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你怎么看?

  那就详细聊聊晁错吧。
  先从汉景帝说起吧。
  那一年,汉景帝还没转正,依照是太子一枚。有一天,太子刘启跟吴国的太子刘贤在一块下棋。社会经验告诉我们,一山不容两虎,尤其是不容未成年的虎。两个太子党在一块,就是容易出事。两人原本好好下着棋,突然争着棋路来了。争就争吧,还动起手来了。动手就动手吧,刘启一暴走就拿起棋盘把刘贤给打死了。
  谁能想到文景之治的创造者之一,年轻的时候脾气这么暴?
  这一打死就麻烦了,虽然你爹是皇帝,人家的爹也不白给。
  刘贤的爹是吴王刘濞。刘濞的爹刘喜是个老实巴结的人,常年被刘太公当正面典型来教育刘邦。可到刘濞这一代,基因突变,变得特别生猛,生猛到刘邦决定派他去镇守江东。要知道,江东是项羽的基本盘,要在这里当王,没两把涮子可不行。
  可是,刘邦一封就后悔了,因为他怎么看这小子都像有反骨。但实在是用人之时,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让不是姓刘的去,他更不放心。
  于是,在刘濞上任之前,刘邦特地给打了一针预防针,他摸着大侄子的背说道:"我看啊,建汉五十年后,东南方向将有叛乱,这会不会是你啊?你可要想清楚啊,我们毕竟是一家人。"
  刘邦虽然没练过化骨绵掌,但这一摸,摸得刘濞魂都没有了,赶紧下跪表态自己一定不会反。
  刘邦在的时候,他没有反,吕后掌权的时候,他当然也不敢反,汉文帝在的时候,他也没有反,不过,小心思已经开始有了。谁让汉文帝为了安抚大家,曾经放出风,以后皇位可能传到吴国呢?而且汉文帝老是装低调,搞得别人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
  现在,自己的儿子竟然被汉文帝的儿子打死,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何况这还是他的独子,这是要绝自己的后啊!
  儿子的尸体运回来后,刘濞铁青着脸下令。
  把我儿子的尸体抬回长安!
  把死人抬到长安,这就是给汉文帝难看了。汉文帝也没有发火,毕竟这事是自己儿子惹了事,他耐着性子把刘贤下葬了,又专门派人去慰问刘濞。可光是慰问显然是无法平息刘濞的怒火。
  从此之后,刘濞就不进京拜码头了,每次都说自己有病,成为大汉的长期病号。有关部门也不傻,你说你有病就有病啊,你得有证明啊,一查刘濞果然在装病。于是,相关部门就把刘濞的使者给扣了起来,来一个扣一个,看你来不来拜码头。
  汉文帝还是好说话的,把这些扣押的使者全放了回去,还特地给刘濞送了一个老年顶级套装:倚几与手杖。并特批他从此都可不来朝见皇帝。
  刘濞满腔的怒火,碰上了汉文帝的化骨绵掌,有气也发不出来,只好活活憋了回去。
  但让他就此罢休是不可能的。刘濞借着自己的地盘大,又有资源,开始搞起了半割据,跟水浒传里的柴进一样,好好的日子不过,天天收容一些亡命之徒,就等着天下有变了。
  汉文帝去世了,上台的汉景帝还能镇住刘濞吗?
  为了对付刘濞以及那些藩王,汉文帝给汉景帝留下了两大法宝。
  第一个是大汉第二聪明的政治家晁错,不说他第一倒不是违反广告法,而是他确实是第二。
  汉文帝前十五年(前165年),汉文帝为了选拔人才,多弄点储备干部,好跟那些军功集团的人搞下平衡,搞了一次大考试,汉文帝亲自出题,让大家谈谈对建议大汉帝国有什么好的建议。
  在这场考试中,晁错名列第一。
  史书随后加了一句, 贾谊已死。
  对晁错来说,贾谊的死,让他摆脱了千年老二的位置,一下冲到了第一名,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就需要晁错一个人抗了。如果贾谊还在,晁错只怕不会轮落到后面的悲惨境地。
  晁错,颍川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他的性格:峭直刻深。
  就是这个人很刻薄,不太懂得搞好人际关系。这样的性格特点往往在年轻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年轻人嘛,气有点盛,大家可以原谅。
  所以,晁错的青年时期顺风顺水,少年时学习法家,以文学特长进入汉朝礼仪机构太常寺工作,官居太常掌故。很快,他就获得了一个学习机会。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书籍都失传了。秦朝有一位博士叫伏生,他在家中的墙壁里隐藏了一套《尚书》。到了汉文帝时期,晁错被指定为官派学员,到伏生那里学习《尚书》,等于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学成归来,晁错的感觉就不一般了,毕竟受过名师指点,学过绝世经书,淡吐的档次一下上来了,很快就引起了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 ,被汉文帝送到儿子刘启那里上班。官居太子家令,相当于太子的老师。
  史书记载,因为善于出计,深受刘启喜欢,人称智囊。
  这时候,晁错"峭直刻深"的特点终于显露出来了。比如除了干好太子家教这份工作,还特别喜欢写研究报告,给汉文帝提各种大汉改造意见,比如建议汉文帝对匈奴人不要太客气,咱选良将精兵,怼他。
  汉文帝看了一下,点名表扬了一下晁错。接下来,接下来就没有了。
  汉文帝对这个主动出击的方案是点赞不行动,汉文帝也是这样对付贾谊的建议。
  过了两天,晁错又提了一个建议,大汉的法令过了这么久了,已经不合时宜了,是不是可以改一下?
  同样,汉文帝又点了一个赞,随后删除了他的帖子。
  晁错没有放弃,过一段时间,又琢磨出一个东西:那些诸侯是时候该削一削了。
  汉文帝依然给他一个红心,然后拉黑了他的建议。
  搞得久了,晁错也有点不服气,要是我提的建议不行,你就直说啊,你一直说行,又不按我说的做,这是几个意思呢?
  一冲动,晁错给汉文帝打了一个报告,里面有一句话: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
  看上去,晁错是在谦虚,表示自己的意见是狂夫之言,但实际上却在暗示,自己的意见行不行,就看领导明不明吧。
  连皇帝都敢叫板,可见晁错确实有点狂。因为这个,他在当太子家令这个冷门职务时,就得罪了一大批人,他在朝中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这其中,有一位跟他意见最大的,就是汉文帝相当器重的袁盎。
  这两人不知道闹了什么意见,反正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两人同朝为官多年,没有说过一句话,两人只要看到这个地方有另一个人的存在,立马掉头就走,绝对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汉文帝是好说话的,他当然听出了晁错的弦外之音,但他没有打击晁错,而是很诚恳的写了一封回信,表示部下提的意见没有狂不狂的,大家可以随便提意见,我不会区分什么是狂的,什么是不狂。真正有区别的是做决策的人是否英明。如果我做决策不英明,那就是国家的祸患了。
  言下之意,你再狂,也得经过我这一关,你再狂,能狂出我的手心?
  方案你随便提,决策我做,责任我负。
  晁错有才,汉文帝是知道的,就像他知道贾谊有才一样,但是,像这样的年轻人,一定要磨磨性子,不然迟早要闯出大祸。
  可惜,汉文帝没多少功夫来磨他了,去世之后,晁错这位被他压了五百年的孙猴子终于蹦了出来。
  汉景帝继位后,立刻把晁错提拔为内史,每天跟他讨论国家大事,越听越觉得晁错有才啊,你说得都对,我马上照办。
  可见,在用人这样事情上,汉景帝还需要多多磨练,向他的父亲汉文帝学习,越要用一个人,越要懂得保护这个人。
  一味的恩宠,只会让他成为攻击的目标。
  很快,一位元老级人物就朝晁错发起了攻击。这位元老叫申屠嘉。
  申屠嘉算是最后的一代开国元老了,是当年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因为资格老,在汉文帝后期,因为宰相空缺,看来看去,就发现这位大爷还合适,德高望重,是军功集团的老前辈。所以把他请出来发挥余热。
  请出来才发现这热度相当高。
  有一天,申屠嘉拜见汉文帝,发现汉文帝正跟他的好基友邓通在喝酒快乐。邓通大概有点找不着北了,竟然对老同志有点礼数不到。
  申屠嘉回来之后,就让人拿着自己的手令把邓通召来,特地吩咐,如果这小子不来,就直接给我砍了。
  收到消息的邓通吓得赶紧躲进宫求救。汉文帝给他吃了定心丸:你放心去,我马上去救你。
  拿到了汉文帝的保证,邓通才敢到申屠嘉的丞相府报到。进了府,他赶紧摘下帽子,脱下鞋子,给老爷子叩头认错,叩得满头是血,申屠嘉还在上面喊打喊杀,吓得邓通半条命都没有了,总算等到了汉文帝的救兵。
  回去之后,邓通的腿都是软的。
  汉文帝时的邓通,可是连太子刘启都没办法的人,但申屠嘉说杀就杀,也不过是看心情的事情。
  到了汉景帝继位,申屠嘉又觉得晁错不顺眼。史书没记载原因,老干部看不惯青云直上的年轻人,这是中国国情。再说了,你丫是哪冒出来的,你爹是谁?跟高祖皇帝杀过人没,你就敢在朝中目中无人了?而且汉景帝每天跟一个内史商议国事,还一商一个准。这可是丞相申屠嘉的工作范围,你小小的内史把丞相的工作给干了,丞相是摆设啊。你这是想让人家提前退休?
