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五年级语文鲸教学设计(精选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语文《鲸》教学设计(精选4篇),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语文《鲸》教学设计1
  一、教学要求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三、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绘有鲸呼气时喷水的挂图一张。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1.同学们听说过或见过鲸吗?谁能简单说说你对鲸的了解?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有关鲸的知识。板书:鲸
  二、检查预习。
  1.指名依次按自然段读课文。
  2.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是否读准了生字的音。
  3."预习"要求把讲鲸由于环境变化而逐渐发生变化的句子画下来,你画的是哪个句子?
  三、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鲸的知识?
  (①鲸是很大的动物;②鲸是哺乳动物,鲸的进化过程;③鲸的种类;④鲸的生活习性。)
  2.课文可以分几段?(四段)应该怎样分段?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出示绘有鲸的外形的挂图。
  2.思考并讨论:课文用了哪些方法说明鲸是很大的动物?
  (举数字;和很大的动物——象进行比较;用鲸的舌头和十几头肥猪进行比较;用鲸张开嘴时可以几个人坐在里面看书的形象化说法。)
  3.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的这个特点,并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
  五、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讨论:(1)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为什么?(2)鲸是怎样由在陆地生活逐步适应在海洋生活的?(着重引导理解什么叫哺乳动物,"鳍"的意思是什么,鲸的后肢为什么会退化,课文的第一段为什么用"一头"而不用"一条"。)
  六、小结。鲸的外观像鱼,其实是哺乳动物,这又是鲸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七、作业。
  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生活习性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二段。说说这两段分别讲了鲸的什么特点。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三、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生活习性的?(从吃食、呼吸、睡觉、繁殖生长等四个方面来讲的。)
  3.齐读介绍鲸鱼吃什么和怎样吃食物的自然段。
  讨论:
  (1)课文介绍了哪几种鲸?它们分别吃什么,怎么吃?
  (2)体会三种鲸吃食物的方法、过程,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
  4.默读介绍鲸呼吸的自然段。讨论:
  (1)鲸是怎样呼吸的?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说"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5.指名读介绍鲸睡觉的自然段。
  (1)讨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聚在一起、围成一圈、浮在海面上。)
  (2)用笔把鲸睡觉的样子画一画。(可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来画,其他同学在书上画。)
  6.齐读介绍鲸繁殖生长的自然段。
  讨论:
  鲸的繁殖生长有哪些特点?
  (胎生、幼鲸靠吃母奶、长得很快、寿命很长。)
  四、小结。
  1.指名分段读全文。
  2.讨论。
  (1)课文中哪些地方用列举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①表示体重、身长的数字,突出鲸是很大动物的特点;②表示食物重量的数字,突出了鲸的食量大、吃很快的特点;③其他数字,突出了鲸大、生长快、寿命长的特点。)(2)从课文哪些地方知道鲸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胎生、幼鲸吃母奶。)
  五、指导朗读。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六、识记生字的字形。
  "获",不要丢掉右下半部的一点;"滤",右上方是一竖一横,不要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两遍。
  2.把课文读几遍。
  3.预习《蟋蟀的住宅》。  五年级语文《鲸》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了解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写作顺序;知道课文在写鲸的形体时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2、能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关于鲸的知识,并对此产生兴趣,有进行科学探索的愿望。
  3、能学习第1自然段的说明方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可以使用一种方法说明,也可以使用几种方法来说明。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和习性,书面填写课后练习1中的表格,知道课文是怎样说明鲸是很大的。
  教学难点:
  学习第1自然段的说明方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可以使用一种说明方法,也可以使用几种方法来说明。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鲸》。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所写的内容。哪位同学来说说这篇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
  二、填写表格,回忆课文内容。
  1、那么鲸在形体上有什么特点?它们又有哪些生活习性呢?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了解课文内容后填写课后的表格,现在就请大家看着自己填写的表格,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表格里所填的内容。
  2、大家可以根据我们一起总结出的内容来修改自己填写的表格。
  三、学习体会第一自然段的说明方法。
  1、通过读课文、填写表格,我们了解到鲸是一种形体非常大的动物,那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鲸的形体很大呢?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适当做批注。
  2、一句一句地体会第一自然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A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为什么要用鲸和象进行比较呢?
