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第六课ampnbspampnbspampnbsp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第六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一、课程标准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提高收集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找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调查采访、阅读课文和讨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对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的曲折、取得的成绩等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通过具体史实的展示,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曲折,同时使历史概念浅显易懂。
  通过对八大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正确指导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高指标等错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通过对十年探索中成就与失误的原因分析,认真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从中发现历史规律并认识历史对于现实的借鉴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认识要按规律办事,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三、教学重点
  重点教学中应围绕教学目标突出一个主题,即:中国共产党在十年探索中的努力、成就和教训。重点为"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
  四、教学 难点
  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与曲折。
  五、课前导学
  进行社会调查和搜集资料,了解1956?d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如收集当时的图片、歌曲、影像、顺口溜,阅读当时和以后相关的报纸、文章、小说。采访经历过这一历史阶段的人物,增加对这段历史的感性认识。
  采取分组学习的方式,全班同学分组?d?d"炼钢工人"小组、"种稻农民"小组、"公社成员"小组,分别设计讲解主题,并根据图片、文字、影像资料制成课件,以备课堂展示。
  相互合作,进行历史短剧及劳动模拟的排练。
  六、 教学渗透点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现实社会中是否存在有类似于"大跃进"的做法。
  七、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史料。
  八、教学方法
  情景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将所搜集的资料,以生动的形体、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出来,达到历史的再现,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同时提高对资料的整理及再加工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互动讨论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并充分体现历史的综合教育功能。
  开放式教学方法: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网络信息的作用,通过网上论坛及资源共享,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问题。
  九、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1956年召开的**八大会议确定了新的经济建设方针。为什么说八大对经济建设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
  (二) 讲授新课
  1、 通过表演"情景回放",介绍八大的内容、意义
  "大跃进"的背景。
  旁白课件展示八大会场图片:1956年9月15日,毛主席在八大会议上致开幕词,周总理作了经济报告。……
  新的经济建设方针,就是要为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完成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可是第二年,由于受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改变了八大的既定方针,开始了"大跃进"。
  2、八大二次会议及总路线
  利用课件介绍八大二次会议及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师引导质疑:社会主义总路线具有什么特点?
  (生答)
  师展示漫画图片"骑火车"、实物图片"三面红旗",引导学生叙述画面内容和感想。
  生1: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生2:大跃进开展的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
  生3: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3、大炼钢铁
  凭借大跃进时期音乐、录像的情境设置,如《今年产钢千万吨》,让学生感受热情似火的特殊年代,并质疑。
  "炼钢工人"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件《1957年中英钢铁产量比较表》讲解:工业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要求7年、5 年以至3年内提前实现原定的15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
  各个小组同学合作表演,以展现各界群众激情昂扬、"全民大炼钢铁"的热烈场景。
  旁白:1958年钢产指标为 1 070万吨。
  工人:只要我们使大力、出大汗,就是砸锅献铁,我们也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实现赶超目标。
  农民:棉花不用摘,先进山砍树炼钢去!
  学生:老师,我家门上的插销我全拿来了。
  社员:反正要入社了,这锅、铲都交公炼钢吧。
  工人:听说安徽的土法炼钢形势很好。
  "炼钢工人"小组展示"土法炼钢"的几幅课件图片,概括总结炼钢场景:"土洋结合",钢铁厂开足马力,小高炉遍地开花,10月底就高达几百万座。从找矿、运输、炼钢、炼铁、炼焦……都靠大批群众投入,从中小学生到七八十岁老人,全国高达9000多万人。
  教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情境,交流介绍社会调查结果,并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进行"大炼钢铁"的调查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评价:这样的"大炼钢铁"会出现什么后果?
  生1:项目多、战线长、资金使用分散,使原料和材料不能集中用在重点工程上,影响了建设速度。
  生2: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许多产品粗制滥造,不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果。当年钢产量提前12天完成了任务,但1108万吨钢里合格的只有800万吨。炼出来的土钢、土铁根本不能用,估计造成损失200亿元。
  生3: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
  生4:影响学生的学业,影响了农业等其他部门的发展,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生5: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认识:历史已经无情地证明中国人付出的巨大艰辛,最终是破坏了生态环境,破坏了经济平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搬起的大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
  4、农业大跃进
  "种稻农民"小组边展示课件,边进行打擂台、喊口号、移秧并田劳动的场景模拟,使学生对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盛行的局面形成感性认识。
  旁白:(课件:1958年粮食、棉花产量指标)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要求5年、3年以至一二年达到12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
  生1:我们要苦战3年,改变面貌!
  旁白:(课件:农村"争放高产卫星"表、《人民日报》刊载各地的高产卫星、丰收擂台誓师大会)在求成过急的思想支配下,主观主义大膨胀,不顾客观实际,任意拔高,结果适得其反,闹出很多笑话。最突出的表现是浮夸风的泛滥,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
  生2:河南小麦亩产7 320斤。
  生3:湖北早稻亩产36 900多斤。
  生4:广西中稻亩产13万斤。
  生5:福建花生亩产1万多斤。
  生6:地的产是人的胆决定了的。
  生7: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
  旁白:(课件:图片"全村上阵移秧并田"、"三位姑娘稳坐在稻穗上",漫画"玉米长到月亮上")不断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造成了经济工作中的急于求成和急躁冒进。为达到高指标,大力推广深翻土地、高度密植、工具改革、养猪积肥等措施。
  生8: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有呼风唤雨的力量!
  生9:我们徐水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2万斤,山药亩产120万斤,白菜重达500斤。
  生10:一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旁白配合劳动模拟,介绍将12亩合并成1亩水稻的移秧并田的实例。
  模拟动作:犁耙、拔秧、运肥、灌水、鼓风、撒肥、搭架、"庆丰收"、照相、接待参观等。
  师让学生表述真实的想法:同学们还有哪些补充?你对这些史实有何看法?
