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周瑜死后,鲁肃为什么会被任命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他究竟有何能耐?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是个非常厉害,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可惜被《三国演义》给抹黑了。我来说说真实的鲁肃,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1、少年豪杰,侠士之风
  鲁肃是临淮东城人氏,生于公元172年。他出生后不久,他老爹就死了,由祖母抚养长大。虽有幼年丧父之痛,鲁家仍富甲地方,史书称"家富于财 "。长大成人后,鲁肃一表人才,"体貌魁奇 ",他深受时代精神影响,"有壮节 "、"好为奇计 "。时值天下动荡,乱世将至,鲁肃知道在乱世一定要有生存的本领,他苦练击剑、骑射,结交江湖豪杰义士,讲兵习武,散尽家财以赈济贫民士人 ,名声日隆,远近闻名,附近豪杰多来归附。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对鲁肃有种印象,此人憨直纯朴,脑袋有点不灵活,属于容易吃亏的大好人。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并非如此,他不仅不是呆头呆脑,反倒有侠士风流,甚至是很疯狂、很摇滚的一个人。他家几代积累下来的财产,被他大肆挥霍,豢养一班少年侠客,终日射猎南山 。家族中的父老之辈都摇头道:"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
  可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结交周瑜,出手阔绰
  有一回,周瑜带着几百人外出公干,途经东城,所带的粮食吃光了。他早已风闻鲁肃济贫好义的美德,便思忖着前往借点粮食。
  到了鲁家后,周瑜拜会鲁肃,两人年龄相差不多,都属高富帅 ,又有远大志向,故而十分投缘,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鲁肃听说周瑜没粮食,二话没说,领他到后院,后院有两处粮仓,每仓估摸有粮食三千斛左右。他指着粮仓对周瑜说:"您就随便挑一仓粮食带走吧。"
  尽管周瑜自己也是富有且大方之人,仍被鲁肃的慷慨吓了一跳。自己与他不过才第一次见面,实属素昧平生,鲁肃居然倾财相助 ,出手如此阔绰,岂非奇人异士、旷世豪杰?钱财本是身外物,但对钱财的态度,隐约可见一个人的志向与抱负。周瑜知道鲁肃绝非常人,遂倾心相交,引为密友与知己。
  3、箭穿盾牌,吓退追兵
  后来,孙策夺取吴郡自立门户,好友周瑜打算前往投奔。鲁肃知道周瑜与孙策乃是好友、刎颈之交,便领着家属及侠客少年百余人,弃了官印,前到居巢投奔周瑜。两人一商量后,事不宜迟,应尽早脱离袁术,渡江东去。
  大丈夫立身处世,当断则断,绝不拖泥带水。周瑜果断把官印一扔,带着家眷随从,会等鲁肃等,共三百余人,弃城而去,直奔江东。很快,逃亡的消息便为扬州官府所察觉,州政府派骑兵追来。
  鲁肃让老弱妇女先撤,自己率侠客少年殿后。 他让人拿了一面盾牌插在地上,自己搭弓便射,利箭疾驰而出,竟然一箭洞穿盾牌。大家对鲁肃的印象,只是个文臣而非武将,实际上鲁肃的剑术、箭法都出神入化 。鲁肃露了这么一手功夫,前来追捕的人个个瞠目结舌,自己的血肉之躯,比起这盾牌来如何?保命要紧,还追个屁。这样,鲁肃竟然一箭吓退追兵,实是英雄。
  4、极尽孝道,再投孙权
  鲁肃与周瑜渡江后,也受到孙策的礼遇,史书说孙策"雅奇之 "。只是不久后,鲁肃得悉祖母去世的消息,心中大为悲恸。他年少失父,由祖母一手养大,感情深厚,由于祖母年事已高,不能与之东渡,仍留于东城。鲁肃为尽孝道,毅然冒着被袁术逮捕的风险,回到东城安葬祖母。直到孙策去世后,鲁肃才又投奔东吴。
  重归东吴后,周瑜在孙权面前极力推荐鲁肃,认为他有辅佐之才。鲁肃初见孙权,便献上一策,大意是:"汉室已经不可复兴了,而曹操实力强大,一时间也无法铲除。最好的办法,便是坐守江东,以待天下局势的变化。如今北方战乱未定,应趁此时机,剿灭黄祖,进而讨伐刘表,控制长江水域,这乃是帝王的事业。 "后来东吴之发展方向,与鲁肃所言大体一致,可见其卓越的战略眼光。
  5、联刘抗曹,光耀千秋
  我觉得赤壁之战,鲁肃与周瑜都是最大功臣,至于小说里吹的诸葛亮,并没起到关键作用。
  曹操大举南征、刘表去世、刘琦、刘琮兄弟失和……一旦荆州落入曹操之手,将没有能阻止他一统中国。这时,鲁肃向孙权提出联合刘备的主张 ,并以吊丧的名义,前去荆州刺探。
  鲁肃的战略眼光,实不在诸葛亮之下。纵观天下割据势力,曹操鹤立鸡群,最为强大,荆州刘氏与东吴孙权属于第二梯队。荆州与东吴,唇亡则齿冷,任何一方要想与曹操单打独斗,肯定打不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
  鲁肃到夏口(江夏郡)时,荆州局势已迅速恶化,刘备落荒而逃,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在这关键时刻,鲁肃力劝刘备与孙权结盟,共同对敌 。他知道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有意与他拉近关系。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在江东任长史,与鲁肃关系不错,鲁肃利用这层关系,与诸葛亮的友谊很快建立起来。 诸葛亮作为刘备的特使,与鲁肃一起到了东吴,完成结盟的使命。
  面对曹操大兵压境,东吴朝臣们个个成缩头乌龟,只有鲁肃明确主战,他对孙权说:"
  我观察众人的言论,都只是误人误国的谬论,不足以跟他们共谋大事。若是我鲁肃投降曹操,那是可以的;若是将军则万万不可。为什么呢?我鲁肃投降,曹操好歹把我送回老家,给我一个官职,起码也当个低级的下曹从事之类的官,有牛车可坐,有吏卒随从,可以同士人交游,慢慢往上爬,说不定还能当个州牧、太守。将军若是投降,能往何处安身呢?"
