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第26课ampnbspampnbsp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合作学习的模式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来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创设重大国际事件的情境,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增长的认识,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法德和解的途径和方法对国际关系的启示;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知识梳理】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共体: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1、联合原因: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联合过程: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57年)
  (3)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影响: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1)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a内因:
  ⑴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⑶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⑷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b外因:
  ⑴美国大力扶植;
  ⑵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2、结果(影响):
  ①1956年—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②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②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③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时间、地点、倡议国、斗争目标等)
  ①倡议国:南斯拉夫
  ②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③政策: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a重要任务:在政治上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b行动纲领:在经济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发展:20世纪70年代起,
  (3)意义:
  ①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中国的振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
  (1)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2)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开展竞争。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格局。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5)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总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巩固练习】
  1.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1957年3月25日 签定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
  1957年11月14日到16日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957年12月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解析:b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壁垒分明,对抗竞争,同时欧洲走向联合,极力形成第三势力,表明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2.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 5 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意图是
  a.愿意为维护世界和平承担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提出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解析:b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冷战"结束后,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b项正确。
  3.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解析:c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c项不属于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
  4.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解析:c 建立单级世界绝不是靠谈判能够实现的,排除。其他三项正是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冲击的主要原因。
  5.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题正确的是
  a.论国防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解析:a题干要求的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故a正确。其他几项,冷战的重心一直在欧洲,b项错误;中苏关系缓和是在20世纪80年代,c项错误;欧盟建立是在1993年,d项错误。
  6.《全球通史》叙述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区域集团化发展
  解析:c 材料的意思是:欧洲崛起,中国已经强大,这充分说明欧洲、中国在世界地位逐步提高,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力量,故选c。
  7.(日本某官员在20世纪90年代指出,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下列最能体现日本这一企图的是
  a.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b.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c.加强与美国竞争,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d.日本欲成为亚洲大国
  解析:a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日本某官员的真实意图通过文中的"共同分担国际责任"、"国际新秩序"可以理解,其实质就是要扩大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来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8.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以上雨果的预言有可能基于欧洲国家
  ①相同的文化基础;②相近的宗教信仰;③曾有近似于统一的历史;④要摆脱美国的控制;⑤长期争夺的恶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解析:c组合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材料中雨果的意思是"欧洲必将走向联合和统一"。所以,只要属于有利于欧洲联合的都可以成为正确的选项。并不是所有的欧洲国家都面临着美国的控制,故④错,可以排除。
  9.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尼克松这段话反映出
  a、 西欧在二战后普遍衰落,美国加紧对其控制
  b、西欧与苏联关系改善,动摇了北约组织
  c 、欧共体成立并壮大,迫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
  d、 苏联东欧剧变,美国有机可乘
  解析:c 题中信息提示"美国要同欧洲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3年欧共体不断发展壮大,这迫使美国调整政策,寻求和西欧合作。a项是发生于二战后初期,不是在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相符合;
  b项说法明显不对;d项也不符合史实,苏东剧变是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不是在70年代。
  10.《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比利时和卢森堡负责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种现象说明了
  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和解 ②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
  ③西欧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④西欧各国已结成经济政治联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a西欧各国结成欧洲煤钢共同体,是西欧国家走向和解的表现,故而①可选。西欧各国结成欧洲煤钢共同体,是西欧经走向一体化的第一步,故而③可选。"《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比利时和卢森堡负责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可以明显体现西欧各国之间存在分工合作,故而②可选。西欧各国已结成经济政治联盟的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欧盟的形成,④明显排除
  11.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是指
  a.两大阵营对立开始出现 b.亚非29国会议的召开
  c.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 d.第三世界的兴起
  解析:c据材料内容可作出正确判断,答案为c。
  12.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形成了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b.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成为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
  d.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
  解析:d 美苏对不结盟运动的诋毁,反映了不结盟运动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13.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全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
  a.受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影响 b.受欧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
  c.受"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 d. 受欧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
  解析:c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段时间欧洲被美苏两国所控制,分裂为两派势力,典型地反映在德国的分裂上,所以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的对峙。
  14.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1957年3月25日 签定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
  11月14日到16日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2月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美苏两国完全控制了世界 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c.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 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已经孕育新的力量
  解析:d 3月,欧洲一体化的探索;11月,苏联所控制的13国开会反对帝国主义;12月,美国控制的北约决定建立欧洲导弹基地。美苏两国的动作反映了"世界处于冷战格局之中";罗马条约反映了"新力量的孕育"。
  15.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国际联盟 b.摆脱国际霸权主义的政治经济联盟
  c.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d.资本主义生产力再发展的产物
  解析:b 欧共体的建立是西欧国家为了在美苏两极格局之间争得独立的地位成立的。
  16.(xx湖南师大附中)"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上述维克多•雨果的预言主要通过什么事件得以基本实现:
  a、1945年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b、战后接受并实施马歇尔计划
  c、1951年欧洲煤钢体d、欧盟的建立及其发展
  解析:d 抓住两个特点:"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d是最佳选择
  17.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形成了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b.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成为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
  d.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
  解析:d 不结盟运动兴起时面临美苏两国争霸的局面,其宗旨是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1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有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③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的瓦解。
  19.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a.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果关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解析:b 这一演变表明的就是苏联的解体,这最能表明的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曲折发展和重大挫折。
  20.法国人罗伯特1949年出生,今年60岁生日那天,完成了他的回忆录写作。以下事件在他的回忆录中出现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①把多年积蓄的存款兑换成了欧元
  ② 到鲁尔地区投资煤矿,当了回老板
  ③不用办签证就到了"欧洲中心"布拉格观光
  ④以低廉的价格买到了荷兰的鲱鱼
  a.②④①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解析:a 1952年欧洲煤钢联营建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通,所以能够买到荷兰廉价的鲱鱼;1999年欧元流通。此后捷克等东欧国家才加入欧盟。
  21.《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比利时和卢森堡负责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种现象说明了
  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和解②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
  ③西欧开始了一体化进程④西欧各国已结成经济政治联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a组合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目前欧洲的合作还没有发展成彻底的政治经济联盟,所以④错。
  22.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解析: c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涨,欧洲出现联合,日本经济崛起,美国不得不调整对苏联的政策,采取守势。
  2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解析:c日本长期仇视中国的开端应该早于1948年;美国不可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标志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是朝鲜战争;所以排除a、b、d,选择c。
  24.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20世纪60年代由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建立的国际政治集团
  b其目的是为了谋求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发展
  c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d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起到了制约作用
  解析:a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
  25.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b.互相竞争c.互相合作d.互相对峙
  解析:d 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现有的军事集团"指的是美苏两国为首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二者的关系是互相对峙。
  26. 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不能反映的是
  a.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欧洲的挑战 b.西欧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c.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d.西欧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解析:b 1974年美国虽然经济受到了影响,但依然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故选b。
  27.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解析:b 提取信息:"独立于美苏两国之外""道德力量""强调万隆会议""和平共处原则",这几个信息点,再结合不结盟运动的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得出结论。
  28. 1949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指出:"在今日的欧洲,世仇完全不合时宜了,我决心使德法关系成为我政策的核心。"这番话旨在强调
  a.德法应吸取多次战争的深刻教训 b.法德关系决定着世界的形势
  c.德法联合是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 d.德国与法国和好是时代要求
  解析:d 从材料可以看出阿登纳决心将德法关系化干戈为玉帛。特别是强调今日的欧洲,德法世仇不合时宜,可见德法和好是时代的要求。

中考现代文阅读分析指导整体阅读把握细节作者阮圣桢(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徐群力(兼职教研员)现代文阅读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培养学习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语言测试材料,主要为记叙说明议论3议论性散文阅读指导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要求1。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在语文自学辅导教学中培养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历来受到教育家和广大教师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于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是至关重要的。改革课堂教学让讲堂变学堂当改革课堂教学让讲堂变学堂代语文教学专家魏书生老师,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外讲学,不能上课,即使在校时间,很多情况下也不讲课,而是坐在教室后排写文章,而他每一届初三毕业生升学考试,语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培养关键在于创新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传统的课堂氛围教学方法教学内记叙文创作中的几点技巧济阳县实验中学周玉华opopop1塑造典型的事件。B生活无处不飞花,在生活中发生的事较为繁杂,,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特别是这些飞花。这就需要有一双慧眼,即所谓慧眼识素材,只有在此基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教研室沈建忠一提问的功能1引起学习动机提问不仅是课堂的一种智力调动行为,而且是启动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手段。(1)集中注意力(2)引导学习心智(3)激发探讨兴趣(4)促进引发多数学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合作探究学习成为教学的重要部分。而要成功的组织实施探究性学习,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探究学习注重学法,且内容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也就是新课改所要求的转变观念,转换角色,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运用课改总结随着课程改革广泛深入地开展,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课程对广大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新课程确实使许多教师找准了自己的位子,明确了自己的价值,确实有利初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张霞,女,1972年7月生,吴中区渡村中学语文教师,教科室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邮编215106,电话05126629060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做一个研究性教师这一理念已经被更多的教师所接受。在新课程改革刚开始,我校就申报了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参与这一课题的教师从不同的学科实际出发,从
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2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教学重难点体会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教法启发引导学法自学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1师我们读过巴白鹅公开课教学设计导析题学拟题约23分钟学生背读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进行赏析,请同学们找出几个颜色词语,很自然引出白绿红清,再在黑板上写一鹅字,然后又问学生与课文标题有何区别,再一年级上册语文四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四季这篇课文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2课,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快乐读书屋五语文教案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8个生字。能力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爷爷话语的含义。情感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重点体会爷爷与我的对话,感悟爷爷话语的内涵。难点同上。教具课初一语文金色花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齐读分角色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散文诗的优美闲适自然的语言,并尝试背诵课文。2让学生在品读重点语句中,深刻体会作家在散文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孩子的天真纯洁的天小学五年级教学设计落花生教学内容落花生总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2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快乐读书屋黄山松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4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教学难点认识流动的画优秀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流动的画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首儿歌主要讲我坐在火车的车窗边看到窗外的风景随着火车开动而动起来,更加美丽,禁不住发出赞叹,并且在的帮助下以实际行动爱护小班语言春天来了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仿编简单的诗歌,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在游戏中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愉快心情。教学准备1人手45种颜色的油画棒,背一年级下册快乐的节日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吹视等个生字,会写吹地等个字。能用欢快的语调朗读和背诵课文,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板书快乐的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教学重难点1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