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黎远康寻找苏联母亲55年,61岁才找到,母亲痛哭我也在找你

  文|趣史实录
  编辑|趣史实录
  2009年12月 黎远康61岁,他在自己的6岁的时候就与异国的母亲瓦莲金娜分别了。而经过了长达55年的寻找,黎远康终于在莫斯科见到了自己的母亲,才知道母亲在这么久的时间里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自己。
  黎远康,出生于1948年,他的父亲叫做黎怀钰,是四川成都双流人,母亲叫做瓦莲金娜,是苏联人。
  黎远康
  上世纪40年代黎怀钰在新疆参加工作,遇到了一个从前苏联远道而来的姑娘瓦莲金娜,两人坠入了爱河。并且两个很快就有了爱情的结晶,生了两个孩子,大女儿黎远礼,二儿子黎远康。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东北地区因为战争的侵蚀,经济萧条,于是当时打起了建设东北的口号。这个口号点燃了不少的有志青年的一腔热血。
  黎怀钰也带着自己妻儿来到了东北,当时的黎远礼七岁,黎远康五岁。瓦莲金娜在这里教书,黎怀钰在沈阳矿山机械厂工作,十分繁忙,不经常回家。瓦莲金娜有时带着孩子去看望他,心想着过了这几年艰难时期,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了。可是没想到1955年,一场变故发生了。
  黎远礼、瓦莲金娜、黎远康时局动荡家人分离
  1955年2月1日,苏联向中国外交部通报了苏联撤侨方案,因为中苏关系的紧张,十一万余苏侨都必须撤回苏联。而这个消息,让黎怀钰一家人都很难堪,瓦莲金娜接到了通知之后,感到左右为难。因为当时中苏关系变得有一些微妙,所以瓦莲金娜不得不回去在规定时间内回到苏联,但是自己的丈夫和儿女都在这里。瓦莲金娜舍不得与自己的家人分离,在知道不得不走之后痛哭流涕,还劝说自己的丈夫黎怀钰带着孩子跟他一起回苏联。
  当时的局势紧张,谁都不知道去到了国外之后,还有没有回国的机会。而黎怀钰的父母都还在国内,并且母亲还生病了,家里更是离不开黎怀钰这个顶梁柱。所以夫妻两人必须要分离了,其实最难顾及的还是孩子的情绪,瓦莲金娜想要带走两个孩子,但被黎怀钰拒绝了,于是两人争执不下。
  他们决定将选择的权利给孩子,遵循孩子自己的意愿。当时的姐弟两人虽然年龄小,但已经是非常懂事了,他们也都很舍不得父母,不想让父母伤心,于是决定姐姐黎远礼跟随母亲去前苏联,弟弟黎远康和父亲一起留在东北。
  黎怀钰
  然而瓦莲金娜两个孩子都舍不下,竟然在离开当天,带着儿女直接去火车站,想要把两个孩子都偷偷带走。不过很快,黎怀钰就发现赶了过来,将她给拦了下来。接下来就是一家人分离的场景,四个人依依不舍,相拥而泣。最后丈夫带着儿子目送妻女登上了开往异国的火车。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别就长达55年之久,而对于黎怀钰来说,这竟然是他们夫妻最后一次相见,他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次见到自己的妻女。黎远康的成长经历
  家庭承受破裂之后,黎远康作为一个失去母亲的混血儿,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排挤。年幼的他只能够拿出母亲与姐姐的合照,一边看一边哭诉自己的委屈。对于他来说,母爱已经变成了一种奢侈品。这个时候的黎远康虽然还小,但是已经懂得生活的艰辛,他从来没有抱怨过父母,至少父亲给了他全部的爱,有时候他夜晚醒来,还能看到给自己缝鞋底的父亲。
  1960年,中苏两国的关系降到了冰点,黎怀钰就觉得这一辈子都见不到了妻子瓦莲金娜了,所以又开始了新的恋情,组建了新的家庭。黎怀钰并没有因为有了新的家庭,就忽视了黎远康,反而更加照顾黎远康的感受。但是小孩子比较敏感,父亲和继母偶尔的争吵,或者父亲对他偶尔的发脾气都会让他想起远方的母亲和姐姐,这么多年不知道黎远康看着合照偷偷流过多少泪。
  不过在父亲的照顾下,黎远康在生活上并没有受过什么苦,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小学和中学都跳级上。高中毕业以后他来到父亲的单位工作,因为工作的原因,黎远康经常要出差,天南海北四处奔波。这个时候的黎远康产生了偷偷寻找母亲的念头,没经过那个时代的人是感受不到的,当时的两国关系异常紧张,两个国家关系较好的人都不敢往来,随时可能会被扣上一些不好的帽子。黎远康都是在工作出差的掩护下偷偷寻找,很多次到达了边境地区,但是都是大海捞针,得不到任何的回应。