  其实申屠嘉不只看不惯晁错,他看不惯一切没啥根基的人,比如袁盎。
  那一年,汉文帝还在。有一天,袁盎刚从地方回京,退休在家,一次出去逛街,在大街上碰到了申屠嘉,一看是前辈来了,袁盎连忙下车行礼。申屠嘉就没什么心情下车了,一个晚辈,又是没来头的,就随便在车上意思了一下。
  袁盎回去之后,越琢磨越觉得自己今天面子丢大了,当街被申屠嘉轻视,而且旁边还有不少低级官吏,自己好歹也是前朝的老臣了。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所以怎么办?提把刀杀过去?那《史记》就该改叫《水浒传》了。
  袁盎穿好官服,收拾的整整齐齐,出门右转朝申屠嘉家走去,请求拜见申屠嘉。
  等了半天,也没见人来接他。这也不能说申屠嘉傲慢,这其实是他的一个习惯,他下班后从来不见私客,以免有人来求办事。
  原本以为袁盎呆一会就走,可没想到,袁盎大有见不到人,就要留下来吃晚饭的意思。申屠嘉只好破例出来了一次。
  见到申屠嘉后,袁盎深吸了一口气,提了一个请求:"请别人回避一下,我想单独跟丞相聊聊。"
  申屠嘉一听,以为又是来求办事,再联想到袁盎最近没有工作,不会是来求我的吧。于是,申屠嘉毫不客气,"你要说公事,明天到官署跟长史谈,要是私事,对不起,恕不奉陪。"
  说罢,申屠嘉掉头就要走,突然听到后面一个轻脆的声音,回头一看,袁盎跪下来。
  这求的什么事?
  申屠嘉刚想大叫把这人叉出去,却听到袁盎问了一句话,这句话把他留了下来。
  "请问大人,你做为丞相,你感觉跟陈平、绛侯(周勃)比怎么样?"
  申屠嘉终于意识到对方来者不善。他认真答道:"我不如。"
  袁盎站了起来,拍拍衣袖,"这就对了,你也知道自己不如。当年陈平、绛侯辅助高帝打天下,又诛灭诸吕,保全了刘氏天下。而丞相当年不过是武夫,靠着小功劳迁为小队长,后面当上了淮阳郡守,一路下来,丞相也没有什么大的功劳。我们陛下从代地到长安来之后,每当有人提意见,陛下没有不停车认认真真听取别人意见的。能用的就用,不用的先放到一边,但没有不表扬的。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了招揽天下的贤人。所以我们的陛下每天能够听到以前没听过的,知道以前不知道的。这才一天比一天圣明。"
  说实话,以我的猜测,当申屠嘉听到前面半段时,估计是要发火的,毕竟论资历,论功劳,他确实不如陈平周勃这些大神级元老,但人家不是死了嘛,现在自己是老大啊。这种事情你怎么好当面戳破的。就后面的事情来看,申屠嘉也不是性格开朗的人,但他的火就是发不出来。
  因为袁盎在称赞皇帝啊,难道你敢跳出来反对?
  申屠嘉只有点头的份。
  "陛下都广开言论,而丞相你今天却在封闭天下人的嘴,只怕一天比一天愚蠢,要是圣明的陛下来责备愚蠢的丞相,只怕你要倒霉喽。"
  在文景时代,袁盎不像贾谊、晁错那样提过什么改变大汉朝的奇计,但他的提案是通过率最高的,除了他不怎么发表宏论之外,跟他高超的口才是有关的。
  这一顿话就把军功集团元老级的申屠嘉给说跪了,连忙向袁盎行礼,表示:"我实在是个乡巴佬,平时不懂事,今天幸亏将军教我。"
  申屠嘉将袁盎请入房内,引为上客。
  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袁盎指着申屠嘉的鼻子骂了一顿愚蠢愚蠢,大出了一口恶气。不但没得罪申屠嘉,还被申屠嘉如此器重。
  这里面的秘密不是袁盎抬出了皇帝,而是袁盎提到了陈平周勃。不要忘了,袁盎当年可是汉文帝用来打周勃的。他连周勃都可以收拾,何况你一个申屠嘉呢?
  申屠嘉听出了这个弦外之音,这才放下架子,给袁盎行礼。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实力说话的。
  那么,晁错有没有实力呢?他也是有实力的,并且成功抵挡住了申屠嘉的致命一击。
  有一天,申屠嘉收到一个消息,晁错在自己的内史府开了一个南门。
  原来晁错上班的地方门是朝东边开的,只能从东边出入,但我们晁错有直接跟汉景帝说悄悄话的权利,需要从南门进宫。那从东门出去就不太方便嘛,所以,晁错就在南边的墙上开了一道门。
  这一开麻烦了,因为内史府就在太庙旁边,而这道墙恰恰是宗庙的外墙。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晁错同学虽然有才华,但有时候心思不细,他也不想想,这天下的府门都是朝南开的,为什么他的内史府朝东开?至少你拆墙之前,先打听一下这墙是谁家的吧。
  听说晁错把太庙的墙拆了,申屠嘉喜出望外,等你多少天了,你小子终于犯在我手里了。
  申屠嘉赶紧叫人准备,自己明天一大早就去见皇帝,要参晁错一本,治他一个死罪。
  第二天一早,申屠嘉就进了宫,却发现晁错早就已经在皇帝身边了。
  因为晁错昨天就进宫了。据线索显示,晁错在申屠嘉的家里安排了眼线,申屠嘉一动,晁错收到了消息。
  想了一下,这祸闯得有点大,皇帝不出马是救不回了。于是,晁错马上进宫向汉景帝自首。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申屠嘉的奏章还递上去就被汉景帝打了回来。
  理由很简单:这是我让他干的!
  这保护伞也太明显,太黑了吧。
  回来之后,这位军功集团最后的元老,曾经吓得邓通屁滚尿流的申屠嘉活活气死了。
  在跟军功集团的较量当中,晁错取得了完胜。这一切,当然是汉景帝的支持。那么,从刘邦时代开始就掌控着长安政局的军功集团就要退出江湖?
  一切还言之尚早。
  好了,今天先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中学大历史》,我们下回再聊七国之乱。对了,这是一个收费专栏,目前在促销,原价88,目前只需要68。谢谢大家支持。
  大家好,这里是专栏《中学大历史》,这两天正在高考,有亲在后台留言,说我这个专栏押中高考题了。我一看,还真是,前些天刚给大家介绍了贾谊,今年全国语文卷的文言文就是贾谊。
  当然,这不是说我有多历害,我这个写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就是文言文,写得多了,难免撞上。我也不忽悠大家说看了我的专栏,高考一定得高分。咱们的专栏不是做高考押题的,我们只是讲中学历史的,突然押中语文高考卷,这只是一个例外。而且要想真正学好历史,学好语文,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是说你押中题就行的。
  好了,今天我们继续我们的中学大历史,前面我们讲了晁错得到汉景帝的宠信,明明拆了太庙的墙,汉景帝却张开保护伞,活活把告状的申屠嘉给气死了。
  晁错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很快升任为御史大夫。
  官升得快,活也得干,为了对得起皇帝开的这份工资,晁错很快提了一个大方案:削藩。
  削藩这件事情贯穿了半个西汉,其实这个事情刘邦在干,吕后在干,汉文帝也在干,但都干得小心翼翼,生怕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不该扯的东西。
  晁错觉得过了这么多年,再这么小心有点赶不上大汉帝国快速发展的形势,建议汉景帝加快步仗,大干三年大变样。
  而晁错给的理由简单又粗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你削他们,他们会反,不削他们,他们也会反。削了,他们不过现在反,准备不充分,反而祸害少。稍迟了,他们有准备了,反而不好处理。所以,千言万语换成一个字:削!
  这个理由太简单太粗暴,听起来甚至不像是正儿八经讨论国家大事的态度。但是,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年贾谊给汉文帝提过无数次削藩的意思,晁错也提过,但基本上都是被领导打了回来,表示你们提的这个意见很好,我们再商量商量,一商量就没了消息。
  直到晁错提出这个削亦反,不削亦反的理由后,汉景帝脑子一热,终于拍板:削他丫的。
  楚王来长安拜码子,晁错报告,薄太后去世那一年,这家伙在自己家里搞娱乐活动,与女孩睡觉了,请诛之!
  我就不知道,人家楚王在家里跟谁睡觉,晁错是怎么知道的。
  汉景帝没有杀楚王,但用这个借口把人家的东海郡给削了。
  没过多久,又抓住赵王的一个鞭子,把人家的常山郡给没收了。
  又过一会,发现胶西王在买卖官爵时搞了暗箱操作,把人家六个县给削了。
  削完这些二线诸侯,终于削到硬骨头了:吴王。
  事实上,朝中还在讨论怎么削吴王时,吴王就已经要反了。
  说实话,晁错说的削之反之,不削亦反,不是指别人,就是指吴王他老人家。这是当年刘邦就已经看出有反骨的人。而且汉景帝打死了人家的儿子,这种仇岂是说忘就忘的。
  这些年,吴王在自己的封国异动频繁。
  比如他封国的百姓不用交赋税,甚至连政府摊派的徭役也不用去,吴王全包了。逢年过节有各种福利。不但如此,一些在别的地方混不下去的人,包括一些流窜犯,到了吴国就等于进了和平饭店。
  吴王太有钱了,他的封国本就是富庶之地,国内还有铜山,能够自己制造钱币,吴国的钱币跟邓通的钱币是汉朝的两大通货。而且吴国还能制盐。
  当然,越是有钱越不能任性,做为一个封国,你没事收买人心是什么意思?
