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摆烂内耗养老,知乎视频裁员内幕

  撰文/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赵子坤 何畅
  编辑/ 董雨晴
  2022年开年,知乎视频悄悄裁员。总负责人蔡林离职,部门裁员人数约40人,占视频运营团队的60%。一位接近高层的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导致蔡林离开的最直接原因是知乎DAU的下降。"尽管知乎在最新财报中披露去年Q4 MAU同比增长了36%,实际上,知乎的DAU下降了。
  "你的视频在其他平台流量就很好吗?"
  "为什么不想是不是自己视频的原因呢?"
  "为什么有些创作者视频流量就很好呢?"
  3月30日,针对财经博主张源提出的"为什么流量不好"的问题,一名知乎员工在微信群里连"怼"了对方好几个问题。几小时后,张源和另一位帮忙说话的创作者,被知乎的员工移出了群聊。
  这是在知乎的某个创作者运营群里发生的事情,群里一共有347个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B站、抖音等平台都小有成绩。但他们不太理解,为什么一样的视频内容,在抖音等平台播放量过千万,在知乎就只有几千?
  这名"怼人"的运营才从其他部门调任过来。据其表述,她的"前任"不久前被裁员,一怒之下把工作文档全部删掉了,自己是后续对接工作流程上不顺,所以才态度不佳。
  知乎视频最近确实被负面消息笼罩。今年2月,"知乎视频部门被裁掉一半"的消息登上热搜,知乎官方很快出面否认。在这之后,《财经天下》周刊从多个不同信源确认,知乎视频部门的确存在大范围裁员情况,占运营团队比例60%。有内部员工称,这次裁员相当于给视频换血。
  《财经天下》周刊就相关问题询问知乎,对方坚持表示,"视频是知乎内容生态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在视频业务上没有裁员计划"。
  作为问答社区,知乎早期的内容形态以图文为主,2017年首次尝试视频化内容,但一直未有较大起色。参照业内情况,一家企业的价值与它的视频化程度息息相关。同样归属于社区形态下,2018年至今,小红书的公开估值是之前的6倍,B站市值是之前的3倍,快手市值也是之前的3倍。唯独知乎,市值缩水了50%。
  4月11日早间,知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二次上市。考验价值的时刻再次到来。外界对于知乎的疑问是,它还能不能继续"长大",它的视频业务裁员将对其后续发展产生何等影响?
  在最新内测版本中,知乎已经将"视频"一栏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想法"。"小蓝乎?"一位知乎用户在朋友圈发了内测截图。截图显示,其新页面设计跟小红书十分相似,也是双排流。裁员背后的高层斗争
  2022年初,知乎视频开始悄悄换血。
  先是在春节后,知乎视频的总负责人——总经理级别的蔡林离开了,他向知乎CEO周源汇报,任期没满一年就匆忙离去。
  一位接近知乎高层的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蔡林离开最直接的原因是知乎DAU下降。尽管知乎在最新财报中披露去年Q4 MAU(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了36%,但实际上,知乎的DAU(日活跃用户数)是下降的。"之前是2000万,蔡林走的时候是1800多万。"DAU的下降更能体现产品运营的情况。
  一些视频部门的员工早就察觉到了不对劲。"一下子能做的东西更少了,周会都停了。"离职员工程飞说,自己并不意外,"知乎视频不是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开始衰败,这半年就一直没有方向和规划,整个处于无组织状态。"
  风声传到了外界。2月11日,知乎视频疑似大规模裁员登上微博热搜,公司层面很快出面否定,而留下来的中层也迅速为员工们重新分好业务小组,"算是给大家吃定心丸,还说会有业务规划",但变化也很快,不到一周时间后,就有人来谈裁员。后来程飞才明白,公司打算拉长战线,逐个"击破"。
  第一个被"开刀"的是一个临近试用期的年轻员工,最初知乎想以"绩效不达标"为由无偿劝退。经过员工争取后才谈下来了N+1赔偿,后续裁员也依照这个标准赔偿。
