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到底是李鸿章挪用了北洋水师的经费还是慈禧太后?

  严格的说,李鸿章和慈禧都没挪用北洋水师的经费,不过因为当时清政府财政紧张,北洋水师的经费一直不足,甚至部分下拨的经费后来也被占用。
  1875年,清政府鉴于西方列强多次从海上入侵,决定筹建海防,并制订了相应的计划。按照计划,清政府将从关税、厘金的收入里每年拨出海防经费400万两白银,用于创立北洋和南洋两支水师,并责成李鸿章、沈葆祯两人负责此事。
  不过计划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由于此时左宗棠西征需要大量的军费,海防经费实际到位资金有限。在最初的两年里,虽然沈葆桢高风亮节,主动提出把南洋应得的经费一并拨给北洋,但是李鸿章拿到手的一共也只有200万两,只有计划的1/4。
  1877年起,南北洋海防经费分拨给李鸿章和沈葆桢,依然是比预定数额少很多。像1881年到1885年这5年里,李鸿章实际仅拿到了420万两,平均一年84万两,只有计划的42%。为此在1883到1885年中,李鸿章从淮军经费、长芦运库银、直隶海防捐等费用里调拨了228.8万两,以补海防经费之不足。
  此后随着海军衙门的成立,北洋水师到手的经费略有增加,不过距离预定的200万两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实际从1875年到1894年的20年时间里,北洋水师共领到海防经费2300万两,比计划少了1700万两。
  在这2300万两海防经费里,户部因为各种临时事件挪用了一部分,比如像马嘉理事件以后,为了抚恤当事人就挪用了20.3万余两。加上此后其他各种名目,历年挪用的总额在170万两左右。
  不过虽然少了这么多,后来又被挪用了不少,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清政府自身财政紧张造成,倒也谈不上谁故意挪用。如果一定要说责任,慈禧修建颐和园耗费巨资、光绪大婚花了500万两、供养毫无用处的八旗绿营兵等等无关紧要的巨额开支造成财政紧张也是原因之一,他们都要负相应责任。
  北洋水师是李鸿章一手建起来的,他把水师当心肝宝贝,怎么可能挪用水师经费。
  两次鸦片战争后,日本吞并琉球,法国占领越南,列强都是从海上而来,李鸿章对当时的世界形势有清楚的认识,他说,此是"三千余年一大变局",这时,他对加强海防,建设海军就比较关注。
  早些年,阿古柏占领新疆,沙俄侵占伊利,清廷内部分为两派,一派以左宗棠为主力求收复新疆,一派以李鸿章为主主张放弃新疆,集中精力建设一支强大海军。
  慈禧最后选择了收复新疆,不过她并没有屏弃李鸿章的主张,收复新疆后,清廷开始建海军。
  到了光绪十一年,清廷成立了海军衙门,醇亲王奕譞总理海军事务,李鸿章会办,借此机会,建成北洋水师。
  当时的北洋水师,拥有25艘舰艇,4000多名官兵,海上军事实力亚洲第一,日本人都望而生畏。李鸿章当然为此感到骄傲,把它看出心肝宝贝。
  日本人早有侵略中国之心,不断加强海军建设,李鸿章作为北洋水师的负责人,他非常清楚日本的海军动向,也知道自己的海军实力,当发现日本海军装备速射炮时,李鸿章当然也想在北洋水师装备这种武器,以保持自己的优势,毕竟北洋水师的荣辱和李鸿章密切联系在一起,他不愿水师为自己丢脸。
  再说了,李鸿章用钱没有比北洋水师更急需的地方,他不需要挪用海军经费,更不想挪用海军经费,而是更希望增加海军经费,事实上,他还把淮军经费挪到北洋水师。
  慈禧就不同了,同治时期她就想为自己修园子养老,恭亲王反对,慈安也反对,最后没修成。
  后来慈安死了,恭亲王奕訢被慈禧罢了官,大清朝她一个人说了算,这时她要修园子没人挡得住她,于是在慈禧六十大寿来临之际开修颐和园。
  户部尚书阎敬铭说,"我同意修,可是钱不同意修"。慈禧罢了他的官,让他回家看孩子去了。
  光绪不同意修园子,慈禧先给他扣个大帽子,说他不孝顺,然后一顿大道理,乡下老百姓都办寿,不办让邻居瞧不起,我不办寿,让外国人瞧不起。