  对这些事,汉文帝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等这位彪悍的大哥寿终正寝。可没想到,吴王挺能活的,熬过了会玩太极的汉文帝。
  到汉景帝一上台,这位新司机把大汉这辆刚做了保养的二手车开上了削藩的快车道。
  按晁错的说法,削之反,不削亦反。而吴王刘濞自己也觉得,我不想反,人家会认为我会反,我想反,人家也会认为我会反,那就反他丫的。
  为了提高造反成功率,团结大多数诸侯。吴王热情邀请大家一起共识盛举。
  刘濞先是拉扰了刚被削掉六个县的胶西王刘昂,表示打下天下,两人一起平分天下。
  这个建议提出来时,刘昂的部下表示,这个估计是刘濞忽悠我们的,现在一个皇帝就把我们折腾得够呛,天下怎么可能有两个皇帝而不闹事的呢?
  这个道理刘昂也懂,但他依然决定投入到造反大业中。原因很简单,打下了天下,大家再重新竞争嘛,当年高祖皇帝不也是跟项羽平分天下,然后决胜出最后的胜利者吗?
  很快,同一个汉朝,同一个梦想,许多的藩王加入到造反大业中,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加上吴王刘濞,一共七个六伙伴。
  大汉建立后,最大的内斗七国之乱拉开了序幕。
  一发动,阵势有点大,刘濞表示自己今年六十二了,廉颇不老尚能饭,将亲自担主帅,自己的小儿子十四岁,也将上战场。想起来也是有点心酸,自己的儿子当年要是没被汉景帝打死,哪里需要老父幼子上场操练。
  吴楚两国国大县多,实力雄厚,是造反的主力,两国一发兵就盯住了另一个藩国:梁国。
  梁国的梁王是汉景帝的同胞兄弟,梁国地大物博,是汉文帝在贾谊的建议下特意设立的大国,专门用来制衡吴楚两国的。要想挺进长安,就必须拿下梁国。
  在吴楚夹击下,梁国屡战屡败,最后只能缩到都城睢阳防守。
  诸侯的用兵之神速,完全出乎长安的意外。这一点上,晁错同学要负起责任来,他提出削藩的建议,就应该有一整套方案,不能只靠汉景帝下文件去办。至少,他得有紧急预案。
  怎么削?如果削不动,怎么办?削了人家要反,又怎么调兵?谁来当统帅?怎么打败反兵?
  对于这一些,晁错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计划。
  好在这一切,死去的汉文景想到了。
  在去世之前,汉文帝找到儿子,告诉他一句话:有事找周哥。(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周哥,汉朝二代名将之首周亚夫。
  有一年,大汉著名神算许负给周亚夫看了一个相,说道:你三年以后将会封侯,封侯八年后将出将入相,这时候,你执掌国家大权,位尊权重,没有人能比得上你。不过,再过九年,你就要饿死 。
  周亚夫笑了,"我父亲的侯爵已经被我哥哥继承了,我哥哥就算去世,侯爵之位也有他的儿子继承,我怎么可能封侯?再说了,我如果真像你说的大富大贵,怎么又会饿死呢?你这自相矛盾啊。"
  许相指指他的嘴,"你脸上有纵纹一直延伸到嘴里,这就是饿死的面相。"
  看到这里,我吓得赶紧照了照镜子,脸上没纵纹,看来发达是没戏了。但也没有纹路入嘴,托袁隆平的福,我也不用担心饿死。
  许负的算命术是开过光的,富甲天下的邓通,她说会饿死,就真的饿死了。
  过了三年,周亚夫真的封侯了。因为哥哥杀了人,被剥夺爵位。爵位落到了周亚夫的身上。
  而周亚夫进入汉文帝的视野,是因为帝国的一次军事行动。
  在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匈奴入侵边境,情况紧急,汉文帝紧急调动三路大军护卫京师。
  这其中,宗正刘礼驻军霸上,祝兹侯徐厉驻军棘门,周亚夫驻军细柳。
  想了一下,汉文帝还是有点不放心,决定亲自到军营里查看一下。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一路上看到是皇帝来了,军营大开,将军跟下面的官兵纷纷卸甲相迎,把一个军事考察搞成了领导欢迎会。
  汉文帝没有表态,只是说了两句同志们辛苦了就离开了。
  到了周亚夫的细柳营,汉文帝发现自己进不去,营中的将士披甲持锐,如临大敌,根本不像要迎接大领导的意思。
  这是什么意思?
  营中的将士报告,我们将军说了,到了军营,只能听将军的,不用听天子的诏令。
  难道这天下底还有天子禁区?
  汉文帝下令拿自己的符节去开门。
  终于,军营大门打开了。刚准备进去,又有人拦住了。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对不起,你超速了。"
  士兵表示,将军有令,军营内实行限速,不能开快车。
  于是,汉文帝只好放慢了缰绳,缓缓前行,好不容易才见到了周亚夫,却发现这哥们身着铠甲,手中还有武器,也没有跪拜的意思,还理直气壮的表示,"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说完,周亚夫给汉文帝行了一个军礼算数。
  没有感受到皇帝应有的礼遇,汉文帝没有生气,反而端正了坐姿,挥手向营中的将士致意。
  此后,汉文帝退了出来,面对被拦在营外的群臣,汉文帝叹了一口气:"这才是大汉的将军啊。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看到的,仿佛就是儿戏,那些将军只怕随时会被袭击成为俘虏,只有亚夫这里,没人能够侵犯他。"
  这个故事称为《细柳营》,今年语文教材改革,原本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涉世家》被请出了教材,新增了这篇《细柳营》。不要过度解读。官方解释,《细柳营》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明、令行禁止、不畏权势的形象。
  其实,《细柳营》的主角固然是周亚夫,但汉文帝的形象同样突出,没有明辨事非的汉文帝,是不可能产生细柳营这样的故事。换个昏庸的领导,周亚夫这样的刺头早就被叉出去了。
  这一次慰问,汉文帝记住了周亚夫。临死之前,才给儿子留下这个活锦囊:信周哥,得永生。
  那么,在汉文帝的局里,是不是晁错负责捅破这个疮,周亚夫负责收拾呢?
  如果这样想的话,就把治理天下想得太简单了。
  在周亚夫出兵后不久,晁错提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建议。他建议汉景帝到前线督战,自己留守长安。
  很多人认为,晁错大概是脑子进水了,怎么会提这种荒唐的建议。皇帝在前面拼命,你在大后方歌照唱,舞照跳?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先例。比如刘邦跟项羽争天下时,就是刘邦在前面打仗,萧何在后面负责粮草包邮。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照搬经营模式是会吃大亏的。刘邦那会是创业,创业当然是老板冲在最前面。而汉景帝是守业,守业当然要守在家里。何况,你晁错能达到萧何这样的水平吗?就是萧何在镇守后方时也是提心吊胆,担心老板不相信他,把自己家的年轻人全送到前线,给刘邦当人质。
  晁错呢?什么都没给,就要坐镇后面了。
  很多人认为,这是晁错后面倒霉的主要原因。但是,晁错的这个建议背后隐藏着汉朝政局变迁的真正秘密。
  晁错为什么请求汉景帝亲征?难道汉景帝不能跟着晁错一起坐镇后面吗?
  原因是,晁错意识到,汉景帝如果不亲征,可能还真调动不了汉朝的将军们。
  这些大将不是别人,正是周亚夫们。
  周亚夫不是别人,正是周勃的儿子,是军功集团第二代的领军人物,而削藩这种事情,是军功集团不愿意看到的。
  刘邦建立汉朝,外封同姓王,内用功臣,大汉集团形了皇帝、诸侯、功臣的三角架。
  什么样的人会希望进行调整呢?当然是这个权力架构之外的人,也就是草根文官集团。
  如果你仔细阅读削藩这段历史,你就会发现,积极建议削藩的贾谊也好,晁错也好,他们都不是军功集团的成员,他们是皇帝发掘出来的汉朝新兴政治力量。
  从刘邦到汉文帝,丞相都被军功集团所垄断,那些没有军功背影的人,就算能力再高,顶天也就混个九卿当当,而且还特别费劲,动不动就被军功集团的人集体攻击。贾谊就是这样被郁闷成了屈原。
  贾谊也好、晁错也好,他们只有寄希望削藩打破汉朝的政治壁垒,从而跻身到官场的最高级。
  那问题来了,晁错们要将军功集团挤下去,为什么盯着的是外面的藩王呢?
  答案很简单,诸侯、军功集团、皇帝是汉朝的三个支架。军功集团跟诸侯虽然并不相干,但其实相互依存,皇帝用诸侯防止军功集团逆袭,也用军功集团压制诸侯。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被破掉,另一个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这些东西,军功集团当然是了解的,所以他们明知道这些诸侯可能会闹出乱子,但他们从来不提削藩的事情。
  现在,晁错捅了蒌子,还让军功集团去平叛?这不是让人家卖自己包数钱吗?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汉朝平叛大军的进展情况,但可以猜测,这些军功集团子弟率领的大军必定出现了磨洋工的情况。晁错这才提出让皇帝亲征的事情。
  提议皇帝亲征,自己坐守后方,晁错犯下了第一个错误,但紧接着他犯下了第二个大错。
  他要弄死袁盎。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晁错跟袁盎两个原本没什么交集的人成了死敌,同朝为官十多年,两人一句话也没说过,进了一个办公室,只要发现里面有对方的存在,立马甩袖就走。绝对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他。
  晁错一直想收拾袁盎,但无奈一直没机会。吴王一反,晁错觉得机会来了。
  因为袁盎曾经当过吴国的国相。
  晁错跟属下商量,袁盎在当吴国国相的时候,一直报告说吴王不会反,结果现在却反了,袁盎一定是收了吴王的贿赂。
  说实话,这就是公报私仇了。人家袁盎去吴国当国相,也不是自己要求的,是组织上安排的,而且吴王一向跋扈,汉文帝时候就已经这样了,跟袁盎有什么关系?更何况人家在吴国的时候,吴王确实没有反。吴王反的时候,袁盎早已经退休回长安。而说袁盎收受吴王的贿赂,那倒不是冤枉袁盎,不过,这个事情已经追究过了,袁盎正因为收了吴王的钱才提前退休,回到长安当了一个老百姓。一罪不能二罚,这时候再痛打落水狗有点不合适吧。
  大概是觉得自己的理由有点牵强,所以晁错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在他犹豫的一瞬间,晁错的生命就开始倒计时了。
  政治场上,公报私仇是常见操作,顺手处理个把对手,政治家们经常这样干,但问题在于,你不能犹豫。要么不要起心,起心就要做到底。
  在晁错犹豫的时候,袁盎收到了消息。可是,怎么逃过这一劫呢?
