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18。与妻书学案

  课前自主
  【走进作者】
  林觉民(1887年-19xx年),福建省福州市人。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为黄花福州十杰之一。
  19xx年考入福州全闽大学堂文科;
  19xx年毕业,考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后参加同盟会;
  19xx年,参加同盟会广州起义,受伤被捕,从容就义。遗体后被安葬在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在参加起义之前,给新婚妻子留下一封著名的与妻诀别书,被选入中国高中语文课本[1]及台湾国中中文课本。
  林觉民的故居位于福州南后街杨桥路口,现为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
  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林长民是林觉民堂兄,林觉民也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的堂叔。
  【识记积累】
  1.注音释义
  意映卿卿如晤(晤,音wù,相遇、见面,引申为面对面)
  的的非吾所忍(的,音dí,实在、的确)
  2.通假字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
  3.一词多义
  [竟]
  a动词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完毕、终了 《与妻书》)
  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追究《汉书、霍光传》)
  轻舟竟川(从头到尾,曹操《善哉行》)
  b副词
  道竟何为耶(究竟、终究,刘禹锡《天论上》)
  神农竟不知(竟然、居然,杜甫《游何将军山林》)
  [身]
  a名词
  首身离合心不惩(身体、躯体,《国殇》)
  且以汝有身也(有身指怀孕,本课)
  b代词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自己、自身《出师表》)
  身是张翼德也(我《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c副词
  将军身披坚执锐(亲自《陈涉世家》)
  4.词性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
  汝幸而偶我(婚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尊敬。幼,疼爱)
  b. 名词用作状语
  汝泣告我(哭着)
  瓜分之日可以死(像分瓜一样)
  c. 动词使动用法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使……完毕)
  当尽吾意为幸(使……尽)
  d. 形容词用作动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完善)
  e. 形容意动用法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以……为乐)
  5.古今异义
  汝可以模拟得之( 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
  6.句式解析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装句)
  【课文初探】
  1、全文分为几段,并分析每段的关键性句子。
  2、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又为什么说"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能否说明作者有迷信思想?
  堂上演练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意映卿卿如晤( )  几家能彀( )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 嗟夫( )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使之肖吾( )
  2.解释下面的字词
  ①如晤: ②腥云:
  ③婉: ④切切:
  ⑤第: ⑥抑 :
  ⑦破镜: ⑧率性:
  ⑨的的: ⑩独善其身:
  3.翻译下列句子。
  (1)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2)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
  (3)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4)卒不忍独善其身。
  (5)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6)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文段精析】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1.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2)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2."汝忆否"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回忆了几件事?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4.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课外文段】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八岁能属文,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
  梁普通二年,晋安王为平西将军、宁蛮校尉,引陵参宁蛮府军事。中大通三年,出为上虞令,御史中丞刘孝仪与陵先有隙,风闻劾陵在县赃污,因坐免。久之,起为南平王府行参军,迁通直散骑侍郎。
  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魏,魏人授馆宴宾。是日甚热,其主客魏收嘲陵曰:"今日之热,当由徐常侍来。"陵即答曰:"昔王肃至此,为魏始制礼仪;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收大惭。