  程飞2021年秋季入职知乎视频部门,她隐约记得,知乎视频在这一时期开始疯狂扩招,部门每周都会来1-2个新人。但大家还没有建立起业务上的大规划,"都没什么事情做"。
  在招进来的新人中,不乏有年包170万元、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高级员工,做的都是基础运营的工作。甚至,在人员饱和、有人没事做的状态下,还在对外招聘。
  另一位运营部门员工Tina也证实,入职后才发现,跟HR描述的内部情况"完全不相符"。Tina认为,自己成了高层内斗的"工具人"。"蔡林负责整个视频和产品中心,做事激进,得罪了很多老知乎人,眼看地位不保,又开始大量招运营,寄希望于人多,大量忽悠信息不对称的社畜们,职责完全都没有规划,就先忽悠进来再说。"
  现在,仅半年时间不到,这批人已被裁掉了三分之二。
  其中,包括蔡林的下属杨萌所带领的视频制作部门,从20多人裁到只剩8个人。另一个负责视频创作者运营的部门,也从30多人裁到只剩个位数。总体计算下来,本次知乎视频裁员总规模约40人左右,占整个视频运营团队约60%。
  多位员工回忆,蔡林来后,做视频倾向于"抖音化",推的都是一些唱歌跳舞等不符合知乎调性的视频,让用户体感较差。
  但也有员工认为,DAU下降,并不能完全怪视频策略。另一重因素在于知乎商业化进程中,广告变多,直接导致用户体验下降,"这是最严重的核心问题,但大家在管理层不好提,因为有赚钱压力"。上述接近高层的人士说。
  有视频部门员工还分析认为,蔡林的离开与派系斗争有关。知乎销售负责人高强(Steven)与战略负责人张宁(Leo)分别派了一个"心腹"去蔡林部门当眼线,收集证据,迅速判定了蔡林的过错。比如,张宁所在部门专门出了一份数据报告,证明跟知乎DAU下降正相关的因子是哪些。其中,就表明,与蔡林不合理的视频策略有关。多位视频制作部门员工觉得这些传言不无道理,因为知乎视频部门确实"派系"林立。
  "知乎视频死得七零八落,根本不是业务卷,是被人际关系卷死的。"程飞说,"他们根本就不避讳,明目张胆拉帮结派。"
  图源/视觉中国两个知乎
  2017年,知乎以"用视频形式做回答"的模式首度开启视频化尝试,还上线了以3-5分钟短视频为主的视频专区。但用视频做回答的问题是,门槛过高。视频数量一直上不去,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用户反对的声音层出不穷,高层最终叫停了这一业务。
  想做视频一直是知乎的愿望,但谁来做一直没有解决。
  "知乎没有自己的培养体系,只能不断从市场上挖人,这势必会带来多方利益的冲突。"在2019年入职知乎的顾峥回忆,有一段时间知乎招了很多微博的人进去,后来又对标字节跳动和B站,挖了一些有短视频背景的人。
  这些来自一线大厂的新力量冲击了原有的知乎价值观。新老知乎人的认知隔阂也异常明显。
  一位视频部门的员工表示,2021年初,知乎站内每日视频播放量2000多万,高层要求到年底涨到9000万,翻4倍,"我们入职的时候(2021年第二季度)大概才3000万左右,在接下来2/3的时间要翻三倍,这肯定不现实。"
  2021年3月,蔡林入职后接下了这个KPI,为此,他要求调整算法,一切以视频播放量为重,"它的策略就是算法推荐,你喜欢看什么我就努力给你推什么。"结果,2021年的知乎首页充斥"唱跳小姐姐"。
  让新员工们瞠目的不仅是认知上的落差,知乎的技术能力也与行业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多位内部员工直接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知乎的技术架构做得太差了。"一位离职员工回忆:"同样一组数据,10个人跑SQL(结构化查询语言)能跑出11种结果。"
  入职后,程飞惊奇地发现,知乎没有自己的视频库,后台也没有人工分类和打标,由用户自行上传去选。"如果选标签选错了,那分类就不准确,分发肯定也乱七八糟。"另一位视频制作人冯倩证实,知乎视频的分类"做得非常混乱"。一级分类下,有多个标签是重复的。
  "这丝毫不奇怪,这边效率真的巨慢。知乎能被叫做‘六道口养老院’不是没道理的。"程飞此前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很不习惯知乎的养老氛围。周五提出的需求,即便很紧急,但技术反馈也是"上班再说","他甚至会质问你为什么在周五提需求?"