  生1:农民表现出了不甘落后和争创奇迹的决心,人们的干劲确实鼓得十足。
  生2:他们的竞赛内容不是实际产量的高低,而成了胆量的较量,看谁更敢说谎和浮夸。
  生3:看到这些,我只感到不可思议。
  生4:《人民画报》封面上坐在稻丛上的那个小姑娘,其实是坐在一只凳子上,被稻穗遮住了。
  生5:农民们投入了极大的激情,付出了超乎想像的劳动,农业产量肯定能提高。为什么后来还能饿死人?
  生6:大炼钢铁抽走了大部分的壮劳力,就是粮食丰收了,也只能扔在地里烂掉,或草草收割。
  生7:深翻土地甚至到了1丈3尺,结果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来年的农作物生长。
  生8: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广大群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5、人民公社化运动
  师:生产发展上的高指标和浮夸风,推动生产关系方面向更高形式过渡。农业合作化运动走向"左"的极端,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师带领其他小组同学以"报社记者"的身份对"公社社员"进行调查访问,了解人民公社的组织结构及公社社员的生产、生活、思想状况。
  农1: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堂不如新乐园。
  农2:敞开肚皮吃公共食堂当然大家高兴,许多人都说,一生也没有像这两个月吃这样饱的饭。
  农3:公社实行全民所有制。男女老少都实行"十六包" 供给制: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学、育、婚、乐都由公社负责。
  农4:要搞穷富拉平:自留地,果树,自养猪、鸡、鸭,生产工具等,都要转归社有;还有部分桌椅、板凳、刀锅、碗筷都无偿归公社食堂。
  农5:入社前,我家的猪、羊全宰了吃了,果树也砍了当柴火。
  农6:实行军事化,全公社编成了15个营、50个连。还实行房屋公有,搞集体住宿,社员男女老幼分开,按编制集中居住。礼拜六才回家度周末。
  农7:全县总动员大炼钢铁,男女老少爬高山,背矿石,大部分妇女也上山了。炼钢积极性是高,可地里庄稼没人收,只有老师带着一些小孩摘一点棉花,拾些谷穗。地里的棉花大部分没有摘下来。
  农8:这样吃法长不了。
  农9:我家两个强劳动力,养一个孩子;李四家6口人,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劳动力不一样,干活不一样。可供应是一人一份,我家比李四家还少拿三份。
  农10:才吃了几个月的饱饭,就又开始吃咸菜了。我家表姑从城里回来,说粮食凭票限量供应,让我找点地瓜干,我也没有啊。
  师:利用课件概括人民公社的特点(一大二公);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分组讨论:"你支持人民公社的做法吗?""按劳分配好还是按需分配好?""共产主义要不要实现?如何实现?"
  生1:各地生产水平很不平衡,公社规模太大,平均分配损害富队富社的积极性。
  生2:按需分配是按人口计算的,劳动力强的贡献大,得到的报酬反而少。这样的供给制不能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生3:严重地脱离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水平,脱离中国农村的实际,使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生活水平降低。
  生4:还是按劳分配好,比较公平公正。
  生5:共产主义的原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更合理,但是,只有产品极大丰富了以后才可能实现。没有这个条件而否定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会妨害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就不利于生产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产品的增加,也就不利于促进共产主义的实现。
  生6: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个相当长和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
  6、国民经济的调整
  教师展示课件简述:困难局面出现的原因和简况;中央提倡调查研究、同舟共济;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大庆油田建成、工农业产值逐步恢复等成就。
  师:"大跃进"持续3年,人民意气风发、干劲冲天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然而,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在全国泛滥,国民经济秩序混乱,各种比例失调,损失和浪费惊人;又加上遇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严重自然灾害;与此同时,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导致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物资缺乏,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困难。"跃进"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党及时决定实行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新的转机。
  三、小结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拓展思路,评价、概括"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留给我们的思考。
  生1:夸大了主观努力的作用,以为只要大搞群众运动,就一定能建好社会主义。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高速度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必须遵守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法则。
  生2: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要按规律办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生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因为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
  生4:报纸的宣传要深入、踏实、细致,反映实际,不能有不实之处。新闻记者看问题要全面,要头脑冷静,要实事求是。下去采访,不要人家说什么你就报道什么。要自己动脑筋想想是否真实、是否有理。
  教师总结: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大跃进"曾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这个梦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然而,这个梦无可挽回地破灭了,人民急切地想实现美好的家园蓝图,但饥饿和危机把他们拉回到了现实之中。但愿我们能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这节课上同学们表现非常踊跃,课前查找的资料丰富翔实,课堂上的表演形象生动,分析问题思路清晰,视野非常开阔,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四、研究性学习及作业
  教师提出话题。
  师:"大跃进"的年代已经远去,现在很多人把那荒诞离奇的做法当作了有趣的谈资;有的人则对它的严重后果耿耿于怀,给予非议。我想与同学们讨论两点看法。课后,请大家依据网上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份" 建设意见书"。
  第一,"大跃进"是特定历史环境和社会心理下的产物。广大群众满腔热情的冲天干劲也是空前绝后的,他们响应政府的号召,为早日改变城市、农村的落后面貌,为实现工业化、机械化,过上美好生活,夜以继日地奋斗在田间地头,甚至十天半月地连续作战,的确创造了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奇迹。时至今日,回想起来,不免令人为之感动。这毕竟是一场激荡人心、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试验。其中体现出的艰苦奋斗和纯粹献身的精神,就像绝大多数人都已看到的那样,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第二,"大跃进"已经成为历史,我们对过去在经济建设中急功近利的许多往事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在全局上再也不会出现类似"大跃进"那样违背科学规律的蛮干了。但浮夸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今天,在各地各部门浮夸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统计腐败"和"数字出官"都是不争的事实,似乎已经成了一种难以治愈的政治慢性病。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发表话题,进行讨论甚至辩论。
  生1:1958年的天气很好,粮食产量也不错,国库里也存有粮食吧,怎么后来就死了那么多人?
