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雍正王朝里康熙和雍正都带眼镜,那年代就有眼镜了吗?

  先来一张照片镇楼。
  这是中国眼镜博物馆展出的一副眼镜,不过不是原品,是复制品。
  原品在哪儿呢?诺,这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的几副眼镜,清代道光年间的真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很多眼镜,都是清宫里出来的。在海峡彼岸,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一副清代眼镜,可惜眼镜没了,只剩下眼镜盒。
  喏,就是下面这个。
  这个眼镜盒很像荷包,有带子,能挂在腰带上,加上带子,总长12公分,宽6公分,中间那荷包刚好可以装下两个眼镜片儿。
  看完上面这几副清朝的眼镜,你可能会说:"哇塞,清朝好先进,那时候居然就有眼镜了!"别忙,在那些比清朝更早的朝代,也有眼镜。
  瞧见这副眼镜没?这是明朝的。
  还有上面这个,也是明朝的。
  这些是眼镜盒,也是明朝的,木制品,上了漆,每个盒子能装下两副镜片儿。
  明朝以前有没有眼镜呢?当然有。
  瞧,这是元朝的眼镜。
  这是宋朝的眼镜。
  眼镜最早是谁发明的?不得而知。是中国人发明的吗?很难说。
  马未都老先生是当世收藏大家,他的观复博物馆里也藏有几副眼镜,他认为眼镜是中国人发明的,发明时间大概在北宋,依据是北宋有一本小册子《暇日记》记载:"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精承幕照之,则见。"史沆审判案子,老眼昏花,看不清字,把水晶磨成的镜片架到眼睛上再看,就看得清了。
  南宋还有一本提到眼镜的小册子《洞天清录》,提到一种名曰"叆叇"的东西:"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老年人看不清小字,用叆叇去看,视力会好很多。
  马未都先生据此证明,眼镜发源于中国,发源于宋朝。
  但是马先生没有精研版本学(无论多么博学的学者都不可能无所不知),他读的两本宋朝小册子都是后人编订和印刷的,并非宋朝古本。现在已经有学者仔细梳理了《洞天清录》和《暇日记》的所有传世版本,发现到明朝为止,这两本书里都没有关于眼镜或"叆叇"的记载,直到清朝编订《四库全书》,它们才突然出现。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后人往里面夹带了私货,增添了内容。
  古人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水晶、玉石和玻璃制品可以改变焦距,并借助这些水晶片、玉片或者玻璃片来看书,这没什么稀奇的,不能证明中国人发明了眼镜。
  现在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眼镜片,是公元前七百多年的一块打磨好的圆水晶,是亚述文明的贡献,距今已有两三千年,当时可能作为放大镜来使用。真正可以佩戴的并且可以批量生产的眼镜,则是意大利人发明的,发明时间恰好是我们中国的宋朝时期。
  我们知道,宋朝远洋贸易非常发达,欧洲的玻璃制品通过海路运到了中国,其中也包括眼镜。
  宋朝以后,元朝、明朝、清朝的眼镜,也大多是进口货。不是说我们中国人不聪明,发明不出眼镜,而是因为我们古代的光学理论一直停滞不前(截止清朝中叶,光学还停留在战国时期小孔成像的阶段),而且玻璃工艺也比较落后。
  根据记载,中国在明朝宣德年间,就已经使用眼镜了。
  中国历史博物馆有一副正德、嘉靖年间画家仇英所画的名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其中,就有一老者是戴着眼镜的。
  明代时,把眼镜叫做"叆叇"(音 爱待)。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本词的中文原意是云雾飘拂缭绕的样子,形容看不清。罗懋登在16世纪末著《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一书的第五十回写道:永乐八年(1410年),满剌加国王朝贡"叆叇十枚"。
  明朝著名的大奸臣严嵩晚年就带眼镜。清朝时,眼镜开始渐渐普及。康熙和雍正都爱戴眼镜,乾隆不喜欢眼镜。到嘉庆时候,眼睛已经很普及了。