  晁错是当红炸子鸡,汉景帝正天天跟他商量削藩的大事,为了把这个事情办顺,为了能够让晁错集中精力,汉景帝是不会在乎杀不杀一个袁盎的。
  想了半天,袁盎终于想到了一个人。如果说眼下还有一个人能够救他的话,非这个人莫属。
  这个人叫窦婴。
  之所以找上窦婴,是因为窦婴的身份特殊。
  一,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也就是说他属于外戚集团,能跟皇帝说得上话。更重要的是,要对付晁错,千万不能找军功集团的人,因为找军功集团的人会让汉景帝认为这是政治攻击。
  二,窦婴一向反对晁错削藩。那天晁错提出不削会反,削之亦反时,举朝上下没人敢反对,只有窦婴站出来说不。
  三,最重要的一点,窦婴也担任过吴国的国相,如果说担任吴国的国相就有罪的话,那窦婴也有罪嘛。
  窦婴很快明白,救袁盎其实就是救自己,他连夜进宫向汉景帝报告,说袁盎从吴国回来,他对吴国的情况了解,不如让他进宫说说看。
  想了一下,汉景帝同意了。
  袁盎进宫了,进宫时,汉景帝正在跟晁错商议调运粮草的事情。
  看到袁盎来了,汉景帝示意他坐下,问了他最关心的事情:吴楚造反,你怎么看?
  袁盎一开口就给汉景帝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足忧也!"
  汉景帝来了兴致:"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白头举事,此其计不百全,岂发乎!何以言其无能为也?"
  吴王这么强大,要钱有钱,要豪杰有豪杰,你怎么说他们没什么作为呢?
  袁盎正色答道:"吴国确实有铜盐之利,但哪里有什么豪杰啊,要真有豪杰,应该安心辅助吴王,就不会造反了。现在吴王招揽的那些人不过是一些无赖之徒亡命之人,他们能成什么大事?"
  这一顿话,不但让汉景帝心花怒放,就连晁错都听了连连点头。
  "袁盎说得很对!"晁错禁不住说道,他甚至有些抱歉,他原本以为袁盎这次来会夸大吴楚的实力,阻止皇帝用兵,没想到袁盎是来打气的。
  就在晁错放松的时候,汉景帝问了一句:"那现在怎么办?"
  袁盎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左右看了一下,然后说道:"请陛下屏退左右。"
  随从退下去了,只有一位老兄稳如磐石,一般没有挪屁股的意思。
  这当然是晁错,我是皇帝大秘,我当然不用走。
  袁盎上前了一步,"臣说的话,人臣不能听。"
  晁错露出了错愕的表情,他现在终于回过神来,今天袁盎一定是来对付自己的。说实话,他不想走,可是想赖着不动也不合适,皇帝的眼光已经扫了过来。
  晁错只好行礼退下,他不情愿的迈着小碎步走到东厢房,脸上已经难抑恨意。
  从这一刻,他的命运就已经不在自己的手里。
  "现在应该怎么办?"汉景帝又问了一次。
  袁盎这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杀晁错!
  袁盎的理由如下,吴楚等国造反,就是因为晁错要削藩,他们打的旗号也是杀晁错,清君侧!把晁错杀了,再把那些削去的地盘还藩王,他们自然就退兵了。
  汉文帝陷入了沉默,良久,他说出了决定晁错命运的一句话:"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十多天后,正在家里的晁错接到消息,皇帝召他去巡查一下街市。
  晁错如同往常一样穿好朝服,他还希望巡察完街市能够再见一见皇帝。他心中有无数的事情要跟皇帝商议,削藩之后,还有大汉律法的改革,还有对匈奴的用兵。在他心中,早就规划好了一切大汉的未来。
  可惜,政治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了。
  开到东市,车子停了下来,车帘拉开时,晁错看到了全副武装的士兵。
  晁错被拉扯了下来,史书中没有记载晁错的反应,甚至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来。但晁错大概也曾经想到过这样的结局。
  建议削藩时,他的父亲从家乡颍川赶来,逮住他就骂:"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晁错的父亲也许没有什么治理国家的大智慧,但他却懂得人情世故。皇帝才刚继位,根基不稳,一上来就要削藩,这是得罪人的事情。
  晁错固执的说道:"我做得没错,不这样做,天子就没有尊严,宗庙就不能安宁。"
  父亲盯着儿子,他知道自己如何也劝阻不了,只好气得甩手离去,"你这样搞,姓刘的是安全了,我们姓晁的呢?"
  离开之后,父亲服毒自尽,留下了一句预言也是遗言:"我不忍心看到族灭的那一天。"
  在东市,晁错听到了他对他宣判,他的罪名是莫须有的,甚至是东拼西凑的。
  "不称主上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无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罩你的时候,你拆了太庙的墙,也是我的指使,不罩你的时候,你连呼吸都是犯罪。
  晁错被处以最为严厉的惩罚:腰斩。
  从腰部斩下的人,通常不会立刻死去。历史上最后一位被腰斩的人叫俞鸿图,因为科场舞弊,被处以腰斩。被腰斩后,俞鸿图痛得在地上连写了七个惨字。这件事情传到雍正皇帝的耳里,这才废除了腰斩这项酷刑。
  这是西汉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幕。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至少也要给一句话,光明正大的处死臣子,而晁错却是穿着朝服被骗到刑场腰斩。这不得不说是汉景帝的一个洗不掉的污点。史书不会忘记这一幕,在记录这件事情时,他们永远会写清楚: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啊,他是穿着朝衣被骗到东市处死的啊。
  那么,晁错的死能够换来吴楚等国的罢兵吗?
  晁错被斩后,袁盎出发了,前往面见吴王刘濞。算起来,袁盎跟刘濞也是老朋友了。当年袁盎在刘濞手下当国相时,基本上是道系国相,一天不管事,也不打刘濞的小报告,专心当三陪,陪吃陪喝陪吹牛皮,所以关系还是不错的。
  看到袁盎求见,刘濞当然明白这是来劝自己撤兵的。刘濞笑了,"我都已经做了东方的皇帝了,不好意思,我的膝盖弯不下去,没办法向人跪拜了。"
  连刘濞的面袁盎都没见着,就直接被扔到营账关了起来。
  晁错的死,谁也不关心,史书压根都没有记载袁盎有没有汇报晁错的死,也没有记载刘濞对晁错之死的评价。仿佛这只是一个打酱油的配角,在东市领先自己的盒饭后,再也没有人记起他。
  七国反不反跟晁错有关系,但跟晁错死不死没有关系。晁错不死,反!死,也要反。
  说话刘濞原本想让袁盎给他打工,袁盎誓死不从。得不到你的心,那就得到你的人头吧。刘濞决定杀死袁盎。可正当袁盎等死的时候,救难求难的兄弟来了。
  来人是一位校尉。当年袁盎在吴国工作的时候,这位校尉是他的从史,却跟他家的婢女发生了一些不好描述的关系。校尉害怕袁盎找他麻烦,所以私自逃跑了。
  我比较关心校尉逃跑时有没有带上婢女,可惜史书没有记载,只记载袁盎追上之后,不但没有责怪处罚他,反而把婢女送给了他。
  校尉知恩图报,变卖自己的财物,花钱买酒灌醉了守城的士兵,又潜入营账,将袁盎救了出来。
  袁盎算是汉朝的著名杠精了,上怼皇帝,下杠群臣,但这位哥们的情商并不低,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坚持原则,什么时候可以变通。比如他怼了一辈子周勃,可等周勃入狱后,他却跳出来替周勃说话,在周勃最后的两年里跟周勃成为了朋友。
  所以,一跟袁盎谈公事,不少人狠他牙恨发痒,但一谈到私情,都说这小子其实人不错。
  袁盎活着从吴军大营里逃了出来,但他出使的任务失败了,他并没有用晁错的死换来刘濞的退兵。
  而不用袁盎回报,汉景帝就已经知道了结果。
  一位叫邓公的校尉从前面回来汇报军情,汉景帝特地问他:"你看吴国和楚国退兵了没有?"
  这位老校尉苦笑了。
  "吴王准备叛乱已经几十年了,杀晃错只是他的借口,他原本的目标就不是晁错,杀了晁错怎么可能退兵呢?现在我只担心以后没有人跟陛下你说实话了。"
  汉景帝愣住了。
  "为什么!"他问道,我只是杀了一个晁错,后果就这么严重吗?
