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现代的江南四大才子是谁?

  各位看官,我认为现代的"江南四大才子"应该是二十世纪之后的英雄人物,他们分别是:马云、唐骏、俞敏洪、丁磊。(排名不分先后)
  1.马云
  马云,196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现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日本软银董事、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兼全球董事会成员、华谊兄弟董事、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董事、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
  2.唐骏
  唐骏,是中国的著名职业经理人,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曾留学日本和美国,有"打工皇帝"之称。本科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后前往日本名古屋大学深造并取得工学硕士学位。唐骏是微软公司历史上唯一两次获得比尔盖茨杰出奖,最高荣誉奖的员工,还获得微软公司的杰出管理奖,被微软公司定为未来微软公司的未来领袖之一。同时唐骏被中国媒体广泛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和中国第一CEO。
  3.俞敏洪
  俞敏洪,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
  4.丁磊
  丁磊,男,1971年10月1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网易公司创始人,现担任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感谢邀请。在很多影视作品里,我们都能看到江南四大才子,而主要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文壁文征明,唐寅唐伯虎,允明祝枝山,昌谷徐祯卿",另一个是版本是"文征明,唐伯虎,祝枝山,周文宾"。那么哪一个是正确的呢?当然是第一个版本了!周文宾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个中缘由我认为是这样的:
  一,历史上真正存在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徐昌谷不通书画,但是诗文却作的很好,所以被列为四大才子之一。但是人们心中认为的江南四大才子应该都是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所以就杜撰一个和前三位差不多的周文宾。
  二,徐昌谷年龄最小(祝枝山最年长1460年生,唐寅和文征明同年,都是1470年),而且去世很早(1479年生1511年去世,也就活了三十二岁),年龄小、去世早、大众也不太熟悉,所以就杜撰了周文宾。
  三,这一点和第一点很相似,不过这主要是影视工作者为了搏眼球,满足人们对四大才子的想象。
  最后还是回到正轨说说四大才子:一,文征明,原名文壁(也作璧),字征明,江南四大才子之中活得最长的(1470—1559),差不多九十岁,也是最博才的,,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尤其是山水画和行书、小楷,成就最高!
  二,唐寅,字伯虎,后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和文征明同年生,卒于1523年。也是诗文书画无一不通,但是书法成就不如祝枝山和文征明,学赵孟頫和李北海的,画作以山水和人物见长,我个人喜欢他的山水画,比文征明格调高一些。
  三,祝允明,字希哲,1460年生1526年去世,因为左手枝生六指,故自号枝山,以诗文和书法见长,书法以草书和小楷为主,小楷宗法晋人,所以格调很高,草书富有浪漫气息,随心挥洒,风骨烂漫,天真纵逸。
  四,徐祯卿,字昌谷,明代文学家,
  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我认为他就是天才那一种类型,可惜天妒英才。
  我认为现代"江南四大才子"是徐志摩、金岳霖、叶圣陶、茅盾四位。
  首先,对问题进行拆解分析,几个名词需要科普下:
  现代:1919年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为现代。
  江南:地理上是这些城市,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湖州、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宁波、扬州、南通、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九江、上饶、景德镇。
  才子:有学问的人。
  一、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二、金岳霖
  金岳霖(1895年7月14日-1984年10月19日),现代哲学家,祖籍浙江省绍兴市。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
  三、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四、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徐志摩、金岳霖、叶圣陶、茅盾这四位前辈,符合问题的要求,所以我认为他们四位是现代"江南四大才子"。
  回答完毕,谢谢!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字志摩,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酉时,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表兄。徐志摩出生于富裕家庭,并曾留学英国。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胡适语),这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亦断送了他的一生。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进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校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春,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的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1928年3月,创办《新月》月刊,同年11月6日,作《再别康桥》。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 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安徽宣城市绩溪县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 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 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 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4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 。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 。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2018年11月12日下午4至6点设置吊唁册,让公众作最后致意。 入围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文征明(1470 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唐寅(1470 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志摩、胡适、金庸、鲁迅。
  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成就:
  1.绘画。唐寅作画很少注明年份,且画风变化不很有规律,很难推测作画时间,也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单就题材来看,唐寅的画作主要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写意画等。
  2.书法。唐寅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代表作《落花诗册》。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评议:"伯虎书入吴兴堂庙,差薄弱耳。"依据文献记载和存世作品,他曾泛学赵孟頫、李邕、颜真卿、米芾各家,并在不同时期呈不同侧重,从而形成不断变化的阶段面貌。大体上说,其书风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
  祝允明: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别人评价,明代黄省:枝山草书天下无,妙洒岂特雄三吴?群萌万象出毫下,运肘便觉风云俱。丝持浪转信神动,筋迥墨纵皆春敷。分明造化宰君手,左攒右剪形形殊。天愁鬼器不宁岁,鸾惊龙骇谁争驱?迩来南海作仙令,难筹历险笔愈圣。奇文豪咏兼称之,处处江山好辉映。余也飘飘紫台客,向长五岳将浮屐。多君惠我《远游》篇,得展梦窗喜魂魄。呜呼羲之眼前人不识,笑杀千金买遗迹!