  最初的眼镜,全是舶来品,不仅贵,还很稀少。眼镜的镜片由水晶石磨制成,材料稀少,价格昂贵,只有达官贵人才带的起。康熙和雍正皇帝,就喜欢用眼镜来赏赐百官。眼镜最初是单片的,后来到16世纪才出现双片镜。双片镜在镜架两端系上线挂在耳朵上。眼镜架的生产不断改进,逐渐由繁而简,出粗糙到精巧。镜框有纸圈、漆皮、午角、玳瑁、铜圈等。
  清朝时期,不仅皇宫内务府造办处可以专门为皇帝定制眼镜。苏州等地的手工作坊,也开始生产眼镜。嘉庆年间,眼睛的价格整体下降。
  两广总督向康熙进献水晶眼镜,康熙觉得不错,就赏赐给胤禛一副。胤禛觉得戴上眼镜以后,看的很清晰,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所以,胤禛当皇帝以后,内务府造办处为雍正帝专门制作的各式眼镜达35副之多。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初十日,奏事太监刘玉传旨:"照朕用的眼镜,再做10副。"
  (文|勇战王聊历史)
  在我国,眼镜的发明年代远远早于清代,事实上,关于眼镜到底是从欧洲传入中国,还是中国传入欧洲的,史学界尚没有定论。但羽菱君认为,我国就是眼镜的发源地。
  《雍正王朝》虽然是一部电视剧,但是里面的雍正佩戴眼镜的剧情并不是杜撰的,这是事实。我国眼镜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宋朝,元朝时期的镜片现今还有收藏。
  明代是我国眼镜发展的一个非常时期,眼镜的推广,使得眼镜技术得到革新和进一步发展。
  崇祯年间,我国出现了一位杰出大师级的人物,叫做孙云球。他精心研制了一种可常架在眼镜上的镜片,还掌握了验光技术。他写的一部《镜史》的科技制作,更是为我国眼镜事业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明清两代,都有很多关于眼镜的记载,这段时间的眼镜被称之为"靉靆"。明·田艺蘅 《留青日札·叆叇》:"提学副使 潮阳 林公 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绫绢联之,缚於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靉靆也。"清·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相传 翁覃溪 ……六七十时犹能於灯下作细书,阅蝇头字,不假靉靆。"
  到了清康熙年间,我国眼镜的制作技术已经相当娴熟,其制作和销售也备具规模。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蓬勃发展,眼镜已经成为专门的商品。
  我国作为眼镜的发源地,到康熙年间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可谓悠久。虽然眼镜在当时是昂贵的消费品,但康熙和雍正作为帝王,再加上清朝皇宫的内务府有专门为皇帝制作眼镜的造办处,他们佩戴眼镜是一件十分合理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个人观点,为你解惑,不正之处,敬请指出,洗耳恭听,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这是真的,已经有了几百年了。
  别说雍正,说他老子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61年继位皇上。而在早1290年左右,意大利就已经生产的那种可戴式眼镜了。
  所以,这不是穿帮。
  我是历史问答"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眼镜这个东西,到底是从中国传入西方还是西方传入中国尚有争议,清朝的时候中国已有眼镜更是板上钉钉。
  元朝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开始用水晶磨制镜片来帮助看东西。到了明朝,"单照镜(与如今的放大镜类似)"的技术已经比较完备,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一般只作为宫中的御用品或者赐给年老体衰的大臣以示恩宠。
  正德年间,中国人的眼镜已经出现了夹鼻眼镜,在镜架旁边牵两根线拴在耳朵上。这种戴眼镜的方式直到清朝后期才被眼镜架取代,乾隆时期就有诗句为证:"少年不尽风流态,理聪斜窥红粉妆"之句,就是指江南一带人以戴眼镜为时髦,亦有在结婚礼仪时,新娘以上有色眼镜掩羞容。