  李鸿章不同意修园子,他说,别的钱都能省,军费万万不能省。李鸿章的意思是挪用海军经费不行。
  醇亲王奕譞同意挪用海军经费,他想建好园子让慈禧去养老,好让自己的儿子光绪掌权。他是海军衙门的头儿,李鸿章归他领导,他找李鸿章去谈,说老佛爷修园子心情迫切,让李鸿章体谅。李鸿章还能说啥,不同意又能怎样?大清朝是人家的。
  醇亲王奕譞促成这事,把几百万两海军经费,变成了昆明湖和万寿山。
  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私产",除了李鸿章,谁也别想动!我们先来看看慈禧修颐和园花了多少钱。
  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建成于1764年,耗银480余万两。1860年时,这个园子被英法联军烧毁了。等到 1884年才开始重建,1888年完成重建,改称颐和园。重建费用为五百多万两银子!
  500万两银子什么概念。当初,1881年定制的"定远舰",7220吨,花费约140万两白银,1882年定制的"镇远舰"花费约为142万两白银。500万两可以买三艘定远舰了。李鸿章自然不会舍得四五年间,拿出这么多钱。毕竟,北洋水师每年也就一百来万的经费。
  再看1894年日本定制的英国庄严级战列舰---"富士级战列舰",12533吨,费用为660多万两白银!日本一次订了两艘!
  修园子的钱,对于甲午战争的胜败,没什么直接影响。有人说:"慈禧为了修园子挪用海军军费,共计高达260万两!"
  给慈禧修园子养老的事,在同治朝就开始提出了。等到光绪时,光绪为了早日亲政,对于修园子也是很支持。可是,户部户部尚书是阎敬铭比较正直,觉得拿朝廷的钱修园子不合适,坚决反对,被革职了。继任的户部尚书翁同酥为了让慈禧早日退休,积极推动修园的事。
  翁同酥因为李鸿章曾弹劾他哥哥,所以,对北洋水师的事不放在心上。当然,翁同酥还没傻到挪用北洋的钱,(他也惹不起李鸿章)。而且,户部确实也没钱。那怎么办?时任海军衙门总理的光绪皇帝生父醇亲王,就以筹备"海军军费"的名义,向各省督抚索取筹款。广东100万两;两江70万两;湖北40万两,四川20万两,直隶20万两,江西10万两,共计260万两。
  这笔钱,基本上全部用于颐和园工程。主意,各省督抚给钱的时候,都知道是修园子的,只是挂了"海军军费"的名头罢了。北洋水师虽然"北洋六年未购一舰",但是,李鸿章并不缺钱!
  户部不给钱,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就没钱了吗?其实不然。
  清廷最初计划建设两支水师:北洋和南洋。负责南洋的沈葆桢高风亮节,主动提出将全部款项先给北洋。等北洋建设好以后,再一起建设南洋。可是,李鸿章翻脸不认账。沈葆桢只能自己筹款70万两,建设南洋水师。
  李鸿章可比沈葆桢有钱,手下盈利的实业有:天津电报总局,漠河金矿,兴国煤矿,河北磁州煤矿,湖北广济煤矿,等等。尤其是漠河金矿,每年纯收入50多万两!而清廷一年给北洋的军费(成军以后),才不到100来万两!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自己向朝廷汇报,北洋在各银行有存款260多万两白银!这还是他自己报出来的!看看李鸿章的豪宅,肯定私吞了不少钱。
  刘步蟾为了给定远镇远购买12门速射炮速射炮,申请了30万拨款,李鸿章都没想法解决!这就别怪户部不给钱了,李鸿章自己有钱也没给啊。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文|勇战王聊历史)
  李鸿章是否挪用海防经费不是主要的,但他至少存在钱花得不是地方的问题。旅顺要塞就修了十六年时间,花费好几千万,战争中仅仅一天时间就送给了日本,光是各种型号的炮弹就被日本缴获2460000多颗。没错,二百四十六万多颗!可是,定远和镇远八门主炮的开花弹总共只有三发,自军舰出厂以后从来没有买过。有这样使用海防经费的吗?这种情况,让海军怎么打仗?怎么可能不输给日本?李鸿章怎么可能对那次惨败不承担主要责任?什么样的洗地能够改变这样的历史事实?