  邓公指出了其中的关键,"晁错是担心诸侯的力量太过强大,朝廷不能制服,所以才提出削藩。这本来就是造福万世的好事,计划刚开始,他却突然被杀。这不是对内堵众人的口,对外替诸侯报私仇?"老校尉直率得说道,"陛下真的不应该这么做啊。"
  汉景帝沉默了,良久,他长叹了一口气,"你说得对,我也很后悔。"
  这是一段很奇怪的对话。一个来汇报军情的校尉怎么具有直接向汉景帝汇报的资格呢?
  这一段对话,无非是让我们加深了一个印象,汉景帝是被袁盎给欺骗了,是为了平息七国的怒火而杀了晁错。
  那么真相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真相当然不是这样。因为是个正常人都知道清君侧不过是反王的一个借口,没有人会真正指望杀了自己的大臣,能够让人家退兵。
  而且袁盎如果真的是忽悠汉景帝杀了晁错,为什么吴楚不退兵,袁盎也没有被治罪,反而被判有功,重新得到任用呢?
  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晁错?
  真相是,汉景帝杀晁错,并不是杀给七国看,而是杀给另一群看。这就是军功集团。
  史书里记载了奇怪的一刻。在袁盎建议汉景帝杀晁错后,汉景帝等了十天才开始安排诛晁事宜。这很不合常理的。因为如果要杀晁错给诸侯看,应该越快越好,让这些反王及早退兵。
  汉景帝为什么要等十天呢?他到底在等什么呢?反叛的诸侯正加急用兵,他们是不需要观望的。
  真正在观望的是军功集团。
  这十天里,汉景帝在等军功集团的反应。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晁错提出了不合理的请求,让汉景帝到前线亲征,其原因就是前线出现了怠工的迹象。
  这在汉朝的历史上已经不是第一次。当年齐王刘襄也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诛诸吕。开国元勋的灌婴带着兵马去平定齐王的叛乱,结果走到莱阳就按兵不动,跟刘襄达成了秘密协定。
  现在前线的那些开国元勋的二代们,这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会不会重演吕氏时代的一幕?这十天,是汉景帝密切观察形势的十天。平心而论,他也不想杀死自己的老师,晁错是从太子时期就辅佐他的人。因为晁错的智慧,汉景帝才能够一帆风顺的成为皇帝。但当袁盎跟汉景帝提出诛杀晁错时。
  汉景帝的回答是:"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还是更爱这个天下。
  汉景帝走出弃卒保帅的一步。他示意弹劾晁错的三个人,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不是别人,正是代表着军功集团的军功二代们。
  陶青,开国功臣开封侯陶舍之子。
  陈嘉,功臣复阳侯陈胥之子。
  张欧,功臣安丘侯张说之子。
  这些人的父亲原本就不是什么显赫的功臣,他们自身也资质平庸,一生毫无作为。比如这位廷尉张欧,后面当了御史大夫,主管刑法。可是一年到头,什么雷霆手段都没有,一副以和为贵的样子。有什么罪犯落到他手上,一律打回票,实在打不了,连案卷都不忍心看,有时候还会替犯罪份子流眼泪。
  说得好听是黄老之道。说得不好听就是烂好人嘛。
  这三人这辈子干得最大的事情就是诛杀了晁错。
  他们自身没有什么才能,却凭借着父亲的功勋牢牢的把持着高位,排挤着有才华却没有根基的人。
  这些东西,汉文帝知道,汉景帝也知道,他们不是不想改变,只是无力改变。因为这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从刘邦创业打天下起,这天下就是一群人的天下。
  要把这群人从帝国的体系中请出去,谈何容易。
  刘邦不过完成了诛异姓王的部分。
  吕后不过安排点外戚,为大汉注入了一点不光彩的裙带新血液,就被连锅端了。
  汉文帝不过提拔了一些人,还不敢太高调。
  汉景帝、汉武帝……或许大汉灭亡的那一刻,大汉的残砖断瓦,还有他们的身影。
  现在,军功集团最为优秀的一位,太尉周亚夫正统帅三十六位将军前去迎击吴楚叛军。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关注我的这个专栏《中学大历史》。后面继续为大家聊这些事情。
  汉景帝清楚,即使杀了晁错,七国诸侯也不会就此罢兵,但景帝还是把晁错腰斩啦。这就是帝王之术,景帝的高明之处。
  01
  削藩政策的来龙去脉   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逐步消灭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大封刘姓子弟为诸侯王,把他们视为朝廷的屏藩,而且认为这才是天下同姓一家。   西汉文帝即位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升自己的权威,就采用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举足轻重的大诸侯国分析为几个小国,以图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但是,诸侯王对于中央政权的威胁,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彻底解决。   之后,晁错多次上书汉文帝,提出削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议。文帝虽然十分赏识他的才能,但并没有采纳他的主张。   这与汉文帝以"仁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有关。削夺同姓宗族子弟的封地可谓不仁,违背高祖刘邦的遗愿可谓不孝。同时,文帝还担心削夺诸侯王的封地会引起他们反叛,平叛就会再次引发战争,这与他提倡的休养生息政策不符。   前157年,文帝驾崩,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景帝提拔晁错为内史,不久升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此时,中央专制皇权与地方诸侯王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   前155年,晁错再次向景帝陈述诸侯王的罪过,请求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   晁错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意思就是说,你削藩他们也会反,不削藩他们也会反。削藩,他们会早造反,但危害会小一些;不削藩,他们造反会晚一些,但危害更大。   奏章送上去后,景帝就让公卿、列侯和皇族集会讨论。由于景帝宠信晁错,没有人敢公开表示反对,只有大将军窦婴不同意。为此,窦婴与晁错也结下了怨仇。   于是,景帝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诸侯王闻之哗然,都强烈反对,憎恨晁错。   景帝诏令下达十多天后,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联合发动了叛乱。   这就是史称的"七国之乱"。   02
  诛杀晁错以平息叛乱   景帝闻知七国叛乱,就和晁错商议出兵事宜。晁错建议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此时,窦婴入宫请求景帝召见袁盎。袁盎曾经做过吴国的丞相,对吴王刘濞的情况熟悉,也曾经因为接受刘濞的贿赂被晁错弹劾过,被贬为庶民。   袁盎认为:"吴楚七国之乱不足为患,只要斩杀晁错,恢复他们的领地,兵不血刃,就可以平定叛乱。"   景帝默然良久,最后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王退兵。   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但晁错此时毫不知情。   于是,景帝派中尉陈嘉宣晁错上朝议事,走到长安东市,陈嘉命令停车,宣读景帝诏书,将晁错腰斩。   03
  晁错仅仅是景帝的一颗棋子,杀晁错为的是堵住所有人的嘴。   景帝清楚诸侯王叛乱的真正原因,是晁错削藩的建议动了他们的奶酪。杀掉晁错,不恢复他们的封地,他们依然不会善罢甘休。如果就此妥协,他们会更加嚣张,矛盾更加激化,中央皇权会进一步失去权威。   但由于晁错与所有大臣关系并不融洽,大臣们想趁机除掉晁错。如果不杀晁错,就会为重臣和诸侯王提供口实。为了堵住众臣的嘴,景帝必须牺牲晁错的性命,以此换取对诸侯王义正辞严的讨伐。   晁错死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向景帝汇报。邓公认为诸侯叛乱,清君侧只是个借口。诛杀晁错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诸侯王报了仇,而叛乱并不会平息。   景帝深以为然,也正如邓公所言,晁错被杀后,诸侯王并没有由此罢兵。   景帝降诏讨伐,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其实,景帝、众臣都很清楚,杀不杀晁错都于事无补。   究其原因,主要是晁错德望不足。晁错锐意改革,深谋远虑,但与朝中大臣为此结怨太深;自己躲在京城而把皇帝推到了前线,惹起朝中忠臣的不满;危难之际不思积极平叛,反而携私怨打击政敌。晁错德行节义不足以服众,这是招致杀身之祸的根本。   景帝为了把平叛这事做得名正言顺,就借用晁错的脑袋以堵住众臣的嘴。   诛杀晁错作为策略,这是帝王之术,也无可厚非。遗憾的是,景帝平叛之后没有恢复晁错的名誉,这事做得太过分。其原因也是晁错与大臣们关系太不融洽,没有一人在诛杀晁错前后出来替他说话,这就是晁错自己的过错了。   晁错没错,给景帝提议削藩也没错。   七国恨死晁错,起兵造反,理由与借口是"清君侧,诛晁错"。为平息七国怒火,景帝不得以腰斩老师晁错。潜台词是:我受晁错鼓惑,误听馋言,如今我杀了晁错,自己清了君侧,你们就罢兵吧!如不罢兵,就是明目张胆造反叛乱,那就别怪我无情,要派朝廷大军平叛了!   所以,通过杀晁错,削藩的理由又回到景帝手中,晁错只是个棋子。   帝王心术高深莫测,以景帝的智慧,早知道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七国之乱之清君侧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用意是诸王对削藩不满,要抢景帝的江山。这一点,景帝比谁都透彻。   而他杀晁错,也并不仅仅是为巴结、讨好七国,他杀自己的老师,用意深远!   史书里记载:在袁盎建议汉景帝诛杀晁错后,汉景帝考虑、权衡了十天才开始安排诛晁错的事。如果,他单纯为杀给诸侯王看,在七国气势汹汹的时日,就应该当即立断早置晁错于死地。因为,先下手可让反王们早退兵。   汉景帝之所以要假以时日,他是在观察自己的朝臣面对七国之乱时的动态与表现。这十天里,汉景帝等着他们的反应。