  只是中国人一直没搞明白一点,就是玻璃的烧制方法。所以很长时间,眼镜片一直都只能是水晶,这就限制了眼镜在中国的发展。等到列强打开国门的时候,中国的眼镜业已经落后世界很久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眼镜发明以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职业寿命受到视力的严重制约。例如猎人的远视力比近视力更重要,而从事精细加工的手工业者、经验丰富的账房会计或是常年阅读的抄书人,通常会在40多岁后因为老花眼而被迫退出这个行业。
  回顾历史,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制作眼镜镜片的材质就是玻璃,在科学水平不高,众多高科技材料未曾出现的时代,玻璃一直是人类对抗视力问题的最重要武器。
  先有老花镜后有近视镜
  考古学家曾在亚述文明遗址,发现了制造于公元前750年至前710年的水晶镜片,研究者推测这个镜片是被当作放大镜使用,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镜片。水晶是一种天然晶体,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纯净的水晶石二氧化硅含量可以达到99.99%。水晶的硬度为摩氏7度以上,不易加工,也不能吸收紫外线和红外线,再加上导热性强于玻璃,所以水晶镜片置于眼睛前方会感觉到凉爽,但不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罗马人很早就知道圆形玻璃容器装水可以起到凸透镜的作用,矫正视力老花,不过他们误认为这是水在发挥作用。古罗马作家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4年—65年) 用装满水的玻璃容器阅读。
  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 (Pliny the Elder)  提到过,暴君尼禄会透过手持的镜片,观看角斗场上的情况,不过没有说明镜片的用意。这是一个单镜片,材质是翡翠,使用者只能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通过镜片远眺。研究者认为,皇帝可能患有弱视,把翡翠置于眼前是为了避免日光对眼睛的刺激。翡翠稀有,绿色的镜片也会影响清晰度。这种眼镜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眼镜。
  1268年,英国人罗格·贝肯发现将水晶的凸面靠近眼睛字母会显得更大也更清楚,这是关于矫正视力的最早记录,而真正的玻璃镜片诞生于1286年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的玻璃制造业十分繁荣,用玻璃制成凸透镜用于阅读,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很流行,并随着贸易传播到东方更远的地区。
  有文献记载,威尼斯玻璃厂生产一种适于阅读用的眼镜,这种"眼镜"类似今天放大镜式样,是有手柄的单镜。威尼斯政府在1300年4月,还曾对眼镜行业制订了规章制度,当时的会议档案资料中明文规定:禁止使用一般玻璃来代替材质优良的水晶石磨制眼镜。欧洲最早的戴眼镜人画像出现在1352年意大利的一座教堂,主人公是该教堂连续40年任教的著名传教士。画中的这位老者佩戴着眼镜书写。
  《圣切尔的休》,1352年,壁画,绘于意大利特里维索圣尼古拉斯教堂。画中主人公是该教堂的一位传教士,他正佩戴着眼镜书写,这是欧洲最早戴眼镜的人物画像
  眼镜发明后,研究者在实用性方面作了说明和推广,但并没有引起当时医学界的重视,只是作为商品摆在商店里,由佩戴者自行选购。此时的眼镜仅限于矫正老花眼,对近视问题仍然束手无策。
  由于磨制凹透镜的工艺更复杂,用于矫正近视的眼镜,要推迟至15世纪中期才出现。1451年8月25日,意大利菲拉的阿尔杜伊诺·达·巴萨在写给皮耶罗·迪·科西莫·德·美第奇的信中提到,他收到了4副眼镜,其中3副是近视镜。
  《尼诺· 德· 格瓦拉红衣主教肖像》,1541-1609,埃尔· 格列柯,布面油画,现藏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画中人物佩戴的眼镜用线绳挂于双耳,形态与现代眼镜已经很像了