  天嘉六年,除散骑常侍、御史中丞。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叡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遂劾免侍中、中书监。自此朝廷肃然。
  天康元年,迁吏部尚书,领大著作。陵以梁末以来,选授多失其所,于是提举纲维,综核名实。自是众咸服焉。
  废帝即位,高宗入辅,谋黜异志者,引陵预其议。三年,迁尚书左仆射,陵抗表推周弘正、王劢等,高宗召陵入内殿,曰:"卿何为固辞此职而举人乎?"陵曰:"周弘正从陛下西还,旧籓长史,王劢太平相府长史,张种帝乡贤戚,若选贤与旧,臣宜居后。"固辞累日,高宗苦属之,陵乃奉诏。
  及朝议北伐,众议咸以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陵独曰:"不然。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是日,诏明彻为大都督。遂克淮南数十州之地。高宗因置酒,举杯属陵曰:"赏卿知人。"陵避席对曰:"定策出自圣衷,非臣之力也。"
  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七。陵器局深远,容止可观,性又清简,无所营树,禄俸与亲族共之。
  史臣曰:徐孝穆挺五行之秀,禀天地之灵,聪明特达,笼罩今古。及缔构兴王,遭逢泰运,位隆朝宰,献替谋猷,盖亮直存矣。
  (《陈书•列传第二十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纵横:合纵连横。
  b.风闻劾陵在县赃污风闻:传闻,听说。
  c.高宗入辅,谋黜异志者。异志:有叛变的意图。d.性又清简,无所营树营树:经营生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御史中丞刘孝仪与陵先有隙。
  a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
  b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高宗苦属之,陵乃奉诏。
  c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高宗因置酒,举杯属陵。
  d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徐陵"器局(才识及度量)深远"的一组是( )
  ①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
  ②陵闻之,乃为奏弹
  ③提举纲维,综核名实
  ④若选贤与旧,臣宜居后
  ⑤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
  ⑥容止可观,性又清简
  a.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陵博览群书,能言善辩,魏收本想嘲弄他一番,结果反受他的嘲弄。
  b.徐陵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因弹劾安成王,最后被免去了侍中、中书监的官职。
  c.徐陵知人能荐,他向高宗推举吴明彻担任北伐将领,终于收复了淮南的大片土地。
  d.梁末以来,选授的官员众多职称,徐陵全面地核实他们的官职和才能,得到了众人的信服。
  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史臣"的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臣认为徐陵品德优秀,在仁、义、礼、智、信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b.史臣认为徐陵秉承天地的灵气,聪慧明达,才能出众,古今无人能比。
  c.史臣认为徐陵虽然才识卓越,但能位至宰相,还是运气好的结果。
  d.史臣认为徐陵忠诚正直,敢主动尽献好的计谋,否决不好的策略。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
  (2)定策出自圣衷,非臣之力也。
  拓展提升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蜚声(fēi) 押解(xiè) 簇拥(chù) 呕心沥血(ǒu)
  b.对峙(shì) 诘难(jié) 奸佞(nìnɡ) 苦心孤诣(yì)
  c.讣告(pù) 脉脉(mò) 熨帖(yù) 殚精竭虑(dàn)
  d.迄今(qì) 桎梏(ɡù) 咫尺(zhǐ)
  口瞪目呆(dè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蹒跚 张灯结彩 勤能补拙 随声附和
  b.浩淼 歇斯底里 暗然失色 摧枯拉朽
  c.擎天 璀璨多彩 烦燥不安 真知灼见
  d.震憾 大相径庭 黄钟大吕 力挽狂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通往这个天堂(自然科学)的道路,并不像通向宗教天堂的道路那样 和诱人。
  ②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 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③除了母亲,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 的。
  ④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 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a.舒坦 迷茫 期望 剥落
  b.舒服 迷茫 企望 侵蚀
  c.舒坦 苍茫 企望 剥蚀
  d.舒服 苍茫 希望 剥落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某些错误做法,最终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经过一轮苦战,终于迎来了一场久违的胜利,大家都趾高气扬回到教室庆祝。
  c.在XX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健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纪录。
  d.上个世纪80年代金庸的武侠小说就鼓噪一时,至今,仍拥有广大的读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