  1972年,黎远康结婚并且很快在第二年就当上了父亲,初为人父的黎远康,体会到了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他的心里反而更加思念母亲,希望能够找到她。而黎远康知道,父亲虽然从来没有说出来过,但是家里一尘不染的老照片就能够说明,父亲心里也有一个心结。
  1982年黎怀钰身患重病,检查之后发现是淋巴癌,这代表了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黎怀钰经常一个人坐在医院发呆回忆往事,看着父亲这般模样,黎远康心如刀割,迫切的想找到母亲和姐姐,让父亲见他们最后一面。
  黎远康坐在病床旁,声泪俱下的向父亲保证一定将母亲和姐姐找回。而此时的父亲已经说不出话了,只是听着儿子的承诺一直点头,眼泪也止不住的向下流。之后黎远康为了找到母亲四处辗转,但是都没有一丝回应。一直到父亲弥留之际,还拉着他的手,嘴里最后还轻声说着找到他们的话。黎远康踏上了寻亲之路
  1988年,中苏关系逐渐缓和,这让黎远康看到了希望。他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只要有人去苏联,就会拜托对方在苏联帮他打听一下,并且给对方一张母子三人的合照。这么多年,黎远康已经不知道到底去照相馆洗了多少张母子三人的合照了,他也从一个稚嫩的幼童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可还是没有与母亲团聚。
  时间来到了1991年,苏联在一夜之间就分成了15个国家,这让黎远康更加的迷茫,他甚至连自己的母亲和姐姐被分到了哪一个国家都不知道,那该怎么去寻找。一辈子都没有更换工作岗位,就是为了在出差的间隙里寻找亲人。黎远康也经常看着合照偷偷抹眼泪,他生怕母亲也像父亲一样已经逝去。
  2007年的春节,黎远康去看望高中的物理老师,两个人开始了闲谈,咱谈话中物理老师知道他还在坚持,心里也是升起一丝不忍。告诉他自己的儿子在莫斯科工作了很多年,对于俄罗斯很熟悉,在那里有一个节目叫做《等着我》,已经开播了十多年,是专门帮助人们寻找亲人的。
  黎远康把自己母亲和姐姐的资料整理了一下交给物理老师,物理老师又再给在莫斯科的儿子,让他放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网站上。因为在俄罗斯的寻亲网站投稿了,也有许多好心人通过网站联系黎远康,表示可以给他帮他寻找母亲,这让黎远康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黎远康与母亲、姐姐相聚合照
  黎远康终和亲人团聚
  2009年,电视台联系了黎远康,询问了黎远康一些寻亲的细节,这通电话给黎远康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他知道可能是有母亲的线索了。同年12月14日,节目组邀请黎远康和他儿子到北京进行寻亲节目录制,最后黎远康和他们一起到了莫斯科。
  原来在黎远康向节目组投送资料的时候,远在哈萨克斯坦的母亲也在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的儿子。向俄罗斯电视台寄去了寻找黎远康的资料,很快节目组便发现了这两份高度吻合的寻亲资料。经过节目组仔细对比,可以确定正是他们对方要找的人,工作人员暂时了这个事情,并将两方都叫到了节目演播厅。
  在莫斯科节目演播厅,已经61岁的黎远康在台上诉说着这么多年的经历。没想到的是,距离他不到50米的另一个房间里,80岁母亲瓦莲金娜正在和孙子打视频电话,从视频里得知自己寻找的儿子竟然就在莫斯科。
  母子相认场面
  在节目组的安排下,母子终于相见。黎远康见到了自己的母亲,一下子就跪倒在母亲身旁嚎啕大哭,随后母子相拥,这么多年埋藏在心底的感情在这一刻都爆发出来。接下来黎远康又跟随母亲见到了同样思念的姐姐。
  这么多年黎远康的母亲一直都没有再找另一半,而姐姐通过努力考取了博士学位,有一个很好的工作,他们也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这样一家走散的亲人,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互相寻找终于得以团聚。
  瓦莲金娜(右一)、黎远康(右二)、姐姐黎远礼(右四) 团聚时合照