  生2:为什么和苏联关系突然恶化?
  生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生4:位于西部的一个贫困县"豪情万丈",要建成跟北京、上海一样的大马路、大广场、大花园!
  生5:无独有偶,东北地区一个欠发达的县也"不甘示弱":"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
  生6:由于原材料不足,有些工厂不得不时开时停,停工待料;有些建设工程,安了柱子没有房顶,建成了房子没有机器设备,不能及时投入生产。
  生7: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不能有急躁情绪,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而去武断决策、盲目攀比。
  十、板书设计
  6、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的调整
  教后记
  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一、课程标准
  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性质和后果,认识"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危害。
  初步学习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历史录像资料,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兴起和原因。
  向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长辈、邻里进行采访调查,记录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学习整理口述史料的能力。
  通过相互提问题和相互解答问题,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便于今后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现场竞赛逐步学会快速阅读,并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抓住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xx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通过学习"文革"期间党和人民同林彪、江青两个xx集团所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斗争,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
  通过对"文化大革命"起因的分析,认识到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性质和后果,认识"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严重危害。
  难点从"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和人民同林彪、江青两个xx集团所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斗争,来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留下的教训。
  四、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是第二单元的第二课,在前一课中介绍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本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的内容分为三目,用精炼的语言对十年动乱中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高度概括,重在事实的阐述,很少有结论性的语言,从而给学生的思维拓展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
  本课的内容设置适合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将搜集的材料与教材中的互相印证,通过搜集整理材料的过程得出自己对"文化大革命"的结论,从而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
  五、学情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日益增强,参与意识较以前有所增长,但其认识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个性继续发展,探究并获得成功体验的愿望强烈,探究过程中理性的思考越来越多。
  "文化大革命"离我们并不遥远,一些家长亲身经历过动荡的十年,并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因此学生容易获得第一手学习资料。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锻炼,搜集资料获得有用信息和小组协作的能力增强。
  青少年学生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并增强自信,因此可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安排本课的学习。
  六、教师准备
  查找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分析学生可能提到和问到的问题,查找相关书目。
  七、学生准备
  自愿组成调查组,采访调查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长辈和邻里,了解自己的家庭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情况。
  八、教法和学法
  鉴于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引导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的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由发散到集中。学生的活动方式以小组活动为主,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观察、讨论,提出问题并着手解决其他各组提出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的空间,发展个性,并初步掌握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进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培养能力的同时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九、教学环节设计
  (一)情景进入
  三分钟展示:每组组长抽签,由一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二)新课探究
  第一环节智力大比拼
  活动内容:教师设计如下几个题目:
  1.自从"我"一公布,"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猜猜"我"是谁?
  2.在"文化大革命"中发生了好多大事,说出其中的任意两件事。(本题可以由各组互相补充,答对者均可加分)
  3."文化大革命"中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其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什么?
  4.我们看起来亲密得像是兄弟,其实各怀鬼胎。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狼狈为奸??互相勾结,一起搞乱形势,都准备抢班夺权。所以后来都被冠以"xx集团"的恶名。猜猜我们是哪两个xx集团?
  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以上题目各组学生抢答,答对者给本组加分。
  第二环节博士站
  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就"文化大革命"中感兴趣的方面设计问题,每组提出的问题限一道。提出后由其他组讨论作答。有争论的时候可以进行辩论。对于各组提出的问题,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共同得出结论。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会发生"文化大革命"?
  2.毛泽东的《炮打司令部?d?d我的一张大字报》中的"司令部"指的是什么?
  3.什么是红卫兵组织?红卫兵在"文化大革命"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武装夺权会产生什么后果?
  5.xx遭到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说明了什么问题?
  6.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在"文化大革命"中起了什么作用?
  7."四五运动"是怎么回事?这说明了什么?
  可能的回答:"四五运动"是为了祭奠周恩来总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声势浩大的抗议"四人帮"的革命运动。说明"四人帮"不得人心。
  教师准备的资料:四五运动录像。
  分析: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国人民陷入极大的悲痛之中,自发地采取各种形式悼念总理,但江青等人却倒行逆施,禁止各种悼念周恩来的活动,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不满,导致"四五运动"。它说明人民群众开始从没完没了的政治运动中清醒过来,开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逐渐认清了"四人帮"的险恶用心。
  8.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它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哪些重大损失?
  可能的回答:"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xx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全国大批工矿交通企业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它摧残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教师准备的资料:"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损失简表。用翔实的数字进一步说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
  9.怎样理解邓小平说的"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
  可能的回答:说它有功,是因为它留下了永远不应当重犯这类错误的深刻教训,从反面为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从而促使人们总结经验教训,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国家的面貌,变"坏事"为"好事"。
  教师提出的问题:"文化大革命"能否避免?
  (学生讨论略)
  总结:"文化大革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严重的错误,它的起因很复杂,留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惨痛的。它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要把实现社会主义大现代化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告诉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历史才不会重演,中国才会强大。
  (三)本课小结
  纵观"文化大革命"十年,"左"的错误占主要地位,但正义力量仍然存在,如谭震林等老干部进行的"二月抗争",周恩来的努力,群众性的"四五运动";这些力量的存在使得"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尽可能降到最低。
  (四)知识迁移
  就本课中获得的知识,写一篇论文,谈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全面内乱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教后记:
  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一、课程标准
   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时间和意义。
  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知道我国"三位一体"的核战略力量。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询有关"两弹一星"的资料,自己制作课件,学习查找和收集材料的方法。
  收集有关伊拉克战争的图片,制作课件,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动手和表达能力。
  通过讨论??学习与人合作共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国防建设与战争、和平的关系,认识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两弹一星"的伟业,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
  通过对伊拉克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难点使学生理解什么是"两弹一星"的精神,能分析出国防建设与战争、和平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1. 提前布置学生通过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两弹一星"的资料和中国军事发展资料,搜集有关伊拉克战争的图片。
  2. 教师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和整理。
  3. 指导学生将资料制作成课件。
  4. 教师将相关内容制作成课件。
  五、教学方法
  1. 利用多媒体,通过录像、图片制造情境,让学生感受。
  2. 学生参与教学,展示课件并讲解。
  3. 启发、讨论、辩论穿插于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课件展示:伊拉克战争中,受伤的小男孩在哭喊)同学们,认识画面上的男孩吗?
