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3

  6.提问《独立宣言》是谁起草的?并口述其主要内容。
  《独立宣言》通过于1776年7月4日,由杰斐逊等起草。宣言内容分为三部分:宣
  布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生命、自由与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接着历数英王的种种罪行,最后宣称:"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表达了全美人民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的强烈愿望。
  7.理解《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
  《独立宣言》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伟大的历史文献,它的发表大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它是殖民地人民反英斗争的旗帜,它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 《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为神圣不可侵犯,它比法国的《人权宣言》早xx年,所以马克思称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所以,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国庆日。
  二、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
  1.读教材,学生自主填表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美力量的对比
  国别经济英国实力雄厚美国经济比较落后
  人口本土六七百万,连同殖民地人口共3000多万不到300万
  军队装备拥有较多的正规军,强大的海军,较好的武器,有军事基地作补充,在北美驻军几万人xx0军民,几个人一条破枪
  2.复述独立战争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明确:主要有三件大事: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它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英军司令康华利向大陆军投降,北美独立战争结束;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3.思考:为什么美国能在独立战争中取胜?
  回答后明确:独立战争中,美国以弱胜强。强大的英国为何失败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进行的是正义战争,正义战争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所以美国最终战胜了非正义的英国,独立战争赢得了国际援助也是它战胜英国的原因之一。
  4.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美国进行的是正义战争?
  讨论后明确:这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对于这一性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从战争爆发的原因来看,北美独立战争是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发的;二是从革命的目的来看,北美独立战争是为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三是从革命的领导阶级来看,领导这次革命的是资产阶级;四是从革命的结果来看,战争的胜利、美国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表现形式与英国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推翻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美国则是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美国既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也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也就是说美国独立战争完成了民族独立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任务。
  5.学生简述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明确:1787年宪法确立的美国联邦制国家。按照宪法规定,国家按联邦制组成,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6.讨论: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明确: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这一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和拉于美洲民族解放运动,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美国国父"华盛顿
  1.读教材,思考华盛顿对美国的主要贡献。明确:他是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统帅,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特拉华河战役和普林斯顿战役的胜利即是证明。
  华盛顿在国家初创中的卓越贡献。1789年4月,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面对刚刚独立的美国,百废待兴,华盛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教材所讲到的:建立和完善民主法制,创立"合众国银行",统一货币,建立税制,鼓励发展民族工:业,从而使美国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和在国家初创中的杰出贡献,由此,他被誉为"美国国父"。
  2.我们该如何评价华盛顿?(讨论,作为本课总结)
  明确:他被誉为"美国国父",不但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而目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教学反思:
  第4课 法国大革命
  课程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知道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兰西共和国、雾月政变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
  二、能力与方法:分析原因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人权宣言)的内容,认识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自主概述革命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拿破仑的主要革命活动,评价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在革命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民群众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让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正确思想。通过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史实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侵略战争必然失败,树立学生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思想。欣赏课文中的彩色插图,从图画中去寻找历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其评价。难点:对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的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师:(导入)一个国家一年有许多节日,但对一个国家来说,有一个节日显得特别重要,那就是国庆节。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国家的国庆日?法国的国庆日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师:(概述本课内容)本课有三个子目:"攻占巴士底狱"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人权宣言》和共和国的诞生"讲述了大革命的发展; "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讲述了拿破仑的上台和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一、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的爆发(板书)
  首先,我们来分析:为什么在18世纪末法国会爆发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1.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板书)
  师:(提问)18世纪法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归纳)18世纪晚期,法国资本主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封建专制制度;各地度量衡不统一,行会继续存在,国内关卡林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存在,阻碍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师:革命前法国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大特点是什么?利用图片说明(农民、教士、贵族)
  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板书)引发这次革命的导火线又是什么?
