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二战中美英为什么不在苏联和德国两败俱伤后来个一箭双雕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争至少造成了9000余万军民伤亡和5万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那么这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战争究竟是何时爆发的呢?目前国际上一般把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作为二战爆发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事实上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却经历了相当复杂漫长的过程。
  1931年9月18日晚10点左右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河本末守中尉指挥数名部下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炸毁。事后日本关东军造谣称此事系中国军队所为,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随即以此为由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起进攻,从而就此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的历史序幕。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1936年3月7日纳粹德国的军队堂而皇之开进了《凡尔赛和约》明确禁止德国驻防的莱茵非军事区。纳粹德国这次军事行动表面上是在德国领土上展开的,然而却使德国在未来的战争中处于战略上相对有利的地位。1938年3月15日德国吞并了奥地利,随后趁势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提出领土诉求。当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大肆扩张之际美、英、法等国却在推行绥靖政策。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曾向国际联盟求助,然而由美、英、法等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却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采取默认放纵的态度。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美、英、法等国再次选择袖手旁观。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签署的《慕尼黑协定》背着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割让给了德国。这一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美、英、法等国之所以对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奉行绥靖政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从1929年起从美国纽约华尔街开始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所以深陷危机泥潭之中的美、英、法等国都希望能集中精力应对国内危机;另一方面美、英、法等国也希望利用法西斯国家的力量牵制、防范苏联。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促使美、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选择袖手旁观。
  一战后德国作为战败方受到了严格的军备限制:德国陆军被限制在100000人的规模内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德国海军也只能拥有6艘10160吨装备280毫米主炮的非无畏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和12艘鱼雷艇,不得制造及拥有潜艇;至于空军直接不被允许拥有。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被取消,义务兵役制也在德国遭到废除。
  1934年9月底希特勒下达了一个重整军备的秘密手令,1935年春纳粹德国公开宣布了这一计划:将国防军由10万扩充到30万。这显然是公开违反了一战后德国与协约国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所以立即引起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对:法、英、意都提出了抗议并达成共同防御的协定。然而英、法等国口头上发表了一番牢骚后就没下文了,而希特勒则由此看穿了英、法等国外强中干的本质。
  1936年3月7日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的行动是希特勒对英、法等国的再次试探。这是羽翼未丰的纳粹德国尚无挑战英、法等国的实力,所以这次希特勒依然是在小心翼翼进行试探——希特勒曾私下向身边的人表示:如果英、法一旦干预,那么德军除了退兵将别无选择。不过希特勒的这次试探又得手了,所以他就更加不把英、法等国放在眼中了。其实在制裁德国这个问题上德国的对手们都有各自不同的主张。