  生:这是美伊战争中,在美国对伊拉克的轰炸中,一个受伤的小男孩哭着喊他的爸爸。
  师:这个小男孩的眼泪和正在进行的美伊战争,牵动着全世界人的心。对于这场正在进行的战争,我们还不能去评判谁是谁非,今天就让我们的十位同学用事实来告诉我们:战争是什么?
  生:(共有十名学生,从自己搜集的美伊战争图片中,选出给自己触动最大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十名学生依次展示图片,并谈自己的感受)
  师:听完同学们的演说,我想我的心情和你们的一样,沉痛、无奈、愤怒。刚才的同学用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战争是什么?
  生:战争是一场灾难。
  生:战争带给人类的只有痛苦。
  生:我觉得战争的残酷性,在于它带给交战双方的都是痛苦,没有任何好处。
  师:对呀,回顾历史的脚步,只要有战争,就有灾难和痛苦。(课件展示: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同学们,还记得画面上的这幕悲剧吗?
  生:这是1945年8月,美国为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师:那么中国什么时候有了原子弹?
  (二)讲授新课
  生:这是我搜集到的资料。(课件展示: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和爆炸以及邓稼先、钱学森的图片与资料,简单讲解)
  生:我还找到中国第一颗氢弹的资料。(课件展示:第一颗氢弹爆炸图片、资料,简单讲解)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两弹一星"?
  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
  生:不对,是导弹、原子弹和卫星。
  师:那么谁说得对呢?
  生:(陈述理由略)
  师:谁能告诉我,第一颗卫星又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生:(课件展示:中国每一次卫星发射的图片,并讲解)
  师:太精彩了,我也跟着学到了好多知识。让我们感谢这几位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制作。
  师:(课件展示: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卫星试验时间表)同学们,这几个时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不知你有何感想?
  生: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当时,中国经济困难,科技落后,怎么会有能力研制"两弹一星"?
  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奇迹,恰好体现了中国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在罗布泊研制原子弹时,生存条件极差,牺牲了很多人。
  生: 还有人才,因为我们有邓稼先、钱学森、赵忠尧,他们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历尽艰辛回到祖国,他们用自己的才华,为贫穷的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师:对,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但我们有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传统,我们有一批胸怀赤子之心,甘于奉献牺牲,而又才华卓越的科学家,有什么奇迹不可以创造?
  师:但是,同学们,你们又想过没有:当年在经济困难时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研制"两弹一星",特别是"两弹"根本没派上用场,你认为有必要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总结发言)
  生:我们小组认为是有必要的,两弹虽然没有用过,但不能说它没有作用,因为它的存在就是一种作用,一种震慑作用。另外,它也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科技力量,中国不是好欺负的。
  生:我们组补充一点,"两弹一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不管它有没有使用过,有了它,中国的地位就提高了,就不会被别人小看。
  生:"两弹一星"是中国人的骄傲,它证明了中国人是可以创造奇迹的,过去可以,今天和将来也可以,我们今天可以加入wto,可以申办奥运成功,明天就一定可以更加辉煌。
  师:让你们这一说,我都不用总结了,你们说的比我想的更生动、更感人,特别是最后小组的发言,我听了很激动,他说出了"两弹一星"的精神。
  师:(课件展示:xx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看来,"两弹一星"不仅仅强大了我们的国防力量,同时还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我,去参观中国的先进武器,了解国防建设新成就,我给你们免费当一回解说员。(录像:1949年、1984年、1999年阅兵式片断,边看边讲解)
  生:我还有补充。(课件展示:中国尖端武器并讲解)
  师:请问,你参观后第一句想说的话是什么?
  生: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速度太快了。
  生:太振奋人心了。
  生: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生:中国,好样的!
  生:我觉得还有一定的差距。
  师:看来刚才的参观,让我们热血沸腾,无比自豪。而 同学也非常及时地给我们浇了浇冷水,让我们从自满走向理智,中国的路还很远,中国还要不断发展??我们每个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师:曾有人说:"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们的国防建设已取得不小成就,何不把资金转入经济建设中去??"你对这个人有什么评价?
  (学生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生:我们认为这个人没有忧患意识,现在虽是和平时期,但不能说就永远没有战争,像海湾战争、波黑问题、今天的伊拉克战争,将来可能还会有战争,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还要不断加强国防建设。
  生:中国加强国防建设是为了争取和平,只有我们的国防强大了,我们才会有一个和平的环境,才能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
  师:你们要珍惜和平,并用自己的力量去争取和平。我们也希望,和平鸽的橄榄枝会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地球成为一个和平的大家园。
  师:但是随着军事的发展,我又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军事的高科技化,对人类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不妨来一场唇枪舌战,分成两大组,自由辩论。
  (自由辩论略)
  师:非常抱歉,我要打断你们,两个组辩得难分难解,可惜时间有限。这样吧,我们留待下节课继续辩论。
  师:本节课已接近尾声,我想要知道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一节课中,你的情感经历是怎样的?"