  "算法没有负反馈这件事也提了很久,现在也没有解决。"冯倩曾参加过一次算法培训,得知知乎算法的负反馈"形同虚设":点"不感兴趣"也会被标记为一次用户行为。这种错误会导致用户端体验极差,不止一位用户吐槽:"无论怎么申诉对视频不感兴趣,仍旧会被推送,最后只能怒删App。"
  冯倩回忆,知乎的算法机制有过一次调整。调整前,是"滚雪球式推荐法",播放量越多,能拿到的推荐和曝光就越多,如果一开始的自然流量很差,后面就更难拿到推荐。
  有一段时间,创作者毕导的视频一直在知乎首页滚动播放,累积播放量2000多万。结果员工仔细研究过才发现,从2月到5月,平台整整推了这条视频三个月之久。"这明显是一个错误的机制,他怎么可以用滚雪球方式推?"冯倩觉得不可理喻。
  这就导致中长尾视频很难得到流量上的推荐,只能维持惨淡的播放量。之前为了给内部定流量KPI,曾跑过一次全站数据,结果发现,在某一天里,知乎平台上超过50万点击的视频还没超过5条。
  高层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2022年1月10日,周源在内部会上也提到,知乎的推荐系统和数据体系落后于行业水平。但是,改动又非常缓慢。直到现在,算法和视频标签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
  "我们想摸清楚平台分发推荐的黑箱,这样才知道要做怎样的内容,让平台算法喜欢。听完后就一肚子火,负反馈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不做,用户怎么能不反感满屏的视频?"冯倩无法忍受这样的环境,她正在等待裁员落地,决定即使不被裁员也要离开。割裂的内部沟通
  对于知乎来说,早期优质的图文内容依旧是重要资产。这让知乎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把这些图文内容变成视频,顺便也给图文创作者提供视频化能力。
  2021年2月,杨萌入职知乎,主要带视频制作团队,做的工作就是将图文答主内容孵化为视频。一开始, 视频制作人需要去一个个手动联系知乎答主要求授权,再让供应商去做视频。2021年10月后,为了提升站内视频丰富度。高层要求,视频制作部门出1000条自制视频,视频运营部门对接10000条视频。在这样的数据压力下,产品经理被要求实现"一键授权":官方发私信给答主,限定时间内不回复便默认为授权。
  但这个快速提升视频创作者生态的机会,也被断送在内部沟通割裂的现状上。
  冯倩入职不到一年,就经历了整个部门4次变更业务方向,三次架构调整。而最让她难以接受的是,正常工作受阻,耗费太多精力在人事拉扯上。
  冯倩所在部门的负责人正是杨萌,她安排了一个"中转站"的角色,负责整个部门的对外沟通,其他人不能直接联系其他部门的同事,"在他们的人看来,钉钉去联系其他组的人谈业务,就是很不职业的行为。"一年下来,冯倩几乎不认识内部其他部门同事。
  "其实我们的业务跟其他团队,比如领域运营、会员并不重叠,别的部门的人也不是不愿意帮,如果你情商高,反正都在一个大的事业群里,大家互利共赢,但一下得罪了人,很多事情肯定就没法合作。"冯倩回忆,杨萌不愿成为其他部门的供应商,拒绝了领域运营的视频制作需求,另一方面,又要求会员部门把卖出版权的图文内容免费转来做视频,也因此和其他部门关系紧张。
  这直接导致,视频部门打造的内容难以得到知乎社区资源的支持,那么就很难诞生爆款。