  法国作为与德国竞争欧陆霸权的老对手恨不得把德国打入十八层地狱再踏上一只脚,然而致力于维持欧洲均势秩序的英国却不愿看到法国趁机做大做强。此时正蓬勃发展的美国美国认为德国的复兴有助于欧洲的整体复兴,从而将为美国提供一个广大的对外投资市场。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使美英试图把德国打造成对抗苏联的桥头堡,与此同时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孤立的苏联也试图与战败国德国合作。
  二战前有200多家美国企业与德国有着密切的生意往来。1933~1939年杜邦财团、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福特汽车公司争先恐后与德国签订下巨额的战略原料和军工项目订单。1933年8月美国银行协会同意德国延期偿还以前的贷款,同时保证美国在德国的资本和产业的全部收入今后只在德国使用。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德国军工业的重建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这笔资金。
  从1933年到1939年这6年期间是纳粹德国为二战做准备的6年。在此期间杜邦财团与化学公司、洛克菲勒财团和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财团及其控制的电报电话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争先恐后与德国签下巨额的占领原料和军工项目的订单。同一时期英国与德国之间也有合作,英国甚至一度在对德合作一事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苏联也从1922年起就开始与德国秘密合作。
  二战爆发前美、苏、英、法等纳粹德国日后的对手们一个个竞相与德国展开合作。正是在英、法等国的姑息纵容下纳粹德国在领土、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实现了扩张。随着扩张的顺利推进使希特勒的野心越来越膨胀,与此同时他也完全看清了英、法等国外强中干的本质。1939年3月纳粹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领土后开始将波兰锁定为下一个扩张征服对象。
  早已看穿英、法等国外强中干虚弱本质的希特勒唯一所担心的是苏联可能会干涉德国对波兰的行动。事实上这时的苏联的确正试图与波兰、英国、法国组成共同对抗纳粹德国的联盟。1935年苏联与法国、捷克等国缔结了友好条约。1938年的慕尼黑阴谋使苏联意识到西方国家正在有意识地将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入苏联。在这种背景下斯大林为了保护苏联的安全及利益决定放弃与英、法共同对抗纳粹德国。
  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矛盾为纳粹德国提供了可乘之机:德国先是摆出向东扩张的势头以迷惑美、英、法等国,却又在1939年8月23日与苏联缔结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德军以闪电战的形式发起波兰战役。波兰战役爆发后英、法尽管对德宣战,然而西线的英法联军并没与德军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军事冲突,以致于后世将当时西线的战斗称为"静坐战"、"假战争"(phoney war)。
  这时英、法等国仍在指望着德军拿下波兰后向东进攻苏联,然而德国在打完波兰后直接奔着西线去了。本来指望趁德国与苏联斗得两败俱伤时坐收渔利的英、法、美等国这下傻眼了。这么多年的绥靖政策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940年4月9日腾出手来的德国突然攻击了丹麦和挪威:丹麦仅仅象征性抵抗4小时后就全国沦陷了,挪威也在抵抗63天后全境沦陷。
  1940年5月德军以迅雷之势席卷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国。二战前号称拥有欧洲大陆最强陆军的法国在抵抗39天后就投降了。1941年4月6日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希腊。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当晚英国首相丘吉尔向全国民众发表了关于援助苏联的演讲。这番演讲可谓慷慨激昂,不过事后丘吉尔却是这样向人阐述自己所希望看到的战争结果:"战争结束后我希望德国人躺进坟墓,但我也希望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痛哭地呻吟"。从英国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而言:苏德双方两败俱伤无疑是最为有利的。事实上远在大洋彼岸的尚未介入战争的美国其实也有着一样的小心思。
