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甘地被刺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
  2、分析中外记者消息报道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
  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去卖(因为向哥哥借钱在外游玩,还不出钱来,把镯子的一小部份刮掉、卖掉,再还给哥哥钱)他始终不敢向父亲承认他所犯下的过错,甘地打算把他犯下的所有罪过都写在一张纸上,愿意接受父亲的惩罚,当时甘地的爸爸刚好也在生病当中,看过之后,很难过,就病重去世了。甘地非常伤心,发誓绝对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
  甘地中学毕业后,进入大学念书,但是念得并不顺利,所以决定到英国留学,攻读法律,后来考上了律师资格。回故乡后,甘地的母亲已去世很久,大儿子也长大了。之后,朋友邀他一起去南非。后来,甘地回到印度,预备将家人接往南非,他也写成了一本「绿册子」,在一八九三年的五月,甘地领导南非印侨反抗白人压迫,也有在印度各地演说过、建造了一个修道院-真理修道院,在一九四四年,甘地的妻子卡丝蒂白因气管炎而去世。
  后来尼赫鲁成立临时政府。回教联盟却坚持自组巴基斯坦国,国内暴乱四起。甘地四处抚慰难民受创的心。一九四八年的一月三十日,印度副总理又带来了政府的难题来请教甘地,黄昏五点多中,甘地结束了与副总理的谈话,赶着去主持他最后一场祈祷会,但是因迟到的关系,而被枪杀,当场死亡。
  甘地本性节俭,关怀千千万万受苦的众生,想到连换洗衣物都没有的农民在他的面前,一丝一缕、一口粮、一枝笔,都成了奢侈的珍宝,谨慎的节用着。甘地抨击把知识与劳力分为两极的观念。他鼓励劳动,不管在南非的农场、印度的修道院、英皇的监狱中,他并未减免自己清洁环境的工作。
  他为修道院的孩子订制桌椅、编织草鞋、纺纱织布,同时也带领印度三亿人民争取民族自由。劳心者不该因治理而不服务,劳动也不是专属劳工的天职。甘地对生命充满无私的爱,他爱受苦的贱民,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挑战种族制度,唤起印度人公平的对待自己的同胞。他爱敌人误入歧途的灵魂,深信人人具有善性,他要引出人心中的善性,使双方互信互爱。他也爱纯洁的孩子,总是挪出时间和修道院里的儿童玩。
  最后,甘地虽然无法拯救他的人民,他心爱的国家分裂了,他关爱的农民依旧贫穷,但他的精神却永垂不朽。
  甘地小时候虽然曾犯许多错误,但他勇于认错、改过自新的意志力,令人敬佩,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
  (我也很佩服甘地关怀别人的精神,现在的社会越来越自我,都快失去"关爱"他人的心了,大部分的人一点都不懂得礼让对方,整个城市好像变成了一个"黑社会",如果大家都很有爱心,有困难时,互相帮助,有礼貌、守规矩,那岂不是完美无缺了吗?真希望我的愿望能实现。)
  二、背景材料
  1893年4月,甘地为处理一起债务纠纷来到南非,在那里参加了当地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在南非的21年中,他把印度教毗湿奴派的仁爱、素食、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并受梭伦、托尔斯泰、鲁斯金著作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一整套非暴力主义的理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领导在南非的印度侨民展开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黑色法案"和《亚洲人登记条例》的斗争,其间,他曾三次被捕入狱,但最终迫使官方作出了让步,非暴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19XX年,甘地回到印度,当时他已是一位很有声望的社会活动家,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1919年,面对殖民当局否决印度自治要求、制造阿姆利则惨案和工农群众不断掀起的反英浪潮,甘地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为这一运动的开创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用和平的合法手段取得自治。1922年2月,乔里乔拉发生农民暴力反抗事件,甘地认为这越出了他所规定的范围,因而宣布停止不合作运动。但英国殖民政府还是逮捕了他,并判了6年徒刑。他在狱中写了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两年后因病提前获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为取得印度更多的支持,于1942年3月派使节同甘地等商谈战后自治问题。甘地明确要求英国退出印度,并于8月8日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第二天,他与国大党执委会全体成员一起被逮捕,由此触发了全国性大骚动。活动遭到当局的暴力镇压。为抗议政府暴行,1943年2月10日起,甘地绝食三周,终于使被捕者获释。
  1947年8月15日,在印度联邦宣布成立之际,制宪会议特意向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的甘地致以崇高的敬意。可是此刻,这位伟人却因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自己未能使印度人团结起来而自责,在加尔各答绝食一天,并从早到晚在手摇纺车上纺纱,当时他已78岁。距此5个多月之后,这位老人遇刺身亡,他的尸体按印度传统方式进行了火化。终年78岁。
  三、整体感知
  1、本文是篇事件消息,消息的构成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联系《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一文,说说这篇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哪里?
  导语(第1自然段):甘地被刺,印度举国悲恸惊恐。
  主体(第2---第15自然段):主要写了甘地被刺事件的来龙去脉。
  结尾(第16段):甘地被刺所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反应。
  2、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叫"导语"。它要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它包含事件的基本要素,那么这个导语包含了哪些要素?这个导语的作用是什么?
  人物:甘地。时间:今天。
  事件、经过:被一名印度教极端分子行刺身死
  地点、结果:印度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孟买爆发了骚乱。
  作用:简明扼要地摆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便于读者迅速及时了解主要内容并吸引进一步读完全篇。是全文的纲,统领了全文。
  3、这则消息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这篇新闻消息是采用了"倒金字塔结构",也就是倒叙的方式。其特点就是:最重要的、最新鲜的、最吸引人的信息放在最前面(2—7自然段),然后放次重要的信息(8—15自然段),相对来说最不重要的放在结尾(16自然段)。
  四、重点难点探究:
  1、为什么甘地被刺死后,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
  莫罕达斯•卡拉姆吕德•甘地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他既是印度的国父,也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他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人们尊称他为"圣雄"。甘地被刺后,成千上万的人走上大街,悼念他们的领袖。消息传到孟买,立即爆发了骚乱,印度教徒向穆斯林发动攻击。人们担心失去了圣雄,无人能控制民众的狂热,整个印度将会陷入混乱。
  2、甘地被刺杀的原因是什么?
