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最新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范文篇1
  一、教学目标
  1、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简单的浮力问题。
  二、课前准备
  水槽、水、细线、烧杯(200ml)、小桶、熟鸡蛋、橡皮泥小球、垫木、小木块、玻璃棒、凡士林膏。
  三、教学设计思想
  对本节课的设计,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整堂课在实验观察、分析猜测、归纳猜测、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分析数据、归纳结论的学生活动中展开来。
  1、本节课教学以实验为突破口,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自己动手实验,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观察现象、分析数据、探究规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2、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研究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在自己科学猜想基础上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即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验结果,得出物理规律,充分体现"猜想——验证"的物理思维模式。
  3、重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理念,突出物理规律与生产、生活实践的结合。
  四、教学手段:
  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如何用测力计测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的密度?物体漂浮在水中的条件是什么?
  2、猜想:
  师:不同的物体一般受到的浮力不同,那么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引导学生做鸡蛋浮起实验:将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观察鸡蛋的浮沉状态,慢慢向水中加盐,用玻璃棒搅拌,观察鸡蛋的浮沉状态)
  师:生活中也有这种现象
  (讲述死海漂浮故事)
  师:由以上实验和讲述,你能否猜测一下,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讨论后)可能与物体所浸入的这种液体密度有关。
  师:把烧杯底朝下用手慢慢竖直压入槽中,体会烧杯受到水向上托的力如何变化?并同时观察水槽中水面的变化?
  生:下按过程中,手感到烧杯受到向上托的力逐渐增大,同时水槽中的水面逐渐上升。
  师:向上托的力增大说明什么?
  生:浮力增大了。
  师:水面又为什么上升呢?
  生:烧杯下压将水向四周排。
  师:很好,即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据此能否猜测一下,浮力的大小还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生1:还可能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生2:还可能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因为把烧杯越往下压进入水中越深,这时受到的浮力越大。
  生3:还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因为这个烧杯是空心的,如果把做烧杯的这些玻璃变成一个实心的物体,它就有可能下沉。
  (对学生的猜想一一肯定和表扬,并把几个猜想板书)
  师:同学们的猜想很多,这节课我们不可能一一去用实验验证,我们只研究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这两个猜想,其他猜想同学们课下去验证。
  3、归纳猜想:
  师:(引导学生分析)由刚才猜想的两个因素:物体排开的.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可推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有关。
  4、设计实验:
  (1)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思路:
  a、测出F浮;
  b、测出G排;
  c、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
  (2)师:刚才烧杯排开的水使水面上升但不便于测量,结合老师给你提供的器材如何将物体排开的水从原来水中分离出来以便于测G排?
  生:(讨论后回答)开始时向烧杯内装满水,把物体浸入水中,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师:你想的很对,为便于收集水可将烧杯倾斜,在后面用木快垫起。并投影课本图12—6甲图。
  (3)用橡皮泥球代替小石块,以使物体排水实验更加明显;在烧杯溢水口处涂些凡士林油,可防止水沿烧杯外壁流下而不落入小桶。
  5、实验探究: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探究一: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学生讨论说出F浮和G排的测量方法,教师投影课本12—6图乙和丙装置图。
  教师交待实验注意事项(溢水杯要加满水,并且放置斜度要大;橡皮泥要全部浸没且不能和杯壁接触)
  探究二: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学生讨论说出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测量方法,教师强调木快要轻放。
  6、交流实验结论:
  a、实物投影:展示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表格,分析各组数据。有的实验小组的数据有点误差,其他小组帮助分析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如:烧杯里的水从杯外壁流下一些、小桶里的水没倒干净等。然后该小组对照自己的实验过程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
  b、比较出F浮和G排的关系,归纳总结出两个实验的共同结论,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7、总结板书结论——阿基米德原理:
  ①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②公式:F浮=G排
  ③适用条件:适于液体、气体。
  学生熟记内容和公式,并分析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④公式推导:F浮=G排=m液·g ρ液·g·V排
  (注:V排等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8、反馈练习:(略)
  9、知识拓展:
  播放<阿基米德与金冠的故事〉,并配音。
  师:听了故事,你能知道阿基米德是怎样鉴定出皇冠的真假的吗?你有什么感想?
  生1:阿基米德从澡盆溢水想到的就是用我们今天所做的实验的方法来测皇冠的体积,再测出皇冠的质量求出密度,就可以鉴定皇冠的真假了。
  生2:阿基米德这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好,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正是2000多年前的阿基米德发现的,我们不仅享受前人的实验成果,还要享用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物理课中我们还要走进很多伟人。
  10、课后作业:
  上网在"百度搜索"中输入相关问题,并得出答案:
  1、死海之谜。
  2、潜艇和飞艇是怎样工作的?