  (这两句运用了"比较"的说明方法,用鲸和我们熟悉的并且形体也很庞大的象进行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加形象地感知到鲸的形体巨大。)
  B 我们在动物园中见到过象,觉得象是非常大的动物。而鲸比象要"大得多",你能通过朗读这两句话让我们感觉到鲸的形体非常大吗?
  C 指名朗读这两句话。
  过渡:文章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鲸的形体很大呢?
  (2)"最大的鲸有16万多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多公斤。"
  (这一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让我们很具体地了解到鲸的形体究竟有多大。)
  "16万多公斤"、" 2000多公斤",如果去掉"多"字,不是更具体吗?再跟原句比一比,你觉得老师说的有道理吗?
  (这种看似模糊的表述其实更准确、更科学、更严谨。)
  过渡:谁来接着说文章中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我国捕获过一头4万多公斤重的鲸,它有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样重。"
  A "4万多公斤"有多重呢?超市里卖的大袋的面粉或大米通常是25公斤一袋,大家估算一下,像这样的大米或面粉多少袋可以达到4万多公斤重呢?(1600多袋)
  "17米"有多长呢?我们一间教室,大概长8、9米,那就是说,我国捕获的这头鲸有几个教室这样长啊?(大概相当于我们2个教室的长度)
  这两个数字,就让我们非常具体地感受到了鲸是一种又大又重的动物。接着作者又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
  B 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比,有什么好处呢?
  (用鲸的舌头同十几头大肥猪做比较,更让我们非常形象地感受到鲸的身体又大又重。)
  c 这里又用了"4万多公斤"、"十几头",同样有什么好处啊?
  过渡:大家继续说,在这一段中作者还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伸手还摸不到它的上腭;4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这是一种什么说明方法呢?"它要是张开嘴",或者是"它如果张开嘴"……
  "假设"这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可以让我们想象出一米六几、七几的人站在鲸的嘴里伸手摸不到它的上腭,以及4个人围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宽敞敞的画面和情景。进而可以想到鲸的嘴都着这么大,更不用说整个身体有多么大了。你能想象着这些情景,读读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鲸的身体很大吗?
  (5)"我国捕获过……"(出示这两句话),这两句话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
  3、归纳说明方法,整体感受鲸的形体巨大。
  A (出示全段内容)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鲸的形体巨大呢?
  小结:这一段恰当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形象、具体地表现出了鲸是个庞然大物。
  b 再读读这段话,让听者能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鲸的确是庞然大物。
  过渡:老师知道大家从课文中除了了解到鲸的形体巨大以外,还了解到了许多其它关于鲸的知识。刚好我听三班老师说她带孩子去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像你们这么大的小学生在做义务讲解员,我当时就想我们班一定也有不少同学对这个工作充满兴趣,有机会也想尝试尝试,对吗?谁对这项工作感兴趣啊?不过讲解员可不是个简单的工作,它需要你具备多方面的素质,那我们今天就在课堂上来个小小的竞聘,怎么样?看看哪些同学有能力胜任这项工作,在竞聘中脱颖而出的同学,老师会发给你一个讲解员的胸卡,让你模拟上岗。大家不用紧张,一会儿要考察的内容都是课文中的知识,现在大家赶快再浏览浏览课文第2—6自然段,争取在一会儿的竞聘中有出色的表现。
  四、了解鲸的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1、考考口才。
  哪位同学能看着图片给大家讲讲鲸的进化过程呢?