  …国王路易十六目的…第三等级的目的…同国王发生了尖锐的对抗。第三等级在7月9日宜布把三级会议改为制宪会议,着手制定宪法。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全打破了路易十六本来的意图,于是他准备用武力驱散制宪会议。在这种形势下,巴黎人民组织国民自卫军发动了武装起义,7月14日攻占了巴士底狱,(多媒体出示巴士底狱图片)从而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所以,三级会议成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了。
  2;导火线(板书)三级会议的召开(1789年5月)(板书);
  3.革命的开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为纪念这次起义,7月14日被确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师:三级会议改为制宪会议后,1789年8月通过了《人权宣言》。
  二、《人权宣言》和共和国诞生(板书)
  1.《人权宣言》(板书)请学生阅读p92末段,’思考两个问题:1)人权宣言》表达了哪些民主思想? (2)它和美国的《独立宣言》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如何评价《人权宣言》?
  生:(回答)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2)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4)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平等、自由、主权在民和保护私有财产是《人权宣言》的核心思想。它和美国的《独立宣言》相同之处在于倡导自由、民主和平等。(指导学生欣赏教材插图,体会《人权宣言》通过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讨论:《人权宣言》有何进步性?其实质是什么(保护什么人的利益?)
  师:《人权宣言》发表后,革命也向前发展了一步。
  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板书)
  师:面对革命形势的发展,巴黎人民在1792年发动了第二次武装起义,将革命形势向前推进了一步,9月2日成立了法兰西共和国,这就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共和国。次年,封建君主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 1793年巴黎人民又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将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派推上了统治地位,法国大革命达到高潮。
  3.雅各宾派专政——革命的高潮(板书)
  为什么说雅各宾派专政使法国大革命达到高潮,也使法国大革命成为世界历史上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多媒体展示主要措施。)
  师:请同学们看投影,阅读投影上的内容,思考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说明了什么?会带来什么问题?教师补充介绍罗伯斯庇尔的所作所为,以全面了解当时的情况。
  师:雅各宾派以后的法国政局又有了新发展。1794年资产阶级右派势力发动了"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法国的形势却发生了逆转,拿破仑就是在右派势力无法控制法国局势的形势下上台的。
  三、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板书)
  师:请同学们阅读该子目,思考四个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并展开小组讨论。(1)拿破仑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夺取政权的?(2)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分别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和他所推行的战争?(4)你认为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生:发言。师:1794年的"热月政变"建立了督政府。大资产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的正常统治秩序,为资产阶级利益而牺牲人民利益,取消了最高限价法令,从而导致国内物价飞涨,粮食短缺,人民对政府不满,国内王党势力伺机反扑。同时,英、俄、土、奥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进攻法国。面对这种形势,督政府束手无策。大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军事政权,来扭转形势,他们选中了拿破仑。拿破仑本人也以其政治敏感,看准时机,返回法国。1799年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发动了"雾月政变",执掌国家大权。"雾月政变"标志着法国开始进入拿破仑统治时期。
  1."雾月政变"(1799年)(板书)拿破仑上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多媒体出示这段话)
  2.拿破仑的内外政策(板书)师:对内,拿破仑改革财政,颁布《法典》,强化国家机构,镇压国内的叛乱,18xx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具有进步意义。对外,与欧洲反法同盟开战,解除了外来的威胁。
  3.拿破仑所推行的战争(板书)
  问: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和他所推行的战争? 讨论回答。
  4.拿破仑帝国的崩溃(板书)
  师:你认为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师:总结主要原因:扩张侵略战争激起了被奴役地区人民的联合反抗。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拿破仑?