  从手持镜到"蹬脸上鼻子",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双眼视物,眼镜的外形设计走过了几条不同的路线。比方说,眼镜片被装进铁制的圈里,用一根轴把两个圈连起来,用手举在眼前,刚好对准两只眼睛,为了防止丢失,它又被镶上链子,这种眼镜的缺点是没有解放双手。相反,有和帽子为一个整体的,设计者将眼镜挂在帽子上,想用眼镜阅读就得戴上帽子,相当之不便。人们又尝试把眼镜镶进一根宽皮带里,皮带的两端可以系在脑后,很像一块蒙眼的布条。约在1790年,英国人发明了一种单镜片眼镜,用眼窝周围的肌肉力量来固定镜片,平时挂上链子,塞进上衣口袋,似乎只有高鼻深目者才能驾驭。
  18世纪,镶嵌在玳瑁手柄中的单片眼镜,形态类似于今天的放大镜,工匠还在手柄底部安装上轴,为眼镜配上可以转动的盖子
  大约700年前,意大利的一位磨制放大镜的匠人,率先使用了铆合的方式加工镜片。他给放大镜装上架框和一支短柄,用钉子把两个短柄钉在一起,让人们可以把它搁在鼻梁上,才有了现代眼镜的最早形式。后来又有了挂在耳朵上的眼镜,不过两条腿是直的或者使用线绳,但已经与现代眼镜外观类似了。西班牙画家埃尔·格列柯大约在1600年画了一幅戴眼镜的红衣大主教肖像画,眼镜用线绳作耳挂套在耳朵上,除耳挂外,其外形与现在的眼镜无异。
  这种设计在舒适度和方便性上取得了平衡,因此成为眼镜造型的主流。此后在眼镜的设计上,人们从最开始追求的方便,逐渐进化为追求精巧、美观、装饰性强以及轻盈。笨拙的镜架逐渐轻便,眼镜架除了原有的骨制、铜制、铁制之外,又有了皮制、金制和银制。随着塑料、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使用塑料框架和金属框架已经成为眼镜的主流。
  紫禁城眼镜爱好者
  对于视力衰退的困扰和对眼镜的需求,古今中外同理。在东方,关于眼镜的史料记载并不少见。据考古发现与文献可知,在西洋眼镜传入之前,我国已经有了防护眼镜、单片镜和西域传入的老花镜,眼镜在我国的应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1981年,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广陵王刘荆墓中出土了一枚金圈嵌水晶石放大镜,该镜直径为1.3厘米,镶嵌在用黄金精制的联珠花纹金圈中,可以放大物体4至5倍,这说明我国早在东汉初期就能加工磨制水晶石凸透镜片了。
  金圈嵌水晶放大镜,东汉,直径1.3厘米,重 2.3克,1981 年出自江苏汉代广陵王刘荆墓。镜片可以使物体放大4至5倍,可见我国东汉时就掌握了磨制凸透镜的技术
  清代学者赵翼所著的《陔余丛考》中记载:宋时有一位叫史沆的狱官,看卷宗时会取十几种水晶放在旁边,阅读时他就把水晶举起来放在眼面以增强这些文字的清晰度。可见,我国南宋时期已经有了用于帮助阅读的凸透镜片。
  玻璃材质的眼镜在明代宣德年间传入中国,明代人曾形容当时的眼镜大小如两个铜钱,"色绝似云母,而质甚薄"。眼镜用金丝当轮廓镶嵌在一起,两个镜片"合则为一,歧则为二" (形状类似剪刀)  。眼镜的大小可以放在中等匣子里。老年人眼花看不清小字时,把此物打开,放在眼睛前方,或是用绢带绑在脑后,字立刻就变大了。
  明代流入中国的这种老花镜有的来自西域,是用良马交换得来,也有的来自海上贸易。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把眼镜带到东南亚,又传入中国。当时,眼镜,确切地说是老花镜通常作为稀罕物件由皇帝拿来赏赐给老臣。只有身份地位不凡、有财力人脉的上层阶级才能搞到。
  到了清代,眼镜实现了本土化生产,磨制镜片的视觉原理已经被中国人掌握。光绪年间举人徐珂就总结过眼镜的原理和用途:"用凹面镜,以补眼内水晶体之凸隆过度;用凸面镜以补水晶体之过薄,而增其凸度,得明实目前细微之物,是为远视镜,大抵老人所用,又称为老花镜;用平面镜,以防尘埃、避光线,是为平光镜。""我国所制皆为水晶为之,有色者,浅之为茶晶,深之为墨晶。自外国之托力克片输入,用水晶者遂少。"因为中国的玻璃生产一直不温不火,明清时期广东工匠们仿制进口货制作的眼镜,用的都是水晶石替代玻璃,成本太高,价格也居高不下,清人陈康褀说:"今水晶眼镜兴于国初,弥贵于珠玉。"
  据清宫造办处档案的记载,清代宫廷的眼镜主要来自西洋人的进献,以及王公大臣、粤海官员的进贡,内务府也会到北京的古玩市场上购买;对于皇帝有特殊要求的眼镜,则交由造办处自己制作。
  清代宫廷眼镜,双镜片,耳挂为线绳。清代雍正皇帝的眼镜主要来自西洋人的进献,以及王公大臣、粤海官员的进贡,内务府也会到北京的古玩市场上购买 ;对于皇帝有特殊要求的眼镜,则交由造办处自己制作
  雍正七年 (1729)  ,太监张玉柱呈给皇帝一副西洋人制作的眼镜,雍正帝把眼镜退回去并下旨让造办处比照自己常戴的一副眼镜重新修改,特意注明:盒子里写西洋文的纸条要改成汉字再呈上来。太监领了旨,拿着纸条去让郎世宁翻译了一下,写的是"七十岁"。这副西洋眼镜被换成玳瑁圈加皮盒留用。
