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2020新版人教版)

  6 我的老师(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多角度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手法。 2.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朴实、细腻、感人的语言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方法。 3.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学习重点: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朴实、细腻、感人的语言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方法。学习难点: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朴实、细腻、感人的语言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方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 知识准备 1.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2.记叙的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二) 预习指导速读课文,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归纳课文内容。(三) 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黑痣 榆钱 教鞭 狡猾 海鸥 模仿 军阀 援助 劝慰 焚 2.理解下列词语。心清如水:援助:劝慰:莫大:迷迷糊糊:纠纷:二、合作探究(一) 学始于疑 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的?"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二) 质疑探究探究点1:文章结构问题1: 本文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几件事?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评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问题2: 这几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这几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 问题3: 课文三个部分回忆、依恋、思念之间各有什么联系?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三、达标测评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多角度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手法。 2.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文章的语句。 3.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学习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文章的语句。学习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文章的语句。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知识准备 1.细节描写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真实,要合乎人情事理。二要独特,选择表现力强的细节。 三要细致,把细小的对象"放大"。平时要做有心人,多观察自己周围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从中捕捉到一些别人不太注意到的细节,来写好人物特点。2.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不借助任何手段,直接写出自己的感受、抒发感情。间接抒情是借叙述、描写等方式抒发感情。一般可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和借事抒情。(二)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赏析。 2.找出文中抒情的语句读一读。二、合作探究(一)学始于疑蔡老师是温柔而美丽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二)质疑探究探究点1:抒情问题1: 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探究点2:细节描写问题1:朗读第3段,体会细节描写,想一想"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一场景突出了师生之间怎样的关系?问题2:朗读第10段,思考"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中的"默默"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问题3:写一段能表现师生之爱的文字,一百字左右。(要有细节描写) 探究点3: 理解文意问题1:朗读第9段思考,"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行不行?为什么?对"一件小事""却占据过我的心灵"该怎样理解?问题2:朗读第14段思考,"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问题3: 阅读教师推荐的作品,从选材方法、语言风格、写作手法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从同题佳作中更全面地感受不同的创作风格和技巧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海伦.凯勒《我的老师》 苏叔阳《我的老师》 贾平凹的《我的老师》李跃荣的《我的老师》等三、达标测评
  7 再塑生命的人(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 2.通过分析文字,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学习重点: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学习难点: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预习指导1.走近作者,了解本文写作背景。2.熟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3.查找资料,了解散文的主要类别。(二)预习检测1.学生通读全文,圈点字音。搓捻( ) 感慨( ) 截然( ) 赠送( ) 涨红( ) 小心翼翼( ) 花团锦簇( ) 冥思遐想( )2.注意生词。
  企盼:
  油然而生:
  恍然大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小心翼翼:二、合作探究(一)学始于疑想一想:海伦·凯勒为什么能创造奇迹,重塑生命?(二)质疑探究探究点1:理解题意(默读全文思考)问题1: 字面上如何理解"再塑生命"?谁"再塑"了谁的"生命"?问题2: 文中的老师为"我"再塑生命都做了些什么事?问题3: 课文为何以"再塑生命的人"为题?探究点2:理解开头(朗读第一段思考)问题1:作者为何把认识莎莉文老师的日期交代得如此具体明确?问题2:"截然不同"一词有何表达效果?三、达标测评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 2.通过分析文字,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学习重点: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学习难点: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预习指导 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二)预习检测 指出下列各句使用了那种修辞手法。 1.在经过了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 )2.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3.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 )二、合作探究(一)学始于疑 仔细阅读1—5段,看看作者在安妮.沙利文老师出场前铺垫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质疑探究探究点1:对比与比喻问题1:朗读2、3段思考,"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3段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问题2:默读第4段思考,这段描写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探究点2:体会学习的艰辛与收获问题1:第六段,沙利文老师是怎样引导"我"认识具体事物的?"立即跑下楼去"表明了什么?问题2:第10段,在产生摩擦时,老师为什么带"我"去散步?问题3:第11、12段,"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自由。"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充满新奇的眼光"指什么?"两眼浸满了泪水"中的"浸"字有什么表达效果?探究点3:主题升华问题1: "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了本课你对生命有了怎样新的认识?问题2: 平凡生活中并非只有一位"海伦·凯勒",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所谱写的动人故事吗?三、达标测评