  师:评价历史人物时,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应将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第二,看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第三,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因此,对拿破仑的总体评价应该是:第一,拿破仑掌权期间,通过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第二,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 (1)正义性,保卫法国;(2)进步性,保卫和传播资本主义制度; (3)侵略性,奴役和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4)争霸性,与英国争殖民霸权,与俄国争欧洲大陆霸权。第三,拿破仑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师:关于对拿破仑的评价问题,同学们还可以继续探讨,并准备本学习主题的活动课:《我看拿破仑)。同学们可以阅读有关书籍。
  推荐书目:《拿破仑评传》李元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拿破仑论》(法国)福尔著(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拿破仑一世传) (英国)罗斯著(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拿破仑传》(苏联)塔尔列著(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除了这些专著外还可阅读各种外国历史人物列传中的拿破仑传,以及法国史、欧洲史、世界史著作中的有关章节。
  师:拿破仑帝国的覆灭,标志着法国历史一个阶段的结束。请同学们概述本课内容。
  师:(本课小结)轰轰烈烈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去了,拿破仑帝国也覆灭了,但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还是在法国确立下来,法国成为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之一,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所以法国革命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
  五、课后作业:比较英、法、美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教学后记:
  第5课 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课程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知道英国在北美、亚洲等地殖民掠夺的有关史实;讲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
  二、能力与方法:概述"三角贸易"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分析"三角贸易"和英国殖民掠夺的影响,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拉丁美洲和印度人民的反抗争,分析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在反抗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三角贸易"和英国的殖民统治中,认识到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和野蛮性,从而体会马克思说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通过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感受殖民地人民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英国在北美和亚洲的殖民掠夺;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难点:对"三角贸易"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过程:
  用马克思的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引入心课学习
  一、"三角贸易"
  1.学生读教材,明确什么是三角贸易。明确:指欧洲、美洲、非洲之间的贸易,它们的路线形成三角形
  2.思考:三角贸易出现的背景:回答后明确: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开始了向海外的殖民扩张,先后入侵美洲、非洲、亚洲地区。(充分利用地图讲解。)
  3.概括三角贸易的内容和路线,以及三边的特征、影响(对欧洲、北美、非洲)?
  4.讨论:三角贸易的影响,我们该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话的含义?
  回答后明确:"三角贸易"的影响: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一问题,一方面,对于殖民者来说,给殖民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的资本。另一方面,对于殖民地来讲,是巨大的灾难。从这两个方面综合来看,欧洲殖民者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对殖民地掠夺基础上的,所以,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二、英国的殖民掠夺
  1.读教材,说说,英国是怎样夺得海上霸主地位的?
  明确:英国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与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发生了矛盾.先后发生了英西战争、三次英荷战争和英法殖民战争。通过这些战争,英国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中叶成为了海上霸主。
  1763年间,英法两国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结果英国打败了法国,夺取了法国的一些殖民地。
  2.概述英国在北美、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掠夺的情况。
  明确:在北美,英国建立了13个殖民地,从法国手中夺取了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在非洲,占领了塞内加尔等地;在亚洲,将印度完全占领为殖民地。
  3.请学生讲述英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的史实。明确: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通过占领印度、侵吞印度土地、武力洗劫、征收高额税赋等手段掠夺印度。
  4.读图,理解英国是"日不落帝国"的含义
  明确:经过两个世纪的扩张,到19世纪,英国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英国成了"日不落帝国"。
  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本子目由学生自读,通过抓典型事例讲故事方式完成。
  老师提示:本目选取的是两个典型事例:拉丁美洲和印度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从而体现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正义性。
  教材重在突出两个人物: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通过概述两位领导人的活动,感受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决心和信心。首先,教材讲述了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活动是领导了拉丁美洲人民反抗西斑牙的殖民统治,最终赢得了多个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教材小字内容对玻利瓦尔进行了较洋细的介绍。接着,教材讲到了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其中1857—1859年起义的规模比较大。教材没对起义过程作较详细的介绍,重点:突出章西女王的英雄事迹。
  总结:讨论,通过本课学习,你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学反思:
  主题活动二一—辩论会:我看拿破仑