  不过法西斯势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已使美国越发警惕起来。由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阵营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为实现共同的侵略野心而成立的军政联盟,而这种侵略野心恰恰与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尖锐的矛盾。美国作为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受益国是要维护既定的国际秩序的,而轴心国却试图通过侵略扩张的方式打破既有的国际格局。这就造成了美国与轴心国直接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
  美国要谋求世界霸权就必须尽可能削弱其他强国,而在二战初期轴心国集团在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都频频得手:当时德国正在全力与苏联争夺乌克兰地区的油田,与此同时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正配合意大利同英国争夺北非。亚洲战场的日本也相继在淞沪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中接连取胜,中国东部人口和经济分布密集的半壁江山已沦陷于日寇之手。
  1940年9月日本趁法国在欧洲战场败于德国之机夺取了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至此日军已直接威胁到美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菲律宾以及美国在太平洋的贸易航线。如果此时日军大举西进、德军夺取高加索地区,那么德军和日军将实现在中东的战略会师,从而将中国和苏联这两个拥有辽阔战略纵深和庞大人口规模的反法西斯同盟国彻底封锁包围起来。
  一旦德、日两国战胜中、苏意味着整个亚欧大陆将彻底沦陷于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之手,然后德、日两国就会利用亚欧大陆的资源和人力对北美实施战略封锁,到那时连美国本土的安全也将受到威胁。在珍珠港事件发生以前美国国内始终存在一股极力反对介入战争的孤立主义思潮,然而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已意识到美国不可能在这场全球战争中置身事外。
  "孤立主义"一词最早于1922年出现在《芝加哥日报》驻伦敦的记者爱德华·贝尔的文章中。爱德华·贝尔在文章中使用"孤立主义"这个概念来批评美国当时对国际合作所持的消极态度,在此之后这个概念就被世界各国的学者广泛引用。不过"孤立主义"作为一种政策所出现的时间要比爱德华·贝尔在概念上明确定义它要早得多。早在独立战争之前北美大陆就已存在着一股和欧洲做整体切割的思路。
  当时的北美大陆不仅希望在政治上脱离大英帝国而独立,同时还希望尽可能在外交、文化等各方面与欧洲各国进行整体切割。1776年1月托马斯·潘恩在其《常识》一书中写道:"我们就应当同欧洲的任何部分保持不偏不倚的关系"。美国的地理区位为美国实行孤立主义政策提供了客观条件:美国东临大西洋,西滨太平洋,远离其他大陆。有天然的地缘屏障保护的美国具备执行孤立主义的先天条件。
  独立之初的美国仅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个前英属殖民地组成的联邦,身处英国、法国、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围之中。后来美国通过吞并佛罗里达、收购路易斯安那、侵占墨西哥领土、购买阿拉斯加、入侵夏威夷等一系列扩张行动才发展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滨太平洋,几乎占据半个北美大陆的大国。然而直到1898年美国军队不足3万人,这一数据甚至低于保加利亚这样的弹丸小国。
  这时实力不足的美国总是尽可能避免使自己卷入美洲以外的事务中。这时的美国的策略是:以中立之名坐山观虎斗——趁其他国家大打出手之际出售武器物资、提供贷款大发战争横财,等战局明朗后再摘取胜利果实最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与此同时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如果过度介入到国际纠纷中极有可能导致国内来自不同国家的族裔因效忠自己的母国而陷入分裂。
  1796年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在卸任时曾向公众明确表示:"我们与外国交往的重大原则就是在扩大与他们的商业关系的同时尽可能少有政治联系"。这时的美国只想和其他国家保持商业上的往来,然而在国际政治事务中想的是能不参与就不参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曾得到过法国的大力帮助,然而当1793年4月英法战争爆发以后华盛顿却发表《中立宣言》宣称美国将坚持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
  一战期间美国一开始通过与交战双方同时进行交易得以大发战争横财,等到战争后期局势渐趋明朗后才加入其中。美国参加一战后为协约国提供大量物资援助,还付出了战死11万人、重伤致残20万人代价。一战后的美国已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国,然而相比英、法这样的老牌列强却只具有相对优势,仍不具备绝对碾压的实力:一战后成立的国联被英、法所控制,然而美国作为国联的倡议者却被排除在位。