  晚清衰的罪魁祸首是慈禧,不安分守己,参政,殃及国家于水火之中。
  慈禧不是武则天,她一生祸国殃民。
  光绪名誉上是皇帝,灯影子光杆司令。
  李鸿章军费没有挪用,错处是他的北洋水师没有严格录用人才,用的亲信,所以不够强大。
  翁同龢:是同治和光绪的老师,是光绪支持者,但还是为慈禧办事。1890年,户部尚书翁同龢上书以海军已具规模,国库无力支持为由,主张削减北洋水师军费。慈禧点头同意,李鸿章无可奈何,最后北洋水师军费由当初的400万两减少到100万两。慈禧一伙人为修筑颐和园挪用的海军军费已经达到860万两,如果加上三海工程挪用的430万两海军军费,总计接近1300万两,约合430万英镑。
  北洋水师的军费确实是被挪用了不少,尤其是在修颐和园的时候。当然其中有不少是慈禧拿过去用了,但是也只有一百万两白银,但是实际情况是北洋水师的军费挪用还远远不止于此。
  颐和园工程
  前面已经说了,慈禧挪用了一百万两白银,看着似乎很多,再加一点都够再买一艘军舰了,但是大头其实还不是在慈禧这里,但是却同样的用在了慈禧的头上。
  其实还是为颐和园工程。颐和园虽然比不上曾经的圆明园,但是依旧是花费巨大,当时载醇的目的可以说是很明确的。他挪用了海军衙门七百万两白银,用于昆明湖的修缮。这就是为什么在影视剧《走向共和》中,李鸿章说七百万两白银打了水漂。
  在这个事件上其实在翁同龢的日记里也有记载,拿渤海换昆明湖,以南洋换万寿山。户部没钱
  还有就是户部的问题了。大清到这个时候确实是有些空了,虽然每年都有着八千万两白银的岁税,但是真的不够用了,翁同龢在这个时候也就停了关于北洋水师的军费的供给,当然这也不止于他对李鸿章的偏见,实际上不止是北洋,其他的水军的也都停了。
  这个就造成了最尴尬的后果。北洋水师也没有钱了。当年北洋水师拿着大清5%的岁税才勉强存活,这个钱断了,水师真的就再难发展了,这个时候真的就只靠李鸿章一个人去养着北洋水师了。所以甲午战争时说李鸿章以一己之力去对抗整个日本真的也是不为过的。
  那么户部的钱用去干什么了呢?光绪皇帝大婚,这一次婚礼花费了五百万五十万两白银。还有李鸿章可能也是动过了北洋水师的军费。但是或许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确实他为了北洋水师操碎了心,为了两架高速炮,他甚至挪用了淮军的军费。但是这两架高速炮还是来迟了,甲午战争都已经打完了。
  都有!!慈禧就不说了!!!李鸿章死后有4000万两白银!!!这些钱从哪里来的!!肯定有海军军费的一部分!!!