  在知乎,视频内容会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等级。程飞猜测,每个等级视频会有力度不等的推荐。但一直没人告诉她具体的分发逻辑,"运营按理说应该知道(分发逻辑),结果是不知道。我leader都不知道。"程飞和同事们还觉得,审核部门里的知乎老员工很吝啬给高评级。
  程飞也不是没有尝试争取过。曾经有一段时间,运营们费劲从B站、微博、小红书等地拓展了一批时尚穿搭KOL。但这批KOL得到的推荐微乎其微,有的甚至连视频都发不出来,只因为在视频中展示了稍显清凉的夏日吊带,就被人工打上了"低俗"的标签。
  程飞特意拉了群沟通,发现审核人员非常强势,坚持知乎的标准:获得感。后来才得知,在自己之前,已经有同事反映过审核过度的问题,但迟迟得不到配合。"他们又都是知乎老员工,新人也不好说什么。"
  内容中心的顾峥也提到,"知乎有部分老员工,挺抱团的,对新员工的接纳程度低,态度也不是很包容。"他还发现,新员工平均在岗时间都不长。
  多位知乎员工证实,知乎的架构变动非常频繁。每半年基本上就会有一次调整,员工要汇报给不同的人。这就造成了内部人才内耗的情况:中层沟通不畅,高层也在内斗,而周源的表态模糊。
  一位接近高层的离职员工李塔称,在高管汇报会上,周源的风格是不做决策,不发表意见,让VP来做结论,"所以会造成一种高管间很容易站队互喷的情况。老板不在会上做决策,知乎这个问题才比较严重。"李塔说,大家一致认为周源的性格没法改变,"就只能够让几个VP担起责任"。
  图源/视觉中国被商业化裹挟
  知乎在最新财报中表示,"2021年知乎持续构建符合社区氛围的视频内容生态,成功完成了多媒介生态升级的第一阶段。2021年第四季度,知乎月度平均视频上传量同比上涨211%,视频创作者人数同比上涨33%,视频消费用户在 DAU(日活跃用户)中的渗透率超过 45%。"
  也就是说,视频类内容已经占据知乎用户消费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商业化也正全面侵入知乎视频生态。但由于知乎的视频发展较晚,生态还没有完全成型,过度商业化让许多创作者感到反感。
  受邀入驻为机构账号后,创作者张源收到过不少与商业化推介相关的私信。对方自称来自知乎,希望能够就营销和投放层面与他合作。然而,张源并不想接,他甚至都没有询价。"我们(公司)肯定不会在知乎上花钱的。"
  理由很简单,知乎的数据太糟糕。知乎站外,他所运营的账号矩阵能达到上千万的粉丝体量,但在知乎,只有1000出头的粉丝量。经过为期四个月的运营,粉丝增长毫无起色。更重要的是,张源觉得,知乎在运营上给到的帮助微乎其微。
  创作者们开始觉得,在知乎看不到商业价值的转化,有能力的创作者们纷纷外流。
  "对很多知乎原生图文大V来说,在知乎放弃视频之前,他们就放弃了知乎视频。"视频制作人冯倩说。知乎美妆大V"光光是颗小太阳"和科普答主"苏澄宇"都是自己部门重点孵化的答主,但前者因为被抖音的阿怀抄袭,反抄袭出圈后被薇娅公司签约,后续转在抖音发展,后者没有与知乎续签,也逐渐转移了视频发展方向。
  冯倩回忆,即使是优质图文答主,孵化出来的视频在知乎也只有不到10万播放量,"哪个甲方会买账?"但她不认为这是内容本身的问题,"光光的内容已经被阿怀验证过了是完全可以商业化的,只是看在哪个平台。"
  在知乎,即使是头部视频答主,商单报价也只有10万元,还有可能因为运营不畅而变现受阻。一位视频制作部门的员工透露,知乎答主"小Lin说"在接一个金融产品商单时,因为负责对接的知乎运营"提点"她临时加价,惹恼了客户和销售,"对方说再也不会主动帮忙拉单了。"