  8 我的早年生活(1课时)学习目标:1.强化概括信息的能力。 2.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 3.通过榜样的力量,建立自信,理性对待人生,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对职高的学习生活。学习重点:掌握概括信息的最基本方法。学习难点: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丘吉尔的优秀品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知识准备1.回忆录: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回忆录有"公撰"、"私撰"两种。"公撰"是有组织的集体写作方式。"私撰"完全是个人化的写作。回忆录要求"三亲"原则:亲闻,亲见,亲历,是为第一手资料。2.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3.丘吉尔的名言:谎言都绕了半个地球了,真相还没穿好衣服呢。向前看总是明智的,但要做到高瞻远瞩并非易事。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特质,倘若有了勇气,人类其它的特质自然也就具备了。(二) 预习指导1.熟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字词注音。萤 尴尬  漏  辖 2. 理解下列词语。 尴尬: 独具慧眼: 蛛丝马迹: 停滞不前: 滚瓜烂熟: 整装待发:二、合作探究(一) 学始于疑 文章写了我的早年生活当中的几件事?(二) 质疑探究探究点1:梳理结构问题1: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感受"我"在叙事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态度,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主要事件
  具体内容
  "我"的情感和态度
  "我"与考试
  主考官总是考"我"不喜欢、不知道的东西
  "我"苦恼而无奈,但坚持参加考试
  入学考试
  学习英语
  征兵考试
  军旅生涯探究点2:语段赏析(结合上下文理解)问题1: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问题2: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问题3: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许他发展炮兵。这非常重要!问题4: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习英语,然后再让聪明写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问题5: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只是断定我不具备当律师的聪慧。探究点3:主题升华问题1:丘吉尔的成功真的是靠幸运吗?试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三、达标测评
  9 王 几 何(1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2.勾画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了解其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学习重点:勾画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了解其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学习难点: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知识准备作者简介。(二)预习指导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重要词语,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疏通字词。2.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四) 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须臾 斜翘 屏息静听 绰号 叛逆 持之以恒 嘈杂 2.解释词语。屏息静听:叛逆:呆板:洗耳恭听:持之以恒:鸦雀无声:二、合作探究(一) 学始于疑1.快速浏览全文,说说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王几何本来叫什么名字?"王几何"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2.本文主要写了王几何的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简要回答。3.本文描写的是一节充满笑声的数学课,说说这节课上令人发笑的源头有哪些?4.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活是什么?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文章中的这段描写,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二)质疑探究探究点1:描写方法及作用问题1: "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台上。"这句话主要采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句中的"挤"、"眨眼功夫"有何表达作用?问题2: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问题3: "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位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这句话用的是什么描写?表现了王老师怎样的特点?探究点2:佳句赏析问题1: "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问题2: "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这句话写的是学生的各种种表现,对刻画王老师有什么作用?问题3: "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痛快"的理解。探究点3:归纳主旨问题1: 结合全文,说说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问题2: 你喜欢王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吗?为什么?问题3: 请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写你所熟悉的一位老师,不少于300字。三、达标测评
  10 《论语》十二章(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习重点: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二章内容。学习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二章内蕴。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知识准备1.孔子(前551 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2.《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3.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一般是在姓之后加"子",以表示尊敬,是敬词。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二) 预习指导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自己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圈出不能理解的词句。2.划出节奏,读出韵味。学 而 时 习 之,不 亦 说 乎?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知 之 为 知 之,不 知 为 不 知 ,是 知 也。三 人 行,必 有 我 师 焉 。