  美国既没得到德国的殖民地,也放弃了德、奥的主要赔款。相比之下英、法在一战后瓜分了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属地,日本也得到了太平洋上的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甚至就连比利时这种弹丸小国也得到了部分德属东非。因此一战结束以后美国民众普遍认为:自己在一战中付出了巨大代价,然而却没得到预期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认为不该再让自己的军人为别国去送死。
  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罗斯福就意识到如果继续放任轴心国集团对英国、苏联、中国等国的侵略战争,那么当轴心国征服欧洲和亚洲之后势必对美国也构成强大的威胁。即使退一步说轴心国不发动侵略美国本土的战争,那么美国在欧亚地区的市场范围也必然保不住。然而在当时孤立主义思想盛行的美国很多人并没意识到这种风险,所以罗斯福对轴心国开战的想法就始终无法在国会得到通过。
  罗斯福不仅看到了轴心国一旦得势将对美国造成的巨大威胁,而且还看到了参战对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时的美国已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然而美国的影响力仍基本局限于西半球的美洲。在欧洲事务中仍是英、法等老牌列强说了算,在亚太地区日本是美国强有力的竞争者。如果美国能在其他列强斗得两败俱伤时加入到战争之中将会极大提升美国在战后的国际地位。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最初就源于美国华尔街股市。美国经济在这次大萧条中遭受了重创。罗斯福上台后通过一系列新政举措使美国经济得以逐渐走出阴影,然而大萧条带来的诸多后遗症依然还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美国加入到战争中就能利用军工生产带动国内产业的全面复兴:以此拉动内需、转移国内矛盾,从而将大大缓解经济大萧条带来的后遗症。
  罗斯福正是基于以上提到的这些政治经济原因希望让美国介入到战争中,然而罗斯福并不能仅凭自己一句话就让美国介入到战争中。美国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讲究权力制衡的国家:一方面由国会、政府、法院分别掌握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体系对总统的权力构成一定制约,另一方面地方上各州所享有自主权也对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制约。美国总统同时又是美军总司令,所以对军队任务有下达执行权。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总统可以随意调动军队,因为美国宪法规定对外宣战、军队调动是国会的权力。由此可见在美国对军队的权力是由总统和国会分享的,那么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一种博弈。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结还很浓厚:国会里有相当一部分议员对介入战争是持反对态度的。在这种形势下罗斯福政府只有通过《租借法案》的形式向英国、苏联、中国等国提供武器、粮食、石油等战略物资。
  在美国军火企业是私营企业,所以私营企业主自然不愿把自己生产的军火无偿提供给别国。罗斯福为此想出了绝妙的一招:租借。联邦政府出钱从军火企业购买武器装备,然后联邦政府再把自己买来的武器提供给盟国使用。1941年3月11日罗斯福正式签署《租借法案》。在苏德开战之前美国已向英、法等国提供过援助。1941年5月6日罗斯福宣布将中国纳入《租借法案》。
  同年6月24日罗斯福宣布《租借法案》的援助范围将扩大到苏联。在德军围困莫斯科期间哈里·霍布金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代表紧急造访莫斯科,在这里他同斯大林进行了两次会谈。在第一次会谈时霍布金就开门见山地向斯大林询问苏联需要美国援助什么物资。第二次会谈时斯大林交给了霍布金一张纸条,上面清晰地写着:轻高射炮、铝、50毫米机枪、30毫米步枪。
  当时斯大林还说:"如果无法完全满足的话,只要给我们高射炮和铝,我们就可以打上三四年。"霍布金就此认定苏联方面具有顽强的抵抗意志,否则不会将铝作为优先要求。美国援助苏联的目的自然是希望苏联能成功抵抗德军,如果苏联本身就缺乏抵抗意志,那么美国就有必要重新考虑对苏援助的事了。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发动了偷袭。
  1941年12月8日中午12点30分美国国会召开了参众两院联席会议。身披蓝色海军斗篷的罗斯福在儿子詹姆斯上尉的搀扶下缓步走进国会大厅。这一刻共和党议员、民主党议员都用依赖和景仰的神情望着他们的总统。过去两党之间的一切政治分歧在这时都烟消云散了。在罗斯福不到10分钟的演说过程中议员们频频报以热烈的掌声。最终参议院以82票对0票、众议院以388票对1票分别通过了罗斯福对日宣战的要求。
  美国的参战使斯大林看到了战胜纳粹德国的希望,于是他向美、英提出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方案,试图以此缓解苏联在东线战场所面临的压力。然而美、英方面一边向斯大林保证一定会尽力援助苏联,另一方面却迟迟不兑现开辟第二战场的承诺。美、英援助苏联就是为了让苏联去抵挡纳粹德国的势力。既然有苏联人在前面扛着,自己何必往前冲呢?最好是等到苏德双方两败俱伤之时再出来收拾残局。