  鲁肃的主战,以及结盟刘备的努力,是赤壁之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功劳不在周瑜之下。
  正由于鲁肃有胆有识、有勇有谋,周瑜临死前,写了一封信给孙权,其中说道:" 鲁肃为人忠勇刚烈,临危不乱,我死了之后,他可以代替我的位置。 "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吴书》这样评价他:"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
  鲁肃看了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肯定会在自己的墓里猛敲棺材板,真实的鲁肃是个大战略家,周瑜之后东吴大帅的不二人选,下面苍茫大地为文友们介绍一下真实的鲁肃。
  一、雅量无二,贤臣择明君。
  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人。出生不久就丧父,跟祖母生活。家庭富裕多财,生性喜好施舍。当时天下大乱,鲁肃大肆散发家中的钱财货物,标价出卖田地,把救济穷困和结交读书人作为当务之急,深得乡亲拥戴。
  周瑜任居巢县长,带几百人专程拜访鲁肃,并请求资助粮食。鲁肃家有两仓米,各三千斛,鲁肃送一仓给周瑜,周瑜明白此人不同凡响,与他亲近结交。袁术闻听鲁肃名声,让他代理东城县长。鲁肃发现袁术没有法度,带同族老弱亲属和任侠少年百余人,南行到居巢投奔周瑜。周瑜东渡长江,鲁肃随行,祖母去世,鲁肃回东城安葬祖母。后听从周瑜的劝说,投奔孙权。
  二丶天才战略家,和孔明难分伯仲。
  周瑜推荐说鲁肃是具备辅助君主治理时政的大才。孙权立即接见鲁肃,相谈甚欢。众宾客告退,孙权留鲁肃同席对饮,孙权问:当今天下大乱,我承继父兄基业,试图建立齐恒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君何以助我?鲁肃直言:汉廷不可复兴,曹操不可能一下铲除。为将军计,只有占江东先成三足鼎立之势静待天下变化。照此蓝图谋划,当毫无顾忌。时下北方多事而混乱,无暇南顾,将军可趁机剿灭黄祖,进伐刘表,占有荆襄,进一步夺取天下,建立高祖一样的霸业。孙权极为佩服,张昭责备鲁肃骄傲,说鲁肃年轻不可重用,孙权弗听,尊重鲁肃,赐给鲁母衣服帷帐及日用杂品,让他家富裕如初。
  三、审时度势,力主联刘抗曹,为三分天下奠基。
  刘表去世,鲁肃向孙权进言:荆州有长江、汉水环绕,内有山陵险阻,如同金城一般坚固,沃野万里,如能据为已有,就获得帝业基础。刘表新逝,长子刘琦、刘琮不和,军中分为两派,刘备是天下豪杰,但不被重用,如刘备与荆州方面相见欢,就结盟刘备;如刘备与他们离心离德,就该另想办法以成大事。我请求奉令去荆州吊唁,同时慰劳荆州将领,以及说服刘备安抚刘表部下,共抗曹操,刘备如答应,事情就成功了。后鲁肃赶到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军,于是日夜兼程到南郡,得知刘琮降操,刘备准备南渡,鲁肃直接在当阳县长阪,向刘备转达孙权意图,促成孙刘联盟,刘备派孔明与鲁肃一起见孙权。
  孙权得知曹操准备东进,手下都劝孙权迎降曹操,唯有鲁肃力排众议:众人之言妨害将军,不值得谋划大事。像我迎降,逐步升迁能到州郡的长官,将军若降,该怎样设计自己的归宿呢?望将军早日定夺!孙权说:我和你看法相同,你是老天赐给我的。
  鲁肃劝孙权追回周瑜,任命周瑜主管军事,让鲁肃担任赞军校尉,协助他出谋划策。赤壁大胜后,鲁肃先行返回吴郡,孙权大请众将迎接鲁肃,鲁肃要入阁门拜见孙权,孙权起身行礼,便对他说:子敬,我用扶鞍下马的方式迎接你,足以使你显耀么?鲁肃小步快走说:不够。众人大骇,就座之后,鲁肃缓缓举起马鞭说道:我希望将军的声威和德行覆盖四海、囊括九州,完成帝王大业,再用迎接德高望重者的安车软轮来征召我,那样才真算是显耀了。孙权听后鼓掌欢笑。
  刘备到京口拜见孙权,请求都督荆州,只有鲁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同抗曹。曹操听说孙权以荆州土地资助刘备,正在写信的他,笔惊掉在地……
  三、周瑜临终力荐,孙权慧眼识珠,鲁肃终登东吴第二位大都督之位。
  周瑜病危,向孙权力荐鲁肃,信中说:现在东吴已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敌我边境近在咫尺,附近百姓未附,当用良将镇抚。鲁肃智慧谋略足以胜任,我请求让他接替我的职务。于是孙权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统兵,周瑜手下四千兵及作为奉邑的四县尽归鲁肃。鲁肃开始屯江陵,后改到下游陆口驻扎,声威恩泽普遍施行,部队增加到一万多人,又被任命为汉昌太守、偏将军。建安十九年,跟孙权破皖城,转任横江将军。
  四、讲灵活性,更讲原则性,单刀赴万人敌关羽会,书卷气不输剑气!
  赤壁大战后,刘璋如待宰的羔羊,周瑜、甘宁一起劝孙权攻蜀地,孙权问之于刘备,刘备早有此意,假意替刘璋求情,希望孙权将来不追究刘璋过失。后来刘备西进图蜀,令关羽镇荆州,孙权大骂:大耳贼使诈。等到关羽与鲁肃防区相邻,多次猜忌,鲁肃顾全大局,友好安抚。等刘备平定益州,孙刘矛盾尖锐,孙权讨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拒不答应,孙权派吕蒙开打,刘备亲率大军镇公安,令关羽争夺三郡。鲁肃屯益阳,与关羽对峙。鲁肃邀关羽相见,各自兵马留百步外,双方主将单刀相会,鲁肃责问关羽:当初你们无家可归,东吴诚心诚意地将土地借给你们,如今你们已有益州新家,既没有奉还荆州之意,对于我们只求归还三郡的要求,竟也置之不理。关羽手下一在场部下大放厥词:什么天下有德者居之!鲁肃厉声呵斥,关羽喝退部下,正巧曹操率兵来攻汉中,刘备怕腹背受敌,割让三郡,双方以湘水为界,各自罢兵。
  五、死后哀荣。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自为他发丧,又亲自出席葬礼。孔明也为他举行哀悼仪式。后来孙权称帝,登上祭坛,回头对公卿大臣说:过去鲁肃曾对我说起称帝事,他真可以说是明白天下大势的人物。
  综合上述,鲁肃接周瑜班,由总参谋长晋总司令,是因为有胆有识有雅量,深得总司令、国主倚重,他能担任江东第二位都督,绝非侥幸!
