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阿里和腾讯的产业互联网之争

  前几天在悟空问答中收到一个问题:"腾讯目前是否落后于阿里巴巴,如果是,落后的原因有哪些?"
  我最近也想通过产业互联网这个话题和大家分享下关于阿里和腾讯的话题,当然这些都是一家之言,如有不得当的地方,希望大家补充。
  目前,我们看到的互联网巨头几乎都是从WEB端逐步占据各自领域的地位的,移动互联时代又重新孵化出了自己的护城河,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与版图。微信崛起之后,有一个话题很有趣:假如当初的米聊也有微信的资源,是否会替代微信?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和回答腾讯看似以抄袭起家,为什么没有被干掉?而且越来越强大,而其他同阶段起来的公司逐步衰落,甚至部分已经看不见。我们在谈论中国互联网发展史时,经常会强调:中国的互联网是To C的联网,而非To B的联网(至少目前依然是),To C中,社交是第一需求,而这个从QQ诞生起,腾讯就打赢了这场战争,实际上也就占据了To C端的话语权,至今为止,腾讯依然是最大的To C的互联网公司,C端流量中,无人可以和腾讯对抗。
  微信支付奠定了微信的地位
  即便是头条,今天唯一能够对腾讯产生威胁的公司,但如果把彼此整个筹码摊出来对比,你就会发现:围绕C端市场,腾讯的优势是巨大的,即便是阿里也难以抗衡。而头条的做法是打造重点产品,实现点的突破,再纵向深耕,从竞争关系上,不与腾讯全面竞争。所以,未来头条到底会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现在还难以说清楚。
  头条是最大的变量
  拐点在中国的C端流量红利已经结束,整个互联网市场步入下一个重要的阶段:产业互联。有人说:腾讯即便是在产业互联阶段失败了,也不代表其失败。腾讯依然在C端流量中占据话语权。问题在于:C端的流量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稳定性,谁也不知道哪里会有一个新产品新玩法就能异军突起。头条与抖音就是典型的例子,而B端市场相对要稳定的多,且B端市场的商业变现能力要远远大于C端市场,更别忘了所谓的B端市场,看似链接是组织,但组织中也是个体组成的。如果能完成B端的链接,那么也能够完成对C端的突袭,钉钉就是这一构想的佐证(头条也推出了飞书app,有类似的操作思路)。
  头条推出的To B类OA应用
  所以,即便是C端流量的时代,腾讯的市值一直无法和阿里相比,甚至就影响力来看也无法和阿里相提并论。所以才有了腾讯的一系列动作:
  "1月7日,腾讯宣布正式启动" SaaS技术联盟",这是去年10月29日腾讯对外发布的SaaS生态千帆计划"的第三部分,其目的是要联合多家SaaS厂商共同建立一个技术中台。"
  这是腾讯在B端市场的最近动态,大家还记得马化腾曾经说过:"在没有产业互 联网支撑的消费互联网,只会是一个空中楼阁。"
  从上面的图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初步的结论:
  C端市场的竞争已经结束,如果腾讯依然只是立足C端市场,那么腾讯的估值也到达了顶峰,很难有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即便腾讯掌握着微信这样一张王炸,泛娱乐领域几乎称霸所在领域,股价依然没有阿里高。腾讯对我们的影响的是很直接,因为很多应用与服务,我们很难摆脱:无论是音乐、影视、文学、游戏、社交等等,而阿里的很多服务和应用,往往体现在我们的职场中,例如:钉钉、淘宝、阿里云等等,这些事实上对我们产生的直观印象并不是很强。
  这里插入一个小知识点:相对于西方的网络化,中国的互联网首先是从C端开始的,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以B端开始的:
  欧美,to B的企业信息化已经历过两次大的爆发期:
  第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发端于40年代的信息技术,逐步从军用转移到商用, 在70年代进入成熟落地期,诞生了SAP(1972)、微软(1975)、甲骨文(1977)等一批日后巨头。
  第二次是2000年左右开始的"云计算"技术革新。 这一轮登场的是Salesforce、Workday、Servicenow等一批百亿美元公司。 2008年,是一个企业级服务独角兽成立的小高潮,互联网的移动转型叠加经济危机带来的信息化预算压力, 使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在美国爆发。 目前美国的21家企业服务独角兽中, 有9家都成立于2007到2009年(如Slac、Tanium、Sprinklr、AppNexus等)。仅SAP、Oracle、Salesforce三家公司的市值就已超过5000亿美元。 财报显示,2018第一季度,SAP的营收是52.6亿欧元,Oracle是92亿美元。 对比之下,而中国企业服务的领军企业用友营收仅为10.74亿元人民币。
  而中国因为特殊的国情,例如: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劳动力相对廉价, 企业因而缺乏以技术提升效率的迫切需求, 工业信息化市场不及人力成本高昂的欧美。
