟来看待,也是极度的宠爱,照顾有加。其于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去世,终年56岁。
  一直以来,雍正"残害兄弟"的印象已经是为众人所知,但是从雍正对待他的兄弟们的态度上来看,除了那些参与"九子夺嫡"的政敌们,雍正对于自己的其他兄弟们,还是非常的好的,特别是对于支持他的胤祥、胤禄、胤礼以及胤秘等人,更是给予了极大的恩宠,而雍正的这些兄弟们中的大部分也是寿终正寝,以善终收场。
  问题:康熙朝九子夺嫡时哪些阿哥没有参与?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这个问题分两方面
  一、九子夺嫡有哪些阿哥没有参与?
  二、他们的结局如何?
  回答: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一生建立了丰功伟绩。少年时期康熙就表现出了过人勇气。亲政第二年,15岁的少年天子就智除鳌拜,掌握了实权,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广拓领土,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
  但康熙晚年有一件事处理的很不好,那就是继承人问题。 由于太子胤礽的不争气,导致两度被废。太子是国之根本,其废立是一件极其敏感且极为重要的事情。轻则兄弟之间互相残杀,轻则影响国家稳定。这一点康熙不是不明白,但是这件事的确很棘手,也很不好处理。
  根据《清史稿·卷八·圣祖本纪三》记载,康熙共有35个儿子,根据本题,以上皇子分为三类:
  一、早殇皇子有15位。
  二、参与九子夺嫡有9位。
  三、未参与的夺嫡有11位。
  解析:那么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
  根据上面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出,这11位未参与争夺皇位的皇子,他们在自己的生涯中也经历了风风雨雨,大错没有,当然也会小错,但都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处罚,基本上都在雍正、乾隆年间寿终正寝。
  但有一位皇子去世之前,犯有较大的错误,称得上没有善终。他就是:
  皇十六子:胤禄。 在乾隆四年,因为与废太子胤礽长子理亲王弘皙有不当往来,被牵连后不受重用。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薨,享年73岁。
  结论:
  康熙朝九子夺嫡时哪些阿哥没有参与?
  皇五子:胤祺,恒亲王
  皇七子:胤祐,淳亲王
  皇十二子:胤祹,履亲王
  皇十五子:胤禑,愉郡王
  皇十六子:胤禄,庄亲王
  皇十七子:胤礼,果亲王
  皇二十子:胤祎,贝勒
  皇二十一子:胤禧,慎郡王
  皇二十二子:胤祜,恭贝勒
  皇二十三子:胤祁,郡王品级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胤秘,諴亲王
  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基本上都寿终正寝,只有皇十六子胤禄因为犯有过错,在污点中郁郁而终。
  俗话说儿多父苦啊,康熙一生育有子35人、女20人,其中35个皇子长大成人的有20个,康熙在位时间又长,他的许多儿子都已羽翼丰满,都有各自的势力,而皇帝就那么一个位子,这么多儿子都望眼欲穿,不掐起来才怪;所立的太子又不争气,两立两废,无形加深了其他皇子的争夺。(九子夺嫡图)
  皇长子胤褆、皇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之间争得你死我活、鱼死网破,而四阿哥胤禛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他笑到了最后,最终继位称帝。
  皇位坐稳的雍正就开始秋后算账了,他敌友分明、区别对待,凡是参与夺嫡的就是政敌都要重罚,未参与的就是兄弟,一起有福同享。
  先说说参与夺嫡的除雍正外其他八位阿哥的下场。大阿哥胤褆、二阿哥胤礽被康熙幽禁,胤褆死于雍正十二年,胤礽死于雍正二年。
  三阿哥胤祉虽说是自动退出,但他还是支持八阿哥的,被雍正派去为康熙守陵,后被雍正幽禁而死。
  八阿哥胤禩夺嫡的主要参与者,支持者最多,雍正继位后,曾拉拢过他封他为亲王,后来又收回封爵,对他进行清算,把他的名字改成带侮辱性的"阿其那",胤禩在雍正四年病死。
  九阿哥胤禟,八爷党最主要的支持者,被雍正清算,在监狱里被折磨致死。
  十阿哥胤䄉胤禩八爷党的支持者,被雍正幽禁,直到乾隆年间才被释放,后病死。
  十四阿哥胤禵,雍正的同母弟弟,却是八爷党的支持者,也被雍正幽禁,在乾隆时被释放,后病死。
  十三阿哥胤祥,九子夺嫡中唯一支持胤禛的,铁帽子王,由于他思想觉悟、立场坚定,胤禛对他大加封赏,雍正八年病死。
  下面再言归正传,说说没有参与争夺的这些阿哥们的下场,这些人雍正都把他们当成好兄弟,该封的封,该赏的赏。
  五阿哥胤祺由太后...