  当时内务府采购和造办处磨制的镜片,会在档案中特意标一个"岁数"以及皇帝对眼镜的具体要求。专家推测,这个"岁数"当然不是雍正当时的年龄,而应该是代指老花镜的度数。例如"照三十岁上用眼镜做几副,俱做大样一些","雍正五年六月初一日,员外郎满毗传做备用,赏用五十、六十、七十岁玻璃眼镜,每样五副",这些标明岁数的老花镜,一部分是皇帝自用,另一部分是皇帝赏赐给大臣的。
  雍正是位不折不扣的眼镜迷,宫中无论采购还是自制眼镜数量都非常庞大,多数时间一下单就是十副。每一副眼镜有不同的功用和适用时辰,有老花镜,也有近视镜,此外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申时、亥时各一副,后来午时、未时、酉时、戌时也各加做一副。这还不够,此后卯时和子时又添做一些,光是与时辰有关的眼镜最后就凑够了24副。皇帝对眼镜的要求也很严格,造办处做的眼镜度数不明确或是不合规格的,一律打回重新"收拾"。
  雍正朝时,西洋进献眼镜一次就不下百副,都是玻璃镜片,而清宫内务府到古玩市场采购的眼镜大多是中国自制,镜片是水晶。宫中仿制的西洋眼镜也都使用玻璃材质,再加上有中国特色的吉祥装饰。因为皇帝需求特别大,内务府一般都会提前把后几年的眼镜都做出来,放在库房里存着,皇帝一旦需要,立刻奉上。
  醉心工科知识的康熙是否戴眼镜并没有确凿记载,但他经常赏赐臣下眼镜。而写诗如写日记的乾隆皇帝留下的海量诗作中,有专门写给眼镜的,他在诗中说,眼镜"或以水晶成,或以玻璃制,玻璃云害眼,水晶则无害。水晶贵艰得,玻璃贱易致"。不过乾隆帝并不是眼镜爱好者,即使年逾七十古稀之年,眼睛老花阅读困难时,也不愿意依靠眼镜,大概是从心底里不服老。
  清代宫廷收集的这些眼镜,很多流散不见,只有百副留存,大小不一、样式灵巧、做工精良,有平光镜、近视镜和老花镜,以老花镜最多。宫藏自制的水晶眼镜,镜架有黄铜的、玳瑁和象牙柄等,此外还有一副金丝镜架玻璃镜片的眼镜,上面刻有14k的含量标志,是为末代皇帝溥仪专门定制的。
  1921年,溥仪患上严重的近视,在庄士敦以及当时在华的外籍眼科医生的建议与要求下,溥仪配上了眼镜。起初端康太妃强烈反对,她说皇上正当春秋鼎盛,怎么就像老头一样戴上"光子" (眼镜)  。可见当时的清宫里所见,以老花镜居多,近视镜较少。溥仪视力水平为近视425度,散光75度,配的几副眼镜均为当时流行款式,包括圆形深茶色克罗克斯镜片,金属折角镜框,此后他的大多数照片中,都是佩戴眼镜的。
  最早的玻璃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最早的概念来自列奥纳多·达·芬奇。一次他把头伸进盛满水的半球形玻璃缸,睁开眼睛向外看时,突然发现原本看不清的物体变得清晰了。他为这一奇特的现象设计了一幅草图,虽然没有转化为最终成果,但这一理论最终被应用在隐形眼镜领域。
  在达·芬奇的启发下,大家大开脑洞,产生了许多疯狂的想法:有人提出将充满水的软管直接对在眼球表面,相当于眼珠上突出两根水柱,但这样没法眨眼,根本行不通;也有人要把软管固定在眼皮之下,并在其中填充动物胶质,这方法依然吓人。
  直到1888年,德国的眼科医生阿道夫·菲克 (Adolf Eugene Fick)  ,用普通吹制玻璃制打磨了一副略大于角膜的角巩型镜片。这种镜片最初是为了让长有圆锥形角膜的病人角膜变得平坦,以恢复视力,并没有提升视力的效果。医生在兔子身上实验成功后,又在自己身上进行了实验。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另一位德国医生奥古斯特·穆勒在1889年发表的论文里记述了自己研制的隐形眼镜,这副眼镜同样是玻璃材质。穆勒按照自己的眼睛尺寸量身定制,但是嵌入半小时后实在受不了剧痛宣告失败,不过佩戴时确实改善了他的近视。
  此后,很多人钻研如何改善隐形眼镜的舒适度,他们面临了两大难题:其一是镜片过大,无法与眼球完全贴合。这种玻璃隐形眼镜几乎覆盖了人的整个儿眼白,对于敏感的人类眼睛来说,是塞进了一个巨大而厚重的异物,自然很不舒服;其二是玻璃材质并不透气,对于需要呼吸的眼睛来说不能长期佩戴,"如果眼球缺少氧气,那么眼角膜就会慢慢膨胀。"正是因为这些在当时看来无解的难题,玻璃隐形眼镜在全世界的试戴人数不超过500人,其中佩戴忍耐时间最长的也只有4小时。
  1945年制造的硬性有机玻璃隐形眼镜。它的直径更大,覆盖整个儿眼白。1949年,第一个"角膜"隐形眼镜问世,比原来的"巩膜"镜片小得多,一天可以佩戴16小时,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角膜镜片昂贵且易碎,导致隐形眼镜保险的出现