尤其时,他的老师耿直,不会辩风识向,提出了不合理的请求,他要让汉景帝御驾亲征,到前线督战,自己留守在后方。   晁错之所以让皇帝去前线,是因为前线出现了问题。类似于吕后薨逝时,齐王刘襄也是打着清君侧,诛诸吕的旗号要进军长安。中央派开国元勋灌婴带着兵马去平定齐王的叛乱,但灌婴走到莱阳就按兵不动了。最后,他跟刘襄讨价还价,达成了秘密协定。   当时,在前线的将军几乎都是开国元勋的子弟,这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会不会像他们的老子忠于景帝的爷爷刘邦一样地忠于自己?是否会重演吕氏时代灌婴平判的一幕?经十天的密切观察后,景帝有了担忧,为杜绝前方出现怠工现象。他杀自己的老师,首先给前方的将军看的。   晁错是从太子时期就辅佐景帝的人。正是晁错的智慧与审时度势的能力,使汉景帝顺风顺水地成为了皇帝。他对老师是有感激之情的,杀他并非自己的初衷,为什么后来坚定了信念呢?   景帝曾对袁盎说:"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我尊重我的老师,我爱他,但我更爱天下。对于景帝这样的帝王,在江山社稷面前,一切都微不足道,包括自己的老师。   汉景帝要弃卒保帅,他示意三位朝臣弹劾晁错。他们是丞相陶青(开国功臣开封侯陶舍之子)、中尉陈嘉(功臣复阳侯陈胥之子)、廷尉张欧(功臣安丘侯张说之子)。这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开国功勋的后代,他们代表着当时军功集团的官二代们。   其实,与韩信、周勃、陈平们相比,这三个人的父亲不是什么显赫的功臣,可以说是名不见经卷。这三人自己一生也毫无作为,只是他们老爸跟对了人,自己有了好老爸,沾了光上位。他们可以凭借着父亲的功勋牢牢的把持着高位,排挤着有才华却没有根基的人。类似于晁错这样诚实正值的朝臣,自然成为了这些官二代排挤的对象。   汉景帝早知道这个状况,他想改变,只是无能为力。毕竟,从刘邦爷爷创业打天下起,就有一大群人跟着。要把这群居功自傲、一劳永逸的人从帝国的体系中请出去并非轻而易举,是要流血牺牲的。   1.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杀了晁错就能成全这些人的愿望,消除他们的危机感。   否则,削藩后,晁错会向皇上建议清理官二代。晁错绝对能做得出,他劝谏皇帝上前线,就是因为他发现了带兵的官二代有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杀了他,能给前方正在左右观望的将军们吃下定丸。让他们再没有了消极怠工的理由和后顾之忧。   2.诛杀晁错让"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没有了说服力,只要晁错死了,七国师出无名了。再打,就是明目张胆地造反,而我汉景帝是在平叛。   3.杀了晁错这个书呆子,没有人再敢叫皇帝御驾亲征了。   没错,汉景帝就算杀了建议削藩的晁错,吴王刘濞等七国的叛乱,也不会停下脚步。这一点,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他就已经知道是这个结果了,可他依然还是杀了晁错,而且用"腰斩"这样一种残酷的刑法来杀晁错。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汉景帝剧照)   汉景帝杀晁错依然不能够阻止七国的叛乱,这其实是当时众人的普遍看法。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呀,当时袁盎等人不是在积极怂恿汉景帝杀晁错吗?不是他们认为杀掉晁错就可以阻止七国之乱吗?   其实,袁盎等人之所以建议杀掉晁错,他们的目的是想上位。也就是说,是想取代晁错,成为朝廷中最有权势的人。   这一点,汉景帝也是心知肚明的。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说汉景帝明白杀掉晁错也不能阻止七国之乱。其一,任何情况下,吴王刘濞都不会停止造反。   吴王刘濞准备造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绝对不会无功而返,更不会束手就擒。   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为打死了刘濞的儿子,从那一刻起,刘濞就有了造反之心。而且此后,他在国内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利用盐铁的便利,打造武器,屯集粮草,训练士卒。接着,他便会按照计划举事。   也就是说,不管汉景帝采不采纳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刘濞都是会造反的。只不过汉景帝的削藩,推了他一把而已。   而当他已经举事以后,他就不可能再停下来了。因为他已经做过"谋大逆"的事情,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死罪。如果停止造反,也许他暂时不会受到汉景帝的处罚,但是从此他会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担心某一天汉景帝就宣他去长安。如果他拒绝了汉景帝的召唤,那么这就是欺君之罪,是死罪;如果他听从了汉景帝的召唤,那么到了长安以后,可能汉景帝随便一碗毒酒,就把他给结果了。总之怎么都是死。   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说的就是吴王刘濞的这种状态。   (刘濞剧照)其二,任何情况下,汉景帝都不会停止削藩。   汉景帝不会停止削藩,是因为他明白,藩王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是非常大的。如果停止了削藩,那么这个国家就有可能重新陷入四分五裂。   削藩这样的工作,是从刘邦就开始做起来了。刘邦是不可能完全实现削藩,但是从刘邦到汉惠帝到汉文帝再到他,削藩这个工作是一步步做下来的,是不可能停止的。   再一点,汉景帝并不是打不赢吴王刘濞。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七个国家一起造反。但是除了刘濞以外,其他人都只能算是乌合之众。而且当时的中央政权其实是很强大的。当年刘邦面对那么强大的异姓王,都能够一个一个地剪灭他们,何况是到了汉景帝时期,中央政权已经十分强大,地方政权,早已不足为惧了。   再说了,这仗还没有打呢,汉景帝怎么可能就忙着认输了。   (晁错剧照) 其三,汉景帝绝对不能容忍造反之事。   这在古代任何时候,都是君王们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如果谁要造反,皇帝立马就妥协,杀掉自己的人向造反者示好,那以后可能谁都敢举旗造反了。这样的话,国家还不乱套了?   汉景帝是一个聪明人,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当然不会带坏这个头。   那么,既然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就已经明白,杀掉晁错也不能够阻止七国的叛乱,他为什么还要杀晁错了?   我认为,道理只有一个,那就是汉景帝杀晁错的目的,是把刘濞逼到绝路上去。   这话怎么理解呢?   很简单。你刘濞不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吗?你不是认为我的身边有晁错这样的奸臣吗?好呀,那我把奸臣晁错给杀掉,而且用"腰斩"这种严酷的刑罚来惩罚他。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如果我杀掉了晁错,你还要动兵,只能说明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清君侧",而就是为了造反。这样一来,我要打你,也就理直气壮了。   而结果正如汉景帝判断的一样,当他杀掉晁错以后,吴王刘濞果然没有停顿下来。而汉景帝立刻让周亚夫主持军队进行讨伐,很快就平定了七国之乱。   由此可见,晁错不过就是汉景帝手中的一个棋子而已。汉景帝对待帮助过他的人,如此冷漠薄情而残忍,也可以看出古代帝王的心思有多么的可怕。   (参考资料:《史记》)   晁错是一代改革家,是汉景帝的老师,是朝廷的重臣,即使有着如此多的头衔,晁错还是未能逃脱一死,而且是被学生汉景帝亲自赐死。   难道汉景帝不清楚,晁错死了,七国也是大概率不会罢兵?清楚,非常清楚,汉景帝不傻。   那汉景帝又为何继续实行腰斩?只有晁错死了,七国起兵的"根源"才会没有,景帝会站到舆论制高点   说起晁错,不得不说到贾谊,这两人号称汉朝文景时期的"双子星",两人对于局势都看得很清,两人都觉得"诸侯尾大不掉"是汉朝最大的风险。   汉文帝时期,贾谊就屡屡劝谏,希望文帝能"削藩",每每此时,汉文帝就开始问一些关于"鬼神"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典故了。文帝为了发展,把问题留到了后面,而贾谊也在文帝时期早早挂了。   晁错也是"削藩"的坚定支持者,他的阻力要比贾谊小,因为景帝是他的学生。   在汉景帝上位两年后,看着吴楚两国逐渐增大,晁错的"黄金建议"来了,那就是"削藩"。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55年,当时晁错献上了注明的《削藩策》,并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话很犀利:"削也反,不削也反",这话很有杀伤力,《削藩策》也明显打动了汉景帝,于是,汉景帝的"削藩大业"正式拉开序幕。   改革,改革,其实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晁错的改革"削藩"明显是要剥夺各诸侯王的既得利益,各刘姓诸侯王岂能愿意?   当然不愿意。于是在削藩开始十来天后,以吴国和楚国为首的七国奋起反抗,发动了战争,口号就是"清君侧,诛晁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的人马,实力确实不行,七国联军,所向披靡,眼看国家危急。此时,晁错竟然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都城。汉景帝有点不乐意。   当汉景帝向袁盎问计策时,袁盎悄悄献策:杀了晁错,停了削藩,联军自退 。袁盎是谁?曾经的吴国丞相,和晁错一向有过节。   汉景帝仔细思考袁盎的话,觉得有道理,因为七国联军打的口号是"清君侧,诛晁错",如果晁错死了,七国起兵的理由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晁错死了,七国不退兵怎么办?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杀了晁错,停了削藩,如果七国还是不退,汉景帝也没有办法了,但至少说明他努力补救了。   所以,无论七国退不退,到了这个节骨眼,晁错是必须死的。