  活动目标:一、通过本主题活动,使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有关知识,巩固和拓展有关拿破仑的历史知识,而且还能获取教材以外有价值的信息;二、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三、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五、使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活动重点难点:一、重点:资料的收集和辩论过程;二、难点:资料的收集和观点的提炼
  活动过程
  一、辩论会前的准备
  1.确定正、反辩方
  本活动是一辩论会,在组织活动前,应先确定正反辩方。可将全体学生分为两个大组,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自由选择加入正方或反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行协凋,达到双方人数大体相当。
  2.确定辩论的规则和程序师生共同确定辩论的规则和程序。一般来说,辩论会由一人主持,即主席。正反辩方分别由四人组成,每方一位主辩。其辩论程序是:正方1辩——反方1辩——正方2辩——反方2辩一一正方3辩——反方3辩——门[h辩论——正方4辩总结陈词——反方4辩总结陈词。自由辩论时,本组同学均可参加。组成7人评委小组,评委中既有教师,也有学生,师生比例可商定。评委将评出最佳辩方和最佳辩手。每方推选两名同学作汇时员。
  3.制定活动坪价标准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尴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在本次活动中,可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记入学生期末成绩。同时,还将评出最佳辩方和最佳辩手。其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商定。
  学生评价标准参考以下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兴趣态度(10分)收集整理方法交流合作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4.收集资料:根据辩论主题,正方观点是:拿破仑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反方观点是:拿破仑是野心家、战争狂人。学生资料的来源:①②与拿破仑有关的史书:《拿破仑传》、《拿破仑一世传》、《拿破仑时代》、《法国通史》等;③历史学学术杂志中有关对拿破仑研究的文章;④上网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
  资料整理:一是浏览;二是筛选,提取资料中的有效信息;三是归类、提炼,形成自己的观点。
  5.小组交流:在小组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选出四位同学代表本组与对方进行辩论。
  二、辩论会
  1.导入主题:由学生推选的主席主持。①介绍双方辩手。②介绍辩论会的规则。③展示本次辩论主题:我看拿破仑。④介绍正反方论点,正方观点是:拿破仑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反方观点是:拿破仑是野心家、战争狂人。⑤介绍评委会的组成。
  2.辩论过程:①正反方1、2、3辩分别阐述己方的观点;②自由辩论(辩手和本组的同学都可参加);③正方4辩总结陈词;④反方4辩总结陈词;⑤主席总结本次辩论过程中各方的表现,感谢辩手的精彩发言。请领导发言,请评委公布最佳辩方和最佳辩手。
  3.辩沦总结由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包括会前资料的收集和会中学生的表现,肯定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的学习方法和形成的学习能力,客观公正地指出学生在辩论过程中还需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三、辩论会后的反思
  第二学习主题 工业革命
  第1课 第一次工业革
  课程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 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促进的学习,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为祖国建设而学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发明和影响。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从现实的交通工具——汽车、火车等引入新课
  一、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
  1.老师讲述:什么是工业革命?
  明确:所谓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
  2.读教材,分析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进行的原因。
  提问,明确:17世纪中叶以后,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它的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18世纪中叶,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先后打败荷兰、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市场随之扩大,商品的需要量随之增加。而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的需求,技术革新就成为紧迫的要求,这是工业革命进行的必要条件。同时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庞大的无产者队伍,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生产所必须的大量的雇佣劳动力。16—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如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力学,机械学理论等的出现,为发明机器提供了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分工更为精细,这都为机器生产提供了可能。因为当时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具备以上条件,所以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发生。
  3.读书,通过表格展示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学生设计填写,(表格式或时间顺序或关系递进式)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讲解: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最早发生的行业。由于棉纺织业是当时新兴的工业,对于新方法的采用较为容易,加之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也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同时棉纺织业销路好,盈利快。此外,英国为了与印度进行棉纺织业的竞争,亟待提高产量和质量,促使了其技术革新。
  这一过程中,纺纱和织布各个环节相互促进。首先是飞梭代替抛梭,织布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引起了1764年"珍妮纺纱机"和"骡机"到"水力织布机"的一系列相互发明。纺织机器的发明,促进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动力问题的解决又提上了日程,从而推动了动力机器的革新。1769年瓦特成功研制了改良的蒸汽机,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纺织工业的技术革新,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机器制造、采煤、冶金、交通运输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和机器的使用。到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蒸汽机的使用,是对自然认识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人类历史上,摩擦取火曾把机械运动转化为热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又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这说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把科学推向前进,而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又指导技术改革,技术改革把科学知识应用到生产过程,从而构成直接生产力。思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4.想想,工业革命中,各项新技术之间怎样相互推动?