  b.当我们年青一代今天重温这段极为感人的片段时,就会发现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正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c.出生地历来有争议的大诗人李白,在新近出版的权威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明确认定其出生地为四川省江油市。
  d.这场森林大火,经过数千名森林警察、公安干警、解放军战士和当地群众九昼夜奋战,已于上午8时特大火全部扑灭。
  6.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 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诗的起句中用一" ____ "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2)第三联对仗工整,写了"秦苑""汉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尾联中的"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7.你为下面的电视画面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要求思想健康,文字简洁,有内涵。
  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公园里,一对年轻的夫妇正与一个小孩嬉戏……突然,雨点沙沙地落了下来,夫妇俩都忙着为小孩遮雨,小孩脸上则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写作训练】
  按要求写作文。
   勇敢是一种基于自尊的意识而发展成的能力。 ——拿破仑
   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而做出的疯狂举动,不是真正的勇敢,而是一种炫耀,真正的勇者不需要炫耀,勇敢只是他们的本能行为。
  人生道路上,坎坎坷坷,风雨莫测,这些困境需要靠你的勇敢去战胜。或许你会觉得很艰难,但当经历艰难再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一直都掌握在你手中。
  请以"真正的勇敢"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7.与妻书
  【课文初探】
  1、提示:全文7段,每段大致都有关键性的句子。第1段,"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开门见山,点明这是绝笔书。第2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是全文纲领性的句子,全文说理,由此而开展。第3段,"汝忆否?"一个"忆"字,带出一连串的回忆。第4段,"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能忍之乎"这个反问,极其有力。因为不能忍,故挺身而出,乐于牺牲自己。第5段,"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再次表达至爱之情,从另一方面解释"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第6段,"卒不忍独善其身",点明为革命而必死之心。2、第7段,"当尽吾意为幸",搁笔时的希望。
  不能。因为作者至爱妻子,就是死了也不能忘记,盼望有鬼之说更能体现爱妻之心。点拨:联系本文的中心句"吾至爱汝"考虑。
  堂上演练
  1、意映卿卿如晤(wù)  几家能彀(gòu)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jīn) 嗟夫(jiē)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bàng)使之肖吾(xiào)
  2、①如见面②带血腥的云。③婉转,温和而曲折。④形容声音很细。⑤但,但是。表示转折。⑥还是,或者。表示选择。⑦比喻夫妇分离。⑧顺着本性(去做)。这里有断然、干脆的意思。⑨真实,确实⑩致力于自己的道德操守。这里指只顾自己好。
  3、
  (1)但是以今天的形势来看。
  (2)那么,我死后还有两个我在呀。
  (3)我平时没有把我追求的理想告诉你。 (4)我终究不忍心只顾自己而不管国家大事啊。
  (5)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6)就想趁机把这次出行的事告诉你。
  【课内文段精析】
  1.(1)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点拨:注意关联词语"与……无宁"的解释。(2)就想乘便把这次走的事情告诉你。
  2.引起对下文三件事的回忆。 点拨:从与上下文的联系考虑。
  3.三件事。(1)夫妻间就"谁先死"的谈论,说明自己本来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2)对月影之下诉真情的回忆,说明自己是真的不能忘记妻子的。(3)追述最后分手之前,因害怕妻子承受不了将要失去丈夫的沉重的悲痛,未能将起义的事告诉妻子。 点拨:抓住事情概要。
  4.作者一心为妻子着想,对妻子无限爱恋的感情。 点拨:从三件事共同蕴含着的对妻子的"挚爱"考虑。
  【课外文段】
  1、解析:此题重点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纵横"虽有"合纵连横"之意,但理解词语还要考虑该词语所在的语境。因其前一句是"博涉史籍",即"博览群书",后面的词语是说徐陵有口才,故可推断"纵横"与写文章有关,进而判断该词解释为"挥洒自如"更妥当。
  答案:a
  2、解析:该题重点是考查学生对虚词的理解能力。做虚词题必须要能熟练地掌握一些重点虚词的常见用法,近几年高考又经常结合课文中经常出现的虚词来一起考查,因此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虚词要重点识记。a.同、跟/亲附;b.凭借/用;c.才/是;d.于是。
  答案:d
  3、解析:本题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理解"器局深远"的含意,"器局"即是"才识和度量"之意,然后可用排除法。②体现了徐陵刚直不阿;⑥写徐陵外表英俊,性情清廉。这两句与题干要求无关,进而排除②⑥,得出答案。
  答案:c