只有晁错死了,汉景帝才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对于晁错的上位,朝廷很多人是有意见的,晁错仗着皇帝老师的身份,来回左右政策的走向,晁错得罪的官员其实早就不止袁盎一个人。   司马迁说: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通过司马迁的描述,晁错的形象跃然纸上,此人改革之心很强,同时,对于私人仇恨也是常记在心。对于晁错的削藩,朝里没多少人支持。因为成功了,晁错大功一件。失败了,大家都会受到牵连。   所以,七国之乱开始后,各级官员对于晁错那是非常地"憎恨"。此时,汉景帝最需要的是"团结",一是所有官员可以支持自己,二是全体百姓支持自己,这样阻力会降到最低,吴楚之乱的风险也会变为最小。   所以,晁错必须死,只有晁错死了,汉景帝才能让天下所有人看清"七国之乱"的根本面目,那就是造反,是打着"清君侧,诛晁错"口号进行的造反。这样,所有的官员和百姓就会被团结过来。   从表面看,如果,晁错没有了,"七国之乱"继续乱下去的理由就不存在了。如果七国继续造反,汉景帝这里就能团结一大票人。   这是汉景帝必须杀晁错的第二个理由。汉景帝需要一个替罪羊   (剧照)   汉景帝是同意削藩的,但事情不成功,反倒引起了"七国之乱",谁来负责这个事?谁来背这个锅?   汉景帝来背?怎么可能。这口锅,只有晁错来背,才是最合适的。通过诛杀晁错,让所有人以为皇帝是受了晁错的误导,发动了不合适的"削藩"。   当然,晁错是有责任的,但此时的汉景帝已经33岁了,不是个小孩,难道他没有一点思考能力?所以说,晁错之死,就是替汉景帝背锅的。汉景帝也很难受,但是,晁错必须死。   晁错死了,七国退兵了吗?当然没有退,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吴王刘濞怎能错过?继续高歌猛进。此时,一个绝世名将出现了,那就是周亚夫,周亚夫率人开始阻击七国联军。   《史记》记载道: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乃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这段话很有意思,是汉景帝问从前线归来的校尉邓公:"吴楚联军退了吗?"邓公回答道:"吴王想造反又不是一天形成的,准备十几年了,杀了晁错并不能让他停下。晁错之死的害处是,从此忠臣不敢说话了,晁错死得有点冤。"汉景帝沉默很久说道:"你说得对,很有道理。"   看来,汉景帝是后悔了,后悔也没有用,在那个关口,正是因为晁错死了,才快速形成了统一战线。   后来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叛乱被周亚夫平定了,削藩也取得了一定作用,这让西汉延续了后来的一百多年。这里面,难道没有晁错的功劳吗?   整体来说,汉景帝诛杀晁错有三大理由:一是断了七国之乱的起兵理由,看有无转机;二是通过诛杀晁错,七国不罢兵,来取得官员和百姓的最大支持;三是汉景帝需要一个替罪羊,一个背锅侠。   事情的起因归结于削藩,汉文帝在临终前曾告诫景帝,力求通过稳当,渐进的和平方式来消除藩镇的隐患,迫不得已才使用武力,若事情有变,还准备有周亚夫可用兵。   然而政治上不够成熟的景帝,重用老师晁错并支持其暴力撤藩,景市与晁错不顾祖宗之法,急功近利,四处出击。主政不到三年,就接连对楚、赵、胶西等国动手,藩王都成了惊弓之鸟,逼得吴王等起兵造反。   諸侯们认为:主上任用邪臣,听信馋言,变更律令。"七国便联合起来对抗中央。同时朝中群臣怨谤晁错误国误民,眼看内外怨声载道,晁错为推卸责任,耍阴谋诡计,想抛出景帝,然景帝也是城俯很深的人,此时已对晁错已起了杀心,秘令丞相等人上书,准奏后   诛杀了晁错。不论七国是否罢兵,帝王不允许身边重臣对自己耍阴谋诡计的,何况还可以把晁错当成替罪羊。   历史上处理藩镇问题都是很棘手的,当年康煦就是不听孝庄的劝言,急于求成,酿成吴三桂等藩王造反的三藩之乱。   在汉朝初年发生过一件震动朝野内外的大事,一是七国之乱,一是"诛晁错,清君侧"的振聋发聩的造反口号。晁错为什么必须死?他不是汉景帝最敬重的恩师和最器重的栋梁之材吗?汉景帝明知道晁错无罪,杀晁错也无用,那晁错为何必须死呢?   晁错首先死于他的性格,晁错并非是完全无辜的,至少在太史公眼里,晁错性格还是有纰漏的。对于晁错和袁盎的关系极差这一点,太史公也有提及,不完全是袁盎的问题。   太史公曰:袁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仁心为质,引义慨。遭孝文初立,资适逢世。时以变易,及吴楚一说,说虽行哉,然复不遂。好声矜贤,竟以名败。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後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雠,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不急匡救,欲报私雠"这个两句话,已经点明了晁错最大的性格缺陷——嫉妒,公报私仇。司马迁认为晁错的死因是——因私废公,他想借助七国谋反这件事,留守后方,清算袁盎小团体,借口是袁盎拿过吴王的钱。这个借口极其拙劣,只能逼着袁盎狗急跳墙,顺便逼急了同样拿过吴王钱,跟袁盎关系不错的窦婴。   窦婴其人虽然是窦太后的人,也不怎么讨喜,不管他讨不讨喜,毕竟是窦太后娘家的人,太后一定向着他,皇帝也投鼠忌器,不敢拿窦婴怎么办,直到最后也只是玩阴的。   晁错不但小心眼,挟私报复,还鲁莽,铤而走险。如果晁错按正常路线走,他不但不会死,而且可能真正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惜他并不是情商极高的人。   汉景帝是个老道的狐狸,他表面重情重义,爱臣如子,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实际刻薄寡恩,自私多疑,城府极深。他恨透了梁王,但梁王和窦太后都没察觉,他从来没信过任何人,包括晁错,但当时谁也没看出这一点,包括晁错自己。   后十馀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与错议出军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   从太史公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汉景帝问过晁错对策,晁错说,皇帝干脆御驾亲征,他留守。汉景帝不由思量道:晁错到底想干什么呢?其实汉景帝在事发的第一时间,恐怕心里想到的就是一个"杀"字,但他怎么能将这个决定说出口呢?毕竟他对朝野上下表现得是如此器重和信任晁错。   晁错并不知道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他不抓住最后的机会让自己得救,反而急忙趁机清理异党,还巧舌如簧,证据确凿地说:   "夫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请治盎宜知计谋。"   袁盎吓坏了,连夜跑到窦婴家里去,窦婴半夜三更就拉着袁盎冲进汉景帝和晁错谈话现场,当场恭维了晁错,让晁错一下子懵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平时仇恨极深的两个人,又都是能臣,必然在仇恨之余,对对手也有那么一丝看重吧?就这点看重,很容易在恭维中变成愧疚和感激。人性是很复杂的,人也都是有虚荣心的。晁错的虚荣心和平常人不同,他是需要认可的,尤其是他的对手。   晁错犹豫了,这一犹豫,他就被杀了。   袁盎先是回答了景帝,如何应对吴王的问题,言语间句句说吴王是不可能成事的,把吴王的能力贬得一钱不值,说他要造反都是奸人的主意,言外之意是,这人没怎么有脑子的。   立场表明后,汉景帝和晁错分别得到安抚,然后袁盎说:"愿屏退左右",汉景帝果然照做了。   袁盎说:"晁错为什么还在呢?接下来的话只能陛下一个人知道。"于是皇帝让晁错退下了。   于是袁盎仿佛开了挂,字字珠玑,每一句话说的都是汉景帝内心真正的话,没有一个字的废话——   "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汉景帝听后,按理说应该勃然大怒,指责袁盎挟私报复,嫉妒同僚,但是他沉默了,这个沉默意味深长,说明袁盎说出的正是他心中所想,也说明汉景帝是个自私冷血,城府极深的人,他一定要有人替他说出他的决定,他才能够做这件事,不留任何污点。   于是上默然,良久曰:"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谢天下。"于是给袁盎升了官。但时隔不久,他就让袁盎去吴国旅游了,袁盎才知道,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到底有多准。几天后,丞相和中尉,在有汉景帝撑腰的前提下,骗杀了晁错,晁错最终被腰斩于世,下场凄惨,汉景帝始终没敢亲自干这件事,只是默念道:对不起老师,事后在群臣面前唏嘘感慨一番,而事如所愿,晁错被冤杀后,七国之乱依然顺利地爆发了,差点将小朝廷颠覆了。可见有没有晁错,七国终归是要反的。   汉景帝还不想自己杀袁盎,就想借吴王的手杀他,没想到袁盎跑到吴国后,又冒着生命危险跑回来了,但终身没被重用,因为事后汉景帝在后悔之余,言外之意表明自己是受人蒙蔽,这个人是谁呢?就是袁盎。当然也是窦婴,从此窦婴也没得到丞相的位置,最终下场也很凄惨。   想想汉景帝曾经杀了他的亲生儿子刘荣,将锅甩给郅都,我们就知道,这事儿他也不是第一次干了。所以晁错死得不冤,他也必须死,因为皇帝需要他死,政治正确需要他死,至于袁盎,不幸地充当了那把临时的刀锋,仅此而已。   参考资料:   【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班固《汉书·爰盎晁错传》 】   错了,汉景帝就是认为杀了晁错就可以让七国退兵,所以将晁错当做替罪羊抛出去的,而根本不是什么"明知杀晁错七国不会罢兵",他要早知道,晁错未必会死。   (晁错)   虽然汉景帝算是个不借的明君,和汉文帝一起开辟了"文景之治",但光从人品上来说,也不是什么好鸟。   我们知道,汉初实行的是封建制和郡县制二合一的制度,这是刘邦分析秦亡的经验做出的"创举",他在京城周边实行郡县制,在边远地区分封刘氏子孙,设立诸侯国,认为这样一旦国家有事,这些刘氏子孙们可以帮助平叛,汉朝江山永固无虞。   分封制相比与郡县制,是一种落后的制度。它最大的毛病就是中央政府允许一些"独立王国"的合法存在。   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一定的自治权,特别是大诸侯国,人多,地盘大,资源多,很容易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对中央政府始终是个大威胁。   在权力的诱惑下,诸侯王们实力增强后,有几个会一直对中央政府忠心耿耿,至死不变的?   靠血缘关系维系政治,只能说是太单纯和幼稚的想法。   刘邦在的时候,可以镇得住这些子孙,刘邦一死,这种制度的弊端就慢慢暴露出来了。   而汉代初期实行以"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治国,客观上也放任了这些诸侯国的膨胀。   