  周瑜鲁肃吕蒙三人根本没当过大都督,仅有陆逊被任命为大都督,而且这个大都督只是一个临时职位,是某场战争的最高指挥,而不是军事最高长官。
  都督在东汉只是个中低级别职位,曹丕登基后,设立都督某军事,都督才能为一州军事首长。两晋、南北朝沿用。
  赤壁之战前,别说没有所谓的"都督",就算有也轮不到周瑜几人,要知道孙权才不过是讨虏将军,还是继承孙策的。
  都督(后世)至少是和杂号将军平级的,周瑜吕蒙鲁肃三人敢跟孙权同级?
  周瑜死后,鲁肃接替他的职务,孙权给鲁肃的官职是什么?校尉!最低级的将军。
  陆逊打刘备、曹仁的时候便是大都督,一旦战争结束,他的大都督也到头了。
  题主所说的"统帅全军",其实指统帅某场战争大军,而不是整个东吴大军,例如赤壁之战,周瑜能命令所有抗击曹操的东吴军队,管不到其他军队。
  吕蒙"白衣渡江",也只能管身边主力或附近支援的大军,管不到江淮的防军。陆逊的大都督同样如此,只能指挥参加夷陵之战的大军,管不了其他。
  说完"都督",再说鲁肃。
  鲁肃这人可不是《三国演义》中的老好人,有勇有谋。
  简单说些他的功劳。劝孙抗曹有他一份;周瑜赤壁之战的功劳有他一份(若周瑜是总司令,鲁肃就是政委间参谋);联刘抗曹他主力的;东吴版隆中对。
  其他功劳好说,我解释下联刘抗曹。
  不少人大概对鲁肃"联刘抗曹"有怨念,认为这一条耽误东吴了,是不是?
  鲁肃劝孙权联刘抗曹,甚至将荆州许给刘备,只有一个原因:东吴实力不足,根本吃不下荆州。
  荆州势力中,曹操、刘表俩儿子、刘备、亲曹派、反曹派,可谓是一锅大杂烩。
  刘表一死,若没有曹操,东吴不用借刘备的手便能插手荆州,但加上曹操,东吴便有点力不从心了。
  东吴光打江夏黄祖就用了7、8年,别说更强大的荆州了。
  刘备借荆州,鲁肃劝孙权:"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我将这话换成大白话:将军您虽然厉害,但曹操更强,咱们抢不过。不如让刘备为我们挡刀,等他俩干累了,我们在找机会捡便宜。
  东吴也确实是这么干的。刘备攻略益州,孙权兵发荆州。最后刘备摆出鱼死网破的样子,俩人二分荆州。
  因为鲁肃没有指挥过有名的战役,所以在我们眼里比不上其他三人,但论功劳,鲁肃并不逊色多少。
  鲁肃能够成为周瑜的接班人,当然有其过人之处。鲁肃确实有统帅之才,而且深受孙权和周瑜的信任。
  鲁肃出生于土豪家庭,长得魁梧,为人豪爽,仗义疏财,很得人欢心。年轻时喜欢奇计。发现天下要大乱了,于是学习击剑骑射,召集年轻人到山中射猎,练兵习武。这就是个有文化的古惑仔形象,不是文弱书生。
  居巢长周瑜路过鲁肃家时,找鲁肃借粮,鲁肃直接给了周瑜三千斛,他家的一半。两人也因此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袁术想用鲁肃,但鲁肃看不上,带着家小和小弟去投奔周瑜,路上还打退了追兵。之后随周瑜一起去了江东。
  鲁肃本来想投奔巢湖郑宝,被周瑜劝住,要他投孙权。周瑜也向孙权推荐鲁肃,鲁肃正式加入东吴。
  没多久,孙权与鲁肃就发生了人们常说的"榻上对"。有些人说这时候鲁肃提出了三分天下,比诸葛亮早几年,我觉得是胡扯。非要去牵强地扯出个"榻上对"三分天下的概念去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做比较,这完全是吃饱了没事干。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 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在我的理解中,孙权和鲁肃确实是在榻上喝酒聊天。
  孙权说朝廷不行了,他想效仿齐桓公、晋文公扶持朝廷,问鲁肃有什么策略。
  鲁肃说曹操就像项羽,随时会篡汉。朝廷已经完蛋了。曹操又一时灭不了他,只有鼎足观望。北方乱得一锅粥,也没空搭理咱们。咱们趁机灭黄祖,讨伐刘表,占据长江,进取天下,成就帝业。
  孙权谦虚了一下,说自己只想辅佐汉室,没有称帝的能力。
  鲁肃就是想图谋天下,成就帝业。就算不成,占据长江以南,南北对抗,也是二分天下。非要强行把刘表或刘璋拉进去,搞个三分天下的概念。以鲁肃的眼光,就不可能的事。那时候天下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不会把刘表和刘璋看在眼里,更别说鲁肃这样的大战略家。
  诸葛亮提三分天下的时候,孙权和曹操根基已稳,诸葛亮提出的三分天下是无奈之举,只有刘表、刘璋好欺负,孙权、曹操打不赢。如果刘备有孙权的地盘,诸葛亮会提三分吗?
  鲁肃对孙权的建议中,打刘表,成就帝业,无论哪一样,对孙权都非常有吸引力。既可以为父报仇,又可以拥有自己的天下。虽然孙权谦虚了一下,但从他对鲁肃的赏赐,就说明鲁肃说到他心坎上去了。
  鲁肃的一段话,既能为东吴未来指明战略方向,又能让孙权看重自己,得到孙权的重用。这也为他将来成为周瑜的接班人打下了基础。
  但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因种种原因,东吴花了好几年,到公元208年才杀了黄祖,拿荆州也没办法。这时候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准备南征了。
  刘表死后,鲁肃马上劝孙权,荆州是个好地方。刘表死了,两个儿子不和睦,又有刘备这样的枭雄在。如果他们同心协力,就与他们结盟。如果他们内讧,那咱就搞自己的事情。鲁肃请求去荆州吊唁,借机劝荆州刘备等有话语权的人一起齐心抗曹。
  但计划仍赶不上变化,鲁肃才到夏口,刘琮已经不战而降,刘备大败南逃。鲁肃当机立断,去当阳见刘备,劝刘备与孙权合作。刘备因此让诸葛亮出使东吴。
  面对曹军大兵压境,大多数人劝孙权投降,只有鲁肃坚定主战,并对孙权说:"大家都可以投降,只有将军不行。我如果投降,曹操打发我回乡,我仍然可以从小官干起,升到州郡长官不成问题。将军投降,能怎么混?"
  鲁肃劝孙权把周瑜找回来。之后周瑜领兵,鲁肃为赞军校尉,辅佐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
  鲁肃从前线回来时,孙权召集众将一起高规格迎接鲁肃,并对鲁肃说:"我这么迎接你,你够有面子吧?"