  成就:
  1.书法。祝允明书法主要成就在于狂草和楷书。狂草来自怀素、张旭,更多的是接近黄山谷,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紧,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更难得的是楷书又写得相当严谨,有晋唐人的古雅气息。这种反差很大的综合素养与唐代的张旭十分相似,如《草书自诗卷》、《致元和手札》、《草书千字文卷》、《王文恪公卷》等。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成就:
  1.绘画。文征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 《归去来兮辞》页,明,文徵明书 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2.书法。文征明于书法则是博飞专精的典范。文征明的小楷造诣最高。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3.诗歌。 文征明前期为"东庄十友"与"吴中四才子"之一,后期又"主风雅数十年"。文诗宗宋与宗中晚唐,融各家之所长,如陆诗之工整、苏诗之文人意趣、白诗之雅致、柳诗之幽深等。于此之外,文征明自身的性格、趣尚融化于诗中,形成了"雅饬之中,时饶逸韵"的诗风。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成就:
  1. "吴中四才子"中,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人,以画或书法蜚声于世,独徐祯卿以诗歌名满士林。 以诗歌名满士林。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早期诗作近白居易、刘禹锡风格,及第后受李梦阳、何景明、迪贡等影响,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为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2.诗歌。体现出一种大体符合吴中地域的知识杂进性特征;后期大体可以王阳明所说的"学凡三变"来勾勒其思想的转变轨迹。"末世论"思想是徐祯卿对时代特征的一种概念性把握,也是其思想的一个基础起点,徐氏对文学复古的倡导、一生潜心"玄学"等都与其欲拯救"末世"的意图相关。徐祯卿的思想历程是与整个时代结合在一起的,每一次转变大都体现了其精神结构的转换,从时间来看,徐祯卿是七子典范作家中较早由文学转入道学,又最早转向心学之人。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文征明(1470 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唐寅(1470 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江南四大才子指的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他们生活在江南江苏一带,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人送雅称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是位天才画家,才华出众。祝枝山9岁便能作诗,曾被人称"小神童"。 文征明是"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书画成就很高。徐祯卿有文雄之称,诗坛地位尊崇。
  唐伯虎又名唐寅,号称六六如居士,善画山水、人物、花鸟,人物的以仕女及历史故事最为突出,色彩艳丽清雅,人物体态优美,非常的赏心悦目。唐伯虎一生多舛,晚年生活十分潦倒。传世之作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和《王蜀宫妓图》等,唐伯虎和祝枝山和文征明特别友好,晚年就是靠他们接济生活的。
  祝枝山又名祝允明,天生有六指,诗文出众,草书造诣很深,特别是狂草颇受世人赞誉。祝枝山才智非凡,7岁就中秀才,不满官风腐败,辞官回苏州。祝枝山的草书被称为明朝第一,因很少动笔,传世之作很少。
  文征明又名文徵明,号称衡山居士。在江南四大才子中寿命最高,活到了90岁。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科考不利,一直考到了白了少年头,至到54岁,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才到得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三年后文征明辞官,全身心投入诗文书画中,晚年声誉卓著。
  徐祯卿天生聪颖,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他的诗量非常大,美称"文雄"。 徐祯卿的诗格调高雅,纵横于汉唐之间,复古中蕴含吴中风流之情。
  现代江南还有四大才子?想多了吧

3万人几乎全军覆没!善战的蒙古铁骑,为何偏偏在阿富汗栽了跟头蒙古人崛起的路途中,伴随着数不清的连绵征战,无论是宋朝的精兵悍将,还是基辅罗斯的东斯拉夫人,都被蒙古铁骑踩在了脚下。而在蒙古帝国崛起的同时,花剌子模人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虽然最从马邑之战,看小人物坏大事匈奴之祸由来已久,关于匈奴人的来历,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夏时的荤粥,殷商时的鬼方,西周时的猃狁,春秋战国时期的戎狄等,统统都是匈奴的前身,在中国主持权政之政治家变法改革之先行者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这里啊,我们聊一聊这位大家,他可是真了不得,在管在古还是在今都能称得上是大人物。这个人是谁呢?张居正(张白圭,1525年5月24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明朝中后期皇帝的园子也敢烧龚自珍的儿子为何甘作带路党?作者金满楼近年网上流行这么个段子二鸦中,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带领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洗劫一空,然后又做英国公使的翻译,代表英国和恭亲王谈判,期间百般刁难。恭王气极怒斥你是龚自珍的儿子,世成吉思汗19岁时,没有一兵一卒,为何能收获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任何一个厉害的人,都有一个发迹的过程。