一些别有用心的诸侯王招纳人才,网罗党羽,或与朝中大臣勾结,十分嚣张。   在西汉的这些诸侯王中,吴王刘濞的实力是最强的。他在吴国开铜矿铸钱,生产国家专卖的食盐,吴国的实力大大增强,刘濞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汉文帝时,刘濞的儿子与太子刘启在下棋时发生争执,刘启失手将吴王太子打死,刘濞更是恨之入骨,在此时就深深的种下了造反的种子。   汉景帝登基前,与他的太子家令晁错关系很好,晁错帮刘启分析过分封制的弊端,建议"削地控藩",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建议景帝削夺诸侯王的封地,解决这个毒瘤。晁错认为,消藩祸小,不削祸大。   汉景帝在晁错的建议下,拿吴王刘濞开刀,首先削掉了吴王封地中的会稽和豫章两个郡,又削了楚王、赵王、胶西王等诸侯王的若干封地,动作幅度很大,触犯了诸侯王的利益,终于爆发了地方与中央的直接对抗——"七国之乱"。   诸侯王们并不敢直接造反,他们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七个诸侯国联合起来,兵指长安。   此时的汉景帝慌了手脚,将晁错抛弃了。 公元154年正月,景帝宣晁错入朝商议政事。   毫无防备的晁错穿好朝服,行至东市时被中尉陈嘉就地拿下,迅速铡于铡刀之下。   晁错死的时候,还是穿着朝服的,他根本无法相信,自己会不经任何突然之间被杀。   晁错之死,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他自己身上。 削除诸侯王的势力,让国家归于中央政府统治,这一点并没有错。   但是晁错本人是个战略家而不是个战术家,他的削藩太快了,动作太大了。   削藩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多大,也许晁错没有认真想过,他只是想当然的认为可以依靠皇权能让诸侯王们臣服,并没有做好诸侯王们不服反叛的预案。   他也许根本没有料到诸侯王们敢起来造反。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没有做好准备和妥善安排的情况下,实行激进的政策,遇到变故又没有解决办法,所以说晁错的死,既冤也不冤。   (汉景帝)   当七个诸侯国宣布"清君侧"的时候,我们的晁错大人只有两个对策,一是让皇帝自己上,"上自将兵而身居守"。这种脑洞大开的建议也只有晁错能说出来。   让皇帝上阵,晁错自己在后方总揽一切,你这是想干什么?   在汉景帝看来,也许诸侯王们真的可能是要清君侧,晁错莫不是要造反?   第二个建议是吴国附近的土地法,只要他们出兵,给他们算了。这又是个没经过大脑的馊主意。   要求削藩的是你晁错,现在人家一起兵,你就要把土地给人家,如此出而反而,皇权的威严何在,你将皇帝置于何地?   所以汉...

默克斯宝藏被打开现场十吨纸币,250吨黄金,110袋珠宝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惨烈的战争,其实每一次国际上的战争都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灾难,在战争中无数的人会失去钱财失去家园甚至是失去生命,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从他们所侵略的国家虏获了成语滥竽充数里的齐湣王死得有多惨一个滥竽充数的成语,让中国人都知道了齐宣王和齐湣王这一对王室父子。齐湣王一出场就是人生的颠峰,然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的结局有多惨。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讲到中国历史上总共有五百五十九当葡萄牙殖民者遭遇大明王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份。这年九月,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朱厚照,率军离开京师,出居庸关,与蒙古小王子带领的五万骑兵在应州激战,并取得胜利,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不替刘备报仇?我是来自中国香港的肥大叔,我来回答其实诸葛亮不是不想报仇,而是时机未到,总不能因为报仇而舍弃整个国家,那肯定也是刘备不想看到的局面。而且夷陵之战以后,三国出现了罕见的和平局面,这才石亭之战是如何帮助孙权称帝的?石亭之战,是孙权称帝前夕,鄱阳郡,宗贼大帅彭绮,在225在义江举旗反吴,自称将军,攻打占据诸县,有几县地盘,数万兵马,宣言能替曹丕讨伐吴国。曹丕问中书令孙资,能否乘机出兵讨伐吴国孙陈寿为何说刘备终身都在猜疑诸葛亮?刘备最信任的宠臣到底是谁?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亲密关系,用刘备自己的话形容乃是犹鱼之有水也。不过剥开刘备诸葛亮君臣鱼水关系的表象,还有另一面鲜为人知的隐情,那就是先主之疑,盖终身而不释。刘备对自己的猜疑,诸葛名人之名撷趣周恩来和李四光名字初看起来,似乎只不过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而已,其实不然。仔细究察某些名人的名字来历,则深感其情趣志向之非同寻常,其人格精神魅力之彰显。李公朴,著名的民主人士,有名的汕头三叹作者叶延滨侨批乡愁汕头是中国最早开埠的口岸城市,是被洋枪洋炮逼迫着打开的海上商城。我在教科书上读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我在历史书上也读到,鸦片战争一阵炮响,坚1972年陈毅病危,叶剑英拿出毛主席写的纸条我知道你在等什么1970年7月的一天,正在忙碌的陈毅元帅腹部有点不舒服,隐隐作痛,吃过几片止痛药也不见好。两个月后,陈毅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有时疼得连路都走不了。陈毅忍着剧痛工作,妻子张茜实在不忍他参与进攻井冈山俘后参加红军,建国后授中将,1970年被部下枪杀1970年12月17日,昆明军区政委开国中将谭甫仁在自己的住所被部下的保卫科科长王自政枪杀,震惊了全国。谭甫仁,广东省仁化县人,出生于1910年4月1日。谭甫仁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中华文明为什么会盛极而衰,只是因为没有玻璃公元前539年,波斯军队消灭了新巴比伦王国,曾经建造了空中花园的古老文明卸下了帷幕,这一年,古老中国这处于春秋时期,三年后,子产主政郑国,铸刑律于鼎公元前343年,波斯人再次占领了
戒烟又戒酒的康熙帝,为何在47岁成为葡萄酒的死忠粉?康熙皇帝真是一个戒烟又戒酒的典型模范。对,没错,康熙皇帝小时候既抽烟又喝酒,只不过后来戒了,而且戒得还很彻底。从小就喜欢看康熙微服私访记,每次康熙皇帝带着三德子和法印微服私访,隐藏革命烈士后代赵薇,学习成绩一般,是如何变成小燕子的?01hr赵薇出身于革命家庭,爷爷赵正松参加了皖南新四军,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壮烈牺牲。因为战争混乱,环境恶劣,连尸首都没找到,只在新四军阵亡将士名录中记载着他的英名。赵正松牺牲后明洪武科举冤案南北榜的由来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其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在主考官的选择上,朱元璋经反复斟酌,终圈定了85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刘三吾在当时可谓大儒,此人是元朝1955年授勋时,傅连暲一生从未打过仗,为何毛主席笃定授开国中将前言1934年,秋。中央红色医院院长傅连暲(zhng),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电话,是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打来的。他说,毛主席在于都病了,非常严重,需要他赶过去看一看。傅连暲一听主席日本甲级战犯被绞死时不同表演有人泪流满面,有人挣扎12分30秒1945年,伴随着日本天皇递交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以轴心三国的失败落下帷幕。而在二战中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们,则被交由远东军事法庭进行审判。最终经过重重审判,七名日本甲级战犯1980年,一日本女子在中山陵痛哭,揭秘孙中山尘封百年的日本情史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的孙中山先生,曾经在日本生活时有过一段婚姻,并且还有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外孙。但孙中山这段尘封了百年的情史以及日本后代的情况,却久久不为1953年,马鸿逵带7。5吨黄金逃往美国,临终遗言骨灰带回宁夏他曾经手握实权,称霸一方,荼毒宁夏长达17年。作为民国时期的高级将领,他是宁夏当地的土皇帝,独揽地方军政大权,拥有庞大的军阀势力。在中国解放之时,他却带着家人和7。5吨黄金仓皇出逃1938年,蒋介石炸掉黄河大堤,淹了多少日军?真实数据你可能不信1938年,蒋介石炸掉黄河大堤,淹了多少日军?真实数据你可能不信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祖国领土旁落,百姓备受折磨,谁也没想到,日军在我国的领土上,侵略得那么福芝芳16岁嫁给梅兰芳,对大夫人毕恭毕敬,为何偏偏容不下孟小冬国剧大师梅兰芳,一生情感与三个女人相关,她们分别是原配王明华,再妻福芝芳,以及小妾孟小冬。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梅兰芳与这样三个性格模样人品各不相同的女人在一起,那势必要面临一场剪不什么原因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按照正常的逻辑,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和人民更能体会到来之不易的和平和战争的残酷,但这些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又一次将人类推向了战争二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王安石变法最终走向失败,是有哪些原因造成的?王安石是北宋的大改革家。他在变法初期,得到了神宗皇帝的全力支持,也得到了当时统治集团其他头面人物的赞誉,照理说应该能取得预期的成效。可是为什么最后却失败了?我们试着找一找其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