  一位接近B站的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B站很介意创作者赚不赚钱。"但在一名知乎员工看来,"知乎更在意自己赚不赚钱。"
  数据是最好的证据。知乎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12月,知乎累计拥有4310万名内容创作者,其中月收入超过1万元和10万元的创作者数量分别为1000名和100名。作为对比,按照华创证券同期研报的预估,B站月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UP主数量是前者的十几倍。
  是哪些原因造成了知乎重心的偏航?高管的态度或许是其中之一。
  2021年某次知乎高管集体培训时,一众高管针对"你觉得知乎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写下了各自的答案。周源的手写签名上面,是一句简洁又明确的话:解决知+遇到的一切问题。
  知+是知乎商业化团队开发的新内容解决方案。最新财报显示,以知+为代表的商业内容解决方案业务是知乎增速最快的板块,营收同比增长617.2%,从2020年的1.36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9.74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32.9%,仅次于广告。
  种种迹象证明,知乎内部给予了商业化过高的期待。
  商业化员工江语天不久前入职知乎,她发现高层给出的执行目标过重,"降本增效"的战略像一把时刻架在脖子上的刀:"如果第二季度没有达到预期,部门负责人随时可能全部被换掉。"可在她看来,现有团队完全不具备实现突破性发展的能力。
  外部商业化合作方也能明显感觉到知乎商业化团队的积极和主动,以及强势——几乎所有业务线都要背负营收目标,其中也包括社区。"因为知乎的流量天花板比较低,DAU和MAU上不去,流量根本不够卖,但它又必须考虑赚钱的事情。"一位知乎商业化合作方人士说。
  另一位商业化员工袁迪原本对知乎抱有期待,作为具有内容背景的人,她希望能在新的业务领域有所开拓,"知乎希望商业化部门能够自己生产内容,而不是依赖社区等部门提供,又限制客户的商业权益。"可她没想到的是,公司有心改变商业化与社区内容生态的矛盾,却没有给出实质预算。
  具体执行起来也非常困难。焦虑层层传导,低效会议不断——从早开到晚是常态,即使是晚上九点后也随时可能会被拉去开会,在一些部门,通宵开会时有发生。袁迪表达过不理解,但同事们似乎习以为常。"或许就是因为能力不够,所以只能以努力的姿态体现诚意。"
  入职至今,江语天开始有一种受骗的感觉:入职时HR许诺她可以带团队,如今收缩至只有一个HC,甚至负责人对仅剩的一个HC是否必需也持怀疑态度;刚来几天,人还认不全,她就被要求独立给出全年的方案;同事经验单一,除了了解知乎,对其他行业形态基本没有概念。
  总体而言,正如周源在员工内部会上的反思:知乎的C端发展没有跟上B端发展。也就是说,总用户盘子小,但商业化过度开发。上述接近高层人士透露,战略负责人张宁曾在年初制定2022年Q1达2300万的目标,实际完成却只有1900万。
  据《财经天下》周刊了解,今年仅知乎商业化部门的营收目标就高达50亿元。而知乎2021年财报显示,其广告和商业内容解决方案的合计收入为21.35亿元。多位内部员工反馈,这个目标太过离谱,一位员工抱怨说,"都知道大环境不好,还定这样的目标,怎么想的呢?"