  提问,明确:从纺织业中,织布速度加快,引导纺织机器的改良,促进了织布机的发明。机器的使用促进动力问题的解决,从而出现了改良的蒸汽机;动力的解决,促进了机器的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
  5.思考:工业革命扩展的过程及其意义。
  明确: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初到7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家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展,使应用机器生产的大工厂建立起来,真正的工业时代到来了,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
  二、轮船和火车的出现
  1.讨论:轮船、火车出现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由于大机器生产扩大了生产规模,需要大量的原料,并运走大量的产品。据统计:1764年,英国加工的棉花,只有1720吨,到1789年,就达到了14700吨。1740年,英国生铁用量不过1.7万多吨,18xx年,就增至25万吨。煤的年产量由17xx年的260万吨,增到1795年的1000万吨。由此可见,机器生产使生产规模扩大,原来的交通运输已不能满足机器生产的需要,这就需要对交通运输进行变革。于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火车就发明出来了,从而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汽轮时代"和"铁路时代"。
  2.记住火车和轮船的发明者、国籍、时间,并口述他们的发明经历。
  明确:18xx年,美国人富尔敦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18xx年美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火车。
  3.讨论: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明确:马克思曾说:工业革命"它是比任何一种革命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革命,它同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相呼应,引起了市民社会的全面改革"。工业革命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它给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工业革命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改革,它使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的发展。工业革命形成了近代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贸易、交通体系,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文明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2.工业革命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引起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由于机器生产是协作性的复杂劳动,必须在统一的管理下、有组织地进行生产劳动,这样就形成了近代工厂企业制度。机器生产使如美国的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新的城市出现,也使旧的城市发展。大量的工人做工,商人经商,城市人口增长起来。19世纪初,英国城市人口在几十年中,就由占全国人口的二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二。1850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2%,初步实现了城市化。
  3.工业革命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早期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取得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取得统治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家,甚至影响和左右着后来的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总结:你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有何感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热爱科学,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教学反思:
  第2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学和发明家;了解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初步认识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将科技成就制成图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生产革命的发展领域及方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科学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积极探索、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科技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其影响后指出: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蒸汽时代。19世纪末,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然后用导语导入新课。
  一、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1、自己动手自制表格,将19世纪60年代的科技成就用图表开工表现出来。老师可边讲边引导学生填表。
  19世纪科技成就一览表
  时间国别姓名科技成就结果意义
  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开发了电力新能源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
  2、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说一说电是如何发现的?电力是怎样进行应用的?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有哪些优点?
  比较使用电力生产的工厂与使用蒸汽动力的工厂,谈谈它们的区别,年年哪个更先进?
  讨论、回答、小结、填表,然后得出结论(进入电气时代)。
  3、仔细观察插图,结合课文,归纳讲了哪几个问题?
  思考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区别。梳理知识后,让学生回忆我国何时开始使用电话和电报。
  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回忆第一次动力机械的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是谁发明的?在什么年代?观察书上的插图,想一想它们是用什么作为动力的?是用蒸汽机吗?观察早期汽车和飞机的特点?讨论:汽车的发明与广泛使用给我们的利和弊各是什么?从而理解科技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阅读教材,落实知识点在书上。并观察p115页的图对整个第二次工业革命有更宽更深的了解。