  北洋水师经费的挪用是慈禧默许,奕譞建议,李鸿章经手。
  一、慈禧太后是实权掌控者
  北洋水师挪用之事发生在光绪年间,光绪帝只是傀儡,慈禧太后是实权掌控者。慈禧太后不但大权独揽,而且把朝内和地方上的实权人物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以她为核心的"后党"集团。作为国家权力的掌控者不可能不知道这么一大笔经费的来源。
  二、奕譞为讨慈禧太后欢心
  奕譞是清末朝廷重臣,又深得慈禧太后信任,所以为讨慈禧太后欢心,奕譞加紧笼络当时掌握军事外交实权的李鸿章,并建议挪用海军经费去修颐和园。
  三、李鸿章从自己的地位和前程考虑
  李鸿章作为北洋水师的创建者和掌权者,他一直把北洋海陆军作为淮系集团的支柱和资本,生怕有闪失而影响自己的地位和前程。但是李鸿章对于慈禧太后一向惧怕,并且与帝党人物翁同龢不和,因此在政治上李鸿章倾向后党。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附和奕譞的私意,移拨海军经费。
  正是由于海军经费的挪用,北洋水师自1888年正式成军后,再未增添任何船只,1891年以后又停购枪炮弹药。这样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北洋海军不仅在总吨位上落在日本舰队之后,而且舰龄老化,行动迟缓,火力也差,缺少快舰和速射炮,已在总体实力上与日本舰队相形见絀。这也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遭受重创以至于最后全军覆没的原因。
  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背后的秘密
  现在的中国人,只要是略微懂一点历史的,一提到慈禧太后,就恨得咬牙切齿,"老巫婆"、"老妖婆子"的骂,慈禧太后被骂的重要事件之一,就是挪用了北洋水师2000万两白银的军费,为她自己修建颐和园,从而导致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挪用这么一大笔钱?为什么偏偏在北洋水师最需要建设资金的时候,釜底抽薪?她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本文,为您揭示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背后的秘密。
  要说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明白,在当时的清朝朝廷中,正在进行着残酷而又复杂的权力斗争。一派是以光绪为首的"帝党",另一派是以慈禧为首的"后党"。
  1889年,光绪皇帝18岁了,他必须结婚了。说"必须"是因为他不能再拖下去了,在清朝历代皇帝的结婚年龄里,这已经算是绝对的晚婚了。按照清朝的祖制,皇帝大婚之后就应该亲政了,慈禧太后的一切权力都应该归还给光绪。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慈禧在光绪结婚的事情上一拖再拖,现在实在拖不下去了,就为光绪指定一个老婆,而实际上是在光绪的身边安插一个眼线。
  不甘心做一辈子傀儡皇帝的光绪,为了与慈禧太后争夺权力,正在进行着或明或暗的斗争。对于朝中的大臣们来说,他们就有事做了,开始各自为自己的前程,选边站队。
  而北洋水师的最高级领导,李鸿章,是"后党"中的核心代表人物,自然而然的,慈禧太后就是李鸿章背后的大树。李鸿章,作为一名汉人,与慈禧太后绝对没有任何亲戚关系。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最有权势的后党代表人物,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能为慈禧做事。
  朝廷毕竟是个庞大的政治机器,慈禧太后就是再有权力,也需要有得力的帮手去做事的。即使是腐败的晚清王朝,也同样需要有人来做具体的事情,不然,这个朝廷早就玩不转了,国家都没了,慈禧上哪去享受权力带来的利益?