  4、解析:本题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着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徐陵是被免去了安成王的侍中、中书监的官职。做此题主要是排除选项中一些无中生有或似是而非的说法。
  答案:b
  5、解析:该题是史臣对徐陵的认识评价。"运气好"的说法不符合文意。做此类题时,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又要能大致理解这段话,再联系全文即可。
  答案:c
  6、解析: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做到字字落实,同时还要抓住重点字词。
  答案:(1)谋略和才能,当今也没有能超过他的人。
  (2)决策是出自圣上你自己,不是我的功劳。
  参考译文: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地人。八岁时就会写文章。长大后,博览群书,写文章挥洒自如,有口才。
  梁朝普通二年,晋安王担任平西将军、宁蛮校尉,召徐陵参与宁蛮府的军事。中大通三年,出京担任上虞县的县令。御史中丞刘孝仪与徐陵的先辈有过节,凭着传闻弹劾徐陵贪赃,徐陵因为这获罪而被免职。过了很长时间,复官为南平王府行参军。后来又升迁为通直散骑侍郎。
  太清二年,徐陵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北魏,魏人安排住宿并宴请他们。这一天天气很热,负责接待的官员魏收嘲讽徐陵说:"今天这么热,应当是徐常侍带来的。"徐陵马上回答说:"从前,王肃到这里来,才为魏国制定了礼仪;现在我出使到这里,让你又懂得了什么是冷,什么是热。"魏收感到很不好意思。
  天嘉六年,徐陵被授予散骑常侍、御史中丞的官职。当时安成王萧顼担任司空的官职,凭借着是皇帝弟弟的尊贵,在朝野上下占据着很大的势力。直兵鲍僧睿依仗安成王的权威,包揽诉讼,大臣们都不敢说话。徐陵听说后,就上奏弹劾他们,免去了安成王的侍中、中书监等官职。自此以后,朝廷秩序井然。
  天康元年,升迁为吏部尚书,兼领大著作。徐陵认为自梁朝末年以来,选拔的官员多是无才之人,于是他制订了选拔官员的标准,全面地核实官员的职位和能力。这以后大家都很信服他。
  废帝即位,高宗辅佐他,想罢免那些有叛变意图的人,召徐陵参与商量此事。太建三年,升迁为尚书左仆射。徐陵不接受并上书推荐周弘正、王励等人。高宗召徐陵到内殿,说:"你为什么坚决拒绝这个职务并推举别人呢?"徐陵说:"周弘正跟随陛下从西边回来,是旧朝长史,王励是天平相府长史,张种是陛下家乡有才能的亲戚。如果选择有才能的人和旧属,我应该排在他们后面。"徐陵坚决地推辞了很长时间。高宗苦苦地嘱托,徐陵才接受。
  一次在朝廷上商议北伐的事情。大家因为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高权重,都联名推举他为将军,徐陵独自一人说:"吴明彻家在淮南,熟悉那里的情况,他的谋略和才能当今也没有人能超过他。"当天,高宗就下诏任命吴明彻为大都督,于是攻下了淮南数十州的地方。于是高宗设酒向徐陵敬酒说:"奖赏你能知人。"徐陵离席回答说:"决策出自圣上的心中,不是我的功劳。"
  徐陵至德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徐陵才识和度量高远,外表英俊,生性清廉节俭,家庭没有什么经营生计,他的俸禄与亲族共同享用。
  史臣说:"徐陵品德优秀,在仁、义、礼、智、信等方面非常优秀,秉承天地的灵气,因而特别聪明,古今无人能及。后来缔造陈朝,辅佐主上,遭逢好运位至宰相,进献否决策略,忠诚正直一直长存于他的心中啊。"
  拓展提升
  1.d(a押解jiè 簇拥cù b对峙zhì c讣告fù)
  2.a(b暗—黯,c燥—躁,d憾—撼)
  3.c
  4.(b"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为贬义,此处应为"兴高采烈";c"前所未有"与"新"重复;d"鼓噪一时"为贬义,应为"名臊一时"。)
  5.(b句语序颠倒,应为"那四句自勉诗是他一生的写照"。c句主谓搭配不当,认定李白出身地的不是李白。d句式杂糅,删去"所用"。)
  6.(1)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愁"。
  (2)今昔对比,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凋敝对比,写出了历史的变迁。
  (3)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恨的感慨。
  7. 参考:享受自然,感受真情

关于弃官奉亲的历史典故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语言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接下来由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推荐历史典故,希社戏ampnbsp教案社戏教案内容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品中表达出的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学习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体会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段落所表现出的诗情画爸的花儿落了表格教案章节七下第一单元日期113主备人李文亚课时2课时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童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明察秋毫项为之强怡然自得癞虾蟆鞭数十2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异同,学习基本的翻译方法,理解文言词句,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能力目标1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提高朗读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名词解释构成司法解释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名词解释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指由于负有监押在押人员的司法工作人员未尽职守或者未严格履行义务或者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在押人员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所黄河大合唱之保卫黄河的阅读答案黄河大合唱这篇文章,雄壮而激奋,深刻地反映了抗战时期的时代生活和群众的革命精神。