  降本增效正在引发更多连锁反应。
  事实上,知乎近期不只有一位高层离职。据《财经天下》周刊了解,目前,市场&用户体验中心总经理来原也在走离职手续,她在知乎任职5年。市场中心已交接给公关负责人张欢,张欢之前是小米公关总监,2021年11月入职知乎。
  图源/视觉中国知乎还有未来吗?
  尽管知乎的Slogan是"有问题,就会有答案",但在这家公司内部,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周源,知乎的001号员工,在其知乎个人资料页面上,"当老大的"、"重感情"、"温柔"和"坚定"这四个标签共同组成了他的好友印象。但有些情况下,重感情和温柔对一家公司的灵魂人物而言,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知乎去年的年会设置了一个向周源提问的环节,有员工问,什么是知乎调性,谁能代表知乎调性?周源给出了一长串细碎的解释,大意是:知乎调性由全体用户决定。
  对当下的知乎来说,这个调性开始模糊不清。早期的精英高知、下沉过程中的"小镇青年",以及如今为了娱乐话题、热点事件乃至小说阅读涌入的新一批用户,究竟谁能代表知乎?
  创立伊始的知乎实行封闭邀请制,早期用户多为各领域的从业者、专家,其中不乏李开复、马化腾、王兴、王小川等知名企业家,专业、高知的社区氛围由此建立。在周源眼中,知乎的建设如同修葺城邦,那时的知乎更像是一座小镇,严肃、认真、小而美。
  周源自称一直在学习的路上,他曾经写道:"我不想社区出现像北京一样的雾霾和堵车,这意味着新的挑战,在产品上线之初,你是一个项目经理,但现在你得学会成为一名市长。"
  但雾霾和堵车都不可避免地降临,"居民"开始出逃。2017年8月,今日头条旗下悟空问答斥巨资签下300余名"知乎大V"。对此,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的回复毫不客气:"太好了,赶紧让他走。他以为中国就300个写作的人?"一年多后,类似的戏码再次上演,微博问答宣布百位答主入驻,不少人恰恰来自知乎。
  越是大城市的管理者越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但在知乎,运营的缺失时有发生。不止一位受访者提到,高层似乎并未想好知乎究竟要什么,对公司的发展缺乏清晰的认知与规划。
  在今年1月10日的CEO见面会上,周源坦言,知乎目前有四个方面做得还不够好:C端增速慢于B端增长;组织能力落后于业务发展;推荐系统和数据体系落后于行业水平;视频创作者生态还未成型。
  知乎看上去对一切问题想的都很清楚,但在具体执行上,却又成了另外一种模样。
  2020年底至2021年上半年,知乎曾快速完成人员扩张,从1500人发展至2800余人,扩充了一倍。但人员质量、价值观与语言体系存在很大的偏差。
  以视频业务为例,知乎员工杨光惊讶于多方认知的差异,领导对内容的评估方式非常主观,内容运营生态也没建立成型。员工冯倩认为,所有人都在用各自以为的方式让公司变得更好一点,但似乎很难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产品,知乎也对视频的态度太过急于求成,"一定要一口吃出个胖子,一鸣惊人、一次到位、一步成功"。
  无序的管理下,"城市"会丧失以往的活力。杨光耿耿于怀的是知乎社区影响力的没落,五六年前还有从知乎诞生的热点,但现在的知乎似乎已不再具备制造热点的能力。
  冯倩发现,与之相对应的是,知乎正在尝试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讨论引入社区,以创造互动、催生热度。"但本质上能够长期促进社区生态吗,对社区的调性有任何帮助吗?我持否定态度。"
  于是,用户看到的便是一个分裂的知乎,上升与下沉并行。更令冯倩难以接受的是,当她向领导征求意见,希望拓展张佳玮的视频内容时,得到后者的一句反问:"张佳玮的东西有人看吗?"冯倩失望至极。"你可以对知乎没有爱,但你不能这样侮辱它吧?不是所谓的美女才在知乎有市场。"
