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教案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教案:中华民族的最强音1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生情
  1、师:大家知道,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有许多,比如:国旗、国徽,还有什么呢?(国歌)现在就让我们高声歌唱国歌。
  2、学生合唱国歌。
  3、师:谁来说一说每当你听到国歌时的感受?
  4、学生自由说听到国歌后的感受。
  5、师:这么雄壮、激昂的歌曲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6、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师: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
  3、师:大家解决了阅读的障碍后,同桌接力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4、同桌互读课文,交流体会。
  5、指名回答。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
  2、指名回答。
  (1)《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
  (2)《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
  (3)《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指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
  (1)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
  (2)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期的最强音。
  (3)雄壮的乐曲,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
  6、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个部分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7、指名回答。
  8、师: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课文哪个部分告诉了我们?(最后一个自然段)
  9、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师;国歌是这么的重要,那么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11、指名回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二、指导朗读、入境融情
  1、师:下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朗读。
  3、师:说一说你喜欢这个小节的原因。
  4、分组齐读。
  三、 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巩固
  1、朗读课文,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
  2、积累词语。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四、依照规律、指导书写
  1、有共性规律的字: 学生独立观察,讨论规律。
  2、重点指导的字:鸿、豁
  3、学生提问书写,教师指导。
  4、听写词语。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伴你成长》;教案:中华民族的最强音2
  一、教材分析:
  课文详细地记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突现了其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社会价值,课文浅显易懂,密切结合实际,切合学生的语言习惯,是一篇介绍经典音乐作品的说明文。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逐渐接近作者的情感。同时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方式呈现多样化,搜集的资料内容越来越广,量逐渐增大。教学中教师可紧扣教学重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借助搜集的资料,从多渠道学习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
  3.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
  四、教学重难点
  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五、教学准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
  2.学生搜集国歌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放国歌课件。
  2.听了国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
  3.是呀,只要你是个中国人,无论你身处何方,一听到这歌声都会激动起来,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国歌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己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2)找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
  (1)互相指读生字,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2)交流读懂的地方,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1)开火车读课文,评议朗读情况。
  (2)交流已解决的问题,讨论未解决的问题。
  (重点问题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讲了哪些内容?
  指名汇报,教师相机板书:诞生传唱定为国歌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交流研讨
  1.默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1)从国歌的诞生中体会。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这首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并感情朗读。
  ②齐唱国歌的最后一句。从这铿锵有力的旋律中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可能会想到影视中所见的英雄人物或某个战斗场面,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深入领悟国歌催人奋进的力量和反映出的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从而感悟其内涵。
  教师相机板书:催人奋进
  (2)从国歌的传唱中体会
  ①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里可以体会出国歌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重点结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来理解。
  什么叫"战斗号角"?为什么说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
  ②还能从哪些句子里看出这首歌的"战斗号角"作用?
  教师相机板书:战斗号角
  (3)从定为国歌中体会
  ①默读第六自然段,思考:当有人对国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提出异议时,周总理是怎么说的?你有什么看法?
  ②齐读周总理的话,谈自己对这句歌词的看法。
  "警钟长鸣"是什么意思?事实证明它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了吗?
  ③引读最后一段,指导学生认识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
  教师板书:警钟长鸣
  (二)领悟聂耳及每一个中国人对国歌的感情
  1.你喜欢国歌吗?为什么?
  2.文中的人物对国歌怀有一种什么感情?
  ①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聂耳谱曲过程的句子,抓住四个"一会儿"体会聂耳谱曲时的心情及曲子中包含的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这是谱出了他的"心"曲。
  ②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认识周总理、徐悲鸿、梁思成等对国歌的深厚感情,通过谈周围的人对国歌的感情,感悟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每一个中国人对国歌所特有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感情。
  (三)整合信息,深入感悟
  1.引导学生介绍田汉、聂耳的相关资料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2.老师讲关于国歌被传唱、定为国歌的故事,学生讲有关资料。
  3.了解了这么多资料,你对《义勇军进行曲》有什么新的认识?