  生:我可以说是喜、怒、哀、乐交集,怒的是挑起战争的侵略者,哀的是战争的受害者,喜、乐的是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
  (三)小结
  师:让我们一起回过头来,想想这节课,我一直处于一种享受和感动中。你们自己制作的精美课件,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再加上精美的制作,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在认知上,都是一种享受。你们对和平的渴望,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对祖国的深情,让我感动。你们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你们的真情,让我欣慰。你们同我们的祖国一样,让我骄傲,我相信将来的你们一定会创造出奇迹!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议一议"
  板书设计
  第八课筑起新中国钢铁长城
  戈壁升起蘑菇云
  "东方红"遨游太空
  倚天神剑显国威
  教后记:
  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一、课程标准
  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联合国的相关知识(溯源、宗旨、职能、作用等)。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及意义。
  中美关系从恶化到缓和。
  中美关系的症结(台湾问题)。
  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
  2、能力目标
  通过讲述中国从被拒绝在联合国大门之外到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及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中美关系演变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从纵向、横向、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展示相关影视资料、图片(周恩来出访亚非14国,毛泽东接见斯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等),培养学生根据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始终坚持自己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打破了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中国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台湾问题的讲述,强化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领土主权的民族意识,增强学生努力学习,奋起直追,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早日实现两岸统一的民族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联合国的宗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
  难点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中美关系的症结?d?d台湾问题。
  四、整体感知
  新中国初期外交环境的恶化
  1.美国的孤立、封锁、遏制。
  2.中苏关系的恶化。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迈向世界舞台的重要两步
  1.重返联合国。
  (1) 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提高了国际影响力。
  (2) 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中美建交。
  (1) 原因。
  美国方面: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认识到中国的作用。
  中国方面:打破苏联的威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2) 成就。
  中美关系正常化。
  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
  五、教具准备
  纪实影片:"周恩来出访亚非14国""美国孤立新中国""毛泽东接见斯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台湾厅""于右任的思乡之情"。
  1.图片:联合国徽章、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尼克松。
  2.自制多媒体课件。
  六、学生活动设计
  1.学习竞技场。
  将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采取知识竞赛的方式,反馈教学内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整合知识、互助协作的精神。通过及时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游戏中学习:找朋友。
  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重返联合国与中美建交。将相关内容(如阿尔及利亚、安理会、上海、尼克松、乒乓球等)做成纸板发给学生,让学生找到自己归属的组别,并说明理由。通过活动,加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渗透、整合。
  3.历史探寻:中美关系中的"握手"真相。
  将民间津津乐道中美"握手"话题引入课堂,留下悬念,培养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考证历史事件真相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周恩来总理当年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来往了呀!"你想了解共和国的这段历史吗?
  二、学习新课
  一、重返联合国
  1.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
  (出示联合国徽章)
   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宪章》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在宪章上签字的51个国家被称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至今为止,联合国已拥有成员国191个,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
  不同性质的国家,在联合国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因此美国控制和操纵了联合国,使之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如印巴分治、巴以冲突、朝鲜问题都是美国利用联合国造成的。7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的加入,联合国成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非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主要论坛,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就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不能否认联合国的地位及职能。
  2.中国重返联合国。(播放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纪实片段)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中国人民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之后,理应由新中国的代表占有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席位,但是美国执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阻挠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致使台湾当局得以非法窃据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达20多年。
  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美国处于守势。由于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积极展开外交活动,至1971年,已有65个国家同中国建交,而与台湾当局维持"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55个。随着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赞成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国家也逐年增多。1971年,毛泽东点将乔冠华为团长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抵达纽约时,机场上有一些国家的外交官员和联合国的官员前来迎接。早有200多名记者等待在那里,尽管有美国警察的阻挡,但中国代表团立即被团团围住、拍照、采访,忙得不亦乐乎。关于中国代表团的消息随即被各家电视、广播、报刊作为头号新闻,队员由谁陪同、穿着怎样都做了详细报道,宛如看见了一群"外星人",其中有家报纸甚至用半版篇幅登载了中国的中山装,并称之为"毛泽东服"。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进行了投票表决,结果该项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获得通过。当大会主席宣布"提案通过,立即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告"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持续两分钟。不少亚非国家表示热烈欢呼,甚至跳起舞来,场面之热烈,情绪之高涨,令人惊叹。同一天,台湾当局宣布台湾"退出"联合国。中国重返联合国标志着"一个中国"的原则在联合国得到了确立。此外,世界上所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和所有重要国际组织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一个中国"的原则已为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同,成为世界各国与国际组织发展对华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前提。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成为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前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二、中美建交