  鲁肃说:"不够。"众人听后,全都愕然。
  鲁肃说:"等您成了皇帝,再用小车接我,才能彰显我的面子。"孙权拍掌大笑。孙权信任鲁肃,委以重任,不是没有理由的。
  后来刘备找孙权借荆州,只有鲁肃劝孙权借出荆州,攻抗曹操。
  周瑜病危时,极力推荐鲁肃接班。周瑜死后,鲁肃成为周瑜的接班人,被孙权任命为奋武校尉。
  刘备得益州后,孙权讨要荆州,刘备不给。孙权派吕蒙带兵夺了荆州三郡,刘备从益州回公安,派关羽抢回地盘。关羽与鲁肃在益阳相拒。
  鲁肃一直主张孙刘联盟,不想两家彻底翻脸,主动约关羽谈判,这就是单刀赴会。单刀赴会双方平等谈判,最终没谈拢。直到曹操取汉中,刘备急了,才与孙权议和,湘水划界,平分荆州。
  大概两年后,鲁肃病死。孙权为其举哀,诸葛亮也进行哀悼。
  鲁肃最厉害的是对天下形势的认知,有超前的战略眼光。战略如果错了,军事再厉害,战术再高明也没有用。吕蒙、陆逊取荆州的战术非常高明,但是千辛万苦抢到荆州,也并不能带领东吴走上什么光明大道。
  不是会打仗就能当好统帅的,统帅要有大局观,至于战术战法,手下出谋划策的谋士,冲锋陷阵的猛将,用好即可。周瑜能赢得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也不是仅仅靠他个人的智慧。
  鲁肃最初看到北方混乱之时,就让孙权准备夺天下。后来形势超预期,曹操太强大,鲁肃果断与刘备结盟,并一直努力推动维持孙刘联盟。可惜,两个集团中似乎只有鲁肃和诸葛亮在努力,无论是刘备、关羽还是孙权、吕蒙都在盯着眼前的利益,对联盟并不重视。以至于鲁肃死后,两家彻底翻脸。
  诸葛亮虽然在刘备死后,继续努力恢复孙刘联盟,但为时已晚,大势已去。
  从孙刘联盟破裂开始,天下走势就已经确定,这足以说明鲁肃的战略眼光有多厉害。一千多年后,他的战略成功了。
  鲁肃还有个厉害之处就是个人魅力。否则个人能力再强,上司不欣赏也没用。鲁肃把孙权和周瑜两个上司都搞定了,也证明了他的能力。孙权看重鲁肃,可能是因为鲁肃老是劝他以当皇帝为目标。周瑜能够如此看重鲁肃,肯定不是因为借了他家三千斛粮食。《吴书》对鲁肃的评价也极高。
  吴书曰:肃为人方严,寡於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周瑜死后,似乎鲁肃是东吴大都督的最佳人选,而且鲁肃还是周瑜力荐给孙权的。
  鲁肃的能力,孙权本来就心知肚明。再加上周瑜的力保,那鲁肃的地位就牢不可破了。
  那么鲁肃到底有什么能耐呢,为什么说他是最佳人选呢?
  告诉你鲁肃的能耐可大着呢,这一点孙权是领教过的。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有一场周瑜打的很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就是火烧赤壁之战。
  这一战周瑜之所以能大败曹操,取得战争的胜利,鲁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为当时力荐孙权联合刘备,对抗曹操大军的人,正是鲁肃。而并非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三国演义》是小说,诸葛亮被罗贯中给神话了,只要有点好的东西,罗贯中就向诸葛亮身上贴。
  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我们说说鲁肃是如何促成孙权联合刘备对抗曹操的?
  当时曹操打败了荆州的刘表,刘备本来在刘表这里效力,荆州沦陷,刘备只好逃跑。这时候诸葛亮给刘备的建议,是逃向东吴,和东吴联合对抗曹操。
  因为刘备逃向了东吴,曹操刚拿下刘表的地盘,正是志得意满之时。他就想进军东吴,看看能不能一举灭掉孙权了。
  曹操先是写了一封信给孙权,在信中他说自己率领百万之师,来讨伐他孙权了。
  曹操的意思是说,你孙权最好投降,否则,没有好果子吃。
  孙权接到信之后,和部下商议,文臣清一色的都建议孙权投降曹操,但是,武将坚决让孙权抵抗。在讨论期间,鲁肃没有发言。
  最终孙权也没有决定是投降,还是和曹操决一死战。
  就这样散会了,散会后孙权知道鲁肃有话要和自己说,所以,他们两个就私下里交谈了一番。
  孙权问鲁肃对曹操进军是什么看法,他是什么意思?
  鲁肃的回答是联合刘备,对抗曹操。
  鲁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孙权无路可走了,除了面对没有任何出路了。而且鲁肃还告诉孙权,你若是投降曹操,那你就是亡国君了,中国历史上,亡国君可是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但是,你若是打的话,说不定我们能打赢,虽然曹操人多势众,但是,他们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不善水战。
  还有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一个盟军,就是刚被曹操打败的刘备集团。
  可以说我们只要联合上刘备,战败曹操的希望,就更大了。
  鲁肃还特意嘱咐孙权说,这个决定最终是你来做。万一你若是不敢打,选择投降的话。那对我们做臣子的来说,没有丝毫损失,毕竟我们是靠才华吃饭的,大不了我们在重新参加考试,弄个公务员,到朝中再做个官,养家糊口。
  但是,投降了你就不一样了,你是王。一旦你的国家亡了,你就没地方去了,你这个王也会随着国家的亡而消失。
  正是这一番谈论,让孙权做了决定,他要和刘备联合起来,誓死对抗曹操的。
  孙权做了这个决定后,就给了周瑜五万精兵,让他去对抗曹操大军,同时,让鲁肃去路上迎接刘备。
  后来才有诸葛亮来到东吴,舌战群儒这个桥段的,其实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之前,人家孙权就已经做好了和曹操一战的决定了。
  鲁肃对于孙权来说,他的最大的功劳,就是联合刘备,对抗曹操。
  三国历史之中,是个英雄辈出的历史年代。武如:关羽、张飞、赵云......文如:诸葛亮、庞统、周瑜......在东吴,武要数周瑜,而文要数鲁肃。但鲁肃是有何才能,在周瑜死后被任命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鲁肃在一般人的认知之中,只是一个乐善好施之人。
  在三国演义之中,最著名的桥段就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借谁的呢?吴国;而推动之人就是鲁子敬。那么,历史中的鲁肃确实如三国之中描写的那样吗?那么,只能说是个有德无才之人了。然而历史上的鲁肃和三国演义之中有出入的,他才有接管全军大都督之才。
  乐善好施,喜结良友