  2、考考记忆力。
  "吃食物"这一段,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须鲸主要吃( )和( )。它们在海里游泳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 )连同( )一齐吸进嘴里,然后( ),把水从( )中间( ),把( )吞进肚子里,一次就可以吃( )。
  齿鲸主要吃( )。他们遇到( ),就凶猛地( ),用( )咬住,很快就( )。齿鲸里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 )。有时候,好几十头( )围住一头( )重的( ),( )就把它吃光了。
  3、考考判断力。
  同学们能看着图片判断出鲸的种类吗?
  (1)出示第一组图片(通过是否有牙齿判断鲸的种类)
  过渡:通过看鲸是否有牙齿可以判断出鲸的种类。除此之外,看鲸喷潮时的水柱也能判断出哪个是须鲸,哪个是齿鲸,如何判断呢?
  (2)出示第二组图片(通过喷潮时的水柱判断鲸的种类)
  a 指名判断。
  B 追问:你的这个答案是从哪里得来的呢?读读书上的句子。
  (3)出示判断题,请大家一起做出判断。
  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 )
  鲸总是独自睡觉的。 ( )
  判断对错后说说依据和理由。
  4、加试(机动)大家读书读得都很认真,关于鲸的知识掌握得也很好,水平相当,很难分出上下。我们再来加试一个题目,给大家讲讲你了解的关于鲸的其他知识,好不好?
  5、简单评价评价,发胸卡。
  过渡:许多同学还跃跃欲试,别着急,我们还有机会。想当一名合格的讲解员,还要具备一种能力,那就是利用资料合理创编的能力。面对各个年龄阶段、各种文化层次的参观者,有时需要你把掌握的资料重新编排,很多时候还要加入自己的语言,使你的讲解更加生动形象,更容易被参观者接受。比如:我们都知道,鸵鸟是鸟类中形体最大的一种,(出示数字资料)在讲解时除了运用这些数字,你还有什么其它方法没有?回顾一下《鲸》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了说明鲸形体很大,作者用它和大象做比较,假设人在它嘴里活动的情景……你能仿照这些方法,把鸵鸟得形体很大这个特点介绍给参观者吗?
  五、练习仿写。
  1、指名发言。
  2、请一名同学用上几种说明方法,完整地说一段话。
  3、同学们课下可以仿照刚才的练习,使用一种或几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一种事物的某一个特点。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参考。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写其它内容。注意:无论你使用哪些说明方法,都要围绕着这个事物的特点去写。
  六、作业。
  必做:学习第1自然段的说明方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
  七、选做。
  1、写倡议书:保护人类的朋友——鲸。
  2、给各种鲸设计名片。
  3、鲸的自述。
  板书设计:
  鲸
  形体 大
  比较、数字
  举例、假设  五年级语文《鲸》教学设计3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还有比象更大的动物,你们知道吗?
  2.出示鲸的图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板书课题:鲸)
  二。初读课文,抓住要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
  字音重点:哺乳、肺(强调肺字的书写)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进行部分字词的讲解。}
  词语理解难点:通过结合人体部位学习。
  3.思考一下:鲸和鱼的区别是什么?并看看课文中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4.交流: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用简洁的词语来概括。
  (相机板书:大小 演变 种类 吃食 呼吸 睡觉 胎生)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2.出示句子: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
  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
  3.课件出示: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完成下表:
  说明方法文中的例句
  作比较
  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4.教师进行总结。
  四。合作学习,发现特点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相信学生对说明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分组合作学习研究,为自己选择适当的角色进行演一演、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的方法进行学习,进一步深入课文,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
  2.预习课文,了解更多有关鲸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9.鲸
  大小 演变 种类 吃食 呼吸 睡觉 胎生  五年级语文《鲸》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大小、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有关知识。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发及说明事物的常用方法,还要注意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2.鲸的进化过程。
  课前准备:
  1. 搜集有关鲸的资料。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2.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品学网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一、广、斤、市。
  2.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品学网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3.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4.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5.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6.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
  五、作业
  1.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2.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3.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4 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4.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须鲸 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大鱼海兽咬住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5.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6.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三、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指导丛书。