  1.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1) 新中国成立以前美国的态度: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及经济强国。为实现霸权主义,美国制定了全球扩张的战略计划,中国是亚洲的重心,也是美国称霸世界无法逾越的中间地带。蒋介石正好满足了美国扩张需要。于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出钱出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2) 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的态度:孤立中国。(播放抗美援朝片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对华政策,企图将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里。50年代,美国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新中国解放台湾,发动了朝鲜战争,不久又发动越南战争,从东北和南部威胁中国安全,中美两国直接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2.中美关系的缓和。
  (1) 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从美国方面来看:
  第一,由于新中国积极发展同亚非等国家的关系,和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致使美国一贯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第二,70年代以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美国想通过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增加对付苏联的筹码。
  从中国方面来看:
  第一,可以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二,60年代,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控制和操纵中国,遭到拒绝后,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合作协议,并在中苏、中蒙边境部署重兵,从北面威胁中国安全。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可以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播放中苏关系恶化片段)
  第三,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2) 乒乓外交。(播放毛泽东接见斯诺、"乒乓外交"和尼克松访华片段)
  尼克松上台后,为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尼克松主动表示"想和中国对话",并在美国的《时代》周刊上公开表示想来中国的意愿,在公开场合首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同时在贸易、旅游等方面采取了具体的行动。
  中国领导人注意到美国方面接二连三的引人注目的姿态,及时做出了反应。毛泽东在接见美国记者斯诺夫妇时表示,欢迎尼克松访问北京。1971年,第31届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举行,中美运动员进行了友好的接触,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这是中国采取的松动中美关系的重大步骤。尼克松迅速批准美国运动员赴华邀请,中国利用小小的乒乓球使中美关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打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大门,被世界誉为"乒乓外交"。
  (3) 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毛泽东、周恩来会见了他,双方进行了会谈。全球都对这一历史性事件进行了密切关注。这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3.中美关系的症结?d?d台湾问题。(播放课件出示地图)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问题。尽管台湾问题不能够完全决定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势与总体格局,但制约与牵制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中美双方不得不十分重视台湾问题,对之谨慎处理。中国历代领导人都始终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处理台湾问题,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台湾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台湾对于双方的重要性与敏感性。
  (1) 对中国而言:
  政治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回顾历史),台湾是中国主权和领土的组成部分。
  经济上,台湾海峡是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枢纽,是"大陆中国"走向"海洋中国"的战略要地,对21世纪中国的崛起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军事上,台湾是东海海域与南海海域军事防御的重要纽带。
  (2) 对美国而言:
  美国为实现太平洋地区的战略需要,建立了大东亚军事包围圈。
  东北亚: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驻军韩国,支持亲美的韩国政权。
  日本:美国拥有军事基地。
  东南亚: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占领了南越和柬埔寨的部分地区,从南面威胁中国的安全。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使之成为进攻中国大陆的前沿阵地。
  菲律宾:美国拥有重要的军事基地。
  从东北亚到南亚,美国对中国构建了一个军事包围圈,而台湾就是这条军事链条上的一把锁,控制台湾就可以控制中国沿海的港口,控制了沿海港口,就能够控制中国。
  因此对于双方而言,台湾问题都必须谨慎处理,否则就会使之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拦路虎"。
  那么,尼克松访华期间,双方是如何协调和解决台湾问题的呢?
  4.《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双方表示坚决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承认,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上海公报》大概是国际法上最奇妙的一个公报,各说各话,互不反驳。
  不管美国当时怎么狡猾地使用文字,从1945年支持蒋介石打内战,1949年企图扼杀新中国,此后执行一系列孤立敌视新中国的做法到主动访问中国,发表《联合公报》,美国毕竟做出了让步,使中美关系得到了一个回旋的余地,得到了一个继续发展的空间。
  在《中美联合公报》中,中国方面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承认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同意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等方面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5.中美正式建交。
  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了《建交公报》。1979年元旦,两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至此,美国成为世界上第117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三)知识拓展。
  1 中国历代领导人的台湾情结。(播放课件:"台湾厅""于右任的思乡之情",根据时间取舍该内容)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先生,思念大陆的妻儿无法释怀,写下了感天撼地、泪迹斑斑的民族长恨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有国殇。
  2 张学良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乡愁中度过的,他在金门参观时用高倍望远镜贪婪地眺望大陆。他说,我还是想念我自个儿的大陆故乡,和平统一是我此生的最大愿望。
  3 播放课件:《七子之歌》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世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四)练习作业
  1.学习竞技场。
  (1) 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多少?
  (2) 联合国今天的成员国有多少个?
  (3) 下列哪一位没有任过联合国秘书长?
  a. 吴丹 b. 安南 c. 加利 d.鲍威尔
  (4) 你知道三个联合国城吗??
  (5)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联大是第届。
  (6)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
  a.乒乓外交       b.尼克松访华
   c.《上海公报》的发表   d.毛泽东接见斯诺
  (7) 乒乓外交与哪一事件有关??()
  a.中苏关系   b.一国两制   c.中美关系   d.统一
  2.在游戏中学习:找朋友。
  请将下列有关的事件、时间、地名、人物按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组成两组朋友,并说明你的理由。
  中美关系 联合国
  琉球 阿尔及利亚 尼克松 周恩来 26 日内瓦
  《上海公报》 乔冠华 乒乓球 安南
  板书设计
  第九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重返联合国
  "小球转动大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教后记:
  第10课"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
  一、课程标准
  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二、活动目标
   通过搜集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
  学习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并努力将其内化为自己成长的指导和动力。
  寻找自己身边的人(主要是同学)身上的优良品质,培养互相学习、互相尊敬的品德。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及社会调查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提前两周布置任务,进行准备。
  1. 按照自愿原则将学生组成四个小组,分别命名为"王进喜小组""焦裕禄小组""邓稼先小组""雷锋小组"。每小组十余人,自行选出组长,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