  人口红利让B端服务显得不够重要, 却为C端市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前面铺垫了那么多,实际上想表达如下几个观点:
  1、C端市场的竞争已经结束,这一轮如果以估值来看,阿里赢了腾讯;
  2、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的战场,这一轮的竞争结果决定了阿里和腾讯的未来;
  3、腾讯如果想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而不是仅仅是固守中国市场,取决腾讯在产业互联网这个阶段的结果;
  4、腾讯目前充满危机感,不然不会释放出那么多的信号及动作,包括组织架构的大调整。
  而目前的产业端,目前看来阿里的霸主地位,腾讯难以超越。我们以阿里云和腾讯云举例:
  这张图,看出两者的差距目前正在缩小,但随着产业沉淀,基本这种差距难以超越。因为B端市场和C端市场不同,B端市场的变化比较小,一家公司不可能频繁更换自己的服务,带来的成本极大。而C端市场因为变化的成本较低,所以变动性很强。
  再结合目前企业OA的钉钉,企业网站服务及服务器市场、域名市场等等,这些都是阿里的战场,而且基本是绝对优势。前段时间,阿里又推出了图片版权服务,性价比更高。从这里你能看到,阿里面对企业市场的嗅觉总是比腾讯更敏感也更能抓住企业市场的痛点,这一点腾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目前腾讯的策略是以服务C端市场的经验来赋能企业客户,因为链接到了足够多的C端用户,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有足够的C端流量池来增加对企业客户的粘性。但恰恰忽略了对于企业来说:服务的稳定与及时性、独立性是很重要的几个要素。大家看下面两个案例:
  1、最著名的可能是他拍事件:
  如图,关于事件的细节,我就不描述了,大家自行搜索。这就是问题:腾讯因为在C端市场优势,必然为了利益面临与内部的企业服务需求的之间的矛盾,这是最典型的案例。而阿里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2、再说一个:
  这两个事件影响很大,也对腾讯的企业服务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我相信这种影响可能是永久性的。
  当然如果你在企业中,曾经因为公司的事情使用过腾讯和阿里的服务,你大概也能感受到两种不同的区别,相对于腾讯的高冷,阿里的服务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也能让企业感受到其中的专业,这可能就是大家所说的那样:阿里天生带有B端的基因。而腾讯如果想要在B端市场有所作为:首先需要改掉其在C端的傲气,脚踏实地理解用户,尊重用户。
  产业互联可能是未来社会重要的协作体系及基础,就像今天的微信、支付宝等等,构建了我们生活与工作重要的场景。未来,我们的社会如果在现有的生产效率再有所提升,甚至是变革的话,需要满足几个场景:没有数据孤岛(数据整合已经完成,并已经解决了合规的问题),人人已经联网,产业组织已经联网,硬件高度智能化,无人技术已经成熟,安全性问题已经解决等重要的条件。当然,这里面就涉及一个重要的资源与机遇:产业标准及规则。
  实际上,产业标准往往受制于头部企业,甚至是重要企业。互联网产业中,数据集成及数据基础设备的重要供应方或者支持方,可以预见是规则及标准的重要参与者甚至制定者,这个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地位及影响力。
  所以,产业互联网阶段,已经不是创业者的战场了,而是巨头们的战场。当然,也决定他们未来的地位及发展空间。最后,做下汇总:
  1、腾讯目前市值落后于阿里,本身代表着两个产业之间的价值,而产业端的价值更大,变现能力也更稳定;
  2、C端市场的竞争已经结束,腾讯的危机在产业端,而又是阿里的优势所在;
  3、腾讯目前正在发力产业端,但追赶阿里比较难;
  4、腾讯存在危机感,也进行了包括组织架构调整等动作;
  5、未来可能更看好阿里,而非腾讯;
  6、当然这些在当下依然不影响腾讯是一家很厉害的公司,尤其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7、阿里的世界性影响力更大;
  8、字节跳动会是腾讯最重要的对手,没有之一;
  9、而阿里的竞争对手尚未看到(看似很多,实则没有);
  10、腾讯的竞争对手很多。
  以上,谢谢。

价格便宜,溜背设计,一身科技,油耗才4毛多,宝骏RC5仅5万多起每一位准购车用户在购车时的考虑点都不一样,以紧凑轿车市场为例,很多人时常把便宜的价格放在首位,那像东风风行景逸S50奇瑞艾瑞泽5比亚迪F3等车型便是可纳入首选名单中也有不少朋友更喜芯片短缺车价上涨?但也有个例,奔驰新车直降12万,七五折大甩卖汽车芯片短缺已经是众所周知了,这一现象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可能很多即将买新车的消费者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不管你是买十万左右的家用车,还是买几十万的豪华车,芯片短缺都导致了买新款劲客还是缤越?看6万多起的宝骏RS3配1。