  李鸿章做的最主要的事,是这么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大力加强国防,扩充和训练淮军,建设和发展北洋水师;另一件事情就是"洋务运动"。
  背后有清朝权力最大的人——慈禧太后的支持,李鸿章做的事情,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的。
  首先,北洋舰队是清朝投入最多的一支舰队,舰队的一半战舰是从国外购买的军舰,其中的2艘绝对主力——定远和镇远,是亚洲最大的铁甲舰。别的不说,就说这两艘军舰的排水量吧,达到了惊人的7335吨。7335吨是个什么概念?甲午战争后的一百多年后,直到2000年前,新中国海军还没有一艘主力战舰的排水量超过这个数字。
  其次,"洋务运动"结束了中国上千年的农业社会传统,清朝进入了工业化时期,铁陆、蒸汽航运、矿山、电报、电力、近代邮政等原本只有西方才有的工业,在清国大地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了,势头很猛,清朝涌现出来如轮船招商局、天津机器局、开平煤矿等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总之一句话,当时的清朝,李鸿章大人权倾朝野,如果把清国比作一家公司,那么慈禧太后就是董事长,而李鸿章就是首席执行官。清朝的一切的一切,从官场、商场一直到火葬场,都归李鸿章管。
  李鸿章在做事情的时候,正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时期。也就是说,慈禧在深宫中尽情享受荣华富贵,而她最倚重的汉臣李鸿章替她干活、替她捞钱、替她搜刮民脂民膏、替她解决一切国内国外令人烦心的事情。
  那么、这两人的关系是不是就铁到没有嫌隙、可以互相信任了?答案是否定的,并且永远是否定的。
  这跟制度有关。
  专制制度永远是单向的,上级发话,下级听从,上级的话就是指示,指示需要传达,传达后需要组织一帮人来开个会,讨论如何坚决贯彻执行。然后下级去干下级的活,背后有领导的一双眼睛在盯着。
  而如果这个领导是最高级别的领导——皇上,这就更难办了。你需要刻意地表现你与皇上的亲近,但又要掌握好那个度,这个度就是绝对的忠心,也就是所说的"死忠"。皇上不需要被理解,他的权威建立在神秘的基础上,对于皇上说的,你只要照着做就行了,千万不要判断出皇上的下一手是二五八万,还是一四七条。如果皇帝的心思都被你猜中了,他最恐惧的那两个字就会出现在他的梦中——谋反!
  要记住,和牌的只能是他一人——是为"家天下"也
  官场是没有平等信任关系的,君臣之间更是如此。
  慈禧和李鸿章之间也是如此,但和别的君臣关系不同,它又多了一个实际情况。这个情况就是,慈禧的最高权力并不是名正言顺的,而是通过权势占有她的"儿子"光绪的,那个已经亲政的光绪就坐在朝堂上,只要他在,就会对慈禧继续霸占最高权力的"合法性"构成威胁。
  这就注定了慈禧只能是一个和稀泥去平衡各派的人物,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稳定",所谓稳定压倒一切,只有朝局稳定了,不出什么乱子,她的权力安全才不会有什么乱子。所以,慈禧对李鸿章的支持也是一种政治需要,跟她的个人观念和喜好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她喜不喜欢洋人的东西都不会影响她的选择。出于权力安全的需要,慈禧这个人既不可能绝对的保守,仇视一切"洋务",也不可能绝对地开明,放手让洋务派们去干,她是个时时刻刻在"维稳"的人。
  对于李鸿章,慈禧太后一直在用,也一直在防。
  当慈禧把建设强大的北洋海军这一清国最重要的任务,托付给李鸿章之时,她就已经明白,她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甚至整个国家的命运都托付给了李鸿章。海军太重要了,过去,西方列强都是从海上进攻清国的,谁掌握了海军,谁就掌握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所以在建设北洋海军之时,一开始慈禧对李鸿章的支持是毫无保留的。她强调"惟念海军关系重大,非寻常庶政可比"。只要是关系到北洋海军的事情,要银子有银子,要政策给政策,要人给人,花费这么大的投资,言官御史们风言风语,慈禧只有一个反应——不理睬。