  2.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一(1)大
  二(2)哺乳动物
  三(3)种类
  9、鲸
  吃食
  四(4-7)生活习性 呼吸
  睡觉
  生长

2021表白句子向女生短句大全你在平时是否有喜欢的女生,520情人节马上就要来了,你是否在这个最好的时节准备好向她表白了吗?你知道应该说一些什么表白语吗?下面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篇ldquo20xx表白句子给男闺蜜留言的短句子闺蜜一般是女生之间的专有名词,但是现在闺蜜这词也加在男生身上了,大家有时也会给自己的男闺蜜留暖心的留言。以下是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男闺蜜留言的短句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给男闺蜜留励志的短句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励志的短句,希望大家喜欢。励志的短句精选5句1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给女朋友空间留言的短语给女朋友甜蜜留言短句有些话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有些人就喜欢在自己女朋友的空间里留言。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给女朋友空间留言的短语,希望大家喜欢。给女朋友空间留言的短语1)如果思念是盲肠,那就关于安全知识小短语小短句有哪些安全第一,安全第一!现实生活,安全显得格外重要,下面就一起来和小编学习一下安全知识小短语小短句吧!安全知识小短语小短句1。从严管理安全生产与时俱进再创佳绩。2。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发表说说的伤感短句当在空间里看到一些伤感的说说时就可以知道发着说说的主人公整处于伤感中。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发表说说的伤感短句,供大家阅读!发表说说的伤感短句1。一个人的心就这么大,有人走进关于成长的好句好段阅读轻轻地关上成长的匣子,我惊奇地发现在成长的路上,烦恼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忧虑困惑,但是正因为有了烦恼才让我的情感更丰富,我的意志更坚强,我的笑容更加灿烂。品学网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伤感散文片段看到优美的句子,我们常常有把他们记录下来的想法。下面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伤感散文片段。伤感散文片段大全1)站在季节交替的路口,早已找不到来时的方向,夕阳辉映着长长的背影。心描写春节的好词好句春节总是在不知不觉在忙忙碌碌中到来,每到这个时刻,每个人都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好好和家人及亲戚团聚一般,以续亲情以报亲恩以示孝顺。关于描写春节的好词好句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今天就由小关于鼓励人的句子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今天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鼓励人的句子,一起来看看吧!鼓励人的句子1珍惜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2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3出门走好描述朋友离别不舍的佳句精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离别不必太伤感,下面的一些离别时的祝福语希望能开启心灵的一扇窗户,今天的分别只是下一次相遇的开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朋友离别不舍
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的教案在教师在教学中,准备好教案是十分重要的,那么相关的教案应该如何进行准备更好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教学目标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心理辅导活动不做小火山主题教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活动准备1有关火山爆发的场景录像片段。2心理小品录像火山爆发。3课前做好不记名调查你在学校里碰上的最让你气愤的事情是什么?学生的答案写在纸上装入袋中备用。4多媒体七年级生物教案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2。通过测量胸围差,阐述膈肌的运动,感知呼吸时胸廓容积有变化。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化学气体摩尔体积教案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气体摩尔体积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知识体系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二节。教材内容包括了气体摩尔体积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两部分。(1)气体摩尔体积是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教学设计范文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的第二节。包括两部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这两部分是有内在关联的统一的整体。本节课安排学习呼吸道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说课稿一分析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是高二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中的内容,在学习了前两节自然灾害概念特点和分布规律后,这一节主要学习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本节内容是探讨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说课稿时间20xx年4月23日星期五(第八周)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下午要上选修5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本节准备用1课时的时间讲完。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以下分析ae教师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单韵母ae的发音,读准四声。2。观察和记住ae的字形和在四线格内的位置。3。让学生初步体验学习拼音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教学重点ae的发音及四声。卧薪尝胆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要求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二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三教学准备投影器课文卧薪尝胆的教案设计理念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读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已被我们很多老师所认可,将它放置在了语文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语文课堂中,朗朗的读书声不仅是在训练和发展学生的一种语文素养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