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其不 善 者 而 改 之。(三) 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 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笃一箪食 士不可以不弘毅 知松柏之后凋 曲肱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 死而不学则殆 五日三省吾身 博学而笃志 不堪其忧 曲肱而枕之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翻译课文。问题1: 小组互译互评,将不太理解的字词找出,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不能解决的请同学们先作好记录,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省略句:可以为师矣。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判断句: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问题2:重点字词积累。 通假字: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本课出现的成语:三、达标测评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习重点: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二章内容。学习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二章内蕴。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预习指导熟读课文,试着理解孔子的思想。(二)预习检测1.提醒人们应该注意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2.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 3.关于培养宽厚胸怀的句子是: 4.论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二、合作探究(一)学始于疑 通过这十二章《论语》,你觉得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二)质疑探究探究点1:孔子思想问题1:孔子在学习方法上有那些主张,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问题2: 孔子在学习态度上有那些主张,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问题3:找出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三、达标测评
  写 作(2--3课时)
  说真话 抒真情学习目标:1.学会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 2.能写清楚事件的整个过程,学会在文中通过细节描写来抒发情感。 3.学会在生活中也能说真话、抒真情。学习重点:能写清楚事件的整个过程,学会在文中通过细节描写来抒发情感。学习难点:能写清楚事件的整个过程,学会在文中通过细节描写来抒发情感。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 预习指导1.收集某次没有写真话的作文,作修改。2.根据本次的习作收集材料。二、合作探究(一)学始于疑作文中怎样做到说真话、抒真情?(二) 质疑探究探究点1:现象讨论,明确观点。问题1:"假话在作文里,真话在日记里",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探究点2:完成习作。问题1:确定题目,编写提纲。问题2:什么叫细节描写?应怎样做?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写好细节要细致观察感悟;精心锤炼词语;巧妙运用修辞。问题3:完成习作,注意说真话、抒真情,运用细节描写抒发情感。探究点3:习作讲评与修改。问题1:自己修改写好的习作。问题2:小组合作互评互改,每组选出一篇优秀的作品准备全班交流。问题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根据评价再次修改习作。三、达标测评
  综合性学习(2--3课时)
  漫游语文世界学习目标:1.沟通课堂内外,培养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3.能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习重点: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习难点: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活动安排1.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探究的主题:人名、广告语、店名、对联、标语、手机短信。2.资料汇编。3.交流评价。4.根据本次活动课的切身体验,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分组,确定主题。问题1:小组根据兴趣爱好确定主题,收集资料。探究点2:课堂展示。问题一:广告集锦: 信心型 功用型 对比易记型 超常搭配型…… 问题二:校园风: 精选校园流行语,如:哇噻——、酷毙了! 帅呆了! 咆一一问题三:口语荟萃: 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方言整理分类,与普通话对比并寻找规律。问题四:街头巷尾: 将店名、招牌的用语分类,阐明自己观点。欣赏优秀的店名如家乐福。问题五:网络语言:7456、886、青蛙、大虾等。 根据语言形式分为四类:文字、数字、英文字母、符号;阐述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母语的冲击,初步思考其优缺点。问题六:对联、标语探究点3:总结收获问题1: 通过这次活动,初步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沟通了课堂内外,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三、达标测评
  第二单元复习(1课时)
  复习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积累本单元的文言词汇,背诵《论语十二章》。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作者简介、课文主要内容、写法借鉴,重点语句的赏析、课文主题思想。 3.能从文中感悟浓浓的师生情。复习重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作者简介、课文主要内容、写法借鉴,重点语句的赏析、课文主题思想。复习难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作者简介、课文主要内容、写法借鉴,重点语句的赏析、课文主题思想。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听写本单元字词。2.整理本单元文学常识。3.梳理本单元知识点,积累文言词汇。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字词问题1:找出注音有误的一项,并改正。1.卜问(bǔ) 嘈杂(cāo ) 混淆(hùn ) 谋生(móu ) ( )2.譬如(pì) 感慨(kǎi) 屏息(píng) 绽开(zhàn) ( )3.着实(zháo) 搓捻(cuō) 生涯(yá) 眉梢(shāo) ( )4.威慑(shè) 倾向(qīng) 皱纹(zòu) 离谱(pǔ) ( )问题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迷迷糊糊 独具慧眼 孤寡烂熟 截然不同b.持之以恒 浑为一谈 宽宏大量 油然而生c.洗耳恭听 花团锦簇 鸦鹊无声 心清如水d.不可名壮 蛛丝马迹 恍然大悟 停滞不前探究点2:句子。问题1:根据下面的提示,仿写句子。山对大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海对山说: 探究点3:文言文阅读问题1: 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句子(各举一例) 关于学习态度的:  关于学习方法的:  关于道德修养的:  关于为人处世的: 2.找出课文中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 3.读了(《论语》十二章)后,你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什么新的认识?4.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理解和体会。5.你还知道孔子说过的那些名言?试举一例。三、达标测评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人生如瓶
  ①"人不是可以注入任何液体的空瓶"。这是俄国文学批评家皮萨列夫的一句名言。细细体味,此话看似波澜不惊,却寓意深远,振聋发聩。
  ②人生就如一只空瓶,但不可随意向里注入任何液体。它如若装满了卑劣和庸俗,决然装不进伟大和崇高;一旦被虚伪和凶残所占据,纯真和善良便无法容身……
  ③当我们为自己的房子、票子、位子整日忙忙碌碌,当我们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但我们的神经却依然绷的紧紧的,我们的心情依然非常沉重,没有一天感到轻松,感到快乐。这是为什么?