  鲁肃从下跟随祖母一起生活,但家境富足。地产是相当的丰富。周瑜曾做居巢县令之时,因粮食匮乏,拜访鲁肃请求给一些粮食资助。鲁肃当时家中有两仓的粮食,随即将其中的一仓粮食赠与周瑜。周瑜觉得此人非一般人,于是两人结为好朋友。这也为将来鲁肃投奔吴国和接任大都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天下结乱之时,鲁肃也怀揣一番抱负。鲁肃原先是要投奔郑宝的,是在半路途中遇到了周瑜,经过周瑜的引荐才到吴国效力。这也是后来周瑜死之后,周瑜力荐鲁肃的原因之一。三国志之中,这样描述: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
  审时度势,孙刘抗曹
  孙刘抗曹,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条主线。在三国演义中,因为蜀国势小,所以诸葛亮游走吴国劝说吴君结盟抗曹,因为曹操势力庞大。其实然也。历史上,曹操是准备东下灭吴的,对于刘备没有根据地可言之人曹操还没放在眼里。当时孙权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召集大臣谈论如何相对。
  大部分人的意见就是"投降",曹操势大,吴国毫无取胜的机会可言。但只有鲁肃没有发表任何的言论。等到朝堂结束之时,孙权问道:"肃有何感想,为何今日只字未说。"鲁肃的建议就是:"联合刘备一同抗击曹操。"
  孙权大喜,鲁肃就前往游说刘备。见到刘备之后,鲁肃说道:"吴国的势力和主公的意图。"诸葛亮听后欣然同意。作为三国之中谋略的第一人,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懂的。曹操灭吴之后,其他的势力想必会被曹操一一的消灭。诸葛亮便和鲁肃一起前往江东,表明刘备的立场。这也是后来鲁肃成为大都督的重要原因。三国志之中,这样描述:惟肃劝权借之,共据曹公。
  雪中送炭,据理力争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成为了鲁肃政治生涯的污点,确实如此吗?刘备当时败逃之时,为解救刘备与为难之中,把荆州借与刘备。后来刘备得到益州之后却拒还荆州。就现在来看,失信也是不能忍受的。吴主大怒遂两国开兵交战。但是,鲁肃采取的态度确一直是安抚,希望通过和平的手段来收复荆州。这是为什么呢?别人都这样欺负你了,你还采取如此怀柔的姿态。
  鲁肃借荆州的真实目的就是希望刘备生存下去,这样孙刘才能坚持走抗曹的道路,不采取武力收复荆州,是不想削弱双方的实力。鲁肃就和关羽谈判,想要回荆州。这时有个人说了,土地是有德的人才能拿到,不是说归于那一方的。鲁肃是大声斥责,关羽也是提刀让那人退下去,最后就是双方以湘水为界。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在战场上,鲁肃也得到关羽的足够尊重,关羽作为三国之中如此心高气傲之人,都给与尊重。想必鲁肃确有非同一般的才能,那么又有何不能,成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鲁肃年仅四十六岁就去世,孙权这样评价道: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
  可见作为吴国的君主孙权也是如此的看重鲁肃的。试问一下,如此一个眼光深远、审时度势之人,如何不能成为江东的都督呢!其次,吴国自从周瑜死之后,处于一个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加之周瑜的力荐和吴君对周瑜的信任,鲁肃就安然的当上了大都督,当然也没枉费周瑜的一番好意。
  你是如何看待鲁肃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孙权让鲁肃接替周瑜,固然是因为周瑜临终前的力荐,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鲁肃的过人才干以及对孙吴事业做出的贡献。
  一、对孙权早期事业鼎立相助
  鲁肃是扬州刺史部临淮郡东城县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逝了,由祖母养大,他们家很富有,是当地有名的大财主。
  长大以后鲁肃展现出乐善好施的性格,史书说他"不治家事",对于发财致富这些都不上心,而是经常大散家财接济那些穷人,为此甚至卖过地,在当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义举。
  鲁肃还喜欢结交朋友,"甚得乡邑欢心",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力。周瑜投奔孙策的时候还不认识鲁肃,那时孙策任命周瑜为居巢县长,这个县在庐江郡。有一次,周瑜带着数百人远赴鲁肃家乡一带执行任务,军粮成了问题,听说鲁肃家很富有,就来找他,要求支援点粮食。
  汉末战乱,又连逢天灾,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粮价飞涨,太平年景50钱一石的粮食竟然涨到数十万钱一石,涨了上万倍,有些地方有钱也买不来粮食,史书多次记载"人相食"的惨剧,说明粮食有多么宝贵。
  所以周瑜的期望值并不高,只要能解一下自己队伍的燃眉之急就行,哪知鲁肃听完他的来意便带他来到了自家的后院,那里有两座大粮仓,每个粮仓存着3000斛米,也就是3万斗,这是一个大数目。鲁肃随便指着其中的一座粮仓对周瑜说:"这座粮仓,就送给你了!"
  周瑜大为惊奇,和鲁肃结成了好友,史书说他们二人"定侨、札之分",也就是结成了公孙侨、季札那样的友谊。
  二、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全才
  大概受文学作品的影响,一般人印象中的鲁肃是一介文士,冲锋陷阵、打打杀杀不是他的强项,但这与史实有所出入。
  据史书记载,鲁肃生得"体貌魁奇",也就是身材魁梧、相貌出众,他不仅精于奇谋,而且还擅长骑马射箭,鲁肃看到天下大乱,于是经常召集一帮年轻人到山中狩猎,其实就是搞军事操练,借狩猎演兵习阵。
  当时盘踞在扬州刺史部的割据军阀袁术听说鲁肃的大名,就想把他招到麾下,为自己所用,袁术任命鲁肃为东城县长,但鲁肃看到袁术这个人成不了大事,予以拒绝。
  鲁肃知道袁术心眼很小,不给他面子,他一定不会善罢干休。鲁肃想了想,干脆离开家乡,避开袁术。
  鲁肃于是组织本族人以及跟他平日相好的年轻人到居巢县去找好朋友周瑜,同行的有100多人,鲁肃让老弱者走在前面,让强壮的人走在后面。
  谁知他们刚出发,袁术派来的人就追了上来。鲁肃让人在远处立了个盾牌,他拉满弓,对追上来的人说:"现在天下大乱,有功不能赏,不追也不会受罚,你们都是大丈夫,难道看不清这些?为何还要苦苦相追?"