  他主张印度教和穆斯林团结合作,提倡社会改良、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感化。到1942年,他相信独立是印度唯一的可能的出路。他与英国驻印度最后总督(韦维尔和蒙巴顿)合作制定了印度独立和分治方案,于1947年8月15日公布。但一些人不满他接受分治法案,拒绝他的非暴力哲学。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新德里被一年轻印度教徒枪杀。
  3、怎么样理解"你来晚了"的含义?
  甘地很早就将绝食付诸行动,走向死神的意愿在凶手行刺之前就有了,所以说"你来晚了"。他用这种绝食行动进行斗争的选择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亦即在此以前就已出现多次,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况且在宗教中就有生死轮回之说,死也不足为惧。
  4、甘地是玛妮的祖父,为什么她却对悲痛的人群说是"巴普(父亲)死了"呢?
  玛妮不是站在血缘的立场说的,而是站在追求和平的公众立场说这句话的。按照印度的习俗,受人尊敬的人都被称为父亲。甘地是圣雄,公众都视其为最值得尊敬的人。另外,父亲又有一种"上帝"的意思。
  5、甘地在印度人们的心中处于什么地位?
  甘地,是印度民族运动的领袖,被尊称为"圣雄",是印度民族运动的先驱。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为民族独立事业而进行的一种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
  五、比较阅读
  试将此文与"神五"新闻进行比较阅读,品味中外记者消息报道的不同。
  1、外国记者撰写的消息报道与中国记者撰写的消息报道不尽相同。外国记者讲究生动灵活,形式创新,不太拘泥于固有的格式和套路。
  2、国内的新闻以写人为主,国外的新闻大都以写事为主。同样是写重大事件,其表达的角度、作者的情感的投入、信息量也不尽相同。
  六、小结全文
  印度民族运动领袖、圣雄甘地被印度教极右派分子拉姆纳拉姆所刺杀,印度各界人士极度悲痛,虽然孟买等地发生了一些骚乱,但各宗派之间空前团结,这充分体现了印度民族精神的巨大凝聚力。倒叙手法,扣人心弦。
  七、写作练习
  学习消息的写法,就校园里新近发生的事件,写一篇新闻消息,要求消息的基本要素完整。

幼儿园我会洗手教案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2培养幼儿勤洗手的好习惯,让幼儿懂得洗手的重要性。活动准备11个小手娃娃。2洗手分布图。3保温桶脸盆毛巾肥皂。活动过程一出示小手娃娃,引出课题防火主题班会教案范文花果中心小学五一班同学们,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重要灾害。在校园内生活中发生的火灾,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我们应该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遇到紧急情况能运用所学知识逃生。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年级美丽的铅笔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捏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制作铅笔头。过程与方法尝试利用捏泥的方法美化装饰学具,能制作出有一定个性的铅笔头。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爱惜文具,培养学生高尚的生活情操大班社会微笑的魅力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心情和人面部表情的关系,理解微笑的魅力。2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关注他人,用微笑感染他人。3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知雷锋日记教案摘抄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33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别调觉理解53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会当每当就一就写一句话。2仿效因果关系的句式练习写话能按谁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明湖居听书的教案明湖居听书选自于老残游记,主要讲的是江湖医生老残四处行医时的经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湖居听书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明湖居听书的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通感的大致含义,能够运用通感的修辞一个人的遭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和平的愿望,战争的罪恶2启迪学生反思战争的危害,珍视和平和生命。学习方式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课时1教学内容导引两次世界大战给各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数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2运用分数与除法数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解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小学语文棉花姑娘优秀教案课型新授课次2教具生字卡挂图教学目标1认识姑娘等7个字,会写8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和朗读。2读好请示的语气。幼儿体育游戏教案范本体育游戏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幼儿们在玩乐中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幼儿体育游戏教案范本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2提高幼儿的投课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为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语文阅读试题气候变化的利与弊(附答案)气候变化的利与弊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生命与气候的阅读题答案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出结标点符号教学反思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用来表示停顿语调和语词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分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叹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下面是我对标点符号教学的一点思考一使学生认识标陈太丘与友期郭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文言文比较阅读(11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论友谊的阅读练习及答案我以为,友谊的基础是美德。别人相信你有美德,所以才与你建立友谊。你若放弃了美德,友谊也就不存在了。我们早已定下了一条保护友谊的准则不要求他人做不道德的事别人求你做不道德的事,你也不最佳饮料白开水议论文阅读答案原文最佳饮料白开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饮料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喝矿泉水纯净水已是普遍现象,喝雪碧可乐成了一种时尚,各种名目繁多的功能饮料更是赢得了青少年的青睐,而饮用白开水克隆技术之我见议论文阅读练习及答案1997年2月27日,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里,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羊多利诞生了。消息一传出,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世界各大小媒体均对克隆羊多利产生的前前后后作了详尽的报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真挚的友谊教学设计发展真挚的友谊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真诚热情宽容和讲原则是培养发展真挚友情的必要因素。能力目标通过对各个因素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发展真挚友情的方法,知道如何以恰当方式表童年的馒头阅读题及答案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童年的馒头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童年的馒头阅读理解及答案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童年的馒头阅读答案导语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童年的馒头阅读答案,欢迎借鉴!童年的馒头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