  2.各组负责收集其中一位英雄人物的资料(可以查阅有关书籍、报刊、观看影视片、进行社会调查等),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由组长将这些资料汇总,制定出本组的活动方案。对需要制定课件的小组进行相应的指导。每小组的活动时间为5分钟左右,选出小组上台展示的学生和主持人。
  3. 对于英雄人物的事迹、精神品质,进行一定的思考,形成一定的认识。
  4. 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每人都要有相关的资料及心得体会。
  5. 由各小组推荐评委一名,组成评审团,进行各小组活动评比。评审团要根据本课内容、形式等制定评比标准并制出评比表格一张。
  6. 教师要多渠道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总揽全局,精心设计问题。
  四、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这种课型的设置,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观点可以不尽苟同。如何把本课内容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内心产生共鸣,而不是流于形式、限于空洞的说教,是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要贴近现实,用事实说话,并在他们准备的过程中进行适时的指导和帮助。焦裕禄小组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课堂上学生们以不同形式显示自我,敞开思想进行交流。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教师说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从人民中间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前进和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财富。"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雄人物是我们对爱国主义理解的最好诠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焦裕禄同志的一生为国为民,不辞劳瘁,身患绝症,仍心系兰考,感人至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鼓舞了多少青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刻苦钻研,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邓稼先的事迹又激励着多少人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奋勇攀登;用自己的身体搅拌用以压制井喷水泥长达三个多小时的"铁人"王进喜……这些英雄人物告诉我们,欲振兴中华,只有全力拼搏。这些创业年代的英雄,代表着我们时代的精神。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些英雄,和他们对话。
  (二)在学生具体活动之前,教师说明本节课分两部分进行。
  前一部分,四个小组以不同形式展现四位英雄人物的风貌;
  后一部分,师生共同参与,对英雄的事迹精神进行内化。
  各小组的活动要进行评比,评审团的同学要公布小组评比标准,根据同学们的表现,评选出本次活动最佳小组、金点子发言人、最踊跃发言人。
  (三)各组活动展示
  1、 王进喜小组
  主持人首先简单介绍本小组活动的过程、方法及成果,然后进行活动展示。
  四名学生饱满激情地演唱《我为祖国献石油》,"锦绣河山美如画……铁人精神传天下……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我的家"。
  慷慨激昂的歌词,斗志昂扬的旋律,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
  之后,一学生播放电影《创业》的片断,满含激情地介绍铁人王进喜的感人事迹,重点突出油井发生井喷,王进喜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用以压制井喷的水泥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感人场面。
  播放与演讲同时进行,学生犹如置身其中,无不为王进喜身上所体现的"铁人"精神动容。
  2、 焦裕禄小组
  主持人介绍本小组两周以来,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考察,撰写出翔实可靠的社会调查报告,然后进行展示。
  一学生在大屏幕上展示他们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他们深入社会调查,发现青岛市流亭附近有很多木器厂,他们所需的泡桐树80%来自兰考,这些木器厂将泡桐树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出口日本。
  另一学生在大屏幕上打出焦裕禄手迹:"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然后饱含激情地介绍焦裕禄同志当年在兰考这个最困难的县造福千秋的事迹:为了改变兰考全境的飞沙地、老洼窝、盐碱滩,焦裕禄提倡种植泡桐树,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兰考境内长满了成片成网的泡桐树,全县半数以上的耕地实行了农桐间作,一亩地每年仅泡桐树就可增值300多元。所以至今在兰考仍传唱一首民歌:"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
  3、 邓稼先小组
  一学生向其他小组提问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发展,学生回答(略)。
  然后演讲《做人就做这样的人》,介绍邓稼先作为一名世界上非常出色的科学家,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舍荣华名禄,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我国大西北奋斗几十年的感人历程。从而使学生从内心发出一种呼应: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
  4、 雷锋小组
  主持人介绍:雷锋的事迹我们非常熟悉,因此,小组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了解世界七大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是如何学雷锋的。
  一学生上台介绍:1994年3月,在辽宁大连的一家日本独资企业?d?d大连原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推出了一项学雷锋的创举"雷锋卡"。
  "雷锋卡"对员工的劳动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遵守规定、团结互助方面进行考核,半年一次,作为对获卡人的精神鼓励,作为职工升级和表彰的评价基准。
  在日本,有森藤悟、桥本幸夫等编译的《雷锋物语》。在抚顺雷锋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几位美国人留下了这样的话(译文):"雷锋的精神就像一滴油,他能覆盖整个大洋,使世界更加平静。"
  一学生上台配乐诗朗诵:《雷锋是一支歌》。"从中国的幼儿园,唱到美国的西点军校……谁说雷锋不见了,请听这跨世纪的歌声。"
  最后,本小组提议全班同学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结束前部分活动。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讨论、内化的过程
  教师:充分肯定四个小组的出色表现,对"焦裕禄小组"深入社会实践调查的行为进行大力表扬,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
  引导学生对四位英雄人物的事迹形成一个整体的轮廓,在整体感知的情况下指出,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要将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不平凡的品质内化为我们成长中的指导和动力。
  (二)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当时已大大不同,这必然也会使我们用和以往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他们。
  进而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自身,具体谈谈应如何向这些英雄人物学习。
  一定要引导学生从自身谈起,切勿一味"高谈阔论",要谈到实处。
  (学生回答踊跃,不一一列举)
  学生回答:通过对这四位英雄人物事迹的学习,我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远大的理想,所以我谈的心得主题就是:"学习英雄,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指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奋斗的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是一种精神现象。
  理想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动力。崇高的理想是战胜困难、开拓进取的力量源泉,只有在崇高理想的鼓舞下,才有坚定的信心、不屈不挠的毅力。《国际歌》中"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的壮烈歌词和高亢旋律,不知推动了多少人为之去奋斗,写下了一篇篇壮丽诗篇。烽火硝烟散去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主义理想同样哺育了千千万万的英雄模范。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他们之所以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不凡业绩,是因为他们心中树立起了崇高的理想。今天,我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灿烂的前景在向我们招手,美好的理想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信心和力量,同学们,让我们团结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理想的旗帜下,奋勇拼搏吧!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提示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回答,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各抒己见。
  这一问题结束后,进行简单的总结。
  进而导出第二个问题:寻找自己身边的英雄,以他们为例,谈谈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创业者)
  学生(仅选其中一位复述):我今天想说说我们身边的一位创业英雄"海尔首席执政官张瑞敏"。