  说完,鲁肃冲着盾牌猛地射出一箭,箭杆射穿盾牌而过,把追兵震住了,于是不再追赶。
  三、更是一位战略型谋士
  鲁肃找到周瑜时,正逢孙策去世、孙权刚刚掌权,周瑜便把鲁肃推荐给了孙权,孙权在一次宴会上见到鲁肃,与他交谈后十分高兴,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
  宴会散去,宾客们都走了,鲁肃也要告辞,孙权却把他留了下来,随后引他至一间密室,二人进行了一番长谈。
  孙权对鲁肃说:"如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我继承父兄余业,想建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勋,先生既然惠顾于我,如何来帮助我呢?"
  鲁肃回答说:"当年汉高祖刘邦想尊崇义帝却不能够,因为有项羽的缘故。现在的曹操,就像当年的项羽,将军为什么还要当齐桓公和晋文公呢?据我看来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能马上灭亡,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于江东,以观天下之变。这样的计划是现实可行的,因为北方多事,趁着多事,我们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占据整个长江流域,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是汉高祖的事业呀,岂是齐桓公、晋文公可比的?"
  鲁肃的这番话与多年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天下三分说异曲同工,这番话让孙权心里豁然开朗,更加清晰了下一步的发展战略。
  这次谈话后,孙权没有马上任命鲁肃职务,而是以宾友的身份让鲁肃在自己身边出谋画策。鲁肃以前是富豪,现在带着母亲和族人来到江东,孙权就送给他的母亲不少衣服帏帐,还有平时使用的各种东西,让鲁肃一家"富拟其旧"。
  四、是"孙刘联盟"的缔造者
  在孙权进一步开拓江东的过程中,统一了北方的曹操也积极谋划对南方的进攻,建安十三年(208年)7月,曹操挥师南下。
  8月,在荆州割据长达十多年的刘表在忧惧中病逝,刘表的儿子刘琮接任荆州牧。孙权密切关注着荆州的形势,刘表父子不敌曹操的大军几乎没有悬念,问题在于他们是投降还是抵抗?如果抵抗能坚持多久?这些都关系到下一步的时局走向。
  鲁肃首先意识到已经到了一个重要关头,请求奉命到荆州吊唁,除对刘表的家属表示慰问外,还要想办法找到刘备,说服他联合刘表的部属共同对付曹操,鲁肃认为刘备一定乐意这么做,因为他是曹操的宿敌。
  鲁肃从柴桑出发前往荆州,最后在当阳县附近遇到了刘备,经过一番交谈,与刘备确定了"孙刘联盟"的大体构想,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肃是"孙刘联盟"的缔造者。
  五、对孙权忠心不二
  赤壁之战中,鲁肃担任赞军校尉,孙权让他"助画方略",也就是负责出谋划策,所以这个职务相当于孙刘联军的参谋长。
  这一仗打得很精彩,赤壁遭遇战后周瑜乘胜追击,同时派鲁肃这个"参谋长"回去向孙权报告情况。
  听说鲁肃从前方回来了,孙权率领所有重要官员出迎,并亲自为鲁肃牵马。
  鲁肃拜见孙权,孙权起身反而向他施礼,孙权对鲁肃开玩笑说:"子敬啊,我用这样的礼节欢迎你,足以使先生显耀了吧?"哪知鲁肃回答道:"还没有。"
  众人听了都很吃惊,鲁肃倒不着急,从容坐下,举起手中的马鞭说:"希望至尊您有一天能威加四海,包揽九州,克成帝业,到那时改用安车来征召我,那才使我荣耀呢!"
  孙权听罢抚掌大笑。
  六、孙吴内部的"鸽派"
  赤壁之战后,如何处理与刘备方面的关系成为一个敏感问题,在孙吴内部存在两派不同意见。
  一派认为,曹操是孙吴的敌人,但刘备何尝不是孙吴的对手?刘备势力不断壮大对孙吴也不利,应该对刘备集团给予限制,让他们不能发展得太快,必要时可采取行动,消灭刘备的势力,这一派以周瑜为代表。
  另一派认为,孙吴当前最主要的敌人还是曹操,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中遭受失败,但他的根本力量并没有受到太大损伤,孙吴与曹魏相比实力还远不在一个水平上,所以需要继续联合刘备来对抗曹操,为此可以向刘备做出必要的妥协让步,以巩固孙刘联盟,这一派以鲁肃为代表。
  一方是"鹰派",一方是"鸽派",在孙吴内部周瑜就是最大的"鹰派",而鲁肃是最大的"鸽派"。
  两派意见针锋相对,孙权经过再三斟酌,最后更倾向于鲁肃的建议,决定向刘备让步,以换取"孙刘联盟"的继续巩固。
  从战略上看这是高明的一招,它使孙刘联盟得以巩固,从孙权方面说,由于力量还没有足够强大,曹操仍是十分现实的威胁,所以目前占有整个荆州的时机并不成熟,与其荆州让曹操逐步蚕食,不如通过支持刘备给曹操制造一个强大对手,对曹操加以制衡。
  从以上经过来看,鲁肃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更是一名难得的战略型谋士,还为孙权的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接替周瑜完全具备资格和能力。
  同时,当时孙权还要继续拉拢刘备,而鲁肃与刘备、诸葛亮交好,主张向刘备妥协,让鲁肃去处理荆州事务,更符合当时的外部状况。
  江东四儒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只有陆逊当过名副其实的大都督,其他三人所任职务并不是大都督,大都督的职位是在周瑜死了至少十年之后才出现的,它沿习曹丕的官位设置,属于朝官的第一品加官性质;但凡加有这个官爵的官员,皇帝还要颁给他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鲁肃代周瑜是以奋威校尉职务,后来升至横江将军,"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拜汉昌太守、偏将军。十九年,从权破皖城,转横江将军" 。
  由于受到孙权职位的影响,封授官职也受到制约,总体言之,以演义的口径说四人是四大都督,虽然没有官名,却是符合实际的。鲁肃是战略家,受孙权赏识,与周瑜至交,孙策死时,孙权年轻上位,内交外困,忧患重重,幸得内有张昭,外有周瑜扶持,周瑜坚决拥护孙权,一些异心的如孙瑜的儿子等都不敢妄动,虽然如此,作为兄长一系元老,孙权未必完全信任,鲁肃的出现恰是时候。(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鲁肃在周瑜未显时便是知交,待到孙权上位,广招人才,周瑜就向孙权推荐鲁肃,孙权便亲自与鲁肃交谈,言谈合拍,宾主尽欢,鲁肃便向孙权提出一个有名的战略榻上对,因谈话时二人是坐在榻上的。要孙权鼎足江东,看清形势当机立断,西进剿灭黄祖,占据荆州地,全据长江以南,机会成熟再称帝。孙权见这样一个新人,又是自己亲自招揽的,极为看重,张昭认为鲁肃不够谦虚,多次非议他,说他不可重用。孙权却对鲁肃另眼相看,厚加赏赐。(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有与周瑜孙权二人的因缘,加上鲁肃确非凡品,榻上对的战略目光就非常前瞻长远,但他又不墨过成规,在曹操南侵时,坚决劝孙权不可降并支持抗曹,又自告奋勇到荆州面见刘备,打探虚实,促使孙刘联盟,合力破曹。在周瑜一定要消灭刘备,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时,鲁肃据理力争,认为孙刘合则两全,分则两亡,只有联手才能抵抗曹操,劝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方,让他们在荆州防守长江沿线。