  三、"发明大王"爱迪生:让学生讲关于爱迪生的故事,特别是他勤奋钻研拼博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谈感想,感受他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大声朗读爱迪生的名言,激励学生发愤学习,勇攀科学高峰。
  四、小结: 用科技成就一览表
  教学后记:
  第三学习主题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第l课 美国南北战争
  课程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了解美国向西部领土的扩张情况;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战争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和战争的结局;认识战前美国南北矛盾,理解北方在南北战争中取胜的原因及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美国与中国西部大开发背景、方式、性质、作用等方面的比较,使学生学习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通过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林肯当选总统、林肯政府采取的基本措施以及内战的性质和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对林肯的评价,培养学生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取消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领导这场战争的林肯也因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而受到广大美国人民的尊敬,在历史上成为与华盛顿齐名的总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美国政府在南北战争中采取的措施;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难点:美国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和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

行程的解释及造句行程注音xingcheng意思()路程万里。()进程历史发展。()见冲程。行程造句1他的行程改在星期四。2如果你只关心回来时的行程,你可以在返回前把它弄好。3例如,如果你要在3。2跑酷的造句1轻风阵阵送清凉,赶跑酷热心舒畅。烦恼焦躁一扫光,心情愉快快乐漾。问候声声身边傍,情谊绵绵万年长。祝福处暑人健康,幸福生活任徜徉!2凌志初学跑酷时就不习惯包上运动护膝,只习惯戴一双使用天罗地网造句1虽然有人指责野兽在进攻中有点独,也老是想在对方半场缠斗,但是他在球队中的作用从来没有受到质疑?无论是引领全队为对手设下天罗地网,还是不断给国王队信心冲击季后赛,他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关于芬字的组词及造句芬字组词麝芬馥芬芬香清芬芬芳镔芬灵芬芬馨遥芬碧芬苾芬幽芬芬芳馥郁遗芬馀荣百世流芬遗芬余荣遗芬剩馥齿芬鸿芬幽芬芬烈芬菲先芬清芬芬馥芬藴芬芳芬华碧芬芬苾芬香芬若敷芬麝芬香芬苾芬遗芬林芬星辰的解释及造句星辰拼音注音xingchen星辰解释意思星(总称)日月。星辰造句1月色朦胧,星辰昏暗。2在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辰的时候,你也是自由的。3在这苍穹和面对它的千张面庞之间,没有什初中政治社会发展的主体的教案设计学习目标了解人民群众的含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学习重点难点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业反思基础梳理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1)怎么用夸大来造句1他们夸大敌人的损失,而把自己的损失说得很轻微。2夸大这个决定的重大意义是错误的。3我认为个体提供的数据夸大了地区的污染问题,他说。4这张照片的关键是倾斜的地平线,它夸大了人们晕头用轻轻的造句汇集1。妈妈在午睡,我轻轻地走进房间拿书,怕打扰了她。2。柔和的风轻轻的吹过,蒲公英轻轻地随风飘走。3。鱼儿轻轻地在水中游走,突然跃出水面水滴轻轻地落到草丛间。4。晚上,因为我的肚子饿说情的意思和造句说情拼音注音shuoqing说情解释意思(儿)代人请求宽恕给别人讲情。说情造句1下面是10种方法能够说情人节快乐更有创意和衷心的方式。2后来,那人不可救药的粗鲁导致了他被解聘,这个酱紫的解释及造句酱紫拼音注音jiangzi酱紫解释意思绛紫。酱紫造句1星期五偶决定坐下午晚些时候的航班,酱紫偶白天就可以在巴塞罗那再练习练习了。2他正闭着眼睛,向自己身上穿的酱紫色粗条灯芯绒衣服上似的造句精选17句似的造句1那株柳树摇曳生姿好象一位风华绝代的俏佳人似的。2天上的云象妈妈的爱似的,很柔软,很纯粹!3十五的月亮像一坛水,又像一名镜子似的。4雨后的荷叶好像翠玉似的。,格外碧绿。5天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五十六朵花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土家族民歌,会唱这首歌。2运用乃呦乃引起学生兴趣,通过看课件用碗盘子茶杯,为歌曲伴奏游戏表演小组合作达到学生会唱这首歌。3通过听看唱演,让学生明苏少版小学音乐第七册第三单元ampnbsp采金秋教案第三单元采金秋教学内容听丰收歌霍拉舞曲唱采金秋恰利利恰利丰收之歌动集体舞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采金秋教学目标一学唱采金秋歌曲,观察秋天,激发学生生活的情感进行表演。二欣小学语文我爱绿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按AABC和AABB式组合和词语积累,我爱因为的前果后因句说话。有能力的模仿课文试写首尾和排比句。2了解绿叶的功能和对人类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三年级音乐绿阴教案绿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不同的情绪速度的表现作用,能够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歌曲的内涵。2。过程与方法个性体验思考与小组合作创造结合进行审美与评价。3。情感态度苔藓植物课题第六节植物界(第一课时)苔藓植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划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不同的种类()了解苔藓植物,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的组成2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能力目标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人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课时)第一节教学目标1。理解生殖发育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和卫生保健的概念。2。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精子和卵细胞,受精胚胎的发育和营养,人体发育的各个时期等方面的内容。3。寓性道德教第一节ampnbsp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4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第2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运用实验法独立第二节ampnbsp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2(八下生物教案)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画家和牧童最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4。培养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