  这样美英方面就能以最小的代价攫取战争的胜利果实。渐渐地斯大林也感觉出了美、英的意图,苏联不得不在东线战场独自面对德军。当苏联人咬牙坚持到1943年2月时迎来了战争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使德军损失了东线南翼兵力的1/4。1943年7月5日–1943年8月27日德军与苏联红军出动280万名士兵、近8000辆坦克、超过5000架飞机进行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德军已完全丧失战略主动权,被迫转为战略防御,苏联红军在此之后则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攻。在相继发动了10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役后苏联红军将德军完全赶出了苏联国土。苏联红军随即攻入波兰等东欧国家境内,此时德国的石油供给已被彻底切断、国内经济也已濒临崩溃的地步。相比之下苏联尽管损失惨重,但在人力资源和工业潜力上的巨大优势正日益表现出来。
  事实上这时苏联的胜利已只是一个时间问题。1944年6月6日在苏德战场形势已明朗化的情况下此前对开辟第二战场一直推托的美、英在法国诺曼底登陆,由此在德军西部开辟了第二战场。可以说美、英选择在这时开辟第二战场的时机是深思熟虑过的:在此之前美、英之所以对开辟第二战场态度消极无非不过就是希望让苏德双方多消耗一阵,然而到1944年苏德战场的形势已然明朗化。
  德国的战败已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果这时美、英再迟疑不决,那么一旦苏联红军拿下整个德国后势必继续向西推进,届时整个欧洲大陆都将成为社会主义阵营,而这显然是美、英所不愿看到的。美、英在这时已将苏联视为在战后必须予以遏制的战略对手,又怎能放任苏联占领整个德国乃至继续向西推进呢?诺曼底登陆后美英军队和苏联红军一方面作为盟友共同打击纳粹德国,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构成了一种竞争关系。
  谁都希望自己能尽可能往前推进以攫取更大的好处,最终双方在位于德国中部萨克森州易北河畔托尔高小城顺利会师。战后的欧洲也几乎就是沿着当年美苏会师一线分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如果1944年美、英在开辟第二战场一事上但凡再迟疑一下而使苏联占领了整个德国,那么战后的国际格局将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截然不同。

郭沫若4字骂鲁迅,鲁迅加1字回骂,世人皆笑称这便是郭沫若郭沫若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天才,在文学创作方面具有惊人的天赋,曾创作出许多惊世之作。然而比起他的文学天赋,更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风流的感情生活。郭沫若一生娶过三个女子,并对外界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军事家张良前186年,字子房,一讲颍川城父如今河南郏县人,另一讲沛郡如今安徽亳州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的称号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六月,项1958年会议,毛主席提出一项前所未有的举措,上千名将士鼎力支持1958年,北戴河政治会议后,毛主席的一条指令震惊了所有人。因为这条指示之前从来没有在任何国家的军队制度中出现过,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出乎意料的是,200多名将士们当场对毛朱虹打造红色名片赓续红色血脉如果将党的百年历史比作壮美的巨幅画卷,那么红色就是这幅画卷最鲜明的底色。红色如血液,流淌在每一名共产党人的身上红色如火焰,点燃了信仰信念,承载着初心使命,汇聚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壮志升迁最慢的红军师长,20年来从未上升一级,55年授衔时难倒罗荣桓早在1950年,中央就曾把研究实施军衔作为工作重点,只是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才不得不耽误下来。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给予我军深刻的印象,因此战争结束后,建设现代化的汉文帝霸陵为何有千古之争?汉文帝刘恒的霸陵为什么会有凤凰嘴和江村大墓之争呢?这源于元代的一篇文献记载。元代的学者骆天骧曾参观过霸陵,他认为凤凰嘴地势高,有霸气,所以就想当然的觉得霸陵位于凤凰嘴下面,并写成了咸丰皇帝为何早早驾崩,看看他这3个爱好,能活到31岁已经不错了要知道古人的寿命偏短,所以有身世家底的人为了能够延长寿命,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来保养,更何况是一代皇帝。他们的吃食都是经过专人调配,可即便如此,皇帝当中也有一个短命鬼,那就是咸丰公侯伯子男来历的猜想公侯伯子男来历的猜想据可考历史文献周朝时天子对贵族爵位的册封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为什么是公侯伯子男的称谓而不是其他,为什么又是五个等级,而不是四或者六个等级?