  虽然团聚了,但是现在他们都已经有自己的生活了,黎远康在阿拉木图游玩了一个月,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回中国了,分别时也是十分不舍。2010年8月,瓦莲金娜带着女儿来中国探望儿子一家,她们还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热烈欢迎,和儿子在中国游玩了许多地方。
  2013年9月7日,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大学发表演讲,提到了瓦莲金娜与儿子分别重逢的故事,促进了中哈的友好关系。随后黎远康多次与母亲团聚,他也想把母亲接到中国,但是母亲年纪已经大了也适应了那边的生活。
  不管怎么样,这样相互思念的一家人终于得到了团聚,虽然不能生活在一起,但是在思念的时候还能视频通话,并且偶尔相聚,这已经让他们很满足了。

郑成功为什么没能成功反清复明?他在福建大搞三光,人心丧尽郑成功雕像作者兰台郑成功为什么一直没能反清复明成功?原因有很多,但是郑成功与东南沿海老百姓关系恶劣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为什么郑成功与东南沿海老百姓关系恶劣呢?原因很简单,郑成腾冲战役多激烈?激战127天大小战役40场,打到日本军官集体自杀1942年5月10日,时任第2旅少将旅长负责守卫腾冲的龙绳武见日军兵临城下,弃城而逃,292名日军不费一枪一弹便占领了腾冲。腾冲,是我国西南地区的要塞。由于东南沿海等地皆被日军占领中国核司令销声匿迹20年,晚年坦言在国外成就再大,也是外国人程开甲院士是一个伟大的人,他被不少人称为中国核司令。他年轻时曾去过英国留学,师从国际大师马克斯玻恩教授,获得过物理和哲学双博士学位。如果程开甲愿意的话,他完全可以留在英国,过上轻松外国人从我国盗走一根竹竿,躲过层层筛查带回国,使中国损失惨重莎士比亚摹拟算得了什么?猎犬也会追随它的主人,猴子也会效法它的饲养者,马儿也会听从它的骑师。中国历经5000年的发展,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对于今天的成就,我们在称赞与感慨的同时,也解读明成祖朱棣,他的铁血统治以及传位给朱高炽的真正原因明朝,中国历史上王朝的一个标杆。它始于真正底层出身的太祖朱元璋,是真正的逆袭成皇。终明一朝,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被后世人们称为得位最正的王朝,秦帝国为何持续了15年就消亡?揭秘秦国消亡的真正原因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公元前211年有一颗天降陨石坠落在秦国的东郡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西部一带陨石落地后变成了石块上面赫然写着始皇帝死而地分而自此之后盛极一时的秦王有人问宋庆龄为何不愿与孙中山合葬?宋庆龄临终前说明原因如果一对恋人之间只有爱情而没有共同的精神追求,爱情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淡,甚至完全失去。所以才有人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其实不是开始的时候最美好,而是美好的事物如果只是花肤雪貌戚将领抗倭没杀过日本人?某著名杂志总编竟扬言戚应走下神坛前言杂志作为介于书籍和报纸之间的一种读物,以其区别于报纸具有鲜明的时间性与书籍的长篇大论的特殊性,得以比书籍更为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比报纸更为详细地谈论主要问题,其内容十分广泛,从蒋介石钦点看守张学良26年的人是谁?张学良视他为仇人,亦是恩人1991年3月,91岁的张学良获准前往美国探亲,真正获得了人身自由。他带着夫人赵一狄出现在台北桃园机场的候机大厅之中,而在这里,已经早有数百名中外新闻记者在此等候。面对黑压压的记者傅作义大女儿,为解放北平立下汗马功劳,建国后过得怎么样?在我国建党革命历史上,有着一个著名的历史节点北平解放。事件发生在1948年年底到1949年初,在这个建立新中国的节骨眼上,解放工作却还有一块难啃的骨头没有啃下来。当时北平城外,人民为什么慈禧和光绪的死只隔了一天,光绪到底是怎么死的?光绪死于1908年11月14日晚6点左右,并且是突然死亡。仅仅不到20小时后,长期把持朝政的慈禧太后也与世长辞。慈禧与光绪剧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个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接连死亡?就