1966年美国派遣美女特工刺杀毛主席,中央3年后才破案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等人的领导下,中国不断崛起,这让国民党反动派美国等西方国家寝食难安,采用各种手段,试图暗杀新中国的高级领导人,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上。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主清朝乞丐怎么挺过寒冬的,鸡毛房起了大作用,什么是鸡毛房?导语鸡毛房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要知道在清朝以前,这可是陪伴了无数无家可归的人们的一个归宿之地。那时的人们便是依靠它度过了一个个北方那冰天雪地的漫漫长夜不被冻死。洪学智亲自安排一桌湖南饭菜,不告诉彭总宴请谁,只说是熟悉贵宾1951年11月底,深秋季节。天气越来越凉。朝鲜田野一片金黄颜色。一天下午,志愿军副司令兼志愿军后勤司令洪学智在志司驻地桧仓,告诉杨凤安要安排一顿湖南饭菜,他说杨大个儿,你是志司办美国人说钱学森能值五个师,那以现在的角度看,他还只值五个师吗?钱学森的价值是根据中国导弹的射程来衡量的。当中国的导弹射程为500公里是,他就已经顶的上美国的五个师了当中国的导弹能打2000公里,钱学森能让肯尼迪和林登。约翰逊详细认真的考虑北纬湄公河大案中,杀害13位中国船员的大毒枭糯康,行刑前说了什么?提起毒品,很多人都会想到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人不满林则徐在虎门销毁了他们的大量鸦片,于是派兵前来对我国直接进犯,迫使我国签下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鸦片对于我国的毒害是非常明显的,陕西延安是几线城市?延安市属于四线城市下面有俩份资料请参考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二线发达城市杭州南京济南重庆青岛大连宁波厦门二线中等发达城市成都武汉哈尔滨沈阳西安长春长沙福州郑州石家庄苏州佛山东1950年,一妇女向中央询问牺牲丈夫身份,周恩来指示为其安排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叫廖素丹的寡妇写信给中央,询问丈夫潘文郁牺牲时在党内的工作情况。他的丈夫名叫潘文郁,曾经担任张学良机要秘书,被张学良称为老师,却1935年3月3日黄昏,因涉嫌通共地位不高的小士族琅琊孙氏如何先后毁灭了西晋和东晋?熟悉中国古代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三国两晋是士族门阀主导社会的时代。到了两晋时期,士族门阀几乎完全垄断了选官权,不仅上品无寒门,连地位较低的小士族都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不过有意思的是,一王震将军到北京做手术,彭老总考虑了2天都不敢签字,这是为何?大家好欢迎收看詹史1955年上将王震因旧伤复发被组织安排到了北京协和医院看病但这次手术非同寻常需要王震将军的直属领导签字而王震的直属领导正是彭老总彭老总在接到医院的报告后苦思冥想了杨玉环一生无子嗣,难道不担心自己的晚年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白居易的长恨歌,把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描述的婉转回旋千古传诵。杨玉环出生于公元719年,这一年,唐玄宗34岁。杨青海海西州五六十年代老照片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也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柴达木盆地五十年代大开发已更新(可点
古代匈奴蒙古回鹘和突厥四个民族的血缘关系如何?古代匈奴蒙古回鹘突厥四个民族是我国北方不同时期先后出现的少数民族同契丹与女真就像满蒙联姻一样构成剪不断的不明了后裔繁衍接收别的姻亲血缘传承关系,现代技术通过遗骸DNA可以鉴别。他们康熙口误叫错一水果名,大家跟着叫错300多年,现在叫法仍旧不对我国地域辽阔物资丰富,很多农作物都能很好地种植起来,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人们不出家门就能品尝到很多外地的美食。当然这是作为现代人的福利,而古人就没有这么好的口福,由于古代交通不发达古今中外,哪支部队在你心中是NO。1?老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大多数历史爱好者都有印象,故事发生在1941年的反扫荡作战中,电影中八路军的五名钢铁战士,隶属于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的主力第1团,时任团长邱蔚,开国少将,而在红军孝庄太后传奇一生之夫与子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意为天降贵人),13岁嫁于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妃,30岁丈夫皇太极去世,儿子福临即位称顺治帝,教育辅佐儿子孝庄文皇后49岁时,儿子顺治帝福临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帮助李世民夺天下,你知道几个?在李世民时期,他曾经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即为二十四功臣图。这二十四位在当时可都是名噪一时的人物。李世民在大唐建立中他是李硕勋,牺牲时28岁,让人心痛,儿子后来很厉害,是国家总理引言人们常说虎父无犬子,在老一辈革命家身上,这个道理更是多次得到印证。我们都知道,新中国有一位总理叫李鹏,他在任期内做了很多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直到今天仍然为人称赞。而李鹏总理的父毛岸英死后,刘思齐改嫁刘震介绍的杨茂之,毛主席爸爸祝你幸福前言在1962年的2月的某一天,一向冷清的北京南池子绸缎胡同,居然破天荒地传来了一阵欢快的朗朗笑声,热闹的情况引得众多路过的行人,都不由自主的驻足张望,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喜事能让人如在苏德战争中,有关苏联军队四个人才有一支步枪,两个人用一把枪的传言是真的吗?这种传言主要是被两个电影给渲染的,一个是好莱坞大片兵临城下,一个是韩国电影登陆之日。下图,兵临城下中,没有给配武器的士兵穿越伏尔加河,一下船就立即被政委轰入战场。电影登陆之日,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到底是狂妄还是逼不得已最后的希望?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的动机,以及珍珠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和整个亚洲战场分不开的,日本偷袭珍珠港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历史原因鸦片战争英美法等八国联军用坚船皇帝打赏的金瓜子到底有啥用,为何嫔妃们接过后会欣喜异常自人类社会产生商品交易以来,黄金就作为商品一般等价物来进行交换。黄金作为国际上的硬通货,被国际所公认,由于其本身产量极低容易收藏,蕴含的价值也是全球公认度比较高的。古代王朝之中金饰章含之回忆与乔冠华在一起的最后五年,过得异常平静乔冠华是我国著名的外交家,从小就聪慧过人,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不仅在外交活动上大放异彩,爱情也是轰轰烈烈,而最让人难忘的是他与小他二十二岁的章士钊养女章含之的爱情。作为他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