  ④是的,我们的人生之瓶里,如若满装着欲望和为之奋争不息的操劳,当然无法容纳安宁和详和,塞满了无穷无尽的浮躁与烦恼,宁静与欢愉当然被驱逐得无影无踪。
  ⑤一个想献身于人类公益事业的人,他必将无暇去顾及自己物质上的私利。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她和比埃尔﹒居里新婚燕尔,搬进了五层楼上的三间小屋。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摆着一张餐桌和两把椅子。后来,居里的父亲来信对他们说,他准备送给他们一套家具,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具。看完信后,居里若有所思的说:"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
  ⑥居里对新婚妻子说:"不要沙发可以。我们只有两把椅子,再添一把怎么样?客人来了可以坐坐。"
  ⑦"要是爱闲谈的客人坐下来,又怎么办呢?"居里夫人提出反对意见。
  ⑧最后他俩决定,不再添置任何家具了。后来,客人来了,看见只有主人两把椅子而没有他的座处也只好说完事就走。正如居里夫人后来所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正因为他们远离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才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攀上了光辉的顶点。
  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潜心学问,心无旁骛,失志不渝。钱钟书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学者,他一生只钟情于书,博闻强识,学贯中西,辛勤探索,著作修身,饮誉海内外。他一生深居简出,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他拒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重金聘请并拒绝法国政府授予的勋章,拒当"东方之子"。一次英国女王访问中国,国宴陪客名单上点名请钱钟书出席,他竟称病辞掉。事后有人私下问及此事时,钱钟书道:"不是一路人没有什么可说的。"真是大智若愚。
  ⑩人生之瓶,注入高尚与纯粹,人的一生将显得光明磊落,冰清玉洁。
  15."人生如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列举居里夫人的事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④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8.作者是从哪两方面体现钱钟书"心无旁骛,失志不渝"的?19.请你就本文再提出一个问题并作答。(不要与上面问题重复)

找春天教案和反思收获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找春天教案和反思收获,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送东阳马生序语文教案教学设想通过写自己年轻时期读书的艰苦,劝人利用便利的条件,虚心求教,认真读书。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种勤奋善学的精神,并掌握其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雪花片大变身教案及反思活动目标不受物体摆放形式的影响,手口一致地点数7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重难点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点数7以内的物体的数量。活动准备1。我的数学第7页。2。各种颜色的雪花片。3。学习科学活动中班教案水结合生活经验交流水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缺水造成的严重后果。知道水资源是有限的,积极讨论合理利用的办法,初步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中班教案水,欢迎阅读。活动目标高一语文教案荷花淀荷花淀是高一语文的重要课文,那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更应该重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高一语文教案荷花淀,希望大家喜欢。教学目的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珍珠鸟的优秀教案设计范文课文解读本文写的是作者一次养鸟的经历。事虽小,但主题深远,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全文不仅语言美,更在于内容上的含蓄美哲理美。教学目的要求1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动火烧云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会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节。2学会生字4个,词义6个,并积累词语。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描写景物。4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初步学在山的那边教案实录教学目标朗读诗歌,品味语言。联系生活,感悟人生。重点难点重点是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难点是对无数座山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美丽的青岛海滨,而是生特殊的拍卖会主题班会教案目的1通过拍卖会了解学生的想法。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3使学生拥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品质。时间20xx年4月13日上午第二节组织者班主任班委参与者六年级4班全体同学拍卖师张子涵记者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2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会运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向规律中班美术教案树叶为了加深孩子对树叶的认识和感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培养孩子的仔细观察力和审美情趣。为大家设计了中班树叶的美术教案,希望对老师的教学有帮助!设计意图秋风吹,树枝摇小树叶离开了
外研社二年级上册Igetupat7oclockinthemorning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次教研课我选择了Module5中Unit1Igetupatsevenoclockinthemorning。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以活动和游戏为主的教学形式,让HowTallAreYou?的教学反思本课简单分析教学内容MainsceneLetsstartA。LetslearnLetsplay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taller,stronger,older,关于留住秋天的教学反思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七年级秋天教学反思课上过去很久了,某些原因,反思及时地写出来。有时候思想的火花是转瞬即逝的,错过了也就永远错过了。所以觉得自己对于自己的这节课写不出什么了。激情四射的去上课,一直在心中告诉自己,自己体育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小编整理的体育教学反思,供参考!体育教学反思1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我收获很多,小学体育前滚翻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体育前滚翻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小班分糖果教学反思糖果是以白砂糖粉糖浆(淀或其它食糖)或允许使用的甜味剂,食用色素为主要原料,按一定生产工艺要求加工制成的固态或半固态甜味食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小班分糖果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小班小班社会花儿好看我不摘小班教学反思社会花儿好看我不摘教学反思这是小班社会领域的活动。春天,百花齐放。孩子们一定会被这儿美丽的花朵所吸引。小班的幼儿对自然界的花花草草尤为喜爱,但却不知道如何表现。所以,很有可能会去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减几教学反思数学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缺了哪一部分都不行。例如在教学11减几时,发现部分学生对10减几的计算问题较大,这部分知识在利用破10法来计算11减几时显得非常重要,在整个计算过程中问题也大不断反思不断成长的教学反思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对于新教师而言,反思尤为重要。新教师要在短时期间适应教学,就必须向优秀教师学习,向书本关于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教学反思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二教学实录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一课前游戏导入,感知给予快乐(摘苹果的比赛)(出示大屏幕),有三棵苹果树,第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