下面是品学网小编网络整理的黄河大合唱之保卫黄河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希望能对你有帮助!黄河大合唱之保黄河之水阅读题答案教师们为了去提升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在练习中应该为学生们提供怎么样的阅读理解呢?相信以下的阅读理解及其正确答案能够帮助到你!下面是有品学网小编为你整理的黄河之水阅读题目及答案,希波澜壮阔的意思是什么波澜壮阔的意思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英文解释(声势雄壮浩大)surgehighandsweepforwardonamagnificentscalesurging项链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赏析教学目标1。关注人性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2。关注古典用诗词形式对文学人物进行二度创作。教学重点玛蒂尔德性格的两个层面。教学难点全面评价人物形象教学方法表演法研讨法拓展法教谈黄河的主人的教与学作者武进区漕桥中心小学吴红亚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53谈黄河的主人的教与学武进区漕桥中心小学吴红亚一说教材黄河的主人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附答案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的分值越来越大,那么如何能够做好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品学网小编整理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
九色鹿的教学反思范文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课文情节生动,小学语文三年级赶海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第11课,叙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些趣事,抒发了热爱大海,难忘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全文的内容紧紧围绕趣和乐来展开,重点描写了追浪花摸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音,教学时主要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发挥想象,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整个过程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范文长城和运河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们的伟大。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上,长城由东向西,撇出凝重雄伟的阳刚一笔,运河自北到南,划出恬静平和的阴柔一捺。这一切奇迹的缔造者,就是我们平凡而巴西教学的反思范文汇编篇一巴西教学反思教育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因而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与反思。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思考,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总结,然后不断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我对这节课作了细致关于手指的教学反思3篇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整理关于手指的教学反思,以供参考。篇一手指教学反思手指是一篇略读课文整合阅读课教学反思整合阅读课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教学反思是帮助老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办法,它能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常教常新,不断进步,不断提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草地教学反思草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教学后,怎么写草地的教学反思?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草地教学反思,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小班幼儿易对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产生兴趣。在户外活动中或散步中探究不倒翁教学反思范文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人教版)第三册第二课是探究不倒翁的秘密,第三课是制作不倒翁。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在玩不倒翁时发现不倒翁扳不倒的特点,激发兴趣,进而探究其秘密,再应用所学知平均数问题教学反思1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四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对于平均分的含义已经理解,也基本掌握等分用除法的计算的技能。所以本课没有从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入手,而是采用了已知3根小棒的平均长度,卡罗纳教学片段及反思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