  顾峥觉得,知乎身上极具理想主义色彩。但随着知乎的壮大,"既要又要"的风格让两种不同价值体系在强烈撕扯。
  这种巨大的割裂和矛盾下,遮盖了一些本该关注的细节。
  顾峥无法理解,为什么知乎内部对于粉丝数量这件事情完全不关注,这是一个相当割裂的状态。"想要创作者给到内容,但是又只想要内容,不想要你这个人;你这个人是谁不重要,只要提供内容就行。"他回忆,很多领域运营甚至没有创作者的联系方式,"他们不care。"
  在这种情况下,知乎期望视频能够成功,更像是一种"妄想"。"创作者最关心的就是流量问题,再来就是平台运营能给予内容上一些策略建议",一位视频创作者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但是知乎我感觉基本没有。"这个状况,在裁员之后更为明显。据《财经天下》周刊了解,本次裁员中,创作者运营岗位裁掉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这意味着,知乎当下仍旧很难明确培养创作者的策略。
  就像故事的一开始,当创作者们想要和知乎一起来认真聊聊发生了什么的时候,知乎的方式是把对方踢出群聊。如果当事双方都觉得非常委屈,那么问题究竟出在谁身上呢?有问题,但不一定会有答案。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数码宝贝盘点皇家骑士奥米加兽形态及亚种病毒克星的战斗暴龙兽及金属加鲁鲁兽,因期待善行的人们的强大意志而融合,诞生出皇家骑士其中一员的圣骑士型数码兽。兼具两者特性的数码兽,是无论任何状况下都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复合型战士数码宝贝暴龙兽系列数码兽暴龙兽等级成熟期类型恐龙型属性疫苗种头部的皮肤硬化,覆盖着像甲虫一样的壳的恐龙型数码兽。拥有锐利的爪巨大的角等如全身凶器般的身体,是非常有攻击性的数码兽。但是,智力很高,如果能驯服捷德奥特曼的史上最强之敌终极审判者吉尔巴里斯克西亚人为了使宇宙获得永恒的和平而制造的人工头脑,是君临拥有大量加拉特隆的吉尔巴利斯军团的顶端者的存在。在还是未完全体的时候是类似于圆筒柱型的电脑,不具备任何攻击力,曾在被泰罗追击还记得数码I中保护过美美和嘉儿的鼻涕兽吗?居然有究极体鼻涕兽鼻涕兽有着像蛞蝓(注俗称鼻涕虫)一样身体的软体型数码兽。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又不厉害的软体型成熟期数码宝贝,通常用自己的大便来当武器,绝招是便便投射。绝招不具有杀伤力,但是却很恶心数码宝贝天女兽的女神进化路线天女兽拥有美丽女性身姿的大天使型数码兽。以前被分类为天使型,但因为其高能力而被明确是大天使型。特征就是成熟期的天使拥有六片羽翼,而完全体的天使则拥有八片羽翼。性格相当温和,但是她绝迪迦奥特曼中的超古代怪兽超古代怪兽哥尔赞迪迦的宿敌之一,平成系奥特曼中第一个登场的怪兽哥尔赞与迪迦奥特曼战斗中被打败之后,遁入地底的哥尔赞潜入雾门岳山地底,积蓄火焰岩浆能量来强化自己,使自己变为强化型的哥奥特曼昭和三大最强怪兽三大怪兽分别是宇宙恐龙杰顿暴君怪兽泰兰特火山怪鸟巴顿宇宙恐龙杰顿拥有凌驾于奥特曼之上的战斗力,是奥特系列特摄剧中第一个杀死奥特曼的怪兽。杰顿在后续多部奥特曼系列作品都以强力怪兽的身超级融合素材慈爱的勇者高斯奥特曼高斯奥特曼(其名Cosmos的英文意思为宇宙,尤指被视为有序体系时的宇宙),是来自宇宙的奇迹光之巨人,期盼和平,不喜欢相互争斗,主张不伤害对方并且建立友好关系,但是面对邪恶的敌人也怪兽娘奥特怪兽拟人化计划体内寄宿着怪兽灵魂的少女们。在生物学上属于人类,怪兽娘往往普通地生活在人类社会,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和能力。而在青春期时,身体会出现诸如想大喊大叫伤好得快力气突然变大等症状拼书成日常,95后也爱读书?wumiancaijing。com新电商平台不仅把图书下沉到小镇青年群体,还将C2M模式带入图书领域,使得三四线城市青年阅读时长增速大幅超过一线城市。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周鸿祎算个好投资人吗?只有靠哪吒汽车来证明了wumiancaijing。com以如今360的财力,造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为了重回互联网中心,已经错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周鸿祎必须得造车。与其他互联网公司还遥遥无期的汽车雏形相