  4.当你高唱着国歌时,想到了什么?齐读最后一段,领悟国歌的现实意义。
  (四)品味赏读,背诵积累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谈谈读后的体会。
  2.和小组内的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
  3.背一背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陋、催、荐"的写法)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2.全体起立,配乐齐唱国歌,再次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
  (七)作业安排:
  1.把你搜集的与本课有关的其他资料和同学交流交流。
  2.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最强音
  《义勇军进行曲》
  高昂激越 催人奋进
  警钟长鸣 居安思危教案:中华民族的最强音3
  (一)总课时:2课时
  (二)教学目标(重点: 难点:※)
    基础性目标:学会本课生字12个,正确读写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发展性目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三)学生课前学习:
  读课文教具、学具义勇军进行曲的录音。
  (四)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歌词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生情
  1、师生欣赏歌曲录音。
  2、学生自由说欣赏录音后的感受。
  3、导语引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自己看书,听着录音机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的卡片
  4、同位互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读文整体感知内容。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学生边读边想、不理解的问题记下来。
  2、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5、齐读最后一小节
  6、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7、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四、指导朗读、入境融情
  1、下面,我们来朗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朗读。
  3、分组朗读、讨论:在交流自已喜欢的段落的基础上,就自已喜欢的这小节谈谈体会。
  4、分组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二、依照规律、指导书写
  1、有共性规律的字:学生独立观察,讨论规律。
  2、重点指导的字:鸿、豁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巩固
  1、朗读课文,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
  2、积累词语。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听写词语。
  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七年级语文下册纸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纸船是一首外国散文诗,诗的作者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匠师。他长期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新月集是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第二课时讲述春天的故事目标点击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和意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2能力目标能够用辨证的观点看待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3知识目标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3课题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总第五课时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信守承诺,勇担过错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2021学年第二学期小班班主班组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组继续以幼儿园教育纲要及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导,在园领导的直接关怀领导下,结合本组实际,加强教育研究,以特色教育为重点,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保教2021上学期蒙氏计划九月份十月份十一月份十二月份日常生活区基本动作练习(走坐站拿放搬)1布的折叠2剪纸3洗毛巾1整理床铺2整理书包3筷子夹吸管4拉拉链1扫的工作2打扫室内3感官区色板1种类2深浅3冷暖教育随笔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今天,恩可妈妈带恩可来上课。再换鞋子的时候,恩可妈妈看到了我,于是就说恩可,快跟老师问好。可是小恩可只是坐在鞋橱上看看了看我,恩可妈妈见恩可没什么反应,于是又接着说了一句恩可,你跟教学随笔孩子的活动是整合的在二期课改中,我们力图营造一个与孩子生活本身相一致的综合的形态,但是往往有拼凑的痕迹。一个偶发的事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天,我和孩子在操场上早锻炼。几个孩子趴在高高叠起的轮胎边,往教育笔记让孩子自己来最近班级的孩子很愿意玩丢手绢的游戏,有事没事,就跑来问你老师,我们玩丢手绢的游戏吧。然后其他孩子一起跑过来央求你老师,我们玩丢手绢的游戏吧。然后自己很主动的去组织游戏,参与游戏。拿教育随笔怎样对待撒谎的孩子最近,我发现孩子们有说谎的现象,我意识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于是,针对这一现象我搜集了许多资料,从中了解到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发展想象力的时期,常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幼儿园的教师和父母Unitampnbsp1ampnbspWillampnbsppeopleampnbsphaveampnbsprobots?学案unit1willpeoplehaverobots?学案periodone(sectiona1a2c)学习目标newwordswill,robot,everything,paperAampnbspdayampnbspoutunit3adayoutreading第一部分简要提示一年级八年级二教学内容unit3adayout三课型reading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正确理解本课相关词汇和句子。2)加
课文索溪峪的野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达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初识课文1。我们课文黄河颂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培养朗读诗歌的能力。2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3理解歌词内容,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新教学设计模板教材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篇略读课文,同时又是一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识字3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以情激情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朝阳晚霞晨雾秋霜碧绿杨柳桃李山清水秀万紫千红和风细雨鸟语花香2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是一首悠扬的乐曲,是一首迷人的小东方明珠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东方明珠是苏教版小学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介绍了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雄伟壮观,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名字,电视塔的雄伟高大和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中山市阜沙中学肖维国设计思想以考试题型(及其变化)为导向,以市教研室评价目标为中心,自拟小专题进行复习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神奇的塔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理念抓住小学生语感形成的心理机智和规律,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文为基础,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品词品句,进行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写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语课文自己去吧优秀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思路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本课教学努力让语文课活起来,教师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教学目标认识个生字。会写自课文搭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小学语文莲叶青青优质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生回答)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大家来欣赏一番!(大屏幕出示莲叶图)师欣赏完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生畅所欲言我给奶奶送阳光创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晚辈对长辈的关爱之情。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