  正是因为有了慈禧的强力支持,北洋海军才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亚洲第一。但是、在北洋海军建成那一年(1888年)后,慈禧的态度却变了,当李鸿章像往常一样奏请拨款购买军舰和大炮的时候,慈禧的回答是:没钱。
  而暗地里,慈禧开始忙碌一件事情——修颐和园。
  修颐和园的预算是2000万两白银,而费用是从海军军费里挪用,这么多银子用于修园子,留给北洋海军的自然是没钱了,别说再买舰买炮,买颗子弹的钱都没有了。
  所以,从1888年后,北洋海军再没有添置一艘新军舰、大炮也是旧的。
  买了舰和炮就修不成园子,修了园子就买不成舰和炮,新舰新炮和颐和园,似乎是一对矛盾。
  而真正的矛盾焦点只有一个——权力安全,准确地说是慈禧的权力安全。
  挪用海军军费无异于削弱自己统治的根基,这一点精明的慈禧不会不知道。但是,作为专制制度里的最高统治者,慈禧要面对的现实是:如果不发展海军,国家要被西方列强打成殖民地,所以必须发展。但是如果海军过于强大,而且这支强大的海军只是掌握在李鸿章一个人手里时,那么为了权力的安全,必须防备李鸿章拥兵自重,有谋逆之心。
  另外还要防备的,就是李鸿章倒向光绪,偷偷变成"帝党"。
  别看李鸿章是慈禧的嫡系,但官场上一切都是可能的,在有条件的时候,谁不愿意站在权力之巅?
  这就是慈禧对于北洋海军最真实的心态:既要让这支军队建立发展,又不能让它过于强大。
  大家要问了,既然要防着李鸿章,那么一开始不让他掌控海军军权就好了嘛,让一个能够信任的满族王爷来领导不是更好?
  先不说这些满族王爷是否真的值得信任(他们谋反更容易),就算是真的值得信任,慈禧老人家也是没有选择。
  原因前面其实我们已经说过了,李鸿章能办事,换句话说,能办事的,也唯有李鸿章而已。因为慈禧比谁都清楚,那些个满清王爷们,除了遛鸟招妓,就是想办法捞银子,如果真把北洋舰队交给他们,那么这支舰队最后也只能用来打鱼摸虾,当渔船使用了。就像当年太平天国起义后,朝廷也不是没让八旗和绿营上过阵,最后不得已才放权给曾国藩。
  两害相权取其轻啊,永远是政治家的选择。级别越高,能做出一个"完美选择"的余地越小。对于慈禧来说,她既要让李鸿章能做事,又要让他只能为自己做事——这是慈禧对李鸿章的最基本的态度。
  以上费尽口舌说了这么多,我想结论已经渐渐清晰了。在史料中,人们把慈禧在北洋海军正要迅猛发展之际,却昏聩到挪走军费修颐和园,当成她作为一个女人贪图享乐、腐败堕落、昏庸无能而且荒淫无耻的证据。
  但是,在我看来——慈禧并不是因为要修颐和园才挪用海军军费,而是要为了挪走海军军费才修颐和园!
  只有修颐和园,李鸿章才无法反对。因为这是一个令大权在握的李鸿章无法反驳的理由,1888年是光绪亲政的前一年,慈禧即将退休,如果为她幸福的退休生活弄套带花园的别墅李鸿竟还要反对,那你李鸿章是何居心啊?你心里还有没有我这个领导?
  所以,只有打着为慈禧修颐和园的旗号,海军军费才能畅通无阻地从李鸿章手里弄出来,如果朝廷用于其他的用途,李鸿章真的会跟你拼命的!
  好吧,总而言之,当我们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荒淫无耻"等这些经常骂政客的词去骂慈禧时,我们恰恰已经忘记她的身份——最高级别的专制者。享受是所有的专制者都喜爱的,所谓有条件要享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享受,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权力安全的基础上,如屁股下的这个位置都不保,还谈什么享受?
  挪用海军2000万两军费用来修颐和园,是因为慈禧太后有享乐的心态,但这并不是她唯一的动机。因为对于慈禧来说,建设北洋海军是为了国家(部分为了自己),而不让一支自己无法完全掌控的军队过于强大,则是为了她自己。北洋海军最终无法成为真正的强大舰队,不是它技不如人(军舰是世界上最好的军舰),也不是没银子(花的钱比日本多),更不是没时间来发展(比日本舰队起步要早),而是从一开始,在源头上,这支舰队的创始人和出资者——慈禧太后,不允许它发展太快、变得过于强大!