历史中的问题要在党史日历丨毛泽东提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2月24日1960年12月24日至1961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提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0年12月24日至1961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为什么清朝初期没有像明朝初期一样大规模屠戮功臣?因为满人对汉人军队战斗力极度蔑视,并不在意汉人武装力量。而满人以及蒙古人则因为八旗制度,成为了爱新觉罗家族私兵。所以清朝并没有屠戮功臣,事实上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一般很少屠戮功臣。年羹尧杀孙嘉诚后为什么雍正就开始动年羹尧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王朝中,官吏只是皇帝治国统治的工具,凡对至上皇权形成威胁,就是引爆政治生命的炸弹,甚至搭上身家性命。1723年10月,雍正皇帝登基时,青海和硕特蒙古部首领罗卜藏丹津
王昭君出塞后,先后嫁给匈奴父子二人,她真的过得幸福吗?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一位为历史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女子,王昭君出塞的事迹流传至今,受到很多人的敬佩。然而王昭君到匈奴后,先后嫁给了匈奴父子二人,她真的过得幸福吗?西汉悠悠长河中那些不该被遗忘的人马万水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过去了70周年,这七十年里,我国整体全面发展,逐步赶超各国,从一开始的被外界看不起,瞧不上,到现在在联合国中,站稳脚步,无人敢欺。这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汉武帝的胸怀有多大?不仅让匈奴降俘当上弼马温,还成为托孤重臣如果你姓金,或者你有金姓朋友,那么的他的祖先很可能是个叫金日磾的匈奴人。弼马温是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初被天庭招安时赐予的官职,具体的工作是给玉帝饲养天马,这个工作在西汉时期被称作马监。韶山滴水洞毛主席在此隐居11天,防空洞能抵御核爆,如今怎样了毛主席1976年9月8日,毛主席在世的最后一天。这天对于韶山滴水洞管理员廖时禹来说,是终生难忘的一天。上午,廖时禹接到省委办公厅打来的电话,说是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傍晚要来滴水洞检查07年华国锋病重,提出要去毛主席纪念堂被拒,说可能最后一次了毛主席在很多人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尤其是对于老一辈来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诞辰,2007年的这一天,华国锋告诉亲人,自己想再去一次毛主席纪念堂,但却被家人拒绝了。华国锋原本叫拥有大量黄金的海昏侯墓,最值钱的竟是一把黑糊糊的泥土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源远流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灿烂的文化,但最终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湮没于尘埃中。如今我们所熟悉了解的历史都是从各个朝代学者记录下来的历英烈精神代代传,家国情怀总相牵和风送暖,万里春晖,又是清明时。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也是中华儿女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经过岁月砥砺也越来越成为增进民族情感涵养家国情怀红色血脉党史军史上的今天4月4日新一代共同条令颁布2018年4月4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颁布新修订的内务条令(试行)纪律条令(试行)队列条令(试行),自5月1日起施行。新条令的颁布施行,立起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军的新标准,对写沁园春雪时作者的心境是怎么样的?我是热爱文学的雪忆柔,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这是1945年诗人柳亚子在读过沁园春雪以后,对主席诗词的高度赞赏。毛主席在创作沁园春雪的那时那刻的心境我们今天是清明,我们深切缅怀毛主席和先烈们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今天又是清明节。此刻我们更加缅怀人民领袖毛主席,缅怀为了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毛主席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微视界清明图来源新华网3月26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田野,水滴从一簇野花上滴落。新华社发(李云生摄)新华社郝昭制图3月24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南湖公园,柳枝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