  孙权听从了,就出现刘备入川前天下分立的形势,而取荆州,原是鲁肃战略规划的一部份,只不过时势不同,暂缓而已,之后代周瑜领兵,北抗曹操,西抚关羽,有理有节,维护了江东的权益。对于这样一位自己提拔任用的心腹亲信,并且领兵有方"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又有周瑜的嘱托推荐,以鲁肃代替周瑜的职务理所当然,水到渠成。
  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四杰之一,他在周瑜去世后继任了东吴大都督一职,深得孙权的赏识和信任。东吴名将名臣有很多,鲁肃又何德何能能够从这些能人中脱颖而出呢?原因有以下三点:
  1.鲁肃的为人
  鲁肃出生在东汉末年的一个达官贵人的家庭里。他为人大方,乐善好施,结交名仕。由于当时的黄河流域战乱纷纷,所以他开办了一个习武班,让青壮年练武防身。他还施舍钱财,粮食救济穷人,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鲁肃的好名声远播万里,周瑜听说了鲁肃的善举后,也来拉赞助,找鲁肃要粮食。鲁肃毫不犹豫地给了周瑜三千斛米,周瑜觉得鲁肃果然不是一般人,于是和鲁肃成了朋友。这样就给鲁肃后来去吴国留下了伏笔。
  2.鲁肃独到的战略眼光
  鲁肃来到吴国后,见到孙权,并与孙权交谈甚欢。鲁肃认为汉室无法复兴了,建议孙权占据长江以南,然后建国称帝夺取天下。虽然孙权没有立即同意鲁肃的建议,但孙权认为鲁肃是个非凡的人,十分器重他。凡东吴有大事鲁肃都会参与策划,比如,荆州牧刘表去世时,鲁肃建议孙权占荆州,为帝业打基础。鲁肃经过一番精彩分析后,提出来作为东吴代表去荆州吊丧,借机探听荆州虚实,孙权同意了。鲁肃还没见到刘琮,曹操就夺了荆州,鲁肃就立即去见刘备,在长坂坡遇到了刘备。鲁肃给刘备分析当下的局势,认为曹操实力强大,孙刘任何一方是无法单独抵抗曹操的,于是提出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的建议。鲁肃知道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借着诸葛亮哥哥朋友的身份,和诸葛亮成为了朋友。
  刘备也顺水推舟派诸葛亮跟鲁肃去见孙权。孙权知道曹操夺了荆州,准备进攻东吴,就有些担心,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大臣都建议投降曹操,唯独鲁肃反对投降曹操,他建议孙权抵抗曹操,并要求召回周瑜,让他带领水军与曹操作战。果然在赤壁大战中东吴大败曹操的军队。赤壁战后,刘备来东吴借荆州,孙权有点犯难,就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家都认为应该扣留刘备,这时又是鲁肃站出来反对扣留刘备。鲁肃从大局考虑认为应该把荆州借给刘备,这样可以促成孙刘联盟,曹操也就不敢轻易南下攻打东吴了。孙权同意了鲁肃的观点把荆州借给了刘备,使得三分天下的局势基本形成。
  3.周瑜的推荐
  当时,天下大乱,东吴的发展需要人才,周瑜就向孙权引荐了鲁肃,孙权和鲁肃交谈后认为鲁肃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而且鲁肃在赤壁之战和促成孙刘联盟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孙权更加信任鲁肃,也非常倚重他。赤壁之战后不久,周瑜病重了,临终前又向孙权推荐了鲁肃代替自己为大都督。孙权便顺水推舟同意了周瑜的建议,让鲁肃接管了周瑜的部队,统领了水军。
  从这段历史来看,鲁肃虽然不会武功,但是却是一个很优秀的谋略家。他出生在豪门贵族家庭,但是没有纨绔子弟的陋习。他爱学习,为人大方慷慨,有同情心,帮助穷人,而且还喜欢结交名仕。由于他的这些优点,让他名声远播,周瑜才会慕名而来,通过借粮两人成为了好朋友。军阀混战时,周瑜又把鲁肃推荐给了孙权,孙权见了鲁肃后觉得鲁肃果然不同凡响,使得鲁肃顺利进入仕途。鲁肃在赤壁之战和孙刘联盟上又展现了大局观和大谋略,这也是为什么周瑜临终前推荐鲁肃接替他的职位的原因。
  后来的单刀赴会也再次证明了鲁肃的胆识和谋略在当时的吴国是无人可比的,他为了不破坏孙刘联盟,与关羽友好谈判,虽说结果不让东吴满意,但也使得孙刘两家平分荆州,使得曹操再也没有机会南下。这样东吴的局势也得以保持稳定,东吴境内也能得到很好的经济发展,等待机会再把整个荆州夺回来。一个统帅不一定会武功,但一定要有发展的眼光,和审时度势的头脑。鲁肃具备这样的特点和优势,孙权让他接替周瑜统帅水军,非常正确,事实证明鲁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统帅。即使与同时期的诸葛亮相比,鲁肃也不输于诸葛亮,只是《三国演义》更突出描写了诸葛亮而已,鲁肃的光辉就被淡化了。
  鲁肃在三国演义里面是一个忠厚的长者,是一个受人欺负,特别是受诸葛亮欺负,可捉弄的一个人。一个突出诸葛亮聪明才智神机妙算的一个捧哏。
  真实的鲁肃却是一个厉害的角色,他是一个富商然后最从政 ,他家里有两仓粮食,周瑜,路过他家的时候,他就给一仓,从那个时候开始,鲁肃投资周瑜成功了,临死推荐的鲁肃。
  鲁肃对孙权提出来隆中对,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更现实,更有效。他还提出来孙权以后要称帝这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在当时,孙权想都没想过,也不敢想。周瑜他是忠于汉室,鲁肃就是忠于孙权。
  赤壁之战之所以打成功鲁肃居首功,正是鲁肃跟孙权建议把周瑜召回来说服大家,也正是这个鲁肃派人截住了刘备,促成了诸葛亮舌战群儒。
  他为维护刘备与孙权的联盟煞费了苦心,如果没有鲁肃,他们之间可能很早就撕破脸,获利的应该是曹操。为了争夺地盘,他单刀赴会,会见关羽,大声呵斥关羽。
  这就是鲁肃,一个被三国演义完全矮化的人物。