5T,还有一身科技很多年轻人在买车的时候会考虑新款劲客和吉利缤越这两款小型SUV,因为这两款车都有足够出色的颜值,又都是大厂打造,自然会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而除了新款劲客吉利缤越之外,宝骏RS3也是年科技尝鲜,说能解决的事情绝不动手讯飞智能鼠标M110语音交互,这个词进入大众视野应该是从智能AI音箱爆发开始,也相信大家都有体验过,简单有效的交互非常受大家的喜爱,不管是做为智能家居的入口或是家里小朋友的故事机,国内较早早一批研究智宝马X5可以先放下,看看理想ONE,全车高科技,重新定义奶爸车在SUV市场中,宝马X5是一款经典且老牌的车型,无论是在设计上,动力上,还是在体验上都表现不错,很多消费者都将宝马X5当成是心中的梦想。但是,宝马X5的定价也是比较高的,除了少部分芯片短缺改变了市场格局,轩逸落马卡罗拉大跌,别克成最大受益者从今年6月份开始,汽车行业芯片短缺的问题开始凸显,最先受到影响的是大众汽车,旗下迈腾速腾等走量轿车因为无芯可用导致产能不足,反馈到市场中就是新车的优惠力度降低,同时还有较长的一段等7万可买宝骏KiWiEV,享受高品质出行,这些黑科技你知道吗?通常来说,手握7万预算是比较难买车的,因为像是吉利博越哈弗H6长安CS75PLUS等比较主流的车型,在定价上就都超过10万级别。但是,如果我们买车的目的只是为了通勤便利,那么可供我选择一部合适的手机必须注意的要素,谨慎入坑(一)芯片篇基本要素芯片芯片是一部手机主要的动力系统强大的芯片系统是手机性能的基础,主流芯片有高通骁龙系列联发科天玑系列海思麒麟系列苹果的A系列三星的猎户座系列,骁龙是全能选手(8系列是高端,真厚道的新一代奔腾B70,不仅可30日免费退换,更有终身质保在1015万的预算之内,大多数人会按部就班地选择购买一辆合资紧凑轿车,这样的做法虽看似很合理,但并能让你买到产品力更好的车型,其实你是用自己的钱挑选了一辆别人眼中的好车,说实话这个能上绿牌的丰田混动,零百加速5。9S,续航超1100KM,车主太完美威兰达速不可挡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是14款卡罗拉自动挡次低配,当时买这车的裸车价已经忘了,但记得总落地价是14。2万左右,这款车陪伴了我7年时间,对于这款车的评价就两个字可靠。都说丰田丰田玩起性能时,大众本田皆不是对手,威兰达高性能版5。9S破百威兰达速不可挡在我们的固有印象里,丰田旗下的产品特点是稳定可靠,性能向来不是旗下车型的优势点,但是这并不代表丰田造不出高性能的产品,只是丰田的产品理念是安全高效,所以动力以满足日常
Zayo在北美和西欧推出支持400G的网络全球光纤通信网络提供商ZayoGroupHoldings,Inc。于8月23日宣布计划在北美和西欧部署31条支持400G的高容量长途线路。该提供商表示,400G客户端波功能的可用性为什么5G不会很快在边缘取代WiFi6ByGiacomoBernardi向混合工作和广泛分布的企业的转变迫使企业寻找新的工作方式。它也终于让边缘计算成为焦点。随着小型分支机构的增加以及使用的移动和物联网设备的增加,边缘IoT。2物联网新趋势物联网领域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它被称为IoT。2。如果您还没有体验过,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物联网空间自从物联网一词出现以及从M2M思维方式转变为物联网思维方式以来,具有前瞻性思维的人工智能如何加速您的房地产业务增长人工智能(AI)很容易成为最受期待的即将到来的技术之一。了解一项技术将对您的业务产生的影响不仅可以让您为任何不利影响做好准备,还可以让您调整业务以吸收技术以优化您的业务。尽管是较老为何更新的HUAWEIHiCarAPP无法打开?HiCar小知识,有趣有用!比心今天小仙女来分享为何更新的HUAWEIHiCarAPP无法打开?HiCar互联有很多用户在应用市场搜索到了HUAWEIHiCarAPP,并提示要更新HUAWEIHiCar应用整理分享享HiCar小知识,有趣有用!比心今天小仙女来分享应用整理HiCar互联调整应用位置小仙女多多少少有些强迫症,图标蓝的一起,红的一起,彩色的一起相信很多花粉可能还不清楚如何操作(高为什么我的车不支持HUAWEIHiCar?HiCar小知识,有趣有用!比心今天小仙女来分享如何支持HUAWEIHiCarHiCar互联用户都很好奇为什么我的车不支持HUAWEIHiCar?想要支持HUAWEIHiCar,大2025年及以后人工智能的未来(一)AuthorImtiazAdamArtificialIntelligenceExpert到2025年,人工智能(AI)将通过高效处理当今的一些复杂任务来显着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先针对视障人士的增强智能家居技术在许多情况下,智能家居技术可以为视障房主提供比非视障房主提供的更多便利和更高的安全性。智能家居集成商需要了解视障房主必须为他们提供适当服务的独特需求。专业的智能家居集成商在为他们开方块3全屋定制智能家居方案该智能家居方案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一套系统。而在这套系统里,主要包括综合控制系统智能灯光系统智能安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之间有什么区别?人工智能(AI)应用程序开始改变我们与技术交互的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更轻松更方便。从帮助解决健康问题到预测您的需求并做出相应反应,人工智能可以让生活更轻松更高效。如果您长时间使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