  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关于日本海军正在大批购买和换装速射炮的情报传到了李鸿章那里时,李鸿章只能无奈地回答:没钱!虽然他明明知道,把北洋海军所有的战舰都换上速射炮只需要区区60万两白银。甲午海战爆发后,李鸿章向朝廷上了一份奏折,说北洋海军在汇丰银行存有一笔200多万两银子的"活动经费",这笔钱完全足够给北洋舰队换装最新款的速射炮,或者进口一批质量上乘的开花炮弹,但是,因为李鸿章已经猜透了慈禧太后的心思,他不敢这么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北洋舰队,这么一支看似强大的舰队,因为背负着清朝政府各方面利益集团的明争暗斗,因为帝党和后党都想进来插上一腿,这支表面上装备了现代化军舰的舰队,其骨子里还是无法逃脱专制体制内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也因此,最终无法逃脱被日本舰队全歼的厄运!

在朝鲜战场上,为什么美国宁愿停战也不使用原子弹?绝非心慈手软1945年8月6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核武器空袭行动在日本广岛发生,三天后长崎同样迎来一场巨响,伴随着美国原子弹的投放,日本这两座城市沦为一片废墟,数十万民众无辜死亡。8月15日,日俄罗斯境内发现千年地宫,墓主是中国人,专家他是个悲剧英雄在中国历史上,匈奴也是一个很强的劲敌之一。在各朝各代,匈奴曾经不断地侵犯中原土地,给中原的统治者带去不少麻烦和问题,为了让匈奴暂时安分一点,从汉朝开始,很多统治者者也想过通过和亲等在梁家河,习近平当过扫盲班老师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梁家河村插队,在这里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在村民们印象中,习近平当年住过的窑洞里,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上,全都是书。现在回忆起来,近平他们住的狡诈的美国,为何会在寸土寸金的纽约,为林则徐立雕像建广场?历来,就不缺美国抹黑中国的闲谈。中国帮助其他国家修建铁路,美国说这是中国为了让其他国家依赖自己中国支援他国口罩和医疗设施,美国又站出来说中国的设备不达标。在抹黑中国的整体形象这条道贺龙元帅唯一的儿子,委托商人买下航母,成为中国海军的大功臣贺龙元帅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他为新中国的独立和统一,做出了极大的历史贡献。他唯一的儿子贺鹏飞,也是一个值得赞叹的中国海军大功臣,他曾委托商人买下航母,被不少人称为瓦良格航母回1964年周总理收到汪日章的来信请求关照浙江奉化94岁的蒋妙月1964年,周总理收到一封来自留法老同学汪日章的来信,求请他关照浙江奉化一位老妇,名叫蒋妙月,94岁了。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收到信后,立即遣人将老妇接到上海,派专人予以悉心照顾,一年后为什么说慈禧太后是科举考试的终结者?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清当时的大环境,当时的清朝由于乾隆的闭关锁国导致后续的清王朝各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甲午海战等一系列外敌入侵战争,清王朝失败再失败,赔偿这个又赔贺龙儿子贺鹏飞42岁成少将,中国能有第一艘舰母,他功不可没在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他们中有为国捐躯的战士,有励精图治的科学家,还有舍生忘死的普通百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默默奉献乘风破浪,才有了如今繁荣富强的中特等功臣蒋诚战场重伤仍歼敌400人,退伍后未求职务,一生甘于清贫距离抗美援朝开战已经过去足有七十年了。当年的立国之战非打不可,许多人在奔赴战场的那个夜晚,都曾在鸭绿江上面向祖国宣誓,自己一定会拼尽全力保家卫国,不惧艰难险阻,更不怕牺牲。