上古华夏简史(NO。5家天下)NO。5家天下一hr帝舜在苍梧去世后,大禹也曾按照程序离开舜的都城蒲阪,去了阳城,宣称要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结果可想而知,天下诸侯不同意,大禹便在阳城就地登基,将都城从蒲阪迁了抗战初期,毛泽东反对硬打硬拼,但林彪却提出了不同意见林彪兴奋不已,他一边向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发电报告,一边让独立团赶到平型关东南方向的上寨镇,随时准备出击。独立团连夜急奔,于凌晨到达上寨,他们到上寨后,刚刚与师部接通电线,林彪又一盘点为抗日牺牲的革命先烈(五十四)革命先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永远的精神丰碑。没有革命先烈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那些为我们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先辈们!徐尚武(19121943),原名徐荣周朝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启发了商朝灭亡后周天子实行的分封制政治制度。周王室解放了许多诸侯国。除了授予相同的姓氏,它还授予不同的姓氏。然而,该数据包下的状态主要基于移动。根据荀子的儒家学派记载,天下共我军史上三大悲剧之一,血战湘江背后,到底是谁的责任?如果说长征是一次悲壮而伟大的征程,那么,血战湘江是红军史上的红色惊叹号。那种悲壮惨烈和辉煌让后人刻骨铭心。88年后的今天,我仍觉得我们只是完成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路更艰辛更困难大黄蜂号航母的前世今生1938年,美国海军迎来了一个好消息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准许海军新建6艘战列舰和2艘航空母舰。这无疑能大大增强美国海军的力量,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航空母舰应该按照什么方案来建造呢?视角文章毛泽东为徐老送水壶轶事徐特立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七日晚,毛泽东打着手电筒到徐特立宿舍。毛泽东告诉徐老蒋介石消灭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誓不罢休,请各位老人早点转移到大后方,看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徐老说几第四期浅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刚写完年终总结,就到5点了,想着今天什么都没写,随手翻了下百年大事记,昨天讲国共合作,在这个时间段之后,翻了我熟一点的,就是1930年1月毛主席给林彪的回信,后来该称星星之火,可以刚睡着就被勒昏过去,16个宫女越拽越紧,和嘉靖有多大仇?1542年的金秋时节,嘉靖皇帝人生当中迎来了一个差点没能迈过去的坎儿。10月20日晚上,他兴致勃勃地驾临端妃曹氏的寝宫,翻云覆雨之后酣然入梦。子夜时分,偌大的紫禁城万籁俱寂,空旷的千古奇冤话刘封刘封,出生于长沙,本姓寇,贵族出身,母亲刘姓,出身刘氏皇族,有王室血统。时刘备替刘表看守荆州,年逾四十,居无定所,颠簸流离,虽夫人有几个,但没有留下子嗣,拜访某位贵族,看到刘封虎头列宁格勒保卫战有多惨烈?短短900天,死伤400万人,连老鼠被吃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我国战场上,对日本进行的反击,但当时整个世界都四处弥漫着硝烟。法西斯的侵略殖民,给许多的国家带去了灾难,让无数人流离失所,陷入苦难的境地。当时的
狄仁杰仅是三品内史,却令满朝文武畏惧,他的权力真有那么大吗?提起三品,很多人都会想到清朝的文职正三品按察使武职正三品绿营参将等等。的确,三品官在清朝虽然级别不算低了,但也高不到哪里去。如果非要套用现在的的话说,清朝的正三品按察使,差不多就相为何陈友谅会说死后还要跟你争天下?朱元璋死前才明白他的意思燕王朱棣在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历经近4年的南北战争终于在1402年攻下南京自己登上了天子的宝座各位朋友可能会问这跟死去40年的汉王陈友谅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着呢!陈友谅剧照朱元璋大浪淘沙秋收起义风云前文说过,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被迫南下广东,经过一路苦战,最后主力在广东潮汕失败,而留在三河坝阻击追兵的掩护部队却成了南昌起义的唯一火种(请关注本人,详见小编大浪淘刘邦刘秀能统一天下,刘备却不能,是因为刘备的能力不行还是因为刘备的对手太强?回答一刘邦这三个人中,我们先来看看刘邦。刘邦生性油滑,爱吹牛皮,像个街头混混儿。但这个人善于拔高自己。他自比信陵君,常不自觉地模仿信陵君的处世行为方式,润滑人际关系,具有很强的影响大国命运核武风云(19)三O九队在湖南郴州金银寨发现了铀矿1955年初,为了尽快展开全国范围内的铀矿金属脉的探测,新成立的第三机械工业部(后又改称第二机械工业部,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二机部)从各个部门抽调了不少专业技术人员,后来又从多个省毛主席请溥仪吃饭,问起传国玉玺下落时,溥仪是怎么回答的?1911年一场浩大的革命打响了,这场革命给2500年的封建王朝打上了重重的一拳。清朝仿佛是一个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的世界老人,迎来了生命的终结,伴随着清朝的灭亡,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迎1950年,美军向志愿军空投补给,美北极熊团落荒而逃,逃出几人?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着一面军旗。上面写到ThirtyFirstInfantryRegimen,军旗上的鹰上方有一只白色的北极熊,代表美国王牌部队美军第7师步兵第31团,号果敢系列果敢族的由来(二)果敢族的由來(二)连载更新系列果敢地区果敢族的由来,与果敢地区的兴起密不可分。果敢位于缅甸掸邦东北边陲,行政区划全称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紧邻中国云南省,西临萨尔温江(中国马桶跟马有关系吗?追溯一下,最早的时候,此物叫虎子。有几个典故神鸟之山,有兽王,名曰麟王。此兽欲溺,老虎以口来接它的小便,所以称虎子。你看,连猛兽也臣服,还干出那么委屈之事。汉朝宫廷用玉制成便器,曰从前,魔都古镇都在城里(下)杨浦引翔港镇和虹口江湾镇曹伟与上篇中的法华洋泾一样,下篇的引翔港镇江湾镇同样也是因河而兴。不同的是,进入近代,引翔港江湾又在陆路交通的变化中获益匪浅,前者受惠于公路建设,成为沪东重镇,后者更得吴淞铁路淞沪1947年国民党返乡团在山东章丘三德范反攻倒算的惨案三德范是章丘南部一个较大的村庄,全村有1,550余户,6,100余人口。地处锦屏山下,横跨西巴漏河两岸。章莱公路由村东南北而过。1947年7月,一次震惊全县的惨杀案件就发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