  4、风筝是靠空气给它的浮力升空的吗?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范文篇2
  一、教材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规律,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对上节《浮力》探究结果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核心。上节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已使学生明确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的定性关系。
  本节由"阿基米德的灵感""浮力的大小"两部分内容构成。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这也是本节必须完成的核心任务。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式实验探究的方式,以此来强化学生建立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做到会操作、会记录、会分析、会论证。
  2、让学生能复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书写其数学表达式。能应用公式F浮=G排和F浮=液gV排计算简单的浮力。
  三、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阿基米德的灵感"53页小实验通过让学生展示,重现古代阿基米德洗澡情境,感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多少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然而学生所看到的浮力大小并不一定会与排开液体的重力联系在一起,所以需要我引导学生将排开液体质量的多少转化为与浮力有对等比较关系的排开液体所受重力,让学生自觉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出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定量关系的实验。
  2、在上课前一天安排前置性任务,让学生了解并领取任务一中的学习要求,通过对课本54页实验的自主学习,完成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步骤及考虑需要哪些实验器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自然会对要进行的实验有一个理性认识,以便在第二天上课前就会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个整体性的认识。
  在实验之前,需要先让小组将前一天完成的任务一进行交流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统一实验方案及所需器材,并随机抽取两个小组进行展示,引起全班小组的讨论分析,确定最终实验方案及所需器材。随后让小组组长分配实验任务,责任到人。
  在实验中,我会深入到每一个小组观察指导实验,并将学生在做实验时容易出错的地方总结、归纳。在学生实验结束后,着意抽取两个小组(特别是在实验中所测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有差别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并由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实验评估,讨论分析引起实验误差或错误的原因,最终得出实验结论。
  3、任务二是在任务一的基础之上,结合上节《浮力》所学知识,将第一节所学知识"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改为"排开液体的体积",通过公式间的变形,让学生自已得出新公式F浮=液gV排,让学生体会到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4、评价反馈
  任务四中通过必做题与选做题的设计,必做题让全体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让小组长检查反馈。选做题则可以让能力更强点的学生进一步探索,提升其能力,或可以由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选做题。
  5、小结: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远离本土作战的示范课,作为孩子们的新老师,面对新学生,对学生学情了解不足,不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学习情况,因此也就不能很好的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没有能够真正实施因材施教。
  好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并没有受到众多听课老师的影响,整堂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作为课堂流程的组织者,只起到了一点点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学生在小组这个模式下,发挥出了极大的潜能,通过团队合作,出色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三教学策略本节应紧紧抓住动态发小班关于健康的教案一活动主题小手真干净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2。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3。培养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勤洗手的卫生习惯三活动准备肥皂毛巾水一张纸一把剪刀四活动重点难点重点苏教版小学语文海底世界教案教学要求1认读本课的16个生字,理解依然是否窃窃私语免费长途旅行稀有金属景色奇异物产丰富。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海底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关于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范文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范文一谁的脚印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感知各种脚印的特点,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情节的有趣和神秘。3体会故事中主要角色疑惑一失望一惊喜慢慢吃教案有益的学习经验知道吃饭是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准备透明的。塑料管和塑料袋面包。活动与指导1请小朋友看一个有趣的实验。2教师将塑料管和塑料袋捆在一起。3教师把面包弄碎,然后放到塑料可不可以吃托班健康教案活动目标1学习分辨可吃和不可吃的东西。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饮食安全。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可不可以吃。2各种糖果小点心和饮料等。3和上述食物颜色样子差不多的。东西,如药片药丸玻璃彩秋天的怀念的优秀教案导语秋天的怀念一文通过对几件平常的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母子之间的血脉深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供各位参考。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关于孙权劝学的教案范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数学考试反思200字范文数学考试结束后大家要做好对应的反思。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数学考试反思200字范文,希望能够帮到您!数学考试反思200字范文一这次考得最糟糕的就是数学,虽然说班的平均分不是很一面教学反思范文一面教学反思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一面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到您!一面教学反思范文一鲁迅的文章以及与鲁迅有关的文章一般难度都很大,教一面这篇课文时我有些担心学生能20以内的数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116第12题,P118练习二十三第12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顾全册知识,建构知识结构的整体印象。2让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用数描述现实世界。3
陶渊明陆游鲁迅传世名句20句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三位杰出文人传世名句,影响都很深远,放在一起看一看,不知是什么感受。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哟!1。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范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什么是成语,我归纳的成语简介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我们称之为成语。成语的特点。世代传承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成语俗语趣例一成语吉尼斯记录1最长的腿一步登天2最坏的人无恶不作3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4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5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6最高的人顶天立地7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8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9最残暴的睹物思人典故睹物思人是指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那你们知道睹物思人的典故有哪些吗?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睹物思人典故,供大家阅读!睹物思人典故唐middot裴铏传奇m马背小学公开课教案素材一教材简析马背小学是当代词作家李幼容的一篇现代诗。诗歌共分为七小节,前三小节是写了哈萨克的小朋友从小在马背上生活,四至六小节写了哈萨克的小朋友们盼望着过上现代的生活,最后一个小节主马戏团的节目单社会教案目标1。在动物本身的特点与动物所表演节目之间建立联系。2。夸张地表现动物的个性化动作和神态。准备海报一张,图意为山羊走钢丝熊滚球猴子骑车狗跳圈。过程1。马戏团的海报。出示海报。马戏三国演义的歇后语15篇三国演义的歇后语11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2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3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用不完的计4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5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6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不是真心7诸葛亮用马背上的小红军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弄懂忍饥挨饿倔强满不在乎等词语的意思。2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所蕴涵的感情。3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被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七句话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民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但这些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2结合当时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文章主旨。3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4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5学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