魔珐科技获1。3亿美元融资,发力元宇宙4月6日,魔珐科技宣布连续完成B轮C轮融资,总金额1。3亿美元。其中,B轮融资由清新资本和锦沙资本联合投资,红杉中国和五源资本连续三轮追加投资C轮融资1。1亿美金由软银愿景基金二期为什么这届年轻人穷得连手机都不敢换了!真的是因为穷?你现在的手机用了多久了?是不是很久没换过了?还记得以前新款手机一出来,激动不已不惜吃三个月的泡面也要买上一部最新款。那时候为了抢一台iPhone通宵排队,拿到新手机无比自豪。手机甚试图改变社交媒体?马斯克推特发民调需要编辑按钮吗?特斯拉(1145。45,60。86,5。61)CEO埃隆马斯克在收购推特(49。97,10。66,27。12)股份后又向他的8000多万粉丝发起了一次民调我们需要一个编辑按钮吗?截微信封号最新规则!这几种坑一定要避免一总结一下微信微信被限制登录的几种原因1频繁的违规操作微信违规操作了,比方说频繁的添加微信好友发布违规信息使用第三方非法破解软件等,这些行为都属于微信明令禁止的行为,如果触犯了微信小米MIX5计划或将暂停MIXFold2接力,小米12Ultra率先亮相小米在去年重启MIX系列,发布了采用屏下摄像头方案的小米MIX4。但因为配置规格上的取舍,探索上的不足,最终该款机型并未取得理想的市场表现。对此,数码博主i冰宇宙也在近期公开表示M特斯拉未来510年就靠它了特斯拉未来的5到10年全靠他了。马斯克最近在这个推特称,准备在着手写特斯拉的大师计划第三步,这个masterplan可以翻译成商业计划。我就在这里叫他大师计划。马斯克在很多人眼中就伟禄集团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37。5未来将进军拉美新能源市场黄灵灵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证网讯(记者黄灵灵)4月1日,伟禄集团(1196。HK)披露2021年年报。2021年,伟禄集团营业收入约11。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5,连续六年稳步增河南首个未来技术学院将落户河理工日前,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同意河南理工大学建设未来储能技术学院的批复,批准河南理工大学建设未来储能技术学院。据了解,河南理工大学未来储能技术学院是河南省首个未来技术学院。未来储能技learnJUC系列(二)CAS原理和ABA问题示例代码httpsgitee。companda00hilearnJUC。gitcas是对乐观锁思想的一种实现!1compareAndSet比较并交换api文档中可以看到相关介绍源码ipadpro系列不开机维修常见故障分析解答ipadpro系列不开机维修常见故障分析解答ipadpro2018款11寸的后壳型号wifi版本A1980,插卡版本A2013,A1934,A1979原机容量有64g,256g,5俄乌冲突,三星Z系列折叠屏手机无辜躺枪昔有封建王朝的文字狱,今有欧美国家的字母狱当真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次三星Z系列折叠屏手机给我们再现了什么叫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三星Z系列折叠屏手机ZFold3三星Z系列折叠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