战争结束旅顺哪去了?为何说旅顺的变化是我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提到旅顺,就不得不让人想起一段悲壮的历史。笔者小时候第一次听说旅顺还是在历史教科书上,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日军登陆辽东半岛,在当时的旅顺城内,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历时四天三3000年前的玛雅人,其实过着现代人的炫酷生活好奇猫对大多数人来说,玛雅人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民族。然而,你一定不知道,生活在3000多年前的古玛雅人实际上过着现代的酷生活。抽雪茄,喝龙舌兰酒,踢球这些都是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也是他们
外国女子带来一把刀,曾被用来切面包,专家激动把手就值18万外国女子带来一把刀,曾被用来切面包,专家激动把手就值18万提起晚清这段特殊的历史,给大部分中国人的第一感受就是屈辱。因为晚清政府的无能,在与西方列强的战争中基本都是以清政府战败而告蟋蟀皇帝朱瞻基明宣宗在他38岁的时候,也就是他在位的第十年,死在了乾清宫。而查看明朝的历史的话,会发现明朝的帝王,除明太祖和明成祖这两位皇帝外,后续继任的皇帝寿命都很短。明英宗37岁去世,明宪宗诛杀安德海,丁宝桢为什么敢在慈禧太后头上动土呢?话说同治八年,此时正值捻军回乱渐次平定之时,慈禧太后也正是人生顺风顺水的时候,但突然一件事儿的发生,令她大丢颜面。说起这事儿,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说不大,是因为不过杀了个太监说唐朝历代皇帝评说(上)大唐王朝,历经21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王朝,也是我们中国人最为骄傲的一个朝代最辉煌的一个朝代。我们今天就来简单的盘点一下唐朝的历代皇帝。看看唐朝的兴衰。乞丐皇帝朱元璋的崛起公元1355年,被郭子兴下了兵权的朱元璋,日子并不好过,不久,他就被不服从调遣为由,被郭子兴打入死牢,郭子兴甚至不允许任何人给朱元璋求情,目的就是让朱元璋自生自灭,他的两个儿子,郭1954年周总理宴请卓别林,酒过三巡后,卓别林茅台酒能送我吗?一个特殊的电话1954年夏天,遭到美国政府各种打压的卓别林,带着家人在瑞士隐居。合作过的电影制作公司都不敢再与他来往,以前拍摄的电影也不被允许放映。就在卓别林觉得前途一片灰暗之际,蒙古人与蒙古血统后裔建立的31个国家政权蒙古人与蒙古血统后裔在历史上建立过多少个国家?很多人知道都会说21个国家政权,蒙古人在13世纪崛起,建立了史无前例的蒙古帝国,帝国建立之后迅速分裂五大汗国,但到了1634年正统的蒙为什么专家会说张衡的地动仪是假的?先搞清楚一点,史书上记载张衡的地动仪虽然是能测地震,后汉书里讲了永和3年,也就是公元138年,地动仪蟾蜍对着西方吐了铜球,几天后陕西飞马来报,说发生了地震,问题是,某一地方发生地震抗美援朝时,美国为何宁愿失败,也不用原子弹?美国人真不敢用核威慑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二战日本的投降,很大程度上是被美国的两枚原子弹击溃信心,但与其同时,美国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核威慑,这才让其二战结束后能够坐稳世界霸主宝座,毕竟没有美国黑人与亚裔的恩仇录美国立国380多年,黑人也被英法西等国殖民者运送到美洲,从奴隶做起,如今翻身做了主人。美国亚裔主要是华裔,到19世纪中叶才来到美国,主要过来修铁路。比黑人来美洲晚了100多年。太平毛泽东老同学俩儿子被枪毙,老同学上京告状,毛主席是公道的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开始。全国各地人民写给他的信件就没有中断过。这些信件中大多数信件都是在对新中国的成立表示祝贺,不过还有一部分人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