  1948年,美国人凯文·托赫 (Kevin Tuohy)  发现,其实隐形眼镜不需要覆盖整个眼白,进一步减小了镜片的尺寸,这样不仅增加了舒适度,也减小了佩戴时眼镜滑出的几率。不久后,一种被称为有机玻璃的新型合成材料问世,为隐形眼镜的完善创造了机会。托赫使用这种材料制造了更小、边缘更光滑的隐形眼镜,新型小镜片仅仅覆盖角膜,厚度也较薄,使用者可以佩戴一整天。这在隐形眼镜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这种眼镜使用久了还是会对角膜产生磨损,边缘不够贴合,常常发生滑落。
  1961年,捷克斯洛伐克的高分子化学家奥托·威特勒 (Otto Wichterle)  研制了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并用它制成隐形眼镜,与此前的硬型隐形眼镜相比,这种材料的隐形眼镜柔软、易贴合、有一定的透气性,被称为软型隐形眼镜。1971年,美国博士伦公司软镜的专利技术获得美国FDA销售许可,其隐形眼镜行销全球。
  树脂材料的发明让玻璃在框架眼镜领域几乎销声匿迹,而隐形眼镜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史,使用的材料历经玻璃、硬式合成材料、硬式高透氧材料、软式水凝胶材料和软式硅水凝胶等数次更替,相信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未来佩戴隐形眼镜会更加安全舒适。人类的视力问题,也许和玻璃之间的瓜葛会越来越少,但玻璃带领研发者们一步步走到今天,使我们更舒适清晰地看清这个世界,作为开路先锋,它功不可没。
  参考资料:
  《清代宫廷眼镜研究》
  《镜里乾坤》
  《眼镜历史的考证》
  《隐形眼镜都有百年历史》
  《非球面镜片面形检测技术综述》等
  END

守城士兵为何不推倒梯子,反而往下扔石头?题主显然是被现代拍摄的一些古代战争片给迷惑了。在战争片里,攻城士兵只是凭借看起来就很单薄的竹梯,颤颤巍巍地往城头上爬。那种竹梯弱不禁风,只要一推就倒。但真实的古代战场可不是这样的。蒙古统治俄罗斯二百年俄罗斯人为什么长相还是不像东方人蒙古曾经统治了两百多年没有将俄罗斯人的外貌彻底改变,俄罗斯看上去更像欧洲人,而不是东方人。俄罗斯这个民族与蒙古人不仅在人种上,而且在文化精神上结合很深,特别是俄罗斯继承了蒙古人的强加拿大才6万兵力,为什么美国不吞并它,统一北美洲呢?加拿大表示白宫还想被烧一次?对于美国而言,加拿大这个邻居,确实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首先加拿大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可以为美国提供更加广袤的领土以及更多的资源。当前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领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酒馆里,鲁智深接过二两碎银子,嘴里念念叨叨是一个不爽快的人。旁边的李忠满脸通红,低头不语。当时鲁智深,史进,李忠,三人正在酒馆里喝酒,偶遇卖唱的金家妇女,鲁智刘胡兰牺牲后,她的母亲和4个弟妹后来如何?个个都成栋梁在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刘胡兰是已知年龄最小的一个。一个15岁的女孩,究竟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她,让她在残暴的敌人面前表现得如此而英勇,如此坚定,如此从容?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秦始皇要吃公鸡蛋,下令三天找到,大臣着急,7岁孙子想出了办法古代皇帝是封建时期的最高统治者,自带至高无上的光环,拥有王者风范的威严,可以说皇帝掌握着一个国家所有臣民的生死大全。无论皇帝想要什么,手下的人都必须要办到,稍有不慎那就是掉脑袋的事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为皇后?令妃10年生了6胎,奇怪的是,她生1个孩子,乾隆就送1个孩子,从不让她养自己的娃。她的死因,是慢性中毒。不立她为皇后,不是乾隆不想,而是不敢。从奴才到皇贵妃乾隆一生中,一共有三位皇成吉思汗(元朝)和努尔哈赤(清朝)的链接01hr莽古斯是成吉思汗胞弟箭圣哈布图哈萨尔的第十八代孙。莽古斯是科左中旗之祖。他的二弟明安是科左后旗之祖,他的三弟洪果尔是科左前旗之祖。