  16年间能够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在没有要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变成年营业额406亿元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无论从其个人还是他所在的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奇迹。1996年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协会给张瑞敏颁发了全球服务领域最高荣誉"五星钻石个人终身成就奖",他成为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大陆获得者;1999年英国《金融时报》将张瑞敏排在"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的第26位。海尔集团的"动作"被当做哈佛商学院的教案。2000年10月,张瑞敏又成为第一位登上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讲台的亚洲企业家。2000年第二期的美国《家电》杂志公布全球家电企业10强,海尔集团位列第九,是中国唯一入选企业。张瑞敏是我们青岛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张瑞敏曾经说过,16年的高速增长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断创新。无论是企业战略还是观念,以及企业结构,都要不断创新,否则就会生"大企业病";另一个因素就是目标要远,搭建全球架构,组建跨国公司,创出世界名牌,进入500强。当然,苦干实干是任何一个时期创业者都必须具备的,张瑞敏也不例外。
  海尔成功了,海尔发展的领域、空间更大了。张瑞敏成功了,他走的路更开阔、更坚定。张瑞敏就是我们身边的现代社会的创业英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师:这两个问题讨论回答结束后,进行一定的小结,指出无论是创业年代的英雄,还是今天的创业者,他们身上都有一些共性: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品德、坚韧的意志、不懈的追求、务实的工作,为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今天在这里学习他们的丰功伟业,就是要以他们为榜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树立自己的正确人生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若时间允许,可再指出,绝大部分英雄都是由平凡的人成长起来的,由此引导学生要多向周围的同学学习,树立一种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风气。
  (三)活动总结
  先由学生谈这次活动课的感受。
  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做如下小结:通过本节活动课,同学们学会了如何更好的处理信息资料,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得到拓展,尤其是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大大锻炼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在这基础上,我们了解了英雄人物的事迹和品质,并努力将其内化为自己成长的动力和指导,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同学们,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父母的骄傲,也是老师的骄傲,每一个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祝同学们的人生之路一帆风顺。
  最后,评审团根据前部分各组的表现和后部分个人发言情况进行总评定,公布最佳小组和个人名单。奖品:英雄人物邮票。

形容人生伤感的句子最好的时光里,我依然独自一个人走在那条浮华炫丽却不属于我的街。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形容人生伤感的句子,供大家阅读!形容人生伤感的句子1。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有点害怕,怕得必定的同义词和造句必定意思是副词。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表示意志的坚决。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个词的同义词和造句,供大家学习参考!赶快来围观吧。必定的同义词必然注释事理上确定不移趋势胜利对症下药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字词解析对症下药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如下近义词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一语道破对症发药因材施教刀刀见血同义词一语破的单刀直入量体裁衣因事为制一针见血反义词举措失当对牛弹琴无的放矢隔靴搔痒对症下药在波涛汹涌同义词有哪些波涛汹涌解释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以下是品学网小编收集整理关于该词的同义词以及造句,希望对你有用!波涛汹涌同义词大风大浪惊涛骇浪为更好地掌握这个词语,以下是波涛汹涌词语按照的同义词有哪些词语按照的同义词有哪些呢?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给你整理的按照同义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按照依照遵循遵照的近义词同义词意思解释如下按照1。依据依照。依照介词。表示遵循某种标准行事依照法律2022建国73周年国庆句子大全国庆节到了,我们的内心此时肯定有很多话对祖国说,为了庆祝建国73周年,小编整理关于ldquo20xx建国73周年国庆句子大全rdquo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20xx建国73周年国庆正能量的句子精选人生的奋斗目标不要太大,认准了一件事情,投入兴趣与热情坚持去做,你就会成功。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正能量句子,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正能量的句子11生命会前行在历史的脉络上,沿途80句人生哲理的句子,富有哲理的话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不见得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有紧密联系。真正快乐的力量,来自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是来自于良朋益友的切磋与交流。80句人生哲理的句子,富有哲理的描写枫树的句子段落有哪些大家平时在写作的时候偶尔需要用到一些关于描写枫树的句子,大家知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枫树的句子段落,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会喜欢,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描写枫树的句子正确使用标点教学建议本考点高考已连续五年没有单独设题,但在作文中却有明确的要求,再说,标点符号在文章中具有独特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所以仍应引导学生加以重视。当然,在指导重点上应侧重于运用。本专题议论文写作实用技法之一个观点两个论据式技法例说在考场上,写议论文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一是在高考中,写议论文的同学多,阅卷老师见了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分数当然不会低。二是议论文结构简单,内容清晰,一目了然,只要论点不出什
带有看字的词语有哪些想必大家对看字都不陌生,那么关于带有看字的词语大家知道的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带有看字的词语和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到您,欢迎大家查阅。带有看的词语看书好看看来描写花的四字词语精选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以下是品学网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描写花表示哭的词语还有哪些哭,是人类生理情绪的一种表达或表露,亦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今天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表示哭的词语,一起来看看吧!表示哭的词语哭哭啼啼昼吟宵哭哭天抹泪梨花带雨痛哭流涕鬼哭神嚎抽含有金字的词语有哪些大家学习过哪些含有金字的词语呢?都还记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含有金字的词语和成语解释,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含有金字的词语金色金黄金鱼金秋奖金金桂淘金金属带春字的四字词语集锦春,chun,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艹(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ldquo屯rdquo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ldquo屯rdquo亦兼蜿蜒的词语解释及造句进藏的车队首尾相接,穿越崇山峻岭,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下面是小编精选整理的蜿蜒的词语解释及造句,供您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蜿蜒的基本解释(1)wriggle蛇类曲折爬行的样子。这关于心情的词语收集整理心情是指无特定普遍及能够广泛影响认知和行为的一种情感状态。一般而言,心情会受到外在环境和因素以及实物和药品的影响。以下是品学网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情的词语胆战心惊柔肠寸断悔恨交失之交臂应该怎么做成语接龙失之交臂是形容当面错过,你们会用失之交臂这个成语来做接龙吗?接下来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失之交臂的成语接龙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失之交臂的成语接龙臂有四肘rarr肘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怎么成语接龙八字成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意思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那么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之后让我们来成语接龙吧。放下屠刀,立地安全的成语有哪些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不仅是语言单位,而是包含着的汉民族特有文化的语言材料。品学网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安全的成语和造句,希望大家喜欢。安全的成语安然无恙国泰民安安安稳稳常表示极短时间的词语正是世事变幻无常,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表示极短时间的词语,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大家喜欢。表示极短时间的词语大全转眼之间一时三刻争分夺秒天荒地老天长地久日新月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