我们所说的这个人物,就是一个厉害的人,他所创造的历史,就是半部世界史,没错,此人就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还是铁木真的时候,默默无闻,他的发迹,是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一位哲学家说为国献身的英雄,是将生命价值发挥到顶点的人。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这样的英雄,灿若群星这样的生命,光昭日月。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以身堵枪眼,壮烈牺牲。黄妈妈得知这一消息后薛刚反唐唐朝大变局中的兄弟之争薛刚闹花灯,踢死皇子,惊死唐高宗,让大唐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继位的唐中宗不愿意听从老妈武则天的话,被赶下皇位废为庐陵王。登上皇位的武则天,挥起屠刀屠戮薛家满门。秦英罗章等大唐功勋世于右任汪精卫郭沫若康生几人的书法怎么排序?书法排序外行观点,熟能生巧的东西,没什么价值。字的意义,来自于甲骨文,是甲骨文赋予文字哲学的内涵,让人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写得好的金文之后的字,让人看了舒服,如此而已。它和看马拉松典故的原型,为什么不骑马而要跑步呢?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小朋友问的很好,有前途。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萨沙只能说说我的观点。擅于长跑的费里皮德斯奉命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了42公里,抵城时只喊了一声我们胜利了!雅典一些人把秦朝的灭亡归于赵高,如果没有赵高这个人,秦朝会怎么样?刘邦和项羽看到秦始皇的时候,一个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也!一个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此也!不管是取而代还是当如此,这两个人的不臣之心都是昭然若揭。历史往往是具有讽刺意味的,秦始皇终其一生,或许读秦史有感读秦史有感一一法经商鞅秦国与华夏秦自嬴非立家邦,600余年史绵长共历国君四十代,其中五位堪称强。穆公孝公惠文王,召襄王加秦始皇三百余年居甘陇,孝公东进都咸阳。现将五君数来宝,国策国
为什么刘备自封为汉中王,而不是蜀王?汉中王的称号不是刘备自称,魏王吴王的称号也不是曹操和孙权自称,进王位是由群臣奏请的结果,这三位雄主不会傻到自己称王,只会按示群臣是时候劝进了。而群臣也会审时度势的向主公提出进何种王蜀国灭亡后,关羽全家险些被灭门,为何张飞后人却封了大官?前言三国时期刘备凭借自己的努力创立了蜀国,在他的经营下蜀国日益强大。他身边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大家都知道就是诸葛亮。刘备为了得到这个人才耗费了不少精力,所幸最终将这员大将纳入自己的麾历史上真实的三国武将,蜀国里面谁最牛?说起名将,有的冲锋陷阵所向无敌,武艺高强。有的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具有非凡的军事智慧。那么,在三国真实的历史上,蜀国里面最牛的哪个呢?一关羽关羽在军事上的建树的确不多,最牛的成司马懿有多狡猾?临终留下17字遗言,揭开诸葛亮空城计的真相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三国演义世人对于三国时期的了解,除了正史以外,大多得益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罗贯中虽然在书中,对于一些历史人物有所夸大,但是大体上和正史的记载出入不大明朝天启大爆炸究竟是怎么回事?天启大爆炸又叫王恭厂大爆炸,发生在明朝末年,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巳时。爆炸半径750米,波及方圆23里,死伤两万余人。这场爆炸的原因,规模以及爆炸出现的现象都是透露着诡秘,至今历史学家赤壁之战,庞统的连环计没有成功,曹操会不会灭掉孙刘联盟?赤壁之战,曹操战败,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足可证明,当时虽然曹操实力占优,但没有灭掉孙刘联盟,一统天下的绝对实力。正史上,虽然没有庞统献连环计,但是,曹操确实因为北方士兵不习水战而将战刘备,孙权,曹操,司马懿,这四人哪个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这四个人都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关于说曹操不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说法,个人认为大可不必较真。三国时代的起始,普遍认为是按照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国来算,公元220年东汉灭亡,三国时代开启,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真的存在吗?靠什么当动力?诸葛亮木牛流马是根据妻子黄氏磨面的机械改制而成,有一天家里来客人了,诸葛亮赶忙吩咐妻子做黄豆面招待客人,刚吩咐完不一会妻子就把面做好端上来了,诸葛亮很是震惊,家里不是没有黄豆面了吗诸葛亮到底躬耕南阳还是襄阳?诸葛亮在出师表里面说的很清楚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所以我都何必辩襄阳南阳呢。当事人表述的如此清楚,难道我们比诸葛亮还聪明。作为湖北人我当然认同诸葛亮躬耕于襄阳,上次到襄阳旅游我也诸葛亮明知只能三分天下,一统难,为啥还要出山帮刘备一搏?诸葛亮与最早刘备相见是徐介绍得在二0七年冬天和二O八春天,刘备笫三次才见着诸葛亮,可是刘备实际真正要重用诸葛亮时,却是夷陵大败之后,诸葛亮做为刘禅的老师蜀国叛乱频繁刘备都回不了成都诸葛亮一生只做3次预言,却一次比一次准,他到底预言了什么?诸葛亮一生的预言何止3次,仅他所写的马前课就有13次预言,而且据解(言)显示,几乎都已应验。如第一课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解析鞠躬尽瘁而死,蜀后主伏于魏第十三课贤不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