莽古斯二弟之女和三弟之女嫁与努尔哈赤为妻。北京故宫里的冰窖是怎么回事?朋友,明代灭亡,满清旗人进入北京后,清廷规定,只有皇帝本人与八家立过战功的铁帽子王才有资格拥有与使用冰窖,其它任何人不允拥有与使用冰窖。在北京故宫的西南部,慈宁宫附近,也就是外朝西许昌除了曹操还有哪些名人,各有什么事迹?许昌市从古至今,名人辈出,借这个问题,介绍几位从河南许昌市走出的名人,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张春贤,河南许昌市禹州人。1953年5月生,1973年11月入党,研究生学历。历任交通部部我们安徽出过多少名人?亳州古代名人曹操华佗老子庄子花木兰曹丕曹植张良陈抟安徽省长丰县杜集乡,高祠村,张户组,万发杨同志,北京二炮文书,老首长,万主任。现在任火箭军顾问别的不说了,说个安徽最有名的大人小孩
皇姑屯爆炸后,张作霖的五姨太做了什么?让东北沦陷推迟三年1928年6月4日凌晨,在夜色的笼罩下,一列车在山海关内外风驰电掣般的呼啸而过,响彻山谷。早上5时23分,天空刚刚泛出亮色,众人还沉在梦乡之中,列车行到三洞桥时,突然一声巨响,车厢长生不老的药传说在华山有一颗吸收日月精华,集天地灵气的一株仙草,可以让人返老还童所有的疾病都能痊愈,并且拥有长久的生命。传说在嘉庆年间,慈禧太后渴望长生不老,所有疾病能够去除,于是就命人去华山80年代很穷但为什么离婚率很低呢?八十年代还穷甚至是很穷吗?你不会搞错吧,说六十年代倒也罢了,说八十年代很穷是既不懂历史,又不懂实际,纯属信口开河。说到离婚,离婚毕竟不是件好事情,它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馨竹难书。结婚大年三十率军攻打汉奸,5万百姓为他助战,救了70多万人抗日战争艰苦地持续了八年之久,在早期阶段除了东三省迅速沦陷为敌占区外就是大量的沿海地区相继被占领,其中山东也是作为抗日战争的主要阵地罗荣桓当年在山东战场就曾指挥了一场出其不意的战役五代政坛的不倒翁冯道冯道(882954),唐末五代人,早年曾经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后来又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国帝后唐末帝后骨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等十位皇帝。在这期间,他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续23)我兵力逐年增长统计中国人民武装部隊(八路军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37年的9万2OOO人发展到45年3万8294人。11937年八路军8万人新四军I做领导,学毛主席(8)文老余18年前,天下无贼里黎叔的一句话掀开了重视人才的新篇章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这个新篇章经典到以至于现在绝大多数公司领导者以为只要人对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很多管二哥弑兄称王,周考王杀二哥自立,对虎视眈眈的弟弟,如何应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孝悌忠信礼乐文明,这是文王周公创建的理想制度,直指望靠它将国祚传之于万世。可是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不要动不动怪诸侯们僭越礼制称王称霸打打杀杀,即便王朝本身,久而善恶终有报光绪年间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洋一千八重温彭老总之勇关家垴战役和抗美援朝彭老总都是主战派,打不打这两场仗都有争议,彭老总之勇可歌可赞。关家垴之役,日军一个大队,人员不多。但由于日军装备精良并占据有利地形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而我军却封侯,入武庙,封王,封帝,关羽的登神之路,历经一千余年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刘禅下诏追谥关羽张飞马超等元勋,以关羽为壮缪侯。此时,距离关羽败亡已过了整整40年。关羽生前也曾封过侯,是由曹操所请汉献帝所封的汉寿亭侯。当然,这实际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