1949年,安徽14岁无名女孩立一等功,伟人亲自为她起名,她是谁?1951年,安徽14岁的乡村小渔女,竟受中央最高领导的邀请,现身国庆两周年观礼现场,更让人惊讶的是,当伟人听说她来,急忙要求亲自见一面,随后更是邀请到家中设宴款待,不仅在交谈过程中楚汉之争,争在格局故事背景于秦末楚汉争霸期间,两位人物项羽和刘邦之间的PK。起义之前,两者地位实力还是蛮悬殊的。项羽是楚国项燕名将之后,又有项梁亲手抚养长大,虽说不太爱读书也缺乏谋略,但还是妥妥一枚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何要灭日本?刘伯温又为何誓死阻拦?看到历史类的问题我都想回答一下。不过,回答这类问题,得看看史料先。据史料记载,在唐朝的时候有个乌梁海之战,韩国拍了个电影,鸣梁海战,功劳又全部是韩国人的了,确实这次海战,日本输了。抗战14年,中国战场上死了多少日本鬼子?答案在靖国神社中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至此打响,从1931年一直到1945年,在这14年的抗战中,由于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使得这场战争中国人打得极为艰难,我国付出的伤亡人数高达三千多万人。三千多万人大唐开国太子李建成,为何兵败玄武门?1300年后一座墓碑道出真相荒淫无道的还是有勇有谋?大唐第一位开国太子变为废太子,作为李世民一母同胞的兄弟却恶名远扬,玄武门兵败后被李世民亲手杀死,人人拍手叫好。后人多诟病李建成荒淫无道,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上世纪60年代,激励一代人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现在过得怎样上世纪60年代,全国涌现出无数的模范代表,他们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而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陈永贵副总理亲自培养的接班人铁姑娘郭凤莲。这位姑娘不一般,男人能干的活她也能干,男人河南盗墓贼炸出中国第一凶墓,千百年屡遭盗窃,为何至今安然无恙在河南地区的一个小村庄内,两道火光炸出来了巨大的将军墓,挖掘过程几经波折,墓室内更满是盗墓贼的尸体,被考古界称为中国第一凶墓。那这凶墓背后有什么秘密呢?为何这么多盗墓贼丧命于此?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出乎意料的一炮,竟隔山打爆美军飞机1952年9月的一个下午,石岘洞附近的美军阵地上,一艘美军的直升飞机缓缓落下,从飞机上走下来的是一名美军军官,他给士兵们带来了大量的补给物资和武器弹药,此次补给物资除了定制的军粮以张三甲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曾靠两招打败霍元甲,究竟有多厉害科举制度从隋朝创立,历经一千多年,作为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官员的一种主要手段,对历史的影响巨大。科举制度扩展了选拔官员的范围,吸引了大量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有识之士,打破了原本的阶级固化他曾任陕西省委书记,后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成就不凡,享年92岁如今的劳动保障体系非常健全,员工受到不公正待遇后可以依法向司法部门提起上诉,也可以向劳工部门申请仲裁。资本家的贪婪秉性由此被遏制,基层人民的利益得到有力维护,劳资关系更加平等。新时1976年毛主席葬礼,所有人庄严肃立,唯独一位妇女坐着,她是谁?1976年9月9日零点10分,领导了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带领共产党及人民军队开辟了新中国的一代伟人的毛泽东,在北京与世长辞了。任何赞美的辞藻用在毛主席这里,都是极其匮乏的,他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